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
中医辨证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辨证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分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在消化道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完好的情况下,出现持续或反复出现的消化道症状,如上腹胀闷、腹痛、恶心、呕吐、饱胀等,并伴有消化功能异常。
中医辨证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是通过辨别病因病机和病理变化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然后采取相应的中药治疗和调理方法。
一、中医辨证分型:1.脾胃虚弱型:主要特点是脾胃气虚,消化功能减弱。
患者多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便溏、舌淡苔白等。
治疗时应益气健脾、健胃消食,可选用党参、黄芪、白术等温补药物。
2.气滞型:主要特点是气机不畅,消化功能受阻。
患者多表现为腹胀闷、烧心、口苦、口干等。
治疗时应理气行滞,可选用枳壳、香附、陈皮等理气药物。
3.肝胆郁结型:主要特点是肝气郁结,症状多见于精神抑郁、烦躁易怒等。
患者多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嗳气等。
治疗时应疏肝行气、和胃消食,可选用柴胡、香附、郁金等疏肝药物。
4.阳虚型:主要特点是阳气不足,消化功能减弱。
患者多表现为肢冷、畏寒、腹痛等。
治疗时应温阳健脾、健胃消食,可选用附子、肉桂、干姜等温阳药物。
5.阴虚型:主要特点是阴液亏虚,消化功能减退。
患者多表现为口干口渴、消瘦、盗汗等。
治疗时应滋阴养胃、健脾消食,可选用熟地、枸杞子、麦冬等滋阴药物。
6.胃湿型:主要特点是湿气郁滞,消化功能减弱。
患者多表现为食欲不振、口黏腻、恶心呕吐等。
治疗时应健脾健胃、祛湿消食,可选用茯苓、半夏、草果等祛湿药物。
二、常用中药治疗:1.半夏泻心汤:适用于脾胃气虚、食滞胸口闷滞等病症,方剂主要包括半夏、黄连、干姜等。
2.保和丸:适用于气滞胃脘痞闷、饮食停滞等病症,方剂主要包括枳壳、乌梅、牡蛎等。
3.柴胡疏肝汤:适用于肝胆郁结、胃气不舒等病症,方剂主要包括柴胡、黄芩、干姜等。
4.四君子汤: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虚久泻等病症,方剂主要包括人参、白术、茯苓等。
5.六君子汤:适用于脾胃气虚、气虚久泻等病症,方剂主要包括党参、白术、陈皮等。
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经验探讨
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经验探讨汇报人:2023-12-12•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理论基础•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常用方法•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临床实践目录•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现代研究进展•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学术交流与发展趋势01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理论基础中医对脾胃病的认识脾胃的生理功能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是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病的病因中医认为,脾胃病的病因主要包括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等。
脾胃病的病理特点脾胃病的病理特点主要包括湿邪困脾、脾胃虚弱、痰瘀互结等。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医治疗脾胃病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根据不同的病症表现,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整体观念与个体化治疗中医治疗脾胃病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调理脾胃功能中医治疗脾胃病注重调理脾胃功能,通过改善脾胃的运化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脾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中医药治疗脾胃病注重整体调节,从改善整体体质入手,综合调理身体机能。
整体调节中医药治疗脾胃病一般副作用较小,不会对机体造成过多的损伤。
副作用小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疗效相对稳定,不易反复发作。
疗效稳定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优势02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常用方法中药汤剂总结词中药汤剂是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针对性强、疗效显著的特点。
详细描述中药汤剂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还可以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和剂量,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在临床应用中,中药汤剂能够有效地改善脾胃病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中成药总结词中成药是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常用方法之一,具有使用方便、携带方便、疗效稳定的特点。
详细描述中成药通常是将中药饮片经过加工、提取、纯化等工艺制成,具有使用方便、携带方便、疗效稳定等优点。
在临床应用中,中成药能够有效地缓解脾胃病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中成药还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中医治疗脾胃病 可根据辩证分型法进行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医治疗脾胃病可根据辩证分型法进行治疗
导语:中医在对脾胃病的方法上,常常是通过辨证分型的方式来进行的。
一般来讲,其具体的辩证分型方法,大家可从下文内容中进行了解。
脾气虚损:
