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生物七上《种子植物》word教案 (25)
七年级生物上种子植物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种子植物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d7f4b2cf84b9d529ea7acd.png)
〈第一课时〉 4 人小组合作实验,通过观察和讨论,
一、观察种子 说出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 巡视
均在学 生讨论
方案二:对照老师出示的菜豆种 指导
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
1、菜豆种子 (自制)看书,同学间讨论交流知道
的结构
4/7
提供
发言的 基础上, 纠正补 充完善
菜豆种
word
两种种子结构。
的异同。
果实,感受种子植物能够产生种子。 出示菜豆纲种如子下、:玉米种
二、产生种子
然后在看书自学的基础上就讨论提 纲实验小组讨论、比较得出结论。
子 结 构 的1、相孢同子点和和种不 子哪一个生
同点表格命。力 更 强 ?
的主要意义
方案二:观察藻类、苔藓、蕨 类三类植物(突出放大孢子)以及种 子植物(突出放大果实、种子)的 CAI
方案三:结合方案一、二[注: 挂图、
时间充裕、学生动手能力较强的情况 剪贴图
2、玉米种子 下]
用彩色
的结构
方案四:在看书自学的基础上, 粉笔板画
观察教师板画的菜豆种子,玉米种子
结论交流,填充表格
米 种 子 结 构 方案一:观察课前收集的种子、
出示讨论提
挂图、
方案三:结合方案一、二[注: 剪贴图
2、玉米种子 时间充裕、学生动手能力较强的情况 用彩色
的结构
下]
粉笔板画
方案四:在看书自学的基础上,
观察教师板画的菜豆种子,玉米种子
结构图,并能说出各部分结构的名
称。
3、菜豆、玉 学生讨论交流,填充表格
米 种 子 结 构 方案一:观察课前收集的种子、
出示讨论提
巡视, 为什么? 2、种子植物
生物七年级上册《种子植物》教案
![生物七年级上册《种子植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0742d5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c.png)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授课周次
授课时间
课题
第二节 种子植物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说出种子的基本结构。
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3.识别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教学重点
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区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教学难点
1.玉米种子的结构。2.胚的结构。
教学方法与手段
自学、合作交流、实验、讲授
教学准备
课本、教案、配套练习、课件、不同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如花生、苹果、桃、梨的果实,松的球果、种子等
第一课时
课时数
1课时
课堂教学实施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复备内容或集体备课讨论记录(标、增、改、删、调)
一、温故互查(4分钟)
【师】提问:
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有哪四大类群?
【师】为什么种子植物比孢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
【生】因为种子有种皮,使胚受到保护。有贮存丰富营养物质的子叶或胚乳。种子是一个器官,适应性强,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只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萌发。所以种子植物比孢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
(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6分钟)
【师】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你能准确说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吗?请大家将收集来的果实切开,观察其种子的着生位置。再观察松子在球果的位置。讨论哪些种子是裸露的?哪些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1)裸子植物:松、柏、银杏、水杉、苏铁
(2)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3.果实对被子植物的意义:保护种子;有助于种子传播
教学小结:
【生】因为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果实对种子起到保护作用,能免受环境中各种不良因素的危害,同时,有些果实还具有一些适于传播的特点,从而扩大了被子植物的分布范围,使被子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分布范围更加广泛。
种子植物 (教案)
![种子植物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e23947f7ec4afe04a1df37.png)
教案
课题:种子植物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本节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种子的结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说出种子的结构,了解什么是裸子植物,什么是被子植物,并能够相应的举例说明。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
1、能够说出种子有哪些基本结构。
2、能够区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并举例说明。
(二)能力
1、通过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认识种子的结构。
2、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分析,区别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过程中,体验物种的多样性以及事物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1.认识种子的结构。
2.区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二)难点:1、理解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的原因。
2、理解被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创设情景法
五、教学用具
PPT演示文稿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计划
第二节种子植物
一、种子的结构
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人教版初中生物种子植物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种子植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5eb05e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0.png)
人教版初中生物种子植物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种子植物的特点和分类;2. 掌握种子植物的生殖过程;3. 能够分辨不同种子植物的特征和生长环境。
教学重点:1. 种子植物的特点和分类;2. 种子植物的生殖过程;3. 种子植物的特征和生长环境。
教学难点:1. 理解种子植物的生殖过程;2. 区分不同种子植物的特征和生长环境。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实物植物标本。
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种子植物,引起学生对种子植物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学习种子植物的特点和分类1. 讲解种子植物的定义和特点;2. 分类介绍种子植物的两大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三、学习种子植物的生殖过程1. 通过PPT介绍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2. 结合实物植物标本演示不同种子植物的生殖过程。
