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脾胃病
中医如何看待脾胃病
医药健闻中医如何看待脾胃病任怡 (上海市普陀区中医医院,上海 200062)脾胃的生理功能胃主收纳,是腹腔中收纳和腐熟水谷的器官,其外形屈曲,上连食道,下通小肠。
腐熟是指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过程。
日常生活中进食后产生打嗝会有酸腐的味道,即胃的初步腐熟作用。
胃气为人体之本,中医认为,胃气强则五脏俱盛,胃气弱则五脏俱衰。
水谷是中医中食物、水饮的统称,包括水、谷物、肉、水果等一切食物。
胃为水谷之海,可以受纳腐熟水谷,以降为顺、以通为用,在消化系统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关系整个机体的营养来源。
脾主要功能是运化水谷和水饮,即帮助运输和转化食物。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指脾气运化生成人体的气血来源。
脾除了运化谷食外,还需要去运化水饮,包括对人体有利的津液和不利的湿气。
人体全身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及毛发皮肤,需要津液的濡养,脾将这些对人体有利的津液运化至全身,把对人体不利的湿气通过尿液、汗液等形式排出体外。
脾运化的水谷精微进入血脉后,成为气血的组成部分,故脾有“后天之本”的称谓。
形象地说,胃相当于仓库和生产车间,脾相当于是一个运输公司。
人体平时摄入的米饭、水果、蔬菜等食物,先在胃里收纳储存,然后进行消化加工;之后将食物下传于小肠,并把质量合格的食物分配给脾运化为精微物质(营养物质),运输到心肺,进而生化为气血;再由心脏将血液输布到全身,滋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肌肉皮毛。
脾胃功能正常运行时,五脏六腑各司其职,人体气血充盈、活力四射、抵抗力强,工作和学习效率高。
脾胃病的发病机制脾胃病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消化性溃疡、食管炎、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等消化道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部疼痛、胀闷、呕吐、泄泻及腹痛等。
中医认为,脾胃病的发病机制为机体中焦滞郁失畅、脾胃功能失调。
即脾胃病影响患者的运化功能,导致胃之受纳功能无法正常运行,饮食失节导致食物在胃脘部滞留,胃失和降,脾的升清与运化功能也受到影响。
中医脾胃病的概念
中医脾胃病的概念中医脾胃病指的是一系列由脾胃失调引起的疾病。
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被认为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
它们的正常功能影响着全身的健康。
因此,脾胃病是中医临床中非常常见和重要的一类疾病。
在中医理论中,脾胃是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的器官。
脾主运化,胃主收纳和化,两者的功能有相互依存和协调的关系。
如果脾胃功能失调,就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导致身体缺乏必要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脾胃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饮食不当、情绪压力、生活规律不规律和药物损伤等。
例如,频繁食用刺激性食物、大量进食、不规律进餐、长时间饥饿、饮酒过多和过度用药等都会导致脾胃负担过重,进而损伤脾胃的正常功能。
长期的压力和情绪波动也会导致脾胃失调,从而引发脾胃病。
中医脾胃病的常见症状包括胃痛、呕吐、恶心、腹胀、稀便、便秘和食欲不振等。
这些症状往往伴随着身体的虚弱、气短、心悸、失眠和嗜睡等表现。
在临床上,中医医师常常会观察病人的舌苔和脉象,以确定脾胃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例如,舌苔的颜色和厚度可以显示出脾胃的健康状况,而脉象则可以反映出体内的气血运行情况。
中医脾胃病的治疗基于中医理论,主要侧重于调整脾胃功能,恢复身体的平衡状态。
中医医师通常会根据病人的病情和病史,采用针灸、中药、推拿等多种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脾胃虚弱型的患者,中医医师会选择具有益气健脾的中药和针灸疗法。
对于湿热病情严重的患者,中医医师会推荐具有清热解毒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除了药物治疗,病人本身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是中医脾胃病治疗的关键。
中医医师会建议病人适当锻炼、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饮食清淡、多吃蔬果和粗粮等。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病人恢复身体的正常功能,缩短疾病的持续时间。
总之,中医脾胃病是一类由脾胃失调引起的疾病。
它们的发生和发展与饮食习惯、情绪状态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医医师通过针灸、中药、推拿等多种治疗方法来调节脾胃功能,帮助患者恢复身体的平衡状态。
脾胃病的中医辨证依据有哪些
脾胃病的中医辨证依据有哪些脾胃病是中医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疾病,包括胃痛、胃胀、呕吐、泄泻、痞满等多种病症。
中医在诊治脾胃病时,会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对患者进行综合辨证,以确定病因、病机,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那么,脾胃病的中医辨证依据都有哪些呢?首先,从症状表现来看。
胃脘疼痛是脾胃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疼痛剧烈,且疼痛固定不移,多为血瘀所致;若疼痛隐隐,喜温喜按,则多为脾胃虚寒。
胃胀也是常见症状,如果胃脘胀满,伴有嗳腐吞酸,多为饮食积滞;若胃脘胀满,连及胸胁,生气后加重,多为肝气犯胃。
呕吐方面,如果呕吐物酸臭,多为食积化热;若呕吐清水痰涎,多为脾胃虚寒,水饮内停。