中医在对脾胃病的方法上,常常是通过辨证分型的方式来进行的。
一般来讲,其具体的辩证分型方法,大家可从下文内容中进行了解。
脾气虚损:
因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外感寒邪,内伤生冷,中阳不振,虚寒内生而致。
症见胃脘隐痛,呕吐清水,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甚则呕血,大便色黑。
舌质淡胖,苔白腻,脉象沉细无力。
治宜健脾益气,摄血宁神。
方选归脾汤化裁,药用党参,黄芪,白术,白芍,当归,茯神,酸枣仁,砂仁,伏龙肝,焦地榆,槐花,甘草等。
肝火犯胃:
因恚怒伤肝,疏泄不畅,气机阻滞,日久化火,逆犯胃气,失于和降而致。
症见吐血鲜红,或呈褐色,便如柏油,嗳气恶心,脘胁胀闷,烦躁易怒。
舌质红,少苔,脉象弦数。
治宜清肝泻火,和胃止血。
方选柴胡疏肝散化裁,药用柴胡,白芍,枳壳,陈皮,香附,川楝子,郁金,黄芩,山栀,川楝子,龙胆草,吴茱萸,仙鹤草,甘草等。
瘀血阻络:
因久病胃痛,反复发作,气机不利,伤及胃络,血瘀阻滞,不通则病而致。
症见胃痛拒按,痛处不移,宛如针刺,夜间尤著,或彻胸背,呕血便血。
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象弦涩。
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选金铃子散加味,药用川楝子,元胡索,丹参,五灵脂,生蒲黄,赤芍,广木香,佛手,制没药,制乳香,甘草等。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如果脾胃不好,就会出现食欲不佳、胃胀、腹泻等情况。
中医认为,脾胃虚弱是引起脾胃病的主要原因,因此,中医治疗脾胃病注重调理脾胃,增强脾胃功能。
以下是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总结:
1. 调理脾胃
中医强调脾胃是人体的中心,治疗脾胃病必须从调理脾胃开始。
常用的药物有六君子汤、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等。
2. 补益脾胃
脾胃虚弱需要补益,中医认为补品中的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枸杞等可以补益脾胃。
常用的方剂有四君子汤、八珍汤、归脾丸等。
3. 清热化湿
湿热内蕴是引起脾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使用清热化湿的药物来治疗。
常用的方剂有苓桂术甘汤、二陈汤、消渴丸等。
4. 改善饮食
脾胃病患者需要注意饮食,避免过度饮食和过度饥饿、过度冷饮和过度辛辣食物等。
中医认为,应该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蔬菜等。
5. 心理调整
中医认为,情志与脾胃有关,情绪不稳定会导致脾胃失调。
因此,治疗脾胃病还需要进行心理调整,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
总之,中医治疗脾胃病注重调理脾胃、补益脾胃、清热化湿、改善饮食和进行心理调整。
对于脾胃病的患者,需要在中医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中医儿科脾胃病辨证治疗
、脾常不足、肾常虚。
历史文献《灵枢·逆顺肥瘦》: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 《颅囟经·病证》:“孩子气脉未调,脏腑脆薄,腠理开疏” 《小儿药证直诀》:“骨气未成,形声未正,悲啼喜笑,变态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传变迅速 ——“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 易虚易实指一旦患病,邪气易实,正气易虚。
如外感风邪:感冒——肺炎喘嗽实证——心阳虚衰——阳气 暴脱 ;
泄泻:外感时邪,或内伤乳食的实证 -暴吐暴泻,津伤液脱 的伤阴虚证 。
易寒易热:稚阳稚阴,易向两极转化。
如风寒之邪可迅速化热传里,变为里热证 。 急惊风在实热证时,转瞬出现阳气外脱之虚证。
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由于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活力充沛,组 织器官修复能力强,而且病因比较单纯。《景 岳全书·小儿则》:“其脏气清灵,随拨随应 。但能确得其本而撮取之,则一药可愈,非若 男妇损伤积痼痴顽可比。”
绝大部分的儿童骨折都不需要手术。
五脏 肝常有余
心常有余
肺常不足 脾常不足 肾常不足
状 去较易,不易出血
难擦脱,脱后出血
部 口腔内,舌上,多在两 多于扁桃体、咽、 位 颊内侧,少见于咽喉 腭或鼻腔处
一、鹅口疮
三、辨证治疗 (一)治疗原则
总属邪火上炎,治当清火。 实则清热泻火 虚则滋阴潜阳 均当配合外治疗法
一、鹅口疮
三、辨证治疗 (二)分证论治 1.心脾积热 证候:面红赤,脉滑数,大便干,小便短赤,
片状物,并可向咽喉处蔓延,甚至到食管、气管、肺 等。不宜擦去,强行剥离可有溢血。不痛、不流涎。 轻者无全身症状,不影响吃奶,重者可有低热、拒食 。 鉴别:白喉(全身症状重)、残留乳块。
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医辨证与治疗
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医辨证与治疗一、中医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辨证分析消化系统是人体内最主要的机能系统之一,负责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并吸收,同时排泄不需要的废物。
然而,由于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消化系统疾病日益普遍。
在中医学中,消化系统疾病被认为是脏腑功能失调或者阴阳失衡所致。
因此,在治疗方面,中医采用了辩证施治的方法。
1. 中医对胃肠道功能失调的辨证分析胃肠功能失调常见的表现有消化不良、腹胀、腹泻、便秘等。
根据中医理论,这些症状多数归属于脾胃虚弱和寒湿困滞两种情况。
(1)脾胃虚弱:常表现为食欲不佳、大便稀软、舌淡苔白等。
中医认为,胃主受纳和运输水谷精微,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提供营养。
如果脾胃受损,消化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治疗时可以采用理气健脾的方法,如服用健脾化湿的中药和进行针灸穴位刺激。
(2)寒湿困滞:常见于冬季或食物摄入不当导致胃肠受寒。
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稀软等。
中医认为,寒湿困滞会阻碍胃肠的正常运行,导致消化不良和排泄功能紊乱。
治疗时通常采用温阳祛寒、化湿通腑的方法,如服用温中散寒的中药和进行温针刺激。
2. 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辨证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便血、里急后重等。
根据中医理论,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与湿气内蕴、毒邪外袭有关。
