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更新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新闻与传扬专业综合能力(334)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新闻与传扬专业综合能力》是新闻与传扬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考试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扬专业的特点,科学、平等、确切、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国际视野和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的新闻传扬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本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中外新闻传扬史、传扬学理论、新媒体概况、新闻学理论和传扬伦理与规矩等。
测试考生对新闻与传扬专业所涉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控制情况和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分值本科目满分150分。
四、试题结构1、挑选题(20分);2、简答题(30分);3、论述题(40分);4、材料分析题(60分)。
五、考试内容一、中国新闻传扬史(一)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扬活动1.中国新闻传扬活动的历史渊源2.中国古代社会中的新闻传扬活动及其形态(二)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1.中国近代报刊的发端2.近代报刊的初步发展3.在华外报网的社会影响与历史评价(三)民族报业的兴起与三次国人办报高潮1.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2.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3.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4.自由新闻体制与新闻事业的演变5.第三次国人办报高潮(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1.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出生与发展2.革命按照地的新闻事业3.抗日民主按照地的新闻事业4.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的发展5.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闻事业的历史意义(五)国统区的新闻统制与党营新闻事业1.国民党新闻统制制度的建立与变化2.党营新闻事业的演变(六)国统区的民营新闻事业1.民营新闻事业的商业化探索2.民营新闻事业的时代转型3.民营新闻事业的步履维艰4.民营新闻事业的历史评价(七)沦陷区新闻事业的殖民化1.沦陷区新闻事业的大劫难2.沦陷区新闻法制的殖民性(八)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1.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创建与初步发展2.1956年全国新闻工作改革(九)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闻传扬业1.新闻传扬业的发展与调节2.新闻传扬业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十)“十年浩劫”中的新闻传扬业1.新闻传扬业的艰巨发展2.新闻传扬业的反思(十一)改革展开以来的新闻传扬业1.新闻传扬业的探索与改革2.新闻传扬业的日渐展开3.传扬生态与传扬格局的重构(十二)1949年以来台、港、澳的新闻传扬业1.台湾的新闻传扬业2.香港的新闻传扬业3.澳门的新闻传扬业二、外国新闻传扬史(一)古登堡与新闻事业萌芽1.古登堡与印刷术2.早期新闻形态:偶尔出版物3.新闻事业的萌芽:定期报刊的兴起(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新闻事业的最初发展1.星法院与新闻管制2.新闻事业的最初发展3.弥尔顿与《论出版自由》(三)18世纪:英国的荣誉1.英国的跃进2.笛福《评论》与斯威夫特《检查者》3.《闲话者》和《旁观者》(四)美国自立战争与言论自由确实立1.北美殖民地报业——富兰克林与曾格案2.自立战争宣传家3.杰弗逊与宪法《第一修正案》(五)法国大革命与报刊1.大革命与报刊2.《人权宣言》与言论自由(六)便士报的革命1.政党报刊的“黑暗时期”2.便士报的革命(七)大众报纸与黄色新闻1.大众报刊与大众文化2.普利策与“新式新闻事业”3.赫斯特与黄色新闻(八)广电简史1.广播与电视:发端2.美国广播:私有商业型模式确实立3.BBC:公共广播系统的建立4.六十年代的电视新闻5.解除管制与兼并浪潮(九)国际传扬:走向地球村?1.国际传扬2.全球新闻与信息流动3.国际新闻流向与世界传扬新秩序三、传扬学理论(一)传扬与传扬学1.关于传扬的认识2.传扬学的发展3.传扬学的研究主意4.传扬学研究的流派(二)信息、符号与传扬1.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中关于信息的基本概念2.信息传扬的过程研究3.符号学基本概念4.传扬中的符号使用(三)传者研究1.把关人研究2.媒介规范理论(四)媒介研究1.加拿大传扬学派的媒介理论2.媒介情境论3.李普曼媒介理论(五)受众研究1.大众受众理论2.使用与满意理论3.文化研究学派的受众研究(六)传扬功效1.传扬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2.传扬效果的产生与制约因素3.大众传扬的社会效果研究(七)人际传扬1.人际传扬的特点和功能2.人际传扬与人际关系3.人际传扬与媒介效应(八)组织传扬1.组织传扬的特点和作用2.组织内传扬3.组织外传扬(九)大众媒介与大众文化1.大众传扬的定义、特点和社会功能2.大众传扬的生产和发展过程3.大众传扬的社会影响4.大众传扬与大众文化四、网络传扬(一)网络传扬基本概念1.网络系统构成的基本概念2.网络传扬的基本历程和趋势3.网络传扬的特性与属性4.媒介融合的基本概念(二)网络传扬的基本形态1.网络中的人际传扬2.网络中的群体传扬3.网络中的组织传扬4.网络中的大众传扬(三)网络传扬的典型形式1.传扬2.即时通讯工具3.网络社区传扬4.搜索引擎传扬5.社交媒体传扬6.APP应用传扬(四)网络传扬的文本1.网络语言形成与发展的动力2.网络传扬的符号类型3.网络文本的总体特征(五)网络情景中的传扬者1.网络新闻传扬者的构成2.我国网络媒体的结构要素3.网络新闻传扬中的“把关人”(六)网络情景中的网民1.中国网民的规模与构成2.中国网民的需求3.网络环境与网民心理4.作为受众的网民的总体特征5.作为信息消费者的网络受众6.作为公民新闻主体的网民(七)网络传扬的结构1.网络传扬的结构2.网络传扬的信息传扬结构3.网络传扬的意见传扬结构4.网络舆论的产生、发展与变化(八)网络传扬的效果1.网络传扬效果的表现方式及其复杂性2.网络传扬与议程设置3.网络传扬与沉默的螺旋4.网络新闻传扬效果评估五、新闻学理论(一)新闻定义1.新闻定义2.新闻定义的学术历史(二)新闻与宣传(三)新闻与舆论(四)新闻价值1.新闻价值2.新闻价值的要素3.新闻价值在新闻实践中的影响因素(五)新闻真切1.新闻真切2.新闻真切在现实中的影响因素3.新闻失实的缘故和表现(六)新闻客观性原则1.客观性理念产生的背景与发展过程2.新闻客观性的内涵3.影响新闻客观传扬的因素(七)新闻体制1.新闻体制2.新闻体制的决定因素及其影响(八)新闻出版自由1.新闻出版自由的提出2.新闻出版自由的相关法律实践3.在中国如何理解新闻出版自由六、传扬伦理与规矩(一)传扬伦理概述1.传扬伦理的理论渊源2.传扬伦理的普通原则(二)传扬中的伦理问题及伦理原则的运用1.真切性及其伦理边界2.新闻炒作3.有偿新闻4.图片伦理5.传扬内容中的歧视与偏见6.灾害报道(三)传扬法概述1.区别“法制”与“法治”2.新闻传扬法的渊源3.中西方新闻立法的历史(四)宪规矩范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2.言论、出版自由3.批评建议权和舆论监督(五)政府信息藏匿与国家秘密保护1.公民知情权与政府信息藏匿制度2.保守国家秘密和保密法(六)传扬与司法1.司法藏匿和司法自立2.新闻报道与司法审判的平衡(七)传扬与公民权利1.传扬与名誉权2.传扬与隐私权3.传扬与肖像权4.传扬与著作权(八)新闻业的行政管理1.报纸、期刊2.广播电视3.互联网4.新闻记者。
