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DOC)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5f857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e.png)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第一章:了解劳动的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1.2 教学内容劳动的定义和意义。
劳动的价值和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劳动的定义和意义。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劳动的价值和重要性。
1.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劳动的理解。
2. 讲解劳动的定义和意义。
3. 引导学生讨论劳动的价值和重要性。
4. 总结并强调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章: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习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2 教学内容基本的劳动技能介绍。
实际操作练习。
2.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基本的劳动技能。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2.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基本劳动技能的了解。
2. 讲解基本的劳动技能。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4. 总结并强调劳动技能的重要性。
3.1 教学目标3.2 教学内容培养良好劳动习惯的方法和技巧。
3.3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培养良好劳动习惯的方法和技巧。
3.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良好劳动习惯的了解。
3. 引导学生讨论培养良好劳动习惯的方法和技巧。
4. 总结并强调良好劳动习惯的重要性。
第四章:学习团队合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团队合作的定义和重要性。
团队合作的方法和技巧。
4.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团队合作的定义和重要性。
小组活动法: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的小组活动。
4.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团队合作的了解。
2. 讲解团队合作的定义和重要性。
3. 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的小组活动。
4. 总结并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第五章:学习时间管理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5.2 教学内容时间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劳技教案四年级下册教案
![劳技教案四年级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ef1a05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2.png)
劳技教案四年级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 了解劳技教育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掌握一些简单的手工技能,如剪纸、折纸、编织等。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手实践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掌握一些简单的手工技能。
2.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如何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介绍劳技教育的概念和意义,引发学生的兴趣。
2) 与学生讨论劳技教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学习内容呈现1) 通过老师的示范和讲解,学生学习剪纸、折纸、编织等简单手工技能。
2) 学生分组进行动手实践,老师指导学生操作技巧,纠正错误。
3. 活动设计1) 分组合作: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制作手工作品,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 展示交流: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手工作品,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
4. 课堂小结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劳技教育的重要性。
2) 学生自我评价,总结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四、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避免过分强调理论知识。
2. 老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交流和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
四年级劳技教案下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劳技教案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82bd6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c9.png)
四年级劳技教案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手工艺制作第一课:画画板*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画画板的形状、大小、材料和作用。
* 学生能够了解画画板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 学生能够动手制作画画板。
* 教学重点:* 了解画画板的形状、大小、材料和作用。
* 研究画画板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 教学难点:* 动手制作画画板。
* 教学准备:* 画画板的样品、制作材料、工具、熨斗等。
* 教学过程:* 自由绘制画画板,了解画画板的形状、大小和材料。
* 在老师的带领下,研究画画板的制作方法。
* 自主制作画画板,并在班级展示,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第二课:织毛线围巾*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毛线围巾的形状、大小、材料和作用。
* 学生能够了解毛线围巾的织法和制作过程。
* 学生能够动手织毛线围巾。
* 教学重点:* 了解毛线围巾的形状、大小、材料和作用。
* 研究毛线围巾的织法和制作过程。
* 教学难点:* 动手织毛线围巾。
* 教学准备:* 毛线围巾的样品、织毛线的材料、织毛线围巾的工具等。
* 教学过程:* 自由观察毛线围巾,了解毛线围巾的形状、材料和作用。
* 在老师的带领下,研究毛线围巾的织法和制作方法。
* 自主织毛线围巾,并在班级展示,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第二单元:计算器的使用第一课:认识计算器*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计算器的功能、键位和使用方法。
* 学生能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加减乘除运算。
* 教学重点:* 认识计算器的功能、键位和使用方法。
* 掌握计算器的基本加减乘除运算。
* 教学难点:* 熟悉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 教学准备:* 计算器、练纸等。
* 教学过程:* 老师介绍计算器的功能、键位和使用方法。
* 示范计算器的基本加减乘除运算。
* 让学生练计算器的基本加减乘除运算。
第二课:计算器的进阶使用*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计算器的进阶使用。
