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居住区绿地设计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73203990722192e4536f6e1.png)
为居住区交通服务,并用于划分和联系居住区内的各个小区的道路。
4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
居住用地内的各种绿地应在居住区规划中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配套,并在居住区详细规划指导下进行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确定的绿化用地应当作为永久性绿地进行建设。必须满足居住区绿地功能,布局合理,方便居民使用。
小区以上规模的居住用地应当首先进行绿地总体规划,确定居住用地内不同绿地的功能和使用性质;划分开放式绿地各种功能区,确定开放式绿地出入口位置等,并协调相关的各种市政设施,如用地内小区道路、各种管线、地上、地下设施及其出入口位置等;进行植物规划和竖向规划。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绿地内的道路和铺装场地一般采用透水、透气性铺装,栽植树木的铺装场地必须采用透水、透气性铺装材料。
绿地内的道路和铺装场地应平整耐磨,应有适宜的粗糙度,并做必要的防滑处理。
绿地内主要道路和出入口设计应采取无障碍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绿地内的活动场地提倡采取林下铺装的形式。以种植落叶乔木为主,分枝点高度一般应大于。夏季时的遮荫面积一般应占铺装范围的45%以上。
5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
在居住区绿地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开放式绿地或封闭式绿地的设计。绿地设计的内容包括:绿地布局形式、功能分区、景观分析、竖向设计、地形处理、绿地内各类设施的布局和定位、种植设计等,提出种植土壤的改良方案,处理好地上和地下市政设施的关系等。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f81af04ddccda38366baf02.png)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 85 灌工程技术规范CJJ 48-92 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居住区绿地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和居住区公园。
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地。
3.2开放式绿地引导居民进入,为居民提供休憩的绿地。
一般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以及按开放式绿地设计的宅间绿地等。
3.3封闭式(装饰性)绿地以观赏为主,不引导居民进入,主要用于改善居住区局部生态环境和美化居住环境的绿地。
一般包括宅间绿地和建筑基础绿地。
3.4居住区公园在城市规划中,按居住区规模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配套公共绿地。
3.5小区游园为一个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3.6组团绿地直接靠近住宅建筑,结合居住建筑组群布置的绿地。
具有一定的休憩功能。
3.7宅间绿地在居住用地内,住宅建筑之间的绿化用地。
通常以封闭式观赏绿地为主。
3.8建筑基础绿地在居住区内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散水以外,用于建筑基础美化和防护的绿化用地。
3.9居住区道路为居住区交通服务,并用于划分和联系居住区内的各个小区的道路。
4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4.1居住用地内的各种绿地应在居住区规划中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配套,并在居住区详细规划指导下进行规划设计。
居住区绿地
![居住区绿地](https://img.taocdn.com/s3/m/43c58006de80d4d8d15a4f9c.png)
§2
六、居住区绿化设计的基础工作
1、居住区规划和部分工程图文资料 2、居住区绿地的立地条件和绿化基础 3、居住区的周围环境
§2
七、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
(一)、植物种类的选择 1.选择生长健壮、管理粗放、少病虫害、有地方特色的乡 土树种。 2.在夏热冬冷地区,注意选择树形优美、冠大荫浓的落叶 阔叶乔木,以利居民夏季遮荫、冬季晒太阳。 3.在公共绿地的重点地段或居住庭院中,以及儿童游戏场 附近,注意选择常绿乔木和开花灌木,以及宿根球根花卉和自 播繁衍能力强的 l~2年生花卉。 4.在房前屋后光照不足地段,注意选择耐阴植物,在院落 围墙和建筑墙面,注意选择攀缘植物,实行立体绿化和遮蔽丑 陋之物。 5.允分考虑园林植物的保健作用,注意选择松柏类、香料 和香花植物等;
§1
二、居住区的规模
居住区的规模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个方面, 一般以人口规模为标志。
我国居住区人口规模一般为5万~16万人,少则3万 人;用地规模在50~100hm2左右。
§1
三、居住区的结构形式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为综合地 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绿地的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 织方式。目前我国居住区规划结构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 1 以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成居住区: 居住小区→居住区。 2 以居住生活单元(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成居住区: 居住组团→居住区。 3 以居住生活单元(居住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成 居住区: 居住生活单元→居住小区→居住区。 (大型规模的居住区典型模式)
