基于文化旅游资源的研学旅行
基于琼海“三色文化”提升研学旅行课堂品质
新教育 上旬刊592019年教育部联合海南省政府提出“教育行”计划,聚焦建设“三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展经典研学旅行,打造海南教育实践特色的新名片,明确开展中小学研学旅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琼海“三色文化”2004年琼海市正式提出红色传统文化、绿色生态文化、蓝色开放文化的“三色文化”理念。
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明确指出“红色传统革命文化”—红色娘子军、“绿色生态文化”—秀美的万泉河、“蓝色海洋文化”—博鳌亚洲论坛和潭门千年渔港,共同构成独特的“三色文化”,成为琼海市特色文化品牌,全方位、多层次架起琼海市文化桥梁。
琼海市提出“三色文化”,突出地方特色旅游资源,重点发展会展旅游、医疗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滨海旅游等五大旅游品牌,这些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便是打造地方特色研学旅行课程的重要前提。
1.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创造的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核心的先进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实质是精神文化传承。
将学科知识与红色革命文化融为一体的教育,使课堂教学影响更为深远。
地理学包罗万象,践行传承红色文化,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
选取红色革命文化区、红色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进行针对性的课题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如高中阶段涉及“地域文化与城市景观”“文化与城市发展”等相关内容学习时,教师可以将琼海红色革命文化恰当地引入地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红色文化故事渗透,结合地域文化时代背景,了解区域位置信息,分析其形成和演化过程,进而深入挖掘其产生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历史价值,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该地区红色娘子军革命文化纪念馆和椰子寨战斗遗址爱国教育基地便是红色文化较好的教学基地。
在介绍琼海本地的红色文化景观时,教师亦可通过“红色娘子军”和“椰子寨保卫战战役”的宣传视频,帮助学生视觉感知地域文化、城市景观和时代变迁。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从视觉、听觉、触觉全方位深入感受红色思想文化的厚重,使学生对家乡有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增强民族自信心。
研学旅行的活动内容
研学旅行的活动内容
研学旅行是一种以某一目的为基本目标,以旅游为辅助手段,以学习为目的的旅游活动。
这种活动的内容多样,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1. 文化探究:通过参观文化古迹、博物馆、艺术馆等,了解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背景、历史演变和艺术风格,增强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
2. 自然探索:通过野外实地考察,了解地理环境、动植物生态、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
3. 社会实践: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了解社会运作机制、社会建设和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 职业体验:通过参观企业、机构等,了解不同职业的职责、技能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培养职业兴趣和职业素养。
5. 语言学习:通过前往国外或地区的语言学校、文化交流活动等,学习外语、了解外国文化,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
6. 科技体验:通过参观科技馆、实验室等,了解科技原理、科技应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知识,培养科技兴趣和创新意识。
总之,研学旅行是一种有益的学习方式,通过这种活动可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和培养兴趣爱好。
基于传统文化教育视角下的研学旅行探索
2019年6月下半月刊基于传统文化教育视角下的研学旅行探索王咪咪研学旅行就是“行走的课堂”,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让学生用综合实践的方式代替传统的看书学习,加深与自然文化的亲近感,提高个人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在研学旅行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使得研学旅行有多重价值,既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促进文化传播。
基于传统文化教育视角下,要充分发挥研学旅行的教育功能,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完善研学旅行监管机制,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引言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绚烂历史以及独特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传统文化教育在今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研学游目前也成为各个学校的必修课,在研学游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使学生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开阔了眼界,具有积极进步意义,而且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内化为人们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复合型高层次的人才。
一、研学旅行的发展现状研学旅行简单来说就是“行走的课堂”,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让学生用综合实践的方式代替传统的看书学习,加深与自然文化的亲近感,提高个人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实现了增加综合实践能力的目标,目前已成为素质教育推崇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
(一)旅游和文化融合文化和旅游部的挂牌与职责整合,这是个大环境。
上从国家、下至地方旅游和文化部门相应的整合,正如人们所期望的一样“诗和远方终于走在了一起”。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大家越来越注重对旅游的向往和追求。