(1)湿气内蕴:中医认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原因都可能导致湿气内蕴。
湿气郁于肠道,容易引发炎症反应。
治疗时可以采用清热利湿的方法,如服用清热化湿的中药和进行灸法排毒。
(2)毒邪外袭:中医认为,体内的毒邪侵袭结肠,会导致结肠黏膜损伤和炎症反应。
此时需要通过清除毒邪、消炎止血等方法来治疗。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和针刺局部穴位。
二、中医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措施1.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具体选择的中药方剂会根据不同的辨证结果而有所调整。
常见的具有健脾化湿功效的中药包括党参、白朮、茯苓等;具有温阳祛寒作用的中药包括附子、干姜、肉桂等;具有清火解毒作用的中药包括黄连、连州赤小豆等。
中医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
中医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在当今社会,消化系统疾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疾病。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宝藏之一,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方法。
本文将从中医角度探讨中医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
一、中医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认识中医将消化系统疾病归纳为脾胃病。
中医理论认为,脾胃是消化与吸收的重要器官,其功能好坏直接影响着身体的健康。
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湿热内蕴、痰湿阻滞等因素有关。
二、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方法1. 辨证施治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注重辨证施治,即根据不同的病情,给予相应的中药和疗法。
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是辨证论治,分辨病情的特点,确定治疗的方向和方法。
通过中药的配伍使用,可以调理脾胃,消除病因,改善身体的整体状态。
2. 药膳调理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还包括药膳调理。
中药膳食疗法是根据疾病的不同特点,选用具有特殊疗效的中草药搭配食材,制成可口的健康食品。
例如,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可使用黄精、淮山参等中草药配合糯米、红枣等食材熬制成粥,具有补脾胃的作用。
3. 针灸疗法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还包括针灸疗法。
针灸是中医独有的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
例如,通过针刺足三里、中脘等穴位,可以增加胃肠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4. 推拿按摩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还可以采用推拿按摩的方法。
通过按摩脾胃相关的穴位和区域,刺激脾胃经络,促进气血循环,调理脾胃功能。
例如,腹部推拿按摩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三、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效果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中医的辨证施治方法能够根据个体的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药膳调理、针灸疗法和推拿按摩等疗法,能够通过调理脾胃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增加治疗的舒适度和依从性。
总结起来,中医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辨证施治、药膳调理、针灸疗法和推拿按摩等。
中医专长脾胃病论述 -回复
中医专长脾胃病论述-回复我很高兴为您撰写一篇关于中医专长脾胃病的文章。
请继续阅读下文以获取详细的回答。
中医专长脾胃病论述引言:脾胃病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脾胃功能紊乱,引发各类消化系统疾病的一类疾病。
中医学将脾胃视为人体消化吸收与运化精气的关键器官,对脾胃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丰富。
本文将从脾胃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脾胃病的病因病机:1. 饮食不节:中医认为,饮食不当是导致脾胃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饮食过饱、暴饮暴食、常吃寒凉食品或嗜食生冷食物容易损伤脾胃功能。
2. 情志不遂:情志激动、抑郁、过度思虑等不良情绪也可损伤脾胃。
中医将其称之为“七情内伤”。
3. 外感病邪:外感风、寒、湿、暑等病邪侵袭脾胃,干扰其正常功能。
4. 先天不足:脾胃功能的先天禀赋不足也是脾胃病的重要原因。
这类病人往往消化功能较弱,易患消化不良、胃炎等疾病。
二、脾胃病的常见类型及其辨证施治:1. 脾胃虚弱型疾病:这类疾病常见的有消化不良、脾胃气虚、脾胃湿滞等。
病人常以食欲减退、腹胀、大便稀烂等为主要症状。
治疗上,主要通过健脾益气、化湿通腑的方法进行。
2. 胃热型疾病:这类疾病常见的有胃炎、胃溃疡等。
病人的主要症状为口渴、口苦、胃脘灼热等。
治疗上,主要通过清热解毒、去热止痛的方法进行。
3. 胃寒型疾病:这类疾病常见的有胃寒、寒痰等。
病人的主要症状为恶寒、喜热、胃脘冷痛等。
治疗上,主要通过温中散寒、化痰止咳的方法进行。
三、脾胃病的治疗原则:1. 注意饮食调理:合理饮食是预防和治疗脾胃病的重要措施。
尽量避免油腻食品、生冷食物,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如谷类、蔬菜等。
2. 调理情志:保持良好的情绪有助于脾胃的健康。
应避免情绪激动、过度思虑,积极调理心情。
3. 中药治疗:中医治疗脾胃病通常采用中药调理,根据不同类型的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常用药物有健脾益气、化湿排毒、温中散寒、化痰止咳等。
结语:脾胃病是中医专长的领域之一,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丰富。
中医脾胃病医案八十例
