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浙外院〔2010〕10号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和《浙江省教育厅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浙教宣〔2005〕231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力提高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为本,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基础,以提高心理调节能力为重点,以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为目标,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1.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既要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素质,又要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坚持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
既要开展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要根据不同情况,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重视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咨询工作。
3.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既要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又要组织大学生参加陶冶情操、磨炼意志的课外文体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4.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
5.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既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又要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
大学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
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根据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工作原则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壬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坚持而向全体、突出重点、正而引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3.工作原则。
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坚持立足教育、重在建设的方针,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相结合、普及教育和个别咨询相结合、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队伍建设专兼聘相结合的“五结合”原则,进一步形成和完善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体系。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4.工作目标。
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引导学生用和谐的方法、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养自立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竞争、共同发展的理念,提倡包容和协作精神;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5.工作任务。
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和咨询活动,传授心理调适方法,解析心理异常现象,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压力。
帮助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而的问题。
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青科大字[2007]60号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中发〔2004〕16号)、《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见》(教社政〔2005〕1号)和《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鲁高工委〔2006〕39号)的文件精神,更好地实现我校学生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1.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工程,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2.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品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3.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是:(1)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既要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素质,又要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坚持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
既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要根据不同情况,开展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
(3)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既要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又要组织大学生参加陶冶情操、磨炼意志的课外文体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4)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与实践》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青年学子,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未来规划等多方面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也因此在大学生群体中逐渐凸显。
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提高心理调适能力,树立积极心态,能够有效预防和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从不同层面入手,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多重渠道。
学校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组织心理健康活动,以帮助学生认识心理问题并学会应对。
家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家长应该更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他们更多的情感支持。
同时,社会应该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多举办有益心理健康的活动,创造有利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其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实现科学化、系统化。
教育部门应该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和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制定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课程。
学校应该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从学术和实践两方面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同时,开展科学的心理测评,及时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治疗。
最后,大学生自身也要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己的心理调适能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正确面对压力和困难。
同时,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度锻炼身体,注重营养和休息,与他人交流沟通,摆正心态,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和大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只有全社会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让更多的大学生受益,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
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青科大字[2007]60号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中发〔2004〕16号)、《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见》(教社政〔2005〕1号)和《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鲁高工委〔2006〕39号)的文件精神,更好地实现我校学生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1.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工程,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2.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品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3.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是:(1)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既要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素质,又要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坚持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
既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要根据不同情况,开展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