过去,发展旅游要做好山山水水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物的人文资源,而现在,必须关注整个目的地的生活方式和当代文化。
旅游离不开文化的体验,文化也需要旅游的承载。
让文化牵手旅游、把文化基因注入旅游资源,更有利于实现良性循环、合作增值。
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为研学旅行发展提供了环境保障。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研学旅行与阅读推广研究——以江南大学图书馆为例
提出:“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 进 入 新 时 代,我 国 社 会 主
他类型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开展联合服务。”图书
和不平衡不充 分 的 发 展 之 间 的 矛 盾。”文 化 与 旅 游
更重要的是发挥出 文 化 资 源 的 主 动 性,以 大 众 喜 闻
融合是当前 社 会 文 化 发 展、科 技 发 展、人 民 群 众 精
的“网红图书馆”、将 公 共 图 书 馆 与 旅 游 六 要 素 结 合
与最佳效果。
主动为读 者 展 现 个 性 化 现 代 化 专 业 化 图 书 馆 形 象
典籍里的文字鲜活 起 来,实 现 研 学 旅 游 的 最 高 价 值
起来的“图 书 馆 + ”是 我 国 公 共 图 书 馆 研 究 文 旅 融
进行记录,从 而 反 映 出 当 地 某 一 段 时 期 内 的 政 治、
的“阅读 + 行走”路 径、主 题 图 书 馆 路 径 和 图 书 馆 全
经济、文化等方面 的 状 况。 高 校 图 书 馆 的 馆 藏 文 献
2 高校图书馆研学旅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国内图书 馆 对 研 学 旅 行 的 理 论 研 究 与 实 践 探
更增加了 浓 厚 的 文 化 底 蕴 和 学 术 氛 围。 例 如 武 汉
职责,图书馆的研学 旅 行 有 着 自 身 不 可 替 代 的 突 出
大学图书馆以其历 史 悠 久、藏 书 丰 富、建 筑 宏 伟、环
优势和重要意义。 研 学 旅 游 又 名 研 学 旅 行,是 在 旅
境优雅而闻 名 于 世,尤 其 到 每 年 樱 花 盛 开 时 节,武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殷环环 ·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研学旅行与阅读推广研究———以江南大学图书馆为例
文旅融合背景下研学旅行发展策略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2020年4月下半月刊33文旅融合背景下研学旅行发展策略研究——以广东省为例贺 园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大背景下,研学旅行作为体验式教育理念与旅游业跨界融合的亮点,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成为文旅市场上的“新热点”。
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在推动研学旅行发展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本文通过分析广东省开展研学旅行的多种优势条件,基于研学旅行开展现状,提出深化产品内涵、注重产品形式和加强安全保障等发展策略,促进广东省研学旅行健康持续发展。
引言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大背景下,研学旅行作为体验式教育理念和旅游业跨界融合的亮点,以超大的市场规模和快速的增长方式,成为文旅市场上的“新热点”。
2013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旅游休闲纲要》,首次提出“研学旅行”的概念。
2014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对研学旅行的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出意见。
2016年,前国家旅游局颁布首批10个城市作为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和20家单位为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2016年,教育部、前国家旅游局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标志着研学旅行已经开始成为国家大力落实并推荐的活动项目。
2017年,前国家旅游局发布《研学旅行服务规范》行业标准,引导和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发展。
2019年,国家制定了《研学旅行基地(营地)设施与服务规范》和《研学旅行指导师(中小学)专业标准》,对研学旅行的开展条件、组织实施、服务要求等方面做了更为细致的要求,标志着研学旅行发展进入标准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国外对研学旅行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早,研学旅行在美国、英国以及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是青少年教育成长的重要环节,得到了国家政策、教育机构和社会团体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
研学旅行主要有户外教育旅行、实地考察、短期访学等多种形式。
Ritchie 在《Managing education tourism 》中,认为教育旅游是旅游者以教育或学习为最重要的动机而开展的过夜或者一日游的旅游活动,包括一般教育旅游、成人学习旅游、国内外大学生旅游和校园旅游。
运用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研学旅行,促进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以河南省南阳市为例
运用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研学旅行,促进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以河南省南阳市为例摘要:教学合一、言行合一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必要要求,也是研学旅游的重要理论基础。
南阳是我国历史名城,南召猿人则起源于南阳,经过历史的沉淀,南阳拥有了丰富的研学旅游资源。
本文就以南阳为例,针对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研学旅行,促进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展开研究,为我国研学旅行教学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提供一定的启迪。
关键词:历史文化;研学旅行;中学生;文明行为;南阳市如今,在历史的沉淀下,南阳形成了具有历史气息和深厚内涵的方言、宗教、民歌、戏曲、节会等文化,其中的传承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中学生文明行为的培养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下文针对南阳历史文化资源研学旅行,培养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策略进行论述。
