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第五章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第五章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a5761e6aef8941ea76e0575.png)
居住区绿化设计
三、宅间宅旁绿地规划设计
2.几个重点部分的设计要点 入口处绿化 墙基、角隅的绿化 庭院的绿化 游憩活动场地的绿化 底层住户小院的绿化
居住区绿化设计
四、居住区公共绿地规划设计
1.居住区公园 居住区公园是居住区中规模最大、服务范围最广的中心绿地, 为整个居住区的居民提供交往、游憩的绿化空间。
2.居住小区公园 又称为居住小区小游园,是小区内的中心绿地。
面积:4000㎡左右 设施:健身活动设施和社交活动场地 服务半径:200-500m,步行3-5min
居住区绿化设计
规划设计要点: ①配合总体; ②位置适当; ③规模合理; ④布局合理; ⑤利用地形; ⑥设施丰富。
四、居住区公共绿地规划设计
8
高视点景观
居住区绿地的认知
9 照明景观 车行照明 人行照明 场地照明 安全照明
图案、色块、屋顶、 色彩、层次、密度、 阴影、轮廓
特写照明 装饰照明
二、居住区绿地的类型
1.公共绿地 指居住区内居民公共使用的绿地。是为全区居民公共使用的绿 地,其位置适中,并靠近小区主路,适宜于各年龄组的居民前去 使用 ,根据中心公共绿地大小不同,又分为 1)、居住区公园(服务对象是居住区居民) 步行时间10min,服务半径800-1000m 2)、居住小区中心游园(服务对象是小区居民) 服务半径400-500m 3)、居住区生活单元组团绿地(服务对象是组团内居民) 服务半径100m
居住区绿地的认知
四、居住区建筑的布置形式
3.混合式布置:以上两种形式相结合,常以行列式布置为主,以公 共建筑及少量的居住建筑沿道路、院落布置为辅,发挥行列式和 周边式布置各自的优点。
居住区绿地的认知
(完整版)居住区绿地设计
![(完整版)居住区绿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afbc7419ec3d5bbfc0a7480.png)
(四)公共设施绿地
各类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四周的绿地称为公建设施绿地。 例如:俱乐部、展览馆、电影院、图书馆、商店等周围绿地, 还有其他块状观赏绿地等。其绿化布置要满足公共建筑和公 共设施的功能要求,并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居住区绿地结构与对应绿地及服务对象
居住区--居住区级公园--居住区内所有居民 居住小区--居住小区游园--小区内居民 居住组团--组团绿地--组团内居民 住宅楼---宅旁绿地--住宅楼内居民
方 法 : a. 住 宅 群 环 绕 的 建 筑 造 成 年 个 阴 暗 部 位 较 多,故选择 荫树种配置十分重要。
b.保持居住环境的安静,如以绿篱分隔庭院, 降低噪音等方法。
c.以“立意”为前提来绿化布置庭院。 d.室内外和院内外的绿化相结合,自然环境 与住宅联系起来。
2.住宅建筑的绿化原则和方法 原则:与整个庭院绿化建筑的风格相协调。
(一)规划布局原则
1.位置:尽可能和小区公共活动中心结合起来布置, 形成一个完整的居民生活中心。
2.规模:目前新建小区公共绿地面积采用平均每人 1—2平方米的指标。
(二)设计原则
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尽量保留原有绿化和利用 不宜建筑的地段进行规划设计,在平面布置形式 上有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1.场地 2.园路 3.广场 4.园林建筑及设施 5.绿地配置
a.用地小、投资少、见效快、易于建设。Biblioteka b.服务半径小,使用率高。
c.既能改善住宅的通风、光照条件,又能丰富组 团建筑艺术。
(二)规划设计内容
★、住宅绿地的规划设计
(一)宅庭院绿地的组成和类型
1.庭院绿地的组成: 庭院绿化的布局基本 上受建筑规划布局的制约,应配合住宅类型、 间距大小、层数高低及建筑平面关系等因素综 合考虑。
居住区绿地规划
![居住区绿地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0b4a3e5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b.png)
居住区-小区-组团
居住区-组团
居住区-小区
居住用地的组织
组团 街坊
居住地区
坊(里)
居住区 居住小区
平安里 保安里 和平里
城市
我国的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户数 人口
