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政治的概念

合集下载

如何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

如何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

什么是经济
1.经济就是生产或生活上的节约、节俭,前者包括节约资 金、物质资料和劳动等,归根结底是劳动时间的节约,即 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所需要的成 果。后者指个人或家满足最大的需要。总之, 经济就是用较少的 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获

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 荣的文化。这和“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一样, 体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体化。中国共产党 在新时期要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先进文化的 代表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根本代表,把执政党的 政权建设与社会经济、文化和人民大众利益紧密 联系起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活 力和丰富内涵。我们当前所讲的政治,就是由先 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集中表现,以人民满意为 目标,离开了这三个方面,政治也就缺乏生命力, 执政党就丧失执政的资格。在新经济时代,经济 和文化的一体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大趋势。
经济、政治、文化之间关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 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 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科技是文化 中的非意识形态组成,它在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加强。为推 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 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消费日益丰富,文化生产力 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民主政治相互交融,人的文化素质影响政治文明的 发展。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 的重要内容。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 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如何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

政治的概念和定义

政治的概念和定义

政治的概念和定义一、政治的概念和定义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政治是最高科学,人类试图改善生活并创造美好社会的活动就是政治。

政治首先是一种社会活动,它永远是双向的交流,而非个体的独白。

政治在最广以上是人们制定,维系和修正其生活的一般规则的活动。

作为政府艺术的政治,政治是与国家有关的事务。

作为公共事务的政治,超出了政府的狭窄范围,延伸到被视为“公共生活”或“公共事务”的领域。

作为妥协和共识的政治,政治被看作解决冲突的特定手段,即:通过妥协,调解和谈判而非武力和赤裸裸的权力来达到目的。

作为权力的政治,是最广泛也最为激进的,它不再将政治限定于特定的场域,而认为在所有社会活动和人类生存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政治在发挥作用。

二、主要的政体西方多头制:一般指现代代议制民主的制度与政治过程。

一般特征:(1)相当地容忍反对声音,至少使之足以制约政府的专断倾向。

(2)政治参与的机会必须相当广泛,足以确保高水平的大众回应。

新民主制:指民主巩固的过程没有彻底完成的政体;民主尚未成为唯一的游戏规则。

东亚政体:特征:(1)它们重视经济发展甚于政治目标,优先考虑促进经济增长与繁荣,而不是扩大西方公民自由意义上的个人自由。

(2)人民多支持“强”政府,往往会容忍强势的执政党,普遍尊重国家权力。

(3)强调忠诚、纪律和义务,民众也普遍倾向于尊重领导人的权威。

(4)东亚地区非常重视共同体和社会的凝聚力尤其是家庭。

伊斯兰政体:旨在建立神权政治,是一种宗教权威应凌驾于政治权威之上的原则。

军事政体:通过操纵军权和进行系统压制而得以生存。

主要特征,是根据某人在军事指挥链条中的位置来确定其政府领导职位。

三、政治意识形态核心要素意识形态是一套有或多或少内在一致性的思想观念,不管目的是维护、修正还是推翻现存的权力关系体系,它都提供了有组织政治行动的基础。

特点:(1)通常以世界观的形式解释现存秩序,(2)提供一个理想未来的模式和美好社会的构想,(3)勾画政治变迁何以产生并应该如何发生。

如何让小学一年级学生理解政治

如何让小学一年级学生理解政治

如何让小学一年级学生理解政治
在教育小学一年级学生理解政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以他们能理解和感受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政治对于成年人来说可能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可以通过简化和直观的方法来引导他们理解。

首先,我们可以从身边的日常生活开始,比如家庭或者学校里的规则和决策。

我们可以告诉学生,政治就像是一个家庭或者班级的规则制定过程,是大家一起商量决定的事情。

这样他们就能够把政治和他们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故事和游戏来帮助他们理解。

比如,可以编一个简单的故事,讲述一个小动物社区里面如何决定谁来负责收集食物,或者如何决定在公园里面建一个新的游乐场的过程。

通过这些故事,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或者讨论的方式,体验到政治决策的过程和意义。