* 学生能够应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 教学重点:* 了解计算器的进阶使用。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完美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217197b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4.png)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完美版)一、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劳动和技术的概念;2.了解不同劳动和技术的实践应用;3. 培养学生对劳动和技术的兴趣和热爱;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含义和分类:- 劳动的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劳动的分类: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
2.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技术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技术的应用领域:生活、教育和工作等。
3. 劳动和技术的联系:- 劳动和技术的关系及相互依赖性;- 举例说明劳动和技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研究劳动和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了解不同劳动和技术的实践应用。
2. 教学难点:- 揭示劳动和技术的联系及相互依赖性。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探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劳动和技术的应用。
3. 观察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实践,加深对劳动和技术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劳动和技术的兴趣。
2. 概念讲解:简要介绍劳动和技术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3. 分类研究:分别介绍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概念和实践应用。
4. 技术应用:列举生活、教育和工作等方面的技术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 讨论与总结: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理解,然后进行整体总结。
6. 拓展延伸:邀请一些有相关经验或专业知识的人士来校园进行讲座或实践指导,加深学生对劳动和技术的认识。
六、教学评价1. 反馈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观察、记录学生的表现和回答,给予及时反馈。
2. 自我评价: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研究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以激发学生自主研究的动力。
3. 小组评价: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分享对课程的理解和收获。
七、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和实物素材:用于导入和示范实验。
2. 案例分析材料:提供真实的技术应用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50e69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c4.png)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与目标1.1 课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劳动技术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年级下册《劳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学会生活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1.2 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2.1 教学内容本册《劳技》课程内容包括:手工制作、生活技能、环保意识、团队合作等四个方面。
2.2 课时安排全册共15课时,每课时40分钟。
具体安排如下:(1)手工制作:6课时(2)生活技能:5课时(3)环保意识:2课时(4)团队合作:2课时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实践教学、合作学习、问题解决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
3.2 教学手段(1)实物展示:教师准备相关的手工材料、生活用品等,进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图片资料:教师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3)视频资料:教师播放与课程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
(4)互动游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第四章:教学评价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4.1 过程性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记录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关注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态度,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程结束时的作品展示、技能比赛等活动,评价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第五章:教学建议5.1 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醒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确保实践活动安全。
5.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b866a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c.png)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第一章:制作小风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制作小风车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1. 制作小风车的步骤和技巧。
2. 团队协作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小风车的制作细节和装饰设计。
教学准备:1. 风车模板、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
2. 示例风车和装饰品。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风车的形状和结构,讲解制作风车的基本步骤。
2. 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独特的风车造型和装饰方案。
3. 动手制作,学生按照小组分工合作完成风车制作。
4. 展示成果,学生互相评价和欣赏。
练习与作业:1. 学生独立完成一个风车的制作。
2. 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制作其他形状和装饰的风车。
第二章:制作纸质花瓶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制作纸质花瓶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意设计能力。
3.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 制作纸质花瓶的步骤和方法。
2. 创意设计和审美观念的培养。
教学难点:1. 纸质花瓶的折纸技巧和装饰设计。
教学准备:1. 花瓶模板、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
2. 示例花瓶和装饰品。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花瓶的形状和结构,讲解制作花瓶的基本步骤。
2. 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独特的花瓶造型和装饰方案。