泄泻的辨证,大便清稀,完谷不化,多为脾肾阳虚;大便溏泻,臭秽,肛门灼热,多为湿热下注。
其次,观察患者的面色和舌象。
面色萎黄,多为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面色苍白,多为中阳不振,阳虚内寒。
舌象在脾胃病的辨证中具有重要意义。
舌淡胖,苔白滑,多为脾胃虚寒,水湿内停;舌红,苔黄腻,多为湿热中阻;舌有瘀斑瘀点,多为血瘀内阻。
脉象也是重要的辨证依据。
脉缓弱,多为脾胃虚弱;脉弦,多为肝气犯胃;脉沉细,多为肾阳不足,脾失温煦。
再者,了解患者的饮食和二便情况。
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多为脾胃虚弱;多食易饥,多为胃火亢盛。
大便秘结,多为胃肠积热;大便稀溏,多为脾虚湿盛。
小便短少,多为湿邪内阻;小便清长,多为肾阳不足。
此外,还要考虑患者的发病诱因和病程长短。
如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而发病,多为食积;因情志不畅而发病,多为肝气犯胃。
病程短,多为实证;病程长,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中医认为,脾胃病的发生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
因此,在辨证时,也要关注患者的情志状态。
另外,患者的体质因素也会影响脾胃病的辨证。
如阳虚体质的人,容易出现脾胃虚寒证;阴虚体质的人,容易出现胃阴不足证。
总之,中医对脾胃病的辨证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舌象脉象、饮食二便、情志状态、体质因素以及发病诱因和病程长短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准确判断病因病机,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如果脾胃不好,就会出现食欲不佳、胃胀、腹泻等情况。
中医认为,脾胃虚弱是引起脾胃病的主要原因,因此,中医治疗脾胃病注重调理脾胃,增强脾胃功能。
以下是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总结:
1. 调理脾胃
中医强调脾胃是人体的中心,治疗脾胃病必须从调理脾胃开始。
常用的药物有六君子汤、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等。
2. 补益脾胃
脾胃虚弱需要补益,中医认为补品中的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枸杞等可以补益脾胃。
常用的方剂有四君子汤、八珍汤、归脾丸等。
3. 清热化湿
湿热内蕴是引起脾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使用清热化湿的药物来治疗。
常用的方剂有苓桂术甘汤、二陈汤、消渴丸等。
4. 改善饮食
脾胃病患者需要注意饮食,避免过度饮食和过度饥饿、过度冷饮和过度辛辣食物等。
中医认为,应该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蔬菜等。
5. 心理调整
中医认为,情志与脾胃有关,情绪不稳定会导致脾胃失调。
因此,治疗脾胃病还需要进行心理调整,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
总之,中医治疗脾胃病注重调理脾胃、补益脾胃、清热化湿、改善饮食和进行心理调整。
对于脾胃病的患者,需要在中医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中医)脾胃病辨证
(中医)脾胃病辨证脾的病变主要反映在运化、升清功能失常和统摄血液功能的障碍方面。
胃的病变主要反映在升降失常等方面。
1.脾气虚证临床表现: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气短懒言,四肢倦怠,食少纳呆,头目昏花,甚则小腹坠胀、阴挺、脱肛,大便稀溏,或月经过多,崩漏,便血,尿血。
舌淡苔薄,脉细弱。
病因病机:本证多因饮食不节,思虑、吐泻太过伤脾;或劳累过度、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年老体衰、病后失养,耗伤脾气所致。
辨证要点:以脘腹坠胀,久泻久痢,肛门坠胀,内脏下垂,伴气虚症状为辨证要点。
2.脾胃虚寒证临床表现:面色萎黄,脘腹隐痛,喜按喜温,腹胀纳呆,形寒肢冷,大便稀溏,或尿少,浮肿。
舌淡苔白润,脉沉迟无力。
病因病机:本证多由脾(胃)气虚发展而来,也可因外寒直中,或过食生冷或苦寒药物用之太过伤损脾阳,或肾阳虚衰累及脾阳所致。
辨证要点:以脘腹胀满,冷痛绵绵,喜温喜按,伴脾胃气虚之症为辨证要点。
3.脾不统血证临床表现:鼻衄、齿衄、肌衄、吐血、尿血、便血,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
伴见面色萎黄苍白,食少,便溏,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细弱。
病因病机:本证多由久病脾虚,过劳伤脾,损伤脾气而致统血无权所致。
辨证要点:以各种慢性出血症,伴气血两虚症状为辨证要点。
4.食滞胃脘证临床表现:脘腹胀痛,厌食呕吐,或嗳腐吞酸,或兼肠鸣矢气,泻下不爽,泻下物酸腐臭秽。
舌苔垢腻,脉滑。
病因病机:本证多为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所致,也可因脾胃虚弱,运化失司等原因导致。
辨证要点:以胃脘胀痛拒按,厌食,呕吐或泻下酸腐为辨证要点。
5.胃阴虚证临床表现:胃脘灼痛,嘈杂似饥,饥不欲食,口咽干燥,或干呕呃逆,胃痛嘈杂,大便干结,小便短少。
舌光红少津,脉细数。
病因病机:本证多为外感热病后期津液受损,或平素嗜食辛辣,或情志郁结,气郁化火伤津耗液,或温燥药物用之太过,或胃病迁延不愈所致。
辨证要点:以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伴阴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中医脾胃病
中医脾胃病中医脾胃病1·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中医脾胃病的相关知识,包括脾胃病的定义、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案等内容。
希望通过本文档的阅读,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脾胃病的特点,并掌握相应的治疗方法。
2·脾胃病的定义脾胃病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疾病范畴,主要指人体脾胃功能失调而导致的各种消化系统疾病。