另外,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现实生活中的政治活动。

比如,可以带他们观察学校里面的学生会选举,或者社区里面的一些公共事件和决策。

通过这些实际的例子,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政治是如何影响到他们的生活的。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使用简单清晰的语言来解释政治概念,避免使用复杂和抽象的术语。

比如,可以用“大家一起决定的规则”来替代“民主决策”,用“选举”来替代“投票过程”。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总之,教育小学一年级学生理解政治需要我们以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通过日常生活、故事和实际例子来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政治的基本理解。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也可以为他们未来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

(一)对政治概念的不同理解
(1)道德政治论——以 伦理道德来治理国家 “政者正也,子帅以政, 孰敢不正”。 ——孔子
(1)道德政治论——以 伦理道德来治理国家 政治的本质就在于‚正义‛
代表作:
《理想国》
——柏拉图
‚政治是最高而最广的善‛ ——亚里士多德 代表作:《政治学》
(2)政治是法律现象,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政治是处理社会公共生活和公共事物中关于权 力与服从关系的一般原则、制度和策略;在阶 级存在的社会里,政治的基本内容是处理以国 家权力为中心,以阶级之间的关系和阶级之间 的斗争为基础的社会公共生活和公共事物的一 般原则、制度和策略”。 (姜涌编著:《政治学概论》,山东大学出版 社1998年版,第11页)。
荀子
代表人物:商鞅和韩非子 商鞅变法:推行以法治国;重利重刑;加强君权,确立 君主的独裁统治;强调耕战;实行郡县制度;统一了度 量衡。——为秦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韩非子 :法家思想集大成——霸道和暴力 ‚法‛ (商鞅)、‚术‛(申不害)、 ‚势‛(慎到) 的结合,发展并形成了一套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理论体 系;暴力统治 。 儒法区别: 儒家:德治仁政,王道之治; 法家:法治,霸道之治。

第二节 政治(学)在中国的变迁
1、中国古代政治及其学说 (1)奴隶社会时期的政治及其学说 夏、商和西周——“天神”观念和宗法血缘相 结合
神权政治观占据主导地位。 商朝表现为“帝”,在西周表现为“天”和 “天命”, “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统治者从“帝” 或“天”那里获得统治地位、取得统治权力。
《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孟子
荀子 人性基础:人性恶, 组织论:群、分、义 ‚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 分何以能行?曰义。‛ 管理者:能群。即按照一定分工和等级把人 组织起来。 组织的手段:分。 组织结构: 社会等级结构——贵贱有等; 社会伦理结构——君臣父子兄弟; 社会职业机构——士农工商; 国家管理结构——官序:礼宾、民政、军 事、文华、农业、建设、林业、工商

政治的含义

政治的含义

西方的政治学家为政治下过许多定义,
• 例如:①认为政治是国家的活动,是治理国家,是 夺取或保存权力的行为。②认为政治是权力斗争, 是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现象。③认为政治是人们在 安排公共事务中表达个人意志和利益的一种活动, 政治的目标是制定政策,也就是处理公共事务。 ④认为政治是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⑤认为政 治是一种社会的利益关系,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 性分配。
• (2)实质:是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 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 • (3)核心:是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中心问题 是国家。
• (4)活动:是科学、艺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来研究它。
产生原因
• 政治一开始就是围绕国家权力展开的,表现为人 们攫取、维护、建设、执行、制约国家权力的全 部活动。政治现象产生之后,经历了几千年的发 展,已高度成熟。在现代,政治是牵动社会全体 成员的利益并支配其行为的巨大社会力量。 • 政治现象还将在人类社会长期存在,只有当人类 的政治生活发展到从根本上改变少数人管理多数 人的政治模式,实现社会的自我管理时,原来意 义上的政治现象才会转化为一般社会现象而最后 消亡。
• 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和发展,宗教信仰成为 了人们所追求的人生意义,而不是古代时 候的政治。从封建统治下发展出来的这种 政治成为了现代政治的起源。 • 托马斯· 阿奎那把亚里士多德的名言“人依 其本性是政治的动物”改成了“人依其本 性是社会的动物”。
古代中国
• 中国古代的政治和西方以及古希腊的政治含义有 很大不同。中国古代的政治很大意义上是君主和 大臣管理和统治国家的活动。这种政治被宣扬为 上承天命,因而施行善政才能上合天意,而恶政 则违背天道,会受到惩罚。 • 中国古代的政治贯穿了个人的日常生活,道德是 衡量政治活动的标准。在这种政治下,缺乏制度 上的规范,政治的运作更多依靠道德规范。