四、讨论种子植物的特征和生长环境1. 分组讨论,总结不同种子植物的特征和生长环境;2. 汇报讨论结果,共同探讨种子植物的适应能力和生长环境的影响因素。
五、实践操作学生观察实物植物标本,对其进行分类和特征描述,加深对种子植物的认识和理解。
六、课堂检测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种子植物的理解程度。
七、课堂总结总结种子植物的特点和分类,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八、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种子植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准确区分不同种子植物的特征和生长环境。
但在教学中,还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观察能力,以提高他们对种子植物的认知水平。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1.2《种子植物》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1.2《种子植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0bf04a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f.png)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1.2《种子植物》教学设计课题:《种子植物》科目:初中生物学年级:七年级上册版本:人教版(2024)课时:2课时一、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倡导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注重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种子植物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种子植物”是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一章《植物的类群》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种子植物的基本特征、种子的结构以及种子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地位和与人类的关系。
通过学习,学生将对植物的生殖和发育有更深入的理解,为后续学习植物的分类和进化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对植物的种子有一定的认识,知道种子可以萌发成新的植物,但对于种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种子植物的分类等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
七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观察和动手操作,但抽象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
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识别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阐明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种子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尝试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通过识别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识别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种子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保护植物的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和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比较。
初中生物种子植物教案
![初中生物种子植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c7419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2.png)
初中生物种子植物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种子植物的分类和特征;2. 掌握种子植物的生殖方式和种子结构;3. 能够区分种子植物中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种子植物的分类和特征;2. 种子植物的生殖方式和种子结构;3.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分。
教学难点:1. 种子植物的生殖方式和种子结构;2.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分。
教学准备:1. 植物标本或图片;2. 种子样本;3. 显微镜或其他观察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植物,让学生注意到植物的多样性;2. 提问:你们知道植物可以分为哪两大类吗?3. 学生回答: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4. 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种子植物。
二、种子植物的分类和特征(15分钟)1. 介绍种子植物的分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2. 展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3. 讲解裸子植物的特征:种子裸露,没有果实,如松树、银杏等;4. 讲解被子植物的特征:种子包裹在果实中,如花草植物等;5. 学生总结种子植物的特征:有种子,能够通过种子繁殖。
三、种子植物的生殖方式和种子结构(20分钟)1. 讲解种子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2. 讲解有性生殖的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形成精子,精子通过花粉管到达胚珠,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种子;3. 讲解种子结构:种皮、胚乳、胚轴、胚根、子叶等;4. 展示种子样本,让学生观察种子的结构;5. 学生总结种子植物的生殖方式和种子结构。
四、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分(10分钟)1. 讲解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种子是否包裹在果实中;2. 学生观察标本或图片,区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3. 学生回答问题:哪些是裸子植物?哪些是被子植物?五、总结和练习(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种子植物的分类、特征、生殖方式和种子结构;2. 布置练习题:判断题目中给出的植物是裸子植物还是被子植物;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人教版初中生物《种子植物》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种子植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5af8426c175f0e7dd1372f.png)
①菜豆种子的结构;
指导学生观察种子的结构
巡视、指导,提供种子的图片、剪贴图。
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法,2人小组合作实验,通过观察和讨论,说出菜豆种子及其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填充表格。
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认识菜豆种子的结构及其作用。
③玉米种子的结构;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纠正、补充、完善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
请同学们按照组的顺序每一个同学说出一种你知道的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名称。
同学们在刚才的说植物名称游戏中,哪泛的原因是什么?