§1
一、基本术语
4、居住用地(R) 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 的总称。 5、住宅用地(R01) 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 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6、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02) 一般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 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 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7、道路用地(R03) 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配建的居民小汽车、 单位通勤劳车等停放场地。 8、公共绿地(R04) 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的活动设施的、 供居民共享的游憩绿地,应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 地及其它块状带绿地等。
居住区公园(中心绿地)的设计
![居住区公园(中心绿地)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579d094a45177232e60a255.png)
居住区公园(中心绿地)的设计居住区绿地既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遍绿化的重点,又是城市人工生态平衡系统中的重要一环。
它的布局方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
居住区的环境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一、居住区绿化的作用首先,绿化所用的植物材料本身就具有多种功能,它能改善居住环境的小气候: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防止西晒、降低风速;还能保护环境卫生:吸收噪声、减少灰尘。
净化空气。
其次,植物及其绿化空间能为居民(特别是为老人、儿童)创造良好的游想社交环境:组织空间、美化环境,丰富居住区内容;另外在地震、战争等受灾时期还能起到疏散人口和吸附放射性物质等作用。
二、居住区绿地的分类居住区绿地按照使用情况可以分为:为整个居住区服务的居住区级绿地和为一个居住小区服务的居住小区级绿地。
(一)居住区级绿地l.居住区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共绿地是为全居住区服务的有较大面积的整块绿地和带状分散的绿地。
整块绿地相当于小型公园,是公共绿地的主要部分。
为了有利于减小服务半径的距离,它常常规划在居住区中心地段,服务半径一般在800-1000m以内。
步行约10min可以到达,绿地内应有各个年龄组的游戏、休息用地,体育活动的场地与服务设施和绿化种植用地。
2.居住区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单位附属绿地是指居住区级公共建筑内的绿地,如少年之家、俱乐部、影剧院、图书馆、医院、旅馆等单位所附属的绿地。
3.居住区道路绿地居住区道路绿地是指联系居住区内夕区内各部分之间或居住小区外围的道用即居住区主要道路及次要道路上的沿街地。
(二)居住小区级绿地1.居住小区公共绿地居住小区公共绿地是为居住小区服的集中整块面积的公共绿地,包括运动地、儿童、青少年活动场地和老人休息地。
它的位置也常规划在居住小区中心段,服务半径300-500m,步行约10min 可以到达。
2.居住小区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小区单位附属绿地是居住小区级公共建筑内的绿地。
如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食堂、饮食店、锅炉房等单位附属的绿地。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北京)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北京)](https://img.taocdn.com/s3/m/ddd10ec9580216fc710afd41.png)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前言为加强对北京地区居住区绿地设计质量技术指导和监督,提高北京地区城市居住区绿化设计质量和水平,依据GB 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04-01)、CJJ 48-92《公园设计规范》(199 3-01-01)、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CJJ/ T91-2002《园林基本术语标准》(2002-12-01)、《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北京市公园条例》,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城市新建和改建的多层、高层楼居住区和居住小区,包括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化设计。
非城市地区的居住区绿化设计可参照执行。
居住用地内地下设施覆土绿化设计和屋顶绿化设计按照相关规范或指导书执行。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丽莉、朱虹。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 85 灌工程技术规范CJJ 48-92 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居住区绿地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和居住区公园。