政治学——概念 理论 和方法

政治学——概念 理论 和方法

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第一章政治学:1.可以一般的定义为研究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现象,政治过程,政治关系以及政治实践的学科。

目的是揭示政治现象、过程的本质或规律性、提供政治相关知识。

2.一门研究政治主体尤其是国家或政府如何凭借公共权力而做出公共决策和分配社会价值的社会科学学科,目的是提供政治领域的知识。

政治的概念。

传统观点:1,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2,一种超越自然与社会的力量。

3,是人际关系中的权利现象。

4,一种公共决策及价值的权威性分配过程。

5,就是国家的活动。

6,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7,是利益集团之间的互动。

8,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新定义:社会权力的有限制的运用。

我们认为:作为人类社会生活或社会关系的一个领域,政治是指参与公共生活的个人、团体或组织为实现既定的目标,通过支配、影响、获取和运用公权力,而做出公共决策以及分配社会价值或利益的过程。

特征:1,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一个基本领域。

2.主体是参与公共生活的个人、团体和组织。

3.是由一系列的行为或活动所构成的过程。

4.政治活动或政治行为具有特定的目标。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差别:主体,过程,原则和行为方式,目的。

联系:共同基础——人。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体重体现。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影响经济。

政府全面的干预经济,政治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政治学的结构。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

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

国际化与本土化。

第二章政治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古代政治研究传统的形成。

近代政治研究的转型。

现代政治学科的兴起。

古代的政治学研究传统形成于古希腊及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

基本特点是政治思想与道德哲学或者伦理学密切相关。

这一传统标志着政治学研究的真正开端,即人类对政治生活或者政治实践的认识由自发上升为自觉。

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指明的方向并确立的主题。

中世纪政治研究及政治思想的基本特点是:1.神学政治论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政治概念1.1 政治的概念政治,是指在一定社会制度下,统治阶级利用国家的强制力量,通过各种制度和手段来管理社会的一切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并实现其统治的活动。

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1.2 国家的概念国家是指一定的领土范围内,有一定人口的社会政治组织形式。

它是一个社会的组织形式,是社会的产物和工具,同时又是社会存在的条件和来源。

1.3 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指国家机关行使的管理、领导和执法的权力。

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权力,具有强制性,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地位的手段之一。

第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2.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个时期是一个长期的过渡时期,是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2.2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全党全国的指导思想。

第三、我国的领导3.1 我国的性质我国是我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我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2 我国的指导地位我国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和集中指挥。

在全国各族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信和权威,有着特殊重要的领导地位。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的深入学习和理解,我们不仅对政治的概念、国家的概念和政治权力等知识点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了解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我国的领导,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建设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所涉及的内容非常重要,它不仅是我们了解国家政治制度和发展方向的基础,更是我们全面理解社会主义、领导地位等重要概念的基础。

政治学

政治学

政治学真题第一篇政治的性质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一)04年一、1 “政治”答:(1)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人们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力的一种社会关系。

这一定义有三个基本点:其一,它强调社会政治关系是围绕一切特定利益,借助于一切社会公共权力而形成的,这就概括了一切政治现象的特征。

其二,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实现和形成的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否则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

其三,它指出了政治的全部本质内容。

(2)政治的实质和含义表现为: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

任何阶级要实现自己的目的,都必须掌握对国家或社会的最高统治权。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03年三1“政治的含义与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答:1.政治的含义(1)在西方,“政治”这个概念是从希腊语的polis一词演化而来,它的最初涵义是指希腊的古代城邦,即城市国家。

(2)关于政治的概念一直以来就是个众说纷纭、争执不休的话题,不同的思想家对它进行了不同的定义和解释。

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和当代西方政治学者的解释;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3)传统的和当代西方政治学者的解释:第一,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于伦理道德。