脾胃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它的功能失调会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状况。
2·1 脾胃病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病因和临床表现,脾胃病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脾胃虚弱型、湿热蕴结型、气滞血瘀型等。
不同类型的脾胃病有着不同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2·2 脾胃病的发病原因脾胃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饮食不当、情绪压力过大、寒湿侵袭等。
这些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脾胃的功能,导致脾胃病的发生。
3·脾胃病的临床表现脾胃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便秘或腹泻等。
不同类型的脾胃病还可能出现不同的特殊症状,例如口苦、舌苔厚腻等。
4·脾胃病的诊断方法中医诊断脾胃病主要依靠四诊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表现,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脾胃病,并进一步确定病因和治疗方案。
5·脾胃病的治疗方案中医治疗脾胃病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草药调理、针灸、推拿、食疗等。
治疗脾胃病的关键是调理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消除病因并缓解症状。
6·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的研究论文、临床案例、中医方剂等资料。
读者可以根据需要查阅相关附件,以深入了解脾胃病的相关知识。
7·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中医: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疗法,强调了人体的整体平衡与调理。
●脾胃:脾胃是人体消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主要负责食物的消化吸收。
●诊断:诊断是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确定疾病的种类和性质的过程。
中医脾胃病医案八十例
中医脾胃病医案八十例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医案有很多,我将从不同的角度为你介绍其
中的一些典型案例。
首先,脾胃病是中医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包括脾胃虚弱、消
化不良、胃痛、胃炎、胃溃疡等。
在中医治疗中,通常会根据患者
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来进行辨证施治。
比如,对于脾胃虚弱者,
常见的症状包括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溏等,中医常采用补脾健
胃的方法进行治疗,比如可以选用四君子汤等方剂进行调理。
其次,中医治疗脾胃病的医案中也常涉及到针灸疗法。
针灸作
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对于脾胃病也有较好的疗效。
比如,
对于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中脘等,通
过调理气血运行,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此外,中医治疗脾胃病的医案中还包括草药治疗。
中草药有着
丰富的治疗脾胃病的经验,常见的草药包括黄芪、党参、白术、山
药等,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配伍使用,以达到调理脾胃的效果。
总的来说,中医治疗脾胃病的医案有很多,涉及到的治疗手段
包括草药、针灸、食疗等多种方法,每个病例都有其独特性,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希望以上介绍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中医脾胃病健康宣教知识
中医脾胃病健康宣教知识
中医脾胃病健康宣教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脾胃病多与饮食不节有关,因此饮食调理是预防和治疗脾胃病的重要措施。
患者应遵循规律饮食,少食多餐的原则,避免过饥或过饱。
同时,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戒烟禁酒。
2. 精神调养:中医认为脾胃的功能与肝的疏泄有密切联系,因此情绪的调节对于脾胃病的预防和治疗也非常重要。
患者应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
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
3. 自我按摩:患者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自我按摩方法来缓解脾胃不适。
例如,双手托天2次呼吸,全身放松,自然呼吸;指揉上脘、天枢、关元穴,每个穴位1-3分钟;团揉脐周,右手抱成碗状,扣于肚脐,左手放在右手背,顺时针环旋揉动一分钟,再逆时针揉动一分钟。
这些动作能够理通三焦,为腹部注入能量,保驾护航。
4. 防寒保暖:脾胃病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在季节交替的时候。
尽管有“春捂秋冻”的说法,但患者还是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调整衣物,避免因过度寒冷而引发疾病。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有脾胃病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关键器官,脾主运化,胃主受纳。