一、南阳市基于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研学旅行的现状和需求《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行为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中小学生能够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得到情操的陶冶、知识的拓展、经验体验的丰富,并在研究旅行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技巧,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持续提升。
南阳市积极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相关要求大力推进南阳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南阳市政府、教育部门的倡导下,推进中小学南阳旅行活动的开展。
引导学生能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自然环境注重,体验生活、丰富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实现持续的成长,树立积极的思想情感,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南阳市各个中学也积极承接市教育部、政府的旅行研学的指导性意见加强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
例如,南阳市x中学开展了坚守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实践活动,让中学生在路上学习,在路上成长,相信研学经历是最好的学习,是最好的历程,实现成长。
南阳市中学的研学活动取得的成绩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学研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定的问题和困难,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南阳历史文化资源应用不充分、研学目标不明确、研学成果展示不到位、缺少完善的评价体系几个方面,这些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持续的发展。
北京历史文化研学旅行策划方案
北京历史文化研学旅行策划方案一、页北京历史文化研学旅行策划方案二、目录1.页2.目录3.摘要4.背景和现状分析4.1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富性4.2研学旅行市场的发展趋势4.3教育与旅游的结合需求5.项目目标5.1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5.2促进北京历史文化旅游的发展5.3强化研学旅行的教育功能6.研学旅行路线设计7.教育活动策划8.实施计划9.预算与资金筹措10.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三、摘要本策划方案旨在设计一套针对中学生的北京历史文化研学旅行方案。
通过深入分析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研学旅行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现代教育需求,本方案制定了以提升学生历史文化素养、促进北京历史文化旅游发展、强化研学旅行教育功能为核心的项目目标。
方案包括详细的研学旅行路线设计、教育活动策划、实施计划、预算与资金筹措,以及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旨在为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一个全面、实用的研学旅行参考方案。
四、背景和现状分析4.1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故宫、天安门、长城等历史遗迹不仅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资源为研学旅行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背景。
4.2研学旅行市场的发展趋势近年来,研学旅行市场在中国迅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认识到研学旅行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将其纳入教学计划。
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研学旅行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4.3教育与旅游的结合需求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文化素养和历史意识的培养。
旅游作为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历史文化。
因此,将教育与旅游结合,开展研学旅行,已成为教育界和旅游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五、项目目标5.1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通过实地考察和体验,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提升他们的历史文化素养。
5.2促进北京历史文化旅游的发展通过研学旅行的开展,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参与,从而促进北京历史文化旅游的发展。
北京研学旅行实施方案
北京研学旅行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理想目的地。
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实地考察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北京研学旅行实施方案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目的。
1. 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2. 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实施内容。
1. 参观故宫博物院,通过参观故宫,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和文物收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 参观天安门广场,学生可以亲身感受中国现代历史的重要见证地,了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
3. 参观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学生可以在此感受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了解中国古代皇家生活的风貌。
4. 参观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学生可以在此体验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色,了解中国古代的军事文化。
5. 参观故宫博物院,通过参观故宫,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和文物收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实施步骤。