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在古代,政治学和伦理学是混在一起的。

各个思想家都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认为政治的最高目的,就是为了使人和社会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

第二,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认为政治的主要现象——国家是法律的产物,因为国家是为了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而设置的。

第三,将政治是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中国古代法家,把政治理解为对权力的追逐和运用。

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题答案

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题答案

三、名词解释: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行为主义:是指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3、政治权利:一般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权利。

4、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5、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的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6、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家)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7、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8、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

9、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国王.皇帝.沙皇.大公.苏丹)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

10、二元君主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形式上由君主与议会共同掌握,但实际上较大权力为君主所有,政府也对君主负责,议会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11、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12、议会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由议会执掌,通过选举产生的总统一般是权力的象征,而不掌握实际权力,是“虚位”国家元首.政府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一旦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辞职或者请求总统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13、总统共和制:是指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

政治教案:什么是政治

政治教案:什么是政治

政治生活前言一、什么是政治(板书)师:我们对“政治”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在怎样的情况下用到“政治”一词?(政治说词)生:(让学生说一说有关政治的词语或现象)师:(归纳说明)政治利益、政治权利、政治权力、政治斗争、政治博弈、政治理想、“二会”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政治选举、政治信仰、政治家、政客、讲政治、从政治的高度、国内政治、国际政治等等。

师:还有我们开设的这门课程也称为“政治课”。

所以说,关于“政治”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

师:那么,什么是政治呢?(请同学们按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什么是政治?)生:(回答、列举自己所理解的“政治”)师:(介绍几位名人对政治的理解)◎孙中山:“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

政治就是管理众人之事。

◎列宁:政治就是参预国事,指导国家,确定国家活动的方式、任务和内容。

师:“政治就是众人之事,即公共事务。

”师:政治就是管理众人之事。

这里接着可以提出(或者衍生)三个问题。

(可以试着让学生思考:是哪三个问题?)师:第一个问题:所谓的“众人之事”是何事?什么事?——利益生:生计之事、生存之事、生活之事、民生之事、权利之事、利益之事。

师:总之,所谓的“众人之事”就是“众人的利益之事”、“公众的利益之事”。

师:课本上讲“政治是为经济利益服务的”、“政治是经济(利益)的集中表现”。

师:列宁——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罗曼·罗兰——政治的后台老板总是金钱。

----斯威夫特——我相信在政治中有这样一条神圣的“马雅维里”定律:“为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另一部分人就要作出牺牲”。

师:第二个问题:由谁来管理(谁有权管理)众人的利益之事?——权力师:管理众人之事的权力表现在——在利益分配时,在“谁该得到什么?得到多少?”问题上可说了算。

生:(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师:这里有一个公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

“天赋人权”——人一出生就享有自己作为人的诸多权利,如生存权、受教育权、劳动权、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

政治学知识问答百题(含答案)

政治学知识问答百题(含答案)

政治学知识问答百题1.什么是政治?答:政治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

2.对政治概念有哪些不同解释?答:有神学性解释,道德性解释,法律性解释,权力性解释,管理性解释,价值性解释等。

3.韦伯是如何解释政治的?答:认为“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力或力求影响权力的分配。

” 这是一种权力性解释。

4.孙中山是如何解释政治的?答:认为“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

” 这是一种管理性解释。

5.伊斯顿是如何解释政治的?答:认为政治是“与社会所进行的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有关的那种社会交往。

” 这是一种价值性解释。

6.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有哪些主要特点?答:第一,认为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第二,认为政治是经济基础的集中表现;第三,认为国家政权是政治的主要和根本的问题;第四,认为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7.政治学概念可以区分为哪些种类?答:一类是规范性概念,又称价值性概念,用来表达那些被认为是“应该”或“必需”的事情,是价值负载的;另一类是解释性概念,也称实证性概念,用来描述一个客观事物的实际状况,是价值中立的。