3. 动手制作,学生按照小组分工合作完成花瓶制作。
4. 展示成果,学生互相评价和欣赏。
练习与作业:1. 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纸质花瓶的制作。
2. 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制作其他形状和装饰的纸质花瓶。
第三章:制作手提包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制作手提包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观念。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制作手提包的步骤和技巧。
2. 审美观念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手提包的剪裁和缝合技巧。
教学准备:1. 手提包模板、布料、剪刀、针线等材料。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 文档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3503b9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8.png)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文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演示、实践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2. 第二课时:学习基本的劳动技巧,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
3. 第三课时:学习如何整理物品,包括书桌、衣柜、书包等。
4. 第四课时:学习简单的烹饪技巧,如煮鸡蛋、做简单的汤等。
5. 第五课时:学习如何照顾植物,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实践、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会劳动技能,培养劳动兴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将教室座位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配备相应的劳动工具。
2. 教学材料:准备相关的劳动技能教材、图片、视频等。
3. 劳动工具:扫把、拖把、布、剪刀、花瓶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动手实践能力。
2. 学生技能掌握程度:通过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基本劳动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态度评价:评价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合作精神、责任心和劳动兴趣。
教案示例:第一课时: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里的劳动经历,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学校和家里做到热爱劳动,养成良好习惯。
4.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劳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
第二课时:学习基本的劳动技巧,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
教学步骤:1. 讲解:教师讲解扫地、拖地、擦窗户的正确方法。
2. 演示:教师进行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每个步骤。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 文档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da6196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11.png)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文档第一章:了解劳动的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劳动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1.2 教学内容:劳动的定义和种类。
劳动的重要性。
1.3 教学步骤:1. 引入:讨论劳动的定义和种类。
2. 讲解:讲解劳动的重要性。
3. 实践:让学生参与简单的劳动活动。
第二章:学习劳动工具的使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劳动工具。
培养学生安全使用工具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常见劳动工具的介绍。
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2.3 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常见劳动工具。
2. 讲解:讲解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3. 实践:让学生亲自使用劳动工具进行实践活动。
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觉参与劳动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良好劳动习惯的培养方法。
自觉参与劳动的重要性。
3.3 教学步骤:1. 引入:讨论良好劳动习惯的培养方法。
2. 讲解:讲解自觉参与劳动的重要性。
第四章: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劳动任务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简单劳动技能的介绍。
劳动技能的学习方法。
4.3 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简单劳动技能。
2. 讲解:讲解劳动技能的学习方法。
3. 实践:让学生亲自实践学习到的劳动技能。
第五章:劳动与环境保护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劳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培养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5.2 教学内容:劳动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环保劳动的重要性。
5.3 教学步骤:1. 引入:讨论劳动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2. 讲解:讲解环保劳动的重要性。
3. 实践:让学生参与环保劳动活动,培养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六章:学习制作简单的劳动产品6.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制作劳动产品。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6.2 教学内容:介绍简单的工具和材料。
教授制作劳动产品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6.3 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一些简单的劳动产品,引发学生兴趣。
统编版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统编版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2fd58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7.png)
统编版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劳动与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及意义。
2. 能够发现生活中的技术,了解技术带来的便利和改变。
3. 锻炼动手能力,研究手工制作。
4. 扩大知识面,了解物品的生产和使用。
思路与策略1. 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法,参观实物、模型,体验和探究。
2. 教学重点:关注生活、关注身边,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
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较深层次的角度理解技术,如何激发学生对技术的探究兴趣。
4. 布置作业:制作简单手工产品。
5. 教学评估:作品展示评选、实践活动表现、理解运用能力测试。