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地。
3.2开放式绿地引导居民进入,为居民提供休憩的绿地。
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课件——居住区绿地景观构成
![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课件——居住区绿地景观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ea990a42c1c708a1294a4491.png)
(3)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在统一的基调上力求丰富 多样。
(4)要注重种植位置的选择,以免影响室内的采 光通风和其他设施的管理维护。
1.2.2 适用居住区种植的植物分为六类:
4.2 便民设施 4.2.1 居住区便民设施包括有音响设施、自行
车架、饮水器、垃圾容器、座椅(具),以及 书报亭、公用电话、邮政信报箱等。
4.2.2 音响设施
宜在距住宅较远设置小型音响设施,适时地 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
音响设计外形可结合景物元素设计。音箱高 度应在0.4-0.8m为宜,位置一般应相对隐蔽。 4.2.3 自行车架
3.3.5 儿童游乐设施设计要点
4. 硬质景观
4.1 雕塑小品 4.1.1 硬质景观主要包括雕塑小品、围墙/栅栏、挡墙、
坡道、台阶及一些便民设施等。 4.1.2 雕塑小品与周围环境共同塑造出一个完整的视
觉形象,同时赋予景观空间环境以生气和主题。 4.1.3 雕塑按使用功能分为纪念性、主题性、功能性
(3)垃圾容器应选择美观与功能兼备、并 且与周围景观相协调产品。
4.2.6 座椅(具)
(1)座椅(具)是住区内提供人们休闲的不 可缺少的设施,同时也可作为重要的装点景观进 行设计。应结合环境规划来考虑座椅的造型和色 彩,力争简洁适用。室外座椅(具)的选址应注 重居民的休息和观景。
(2)室外座椅(具)的设计应满足人体舒适 度要求。
2.1.3 休闲性人行道、园道两侧的绿化种植,要尽可 能形成绿荫带,并串连花台、亭廊、水景、游乐场 等,形成休闲空间的有序展开,增强环境景观的层 次。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785954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a.png)
指在城市规划用地中,以居住建 筑为主的各种绿地,包括居住区 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以及
宅旁绿地等。
绿地设计
指对居住区绿地进行规划、设计、 建设和管理的过程。
绿地率
指居住区绿地面积与居住区用地总 面积之比。
规范的范围和适用性
01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居住区 绿地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工作。
绿地的安全防护
边界设置
绿地应设置明确的边界 ,与道路、建筑等保持 一定的距离,以保障居 民的安全。
防护设施
在绿地边缘或危险区域 应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 ,如栏杆、护墙等,以 保障居民的安全。
安全提示
在绿地中可能存在安全 隐患的区域应设置安全 提示标志或告示牌,提 醒居民注意安全。
绿地的无障碍设计
通道设计
02
本规范不适用于工业区、物流园 区等非居住区的绿地设计。
02
居住区绿地的分类与布局
绿地分类标准
居住区绿地等。
公共绿地
包括街道绿地、广场绿地、公 共设施绿地等。
附属绿地
包括单位附属绿地、商业设施 绿地等。
防护绿地
包括高速公路、高架路、铁路 等两侧的防护绿地。
03
02
绿化管理
对绿地进行绿化管理,包括植物的 种植、养护、修剪等方面。
安全防范
对绿地进行安全防范,确保游客和 居民的安全。
04
THANKS。
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单位需选择符合要求 的材料,并报请设计单位确认。
现场踏勘
调整与完善
设计单位应进行现场踏勘,确保设计方案 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根据现场踏勘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 和完善。
规划设计与管理的结合
居住区绿地设计ppt课件(共54张PPT)
![居住区绿地设计ppt课件(共5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8a249d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7.png)
七、居住区绿地的特点
充分利用有限的绿地面积和空间进行垂直 绿化,在可能条件下进行屋顶绿化,增加 绿化的空间层次和绿色量,有利与改善和 提高居住区小气候环境。
七、居住区绿地的特点
居住区绿地规模有限,功能要求不同与城 市公园,设置的建筑小品体量不宜过大, 否则与建筑环境的空间尺寸不相称,其设 置的数量也不宜过多。
4、 水池:
根据情况,
慎重规划
二、 功能性
5、集中 绿地
放置在小区几
何中心. 6、 停车场: 靠近出入口一 侧,尽量避免 车辆在居住区 内部穿行。
三、 亲和性
1、尺度: 平易近 人.
2、围合: 避免干 扰.
3、创造 软质空 间,模 糊绿地 与建筑 边界.
四、系统性
1、绿地 规 划
8、体育活动区 9、大草坪 10、东北入口
北京玉海园小区公园
2、居住小区游园:
为居民提供工余、饭后活动休息的场所
2、居住小区游园
(1〕位置适中: (2〕面积不大: (3〕以绿化为主: (4〕平面布置三种形式: 规则式 自然失 混合式
(5〕园路:小游园的骨架
(6〕广场:以休息为主 (7〕小品:点景作用
道路及广场用地.
1、居住区用地组成-----公共绿地
2、居住区建筑布置方式
行列式布置。 周边式布置。 混合式布置。 自由式布置。 庭园式布置。 散点式布置。
三、居住区绿地的功能
1、居 住区绿 地以植 物为主 体,有 多方面 的作用。
三、居住区绿地的功能
2、佳则收之,俗则屏之3、组织居民活动. 4、兼有观赏、功能、经济效益. 5、非常时期,疏散人口.