脾胃功能失调会导致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如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便秘等。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方法与西医有所不同,最重要的是调理脾胃功能,使其恢复正常运转。
以下是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总结:
1. 饮食调理
中医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因此在治疗脾胃病时,饮食调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应遵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的饮食原则,合理搭配食物,养护脾胃。
应少食油腻、刺激性食物,避免过饥过饱,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
2. 药物治疗
中药对脾胃病的治疗非常有效。
例如,香砂六君子汤可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型的胃痛、消化不良等病症;苓桂术甘汤可用于治疗脾胃湿热型的胃痛、腹胀等病症;大建中汤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型的恶心、呕吐等病症。
3. 针灸治疗
针灸是中医的传统疗法之一。
通过针灸调理经络,调整脾胃功能,起到治疗脾胃病的作用。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足三里、关元、中脘、仲景等。
4. 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治疗脾胃病的方法之一。
可通过按摩腹部、足三里、大椎等穴位,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中医治疗脾胃病注重整体调理,养护身体,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治疗脾胃病时,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名老中医脾胃案例大全
名老中医脾胃案例大全脾胃是中医学中的重要脏腑,也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核心部位。
脾胃的功能主要包括接受、运化和吸收食物,以及排泄废物等。
如果脾胃功能出现问题,就会引起一系列的消化系统疾病。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脾胃疾病案例,供大家参考。
案例一:脾胃虚弱王先生,男,40岁。
他感到食欲不振、疲倦无力、容易腹泻,尤其在饭后腹胀、嗳气。
因此,他前往中医诊所求诊。
中医师诊断为脾胃虚弱,建议他调节饮食结构,避免生冷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配合适量的运动。
此外,中医师开了一些中药方剂,如养胃汤、参苓白术散等,帮助调理脾胃功能。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王先生的脾胃症状得到了缓解。
案例二:脾胃湿气李女士,女,35岁。
她主诉胃部胀痛、恶心、嗳气、食欲不振,并伴有口苦、舌苔厚腻等症状。
中医师经过诊断发现,她体内有湿气积聚在脾胃之间,导致脾胃功能受损。
中医师采取了清热利湿的治疗方案,包括调节饮食,少食油腻和辛辣食物,多食清淡易消化的食品,如薏米粥、藕、白瓜等。
此外,还开了一些中药方剂,如苍术养胃丸、五苓散等,帮助消除湿气。
经过几周的治疗,李女士的症状逐渐改善。
案例三:胃炎张先生,男,50岁。
他常常感到上腹部灼热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中医师经过诊断,认为他患有胃炎。
中医师建议他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忌烟酒,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时间。
同时,中医师给他开了一些中药方剂,如黄连解毒汤、乌梅丸等,帮助清热解毒,护胃消炎。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张先生的症状明显缓解,并且再次接受胃镜检查发现炎症已经明显减轻。
案例四:胃溃疡刘女士,女,45岁。
她感到上腹部疼痛、胃酸反流,烧心,食欲不振,并伴有黑便等症状。
中医师诊断为胃溃疡,建议她忌烟酒、少食辛辣刺激食物。
中医师开了一些中药方剂,如四君子汤、保和丸等,帮助护胃、促进胃溃疡愈合。
此外,还建议她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监测溃疡病情的变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理,刘女士的溃疡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脾胃疾病案例,通过中医调理和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脾胃问题,并促进身体的康复。
中医脾胃病常用调养方法
中医脾胃病常用调养方法现代社会中,在各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影响之下,多数人都会患上脾胃虚弱症,长期来看,脾胃疾病不但会影响到消化吸收,而且还会引起免疫力的下降。
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够改善呢?文章主要探讨以中医角度调养脾胃病的方法。
一、导致脾胃虚弱的原因①饮食不节制:现代人群,特别是年轻人吃东西不够节制,过度追求刺激,喜欢吃冰凉、辛辣的食物,严重损害了脾胃的阳气,引起胃胀腹泻,食欲减退;喜欢吃糖,会堵塞中焦的经脉,形成湿气;饮酒过多,会对脾胃造成伤害。
②饥饱失常:现在很多年轻人比较喜欢赖床,没有养成定时吃早餐的习惯。
导致胃部长期处于饥饿状态,而晚餐却又大量进食,甚至会过量摄入一些高油高盐的食物;此外,很多人会在有饥饿感的时候过度进食。
上述两种行为会过度损伤胃气,进而造成脾胃虚弱,引发脾胃疾病。
③忧思过度:喜欢烦恼,总是在思考,思考太多,就会消耗你的大脑。
中医学认为,“思”与“脾”同属,“思”过多,则会损伤脾性,导致脾虚。
极有可能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出血等症状。
④郁怒不舒:脾气不好、经常发脾气,不但会让身边人不高兴,而且还会伤到自己的脾胃。