其中第二类概念又可以分为分析性概念和综合性概念两类。

8.政治学研究有哪些意义?答:第一,确立共同的政治理念,广泛地形成政治共识;第二,探索合理的政治安排,合理地规划政治生活;第三,寻求文明的政治规则,文明地解决政治冲突;第四,了解他人,学会与别人打交道。

9.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政治思想有哪些?答:儒家“为政以德”的政治思想;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墨家“兼爱兴利”的政治思想;法家“以法治国”的政治思想等。

10.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答: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政治学”时代;中世纪的“神学政治学”时代;现代的“理性主义”政治学时代;当代的“科学主义”政治学时代。

11.柏拉图“理想国”的特点是什么?答:“理想国”就是正义的国家,特点是统治者(智慧)、武士(勇敢)、劳动者(节制)各守其位、各尽其职。

政治学的基本概念解析

政治学的基本概念解析

政治学的基本概念解析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的学科,它研究政治权力的产生、分配和运行规律,探索政治行为的动机和意义,以及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变迁等问题。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政治学既关注政治理论的发展,又着眼于政治实践的解读和指导。

下面将对政治学的基本概念进行解析。

政治:政治是指人类社会中各种利益关系的形成、调整和表达的过程,是人类社会有序发展的基础。

权力:权力是指人们对他人行为施加影响并使其服从意愿的能力。

政治权力是特殊形式的权力,是一种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

国家:国家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它拥有政治主权和领土完整,并通过政府来管理国家事务。

政府:政府是国家的最高行政管理机关,负责制定和执行政策,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一套规范政治行为的规则和机制,包括宪法、法律、选举制度、行政机构等。

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是指对政治现象进行分析、思考和评价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如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保守主义等。

民主:民主是一种政治理念和制度,强调政权应当来自人民,并通过选举和公众参与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独裁:独裁是一种政治制度和行为模式,以一个人或一个集团的专权为特征,缺乏政治权力的制约和合理分配。

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政府活动的一部分,包括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估等职能,以满足公众的需求和利益。

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研究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探讨国际体系的形成和演变,以及国际冲突和合作的动因和后果。

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和政治环境中接受政治观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政治行为:政治行为是指个体或集体在政治领域中表达意见、争取权益和参与政治活动的行动。

议会制度:议会制度是一种代表性制度,通过选举产生的议会成员在立法和监督等方面发挥作用。

分权制衡:分权制衡是一种政治制度和理念,通过将政治权力分散给多个机构并相互制约,以避免专制和权力滥用。

上述是政治学的一些基本概念解析,这些概念构成了政治学研究的基础,有助于我们理解政治现象、分析政治问题和参与政治实践。

什么是政治最通俗易懂的解释

什么是政治最通俗易懂的解释

政治可以理解为一种关于权力、决策和资源分配的活动和学科。

简单来说,政治是人们通过组织和管理社会事务来解决冲突和实现共同利益的过程。

在政治中,人们通过选举和投票选择代表来管理和领导国家或地区,制定和执行法律,并决定公共事务的发展方向。

政治也涉及到政府机构的运作、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社会组织的活动,以及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竞争和合作。

政治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秩序、公平与正义,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

通过政治,人们可以在公共领域参与讨论和决策,影响政策,并追求自身和社会的利益。

政治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领域,涉及到经济、法律、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人民政治概念

人民政治概念

人民政治概念人民政治概念简述什么是人民政治概念?人民政治概念是指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参与和发言权利,以及政府对人民的管理和服务责任。

它强调人民的权益和利益应得到保障和尊重,人民应该参与决策和监督政府行为。

人民政治概念的核心内容•民主:人民政治概念的核心是民主原则。

民主意味着人民能够自由地表达意见,平等地参与政治决策和选举,以及监督政府行为。

这是确保人民政治权利的重要基础。

•参与:人民政治概念强调人民应该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这包括参与选举、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决策过程,以及参与社会组织和公民团体。

只有通过参与,人民才能真正发挥影响力和权力。

•权利:人民政治概念追求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

这包括自由的言论、出版和集会权利,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和传播的权利。

政府应该制定和执行法律,以确保人民能够行使这些权利。

•公平正义:人民政治概念强调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政府应该保障人民获得公正的待遇和社会福利,以及平等的机会。