中医脾胃病医案八十例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医案有很多,我将从不同的角度为你介绍其
中的一些典型案例。
首先,脾胃病是中医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包括脾胃虚弱、消
化不良、胃痛、胃炎、胃溃疡等。
在中医治疗中,通常会根据患者
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来进行辨证施治。
比如,对于脾胃虚弱者,
常见的症状包括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溏等,中医常采用补脾健
胃的方法进行治疗,比如可以选用四君子汤等方剂进行调理。
其次,中医治疗脾胃病的医案中也常涉及到针灸疗法。
针灸作
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对于脾胃病也有较好的疗效。
比如,
对于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中脘等,通
过调理气血运行,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此外,中医治疗脾胃病的医案中还包括草药治疗。
中草药有着
丰富的治疗脾胃病的经验,常见的草药包括黄芪、党参、白术、山
药等,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配伍使用,以达到调理脾胃的效果。
总的来说,中医治疗脾胃病的医案有很多,涉及到的治疗手段
包括草药、针灸、食疗等多种方法,每个病例都有其独特性,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希望以上介绍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脾胃病的中医辨证依据有哪些
脾胃病的中医辨证依据有哪些脾胃在人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脾胃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
中医在诊治脾胃病时,有着独特的辨证体系,通过对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来判断病情的性质、部位和正邪盛衰等情况,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脾胃病的中医辨证依据。
一、脾胃的生理功能要理解脾胃病的辨证依据,首先需要了解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
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
运化水谷是指将摄入的食物消化吸收,并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脏腑组织;运化水湿则是指脾对体内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防止水湿停滞。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即接受和初步消化食物。
脾胃相互配合,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和输布,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
二、症状表现1、胃脘部症状胃脘疼痛是脾胃病常见的症状之一。
疼痛的性质、时间、部位等都有不同的辨证意义。
如胃脘胀痛,多为气滞;刺痛,多为血瘀;隐痛,多为脾胃虚弱;疼痛在空腹时加重,进食后缓解,多为虚证;疼痛在进食后加重,多为实证。
胃脘痞满也是常见症状,感觉胃脘部堵塞不通,胀满不适。
痞满而按之柔软,多为虚证;痞满而按之较硬,多为实证。
2、食欲和饮食情况食欲减退,多为脾胃虚弱或湿邪困脾;食欲亢进,多为胃火旺盛。
恶心呕吐,多为胃气上逆;呃逆嗳气,多为气机不畅。
3、大便情况大便溏泄,多为脾虚湿盛;大便干结,多为胃热津亏;大便时干时稀,多为肝郁脾虚。
4、其他症状腹胀、腹痛、肠鸣等也是脾胃病常见的症状。
此外,脾胃病还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等脾气虚的表现;口苦口臭、口舌生疮等胃火上炎的表现;肢体浮肿、舌苔厚腻等湿邪困脾的表现。
三、舌象舌象是中医辨证的重要依据之一。
对于脾胃病的辨证,舌象的观察尤为重要。
1、舌质舌质淡白,多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舌质红,多为胃火旺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多为血瘀。
2、舌苔舌苔白腻,多为寒湿困脾;舌苔黄腻,多为湿热内蕴;舌苔薄白,多为正常或脾胃虚弱;舌苔少或无苔,多为胃阴不足。
小儿脾胃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小儿脾胃病证的辨证与治疗脾胃是后天之根本,也是气血化生之源,小儿脾胃在人一出生时就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医诊病时,不论年龄大小,均需要观舌象、问饮食、查大便、诊脉象,因此脾胃的重要性显现无遗。
一、常见的小儿脾胃病症小儿常见的脾胃病症主要以呕吐、泄泻、脘腹痛、厌食、积滞、疳病、滞颐为主。
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引起的,导致乳食从胃、经口而出,是小儿脾胃病症中常见的一种病,我国古代医学认为,小儿呕吐,有寒、有热、有食伤,然寒吐热吐,未有不因饮食者,其病总属于胃,说明呕吐和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泄泻则是小儿常见病中典型的以大便次数、大便量增多为特征的疾病,粪质稀薄,甚至呈水样状态,泄泻可分缓急两种。
脘腹痛主要的疼痛部位是胃脘、脐之四旁以及耻骨之上的位置,可根据不同位置分为胃脘痛、脐腹痛、大腹痛、小腹痛、少腹痛。
胃脘痛指的是胃脘部位的疼痛,脐腹痛指的是肚脐周围部位发生疼痛,大腹痛指的是肚脐以上、胃脘以下部位发生的疼痛,小腹痛指的是肚脐以下、腹部正中发生的疼痛,少腹痛指的是小腹部两侧出现疼痛或一侧疼痛。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有些患儿无法描述具体的疼痛位置,常常会出现叙述含糊的情况,因此需要由医生进行判断,将此类疼痛统称为脘腹痛。
厌食指的是小儿长时间的见食不贪,发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的病症,小儿厌食和脾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积滞指的是由于内伤乳食,使小儿出现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畅的脾胃病症,此类疾患会使小儿不思乳食,腹部胀满,食而不化,以便秘或大便酸臭为典型的特征。
疳病是由于喂养方式不当或受到其他多种疾病的影响,使小儿的脾胃处于长期受损的状态,导致小儿的气液发生耗伤,引起了一种病症。
滞颐指的是在小儿口中不由自主地有涎液流出来,也就是俗称的流口水,由于涎液会浸渍在颐下位置,甚至可使颈部发生糜烂甚至对小儿胸前位置形成影响。