安徽财经大学2024年硕士初试自命题大纲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安徽财经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一、考核目标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查学生对新闻业务与传播业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本科目不指定参考书目,但考生需要系统识记本科阶段所学新闻业务、传播业务的相关知识,关注新闻传播业务前沿的实践探索,具备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新闻采写编评、广告文案写作与公关策划的基本技能。
二、知识要点和基本要求
(一)新闻采写实务
1、新闻采访活动的流程、内容、类型和特点
2、新闻写作的体裁、特点、新闻作品的结构类型和写作要求
(二)新闻编辑实务
1、新闻编辑工作
2、新闻媒介定位
3、新闻产品设计
4、新闻报道策划
5、新闻稿件的分析、选择与修改
6、新闻标题
7、版面设计
(三)新闻评论实务
1、新闻评论的产生与发展
2、新闻评论的属性与功能
3、新闻评论的基本类型
4、新闻评论的选题与立论
(四)网络传播实务
1、网络传播的功能和特征
2、网络媒体的形态演变与特征
3、网络媒体的商业模式
4、媒体融合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
5、网络传播新的技术发展趋势
6、整合营销传播
三、考试基本题型
1、名词解释(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基本概念进行解释说明,共20分)。
2、简答(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解答问题,共30分)。
3、实务题(根据要求完成新闻采访策划、新闻改写、稿件配置、新闻评论等任务,能够根据材料进行写作和对材料进行分析,共100分)。
湖北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334)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34)着重考察考生新闻与传播综合专业素养,特别是传播学、广播电视学、电视节目策划的基本观点、原理和实践步骤,以及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新闻传播实际问题的能力。
《传播学教程》一、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1、传播的定义和特点2、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二、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1、人类传播的进程2、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3、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三、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1、符号的定义2、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3、符号的基本功能四、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1、传播的基本过程。
2、传播过程的特点。
3、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马莱兹克系统模式。
4、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
五、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1、人内传播。
人类传播的过程和结构。
2、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
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布鲁默“自我互动”理论。
3、人际传播的定义和人际传播的动机。
4、人际传播传播的特点和功能。
六、群体传播、集合传播、组织传播1、群体传播的概念、类型、社会功能和意义。
2、群体传播和群体意识、群体规范、群体压力。
3、集合行为的特殊传播机制。
群体暗示、群体感染、群体模仿、流言发生和传播的条件。
4、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的定义、特点、组织传播的机制。
七、大众传播1、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社会功能。
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赖特的“四功能”、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2、大众传播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3、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大众传播与现代信息环境。
八、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1、媒介技术和社会发展。
2、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媒介即讯息、媒介“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
”3、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力。
“电视人”和“容器人”、网络时代的“网虫”和“网瘾症”。
4、媒介组织的性质和社会作用。
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把关”作用及其实质。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623《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一、考试的学科范围本课程考试范围包括:广告运作、品牌管理、传媒经营、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四部分。
二、要求掌握的基本内容要求了解广告运作、品牌管理、传媒经营及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业界的最新趋势,掌握广告运作、品牌管理、传媒经营、网络与新媒体传播领域的基本知识、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够综合运用上述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解释各种传播现象、解决各种传播问题。