如果人体长期处于肝郁的不良状态,会影响到脾胃,出现胃胀、胃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⑤缺乏运动:患有脾胃疾病的人一般在生活中表现为运动量严重不足。
我们的脾主管肌肉与四肢,缺乏运动机会,四肢活动少,肌肉也得不到锻炼,脾胃健壮也就无从谈起了。
二、常见的脾胃病证①脾胃湿热证:脾胃湿热的患者会有明显的腹部胀闷以及恶心干呕症状。
同时伴有纳呆、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舌质红、苔黄腻、便溏不爽、肢体困重,小便短黄、脉濡数或滑数。
此证主要由于外感湿热之邪、患者喜食油腻辛辣食物以及过度饮酒导致的。
②寒湿困脾证:患者的症状包括:脘腹胀闷、头身困重、腹痛便溏、泛恶欲呕、口腻纳呆、口淡不渴、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濡缓或沉细。
此证多是由于患者长期处于多雨、多湿的生活环境中。
或者是因为过量进食的生冷的水果,喜欢吃肥甘的食物而引起的。
中医如何诊断和治疗脾胃疾病
中医如何诊断和治疗脾胃疾病中医诊断和治疗脾胃疾病,这可是一门相当有趣又实用的学问。
咱们先来说说中医怎么诊断脾胃疾病。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就像侦探破案一样,从各个方面寻找线索。
先说“望”,医生会瞅瞅你的脸色,如果面色发黄、没什么光泽,那可能脾胃就有点问题啦。
还有你的舌头,要是舌苔厚腻,或者舌头边缘有齿痕,这也能反映脾胃的情况。
我之前遇到过一位大哥,他总觉得自己没精神,胃口也不好。
中医大夫看了看他,发现他面色萎黄,再让他伸出舌头,舌苔又白又厚。
这一看,脾胃虚弱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闻”呢,就是听你的声音、闻你的口气。
要是你说话有气无力,或者口气比较重,这也可能是脾胃在“报警”。
“问”就更好理解了,医生会问问你,是不是容易腹胀、腹泻,或者有没有恶心、呕吐的情况。
还会关心你的饮食、睡眠怎么样。
“切”就是摸脉啦,通过脉象的变化来判断脾胃的状态。
那中医怎么治疗脾胃疾病呢?方法可多了去了。
中药调理是常见的办法。
比如说,脾胃虚弱的人,可能会用到白术、茯苓、山药这些药材,来健脾益气。
要是脾胃有寒湿,就得用一些温中的药,像干姜、砂仁。
我有个朋友,之前因为工作压力大,脾胃出了问题。
中医给他开了几副中药,让他回家熬着喝。
他一开始还嫌麻烦,但是喝了一段时间之后,明显感觉胃口好了,精神也足了。
除了中药,中医还有针灸、推拿这些方法。
针灸就像是给身体的经络“通电”,刺激相应的穴位来调整脾胃功能。
推拿就更舒服啦,揉揉肚子、按按穴位,能促进脾胃的消化和蠕动。
我记得有一次去中医馆,看到一个小朋友因为积食在做推拿。
推拿师傅手法特别轻柔,小朋友不仅不害怕,还咯咯直笑。
做完之后,小朋友说肚子舒服多了。
在饮食方面,中医也有讲究。
脾胃不好的人,要少吃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
多吃一些健脾养胃的东西,像小米粥、南瓜、山药。
还有情志调理也很重要。
中医认为,思虑过度会伤脾。
所以要保持心情舒畅,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总之,中医诊断和治疗脾胃疾病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名老中医脾胃案例大全
名老中医脾胃案例大全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也是中医学中重要的脏腑。
脾胃功能强则消化吸收功能良好,体力精神旺盛,免疫力强,而脾胃功能弱则容易出现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和全身症状。
在中医中,常见的一些脾胃疾病包括脾胃虚弱、胃痛、消化不良、腹胀、泄泻等,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脾胃病例。
1.脾胃虚弱症状患者男,45岁,主要症状是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溏泻。
舌苔薄白,脉细弱。
诊断为脾胃虚弱。
治疗方案包括中药调理,建议每天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不过度劳累,适量运动,避免生冷饮食。
2.胃气上逆症状患者女,30岁,主要症状是胃疼、恶心、呕吐。
舌苔厚腻,脉弦滑。
诊断为胃气上逆。
治疗方案包括中药调理,建议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3.消化不良症状患者男,50岁,主要症状是饭后胃胀、嗳气、腹胀。
舌苔白,脉弦。
诊断为消化不良。
治疗方案包括中药调理,建议饮食有节制,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注意避免压力过大。
4.食积腹胀症状患者男,65岁,主要症状是吃饭后腹胀、消化不良。
舌苔黄厚,脉漉弱。
诊断为食积腹胀。
治疗方案包括中药调理,建议每天适量运动,避免过食油腻食物,规律作息时间。
5.脾胃湿热症状患者女,35岁,主要症状是口苦、口干、大便不畅。
舌苔黄腻,脉滑数。
诊断为脾胃湿热。
治疗方案包括中药调理,建议饮食清淡,多喝水,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6.脾胃气滞症状患者男,40岁,主要症状是胸闷、食欲不振、大便干燥。
舌苔薄白,脉弦滑。
诊断为脾胃气滞。
治疗方案包括中药调理,建议饮食有节制,适量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脾胃病例,尽管病例不同,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通过调理脾胃的功能来恢复身体的健康。
中医常采用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方法治疗脾胃疾病。
此外,饮食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医强调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寒凉、辛辣刺激的食物。
总之,脾胃疾病在中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医的治疗方法独特,患者只需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配合治疗,往往能够得到满意的效果。
中医脾胃病试题及答案