二、宅间绿地
1、宅间绿化注意的问题 2、宅间绿地布置的形式 低层行列式空间绿化 周边式居住建筑群、中部空间的绿化 多单元式住宅四周绿化 庭院联合绿化 住宅建筑旁的绿化 生活杂务用场地的绿化
北京___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DB11T214-2003)
![北京___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DB11T214-2003)](https://img.taocdn.com/s3/m/903d5de44693daef5ef73dab.png)
北京
市
地
DB
方标准
DB11/T 214—2003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Greenland in Resident Areas
2003-09-20 发布
2003-10-01 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II
DB11/T 214—2003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 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表 1 树木距地下管线外缘最小水平距离
单位:m
名称
新植乔木
现状乔木
灌木或绿篱外缘
电力电缆
1.50
3.50
0.50
通讯电缆
1.50
3.50
0.50
给水管
1.50
2.00
--
排水管
1.50
3.00
--
排水盲沟
1.00
3.00
--
消防笼头
1.20
2.00
1.20
煤气管道(低中压)
1.20
3.00
1.00
热力管
2.00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讲解PPT概要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讲解PPT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13f904e65fbfc77da269b13c.png)
编号:15353
总框架
壹
适用对象 具体内容
贰
壹 适用对象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城市新建和改建的多层、高层楼
居住区和居住小区,包括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
绿化设计。非城市地区的居住区绿化设计可参照执行。
贰 具体内容
• 一、术语和定义 居住区绿地: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用地范围内的绿地 和居住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城市规划中零 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地。
6 居住区绿地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必须根据居住区内外的环 境特征、立地条件,结合景观规划、防护功能等,按照适地 适树的原则进行植物规划,强调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和地方特 色。植物种植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原则: 6.1 适应北京地区气候和该居住区的区域环境条件,具有一 定的观赏价值和防护作用的植物。 6.2 应以改善居住区生态环境为主,不宜大量使用边缘树种、 整形色带和冷季型观赏草坪等。
四、开放式绿地设计 1 开放式绿地的主要功能是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美化环境,改 善局部生态环境。设计中应妥善处理和解决好这三方面问题。 2 开放式绿地的总体设计、竖向设计、园路及铺装场地设计、种 植设计、园林建筑及其它设施设计等均参照CJJ 48-92要求执行。 3 开放式绿地要根据居住区的特点做好总体设计,同时应特别注 意以下问题: 3.1 根据绿地的规模、位置、周边道路等条件设置功能分区,要 满足居民的不同需要,特别是要为老人和儿童的健身锻炼设置相 应的活动场地及配套设施。儿童游戏场、健身场地等应远离住宅 建筑。 3.2 绿地出入口和游步道、广场的设置应综合绿地周围的道路系 统、人流方向一并考虑,保证居民安全。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 3.3 绿地中不宜穿行架空线路,必须穿行时,居民密集活动区的和质量均应符合国家或本市苗木 质量标准的规定,同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9.1 落叶乔木干径应不小于8 cm。 9.2 常绿乔木高度应不小于3.0 m。 9.3 灌木类不小于三年生。 9.4 宿根花卉不小于二年生。 10 居住区绿地内绿化用地应全部用绿色植物覆盖,建筑 物的墙体可布置垂直绿化。
居住区绿地设计要点
![居住区绿地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2765ebb33687e21ae45a933.png)
乔木应选花果无毒,少虫害,无飞絮植物
绿地设计和植物配置符合消防规范要求
二、街坊附属绿地
(三)街坊附属绿地设计要点——宅旁绿地 游园式:
适当布置能提供庇护的亭廊等 园林建筑 合理选择植物,植物配置应体现满 足生态、美观、卫生、安全的原则
二、 街坊附属绿地
(一)街坊附属绿地组成 1.集中绿地:街坊附属绿地中面 积较大的公共活动区域。一般布 置于小区的中心。
2.宅旁绿地:建筑周边的条带状绿地。
二、 街坊附属绿地
(二)街坊附属绿地设计米,最小规模5hm\1hm\0.4 hm
设置10%-15%的体育活动场地
绿地设计要遵循海绵城市技术要求 植物配置采用乔、灌、草复层种植
一、 公共绿地设计
(三)公共绿地设计要点
设计要点
合理划分功能区,设置丰富多样的 空间,满足各类人群的活动需求,设 置服务设施
体育活动场地应远离住宅
创造交往空间,注重社区文化营造
注重景观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品位
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二、街坊附属绿地
(三)街坊附属绿地设计要点——宅旁绿地
2. 宅旁绿地:位于建筑周围的条带状 绿地,面积较小,使用人群为附近住宅 居民。
设计形式:游园式,观赏式
二、街坊附属绿地
(三)街坊附属绿地设计要点——宅旁绿地 设计要点: 体现住宅的标准化和与环境的多样统一
基本规定
宽度不应小于8m.