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种类多的原因主要有果皮保护和果皮上适于种子传播的特点
我国的裸子植物在全世界占居首位,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我国特有的银杉、水杉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2、归纳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仔细观察、培养分析、比较、归纳知识的能力,初步树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辩证观点。
重点
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
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难点
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
观察种子的结构所需的各种材料用具(菜豆种子、玉米种子、放大镜、碘液、刀片等);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自制);CAI课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过程与方法
1、学生收集种子和果实并能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2、讨论并归纳出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分布广泛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和合作,识记校园内及本地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体验绿色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初中生物《种子植物》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种子植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ba67fc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c.png)
课题名称种子植物学科生物教材版本人教版年级七年级教材分析“种子植物”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该节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种子的结构”,第二课时“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学好“种子的结构”,是学好“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前提,同时也为学习种子的萌发做了铺垫。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好奇心比较强烈,想要通过动手操作探索未知的领域,但是独立完成操作的能力和方法还有待加强,因而我设计了小组合作实验。
学生可以先按自己的想法,利用工具解剖观察自己收集的种子;然后再按照实验导学单的方法步骤观察芸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得出结论,完成知识构建过程。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种子的结构。
2.通过比较了解芸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
3.通过收集种子感受实践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解剖和观察芸豆种子和玉米种子。
2.认识种子结构。
教学难点:玉米种子的解剖与观察。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浸软的芸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观察种子结构所需的各种用具;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多种种子;完成微课学习;尝试制作种子模型;尝试探究种子的萌发。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等。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认识校园种子植物”视频,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情境感受激发兴趣自主探究组织学生解剖并观察自备种子,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观察思考上台展示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动手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
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根据微课学习反馈引导学生关注实验导学单中的实验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骤。
注意事项:1.观察种子前用吸水纸将水吸干;2.由外向内进行观察种子的结构;1.自学实验步骤,按照步骤完成芸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观察。
明确目标,明确任务;关注细节,规范操作;3.玉米种子从中央纵面(箭头所示)剖开;4.将实验结果展示在实验导学单展示栏部分。
巡回指导:纠正个别学生的错误操作。
2.组内交流,总结种子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种子植物》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种子植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0a2990f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f.png)
什么特点。
三、合作探究:
小组内观察,讨论交流后,试回答以下问题:
1、种皮有什么作用?
2、豆类植物的子叶有什么作用?
3、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玉米胚乳遇碘变蓝说明什么?
4、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有那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请你根据观察完成
下表:
相同点
菜豆种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和
玉米种子
5、讨论分析:同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相比,种子植物为什么更能适应陆地环境?
种子植物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观察生物体的基本步骤。
2、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3、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自主学习:
1、实验材料用具:浸软的菜豆种子,浸软的玉米种子,刀片,放大镜,滴管,稀碘液。
2、阅读课本P79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并分组进行实验,填写出实验步骤
(1)观察菜豆的种子
1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观察它的。
2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薄皮,分开合拢着的两片。
3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和,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
2对照图3—10进行观察。用刀片将这粒玉米种子从纵向剖开。
3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碘染成蓝色的以及未被
四、达标测试:
1、认认图(请将图中对应结构填在数字后)
2、在下表中比较单、双子叶植物的不同点。
玉来种子菜豆种子
3、有一个描述花生果实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头住着白胖子。”麻
屋子指花生的,红帐子指的是,白胖子是指
子叶
胚乳
根系
叶脉
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1.2种子植物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1.2种子植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38999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0e.png)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种子植物》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种子植物》是人教版(2024)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的重要章节,位于植物学部分的起始位置。