1. 学校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研学旅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旅行安全事项和文明旅行礼仪等方面的培训。
2. 学校确定旅行的时间和路线,与旅行社或相关单位进行联系,制定详细的行程安排和预算计划。
3. 学校向学生和家长发布研学旅行的通知,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
4. 学校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研学旅行,确保旅行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5. 学校对研学旅行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研学旅行做好准备。
五、实施保障。
1. 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旅行保障,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 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安全意识。
文旅融合背景下研学旅游发展趋势探究
Further Cover深度涉足文旅融合背景下研学旅游发展趋势探究夏天宇 徐小亮 何东萍 李 涛 王咪咪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探究旅游新业态之一——研学旅游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成为旅游业面对的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梳理研学旅游在政策红利和时代红利环境下可能发生的新的变化,为安徽省研学旅游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促进研学旅游发展,以期对安徽省旅游新业态和旅游产业发展起到指导和帮助作用。
一、文旅融合大背景下研学旅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机遇2016年,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11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推动了研学旅游发展加速,并在全国各地快速开展。
同时,新生代家长们教育观念更加开放,研学旅游注重孩子身心体验教育等特点,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认可,正在催生一个千亿级蓝海市场。
2018年3月,文化部和旅游部合并,研学旅游和基地教育作为“文旅+教育”的重要结合点,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文旅产业为研学旅游提供更多的场景和内容,助推产业快速发展。
2019年,研学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进入快车道,在管理人才、课程开发设计人才、线路规划人才、辅导员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教育部公布2019年度增补专业,其中,“旅游类”中新增“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
各地掀起了旅行专业人才的培训热潮,尤其是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有了新突破,相关部门和机构陆续推出“研学旅行导师”“研学导师”“研学旅行规划师”等资格认证。
其中,由教育类协会组织、旅游类协会组织分别推出的“研学实践教育师”“研学旅行指导师”资格认证获得市场广泛的认可,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了新探索。
(二)挑战研学旅游在迎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和制约。
1.组织统筹难度大研学旅游涉及教育、文化旅游、交通、公安、财政等多个部门,跨部门协调组织难度大、责任重。
其中,包含研学经费的筹措、交通运行的保障、学生安全的护航、文化教育目标的实现、研学基地的建设、专项企业保险产品的开发等诸多问题,这些外部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直接决定了研学旅游活动的成功与否。
文旅对研学的重要意义
文旅对研学的重要意义摘要:1.文旅与研学的定义与关系2.文旅对研学的重要性表现3.具体案例分析4.文旅与研学融合的发展趋势5.推动文旅与研学融合的建议正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旅产业与研学旅行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文旅是指通过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整合,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和旅游服务。
而研学旅行则是以研究性学习为基础,将旅行与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
文旅对研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文旅为研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场所。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各地的文化遗产、名胜古迹众多,为研学旅行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同时,文旅产业的发展也促使各类景区、博物馆等场所不断完善设施和服务,为研学旅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文旅有助于提升研学的趣味性与实践性。
通过文旅活动,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体验相结合,增强对文化、历史、自然等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参观博物馆、游览古建筑、体验民俗等活动,既能让学生亲身体验文化魅力,又能激发他们对学术研究的兴趣。
再次,文旅有助于培养国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在我国文旅资源中,有许多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
通过研学旅行,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
此外,文旅与研学的融合有助于推动产业发展。
随着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景区、旅行社、教育机构等参与到研学旅行中来,形成了产业链上下游的互动与合作。
同时,文旅与研学的融合也为地方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为推动文旅与研学融合,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文旅与研学融合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景区、旅行社、教育机构等合作开展研学旅行项目。
2.创新研学产品:企业应结合市场需求,开发具有特色、高质量的研学旅行产品,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科背景的游客需求。
3.提升服务质量:各类文旅场所应不断完善设施,提高服务水平,为研学旅行提供便利条件。
成都研学旅行方案