二、小儿脾胃病的病因病机分析小儿脾胃病的病因通常是由于外感六淫或秽浊之气直中脾胃导致的,或是受到乳食所伤、饮食不节、喂养不当等因素的影响,过度食用生冷、油炸类食物,对小儿脾胃造成了损伤。
脾胃功能失调的中医辨证治疗
脾胃功能失调的中医辨证治疗
引言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脾胃功能失调是人们常见的健康问题,中医在
辨证论治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脾胃功能失调的中医辨
证治疗方法。
脾胃功能失调的概述
脾胃是中医学中重要的消化系统器官,负责消化吸收和运化营
养物质。
脾胃功能失调表现为消化不良、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中医辨证分析认为,脾胃功能失调可分为多种类型,如脾虚、胃寒、胃热等。
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1. 脾虚型治疗
脾虚型脾胃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包括健脾益气、调节饮食惯等。
常用的药物有党参、黄芪等,可用于健脾益气。
2. 胃寒型治疗
胃寒型脾胃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等。
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包括温阳散寒、调理饮食等。
常用的药物有生姜、肉桂等,可用于温阳散寒。
3. 胃热型治疗
胃热型脾胃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口渴、口糜、便秘等。
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包括清热化湿、调整膳食等。
常用的药物有黄连、黄芩等,可用于清热化湿。
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在脾胃功能失调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其侧重于辨别不同的病因病机,从而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提高治
疗效果。
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简单实用,无法引起法律复杂性,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脾胃功能的平衡。
注:本文所介绍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仅作为参考,具体治疗方法还需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来确定。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症考点:痞满的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症考点:痞满的辨证论治关于“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中医内科学考点:痞满的辨证论治”相关内容,相信参加中医医术专长考核的考生都在关注,为方便大家了解,在此我们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痞满的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应首辨虚实。
痞满能食,食后尤甚,饥时可缓,伴便秘舌苔厚腻,脉实有力者为实痞;饥饱均满,食少纳呆,大便清利,脉虚无力者属虚痞。
次辨寒热。
痞满绵绵,得热则减,口淡不渴,或渴不欲饮,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涩者属寒;而痞满势急,口渴喜冷,舌红苔黄,脉数者为热。
(二)治疗原则治疗总以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为基本法则。
实者泻之,虚者补之,虚实夹杂者补消并用。
扶正重在健脾益胃,补中益气,或养阴益胃。
祛邪则分别施以消食导滞、除湿化痰、理气解郁、清热祛湿等法。
(三)证治分类1.饮食内停证证候主症:脘腹痞闷而胀,进食尤甚,拒按,嗳腐吞酸,恶食呕吐,或大便不调,矢气频作,味臭如败卵,舌苔厚腻,脉滑。
证机概要:饮食停滞,胃腑失和,气机壅塞。
治法:消食和胃,行气消痞。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常用药:山楂、神曲、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连翘。
加减:若食积较重者,可加鸡内金、谷芽、麦芽以消食;食积化热,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枳实通腑消胀,或用枳实导滞丸推荡积滞,清利湿热;兼脾虚便溏者,加白术、扁豆等健脾助运,化湿和中,或用枳实消痞丸消除痞满,健脾和胃。
2.痰湿中阻证证候主症: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舌苔白厚腻,脉沉滑。
证机概要:痰浊阻滞,脾失健运,气机不和。
治法:除湿化痰,理气和中。
代表方:二陈平胃汤加减。
常用药:制半夏、苍术、藿香、陈皮、厚朴、茯苓、甘草。
加减:若痰湿盛而胀满甚者,可加枳实、紫苏梗、桔梗等,或合用半夏厚朴汤以加强化痰理气作用;痰湿郁久化热而口苦、舌苔黄腻者,改用黄连温胆汤;兼脾胃虚弱者加用党参、白术、砂仁健脾和中。
3.湿热阻胃证证候主症:脘腹痞闷,或嘈杂不舒,恶心呕吐,口干不欲饮,口苦,纳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如何诊断和治疗脾胃疾病
中医如何诊断和治疗脾胃疾病中医诊断和治疗脾胃疾病,这可是一门相当有趣又实用的学问。
咱们先来说说中医怎么诊断脾胃疾病。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就像侦探破案一样,从各个方面寻找线索。
先说“望”,医生会瞅瞅你的脸色,如果面色发黄、没什么光泽,那可能脾胃就有点问题啦。
还有你的舌头,要是舌苔厚腻,或者舌头边缘有齿痕,这也能反映脾胃的情况。
我之前遇到过一位大哥,他总觉得自己没精神,胃口也不好。
中医大夫看了看他,发现他面色萎黄,再让他伸出舌头,舌苔又白又厚。
这一看,脾胃虚弱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闻”呢,就是听你的声音、闻你的口气。
要是你说话有气无力,或者口气比较重,这也可能是脾胃在“报警”。
“问”就更好理解了,医生会问问你,是不是容易腹胀、腹泻,或者有没有恶心、呕吐的情况。
还会关心你的饮食、睡眠怎么样。
“切”就是摸脉啦,通过脉象的变化来判断脾胃的状态。
那中医怎么治疗脾胃疾病呢?方法可多了去了。
中药调理是常见的办法。
比如说,脾胃虚弱的人,可能会用到白术、茯苓、山药这些药材,来健脾益气。
要是脾胃有寒湿,就得用一些温中的药,像干姜、砂仁。
我有个朋友,之前因为工作压力大,脾胃出了问题。
中医给他开了几副中药,让他回家熬着喝。
他一开始还嫌麻烦,但是喝了一段时间之后,明显感觉胃口好了,精神也足了。
除了中药,中医还有针灸、推拿这些方法。
针灸就像是给身体的经络“通电”,刺激相应的穴位来调整脾胃功能。
推拿就更舒服啦,揉揉肚子、按按穴位,能促进脾胃的消化和蠕动。