居住区 10000-15000 30000-50000
居住小区 2000-4000 7000-15000
居住组团 300-700 1000-3000
第三节 居住区绿地规划布局
一、基本原则
1、整体性 一是与城市的绿化体系相结合,与城镇绿化相协调;
另一方面,处理好与空间环境的关系,处理好绿化的 层次与组织结构的关系
2、系统性 系统性是指居住区内的绿地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通过集中(公园绿地)与 分散(宅旁与宅间) 重点与一般: 对公园绿地(内容与形式)进行重点“包装”形成绿化系统的“亮 点”,和居民游憩的中心。对宅旁、宅间以及道路绿地采用一般的处理 手法 点(公园绿地) 线(道路绿地) 面(宅旁、宅间配套公建)相结合实现
三、组团绿地的规划设计
1、组团绿地 在居住区中一般6-8栋居民楼为一个组团,组团绿地是居民最近
的公共绿地,为组团内的居民提供一个户外活动邻里交往、儿童游戏 、老人聚集等良好的室外条件。 2、组团绿地的特点 (1)用地小、投资少,易于建设见效快 (2)服务半径小,使用频率高。
易于形成“家家开窗能见绿,人人出门可踏青”的富有生活情趣的 居
三、空间构建与组织作用
1、利用植物对不雅之物进行遮蔽
居住区建筑、服务设施、各种管线施工后,留下井盖、 挡土墙、采光井等。植物可以遮盖修饰。
2、利用植物创造居民要求的各种空间
既需要个人、家庭、小集体活动私密性与半私密性 又需要社会交往空间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ppt课件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d6a0c9f18583d0486459bc.png)
地
小游园
主要供小区内 花木草坪、花坛水面、雕
(小区级) 居民就近使用 塑、儿童设施等。园内应
0.6-0.8 ≧0.4
≦400-500
设
有一定的功能划分
组团绿地 主要供组团内 花木草坪、桌椅、建议儿
≧0.5
置
(组团级) 居民使用
童设施等
≦150
要
住宅庭院 供本幢或临幢 底层住宅小院、游憩活动
酌定
求
绿化
17
屋顶绿化比较发达的国家:日本、德国、加拿大
18
❖ 日本的屋顶绿化
19
❖ 日本的屋顶绿化
20
21
(2)绿地的分布可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 便于居民使用;为老人和儿童设置活动场地;绿 地以绿色为主,也可修建铺装地面和活动设施用 地。 (3)小区的绿化应结合住宅及其群体布置,丰富 建筑景观。 (4)小区绿地及居住区环境必须进行专门的规划 和设计,绿地及环境设计应配合小区规划总体设 计进程和要求,一体作业。
22
❖ 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原则
(1)考虑绿化功能的需要,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 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易于养护管 理的植物,在树种的搭配上,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要 考虑绿化景观效果,创造出安静和优美的环境。提高绿化 覆盖率,体现良好的生态和环境以及地域特点,起到良好 的生态和环境效益。
(2)尽可能利用劣地、坡地、洼地进行绿化,以节约用地。 对建设用地中原有的绿化、湖河水面等自然条件要充分利 用。
(3)应注意美化居住环境的要求。 (4)不应追求名贵的花木树种,应以价廉、易管、易长为
原则。
10
居住区公园:
服务于整个居 住区的居民,面积 较大,布局类似于 城市小公园,设施 较齐全,内容较丰 富,有一定的地形、 地貌、小型水池, 有功能分区,划分 景区。
第五章居住区绿地设计
![第五章居住区绿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d5be26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f.png)
第五章居住区绿地设计1.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居住区的绿地设计成为了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一环。
居住区内的绿地设计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缓解都市生活中的压力。