教学内容1. 什么是劳动?2. 人们的职业都有哪些?职业与劳动的联系。
3. 生活中的简单机械。
4. 动物的力量和工作:驴、骡、骆驼、象、蜜蜂、蚕。
5. 不同材料的制作方法与特点:木材、纸、织物。
6. 人们创造的简单机械:轮、轮轴、滑轮、杠杆。
教学重要环节情境创设利用具体的情境创设引起学生兴趣,提高他们对技术探究的积极性。
比如,在研究轮轴时,可以模拟制作小推车,让学生自己亲手制作一辆小推车,并通过小推车的研究过程中,引入轮轴的知识。
实践探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探究技术的本质和特征,具体实践活动如下:1. 骆驼站起来设计2. 模拟抽丝过河3. 制作小机械臂4. 模拟蜜蜂采蜜的活动教学评价1. 每位学生都能制作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产品;2. 每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都能积极参与,了解技术的本质和特征;3. 每位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知识。
总结本次教学设计通过情境教学法以及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从身边和生活中了解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学生的技术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从而促进他们全面的发展。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20606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0.png)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第一章:制作小风车教学目标:1. 学会制作小风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了解风车的原理,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3. 通过制作风车,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和耐心。
教学内容:1. 讲解风车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合作,制作自己的小风车。
3. 学生展示自己的风车,并讲解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风车的原理和作用。
2. 制作:学生分组合作,按照步骤制作小风车。
3.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风车,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第二章:制作纸质花瓶教学目标:1. 学会制作纸质花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对美术和手工制作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和耐心。
教学内容:1. 讲解纸质花瓶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合作,制作自己的纸质花瓶。
3. 学生展示自己的花瓶,并讲解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纸质花瓶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2. 制作:学生分组合作,按照步骤制作纸质花瓶。
3.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花瓶,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第三章:制作简单的竹制家具教学目标:1. 学会制作简单的竹制家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了解竹制家具的制作工具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和耐心。
教学内容:1. 讲解竹制家具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合作,制作自己的竹制家具。
3. 学生展示自己的家具,并讲解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竹制家具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2. 制作:学生分组合作,按照步骤制作竹制家具。
3.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家具,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第四章:制作环保购物袋教学目标:1. 学会制作环保购物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对环保意识的重视。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和耐心。
教学内容:1. 讲解环保购物袋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023苏教版小学劳动技术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2023苏教版小学劳动技术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77cd08c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4.png)
2023苏教版小学劳动技术四年级下册教
案(全册)
第一章:生活环境美化
课时一:自然环境保护
1. 学生通过课外观察和调查,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情况。
2. 学生通过种植树木、养护花草等活动,积极参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实践。
3. 学生能初步感知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课时二:家居环境美化
1. 学生了解家庭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学会制定健康的卫生惯。
2. 学生了解家庭环境布置和陈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3. 学生通过DIY制作简单的家居用品,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美感素养。
第二章:生活常识
课时一:生活中的安全知识
1. 学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预防常见伤害和事故。
2. 学生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常见的家庭电器,提高生活质量和安
全保障水平。
3. 学生了解基本的火灾处理和逃生技能,增强人身安全意识和
应变能力。
课时二:绿色生活
1. 学生了解绿色生活的概念和内涵,理解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2. 学生了解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的知识,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
的实践。
3. 学生能初步认识绿色生活与健康、安全等方面的关系,弘扬
绿色意识和行为。
总结
本教学设计内容紧密联系小学生日常生活,选材新颖紧扣教材,鼓励小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实践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
生活本领和生态环保意识。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3abf7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1.png)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第一章:纸工基本技巧1.1 学习目的:培养学生对纸工的兴趣,了解和掌握纸工的基本技巧。
1.2 教学内容:学习如何使用剪刀、胶水、尺子等工具,进行简单的纸工创作。
1.3 教学步骤:1.3.1 讲解和演示剪刀、胶水、尺子的正确使用方法。
1.3.2 学生进行实践,制作一个简单的纸飞机。
1.3.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第二章:简单的纸盒制作2.1 学习目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习制作简单的纸盒。
2.2 教学内容:学习如何将纸张折叠成纸盒,并装饰纸盒。
2.3 教学步骤:2.3.1 讲解和演示纸盒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3.2 学生进行实践,制作一个自己设计的纸盒。