我记得有一次去中医馆,看到一个小朋友因为积食在做推拿。
推拿师傅手法特别轻柔,小朋友不仅不害怕,还咯咯直笑。
做完之后,小朋友说肚子舒服多了。
在饮食方面,中医也有讲究。
脾胃不好的人,要少吃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
多吃一些健脾养胃的东西,像小米粥、南瓜、山药。
还有情志调理也很重要。
中医认为,思虑过度会伤脾。
所以要保持心情舒畅,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总之,中医诊断和治疗脾胃疾病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湿阻脾胃证的中医辩证论治方法
湿阻脾胃证的中医辩证论治方法关于《湿阻脾胃证的中医辩证论治方法》,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湿阻肠胃证在中医药学上普遍的一种征候,一般来讲,在出現湿阻肠胃证后,大伙儿能用以下中医方法开展中医辨证论治,其可具有理想化的实际效果。
湿困肠胃病症:身体困乏而重,或头昏脑胀如裹,胸闷气短腹胀,纳食不香,嘴中黏腻无气味,大便糖稀,或有形寒,舌苔白腻,脉率濡滑。
治疗方式:芳香化湿。
中药方剂:藿香正气散。
本证关键指湿从寒化的湿寒证,意味着方为藿香正气散,具备非常好的利湿作用。
聚瑞以藿香、紫苏叶、茯苓、白芍芳香化湿;姜厚朴、法夏、白术茯苓苦温化湿;大腹皮、薏苡仁淡渗清热利湿。
集芬芳、苦温、淡渗于一方,并相互配合橘梗通宣肺气虚,甘草甘缓解中,共奏温化寒湿之效。
若边有清甜味者,加佩兰以提升芳香化浊之手。
若兼见食滞嗳腐吞酸者,再加山楂果、电音之王、鸡内金助消化温胃。
若腹胀大便糖稀者,共用平胃散,以提高健脾胃化湿的功效。
若兼具表证热寒者,加荆芥、防风辛散表邪。
寒湿中阻病症:脘痞闷似痛,纳呆,排便难受,嘴中苦而黏腻,渴不欲饮,四肢困重,或有身热不扬,汗出而热没退,舌苔黄厚,脉濡数。
治疗方式:清热解毒利湿。
中药方剂:王氏连朴饮。
己方以黄芩、山栀微寒清热解毒化湿;法夏、姜厚朴运脾化湿除满;石菖蒲、芦根、香豉中和清热解毒,醒脾去湿。
也可以加长石、鲜荷叶、薏米仁清泻渗湿。
脘连腹胀,加茯苓、大腹皮行气宽满。
身重痛者,加木防己去湿通脉止疼。
本证又可吞食甘露消毒丹,每服5-10g,日服2次,以清热祛湿,芳香化浊。
脾虚湿滞病症:四肢乏力,脘腹痞闷,喜揉按,大便溏薄,神疲倦力,厌食油腻感,舌苔薄腻或舌色胖淡。
治疗方式:健脾化湿。
中药方剂:香砂六君子汤。
己方以党参、薏苡仁、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法半夏、茯苓理汽化湿;甘松、白蔻和胃醒脾。
可加茯苓、藿香升清化湿。
如面浮肢肿者,加黄芩、荷兰豆、苡仁养血清热利湿消肿。
湿阻病中,还有一部分病人,在炎夏时节,出現闹心口干,无汗或流汗较少,发热不退,胸闷气短,纳呆,神疲倦力,舌苔腻,脉数,此乃暑湿外袭,别名“疰夏”,能用鲜藿香、鲜荷叶、羌活、香薄荷、板蓝根冲剂、六一散等清化暑湿,每能获效。
脾胃功能失调的中医辨证治疗
脾胃功能失调的中医辨证治疗背景介绍脾胃功能失调是中医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泛酸、便溏等症状。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其功能失调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饮食不规律、生活作息不良、情绪波动等。
中医辨证分析根据中医理论,脾胃功能失调的辨证可以分为虚实两种情况:1. 脾胃虚弱: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
舌质淡白,苔薄白,脉细弱。
虚弱型脾胃功能失调一般是由于饮食不当、过度劳累、忧思郁怒等因素导致脾胃气虚,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所致。
2. 脾胃湿热:主要表现为口苦、口干、纳差、大便黏滞等症状。
舌苔黄腻,脉滑数。
湿热型脾胃功能失调一般是由于饮食不洁、湿邪侵袭、情绪不稳等因素导致脾胃湿热内蕴。
中医辨证治疗方案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脾胃功能失调的中医治疗方案如下:脾胃虚弱型1. 调理饮食:饮食宜规律,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稀粥、粥面、绿叶蔬菜等。
少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2. 增强脾胃功能:可选用补益脾胃的中药调理,如党参、白术、炙甘草等,具体用药需根据个体情况而定。
3. 调理生活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
脾胃湿热型1. 饮食调理:宜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多喝水,帮助排除体内湿热。
2. 清热泻湿:可选用清热泻湿的中药,如黄连、苦参、赤芍等,具体用药需根据个体情况而定。
3. 调理情绪: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情舒畅。
适当进行舒缓放松的活动,如散步、瑜伽等。
注意事项1. 中医辨证治疗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 辨证治疗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见效,不宜急于求成。
3. 在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的同时,还需注意饮食和生活惯的调理,以增强脾胃功能。
希望上述内容对您有帮助,如还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咨询专业中医师。
辨方证用经方治疗脾胃病验案3则
经方 大 家胡希 恕 先 生 在 伤寒 学 界 独 树 一 帜 , 创 立 了“ 八 纲一 六经一 方证 体 系”, 提 出 了“ 先辨六经 ,
后 辨方证 ”的用 方 思路 , 以及 “ 方 证 是 辨证 的尖 端 ” 的独到 见解 。笔 者认 真学 习胡 老 的学 术 思 想 、 临证 经验 , 将 其 辨方证 用 经 方 的思 路 运 用 于 临床 脾 胃病 的治疗 , 兹举 验案 3则 , 介绍 如下 。 1 半 夏泻 心汤 案 患者, 女, 6 7岁 , 2 0 1 4年 6月 4 日初 诊 。主 诉 : 胃脘胀 满 2 0 d 。患者 2 0 d前 感 觉 胃脘 胀满 , 烧心 ,
“ 方证 是 辨 证 的 尖端 ” 的经 方 运 用 思 路 与 原 则 。 宗其 用 方 思
路, 以半夏泻心汤 治痞满 、 大 柴胡 汤治食 管 瘅、 《外 台》 茯苓
饮 治泄 泻 案 为 例 , 详细分析 辨识 方证过程 与用 方施 药细节 ,
借 此揭 示辨 识 方 证 运 用 经 方 的 临 证 思 路 在 脾 胃疾 病 辨 治 中
证, 并 指 出其实 质 为 “ 寒饮 郁 于 半 表半 里 , 既不 得 出