4.保险:为每位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5.紧急应对: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迅速应对。
七、总结评价
1.学生完成研学任务,颁发研学证书。
2.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反馈给家长。
3.收集学生、家长、教师意见,不断优化研学旅行方案。
本方案旨在为成都地区中小学生提供一次富有教育意义的研学旅行,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培养品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第2篇
成都研学旅行方案
一、项目概述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相关政策,充分利用成都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和科技教育资源,特制定本研学旅行方案。方案旨在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二、项目目标
1.增进学生对成都地区历史文化的了解,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3.第三天:自然生态模块学习。
上午:游览青城山,学习道教文化;
下午:参观熊猫基地,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4.第四天:科技教育模块学习。
上午:参观四川科技馆,体验科技魅力;
下午:参观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学习地质知识。
5.第五天:研学实践课程。
全天:开展团队协作、独立自主、环保教育等实践课程。
3.收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研学旅行方案。
本方案旨在为成都地区中小学生提供一次富有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研学旅行,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3.第三天:自然生态主题学习。
上午:游览青城山,学习道教文化;
下午:参观熊猫基地,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4.第四天:科技教育主题学习。
基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研学旅行活动探究
基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研学旅行活动探究摘要: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探索与实践。
大运河因其资源禀赋和独特魅力,成为极具研学旅行活动价值的目的地之一。
本文基于扬州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目标,对大运河文化遗产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进行探究,以达到促进学生自身发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研学旅行,综合实践课程,大运河文化遗产,核心素养大运河扬州段是中国大运河最古老的河段,虽然其原始的漕运功能退化,但至今仍在航运、防洪、灌溉、南水北调等方面仍具有重要功能。
作为鲜活的流动的文化,大运河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可小觑。
以大运河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是开发利用乡土资源打造综合实践课程的有益尝试和探索,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
1、研学旅行的目标⑴通过学生切身走访、实际观察、交流讨论、总结思考,使他们对于大运河的水文地理、地形地貌、气候环境、沿岸生态、风土人情、历史遗迹、人文底蕴等方面有基本的了解。
⑵通过分组合作探究讨论方式,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和合作意识,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收集材料、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综合实践方面能力。
⑶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研学活动,让学生领略到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认识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增加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
⑷通过对运河两岸自然生态环境的考察,让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培养维持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研学活动前的准备本次研学旅行行程四天,根据大运河扬州部分活动地点的前期考察和学生研学的实际需要,我们选取了扬州地区大运河沿岸若干活动节点(表一)表一:大运河文化遗产研学旅行程安排表3、研学任务的制定行前教师制定出研学任务清单,作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南、活动过程中小组合作探究的目标以及活动后学生总结分享的依据。
研学旅行中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用的实践与探索
研学旅行中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用的实践与探索随着国内对现代旅游业教育属性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有关研学旅行的政策渐次出台,研学旅行不仅成为各地旅游发展创新的增长点,而且被置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新高度。
历史遗迹、历史文物、历史文化等资源,都能够成为研学旅行课程的内容,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培育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感,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有重大意义。
一、遵循“研学旅行”教育理论。
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应该遵循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和《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指导纲要》的指导意见,将研学计划列入学校的常规教学工作。
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喜好,通过教育局领导、财政补贴、家长支持等方式推动研学旅行的落实,使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地发展。
研学旅行要从教育理论、课程开发、教育实施三个维度构建“立体式学习”。