2.3.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第三章:简单的木工技巧3.1 学习目的:培养学生对木工的兴趣,了解和掌握木工的基本技巧。
3.2 教学内容:学习如何使用锯子、锤子、钉子等工具,进行简单的木工创作。
3.3 教学步骤:3.3.1 讲解和演示锯子、锤子、钉子等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3.3.2 学生进行实践,制作一个简单的木制小动物。
3.3.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第四章:简单的布艺制作4.1 学习目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习简单的布艺制作。
4.2 教学内容:学习如何将布料缝制成简单的小袋子或小玩具。
4.3 教学步骤:4.3.1 讲解和演示布艺制作的工具和基本技巧。
4.3.2 学生进行实践,制作一个自己设计的小袋子或小玩具。
4.3.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第五章:综合材料制作5.1 学习目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习使用综合材料进行制作。
5.2 教学内容:学习如何使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
5.3 教学步骤:5.3.1 讲解和演示废旧物品创意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5.3.2 学生进行实践,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具有一定实用性和美观性的作品。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 文档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1bc0cf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7.png)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文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学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劳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第二课时:学习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3. 第三课时: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4. 第四课时:实践活动(一)5. 第五课时:实践活动(二)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劳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学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2. 教学难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劳动技术的重要性。
2.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劳动工具:锤子、螺丝刀、锯子等。
2. 教学材料:劳动技术知识PPT、实践活动指导书。
3.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通风良好,安全设施完善。
六、教学进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劳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引起学生对劳动技术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劳动技术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劳动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 课堂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加深学生对劳动技术的理解。
4. 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技能讲解:讲解使用简单劳动工具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工具使用练习。
4. 课堂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前两节课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技能讲解:讲解基本的劳动技能,如锤子的使用、锯子的使用等。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docx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d5f512839b6648d7c0c74609.png)
第一课钉纽扣(学习穿针、打结)教学内容:课文通过“看一看、说一说I”、“想一想、试一试”,“探究学习”,“学一学、做一做”,“议一议”,“助学提示”,“安全警告”,“评一评”等8个小栏目,指导学生学习钉纽扣的基木方法和注意事项。
让学生懂得白己的事白己做。
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学会钉纽扣,教育学是自己的事自己做,经常保持衣着整齐。
2. 在感受劳动的乐趣的同时应注意安全。
教学难点:学会穿针和打止结。
教学准备:针线,布块,双眼扣和四眼扣各数粒,一件缺扣了的衣服,相关投影图片。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在H常牛活屮,每当衣服破了,钮扣掉了,书包裂口了,你怎么办?这些事都是说帮你做的呢?想不想自己来学钉钮扣呢?谁定过纽扣,说说你是怎么定的?二、看看说说1. 出示各种各样的纽扌II。
2. 说说不同纽扣的釘法。
(重点讲解双眼扣,四眼扣的钉法)三、想想试试1•钉纽扣首先要学会什么?2. 学生练习,互教互学。
重点模仿穿针和打止结。
四、探究学习1. 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自学钉钮扣的方法。
2. 学主白己在布块上练习钉双眼扣和四眼扣3. 说说钉钮扣的注意点:定位,捏紧,对准扌LI眼进针,用双股线正反面重复四五次,然示打结,剪去多余的线头。
4. 讨论:正式在衣服上钉纽扣,该注意些什么?(1)纽扣的位置要对准衣服上的扣洞。
可用粉笔做上记号。
(2)进针后,耍把针线往上捉,不能往旁边啦,以免针尖戳到别人。
五、议议评评1•各小组展示钉好的纽扣,讨论:(1)钉纽扌II时,在定位,进针,打结等操作上各要注意些什么?(2)说说还有什么钉钮扣的方法?(3)以后钮扌II掉了,你会怎么做?2. 推选代表说说钉钮扣的过程。
3. 小组评价。
4. 小结:钉纽扌II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学会做自己能做的事。
六、课外延伸教学后记:第二课缝沙包(学习基本针法)教学内容:课文以图片为主,将沙包的缝制过程:裁减布料・——穿针引线——对折布而——缝牢三边——翻面装沙一一封口完成,清除明片地展示出来。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0189e6eefdc8d376ee32f2.png)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一、指导思想劳动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制定性学习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强与学生生活实际、当地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以实践为主的课程。
全日制小学开设劳动与技术课对于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总的教学要求:(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
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 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5 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
尊重学生基于自己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所选择的活动内容与方式。
(6)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
(7 以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方式。
(8)鼓励并支持学生发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加强学校、家庭、与社区三者之间的联系。