(3)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既要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又要组织大学生参加陶冶情操、磨炼意志的课外文体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4)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
(5)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国务院有关部委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现就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中,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全面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它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高等学校在推进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明显的效果。
一些高等学校已经把这项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体系,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或咨询的专门工作机构,开展了相应的教育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和欢迎。
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各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推动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教育部于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先后下发了三个文件,为更好地落实教育部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现就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深刻认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文化因素发生了复杂变化,大学生由于受到这种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影响,面临成长过程中诸多人生发展课题及年龄阶段身心特点,部分大学生在压力与挫折面前应对无措,出现心理失衡现象。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与未来,承担着在不久的将来参与国际竞争、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
党和政府对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十分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国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都强调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把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到非常重要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明确了开展这项工作的主要任务、内容及原则、途径和方法。
教育部办公厅《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件精神,对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管理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则对当前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了进一步的强调。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迎接时代挑战的需要;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关心和爱护学生,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的需要;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等学校德育工作,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需要;也是有效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建议
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建议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政策角度给出几点建议,以帮助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要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首先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制定专门的政策文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指导和支持。
这些政策文件可以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机制,并强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引起学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二、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了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应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大学可以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部门,负责组织和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服务、心理测试和评估等,以满足大学生的不同需求和问题。
此外,还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是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
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规划和组织,将其纳入课程体系,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意识。
可以通过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程,或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通识教育课程中,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接触和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素养。
四、加强校内心理健康服务机制的建设为了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学校应加强校内心理健康服务机制的建设。
可以建立统一的心理咨询和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调适和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
此外,学校还应与社会资源进行有效对接,与心理咨询机构和专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心理健康服务。
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推广宣传和推广是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中共浙江信息职业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院属各部门:为优化大学生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2020)1 号)和《中共浙江信息职业学院委员会关于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通知》(浙浙金院党字〔2020)20 号)的精神,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特点,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1. 学院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协调全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由院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担任副组长,宣传部、财务处、人事处、团委、学生处、后勤处、保卫处、校医院及各系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2. 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组织全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备专职人员 3 名、兼职人员若干。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1. 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学院全体教职员工都负有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
要根据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在教学、管理和服务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2. 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制度,加大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业务培训力度,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工作能力。
加强对辅导员以及其他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业务培训,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使他们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
3. 鼓励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和部分辅导员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考试,实现持职业资格证上岗。
三、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1. 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生人格教育体系中。
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体系。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意见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意见【摘要】现代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为了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应该提高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机制,加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服务,同时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程中。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为未来的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知识普及、服务机制、咨询、治疗、课程、推动、建议、提高、学校、学习、压力、情绪管理。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学业压力的增加,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心理困扰和压力。