中医脾胃病试题及答案1. 什么是中医脾胃病?中医脾胃病是指由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脾胃在中医学中被认为是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它们对于身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脾胃病主要包括脾胃虚弱、胃炎、胃溃疡等。
2. 中医对于脾胃虚弱的认识是什么?中医认为脾胃虚弱是脾胃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
脾胃虚弱可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引起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中医治疗脾胃虚弱的方法主要包括调理饮食、草药调理以及针灸等。
3. 什么是胃炎?胃炎是胃黏膜发炎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胃酸过多、腹痛、烧心等。
中医认为胃炎与饮食不当、情绪不稳、外邪侵袭等因素有关。
中医治疗胃炎的方法主要包括清热解毒、调理饮食、针灸等。
4. 什么是胃溃疡?胃溃疡是胃黏膜发生溃疡病变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腹痛、饭后不适等。
中医认为胃溃疡与情绪不稳、饮食不当、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
中医治疗胃溃疡的方法主要包括清热解毒、调理饮食、草药调理等。
5. 中医脾胃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中医强调平衡饮食和健康生活习惯对于预防脾胃病的重要性。
具体措施包括:- 饮食规律:定时定量、细嚼慢咽,避免过饱或过饥。
- 情绪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 适量运动: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脾胃功能的健康。
- 避免刺激因素:如辛辣食物、烟酒等对脾胃有刺激作用的物质应避免或少量摄入。
总结:中医脾胃病是指由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包括脾胃虚弱、胃炎和胃溃疡。
中医对脾胃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强调调理饮食、草药调理和针灸等。
预防脾胃病的关键是保持饮食规律、良好的情绪调节和适量运动,避免刺激因素的摄入。
通过正确的预防和治疗,可以维护脾胃的健康,促进身体的整体健康。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脾胃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脾胃功能失调,会引起一系列疾病。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脾胃病讲究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如对于脾虚胃弱型,可以给予益气健脾的中药治疗,如党参、黄芪等;对于湿热胃病型,可以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如黄连、黄柏等。
二、调节饮食
脾胃病的患者应该注意饮食调节,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易于消化的清淡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同时,还应该注意饮食的规律性,定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三、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在中医治疗脾胃病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脾胃功能,增强体质。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中脘、关元等穴位。
四、生活调节
脾胃病的患者应该注意生活调节,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
此外,还应该多参加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脾胃病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基础知识-脾胃病
故曰:”肾泄者,五更泄也。其原为肾阳虚亏,既不能温养子脾,又不能禁固于下,故遇子后阳生之时,其气不振,阴寒反胜,则腹鸣奔响作胀,泻去一、二行乃安。此病藏于肾,宜治于下而不宜治中”(《华佗神医秘传》)。
水液代谢紊乱:脾虚不能制水,水湿壅盛,必损其阳,故脾虚及肾,肾阳亦衰。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土,脾阳益虚。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水无所主而妄行,则水液潴留,泛滥为患,出现水肿、小便不利等。
2
(3)脾不统血:多为久病脾虚,不能统摄血液循其常道运行的某些出血证。可有便血(大便下血、先便后血,血色紫暗)、尿血(无痛尿血)以及月经过多、崩(阴道突起大量流血)漏(长期阴道少量流血、淋漓难尽)不止。伴有腹部隐痛、食欲减退、大便稀薄、精神疲倦、懒言、面色萎黄,口不渴、尿清长,有的还可能有四肢困乏或皮下出血、舌质淡、脉细弱等证候。本证可见于溃疡病出血、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或肾结核等病。
(三)、机制分析
二、辨脾不统血证
脾不统血证是指脾气不足,统血无权,血溢出脉外所表现的证候。常由久病或劳倦伤脾所引起。
(一)、含义
辨证要点
以出血和脾气虚症状并见为辨证依据 。
以出血为主症,有血色淡、病程长、病势缓的特点
有纳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细弱等脾气虚的定位症状
本证以脾气不足,统血无权为主要病机
脾 病
无论何种原因损伤脾气,致脾气不能输精于肺,即可造成脾虚及肺证。此证临床常见少气乏力,纳少便溏,咳嗽多痰,甚至出现面足浮肿,苔白脉濡弱等。此乃脾肺气虚之候。当补脾肺之气。治此病,笔用常用五味异功散(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炙甘草)加黄芪、山药、五味子、桔梗,或更加薏苡仁、车前子治之,其效颇佳。