三、参考书目1. 张金海、余晓莉:《现代广告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 阿伦斯等:《当代广告学》,丁俊杰、程坪、陈志娟译,人民邮电出版社3. 黄合水:《品牌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4. 凯勒:《战略品牌管理》,吴水龙、何云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 喻国明、丁汉青、支庭荣:《传媒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 谢新洲:《媒介经营与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7.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 李良荣:《网络与新媒体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四、考试的知识范围(课程复习大纲)(一)广告与广告市场1、广告的起源及社会功能2、现代广告的定义及其本质3、广告产业的性质及其范围4、广告市场的含义及其构成5、广告代理制6、广告公司、媒体、广告主、受众7、直销、推销、促销、事件营销、公关与广告(二)广告运作过程1、广告调查的内容及方法2、广告策划的原则、方法与流程3、广告创意的思维与方法4、广告表现的基本元素与技巧5、广告媒体的选择、组合与排期6、广告效果的发生模式、测定方法(三)现代广告新发展1、“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及其实践2、数字化背景下的广告运作与广告形态革新3、互联网交互式信息平台营销传播的开发与利用(四)品牌资产评估1、品牌的本质与意义2、品牌与品牌资产3、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4、品牌意识与品牌联想5、品牌主观质量与品牌态度6、品牌忠诚7、品牌资产模型(五)品牌建设管理1、品牌化决策、品牌架构、品牌组合2、品牌定位、品牌识别3、品牌延伸、品牌联盟、品牌更新、品牌维护4、品牌社群、品牌故事、品牌杠杆5、品牌本土化与国际化6、品牌价值链7、品牌建设步骤8、品牌营销传播方案9、数字时代的品牌建设(六)传媒产业的基本特征1、传媒产业的经济特征2、传媒产业的商业模式3、传媒产业的经济本质4、传媒产业价值链5、传媒产品的类型及特征6、传媒市场的结构与特征(七)传媒产业的其它特征1、传媒产业中的外部性和网络外部性2、传媒产业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3、传媒产业中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4、传媒产业中的虚拟经济与流量经济5、传媒产品跨国流动中的文化折扣现象6、传媒市场中的明星高收入现象7、世界当代传媒业概况与特征8、中国当代传媒业概况与特征(八)传媒组织的经营与管理1、传媒经营与管理的目标2、传媒的所有制形式、管理方式和运行模式3、媒介融合与跨媒介经营4、传媒广告资源开发与运营(九)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产业的影响1、互联网的技术基础及其发展逻辑2、网络媒体及其演变3、网络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变革4、互联网的未来走向及其影响(十)网络传播及其特征1、网络的属性与传播形态2、新媒体新在何处3、网络与新媒体用户特征4、网络与新媒体信息特征5、社会化媒体应用的基本思维与策略6、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及其特征(十一)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1、网络与舆情、舆论2、网络文化及其影响3、网络技术与“数字鸿沟”4、网络时代的媒介素养5、网络传播与乡村发展。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科目大纲一、考试性质《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是2019年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本科目满分150分,由各培养单位自行命题,全国统一时间考试。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180分钟。
四、考试内容第一章传播第一节传播的概念一、传播概念的演变二、传播的定义第二节传播的基本分类一、自我传播(人内传播/内向传播)二、人际传播三、组织传播四、大众传播第二章传播者分析第一节大众传播者一、大众传播者的出现二、大众传播者的特点三、大众传播者的任务四、大众传播者的权利第二节大众传播者与“把关人”理论第三章受众分析第一节受众的分类及其特点一、分类二、特点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一、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二、作为"市场"的受众三、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第三节受众对讯息的选择行为一、受众对于媒介的选择二、受众对传播活动的主动控制第四节“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一、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二、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第四章信息与符号第一节对信息的基本认识一、定义二、信息与符号三、信息与讯息第二节信息的分类与特征一、信息的分类二、信息的特征第三节符号——内容的载体一、符号的定义二、符号与意义三、符号的基本功能四、符号的分类第四节语言符号一、语言符号的特点二、语言符号与文字符号三、语言符号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五节非语言符号一、物体非语言符号二、体态非语言符号三、伴随非语言符号四、时空非语言符号第五章媒介的形态与发展第一节传统媒介及其传播特征一、报纸及其传播特点二、广播及其传播特点三、电视及其传播特点第二节网络与新媒体一、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二、网络传播的媒介特征三、网络传播的主要类型第六章媒介理论第一节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一、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二、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第二节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一、传播者与大众传媒二、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第七章媒介内容生产第一节媒介内容生产的外部环境一、媒介制度二、媒介产业三、媒介组织第二节媒介内容生产的流程一、报纸的生产二、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三、网络媒体的内容生产第三节媒介融合时代的内容生产一、媒介融合与全媒体传播二、媒介融合对媒介内容生产的影响三、媒介组织结构的调整与生产流程的改造第八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第一节传播的基本过程—、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三、传播过程的特点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一、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二、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第九章传播效果分析第一节传播效果的概念一、传播效果的定义二、传播效果的分类第二节大众传播效果的评估一、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二、有