使孩子们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获得更真实的体验,从而拓宽视野,增强自理能力,建立起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研学旅行课程强调的是实践,为了更好地设计出学生感兴趣、适合其认知水平的研学任务,以驱动学生进行探究,课程开发组事先用“问卷星”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调查学生对于故宫建筑群的历史、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了解。
在整理学生的反馈后,课程开发组在活动的准备阶段及活动过程中都设计了一系列探究问题作为学生研学旅行的驱动性任务,这些问题随着活动进行阶段的不断深入而难度增大。
“行走的课堂”是为了将孩子们在课堂上、书本中所学的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课堂,是多学科知识的高度融合,是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是孩子们“学以致用”的手段和重要的人生体验。
“研学旅行”更是活生生的“课堂”,是学校生活的生动延伸,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活动,也不是学校课堂的“搬家”。
研学旅行注重集体性,要多创造学生相处与合作的机会,在孩子们充分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提升能力、锻炼品格。
从而让孩子们热爱生活,提升品质,促进他们自主发展、全面发展。
基于乡村旅游资源的研学旅行产品开发探索
通过将学术研究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研学旅行能够为乡村旅游注入新的活力。学生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也 会带来人流和消费,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03
基于乡村旅游资源的研学 旅行产品开发策略
乡村旅游资源整合与利用
农业资源
利用农田、果园、养殖场等农 业资源,让学生实地体验农业 生产、农产品加工等,了解农
研究结论
乡村旅游资源对研学旅行产品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乡村旅游资源为研学旅行产品提供了独特的教育意义和体验,是培养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 要载体。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应注重资源整合与特色挖掘
乡村旅游资源种类繁多,研学旅行产品开发应注重资源整合与特色挖掘,以实现教育价值 与旅游体验的有机融合。
政策支持与行业合作是推动研学旅行发展的关键
文化传承类
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包括传统建筑、非物质 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等,增强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户外拓展类
学生可以在乡村的山水景观中进行户外拓展、自然探索等活动,培 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自然保护意识,增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04
案例研究:乡村旅游资源 与研学旅行的融合实践
案例一:某乡村民宿的研学旅行产品开发
需求和消费者偏好,可能影响研学旅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03
未来可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
针对乡村旅游资源与研学旅行产品的深度融合、研学旅行产品的创新
设计以及政策支持与行业合作的机制等方面,未来可进一步拓展研究
领域,丰富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的实践指导。
对未来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的建议
加强资源整合与特色挖掘
在研学旅行产品开发过程中,应注重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挖掘地 方特色和文化内涵,以提升产品的吸引力和教育价值。
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实践探索与研究——以长城文化资源为载体
渐渐的在课堂上讲授长城文化的变成了学生, 由讲座变成学生访谈,学生带着学习中产生的 问题来学习长城文化。
从学生提问的问题,可以感受到他们对长 城文化的学习在深入。通过三所学校的长城文 化研学活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长城保护专 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中心录 制了 60 集《长城文化进校园》短视频,内容涵盖 长城的历史、文化、故事、军事、修缮、建筑、保护 七大领域。因为长城研学旅行重点在“研”,有了 前期研学实践课程的基础,在沉淀后逐步走向 综合实践课程。
一、将长城研学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 2001 年第八次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启动时国家新设立的一门必修课 程。2017 年,教育部发布了这门课程的权威指 导文件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并将研学旅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形 式之一纳入其中。 研学旅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重要形 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考察探究、社会服
另 一 方 面 的“ 担 子 ”来 源 于 研 学 项 目 ,每 次 研学都会有十余个项目,每个项目都要有不同 的“领袖”来担任,如《山海关长城博物馆里的发
现》研学实践这样提醒大家:山海关长城博物馆 是中国较大的长城主题博物馆之一,八个展厅 里设计了八个研学实践项目,分别是长城历史 我知道、长城建筑我考你、长城与丝绸之路、名 人与长城、探寻龙首春秋、雄关军事我来讲、鸳 鸯阵法操练起来、名关人文故事。想做哪个项目 的“领袖”,自愿报名并与本组同学沟通,按提示 做好准备。
实验校推进长城文化,用长城研学旅行的 方式,历经十多年的完善现已固化为学校的综 合实践课程。起因于 2007 年“世界新七大奇 迹”的投票评选活动,中国万里长城位居第一。 同年 7 月,“长城名列世界新七大奇迹榜首庆 典暨长城保护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八达 岭举行,中国长城学会邀请了师生代表参会, 参会期间长城文化进课堂的想法,得到了积极 响应。不久,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实验学校、和安 里小学、耀华小学三所学校开设了长城课堂。
丽江老君山研学旅游设计
丽江老君山研学旅游设计一在老子文化苑的太极广场,孩子们面对老子铜圣像行礼后席地而坐,在导师的带领下,通过观看情景剧的方式了解典故《孔子问礼》,感受老子思想的博大精深。
在道德经墙前,导师带领孩子们诵读《道德经》,进行互动拼字游戏。
在老子文化苑的元辰殿下方,导师带领孩子们集中学习了书法体验课、了解琴棋书画、体验古代投壶游戏,在拓印课堂中通过拓印、活字印刷等动手环节可以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老君山景区通过以老子文化、传统礼仪、国学精髓、益智体验为一体的活动内容,融合“山水+体验+文化”的教育模式,在研学过程中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一次生动的学习体验之旅。