这也包括对违法行为的严惩和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

•责任:人民政治概念认为政府有责任为人民服务和管理国家事务。

政府应该积极回应人民的需求和诉求,制定合适的政策和法律。

政府应该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和执行者。

人民政治概念的意义和作用•平等和自由:人民政治概念的实施能够促进社会的平等和自由。

人民有权利参与决策和监督政府,以保障自己的权益和利益。

•民主发展:人民政治概念是民主发展的基石。

只有通过人民的参与和发言权利,才能建立真正的民主制度。

•政府合法性:人民政治概念的实施使政府的权威和合法性得以确立。

政府应该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以人民的参与和监督为基础。

•社会稳定:人民政治概念能够加强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通过人民的参与和监督,政府的失职和腐败行为得以遏制,有效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公民意识:人民政治概念的强调可以培养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人民会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进步和改善做出贡献。

以上是对人民政治概念的简要说明,它是一种在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政治理念。

如何在小学阶段引导孩子了解政治概念?

如何在小学阶段引导孩子了解政治概念?

如何在小学阶段引导孩子了解政治概念?
在小学阶段引导孩子了解政治概念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政治不仅仅是成年人的领域,它关乎社会的组织和运作,也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于孩子们来说,理解政治概念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社会,还能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简单而生动的比喻来向孩子们解释政治。

可以告诉他们,政治就像是一个大家庭,由不同的成员组成,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责任。

政治决策就像是家庭中的决策一样,需要大家一起讨论和决定,以确保每个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其次,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政治概念。

比如,学校里的班委会和学生会就是一个小小的政治体系,班级里的决策需要经过投票和讨论,让孩子们参与其中,体验民主决策的过程。

另外,可以通过故事和游戏来引导孩子们理解政治。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年龄的故事书籍或者动画片,讲述关于公平、正义和合作的故事,让孩子们从中学会如何分辨是非、理解权利和义务。

除了以上方法,还可以通过参观地方政府机构或者模拟选举活动来直观地展示政治的运作方式。

带领孩子们走进议会大厦或者地方政府办公室,让他们看到政治决策的实际场景,这样的亲身体验会更加深刻地影响他们对政治的理解。

总之,引导孩子了解政治概念不仅仅是向他们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他们成为未来社会有责任感和参与感的公民的重要途径。

通过生动的比喻、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故事和游戏,以及实地参观等方式,可以让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就建立起对政治的基本理解和兴趣,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施米特的“政治的概念”

施米特的“政治的概念”

施米特的“政治的概念”【摘要】是一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政治理论著作。

在该书中,施米特提出了关于政治的新理念,强调政治领域的决定性和主权性。

他将主权视为决定政治行为的核心,并提出了“例外状态”的概念,强调在危机时刻政治领袖必须拥有超越常规法律的权力。

施米特还对政治和敌人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真正的政治活动在于将对立的力量定义为敌对关系。

他强调政治的本质在于建立内在的联系和秩序,为社会提供稳定和安全。

施米特的政治思想对当代政治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引发了许多争议。

他的观念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政治运作的本质和原则。

【关键词】施米特, 政治的概念, 政治理论基础, 主权, 决定性, 例外状态, 政治, 敌人的定义, 内在联系, 影响, 当代政治理论, 启示, 争议, 政治观念.1. 引言1.1 施米特的“政治的概念”Carl Schmitt是20世纪德国著名法学家和政治理论家,他的作品《政治的概念》被誉为政治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这部书中,施米特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争议性的观点,对当代政治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施米特认为政治是关于权力的斗争和决策的领域,其中主权和决定性是政治的核心。

他强调政治的本质在于决定何为善恶、正邪,而这种决定性质正是主权的体现。

施米特还提出了“例外状态”的概念,认为在紧急情况下,主权者可以超越法律和正义的限制来行使权力,从而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施米特还对政治和敌人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认为政治的存在在于区分“友”和“敌”,并通过对“敌”的斗争来维护自身利益。

他强调政治的内在联系是建立在敌我对立关系的基础上,而非理性合作或道德共识。

施米特的政治思想强调政治的本质是权力和决策,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政治理论关于合作、正义和道德的观念。