限效果论三、适度效果论四、强大效果论五、关于效果评估的评论第三节提高传播效果的途径一、宣传的七种手法二、霍夫兰的说服策略三、卡特赖特的劝服原则四、赖平格尔的劝服设计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第一节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一、“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及特点二、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研究三、“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与问题第二节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一、“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概要二、“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三、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与评价第三节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一、“培养”理论的起源和背景二、“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三、“培养”理论的外围第四节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知沟”理论一、“知沟”理论产生的背景二、“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三、“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及其意义第十一章媒介伦理与法规第一节媒介伦理知识一、媒介伦理概述二、媒介伦理的失范第二节媒介法规与政策一、媒介与公共生活的法规控制二、媒介与权利三、媒介产业的政策与法规四、媒介行业的自律与他律。
辽宁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大纲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注意:本大纲为参考性考试大纲,为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一、考试性质《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是2024年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要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的特点,考查学生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新媒体传播与经营等实务环节所需的综合能力,以及应用传播学和新闻学知识和方法来考察传播与媒介状况的能力。
二、考试要求为选拔培养业务能力强的应用型新闻传播专业高级人才,《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着重考核学生对新闻传播基本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考查应用型新闻传播活动所要求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知识信息综合运用水平及相应的文字表达能力。
三、主要考察知识点(一)新闻采访与写作1.新闻采访的特点和活动方式2.新闻采访前期、中期及后期的活动流程与内容3.常见新闻题材的报道思路和采访规划4.新闻语言特点5.新闻价值的判断6.新闻写作的八大环节及各类新闻体裁写作7.新闻背景8.隐性采访(二)新闻编辑1.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流程、特点2.新闻媒介的定位与新闻产品设计3.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分析、社会效果分析及媒介适宜性分析4.各类新闻标题的种类、结构和制作5.新闻图片的选择与编辑6.新闻报道的配置7.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编辑工作(三)新闻评论1.新闻评论的分类2.社论的种类和写作要求3.评论员文章的种类和写作要求4.编者按的类型和写作要点5.短评的写作要求6.专栏评论(四)媒介融合与新媒体写作1.新媒体写作的基本特征和类型2.媒介融合与新闻生产的新流程(五)广告传播实务1.广告创意与表现2.广告品牌与定位3.广告与社会文化4.互联网与广告传播5.社会化媒体与广告传播参考书目:1.《新闻学概论》(第二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2.《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重庆交通大学2024年研究生考试大纲 010-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重庆交通大学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一、考试总体要求:
掌握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要求;具有应用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要求如下:(一)新闻采访的过程和基本要求。
(二)新闻策划写作的步骤和要求。
(三)不同类型的新闻写作结构和要求。
(四)新闻作品评析的写作格式和要求。
(五)新闻评论类型、写作结构和基本要求。
(六)媒介融合发展情况与融合新闻的主要形态和特点。
(七)广播电视重要理论术语及业务知识
(八)近年来网络视听传播新现象和新趋势
(九)新近发生的国内外重要新闻事件的理解。
(十)新闻传播学重要概念及理论的实际运用。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50分。
(二)试卷结构
1.简答题(30分)
2.策划题(25分)
3.消息写作题(25分)
4.评论写作题(25分)
5.材料分析题(25分)
6.论述题(20分)
三、主要参考书目
1.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新闻编辑》编写组:《新闻编辑》(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3.陆晔、赵民:《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第3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年。