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旅游+”概念下,研学旅行已成为我们对古人宝贵智慧和游学思想的深度解读与提升。
走进老君山,开启了一场生动的研学旅行活动,学生们秩序井然、排着整齐的队伍进入老子文化苑。
在太极广场,学生们跟随导师一起学习打太极拳。
听导师讲述老子生平故事墙的来历。
在道德经墙前,导师带领学生们诵读《道德经》,进行互动拼字游戏。
书法体验课环节、生动有趣的拓印体验课。
在老子文化苑的室内体验场馆内,导师带领学生们集中学习了书法体验课、智能答题、了解琴棋书画,在拓印课堂中通过拓印可以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热情。
为提高学生们的身心素质、激发吃苦耐劳的品质,在拓展训练园内可以开展了一场拓展训练体验课。
研学旅行活动,带领学生们走出课堂,走进生活,用耳听、眼观、手感的方式增添智慧、提高能力,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同时,也利用拓展训练的方式磨练了意志,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给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新体验。
三老君山研学游的设计,一要充分利用景区内的文化资源,通过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相互融合,提升景区整体文化品味;二要进一步完善综合配套设施,加强规范管理,提升景区发展品质;三要优化主题与设计线路,合理规划组织游线,有针对性地安排课程;四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导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文旅融合视角下洛阳市研学旅行市场开发前景研究
文旅融合视角下洛阳市研学旅行市场开发前景研究一、洛阳市研学旅行市场的现状分析洛阳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景点资源,因此也成为了研学旅行市场的重要节点。
目前,洛阳市研学旅行市场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主题多样化。
针对不同的研学需求,洛阳市推出了多样化的主题研学旅行活动,涵盖了历史、文化、美食等多个方面。
2、旅游产品丰富。
洛阳市开发了一系列优质的研学旅行产品,如少年宫研学、校园文化体验、博物馆研学等,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氛围。
3、教育资源优质。
洛阳市在文化、科技、艺术等领域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为研学旅行提供了充足的教育支持。
4、市场开发程度有限。
相对于潜在的研学旅行市场规模,洛阳市市场开发的程度还有待提高。
目前,洛阳市还没有形成完备的研学旅行市场体系,市场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
未来,洛阳市研学旅行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市场规模将逐渐扩大。
随着研学旅行的普及,洛阳市的研学旅行市场规模将越来越大。
未来几年,这一市场的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0%以上。
2、主题将更加精细化。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未来洛阳市的研学旅行市场将更加精细化。
比如,针对初中生的主题将更加注重历史文化知识的传承,而针对高中生则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
3、文旅融合将更加紧密。
未来洛阳市将更加注重文旅融合的理念,结合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开发更加具有文化内涵的研学旅行产品。
比如,不仅让学生了解古代庙会的历史渊源,还将在庙会上进行文化体验和展示等。
三、洛阳市研学旅行市场的市场开发策略和建议1、多元化产品推广。
洛阳市应针对不同的研学需求,推出多元化的研学旅行产品,并注重产品的实际效果和口碑效应。
同时,建议推出集体定制、全民参与的研学旅行模式,提高市场参与度和市场满意度。
2、加强市场推广。
为了更好地促进研学旅行市场的发展,洛阳市应加强市场推广工作。
比如,在各大旅游平台上打广告,购电视、电台媒体持续推送宣传研学旅行市场的一些活动、主题、产品等,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基于文化旅游资源的研学旅行
基于文化旅游资源的研学旅行曾婉华(广东美程国际旅游有艰公司,广东东莞523000)摘要:由于我国的经济实力在不断的上升,文化也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的丰富。
因此就形成了一个以中国特色为中心的文化旅游资源的研学旅行热点。
并且在教育课程的体系中,由研学旅行组成的课程体系是进行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为当代的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渠道。
进行研学旅行的最为重要的条件就是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所以要对研习旅游的意义、目的以及很对方面的要素都要进行一定的了解,从而可以找出适合研学旅行开发的产品。
并且也能够打造一定的以文化旅游资源的研学旅行品牌。
基于此,本文对基于文化旅游资源的研学旅行的目的、意义、特点以及自身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并以此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文化;旅游;旅游资源;研学旅行;目的和意义目前,我国的研学旅行已经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研学旅行在慢慢的开展并且研学旅行已经逐渐的成为教育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同时这也是一个旅游业发展的机会。
同时研学旅行也是一门具有综合实际的特别强的实践活动,并且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文化旅游的开发时进行文化旅游资源的研学旅行一个重要条件。
一、基于文化旅游资源研学旅行的目的以及意义在文化旅游的基础之上让学生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近自然和接触自然,使得学生们可以在进行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去学习新的以及更多的文化知识,并且还可以培养学生们在生活中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从而可以促进学生们能够养成文明旅行、吃苦耐劳、团结友爱等等,形成优秀且良好的文化素养。
但是最为重要的是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们能够对现如今的社会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文化旅游资源的研学旅行可以培养学生们养成负责任的社会责任意识。
文化旅游资源研学旅行的目的以及意义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学生都有着很重要意义。
对国家来说,研学旅行是可以将我国的文化旅游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对学校而言,是将其传统的文化教育机制进行改革的一个机会,同时也能够促进学校和社会的相互合作。
研学旅行资源类型
研学旅行资源类型
1. 什么是研学旅行资源类型?