因此,为居住区设计合适的绿地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2.绿地设计原则(1)生态原则:绿地设计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选择适宜的植被类型,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
例如,在干燥地区,可以选择较耐旱的植物来进行绿化;在湿润地区,可以选择耐阴的植物来进行绿化。
(2)功能原则:绿地设计不仅要美化环境,还要满足人们的需求。
绿地应该提供休闲、娱乐、运动等功能,比如设置游乐设施、健身器材、散步小道等。
此外,绿地还可以设置无障碍设施,方便老年人、残障人士等使用。
(3)景观原则:绿地设计应该追求美观与和谐。
植被的搭配、颜色的选择、景观的布局等方面都需要考虑,以创造一个宜人的环境。
同时,也要注意绿地的整体和周边环境的协调,使绿地与居住区的建筑相互呼应。
(4)可持续性原则:绿地设计应注重可持续性发展。
应尽量选择本地适生的植物,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同时,应注意对植物的合理管理,避免使用过多的化学物质,保持绿地的生态平衡。
此外,还可以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合理利用雨水进行浇灌。
3.绿地设计内容(1)植被设计: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和布局。
可以考虑选择有观赏价值的花卉、草坪,并且可以适当引入一些乔木和灌木来形成景观层次感。
(2)景观设施设计:根据居民的需求进行景观设施的设置,可以考虑设置游乐设施、健身器材、休息亭等。
同时,也要注意设施的种类、数量和布局的合理性,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3)景观道路设计:设立合理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提供便利的出行方式。
同时,还可以考虑设置慢行系统,为居民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步行环境。
(4)水体设计:可以通过设置小型池塘或人工湖泊来增加绿地的景观效果。
同时,还可以增加水体的循环利用系统,既美化了环境,又实现了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课件——绿地
![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课件——绿地](https://img.taocdn.com/s3/m/c9d92c8fff00bed5b9f31d92.png)
第一部分 居住区绿地的组成
1. 公共绿地:公园绿地 (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级 游园)、组团绿地、儿 童游戏场、其他带状和 块状绿地
2. 宅旁绿地 3. 道路绿地 4. 附属绿地
绿地率指标
• 新区建设应≥30%; • 旧区改造宜≥25%; • 种植成活率≥98%。
一、公共绿地
• 公共绿地指标
根据居住人口规模 分别达到:
组团级不少于 0.5m2/人;
小区(含组团)不 少于1m2/人;
居住区(含小区或 组团)不少于1.5m2/人。
1. 居住区公园
相当于区级公园,步行20-25分钟 (1)面积较大,有一定的地形地貌,可以进
行功能分区 (2)夏季夜晚是高潮,注意照明设施和夜香
植物的应用 (3)位置可考虑与公共设施相结合
➢ G4——附属绿地
➢ G5——其它绿地
• G1——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 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 G2——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 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
• G3——防护绿地: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 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 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 带等 。
② 植物:选择耐荫树种;注意垂直绿化;墙基绿化(地 被);防西晒:攀援及高大乔木
③ 注意通风采光 ④ 注意尺度及疏密变化,不宜拥挤 ⑤ 注意管线位置;留够距离 ⑥ 注意留出杂物、垃圾的位置 ⑦ 室内外综合考虑
三、道路及广场绿地
1. 与断面相结合,可考虑成林荫路形 式
2. 植物配置应有层次、活泼多样、有 特色