表, 又不得 人里 , 郁 而化 热 , 因呈上 虚下 寒 、 上热 下寒 之证 ” ¨ 。本 例 患 者 上 有 E l 干、 舌面 干 , 乃 上 热 无 疑; 中有 心 下 痞满 、 纳差 、 乏力 , 下 有 腹 部畏 寒 、 大便 不畅( 非 大便 闭结 ) , 脉 又 见 阴象 , 乃 中虚 下寒 已显 。 上热 下寒 , 虚实 并见 , 既 非表 之太 阳 、 少 阴, 又非 里之 阳明、 太阴, 亦 不是 半 表 半 里 之少 阳 , 唯 属半 表 半 里 阴证 之厥 阴病 最 为恰 当 。本 例 厥 阴之 痞 证 , 无 寒 湿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脾胃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脾胃功能失调,会引起一系列疾病。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脾胃病讲究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如对于脾虚胃弱型,可以给予益气健脾的中药治疗,如党参、黄芪等;对于湿热胃病型,可以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如黄连、黄柏等。
二、调节饮食
脾胃病的患者应该注意饮食调节,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易于消化的清淡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同时,还应该注意饮食的规律性,定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三、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在中医治疗脾胃病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脾胃功能,增强体质。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中脘、关元等穴位。
四、生活调节
脾胃病的患者应该注意生活调节,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
此外,还应该多参加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脾胃病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摘要:综述近年来中医对脾胃病的辨证治疗及研究、分析、归纳脾胃病的诊治思路与方法,进而总结其辨证治疗规律,以便有效的指导临床。
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也同其他学科理论一样,都要经过不断的深化,推陈出新符合当代人的应用,然后在新的思路下,利用先进技术,在反复实践中凝结成新的理论体系,继而不断延续和创新发展。
脾胃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总结历代医家关于脾胃病的辨证治疗规律,对继承发扬祖国医学,开展脾胃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脾胃病的内涵及脾胃学说的学术流派脾胃是中医的消化脏器,胃纳脾运、脾升胃降是人体消化功能的基本形式,中医脾胃病涉及脾胃的化纳、升降、化生失常的疾病。
中医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
它的发生和发展是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实践、认识而逐渐形成的学术流派。
脾胃学说始见于《内经》,它奠定了脾胃学说的基础理论,成为中医理论及诊断、治疗所遵循的准则,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
《内经》首先提出,“脾胃者,仓瘭之官,五味出焉。
”脾胃主受纳,运化饮食五味,输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明确指出了脾胃的功能及其重要性。
汉末医圣张仲景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的重要医学理论。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他对《内经》理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提出了著名的“脾胃论”,着重阐述了脾胃的重要性。
《内经》强调“人以水谷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李东垣便从脾胃立论,创立了“土者生万物”的学术观点。
认为人的元气靠脾胃来滋养。
脾胃消化功能旺盛,则人体健康,反之则病来。
他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他还强调脾胃气机的升降,认为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所谓升清气,是指将食物的精微升华,使其滋养全身:所谓降浊气,是指糟粕废物的排出。
但凡升降失司,均能引起疾病的发生。
因此,在治疗脾胃病时,要掌握调节气机升降这一关键环节。
若治疗脾病,需要重视升发脾阳:治疗胃病时,要注意降逆胃气。
在临床中,李东垣更重视升发脾胃之阳的重要性。
他总结了一套以益胃健脾,升阳补气为主的治疗方法,首创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著名方剂来治疗脾胃疾病,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喜柔润,脾喜刚燥,胃宜降则和,脾宜升则健。
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大家的对治疗脾胃病的一些重要成就,从中不难看出治疗脾胃病也需辩证治疗,因人而异。
名老中医经验 1.1 治疗脾胃病的基本大法是健脾益气:刘沈林〔1〕认为在脾胃病的发病机制中,脾胃虚弱为发病之由,而健脾益气则为治疗之本。
龙祖宏〔2〕认为治疗脾胃病其健脾为基本大法。
治疗脾胃病常用有辛开苦降、运脾除湿、清热化痰浊、散寒理气、益气升阳、健脾益气、甘温益气、甘寒养阴、活血止痛、温脾摄血等10法。
李德新〔3〕认为治疗脾胃病,要分清脾与胃的主次关系,偏于脾者,遵东垣温补之法,倡升发脾胃之阳,治以燥药升之;偏于胃者,循叶氏濡润之道,以保护胃之阴液为要,治以润药救之。
王大鹏〔4〕认为健脾益气法在临床中常配合其它治法综合使用,其中常配合的治法有:健脾益气理气法、健脾降逆法、健脾破积法、健脾清胃法、健脾渗湿法等。
1.2 治疗脾胃病的关键是调畅气机:唐江山〔5〕认为升降失常是脾胃病的基本病机,调畅气机是治疗脾胃病的关键,故治疗脾胃病从调畅气机着手。
章继东〔6〕认为治疗脾胃病即使无气郁之症,亦须酌用少许理气药来调畅气机。
邵祖燕〔7〕认为脾胃病的病理关键是气机不调,升降失常,治疗始终应调升降为主。
路志正〔8〕认为治疗脾胃病注重调其升降,常升清降浊之法并用。
王熊国等〔9〕认为辛味药在脾胃病的治疗中具有辛香化浊理气滞、辛开苦泄和脾胃、辛温助运导滞等功效。
1.3 健脾先运脾、运脾必调气:马晓英〔10〕等认为,在治疗脾胃病中,苦辛法通达上下内外重在调气机,适用于湿热证,为湿热证的治疗提供了借鉴。
冯志荣〔11〕辨证施治注重“通”、“运”、“疏”,以行气和胃,通降胃气;健脾升运,化湿祛痰为大法。
江育仁〔12〕认为健脾不在补贵在运,常用运脾化湿法、运脾和胃法、理气助运法、温运脾阳法、益气助运法。
马俊〔13〕善用行气法治疗脾胃病,认为行气法不仅能止痛、除胀、运脾、和胃,还能解郁、化痰、祛湿。
康正祥〔14〕认为治疗脾胃病谨遵热勿大辛,寒勿伏冰,补而不腻,泻宜和缓,疏调气机,因势利导的原则。