本课只要内容旨在学生提供了种子植物的基础知识,而且为后续学习植物的生长发育、分类等知识打下基础。
本章节与前一章的植物概述相衔接,为学生理解植物界的多样性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学基础。
同时,种子植物的知识也是学生了解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说出种子植物比孢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学会观察种子的结构,提高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培养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通过识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提高对生物的分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中种子植物多样性的兴趣和欣赏。
2.引导学生认识到种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3.增强学生保护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意识。
4.通过了解种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增强保护植物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种子植物的定义及其与非种子植物的区别。
2.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结构特征和生活史。
3.种子的结构、功能以及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学难点】:1.种子植物的分类及其特征的辨识。
2.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物学原理。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充满好奇,但缺乏系统的生物学背景知识。
他们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但可能在抽象概念的理解上存在困难。
因此,教学中需要结合具体实例和实验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直观认识,并逐步引导他们理解抽象概念。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1)利用实物展示,如各种种子(大豆、玉米、花生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标本等,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种子的结构和不同植物的形态特征。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种子植物》教案.doc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种子植物》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061c65959b6648d7c0c746b8.png)
课题第二节种子植物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出种子的基本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能力目标:运用观察法识别种子的结构;运用比较法区别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了解其与人类发展的关系。
重点 解剖和观察单、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认识种子 的结构。
难点 玉米种子的解剖和观察。
教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启发式教学教具 PPT 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自学训练小组探究 表达交流 组织游戏:随机展示收集的果实和种子4-5组(每3个一组,任 意搭配)。
讲述:这些大小、形态、颜色各不相同的种子都能长成具有根、 茎、叶的植物体,这是否与它们的内部结构有关呢?分发各种不同的种子。
组织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将种子剖开,引 导学生边操作边提出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讲解:观察的顺序:由表及里,由上至下,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 观。
注意事项:不要急于切开种子;不要急于分开两个豆瓣,要感受 两个豆瓣相连的部位是哪里;注意玉米切开的方向,仔细观察子 叶、果皮和种皮;仔细观察玉米切面滴加稀碘液后的颜色变化。
巡回指导:纠正个别学生的错误操作,特别是对玉米种子的解剖 和观察。
指导学生绘制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图,比较结构上的异同 点。
说出展示的植物名 称。
联系生活,寓教于乐,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趣。
4人一组,集思广益, 制定小组探究方案。
按照探究方案,将手 中的种子剖开并分别 放好;比较不同种子 结构的异同点。
按照教材第79-80页 的方法步骤,完成对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 的观察。
组内交流教材中列出 的问题,说出种子各 部分结构的名称,总 结出单、双子叶植物 的特点。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精讲点拨整合提升反馈评价提出问题:请大家把最初自主探究中解剖开的种子与解剖后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进行比较,你会发现什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七年级生物上册3.1.2《种子植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3.1.2《种子植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96e02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5.png)
- 生态适应性:裸子植物多生长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适应性强。
4. 种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碳循环:种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调节碳循环。
- 氧循环:种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氧气来源。
- 生物多样性维护:种子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
(3)裸子植物的繁殖特点:学生对裸子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活习性不易理解,难以为其生态适应性提供合理解释。
(4)种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学生难以理解种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关键地位,以及它们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影响。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3. 科学探究: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和调查等方法,主动获取生物知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 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1)种子植物的分类:了解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特点,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被子植物的特征:明确被子植物的种子结构、果实结构和传播方式等。
5. 种子植物的实例分析
- 粮食作物:如小麦、稻谷等,了解其种子结构和果实特点。
- 经济作物:如棉花、烟草等,了解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 绿化植物:如树木、草本植物等,了解其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板书设计
1. 知识点梳理板书设计
① 种子植物分类: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初中生物人教版种子植物教案
![初中生物人教版种子植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526c3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6.png)
初中生物人教版种子植物教案
教学内容:种子植物
一、知识点概述:
1. 种子植物是植物界中较高等级的植物,主要特征是由种子繁殖。