据统计显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现焦虑、抑郁、恐惧、孤独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了一些严重的心理健康危机事件。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和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建立起一套系统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2. 正文2.1 提高师生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师生心理健康意识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意识的培养和普及,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专题培训等活动,让师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如何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
学校可以鼓励师生参加心理健康促进活动,如组织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健康主题演讲等,增加师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关注。
学校还可以建立心理健康意识教育的长效机制,包括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基地等,从而不断提升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水平。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意见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意见【摘要】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或他杀等高校安全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基于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议大学时代不仅是莘莘学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且是处于青春期的当代大学生心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关键阶段。
处于18~25岁年龄段的大学生,从总体上看,他们有理想,有活力,有热情,心理健康状态是好的,但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不堪一击的情感意志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多的考验与磨练。
如何使当代大学生正确认清面临的各种问题,并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掌握自我调适情绪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但它并不是与世隔绝的,而是一个鲜活的小社会。
生活在这个小社会中的大学生,并不像象牙塔里的花朵那样不受任何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是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众多环境的影响,这些复杂多变的环境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然而,由于人生阅历较浅,社会经验相对不足,独立生活能力不够强,对自己又缺乏正确而全面的认识。
因而,他们的心理既复杂又敏感,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入学适应问题很多大学新生表现出对新环境的不适应问题,是由于他们第一次从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
面对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刚入校的大学生感觉不习惯,一方面,常常思念家乡和父母,另一方面,需要独立生活,但又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
例如,某高校新生报到嫌校门太破,报到当天欲退学。
另外,学习方法的改变,很多大学生还沉浸在高中时被老师”赶着走”的学习习惯中,导致成绩不理想,甚至需要补考、重修等问题,这给他们的心理带来沉重负担和压力,以致出现紧张、恐惧、头痛、失眠、情绪不稳等焦虑心理。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建议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建议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建议》
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压力的群体,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职业规划压力等多重压力的同时,心理健康问题也相对普遍。
因此,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来帮助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
首先,大学应该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普及。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咨询活动,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传授应对压力的方法,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并及时进行调整和疏导。
其次,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的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可以学习到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如情绪管理、应对压力、自我调适等。
这种课程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另外,建立学生心理健康的支持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可以组建心理健康协会或志愿者团队,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咨询服务。
同时,学校也可以招募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协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
最后,学校还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醒他们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可以扮演重要的支持者和倾听者的角色,帮助他们应对学业压力和挑战,促进学生的心
理健康成长。
总之,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宣传、加开心理健康课程、建立支持体系和加强家校合作,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度过大学生活。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等学校⼤学⽣⼼理健康教育⼯作的意见为进⼀步加强和改进⾼等学校德育⼯作,全⾯推进素质教育,现就加强普通⾼等学校⼤学⽣⼼理健康教育⼯作,提出以下意见:⼀、充分认识加强⾼等学校⼤学⽣⼼理健康教育⼯作的重要性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了复杂⽽深刻的变化,如何指导学⽣在观念、知识、能⼒、⼼理素质等⽅⾯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等学校德育⼯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全⾯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在全⾯推进素质教育⼯作中,必须更加重视德育⼯作,加强学⽣的⼼理健康教育。
《中国普通⾼等学校德育⼤纲(试⾏)》明确提出,要把⼼理健康教育作为⾼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应具备良好的个性⼼理品质和⾃尊、⾃爱、⾃律、⾃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理调适能⼒。
加强⼤学⽣⼼理健康教育⼯作是新形势下全⾯贯彻党的教育⽅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学⽣全⾯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段,是⾼等学校德育⼯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等学校培养的学⽣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化素质、专业素质和⾝体素质,⽽且要有良好的⼼理素质。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泽东思想、邓⼩平理论指导下,⼤⼒加强⼤学⽣⼼理健康教育⼯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全⾯发展对培养⾼素质创新⼈才的必然要求。
它对于提⾼⼤学⽣适应社会⽣活的能⼒,培养⼤学⽣良好的个性⼼理品质,促进⼼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化素质、专业素质和⾝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提⾼⾼等学校德育⼯作的针性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
近年来,各地教育⼯作部门和⾼等学校在推进和加强⼤学⽣⼼理健康教育⼯作⽅⾯做了⼤量的⼯作,进⾏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些成功的经验和明显的效果。
⼀些⾼等学校已经把这项⼯作纳⼊学校德育⼯作体系,成⽴⼼理健康教育、⼼理辅导或咨询的专门⼯作机构,开展了相应的教育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受到师⽣的⼴泛好评和欢迎。
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加强和改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等相关政策和文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推进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坚持重在建设、立足教育的方针。
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学生心理调节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二、结合实际,扎实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切实做好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