4.刘涛:《融合新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更新)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综合能力》是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综合能力》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媒介与社会第一节理解传播媒介一、传播的含义与类型二、传播的过程与要素1. 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2. 传播的五个关键要素三、传播媒介的界定与分类1. 传播媒介的界定2. 传播媒介的类型第二节媒介的社会功能一、守望与预警的功能二、协调与商讨的功能三、传承与教化的功能四、娱乐与商业的功能第三节媒介的社会影响一、媒介与政治舆论二、媒介与经济发展三、媒介与社会文化四、媒介与国际关系五、媒介的效果与效果理论1. 效果与效果研究2. 媒介与说服3. 媒介与议程4. 媒介与教养第四节社会中的媒介一、社会制度与媒介环境二、科学技术与媒介发展第二章媒介的形态与发展第一节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一、口语传播二、书写传播三、印刷传播三、电子传播四、数字多媒体传播五、媒介形态沿革的规律与特征第二节传统媒介及其传播特征一、报纸及其传播特点二、广播及其传播特点三、电视及其传播特点第三节互联网及其传播特征一、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二、网络传播的媒介特征三、网络传播的主要类型1.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2. 网络中的群体传播3. 网络中的组织传播4. 网络中的大众传播第三章媒介内容生产第一节媒介内容生产的外部环境一、媒介制度1. 媒介制度及其功能2. 媒介制度的类型二、媒介产业1. 作为产业的媒介业2. 媒介产业的特点3. 媒介产业的全球化三、媒介组织1. 媒介组织的类型2. 媒介组织的结构3. 媒介组织的管理第二节媒介内容生产的流程一、报纸的生产1. 报纸的选题与策划2. 报纸的采访与编辑3. 报纸的版面设计4. 报纸的出版发行二、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1.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2.广播电视节目的采制和播出3. 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与频道化三、网络媒体的内容生产1.网络媒体平台的设计与维护2.网络媒体内容的采制和编辑第三节媒介融合时代的内容生产一、媒介融合与全媒体传播二、媒介融合对媒介内容生产的影响三、媒介组织结构的调整与生产流程的改造第四章媒介伦理与法规第一节媒介伦理知识一、媒介伦理概述1. 媒介伦理的理论渊源2. 媒介伦理的一般原则二、媒介伦理的失范1. 有偿新闻与新闻敲诈2. 媒介管理中的寻租腐败3. 媒介内容中的歧视与偏见4. 媒介内容中的文化与道德问题第二节媒介法规与政策一、媒介与公共生活的法规控制1. 媒介与国家安全:煽动、泄密、危害统一3. 媒介与社会秩序:谣言、暴力、色情二、媒介与权利1. 媒介与人格权利:名誉、隐私、肖像2. 媒介与著作权利:侵权、赔偿3. 媒介与言论权利:表达自由、隐性采访、信息公开三、媒介产业的政策与法规1. 报刊业管理规制2. 广播电视业管理规制3. 互联网行业管理规制四、媒介行业的自律与他律四、考试题型与分值建议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案例分析和论述题为主,少用或不用名词解释、填空等题型。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一、基本要求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是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入学必考的专业基础科目。
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比较扎实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基础,较好掌握现代新闻传播理念和国际化视野,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对考生的具体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1.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2.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掌握有关概念和原理的区别与联系。
3.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用相关知识点分析解决新闻传播相关实务问题。
二、考试范围
1.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2.网络的属性与传播形态
3.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
4.网络媒体与新闻传播
5.网络中的用户
6.网络信息的整合形式
7.网络环境下的数据新闻与可视化传播
8.社会化媒体应用策略
9.网络传播的效果
10.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
新闻与传播硕士334综合能力大纲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综合能力》是年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综合能力》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第一章媒介与社会
第一节理解传播媒介
一、传播的含义与类型
二、传播的过程与要素
. 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
. 传播的五个关键要素
三、传播媒介的界定与分类
. 传播媒介的界定
. 传播媒介的类型
第二节媒介的社会功能
一、守望与预警的功能
二、协调与商讨的功能
三、传承与教化的功能
四、娱乐与商业的功能
第三节媒介的社会影响
一、媒介与政治舆论
二、媒介与经济发展
三、媒介与社会文化
四、媒介与国际关系
五、媒介的效果与效果理论
. 效果与效果研究
. 媒介与说服
. 媒介与议程
. 媒介与教养
第四节社会中的媒介
一、社会制度与媒介环境
二、科学技术与媒介发展
第二章媒介的形态与发展
第一节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
一、口语传播
二、书写传播
三、印刷传播
三、电子传播
四、数字多媒体传播。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入学统一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综合能力》是2011年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综合能力》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媒介与社会第一节理解传播媒介一、传播的含义与类型传播的表层分析communication最普遍的解释,是把信息、意见、经验、态度,由一方传递给另一方。
由第一层意思的延伸意义,产生出了第二层意义——交通,指车、船、飞机等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科技发明。
相当于今天的大众媒介,即报纸、杂志、广播、互联网等,代表了新的科技发明。
传播学对传播意义的界定1 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
(共享说)2.强调传播是有意图地施加影响(影响说)3. 强调传播是交流的互动过程(互动说)“共享”说就是原为一个人或数人所有的化为两个或更多人所有的过程。
(亚历山大·戈德,1959)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宣韦伯,1971)传播乃是建立共同性,也就是设法共同享有一则消息、一个观念,或者一种态度。
(徐佳士,1987)“影响”说某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霍夫兰,1953)传播就是一个系统(信源),通过操纵可选择的符号去影响另一个系统(信宿)。
(奥斯古德,1957)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全部程序。
(香农-韦弗,1949)“互动”说互动,甚至在生物的层次上,也是一种传播;不然,共同行动就无法产生。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湘潭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科目考试内容分为“新闻采写”和“广告文案写作”两大部分。