2. 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在母体上,而被子植物的种子则包裹在果实内。
3. 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珠、胚和营养物质。
二、教学目标:
1. 掌握种子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3. 理解种子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活特点。
三、教学重点:
1. 种子植物的特征和分类。
2. 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1. 种子植物的特征和分类:
- 讲解种子植物的基本特征,如种子繁殖、葵花目、胚珠植物和种子植物的共同特点等。
- 分别介绍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特征及代表种类。
2. 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 通过展示种子的结构图,解释种子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种皮、胚珠、胚和营养物质等。
- 讲解种子的功能,如保护胚胎、提供养分和传播种子等。
五、教学辅助手段:
1. 明信片或实物展示种子的结构。
2. PowerPoint 或视频资料介绍种子植物分类和特征。
六、教学评估:
1. 准备简答题,让学生回答种子植物的特征和分类。
2. 设置观察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种子的结构,分析其功能。
七、教学延伸:
1. 带领学生到户外采集种子,通过手工制作模型,深入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 组织学生参观植物园或种子植物展,加深对种子植物的了解和认识。
种子植物教学教案设计
![种子植物教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5e0bb5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2.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种子植物教学教案设计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对象:初中生物课程学生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植物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3. 能够区分种子植物中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4. 了解种子植物的生殖过程;5.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种子植物的定义、分类和特征;2. 比较法: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了解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3. 观察法:观察种子植物的实物标本或图片;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种子植物的生殖过程。
教学准备:1. 实物标本或图片;2. PPT课件;3. 教学卡片;4. 分组讨论的材料。
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植物的分类,引出种子植物;2. 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种子植物?”Step 2:讲解种子植物的定义和分类(10分钟)1. 讲解种子植物的定义;2. 介绍种子植物的分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Step 3:讲解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10分钟)1. 讲解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2.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了解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
Step 4:观察种子植物的实物标本或图片(5分钟)1. 展示实物标本或图片;2.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种子植物的特征。
Step 5:小组讨论种子植物的生殖过程(5分钟)1. 分配讨论材料;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种子植物的生殖过程。
Step 6: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种子植物的特征示意图。
三、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授、学生作业和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价学生对种子植物的定义、分类、特征和生殖过程的掌握程度。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的发展。
五、教学延伸在后续的课程中,可以进一步讲解种子植物的生态适应、分布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1.第二节 种子植物(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1.第二节 种子植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da5b722af90242a995e531.png)
《种子植物》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3)明确种子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识别种子的结构,学会观察的一般方法,并能应用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共同的实验合作中,形成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与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2)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明确种子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运用讲授法、实验法相结合等教学方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实验器材;收集、整理并熟悉本课教学目标知识体系。
学生准备:阅读教材,收集相关信息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出示图片,提出问题:用什么来繁殖后代呢?引导学生回忆孢子植物的特点来分析。
出示图片,进一步提问:毛白杨和银杏用什么来繁殖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分析。
通过呈现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进入本次学习过程。
二、新课讲解1.种子的结构教师出示不同种类的种子,提问:种子的基本结构怎样?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分析,形成概念。
出示实验提不,强调观察顺序。
出示菜豆种子的结构图,引导学生识记各结构,出示玉米纵切图,精讲方法,出示玉米结构图,引导学说出与菜豆种子的异同。
教师出示对比图,指导学阅读,结合图片说出各结构的功能是什么,强调玉米实际是一粒果实,明确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的原因,从而理解各结构的功能。
指导学生填表,明确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的异同点,说出胚乳的作用。
教师出示孢子植物及种子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孢子植物相关的知识,采用对比的方法来说明种子与孢子的不同之处,说明种子中营养物质的重要,从而明确种子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2.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教师出示图片,提出问题:如何区分苹果树和油松呢?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所见到的种子的不同来分析,然后出示松的球果和西红柿的果实,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来分析得出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来将其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最新人教版初一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节《种子植物》教案
![最新人教版初一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节《种子植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4cab89f242336c1fb95e5a.png)