通过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帮助学生认识和识别心理异常现象,使得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类型以及其成因,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学会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教授心理调适的方法,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使得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及时调节负性情绪。
教授心态的概念和类别,了解积极心态与消极心态的区别,明确消极心态的害处,培养积极心态,学会以积极乐观来面对生活和研究中的问题、困难和挫折。
(三)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充分发挥学校广播、电视、校刊、校报、橱窗、板报以及校园网络的作用,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支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开展活动,发挥学生的互助、自助作用。
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
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在当今社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面对日益繁忙的学业压力和社交压力,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变得更加脆弱。
因此,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以下几点进行论述。
首先,学校应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传统教育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们内心的成长。
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心理需求,并学会应对各种困难和压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能力,他们能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其次,学校应该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心理健康问题不只是学生的个人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中心,为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和群体辅导等服务。
学生可以通过与心理辅导师的交流,得到更好的情感支持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家庭教育也是关键。
家庭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家庭中的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和支持,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应对困难的能力。
除此之外,社会应该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通过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等方式,提高学生和家长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帮助,共同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
总结起来,为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家庭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而社会应该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为贯彻有关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把我院建设成高质量、有特色的普通本科院校的重要保证。
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询工作的主要任务是:(1)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2)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
(3)解析心理现象,帮助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
(4)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惑,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
(5)加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及时化解学生的心理危机。
二、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水平引导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态度。
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活动,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组织并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参观、访问、社调、慰问等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开展深入细致的谈心活动,帮助学生解疑释惑。
采取切实措施,帮助学生缓解来自经济、就业、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
进一步健全新老区学生心理咨询室,组织开展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书信咨询、班级辅导、心理行为训练等活动,做好新生、毕业生、家庭贫困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失恋学生、违纪学生、言行异常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
发现存在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及时甄别并采取心理危机干预的办法,必要时马上转介到专门心理卫生机构进行治疗。
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随着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
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不仅关系着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幸福,更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并提供以下建议。
一、学校应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是学生主要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因此,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这些课程应该包括了解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心理辅导师来开设心理咨询课程,以更好地解答学生的疑虑和困扰。
二、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为了更好地了解每位学生的心理状况,学校应建立完整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这些档案应包含学生的个人信息、心理评估结果以及相关的辅导记录等。
有了这些档案,学校可以有目标地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和关爱,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三、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学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比如体育运动、艺术创作、社会实践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放松身心,培养兴趣爱好,提升自信心。
同时,通过参加集体活动,学生也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自己的社交能力。
四、加强家庭教育的力度家庭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家长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关怀和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与此同时,家长也应该与学校保持紧密的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并及时沟通和配合学校的工作。
五、加强心理咨询服务的推广学校应积极推广心理咨询服务,设立心理辅导室或心理咨询中心,并向学生广泛宣传并提供相关服务。
这些服务可以包括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等,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作为成年人的培养对象,学生应该有自我管理的能力。
学校和家长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我决策能力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活动组织等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升他们的自律性和自信心。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和建议高校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教育网络。
一、要建立一套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和快速反应机制。
学校要根据实际需求配备专(兼)职教师和心理咨询师,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各学段教学内容和考核内容;要制定分级分类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办法,明确各层级的责任,按照心理健康程度的轻重,分类对全校学生进行筛查,按照“红黄蓝”三级建立一人一档的心理健康档案,做到专人专管
二、要制定一套针对性操作性很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学校教研室要依据国家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加强案例研究和分析,建立一套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学方案,对情感情绪、人际交往、社会适应性、完成学业、稳妥就业等心理困扰问题有明确的指导,教会学生适度释放情绪和压力。
同时,还要成立心理咨询室,充分利用心理教师资源、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进行心理疏导,利用“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活动,帮助学生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提高心理调节能力
三、要完善一套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跟踪监测的有效办法。
班主任和辅导员要根据“红黄蓝”三级心理健康档案,分别做好对心理危机学生的跟踪监测,充分发挥班干部、宿舍长和宿管员的作用,对出现严重失眠、情绪异常、行为异常的学生早发现早干预,并及时报告,适时研判,提高心理危机干预水平,从源头上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