一、考试的内容和要求(一)新闻采写(分)第一章新闻采访的基本原理考试内容新闻采访的性质;新闻采访的意识;新闻采访的原则和路线;新闻采访的作风考试要求.了解新闻采访的性质.掌握新闻采访应具备的意识.理解新闻采访的原则、路线和作风第二章新闻采访的方式与方法考试内容新闻采访的主要方式和主要方法考试要求掌握新闻采访的主要方式和主要方法第三章新闻采访的种类及要求考试内容记者招待会和新闻发布会的采访;突发事件的采访与报道;旅行采访;隐性采访考试要求.了解记者招待会和新闻发布会的采访特点,掌握其采访要求.了解突发事件的采访与报道的特点,掌握其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了解旅行采访的类型,掌握其基本要求.了解隐性采访的意义、类型及应注意的问题第四章新闻写作的基本原理考试内容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考试要求.理解“真实、客观、全面、公正”作为新闻写作基本原则的特殊内涵及其作用与意义.理解作为新闻写作基本要求的时效性和易读性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掌握相关的技巧。
.理解“用事实说话”这一新闻写作基本方法的内涵及意义,掌握“用事实说话”的主要方法第五章新闻报道结构考试内容新闻报道中常用的结构方法和结构形式考试要求.了解新闻报道的结构原则及常用的结构方法.掌握倒金字塔结构、沙漏式(双金字塔)结构、纵式结构、横式结构和华尔街日报体等常用结构的格式与要求第六章新闻背景考试内容新闻背景的定义;新闻背景的类型和作用;运用新闻背景材料的方法;背景新闻考试要求.了解新闻背景的定义及其对新闻报道的重要意义,区分新闻背景与背景新闻.了解新闻背景的类型及各种类型的新闻背景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掌握选择及具体运用新闻背景材料的方法第七章新闻语言考试内容新闻语言的特点及不同媒介对新闻语言的要求考试要求.了解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公文语言的异同,掌握新闻语言的特点.掌握不同媒介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对新闻语言的不同要求第八章报纸新闻写作考试内容消息的写作;通讯的写作考试要求.了解消息的特点,掌握消息标题的作用、类型及拟题要求,掌握导语的任务及写作的基本要求,掌握包括动态消息、综合消息、述评消息在内的各类消息的写作.了解通讯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等在内的各类通讯的特点及写作要求第九章网络新闻写作考试内容网络新闻的特点;网络新闻的写作考试要求.了解网络新闻的特点.掌握网络新闻写作的类型和写作的主要方式(二)广告文案写作(分)第一章广告文案的概念与特性考试内容广告文案的概念、内涵与外延;广告文案的多重评判标准;广告文案的地位与作用.理解广告文案的概念、内涵与外延.关联视觉文化兴起的时代趋势,准确把握广告文案的地位与作用.联系实际,领会好文案的评价标准第二章广告文案的诉求方式考试内容广告文案的理性诉求方式、感性诉求方式和情理结合诉求方式考试要求结合作品,深入理解、掌握广告文案的上述诉求方式第三章广告文案的结构构成与分类考试内容现代广告文案的五大结构要素;具体类型;广告准口号的写作考试要求.了解广告文案的具体结构要素.熟练掌握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所形成的广告文案的具体种类.掌握广告准口号的写作技巧第四章广告语、广告标题、广告正文、广告随文的写作技巧考试内容广告语、广告标题、广告正文和广告随文等写作的具体技巧考试要求.深入掌握广告语、广告标题、广告正文的写作技巧.理解广告标题与广告语的异同.按照要求,创作完整的广告文案第五章报刊广告文案写作考试内容报刊广告文案的文体类型和写作考试要求.了解、掌握报纸广告文案的特征、写作方式.了解、掌握杂志广告文案的特征、写作方式.了解、掌握报刊广告文案的文体类型第六章电视广告文案写作考试内容电视广告文案的表现形式和写作要求考试要求.了解电视广告文案的概念、格式、表现形式.熟悉掌握电视广告文案的写作技巧.深入理解中外电视广告的异同第七章网络广告文案写作网络广告特征、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考试要求.了解网络广告、网络广告文案概念.熟悉网络广告文案的特征.掌握网络广告文案的写作技巧.掌握公网络广告文案的注意事项第八章广告策划书写作考试内容广告策划的定义、类型、原则;广告策划与广告战略、广告创意、广告表现等的关系;广告策划书的内容;广告策划书的写作注意事项考试要求.了解广告策划的定义、类型、原则.理解广告策划与广告战略、广告创意、广告表现等的关系.掌握广告策划书的写作技巧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分钟。
石河子大学2024年研究生大纲 初试《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334考试大纲一、测试目标《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主要测试考生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能力以及融合新闻生产与传播综合能力,知悉专业领域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能从专业视角对当前科技变革、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等前沿问题进行综合探讨。
二、考试范围考试的主要内容为新闻采访与写作和融合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专业领域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新闻选题、采访策划、新闻写作、新闻传播等新闻实务方面的内容。
考试要点:(一)新闻采访与写作1.新闻采写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作用2.当代新闻采写面临的挑战3.新闻采写的特征与原则4.新闻采写的主体和客体5.新闻采写的成果6.新闻发现、新闻选题与采访策划7.采访的类型、采访的准备和采访的实施8.消息写作、通讯写作、特写写作等9.广播、电视新闻的写作10.网络新闻写作(二)融合新闻理论及实务1.融合新闻的基本理论2.融合新闻的发展历程3.融合新闻的报道主体4.融合新闻的报道基础5.融合新闻的纸媒转型6.融合新闻的视听重构7.融合新闻流程8.融合新闻发展趋向(三)专业领域调查研究基本方法1.大众传播研究的原理与过程2.研究的基础3.研究的过程4.量化研究方法与大众传播研究5.质化研究方法与大众传播研究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主要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
四、参考书目1.《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2.《融合新闻学》,刘涛,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
3.《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第二版)》,陈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郑州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初试真题及2023年考试大纲
郑州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命题学院(盖章):新闻与传播学院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一、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是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科目之一。