(9)采用弹性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三、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于纸工的剪、折、刻、划、贴等一系列技能已经熟悉也能够完全的看懂一些纸工的符号。
本学期在三年级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纸工更深一层次的学习。
除了纸工知识的学习本学期还涉及到陶艺知识和缝纫知识的学习都是两个比较新的知识点所以本学期的学习也存在一定的挑战但只要用心的教用心的学相信在本学期的劳技教学中在学生的动手操作方面在学生的想象力方面在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一定会有提高。
四、提高质量措施教师方面:1、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课程观、教学观和质量观;2、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学研究和观摩课活动经常性的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主动与其他任课教师交换意见;3、不断加强学科性学习以及教学研究提高自己的自身文化素质。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 文档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55a491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d.png)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文档第一章:认识劳动工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劳动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工具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介绍常见劳动工具,如锄头、镰刀、扫把等。
2. 讲解各种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劳动工具,并讲解其名称和用途。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庭或农村的劳动工具和使用经验。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演示正确使用劳动工具的方法。
【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使用劳动工具的情景,记录下来并和同学分享。
第二章:学习农作物种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讲解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如整地、播种、施肥、除草等。
2. 介绍种植方法的差异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教学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农田,观察农作物种植的过程。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庭或农村的种植经验和方法。
3. 教师示范正确的种植方法,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长种植农作物的过程,并记录下来。
第三章:学习家务劳动技能【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家务劳动技能。
2. 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和家庭责任感。
【教学内容】1. 介绍常见家务劳动,如扫地、拖地、洗碗等。
2. 讲解各种家务劳动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家务劳动技能,并讲解其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庭的家务劳动经验和技巧。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演示正确家务劳动的方法。
【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尝试独立完成一项家务劳动任务,并记录下来。
第四章:学习环保知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1. 讲解环保知识,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
2. 介绍环保行动的实际意义和方法。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4e2b6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6.png)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如整理书包、打扫卫生、整理床铺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劳动任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整理书包教学目标:学会整理书包的方法,养成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书包内的物品,讲解整理书包的步骤和方法,学生动手实践,教师指导。
2. 第二课时:打扫卫生教学内容:讲解打扫卫生的工具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教师指导。
3. 第三课时:整理床铺教学内容:讲解整理床铺的步骤和方法,学生动手实践,教师指导。
4. 第四课时:整理书桌教学目标:学会整理书桌的方法,保持学习环境的整洁。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书桌内的物品,讲解整理书桌的步骤和方法,学生动手实践,教师指导。
5. 第五课时:整理衣物教学内容:讲解整理衣物的步骤和方法,学生动手实践,教师指导。
三、教学评价六、第六课时:种植绿植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需求。
2. 学会如何种植和照顾绿植。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介绍。
种植绿植的步骤讲解和实践。
绿植照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生动手种植绿植,教师巡回指导。
七、第七课时:简单手工制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学会一种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学内容:介绍手工制作的重要性和乐趣。
演示一种简单的手工制作过程。
学生跟随指导进行手工制作,教师提供帮助。
展示和评价学生的手工作品。
八、第八课时:家庭烹饪小技巧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烹饪的基本安全知识。
2. 学会一种简单的家庭烹饪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家庭烹饪的安全规则介绍。
演示一种简单的烹饪技巧,如煮鸡蛋。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烹饪,教师提供反馈。
讨论烹饪中的注意事项和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苏科版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一册教案(共9课时)
![苏科版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一册教案(共9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5419357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3.png)
苏科版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一册教案(共9课时)一. 教材分析《劳动与技术》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课程。
苏科版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一册教案共有9课时,内容包括:手工制作、烹饪、家庭理财、环保意识、交通安全、健康生活、社交礼仪、团队合作和科技创新。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公德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劳动技能,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强。