• G4——附属绿地: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 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 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 道路 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 地。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b4f8cc95fbfc77da269b1b5.png)
复习重点:
居住区绿地的分类 居住区公共绿地的分类 居住区绿地定额指标 居住区公共绿地的规划设计要点 区别居住区绿地和居住绿地所包含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4)道路绿地
1) 居住区干道 :联系各小区及居住区内外的主要道路。 交通量大,乔木为主。
2)居住小区道路 :联系各住宅组团之间的道路,可组织和联 系小区各项绿地。
车流量相对较少,行驶安全,地形变化,乔灌草结合,防 护功能。
3)居住组团道路:解决住宅组团的内外联系。联系各住宅小 路。
人行为主 ,树木配置灵活,可选小乔木及开花灌木。
(2)儿童户外活动的年龄分组 ① 2周岁前的婴儿期:家长陪同
② 3—6周岁的幼儿期: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求知欲,独 立性较弱
③ 7—12周岁为童年期:学龄期,思维能力、活动量增 大
④ 12—15周岁为少年期:德智体全面发展时期
(3)儿童游戏场地分级 第一级:住宅庭院内的幼儿游戏场:宅前宅后,最小 型的活动场地
(2)选用具有多种效益的树种。
(3)根据居住卫生要求,选择无飞絮、无毒、无刺激 性和无污染的树种。
(4)选用耐阴树种。
(5)尽量保留原有树木、古树名木。
2.配置原则:
(1)考虑绿化的功能,以树木花草为主,提高绿化覆盖率。
(2)考虑四季景观及早日普遍绿化的效果。
(3)种植形式多样,植材种类不宜太多,统一中有变化。 (4)多种攀缘植物,提高立体绿化效果。 (5)幼儿园及儿童游戏场忌用有毒、带尖、带刺、易引起 过敏的植物,以免伤害儿童。
灵活布局
0.04
(2)配套公建所属绿地
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如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 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设施所 属的绿地。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PPT课件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4e125969dc5022abea0098.png)
2021/7/10
7
2021/7/10
8
(三)居住区绿地规划的基本要求
(1)根据居住区的功能组织和居民对绿地的使用要求采 取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及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
(2)尽可能利用劣地、坡地、洼地进行绿化,以节约用 地。对建设用地中原有的绿化、湖河水面等自然条件要 充分利用。
2021/7/10
24
(三)居住区内各类室外场地的规划设计
1、儿童游戏场地
(1)规划布置 (2)儿童游戏场地的面积指标
2、成年和老年人休息、健身活动场地 3、晒衣场地 4、垃圾储运场地
2021/7/10
25
不同年龄组儿童游戏场的布置
2021/7/10
26
2021/7/10
儿 童 游 戏 场 地
滨市南岗区学府三道街、学府四道街、哈西大街、尤 家街、西河沟围合的区域内,毗邻哈尔滨市高等学府 的聚集地,总用地面积29公顷,规划建筑面积控制在 490000平方米(含地下部分)以内,容积率为1.7-1.8, 建筑密度为27%以下,绿地率不得低于30%。本小区 是以较高起点改造旧工业区及棚户区,小区规划特点 是以一条生态绿带系统贯穿整个小区,以达到小区环 境的均好性。经国家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批准, 哈尔滨(欧亚书香苑)住宅小区工程立项为国家康居 示范工程。
2021/7/10
10
立面设计:
立面设计应以满足功能为基础,与平面布局有机 结合。
设计中可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起伏(必要的可进行 人为塑造)、乔灌木、建筑小品、花架立体绿化 等来塑造立面效果。