他的观点激发了对当代政治理论的探讨和思考,同时也引起了对其观念的争议和解读。

是一部具有深刻洞察力和启发性的著作,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1、如何理解“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2、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2)政治是以一定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3)政治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运行和发展的规律。

3、简述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1.西方的政治学最早发源于古希腊社会2.中世纪,政治学成为神学统治的思想工具,具有浓厚的蒙昧主义色彩,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和阿奎那。

3.文艺复兴是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阶段。

4.15世纪至16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形成时期5.17世纪至18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阶段6.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发展和变革阶段。

7.19世纪后期,资产阶级政治学,已经成为一个拥有众多研究学者的专门学科,包括三个历史阶段:<1>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末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从法律的角度出来研究国家、政府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宪法成为了政治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2>第二阶段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3>第三阶段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政治学研究方向转变为公共政策的研究,反映了资产经济对于政治学理论研究的新要求。

4、“行为主义政治学是政治学史上的一种有趣现象。

”,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等层面上的,对人本身的关注较少。

5、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特点有哪些?①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把政治现象理解为一种客观的、按一定规律发展的社会现象,同时又把它看成是一种受各种物质条件制约的,反映一定经济基础状况的相对独立的现象.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不是从现象到现象,而是从决定政治现象的社会生活内在规律和社会经济基础,来研究和把握政治现象的本质,从而科学地揭示人类社会政治活动的基本规律.②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把对政治现象的研究与人类的彻底解放密切结合起来,完全是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利益服务的.③革命性.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改造世界的学说.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第19页).这种改造世界的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革命性的特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公开宣布废除私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④实践性.体现在理论和实践统一的原则上.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科学考察历史和社会的结果,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的理论总结..⑤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它不是从静态层面上研究各种政治现象,而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来透视和把握政治现象,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和判断一切政治现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实践性决定了它的内容必将在不同的时代、社会和文化背景下,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从而使它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并在指导实践活动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身.6、学习、研究政治学有什么意义(1)有助于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2)有助于我们科学的认识当今世界复杂的政治问题(3)有助于学习好政治学专业其他课程(4)有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实践1、学习和研究政治学,有助于我们确立共同的政治理念,广泛地形成政治共识2、学习和研究政治学,有助于我们探索合理的政治安排,合理地规划政治生活。

政治的概念

政治的概念

政治的概念
1、政治的概念:是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

2、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国家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政治是牵动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并支配其行为的社会力量。

3、“政”是政权主体,“治”是维护政权的方法和手段,治是围绕着政进行的。

政治包括军事、法律、政权机构、政治党派团体,等等方面。

“政”主要是政权、政府、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治组织、政治机构。

“治”主要是指法律、制度、政策以及依据这些进行的行为,包括军事、法律、行政等方面。

“政”是硬件,“治”是软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政治的概念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1如何理解政治的概念A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B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C权威性的分配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2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期什么样的作用A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的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B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个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C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问题上,要注意防止和反对两种片面倾向:一种是吧阶级斗争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否认社会基本矛盾再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另一种抹杀阶级矛盾,否认阶级斗争,认为在阶级社会,离开阶级斗争社会也可以发展3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A世界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确途径是顺应时代潮流和各国人民的意愿,因势利导,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4国家有那些职能国家职能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

其中对内职能有: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职能。

对外职能有:A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防止和抵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B根据本国的利益调整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进行国际间的交流,参与国际经济政治事务5如何理解我国的政体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我国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选举代表组成全国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的权力机关,行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统一领导国家事务和管理国家,社会的政治制度。

6马克思主义哲学有那些特征A实践概念的科学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

他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是实践性,他还具有创新性,阶级性和科学性B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①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②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C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7矛盾在事物发展中有何作用A矛盾的同一性在发展中的作用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务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务的发展和存在提供必要的前提②矛盾双方相互利用,相互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③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B矛盾的斗争性再发展中的作用①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②在事物质变过程中,矛盾的斗争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8实践是如何检验真理的A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主观认识,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这就是必须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