但部分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理解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合作、交流、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各种劳动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2.教学难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劳动技能,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劳动技能。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3.探究学习法: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
4.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劳动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按时完成预习任务,准备相关材料。
3.教室准备:调整桌椅布局,布置教学环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场景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述一个关于团队合作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例如:介绍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b4eaa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a.png)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一、指导思想劳动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制定性研究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强.与学生生活实际、当地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全日制小学开设劳动与技术课.对于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总的教学要求:(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5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尊重学生基于自己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所选择的活动内容与方式.(6)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研究性研究、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7)把研究性研究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方式。
(8)鼓励和支持学生发掘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的联系。
(9)弹性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第三,对学术现状的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剪、折、刻、画、贴等一系列技能感兴趣。
已经很熟悉,并且能够完全理解造纸工人的一些符号。
这学期,在三年级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研究更多关于造纸工人的知识。
除了纸工的研究,这学期还涉及到陶艺和缝纫知识的研究,这两个都是比较新的知识点。
所以这学期的研究有一定的挑战性。
但只要我们用心教和学,我相在这学期的四。
提高质量的措施教师:1、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课程观、教学观和质量观;2.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研观摩活动。
定期开展讲座和评优活动。
积极与其他老师交换意见;3、不断加强学科性研究以及教学研究.提高自己的自身文化素质.4、转变教学观念.遵循教育规律.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新方法.新路子.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努力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以及劳技技能.5.认真备课,写教案,研究功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小木工)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劳动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制定性学习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强,与学生生活实际、当地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以实践为主的课程。
全日制小学开设劳动与技术课,对于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总的教学要求:(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
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 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5 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
尊重学生基于自己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所选择的活动内容与方式。
(6)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
(7 以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方式。
(8)鼓励并支持学生发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加强学校、家庭、与社区三者之间的联系。
(9)采用弹性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三、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于纸工的剪、折、刻、划、贴等一系列技能,已经熟悉,也能够完全的看懂一些纸工的符号。
本学期,在三年级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纸工更深一层次的学习。
除了纸工知识的学习,本学期,还涉及到陶艺知识和缝纫知识的学习,都是两个比较新的知识点,所以本学期的学习也存在一定的挑战,但只要用心的教,用心的学,相信在本学期的劳技教学中,在学生的动手操作方面,在学生的想象力方面,在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一定会有提高。
四、提高质量措施教师方面:1、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课程观、教学观和质量观;2、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学研究和观摩课活动,经常性的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主动与其他任课教师交换意见;3、不断加强学科性学习以及教学研究,提高自己的自身文化素质。
4、转变教学观念,遵循教育规律,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新方法,新路子,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努力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以及劳技技能。
5、认真备课、写教案、研究课,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调整,出色完成教学任务;6、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对学生循循善诱。
学生方面:1、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浓厚的学习兴趣;2、尊敬老师的辛勤劳动,听从老师的正确教导,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劳技操作任务。
3、认真听讲,积极动脑,思维准确,大胆发言,不懂的知识和问题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准备好上课所必须的材料,课后,把上课的知识点延伸到生活中,懂得知识的回归生活。