第二节种子植物
教学目标
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4.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和合作。
重点和难点
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总结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励志名言:
1、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
——高永祚
2、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阮元
3、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富兰克林
4、学习要有三心,一信心,二决心,三恒心。
——陈景润
5、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
——狄德罗
6、“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
——陶行知
7、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学习来修剪。
——培根。
种子植物-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种子植物-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2cdab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e.png)
种子植物-高中生物下册教学资料
一、知识点概述
在生物学上,植物被分为了两个大类,分别是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
这里将主要介绍种子植物的相关知识。
二、讲授目标
本节课主要针对以下知识点进行讲解: 1. 种子植物的基本特征; 2. 种子植物的分类; 3. 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4. 种子的萌发过程。
三、课堂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如下:
1. 引入(10分钟)
介绍种子植物的概念,并让学生认识种子、芽、根、茎、叶这些植物器官的概念。
2. 讲解种子植物的基本特征(20分钟)
1.种子植物的异养营养;
2.种子植物体的结构:种皮、胚乳和胚芽等;
3.种子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
3. 讲解种子植物的分类(20分钟)
引导学生通过形态特征,将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类,并分析两类植物的异同之处。
4. 讲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20分钟)
1.种子由种皮、胚乳和胚芽构成;
2.种子的重要作用:传递基因、存储能量等。
5. 讲解种子的萌发过程(30分钟)
1.水分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2.种子萌发的基本过程:吸水、酵素活化、胚芽伸出、根发芽并生长;
3.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水、温度、氧气等。
6. 总结(10分钟)
重点梳理本节课所讲授内容,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并加强知识点的印象。
四、课后作业
1.总结种子植物的基本特征、分类、种子的结构和功能及萌发过程,并整理成表格或图表;
2.观察学校的花卉,记录种子萌发的变化。
五、拓展阅读
1.《植物生命史》
2.《植物分类学》
3.《种子与萌发》
以上内容参考自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初中生物上册种子植物教案
![初中生物上册种子植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4ff358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3.png)
初中生物上册种子植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种子植物的特点和结构,能够描述种子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植物的保护意识,尊重并关爱植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种子植物的特点和结构。
2. 种子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种子植物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测这些植物的名称。
2. 学习:讲解种子植物的特点和结构,重点介绍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3. 实验:安排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种子的外观、颜色和大小,并比较它们的特点。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种子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种子植物的理解。
6. 作业:让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和复习相关知识。
四、教学资源
1. 种子植物的图片和实物
2. 实验材料:不同种类的种子、显微镜等
五、评估方式
1.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态度
2. 完成的作业和实验报告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种子植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实验
能力。
下节课可以继续拓展种子植物的知识,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植物世界。
初中初一生物上册《种子植物》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一生物上册《种子植物》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8cafb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eb.png)
5.定期进行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关爱生命的热情。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保护种子植物资源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用事实和证据说话,不迷信权威。
3.教学过程:
(1)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种子植物的定义、分类、生活周期等关键知识点。
(3)教师强调种子植物的经济价值: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全面、系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2.种子植物的生活周期,包括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发育、繁殖等关键环节。
3.种子植物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意义,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学会使用生物学术语描述种子植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表达能力。
(二)教学难点
1.种子植物分类的依据和分类方法的掌握,特别是对一些易混淆类群的理解。
2.种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关键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5.学生团队合作意识逐渐增强,喜欢通过讨论、实践等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6.部分学生对生物学课程存在恐惧心理,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种子植物的定义、分类及主要特征,特别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
6.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生物七上 种子植物 教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生物七上 种子植物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69f9c16edb6f1afe001f2b.png)