B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是唯一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C人们以一定的思想理论为指导从事实践活动,引出一定的客观效果,这样就能够吧原来的思想理论同客观现实相对照,从而检验出原来的理想理论是不是真理9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里A生产方式既劳动方式,而劳动是吧人类从动物分离出来的根本途径,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10如何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11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含义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理论体系,就是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其中,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

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科学地回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

说:“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

”(《》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0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个大体系、大范畴。

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在今后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所形成的的理论成果也都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范畴。

宪法是法律的组成部分,具有法律的共性。

但是,宪法不同于普通法,它在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是一个国家法制的基础和核心。

(一)宪法的特征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2)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1)党的领导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2)人民主权原则。

(3)法治原则。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民主集中制原则。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极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其阶级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

刑法有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

狭义刑法是指刑法典。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基本原则刑法本身所具有的,贯穿于刑法始终,必须得到普遍遵循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准则,就是刑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刑法明文规定了三个基本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刑法第3条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产生的思想渊源是三权分立学说与心理强制说。

但该原则的四项基础则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民主主义要求,什么是犯罪,对犯罪如何处罚,必须由人民群众决定,具体表现为由人民群众选举产生的立法机关来决定;尊重人权主义要求,行政法,是国家重要的部门法之一,是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

或者说是调整因行政主体行使其职权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

可见,(1)行政法是设定行政权力的法。

在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凡是创设和规定行政权力的法律规范均属于行政法的范畴。

(2)行政法是规范行政权力如何行使和运用的法。

(3)行政法是监督行政权力的法。

(4)行政法是对行政权力产生的后果进行补救的法。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权力的取得、行使以及对其监督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社会关系的法,它着重调整行政权力与其他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利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法。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功能1.指导立法的功能立法者在制定行政法律文件时需要确定基本价值目标,选择合适的政策。

2.行政活动准则的功能: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渊源功能3.帮助司法机关克服成文法局限性的功能4.加强法治宣传的功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界定:是指贯穿于行政活动的实施及行政争议的处理的全过程,体现行政法的价值理念,蕴含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之中的准则或精神。

行政法的三类原则:(1)政治原则或宪法原则(2)行政法基本原则(3)行政法的具体原则或者称为特别原则《劳动法》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而制定颁布的法律。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以及调整与劳动关系密切相隧的其他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劳动法》作为维护人权、体现人本关怀的一项基本法律,在西方甚至被称为第二宪法。

其内容主要包括:《劳动法》劳动者的主要和义务;劳动就业方针政策及录用的规定;的订立、变更与解除程序的规定;的签订与执行办法;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制度;制度;劳动卫生和等。

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诉讼法诉讼法部门指规范诉讼活动的法律。

主要包括有《》《》《》。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

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涵义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规范,受社会普遍的认可。

(2)职业道德是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

(3)职业道德没有确定形式,通常体现为观念、习惯、信念等。

(4)职业道德依靠文化、内心信念和习惯,通过员工的自律实现。

(5)职业道德大多没有实质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6)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对员工义务的要求。

(7)职业道德标准多元化,代表了不同企业可能具有不同的。

(8)职业道德承载着和凝聚力,影响深远。

职业道德具有从属性、职业性、稳定性、继承性、适用性以及成人性等特点职业道德范畴,是指反映职业道德现象的一些基本观念,或者说,各种反映和概括职业道德现象的特性、方面和关系的基本概念。

职业道德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或规范,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判断,表明褒贬态度作用它具有维护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作用,同时具有教育作用和调节作用。

开展职业道德评价活动的益处。

通过职业道德评价,可以使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从业人员的内心信念,并见之于行动。

可以引导和帮助职工群众改善和提高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明辨善恶,正邪,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实现“为人民服务,树立行业新风”这一目标。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九个方面:(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3)在社会主义本质、根本任务问题: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培养四有新人。

(5)社会主义建设外部条件问题: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对外开放。

(6)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问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7)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问题:“三步走”战略。

(8)社会主义事业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与自身建设;必须依靠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人民军队是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9)祖国统一问题:“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执政为民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要: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年月日2000年1月14日在《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三个代表”概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人为本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