《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注重新闻与传播业务实践能力的测评与考核。
科学、公平、准确地测评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熟练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目的在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为新闻单位、媒介组织、政府企事业单位等部门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养、扎实理论功底和全面实践能力的“全媒体型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题型1.试卷总分数及考试时长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长为180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试卷题型试卷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应用题、分析题等三、考试内容1.新闻传播的知识运用能力要求考生系统识记所学新闻传播业务的相关知识,了解新闻传播业务工作的基本流程和要求。
熟悉媒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功能,理解媒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熟悉媒介经营管理应遵循的媒介伦理与法规等。
正确使用新闻传播专业术语,对新闻传播现象进行准确、合理的论述。
运用新闻传播理论知识,对相应的材料进行合理有效的梳理、分析及评论。
2.新闻传播的业务实践能力要求考生具备运用所学新闻传播专业理论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新闻策划、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融合新闻生产、新媒体创意与策划、广告与公关策划等基本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全媒体要求的具体实践任务等。
3.新闻传播的前沿把握能力知晓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对新闻传播业内容生产、传播渠道、价值创造等方面的影响,熟悉新闻传播业的理论前沿,能够把握新闻传播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会运用新闻传播理论分析新闻传播业领域的新现象、新问题。
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考试大纲(2023年起适用)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华中科技大学专业课《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代码:334)考试大纲(2023年起适用)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是我校新闻传播学学术型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入学必考的专业基础科目之一。
旨在检验考生新闻传播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对象为报考我校新闻传播学学术型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察学科范围(一)必考范围:新闻采访与写作(二)选考范围:新闻评论、视听传播、网络传播、广告实务(备注:选考的四个部分中由考生根据报考方向选择相应的部分)三、考试形式与答题时间(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1.必答部分,约占总卷面分数的50%;2.选答部分,约占总卷面分数的50%。
四、题型简答题、写作题、论述题、综合应用题五、参考书目1.《新闻采访与写作》编写组:《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1月。
2.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12月。
3.郭小平:《视听新媒体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
4.钟瑛:《网络传播导论》(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5月。
5.余明阳、陈先红、薛可:《广告策划创意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年9月;陈先红:《现代公共关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9月。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一、新闻采访与写作(一)新闻基本要素(二)新闻价值判断与新闻报道策划(三)新闻采写特征与原则(四)新闻采访形式、采前准备、提问和交流艺术、现场观察与突破(五)新闻报道主要特点、构成要件、叙事结构(六)新闻报道文体及其特点(七)不同形态媒体写作特点二、新闻评论(一)新闻评论的传播、思维和表达特征(二)新闻评论中的观点、论据、叙事与论证(三)新闻评论的结构与节奏(四)新闻评论的选题、标题与语言(五)社论、述评与评论性按语(六)新闻评论的伦理三、视听传播(一)媒介融合下的视听传播变革(二)视听新媒体的界定、特征、演进规律与传播理论(三)视听新媒体的形态、业态与生态变革: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四)移动传播:流动社会的视听传播与空间的流动化(五)屏幕文化:户外视听新媒体与现代都市空间建构(六)网络影视内容生产、传播与营销的创新案例(七)数字化广播:多元化的网络音频传播(八)短视频平台:视听内容与算法推荐(九)视听新媒体规制四、网络传播(一)互联网发展历史与趋势(二)网络传播方式及影响(三)主要网站类型及特征(四)网站的商业运营及其技巧(五)网络新闻评价及管理(六)网络舆论及其传播规律(七)网民及其活跃群体(八)网络管理及其中国特色五、广告实务(一)广告策划报告、广告调查的操作流程(二)产品认识、分析与定位(三)广告战略策划(四)广告创意的基本内涵、广告创意者的素质开发(五)广告文案创意的基本要求,主题创意的方法,结构创意、语言创意的基本形式、方法及技巧(六)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历史演变、一般原理(七)公共关系的工作、公共关系的程序(八)公共关系的战略表现、公共关系的传播策略、传播工具(九)书中的案例评析。
暨南大学2023年硕士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3
2023年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Ⅰ.考查目标
考查学生对新闻传播业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能力。
要求考生系统识记本科阶段所学新闻传播业务的相关知识,了解新闻传播业务工作的基本流程和要求,具备新闻采访、新闻策划、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写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融合新闻生产、广告文案写作、广告与公关活动策划等基本能力。
Ⅱ.考查范围
本科目主要考查本科阶段所学的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融合新闻实务、广告文案写作、广告与公关策划、网络传播实务、公共关系实务等课程的基本内容。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总分数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一)新闻业务理论知识与技能(40%左右)