大片绿地则可利用成片乔灌木、竹林等来塑造。 立面设计也应考虑到动态透视效果,以取得移步 换景的良好效果。
绿地系统规划第五章
![绿地系统规划第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6860ba16a76e58fafab003a5.png)
四.居住区植物配置的树种选择
1.树种选择的原则
(1)生长健壮、管理粗放的乡土树种。 (2)选用具有多种效益的树种。 (3)根据居住卫生要求,选择无飞絮、无毒、 无刺激性和无污染的树种。 (4)选用耐阴树种。 (5)尽量保留原有树木、古树名木。
2.配置原则:
(1)考虑绿化的功能,以树木花草为主,提高绿化 覆盖率。 (2)考虑四季景观及早日普遍绿化的效果。 (3)种植形式多样,植材种类不宜太多,统一中有 变化。 (4)选择生长健壮、管理粗放、少病虫害、有地方 特色的优良树种。
英国 伦敦巴比干小区 日本 东京都户山小区 波兰 华沙别兰居住二区 波兰 华沙姆荷钦小区 瑞典 斯德哥尔摩里丁革小区
苏联 莫斯科新切廖摩西卡9号街坊
11.85
6.09
49
三 . 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布局
1. 居住区绿地规划的基本原则 (1)根据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形式,合理组织,统一 规划。 (2)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现状条件。 (3)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4)以植物造园为主进行布局。 (5)统一与特色相结合。
(1) 绿地率: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 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四类绿地(包括满足当地植 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 建筑的屋顶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总面 积的比率(%)。是衡量居住区环境质量的重要 标志。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新区 建设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改建绿地率不宜 低于25%。 (3)《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试行) 绿地率≥35%, 绿地本身的绿化率≥ 70%
● 园路:骨架,最小宽度1.2-1.5米
3) 组团绿地 结合住宅组团的不同组合而形成的最接近居民的公 共绿地。 ● 布置类型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5b056e4102de2bd96058888.png)
居 住 区 结 构 实 例
居住建筑行列式布局
其优点是能使 绝大多数居室获 得良好的日照和 通风,便于布置 道路、管网。但 也容易造成布局 单调、呆板、不 易辨认等,因此 在布局时常采用 错落、色彩的变 化、平面布局上 的灵活等手段, 在统一中求得变 化,打破单调呆 板的感觉。
居住建筑周边式布局
深圳金地翠园
开发商:金地(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澳大利亚柏涛(墨尔本)建筑公司 园林设计:PEDDLE THORP 美国泛亚易道 设计说明:
2000年5月交付使用。建设用地面积8190m2,包括6 栋11~12层的住宅、会所及地下车库,向社会提供 242套商品住宅。容积率3.04. 在设计概念上强调建筑与现代都市的环境配合。 建 筑外型富于韵律感 。
1.2 居住区绿地的作用
居住区绿化的作用:具有改善小气候 、改善 环境卫生 、产生新鲜空气 、美化环境 、丰富 居民生活 、减灾避灾 、防止水土流失 、降低 噪声 等作用。 居住区景观环境的价值
使用价值:住宅区景观环境首先是一处可供使用的
公共场所,为住户提供户外活动场所与交往空间。 绿化价值:不仅讲究绿化的形态,讲究植物质感与 色彩的配置,还要讲究植物群落的生态化布局。 景观价值:住宅小区应有自然、宁静的景观环境
4.居住区公共设施及公共建筑
居住区级:如俱乐部、社区医院、影剧院、
银行、邮电局和居住区级行政机构等。合 理的服务半径为800~1 000m。 居住小区级:包括菜市场、综合商店、托 幼、中小学校等,合理的服务半径一般为 400~500m。 居住组团级:小商店、活动室、社区卫生 站、居委会等。合理的服务半径一般为 150~200m。