中医脾胃病学与胃肠道疾病
中医脾胃病学与胃肠道疾病脾胃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消化系统的核心,是我们身体机能的基础。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二者合称为“脾胃”,在中医脾胃病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中医脾胃病学与胃肠道疾病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中医在治疗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
一、中医脾胃病学概述中医脾胃病学是研究脾胃的解剖、生理、病理变化以及相应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的学科。
脾胃被视为人体机能的根本,其功能不仅仅是消化食物,还包括吸收营养、运输水液、控制体液代谢等方面。
中医脾胃病学将脾胃的功能与身体其他器官联系在一起,认为脾胃的健康与整个身体状况息息相关。
二、脾胃病与胃肠道疾病的关系中医脾胃病学认为,脾胃功能失调是导致胃肠道疾病的重要原因。
脾胃虚弱会导致食欲不振、消化功能减弱、水液代谢紊乱等症状,从而引发慢性胃肠道疾病。
同时,胃肠道疾病也会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使其进一步受损。
因此,对于治疗胃肠道疾病而言,恢复脾胃的健康至关重要。
三、中医治疗胃肠道疾病的方法1. 中药治疗:中医在治疗胃肠道疾病时,常常借助中药进行治疗。
中药通过草药的药性和功效来调理脾胃,改善消化功能,并可以减轻病症和缓解炎症。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芪、白术、山楂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病症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
2. 饮食调理:中医注重饮食对脾胃的调理作用。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中医推荐的饮食原则包括避免寒凉、油腻食物,适量摄入温热、易消化的食物,保持饮食的多样化和适度的进食量等。
3.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胃肠道疾病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选择特定的针灸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脾胃功能。
针灸疗法可以缓解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提高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
4.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也是中医常用的治疗胃肠道疾病的方法。
通过按摩腹部、背部和其他穴位,促进脾胃气机的调理,改善胃肠蠕动功能,缓解胃气胀滞、软化积食等问题。
四、预防措施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中医提供了一些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建议:1.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多油腻、辛辣、生冷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 谢 聆 听
机制
脾气虚证的进一步发展
详见“脾气虚证”
表现·分析
头晕目眩 --- 脾虚清阳不升 久泄久痢,便意频数 --- 脾虚清阳下陷 脘腹坠胀,胃下垂, 子宫脱垂,脱肛等 --- 脾虚举托无力 脾气虚证:症、舌、脉
辨证要点 内脏下垂 + 脾气虚见症
三 脾不统血证
概 念 脾气不足,血失统摄之证
机制
脾气虚证的进一步发展 详见“脾气虚证”
机制
禀赋不足 饮食不节 劳倦过度 思虑太过
表现·分析
纳少腹胀,便溏 --- 脾虚失运 面色萎黄,消瘦 --- 脾虚气血不足,机体失养 或浮肿 --- 脾虚水湿泛溢 气虚证 舌淡苔白,脉缓弱 --- 脾胃气虚
辨证要点 纳少腹胀便溏 + 气虚见症
二 脾虚气陷证
概 念 脾气不足,升清失职之证,又名 脾[中]气下陷证。
조사/분석/ideation
Agency
Concept추출
Cliபைடு நூலகம்nt
제작물 컨펌
实证
寒湿困脾证
湿热蕴脾证
概述
胃的生理功能: 仓廪之官 水谷之海 主受纳, 腐熟水谷;
主降、喜润恶燥
胃气虚
胃阴虚
虚证
胃阳虚
寒饮停胃
胃热炽盛
实证
食滞胃脘
气滞胃脘
脾病辩证
一 脾气虚证
概 念 脾气不足,运化失职之证
表现·分析
出血症: 便血、尿血,衄血,
崩漏,或月经量多
-- 脾虚血失统摄
脾气虚证:症、舌 脉象:细弱
辨证要点 出血症 + 脾气虚见症
四 脾阳虚证 概 念 脾阳不足,温运无力之证
机制
脾胃气虚 饮食生冷 攻下太过
表现·分析
腹痛喜暖喜按 --- 阳虚腹部失煦 纳少腹胀,便溏 --- 脾失健运 肢冷 --- 阳虚失煦 或浮肿,小便不利 --- 脾虚水湿泛溢 或带下清稀量多 --- 寒湿下注,带脉失约 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 阳虚,寒水内盛
舌红苔黄,脉滑数
辨证要点 胃脘灼痛拒按、口臭 + 实热见症
三 食滞胃脘证
概 念 饮食停滞胃脘不能腐熟之证
机制
饮食不节
脾胃虚弱
食积 胃脘 胃腑失和
表现·分析
脘腹胀痛,拒按 --- 食滞内停,气机不畅 嗳腐吞酸 --- 食滞内停,胃失和降,浊气上犯 厌 食 --- 食积于内,纳腐不利 或吐物酸腐 --- 胃气上逆,浊气上犯 吐后胀痛得减 --- 吐后胃气得舒 或矢气,泻下臭秽如败卵 --- 食滞肠道,阻滞气机 舌苔厚腻,脉滑 --- 食积
辨证要点 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 + 阴虚见症
二 胃阳虚证
概 念 指阳气不足,胃失温煦之证
机制
饮食失调,嗜食生冷 过用苦寒、泻下之品 脾胃素弱,久病失养
表现·分析
A受纳腐熟功能减退:食少,脘痞,泛吐清水 或不消化食物 B胃阳虚衰:胃脘冷痛,喜温喜按,口淡不渴 C阳虚证:胃寒肢冷,舌淡胖嫩,脉沉迟无力
辨证要点 脘腹胀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
四 气滞胃脘证