一、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认识并能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②能力目标:通过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学会观察的一般方法,并能应用于今的学习和研究之中;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与创新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三、课前准备教师:观察种子的结构所需的各种材料用具: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自制);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图片;藻类、苔藓、蕨类、种子四类植物的CAI课件(扫描或下载);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其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的CAI课件(扫描或下载);动态展示桃的果实和种子的CAI课件[动画:桃的果实(完整)纵向剖开(展示种子)]学生:不同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如花生、苹果、桃、梨的果实,松的球果、种子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藻类、苔藓、蕨类三类植物都不结种子,而我们常见的花草树木、瓜果蔬菜、粮食,绝大多数都结种子,故统称为种子植物。
这样温故而知新,自然而然导入新课。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可以说,我们都是靠种子植物养活的。
不同植物的种子其大小、形状各异,如:海椰子的种子,大到重达1500 g左右,而斑叶兰的种子,小到1亿粒的重量才有50 g。
那么,不同植物的种子其结构是否也迥异呢?以此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第一部分:观察种子在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之前,老师要使学生了解观察生物体的基本步骤(由表及里、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等),然后学生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4人小组合作实验,结合老师出示的菜豆种子结构挂图,自制的玉米种子结构剪贴挂图,通过观察和讨论、比较,能够说出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并且能够描述这两种种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注:玉米种子结构的观察是教学中的难点,为了指导学生观察清楚,可自制一张剪贴挂图来讲解它们的位置关系。
剪贴图的制法是:照着现成的玉米种子结构的挂图,绘制一个与挂图上的胚同等大小的胚的结构图,剪下来,并把子叶与胚根、胚芽之间的连线剪开,仅让子叶与胚轴相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种子植物
重点和难点:
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教学过程:
引言:
藻类、苔藓、蕨类三类植物都不结种子,而我们常见的花草树木、瓜果蔬菜、粮食,绝大多数都结种子,故统称为种子植物。
这样温故而知新,自然而然导入新课。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可以说,我们都是靠种子植物养活的。
不同植物的种子其大小、形状各异,如:海椰子的种子,大到重达1500g左右,而斑叶兰的种子,小到1亿粒的重量才有50g。
那么,不同植物的种子其结构是否也迥异呢?以此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第一部分:观察种子
在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之前,老师要使学生了解观察生物体的基本步骤(由表及里、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等),然后学生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4人小组合作实验,结合老师出示的菜豆种子结构挂图,自制的玉米种子结构剪贴挂图,通过观察和讨论、比较,能够说出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并且能够描述这两种种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注:玉米种子结构的观察是教学中的难点,为了指导学生观察清楚,可自制一张剪贴挂图来讲解它们的位置关系。
剪贴图的制法是:照着现成的玉米种子结构的挂图,绘制一个与挂图上的胚同等大小的胚的结构图,剪下来,并把子叶与胚根、胚芽之间的连线剪开,仅让子叶与胚轴相连。
再将这张图贴在原挂图的胚部,使子叶、胚芽、胚根的边缘游离,教学时用手掀开即可)。
第二部分:产生种子的主要意义
实验结束后,教师对实验结果作一概括性小结:种子的基本结构相同,表面有一层种皮,里面是胚。
胚实际上就是幼小的生命体。
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学生观察藻类、苔藓、蕨类三类植物(突出放大其生殖细胞——孢子)的CAI课件,再观察种子植物(突出放大其果实、种子的C AI课件,就老师给的讨论提纲实验小组讨论交流)。
讨论提纲如下:
1、孢子和种子哪一个生命力更强?为什么?
2、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成为陆生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在各实验小组代表积极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予以肯定并加以完善:孢子于是个生殖细胞,而种子是种器官,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强得多,种子植物之所以更适应陆地环境,成为陆生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能产生种子是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部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学生将课下收集的苹果、桃、梨等果实切开,观察其种子的着生位置。
再观察松的种子在球果中的位置。
在老师以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相同点是“子”,不同点是“裸”、“被”为启发点的点拨下思考、讨论,顾名思义得出答案: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二者相同点是都能产生种子,不同点是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而被子植物的种子不裸露,外有果皮包被。
学生观察常见的裸子植物、被于植物的CAI课件,认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学生观察“当地几种被子植物的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的CAI课件,小组就老师出示的讨论提纲展开讨论。
讨论提纲如下:
1、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果皮起什么作用?
2、在种子成熟后,果皮起什么作用?
3、种子的传播与环境相适应,主要分借风力传播、借动物传播、借水力传播三种,请同学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在各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老师概括完善: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果皮包在种子外面,起保护作用;在种子成熟后,果皮则有助于种子的广泛传播,从而扩大了后代生活的范围,促进了该物种的繁荣。
举例说明(略),所以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分布更广、种类更多。
第四部分:课堂小结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通过层层设问与同学进行交流:
1、你知道种子植物与生物圈中其他三类植物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吗?
2、你能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吗?
3、你能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4、你能识别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吗?
5、你认同了“种子的传播是与其周围生存环境相适应的”这一观点了吗?在温馨的氛围中,让学生提纲挈领,理清思路,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
第五部分:达标检测
通过填空题、选择题,填表题等练习,让每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适时进行鼓励性评价,既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又使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第六部分:课后实践
课后认识校园里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体验绿色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