1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第五章居住区绿地设计
![第五章居住区绿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966c706551810a6f4248650.png)
e.两组团之间
f.一面或两面临街 j.自由式布置
2.布置方式:
a.开敞式 多采用自然式布置。 b.半封闭式 多采用规则式。 c.封闭式 仅供观赏。
3.组团绿地的特点
a.用地小、投资少、见效快、易于建设。
b.服务半径小,使用率高。
c.既能改善住宅的通风、光照条件,又能丰富组团建筑艺术。
(二)规划设计内容
休闲广场
休闲广场
4 密植分层,木色秀润掩墙基
要使植物各展其姿而又密而不乱,首先应讲究植物的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草皮、地 被、灌木、小乔木、大乔木,配合地形,围合出丰富的绿色空间。
草坪的边界可以是直线构成(硬质界面),也可以是优美的曲线,但一定要有明显的 界面。乔木硬质与地被或灌木群中,避免直接置于草坪中。
1—2平方米的指标。 (二)设计原则
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尽量保留原有绿化和利用不 宜建筑的地段进行规划设计,在平面布置形式上 有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1.场地 2.园路 3.广场 4.园林建筑及设施 5.绿地配置
二、组团绿地的规划设计
(一)布置的位置、方式和特点
1.位置:
a.周边式住宅中间
b.行列式住宅山墙间 c.扩大住宅的间距 d.住宅组团的一角
应用视线高度的高灌木或矮乔木,配合地形的塑造形成理想的绿色屏障,倘目之所及 皆为层层绿色,就会倍感亲切、舒适。
基部绿化
基部绿化
5 自然坡岸,经营水景可用巧
应尽可能用缓坡与植物营造出自然的坡岸,即便是广场中央的喷泉水景也可以在其周边先 设植床,再围以广场铺装。
步道不宜一味临水,应若即若离,时隐时现。 临水步道不宜切水。 在设计中,即使没有很大的水面,只要着意水环境的营造,也可使人如沐山涧清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区-居住组团
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
居住区 居住小区 居住组团
居住区 居住小区 居住组团 城市道路 小区道路 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
居住区
居住小区
居住小区
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
住宅楼
住宅楼
一、居住区用地的组成
1.居住区建筑用地 指住宅的基底占有的土地和住宅前后左右留出的空地。一般占
居住小区
是以住宅楼房为主体并配有商业网点 、文化教育、娱乐、绿 化、公用和公共设施等而形成的居民生活区。
居住组团
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 1000~3000人相对应,户数300~700户,用地4~6公顷, 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居住区-居住小区
整个居住区用地的50%左右,是居住区用地中比例最大的用地。 2.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用地
指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建筑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周围的专业 用地。
居住区绿地的认知
一、居住区用地的组成
3.道路及广场用地 指以城市道路红线为界,在居住区范围内不属于以上两项的道
路、广场、停车场等。
居住区绿地的认知
一、居住区用地的组成
4.居住区绿化用地 包括居住区公共绿地、公共建筑及设施专用绿地(配套公建绿
地)、宅旁宅间绿地、组团绿地、道路绿地及防护绿地等。
居住区绿地的认知
一、居住区用地的组成
序号
设计分类
1
绿化种植设计
功能类元素
2
道路景观
机动车道
步行道
路缘
居住区绿地的认车缆知档柱
3
场所景观
健身运动场
游乐场
休闲广场
设计元素
园艺类元素
1)、居住区公园(服务对象是居住区居民) 步行时间10min,服务半径800-1000m
2)、居住小区中心游园(服务对象是小区居民) 服务半径400-500m
3)、居住区生活单元组团绿地(服务对象是组团内居民) 服务半径100m
居住区绿地的认知
二、居住区绿地的类型
1.公共绿地
二、居住区绿地的类型
亭、廊、棚架、
膜结构7Biblioteka 模拟化景观假山、假石、树木、 人造草坪
8