同时,要尽可能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培养兴趣爱好和乐观品格,学会提高自我调解及自我抗压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意见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或他杀等高校安全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基于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议
大学时代不仅是莘莘学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且是处于青春期的当代大学生心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关键阶段。
处于18~25岁年龄段的大学生,从总体上看,他们有理想,有活力,有热情,心理健康状态是好的,但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不堪一击的情感意志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多的考验与磨练。
如何使当代大学生正确认清面临的各种问题,并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掌握自我调适情绪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但它并不是与世隔绝的,而是一个鲜活的小社会。
生活在这个小社会中的大学生,并不像象牙塔里的花朵那样不受任何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是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众多环境的影响,这
些复杂多变的环境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然而,由于人生阅历较浅,社会经验相对不足,独立生活能力不够强,对自己又缺乏正确而全面的认识。
因而,他们的心理既复杂又敏感,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入学适应问题
很多大学新生表现出对新环境的不适应问题,是由于他们第一次从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
面对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刚入校的大学生感觉不习惯,一方面,常常思念家乡和父母,另一方面,需要独立生活,但又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
例如,某高校新生报到嫌校门太破,报到当天欲退学。
另外,学习方法的改变,很多大学生还沉浸在高中时被老师”赶着走”的学习习惯中,导致成绩不理想,甚至需要补考、重修等问题,这给他们的心理带来沉重负担和压力,以致出现紧张、恐惧、头痛、失眠、情绪不稳等焦虑心理。
2、人际交往问题
在大学阶段培养与老师、同学之间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对于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大学阶段由于与老师直接接触的机会比中学阶段要少,加之缺乏沟通,许多同学往往对老师“敬而远之”,与老师关系不佳;同学之间由于学业竞争、兴趣爱好不同、生活习惯差异等原因,容易产生一些摩擦,导致关系不合。
有些学
生由于遭到同学不理解、排斥和冷落,往往性格孤僻、不合群,有时与人争吵打架,甚至引发自杀、他杀等高校恶性事件。
2004年马加爵事件敲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警钟,近期发生的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事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刺杀事件,凸显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薄弱。
3、情感问题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身体逐渐发育成熟,谈恋爱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由于恋爱观不成熟,不少大学生把谈恋爱当成一种炫耀,一种相互攀比的资本。
他们一方面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又畏惧爱情。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很多都是初恋,由于不成熟和感情过分专注,一旦失恋便会感到万分痛苦,当他们感到难以忍受这种精神上的打击时,便会由怨恨引起轻生的念头。
例如,苏州某高校一对男女大学生跳楼殉情自杀。
因此,失恋是大学生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且,大学生的失恋、单相思,容易引发心理障碍。
4、就业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没有明确的规划,许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常常产生紧张情绪,感到“无的放矢”,担心“毕业即失业”,由此产生的紧张和烦躁情绪使他们郁郁寡欢、过分悲观,甚至发生自杀事件,例如,某名校硕士毕业生因找不到工作而愧疚自杀。
他
们对未来的职业产生的恐惧和颓废心理,影响了正常的择业和就业。
5、心理障碍问题
大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就业、恋爱等问题的压力下产生的心理问题,很多已经超出了心理困扰的程度,发展为心理障碍,主要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性偏差、进食障碍、睡眠障碍等。
由此产生的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怖、悲观、颓废、淡漠等情绪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如不及时干预和治疗,就可能发展为心理疾病。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1、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
由于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过程是动态的、发展的,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和干预,对避免由心理困扰发展为心理疾病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新生刚入学、高年级学生开学时,通过发放心理健康调查表来开展心理健康测试,全面掌握和了解新生入学时的心理健康状态、高年级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为学校制定有关教育管理政策提供参考资料,做到尽早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并向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和必要的治疗,并且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问题的表现、增强心理保健的意识,最终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自我调适能力。
2、设置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
高校心理健康咨询室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场所,建设规范的心理咨询室首先要保证其基本功能健全,再根据建设地点实际条件、来访者情况合理地增加发展性功能模块。
并且注意心理咨询室的布置以简洁、温馨、舒适、安全,符合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特点为原则,使其在建设规范化的基础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因此,高校应在各院系设置专门的、规范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帮助大学生疏导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恶性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帮助他们发掘潜能,完善人格,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3、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调查表、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载体,心理健康知识得到快速传播,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被大学生接受和认可,取得了不小成绩。
但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单纯依靠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载体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实的需要。
因此,必须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利用网络所固有的隐匿性、平等性、交互性、即时性等特点,使其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载体、新平台。
因而,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开办专题网站(网页),
在校园BBS上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专题,并通过QQ、微博、飞信等网络工具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气息。
(下转第158页)
(上接第161页)
4、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方法是人们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达到一定目的所采取的活动方式、程序和手段。
好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在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式,我们必须用新的方法来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首先,课程教育与心理疏导相结合。
一方面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自查自省;另一方面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其次,隐性教育方法。
主要包括渗透法、陶冶法、实践体验法。
渗透法要求教育者运用科学的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中,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产生影响;陶冶法要求教育者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积极、乐观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熏陶;实践体验法要求教育者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
再次,交互式教育方法。
在网络时代,教育者与被教育
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是以一种平等交互式的方式进行的。
例如,通过QQ聊天,可以消除受教育者的戒备心理,避免因面对面交流心理问题引起的尴尬,从而使学生“言无不尽”。
另外,借助QQ个性签名、QQ日志、微博等网络工具,教育者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现实困惑,使教育者能够及时回应受教育者的困惑,从而提高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张耀灿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张德臣.关于高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
[4]梁艳丽,黄雷.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园地,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