涵义:指胃脘气机阻滞,以脘腹胀痛走窜、嗳气、 肠鸣、矢气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病因病机: 内伤情志、饮食
外邪或病理产物内 扰
临床表现:
A气机阻滞:脘、腹胀痛走窜,或便秘 B气机走窜:嗳气,肠鸣,矢气 C舌脉:苔厚腻,脉弦
辨证要点:胃胀痛以及气机走窜症状为主
辨证要点 胃脘疼痛 + 实寒见症
二 胃热炽盛证
概 念 胃火亢盛,胃失和降之证
机制
嗜食辛辣 情志不遂
外感
(火)热
胃 和降失职
表现·分析
胃脘灼痛,拒按 --- 胃火亢盛,气血壅滞 口 臭 --- 胃火熏蒸浊气上犯 或消谷善饥 --- 胃纳腐能力过亢 或齿衄,牙龈肿痛 --- 胃火灼伤龈络 实热证 : 渴喜冷饮,便秘尿赤,
辨证要点 脘腹胀痛、便溏呕恶 + 寒湿见症
六 湿热蕴脾证
概 念 湿热蕴结脾胃,纳运失职之证
机制
外感湿热 饮食不节
表现·分析
脘腹痞闷,纳呆便溏 -- 运化失职 呕恶口苦 -- 湿热中阻,胆气上犯 头身困重,身热不扬 -- 湿性重浊,湿遏热伏 或面目身黄,鲜明如橘皮 -- 湿热熏蒸,胆汁外溢 尿短黄 -- 湿热下注 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 湿热
国医大师李振华 脾胃病学术思想与经验应用体会
1、脾本虚证,无实证,胃多实证
脾主运化,源于脾气(阳)。 脾失健运,主要是脾气虚,甚则脾阳虚。 如脾失健运,饮食停积于胃而成本虚标实
证。 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故内伤脾胃,
必波及各脏,即所谓“脾通四脏”。
1、脾本虚证,无实证,胃多实证
辨证要点 脘腹痞闷、纳呆口苦 + 湿热见症
胃病辨证
一 胃气虚证
概 念 指胃气虚弱,胃失和降之证
机制
饮食不节,饥饱失常 劳倦过度,久病失养
表现·分析
A胃气虚,受纳腐熟功能减退:食少,胃脘隐 痛喜按,痞胀、食后尤甚
B胃气失和,不能下降,反而上逆:嗳气,恶 心,泛呕
C胃虚及脾,脾失健运,化源不足:面色萎黄, 气短懒言,神疲倦怠。
辨证要点 胃脘痞满、隐痛喜按,食少与气虚 症状共见。
二 胃阴虚证
概 念 胃阴不足,虚热内扰之证
机制
温病后期 情志化火 剧烈吐泻 嗜食辛辣
表现·分析
胃脘隐隐灼痛 ---- 虚火灼伤胃络 饥不欲食,或嘈杂 ---- 胃失濡养 干呕呃逆 ---- 虚热内扰,胃失和降 阴虚证:口燥咽干,便秘,尿短赤
舌红少津,脉细数
辨证要点 胃脘冷痛、喜温喜按,畏冷肢凉
一 寒饮停胃证
概 念 寒邪犯胃,胃府失和之证
机制
饮食生冷 脘腹受凉
表现·分析
胃脘冷痛拘急,痛势急剧,得热痛减
--- 寒盛胃络拘急
呕恶 --- 胃失和降 吐后痛减 --- 吐后气机得畅 实寒证:面白肢冷,口淡不渴,或泛吐清水
舌苔白滑,脉沉紧或弦 ---寒饮停胃证
通过疏肝,达到健脾益胃。
5、脾胃病之证治
脾虚是脾胃病之基础,脾胃病在病理上,肝、脾、 胃密切相连。在用药上李老寻找了历代不少有关 治肝、脾、胃有机方药,如四苓散、五苓散、平 胃散、胃苓汤、参苓白术散、香砂和中汤、香砂 养胃汤、四逆汤、理中汤、桂附理中汤、苓桂术 甘汤、黄芪建中汤、保和丸、健脾丸、二陈汤、 四君子汤、五味异功散、六君子汤等等,这些方 药在治疗上多偏于治肝、脾、胃一方或两方为病 者,确有疗效,但缺乏照顾到治肝、脾、胃三方 之药物。
因而治法上,治胃必健脾,健脾必和胃。
如脾虚为主,当补重于消。如以胃实为主, 治在消重于补。临证分清病机,根据主次, 随证治之。
3、胃阴虚证,用药以轻灵甘凉
胃阴伤之虚证,药量宜轻,大则不易吸收。 虚实夹杂多变,故用药以灵活,以适病机。 甘宜入脾,但以甘平为主,不宜燥而伤阴。 凉可清热,不宜药寒而燥湿伤阴。
5、脾胃病之证治
多年来李老在治疗慢性脾胃病中,根据脾、胃、 肝之虚、实、寒、热的程度不同,以此方为基 础加减化裁,增加了疏肝的药物如枳壳、郁金; 以及协调肝脾的桂枝、白芍。创立了香砂温中 汤。本方的药物组成为白术,茯苓,陈皮,半 夏,香附,砂仁,川朴,枳壳,郁金,桂枝, 白芍,木香,甘草。
香砂温中汤
4、治脾胃病必须紧密联系肝
脾常虚 肝易郁 胃常滞
脾宜健 肝宜疏 胃宜和
依据三个脏器偏盛、偏虚 及其病理演变,随证治之
45
4、治脾胃病必须紧密联系肝
治疗可以香砂六君子汤加茴香、乌药。一取走 中焦,入脾胃以舒畅气机;二取入肝经,舒达 肝气,使肝木不郁。
肝为刚脏,宜柔不宜刚,疏肝之药,不可过燥。 常配以芍甘汤加乌药、郁金之类,以柔肝之体, 缓肝之急,疏达肝气,且无伤阴之弊。
水湿阻滞、湿热蕴结非脾实,本于脾虚。
脾虚失其健运,生湿,湿停则易阻滞气机, 气有余可生热,故湿热蕴结。
其本在脾虚,湿热为标实。
1、脾本虚证,无实证,胃多实证
脾无阴虚,胃有阴虚。
脾为阴之至阴,喜燥而恶湿。其运化水谷 之精微依靠脾气、脾阳。
燥为阳,湿属阴,脾喜燥而恶湿——阳常 不足,湿(阴)常有余,故无阴虚。
2、治胃必实脾,健脾必和胃
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必致胃实; 胃腐熟无力,失于和降,亦致脾虚。
因而治法上,治胃必健脾,健脾必和胃。
如脾虚为主,当补重于消。如以胃实为主, 治在消重于补。临证分清病机,根据主次, 随证治之。
2、治胃必实脾,健脾必和胃
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必致胃实; 胃腐熟无力,失于和降,亦致脾虚。
辨证要点 纳少腹胀便溏 + 阳虚见症
五 寒湿困脾证
概 念 寒湿内盛,困阻脾阳之证
机制
外感寒湿 饮食不节
表现·分析
脘腹胀痛,纳少便溏 -- 脾运不利 呕恶身重 -- 寒湿中阻,脾胃失和 或身目发黄,晦暗如烟薰 -- 寒湿中阻,胆汁泛溢 或浮肿、尿少 -- 寒湿内盛,气化不利 或妇女白带清稀量多 -- 寒湿下注,带脉失约 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 寒湿
5、脾胃病之证治
唯发现清代·汪昂所著《医方集解》中香砂六 君子汤,药品虽八味,但照顾肝、脾、胃较全 面。如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为主; 陈皮、半夏、砂仁除湿和胃;砂仁、陈皮配香 附疏肝理气。清代名医陈修园对香砂六君子汤 的评价说:“百病皆依此方而收功。”李老亦 认为香砂六君子汤药味虽然不多,但非常符合 脾胃病在治疗上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的治 疗原则。
4、治脾胃病必须紧密联系肝
李老认为,人是有机的整体,脾胃与其他脏腑 相互依存,五脏六腑皆禀受脾胃之营养运化, 而发挥其生理作用。因而脾胃的病变必然影响 他脏腑,其他脏腑阴阳之失调也必然影响脾胃。 而在诸脏腑中,肝脏与脾胃的关系更为密切。 如情志伤肝,肝郁气滞,失其疏泄条达,横逆 脾胃可导致脾胃升降失常,即所谓木郁克土; 如饮食损伤脾胃;或久病脾胃虚弱,湿阻中焦, 肝气失其正常的疏泄条达,均可导致肝脾失调 或肝胃不和,即土壅木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