高视点景观
居住区绿地的认知
9
照明景观
车行照明
人行照明
场地照明
安全照明
图案、色块、屋顶、 色彩、层次、密度、
阴影、轮廓
特写照明 装饰照明
二、居住区绿地的类型
1.公共绿地 指居住区内居民公共使用的绿地。是为全区居民公共使用的绿
地,其位置适中,并靠近小区主路,适宜于各年龄组的居民前去 使用 ,根据中心公共绿地大小不同,又分为
1.公共绿地 居住区公共绿地反映了小区绿地质量水平,一般要求有较高的
规划设计水平和一定的艺术效果。 公共绿地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级不少于0.5
㎡/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人,居住区(含小区或组团) 不少于1.5㎡/人。
二、居住区绿地的类型
2.专用绿地(公建附属绿地) 居住区内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的环境绿地。 例如:俱乐部、展览馆、电影院、图书馆、商店等周围绿地,
四、居住区建筑的布置形式
1.行列式布置:根据一定的朝向、合理的间距,成行列地布置建筑, 使居住区建筑布置中最常用的一种。
优缺点:日照、通风好;形式过于呆板
居住区绿地的认知
四、居住区建筑的布置形式
2.周边式布置:指建筑沿着道路或院落周边布置的形式。 优缺点:有利于节约用地,形成院落及街道景观;居室朝向较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目录
居住区绿地的认知 居住区绿化设计
居住区的组织结构模式
(一)居住区 (二)居住小区 (三)居住组团
居住区
1、从广义上讲就是人类聚居的区域。 2、狭义上说是指由城市主要道路所包围的独立的生活居住地 段。一般在居住区内应设置比较完善的日常性和经常性的生活 的服务性设施,以满足人们基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
居住区绿地的认知
二、居住区绿地的类型
4.宅旁和庭院绿地 指居住建筑四周的绿化用地,是最接近居民的绿地。
1)、绿地的大小和宽度决定于楼间距; 2)、主要范围:宅前、宅后以及建筑物本身; 3)、与居民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
三、居住区绿地的定额指标
1.人均公共绿地指标:按居住区内每人所占面积计算
居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人) = 居住区公共绿地面积(m2)
植物配置 宅旁绿地 隔离绿地 架空层绿地 平台绿地 屋顶绿地 绿篱设置 古树名树保护
表象类元素
序号
设计分类
设计元素
一、居住区用地的组成 功能类元素
园艺类元素
表象类元素
5
水景景观
1.自然水景
1.庭院水景
驳岸
瀑布
景观桥
溪流
木栈道
跌水
2.泳池水景 生态水池/涉水池
3.景观用水
2.装饰水景
喷泉
倒影池
6
庇护性景观
冠大荫浓的乔木进行行列式栽植; 在人行道与居住建筑之间,可多行列植或丛植乔灌木,以利防止尘埃
和阻挡噪声; 人行道绿带还可用耐阴花、灌木和草本花卉种植形成花境,借以丰富
道路景观; 或结合建筑山墙、路边空地采取自然式种植,布置小游园和游憩场地。
(2)次干道绿化 次干道(小区级)是联系居住区主干道和小区内各住宅组团之间的道路。
居住区总人口(人)
2.绿地覆盖率:指居住区用地上栽植的全部乔灌木的垂直投影面积及花 卉、草坪等地被植物的覆盖面积,以占居住区总面积的百分比表示。
植被的覆盖面积
绿地覆盖率(%) = 居住区总用地面积
3.绿地率: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居住区绿地的认知 新区建设应≥30%;旧区改造应≥25%;植物成活率≥98%; 居住绿地面积 绿地率(%) = 居住区总用地面积
使用功能以行人为主,通车次之,也是居民散步之地。绿化布置应着重考 虑居民观赏、游憩需要。
(3)住宅小路的绿化
联系各幢住宅的道路。使用功能以行人为主。 宅前绿化不能影响室内采光或通风;在公共建筑前面,可以采取扩大 道路铺装面积的方式来与小区公共绿地、专用绿地、宅旁绿地结合布置, 设置花台、座椅、活动设施等,创造一个活泼的活动中心。
还有其他块状观赏绿地等。其绿化布置要满足公共建筑和公共设 施的功能要求,并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居住区绿地的认知
居住区绿地的认知
二、居住区绿地的类型
3.道路绿地 道路两侧或单侧的道路绿化用地。 具有遮荫、防护、丰富道路景观等功能,根据道路的分级、地
形、交通情况等进行布置。
(1)主干道绿化 行道树的栽植要考虑行人的遮荫与车辆交通的安全;宜选用姿态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