5、积极参加学科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动手、动脑、动口和创造能力;6、建立学习型组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广泛交流,加强研究,相互补充,形成一种活泼、主动、向上的学习新风尚;五、具体教学要求:1、初步了解竹、木加工的工具和材料。
2学会竹、木材料的加工方法。
3学会使用咫尺、美工刀、手工锯、木错、受摇钻等工具。
4掌握一些基本的识图、划线、锯切、锉削、打磨等木工技能。
5培养团结、合作的思想意识积极参与与实践,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并留心身边的竹、木材料。
六、准备的工具和材料:1工具有:各种刀,如劈刀、美工刀、手工锯、木锉、锥子、砂纸、钉锤、螺丝刀等。
2材料有竹竿、木吧棒、夹板、木线条、木方、冰棒签。
3使用方法:劈、削、刮、切割、锯、锉、锥孔、打磨、钉、粘接、拧木螺钉。
七、重点和难点:1比较熟练地使用基本的工具。
2、独立看懂每种成果的制作过程及注意的问题。
3做出合格的作品,并不但创新。
教学目标:1、选择韧性比较好的薄木板(或竹片)、细绳等,学习制作飞鸣板的方法;2 掌握制作飞鸣板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制作技术;3、将自己的作品介绍给他人,并对他人作品的特点进行评价。
教学重难点:如何制作飞鸣板。
课前准备:1、学生收集薄木板(或竹片)、细绳、小刀、手工钻(或锥子),沙纸。
2、老师制作一个飞鸣板。
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1、出示制作好的飞鸣板,握住摆绳端甩动,让学生听飞鸣板发出的声音好不好听,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
2、仔细观察飞鸣板,你有什么发现?3、说一说,飞鸣板是怎样制作的?二、设计引导:1、用铅笔画轮廓线。
2、用小刀削去多余的部分。
3、用砂纸打磨掉棱角和毛刺。
4、在一端锥个小孔。
5、最后系摆绳(记住,此处要系死结)。
三、学生操作:1、请学生按照上面的指导方法去尝试制作。
2、技术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制作的成功与不足。
提出改进方法。
四、学生尝试自己做的飞鸣板。
1、比一比,看谁做的飞鸣板最精致,叫得最响亮。
2、想一想,怎样才能是飞鸣板更美观一些?(如涂色彩、剪贴上自己喜欢的图案等)五、思考与实践。
1、你还能用其他材料做飞鸣板吗?试着做一个。
2、想一想,飞鸣板为什么会发出声音?教学目标:1、让学生准备竹管、木棒、棉线、棉花、棉布、小刀、锥子、手锯,学习制作喷水枪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互相评价,锻炼学生的观察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如何制作才能使喷水枪把水喷得更远。
教学准备:竹管、木棒、棉线、棉花、棉布、小刀、锥子、手锯。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观察书中的插图。
瞧,这位小朋友玩得多开心!是什么玩具能对他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哇!原来他在用竹管喷水啊!你有兴趣做一支这样的喷水枪吗?二、启发思考。
1、仔细观察,喷水枪是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2、你能看出来它是怎样制作的吗?它用了哪些材料?三、实践探索。
1、做枪管。
A、锯。
锯一节竹管(注意,一头必须有节),然后用砂纸打磨光滑。
B、钻。
在竹节中间锥一个直径为2㎜左右的小孔。
2、做活塞。
A、削棉棍(或竹签)。
B、缠棉花。
(注意,要把棉花用布包紧、缠好,缠好后活塞的大小要比竹筒稍大一点,但又能塞进去,推拉自如。
)C、包布。
D、绑扎。
(注意,要把棉花用布包紧、缠好,缠好后活塞的大小要比竹筒稍大一点,但又能塞进去,推拉自如。
)3、组装。
四、学生测试评价。
喷水枪做好了吗?测试一下:喷孔对着水,拉动手柄,把水吸入枪管,再举起枪管,推动手柄把水射出去。
成功了吗?五、思考与实践。
1、请你想一想?喷水枪为什么能喷水?2、你做的喷水枪能把水喷得很远吗?如果不能,自己想办法改进一下。
3你还能用竹子做其他好玩的东西吗?教学要求:1. 教学本课,引导学生了解相框架的制作方法,继续学习使用手工锯,初步学习相应的技能,进一步增强学生使用常用工具的能力。
2. 鼓励学生大胆思维、想象,在做中探究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自己动手制作去装饰生活的热情。
3.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劳动习惯,提高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同时不断渗透劳动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学习制作相框架的方法。
教学难点: 按尺寸锯短片。
教学准备: 学生:上课前调查了解商店里相框的种类和式样。
上课时带长扁冰棒签、小刀、白乳胶、砂纸、相片。
教师:样品、挂图等。
教学过程:一、以物激情,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冰棒签制作的小相框):你知道这精美的小相框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指名回答)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爸爸、妈妈为我们拍过许多珍贵的照片,其中一定有几张是最有意义或自己最喜欢的。
我们用冰棒签制作一个相框把照片镶嵌起来,那该多好啊!(板书课题)二、尝试制作,探究方法。
1.观察思考:①你见过哪几种相框?说一说,它们是什么形状的。
②仔细观察冰棒签相框,你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2.实践探究:①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后,指名说说做相框的步骤和方法(全班发言交流)。
教师板书要点:方法:挑选长签、截锯短片、粘接主框架、粘接短片。
②同学们动手试做,同小组的相互交流试做的体验。
3.学生质疑问难。
师生共同研究制作方法和技巧。
教师相机板书学生的制作体会。
4.教师小结,鼓励创新。
三、学生实践,培养技能。
1.学生继续完成冰棒签相框的制作,也可以设计、制作其它式样的相框。
2.教师巡视学生的制作情况,与学生一起设计不同式样,共同商议制作的好方法。
提示:①注意按尺寸截锯短片,用小刀或小手锯时伤到手。
②涂抹乳胶不必太多,以免难得干燥。
③注意看图,主框架共有六根长签。
3.学生边做边交流制作经验,互相学习,互相切磋。
教师及时评点好的设计、好的做法以及有创意的作品。
4.学生展示制作过程中的半成品,相互启发,可以合作制作。
5.学生把照片按相框的大小裁好,反面衬硬纸,再把照片从主框架两片之间插进去。
自我检查一下,相框做好了吗?四、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1.全班交流:①你认为怎样改进才能使相框更美观、更实用?②比一比,看谁的相框做得最漂亮。
2.教师小结。
可以利用其它各种材料制作相框,效果也不错。
课后自己设计并动手试着制作一个吧。
板书设计:3 相框架步骤和方法:①挑选长签②截锯短片(2片)③粘接主框架(6片)④粘接短片(设计美观)教学目标:1、学会手工锯的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怎样制作手工锯。
教学准备:长约200㎜的钢锯条,厚约5㎜、宽约10㎜的木片(竹片),细铁丝、透明胶。
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
1、你们见过手工锯吗?见过哪几种?它们是什么样的?2、你们知道手工锯是怎么制作的吗?把你们的设想写下来或画下来,并与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
二、实践探索。
手工锯的制作方法:1、做锯柄。
(1)锯断。
将厚约5㎜、宽约10㎜的木片按照图示尺寸截锯成两段。
(2)打磨。
用砂纸将两块木片打磨成半圆状,各有一端打磨成弧形。
(3)钻孔。
木片一端钻一个直径约4㎜的小孔。
2、削销钉。
削一根前端比锯柄小孔略细、后端比小孔略粗的竹签。
3、组装。
(1)锯柄夹住剧条(三孔对齐)。
(2)把销钉插入孔中,插紧后切去多余部分。
(3)先缠好铁丝,再在铁丝上缠透明胶,然后用砂纸把锯柄打磨光滑。
三、尝试操作。
手工锯做好了,试一试,好用吗?四、思考与实践。
1、你做的手工锯能锯铁吗?试一试。
2、你还能用其他的材料制作手工锯吗?自己设计并动手试做一把。
教学目标:1、掌握制作鱼鳞刨的方法。
2、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制作鱼鳞刨的方法。
教学准备:铁皮瓶盖,小铁钉(或木螺钉),长180㎜、宽35㎜、厚10㎜的木块。
钉锤,手工锯,木锉,砂纸。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刮过鱼鳞吗?你刮鱼鳞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2、仔细观察鱼鳞刨,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你知道它是怎样制作的吗?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并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二、制作鱼鳞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