1.4 治疗脾胃病的首要方法为祛湿安胃:郝俊良〔15〕认为胃之病,湿为因,治脾胃病,应以祛湿为主。
单兆伟〔16〕认为脾胃病的治疗不外乎运脾除湿、清胃泄热、清热化湿和清化痰热等方面。
李振华〔17〕认为祛湿当以温药和之,清热须用寒凉之品,用药稍有不慎,或加重湿邪,或加重热邪,更伤脾胃,使病情加重。
步玉如〔18〕认为脾湿胃热是脾胃病的主要矛盾之一,正确妥善的处理这一矛盾,是提高脾胃病临床疗效的关键。
赵国琴〔19〕认为治疗脾胃病必须祛湿,祛湿安胃为治胃首法,治胃先祛湿,湿祛胃自安。
李任先〔20〕认为脾胃病的重要发病因素是“虚”和“痰”。
虚为生痰之本,痰为致虚为标。
治疗脾胃病时强调“痰气同治”,以健脾养胃、燥湿化痰为要。
1.5 治疗脾胃病首重审证求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马贵同〔21〕认为治疗脾胃病强调注意四点:首重审证求因,察证细致入微;精于辨证论治,强调健脾补虚;善调脾胃升降,重胃气存无;博彩中西之长,拓宽治疗思路。
林宝成〔22〕认为脾胃病症多为寒热错杂,辨治应握八纲,平调气血,兼理肝肾。
董健华〔23〕认为察病机,重胃气壅滞,通降为治法纲要;明脏腑,知土壅木郁,疏通勿忘治肝;析湿土,同气相召,宜通清利和脾胃。
李培珍〔24〕认为脾胃病病机为脾胃虚衰,寒热错杂为主,其治疗特色是顾护胃气,升降并用,治脾宜温阳,健脾兼理气化湿,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2 他脏病从脾胃病论治研究 如高辉远〔25〕对内科、妇科、儿科、老年病等多种疾患常从脾胃论治,提出了脾胃病辨治的四大法则,即补泻有法、适宜为度;升阳降逆、不可太过;药分寒热、用之勿过;药中病止、顾护胃气。
路志正〔26〕认为,脾虚湿盛是痹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故治疗痹症宜因症因时,健脾益胃;药食并进,强健脾胃。
李启允〔27〕认为治疗胸痹,若结合脾胃辨证分为脾失健运,寒凝中焦,元气虚衰,寒邪凝滞等类型。
分别以祛痰逐饮,宣痹还阳、补中益气、祛寒逐饮等方法治疗,则疗效更佳。
施奠邦〔28〕认为温燥不效,治宜养阴;健脾无效,治宜泄肝;补脾无效,治宜补肾;调气无效,治宜活血。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中医对脾胃病的辨证施治及研究与临床上取得较大的进展,显示了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但某些研究还有所创新与发展。
临床疗效是中医学赖以生存的法宝,中医药在脾胃病的治疗中显良好的疗效。
因此,汇集中医医家们对脾胃病的辨治方法及规律,既可开拓脾胃病的诊治思路和方法,又促使中医理论的发展。
研究脾胃病的辨治规律,不紧要重视对中医传统治疗方法的整理和研究,而且应与现代临床、实验研究结合进行,从而使脾胃病治疗研究不断深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舒鹏,刘沈林教受治牌胃病经验〔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2003,19(3):178~179。
〔2〕刘学兰,龙祖宏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探〔J〕.云南中医药杂志,2004,25(6):7。
〔3〕夏永良,易杰脾胃同治分清主次补虚祛湿调畅气机一脾胃病的治疗用药规律〔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8):452。
〔4〕王大鹏,中医气血五脏治则〔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192~210。
〔5〕陈霖,唐江山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4,36(12):9~10。
〔6〕章继东,老年脾胃病治疗体验〔J〕,陕西中医,2001,22(7):434。
〔7〕丁慧芬,邵祖燕教授调升降治脾胃病的思路与方法〔J〕,新中医,1999,31(4):10~11。
〔8〕王秋凤、路杰、边永君等,路志正教授调理脾胃心法〔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2):941~942。
〔9〕王熊国、吴明富,辛味药在脾胃中的应用〔J〕,陕西中医,2004,25(9):84。
〔10〕马晓英、王秀莲,苦辛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J〕,陕西中医,2003,24(7):660。
〔11〕何钢、魏雪飞、王影,冯志荣治疗脾胃病临床经验〔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18(10):38。
〔12〕陆力生,江育仁教授脾胃病治法举隅〔J〕,南京中医药大学报,2003,19(3):176~177。
〔13〕张敏东,马骏应用行气法治疗脾胃病经验〔J〕,安微中医学院学报,2000,19(1):34~35。
〔14〕王见义,康正祥辨治萎缩性胃炎经验撷萃〔J〕,江苏中医药,2004,25(1):9~10。
〔15〕郝俊良,从湿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J〕,河北中医,2003,25(2):115~116。
〔16〕李锐强,单兆伟,从脾湿、胃热辨脾胃病的经验〔J〕,河南中医,1999,19(1):9~10。
〔17〕李振华,浅谈对脾胃病的认识和治疗〔J〕,河南中医,1998,18(1):9~10。
〔18〕危北海,步玉如中医脾胃学说应用研究〔M〕,北京出版社,1993:601~602。
〔19〕徐亚民,赵国琴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疾病经验介绍〔J〕,四川中医,2004,22(6):1~2。
〔20〕郭仲之,李任先运用化痰法治疗脾胃病症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03,22(4):240~241。
〔21〕陈更新,胡鸿毅,郑红斌等。
马贵同教授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探析〔J〕,中医药学刊,2001,18(1);9~10。
〔22〕张元澧,林宝成老师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病经验〔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5 ,22(5):11。
〔23〕张淋国,董建华治疗慢性胃炎经验〔J〕,中国医药学报,2001,16(2):46~49。
〔24〕孔文霞,李培珍诊治脾胃病的经验〔J〕,四川中医,2005,23(10):10。
〔25〕薛长连,高辉远教授对脾胃病立法用药之经验撷要〔J〕,中医函授通讯,1995,3:30~31。
〔26〕张永红,路志正论治痹证不忘脾胃〔J〕,陕西中医,2007,28(1):83。
〔27〕李启允,胸痹与脾胃证治〔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2,25(2):47。
〔28〕杨彤丽,施奠邦分层辨治脾胃病经验举隅〔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2,12(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