研学旅行是指以学习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旅行中获得知识和经验,提高其综合素质。
研学旅行资源类型是指在研学旅行中可供学生学习、体验和参观的各种资源,包括自然景观、文化遗产、人文景观、科技馆及其他教育场馆等。
2. 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是指自然环境中的各种景观,如山水、湖泊、河流、海洋、森林、草原等。
学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观察和探索,了解自然环境的特点和生态系统的构成。
同时,自然景观也可以让学生体验户外运动,锻炼身体素质。
3.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各种文化遗址、文物、历史建筑等。
通过参观文化遗产,学生可以了解历史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了解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文化差异和交流。
同时,文化遗产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4. 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是指人类在城市和农村中创造的各种景观,如建筑群、城市规划、民俗风情等。
通过参观人文景观,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文特色和民俗风情,了解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历史和现状。
5. 科技馆及其他教育场馆
科技馆及其他教育场馆是指为学生提供科学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各种场馆,如科技博物馆、天文馆、科学展览馆、图书馆等。
学生可以在这些场馆中参与各种科学实验、观察科学现象,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和发展过程。
总之,研学旅行资源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资源,从而获得不同的知识和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文化旅游资源的研学旅行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研学旅行已经成为一个热点。
在教育课程体系中, 研学旅行组成的课程体系是实现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渠道。
研学旅行的基础和条件是文化旅游资源,因此,需要对研学旅游的目的、意义以及各方面的要素特征进行文化属性的分析,从而找出适合研学旅行开发的产品,同时,也能够打造关于文化旅游资源的研学旅行品牌。
一、基于文化旅游资源的研学旅行目的及意义
基于文化旅游资源的研学旅行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亲近自然,使他们能够在旅游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和吸收更多的文化知识,培养他们在生活中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其养成文明旅行、吃苦耐劳、团结友爱、自立自信等的优秀文化素养。
更重要的是,能够
使其对当今的社会有更进解和认识,从而增强
步的了
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研学旅行的意义对国家、学校、旅游行业和学生本身都是非常重大的。
就国家而言,是实现发展旅游
文化 化制
度的有效途径,能够促进学校与社会的相互合作。
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研学
旅行注重文化资源, 能够
吸引更多的教育行业 重要
课程,必将成为旅游行业 因此,对于旅游行业来说,积极了解当地的文化知识, 打造有特色的当地文化品牌,吸引众多眼球,能够更 有利于其长期的发展。
对于学生而言,能够更进一步 地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兴 趣,有利于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二、研学旅行的文 化特点
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
它在整个基础教育过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因此,研学旅行就有了不同于其他传统意义上学习的 文化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文化普及、文 化课程、文化教育和文化体验。
首先,文化普及是指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 与到旅行活动 位,也可以是
以年级为单位进行的集体活动,甚至可 以通过整个学校组织活动进行。
因此,可以使每一个 生都能在旅行中提高自业的重要举措;对学校而言,是其改革教育文 ,作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 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中。
这个过程的实施可以是以班级为单
身的文化修养。
其次,教育部门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课程都非常重
视。
研学旅行是根据相关规定而制定出的有效实施文
化实践活动的课程。
由此可见,学校必须根据自身的
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关的课程,以达到教育部门计划的
课程目标。
但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文化教育的目的,
而不是一味地进行娱乐活动,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
再次,文化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的首要目标。
学校需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和科学性,注重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
在整个旅行过程中教育其团结友爱,促进其养成良好的旅行习惯,培养其优秀的文化素养,以此来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
通过研学旅行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文化素养知识,也能让其从中体会到收获知识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最后,文化体验是需要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的一项目标。
因此,研学旅行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学生能够和老师在亲身的实践和体验中认识到人文素养的内在含义,也能够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开动脑筋,提高其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开阔他们的视野,使其更加了解当今的社会情形,也更加亲近自然,从而为他们将来在社会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基于
文化旅游资源的研学旅行的作用
中国的研学旅行正在逐步发展起来,通过进行研学旅行,能够提高我国国民的生活质量和文化水平素
养。
在此期?g ,会出现较多的问题阻碍其顺利发展, 这就要求每一个参与者都需认真学习相关的知识,通 过各种渠道积极探索出旅行文化的属性及其内在的规 律,并借此了解、调查和查阅资料,开发出具有当地 文化特色的研学旅行产物。
除此之外,还可以借鉴各 地优秀的文化措施,结合自身当地的情况发展文化旅 游特色,以保证该地的旅游文化能够在如今激烈的市 场竞争中屹立不倒。
四、结语
2013年,首次以政府的形式出现了研学旅行的概 念。
而在 2014 年明确地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 教育的范畴。
刘延东同志也曾对开展研学旅行做
过相 关的批示。
由此可见,研学旅行有着良好的机遇,加 上领导的高度重视,将促进研学旅行顺利发展。
如何 继续做好研学旅行,是
的过程。
俗话说:
“ 旅行能够使学生
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走出封闭的校 园,拥抱乡土民情,体验生活中的各种场景,理性地 了解文化知识,直接或间接地体会到文化存在于社会 中的重要意义。
教育是源于生活的,不能只局限于课 本上的知识,研学旅行政策的实施,是开展课外活动 教育的重要举措,打破了从课堂到课堂的封闭模式, 使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亲近自然,让学生日常 每一个参与者都必须积极配合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研学
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亲身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和探究自然奥秘的满足感、快乐感,使其能够在整个旅行过程中提升各方面的素质,让他们能够真正适应未来社会,也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上海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