(二)传播业务理论知识与技能(20%左右)
(三)专业知识综合运用(40%左右)
四、试卷题型结构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二)简答题(选做3题,每题10分,共30分,多选不给分)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四)实务题(选做1题,每题50分,共50分,多选不给分)。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大纲及实务考试大纲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一、新闻与传播基础理论与历史1.新闻学、传播学经典理论解释;2.新闻传播学经典理论家生平、理论及其理论价值解析;3.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历史与当代发展;4.新媒体与新媒体现象相关概念解释;5.新闻传播学学术研究前沿概念、理论、现象解析;6.新媒体研究前沿问题解析;7.新闻传播学重要理论的研究应用与案例解析;8.媒介制度与社会结构;9.新媒体技术与内容生产;10.媒介的社会功能及其影响;11.互联网及其传播特征;12.媒介与社会建构;13.新媒体与网络舆情;14.新媒体与文化建构;15.媒介效果与效果理论解读与应用;16.受众研究相关理论及其分析应用;17.新媒介技术与人的关系及其相关理论解读与应用;18.传统媒体的发展历程及其历史启示;19.媒介融合对媒介内容生产的影响;20.媒介伦理与法规相关概念、理论及其在媒介事件分析中的应用;21.新媒体与全球数字经济;22.传播与新媒体技术对全球社会权力、公正的作用于影响。
二、新媒体技术与新闻传播实务(一)新媒体技术实务1.新媒体的概念、特征、类型;2.新媒体编辑工作的特点和原则;3.新媒体编辑的职业特点和基本素养;4.新媒体信息编辑技巧与相关概念解析;5.广告策划与写作、新媒体广告的文案写作技巧;6.网页设计基础;7.大数据的概念;8.大数据与新闻传播、新媒体研究的关系;9.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与启示;10.沉浸式新闻报道所依托的技术,及其特征。
(二)新闻传播实务1.新闻评论的要素、类型、特点及应用;2.新闻评论的社会价值3.新闻评论的选题与立论;4.新闻评论的党性原则;5.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评论;7.新闻评论写作的规范和基本要素8.各类新闻评论体裁的内涵及基本要求;9.深度报道的概念、特征与实操;10. 新闻采访的概念;11.新闻记者的采访素养、法律规范,及其采访伦理;12.新闻敏感与新闻价值;13.什么是新闻写作?新闻写作的基本要素;14.不同媒体平台的新闻写作要求是什么?15.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价值与地位;16.消息、通讯文体的写作;17. 网络新闻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技巧;18新闻评论与写作实操;19.新闻编辑工作内容及特点;20.新闻媒介定位与新闻产品设计;21.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22.新闻标题的制作;23.版面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入学统一考试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综合能力》是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综合能力》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
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第一章媒介与社会
第一节理解传播媒介
、传播的含义与类型
二、传播的过程与要素
1.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
2.传播的五个关键要素
三、传播媒介的界定与分类
1.传播媒介的界定
2.传播媒介的类型第二节媒介的社会功能
一、守望与预警的功能
、协调与商讨的功能
三、传承与教化的功能四、娱乐与商业的功能
第三节媒介的社会影响
一、媒介与政治舆论
、媒介与经济发展
三、媒介与社会文化四、媒介与国际关系五、媒介的效果与效果理论
1.效果与效果研究
2.媒介与说服
3.媒介与议程
4.媒介与教养
第四节社会中的媒介
一、社会制度与媒介环境
、科学技术与媒介发展
第二章媒介的形态与发展
第一节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
一、口语传播二、书写传播三、印刷传播三、电子传播四、数字多媒体传播
五、媒介形态沿革的规律与特征
第二节传统媒介及其传播特征
、报纸及其传播特点
二、广播及其传播特点三、电视及其传播特点
第三节互联网及其传播特征
一、数字技术与新媒体
、网络传播的媒介特征
三、网络传播的主要类型
1.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2.网络中的群体传播
3.网络中的组织传播
4.网络中的大众传播
第三章媒介内容生产
第一节媒介内容生产的外部环境
一、媒介制度
1.媒介制度及其功能
2.媒介制度的类型二、媒介产业
1.作为产业的媒介业
2.媒介产业的特点
3.媒介产业的全球化三、媒介组织
1.媒介组织的类型
2.媒介组织的结构
3.媒介组织的管理
第二节媒介内容生产的流程
、报纸的生产
1.报纸的选题与策划
2.报纸的采访与编辑
3.报纸的版面设计
4.报纸的出版发行
、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
1.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2.广播电视节目的采制和播出
3.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与频道化
三、网络媒体的内容生产
1.网络媒体平台的设计与维护2.网络媒体内容的采制和编辑
第三节媒介融合时代的内容生产
一、媒介融合与全媒体传播二、媒介融合对媒介内容生产的影响三、媒介组织
结构的调整与生产流程的改造
第四章媒介伦理与法规
第一节媒介伦理知识
一、媒介伦理概述
1.媒介伦理的理论渊源
2.媒介伦理的一般原则二、媒介伦理的失范
1.有偿新闻与新闻敲诈
2.媒介管理中的寻租腐败
3.媒介内容中的歧视与偏见
4.媒介内容中的文化与道德问题
第二节媒介法规与政策
、媒介与公共生活的法规控制
1.媒介与国家安全:煽动、泄密、危害统一
3.媒介与社会秩序:谣言、暴力、色情
、媒介与权利
1.媒介与人格权利:名誉、隐私、肖像
2.媒介与着作权利:侵权、赔偿
3.媒介与言论权利:表达自由、隐性采访、信息公开
三、媒介产业的政策与法规
1. 报刊业管理规制
2. 广播电视业管理规制
3.互联网行业管理规制
四、媒介行业的自律与他律
四、考试题型与分值
建议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案例分析和论述题为主,少用或不用名词解释、填空等题型。
本科目满分150 分。
五、考试方式
由我校自行命题,考试时间3 小时。
六、特别说明:
新闻与传播专业06 口语传播实务方向,除笔试外,还需提供“播音主持作品”
创作视频文件。
笔试部分占该科目成绩50%,“播音主持作品”创作部分占50%。
播音主持作品”创作,主要是通过考生按要求提交的播音主持作品,考查考生的基本专业条件、镜头前形象与状态、播音主持业务水平、综合素质等实践能力。
1. 内容要求
1)新闻播报(限 3 分钟,内容不限)
2)节目主持(限 3 分钟,内容不限,节目形态不限)
3)文学作品朗诵限3 分钟,内容不限)
2.数字文件格式:mp4格式
3.其他要求:作品内容的总时长应在10分钟以内,考生自行制作,并按《招生简章》
指定时间和要求报送“播音主持作品”。
不符合要求或过期未报送者按该科目考试违规或缺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