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 线范围之外的绿地面 积不应少于1/3,其 中应设置老年人、儿 童活动场地。
景观设计之居住区绿地设计(中高档居民区可参考)
![景观设计之居住区绿地设计(中高档居民区可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7b92c205c281e53a5802ffd9.png)
9
居住区绿地规划的要求:
(1)根据居住区的功能组织和居民对绿地的使用要求采取 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及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以形成 完整统一的居住区绿地系统,并与城市总的绿地系统相协 调。
(2)尽可能利用劣地、坡地、洼地进行绿化,以节约用地。 对建设用地中原有的绿化、湖河水面等自然条件要充分利 用。 (3)应注意美化居住环境的要求。 (4)不应追求名贵的花木树种,应以价廉、易管、易长为 原则。
15
绿地与室外环境的要求:
(1)小区绿地率不低于30%,尽可能地增加绿地率,应充 分利用空间,包括垂直墙面、屋顶花园等,扩大绿化面积, 提高绿化质量。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李乐
16
屋顶绿化的好处
改善热岛效应:吸收热能,有助散热。 降低顶层温度,进而减低耗电量。 美化环境。 改善空气质量。 绿化用的泥土、隔滤层可以使用建筑废料,物尽其用。 隔音。 调节雨水流量。 提供休憩园地。 屋顶甚至可以种植农作物,提供食物。
统一规划,使小区绿地自成系统,使绿地指标、功能
得到平衡。各级绿地应有恰当的服务半径,便于居民 使用,重视宅间绿地的规划设计,形成点线面相结合 的绿地系统。 (2)要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节约用
地和投资。尽量利用劣地、坡地 和洼地等作为绿化
用地,并对古树名木加以保护和利用。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李乐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李乐
10
居住区公园:
服务于整个居 住区的居民,面积 较大,布局类似于 城市小公园,设施 较齐全,内容较丰 富,有一定的地形、 地貌、小型水池, 有功能分区,划分 景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李乐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730eafff12d2af90342e6c5.png)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 85 灌工程技术规范CJJ 48—92 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居住区绿地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和居住区公园。
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地。
3.2开放式绿地引导居民进入,为居民提供休憩的绿地。
一般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以及按开放式绿地设计的宅间绿地等。
3。
3封闭式(装饰性)绿地以观赏为主,不引导居民进入,主要用于改善居住区局部生态环境和美化居住环境的绿地。
一般包括宅间绿地和建筑基础绿地。
3。
4居住区公园在城市规划中,按居住区规模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配套公共绿地。
3.5小区游园为一个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3。
6组团绿地直接靠近住宅建筑,结合居住建筑组群布置的绿地。
具有一定的休憩功能。
3。
7宅间绿地在居住用地内,住宅建筑之间的绿化用地。
通常以封闭式观赏绿地为主。
3.8建筑基础绿地在居住区内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散水以外,用于建筑基础美化和防护的绿化用地.3。
9居住区道路为居住区交通服务,并用于划分和联系居住区内的各个小区的道路.4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4。
1居住用地内的各种绿地应在居住区规划中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配套,并在居住区详细规划指导下进行规划设计。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baa036c192e45361066f5d9.png)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 85 灌工程技术规范CJJ 48-92 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居住区绿地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和居住区公园。
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地。
开放式绿地引导居民进入,为居民提供休憩的绿地。
一般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以及按开放式绿地设计的宅间绿地等。
封闭式(装饰性)绿地以观赏为主,不引导居民进入,主要用于改善居住区局部生态环境和美化居住环境的绿地。
一般包括宅间绿地和建筑基础绿地。
居住区公园在城市规划中,按居住区规模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配套公共绿地。
小区游园为一个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组团绿地直接靠近住宅建筑,结合居住建筑组群布置的绿地。
具有一定的休憩功能。
宅间绿地在居住用地内,住宅建筑之间的绿化用地。
通常以封闭式观赏绿地为主。
建筑基础绿地在居住区内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散水以外,用于建筑基础美化和防护的绿化用地。
居住区道路为居住区交通服务,并用于划分和联系居住区内的各个小区的道路。
4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用地内的各种绿地应在居住区规划中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配套,并在居住区详细规划指导下进行规划设计。
居住区规划确定的绿化用地应当作为永久性绿地进行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公共设施绿地
各类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四周的绿地称为公建设施绿地。 例如:俱乐部、展览馆、电影院、图书馆、商店等周围绿地, 还有其他块状观赏绿地等。其绿化布置要满足公共建筑和公 共设施的功能要求,并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居住区绿地结构与对应绿地及服务对象
居住区--居住区级公园--居住区内所有居民 居住小区--居住小区游园--小区内居民 居住组团--组团绿地--组团内居民 住宅楼---宅旁绿地--住宅楼内居民
方 法 : a. 住 宅 群 环 绕 的 建 筑 造 成 年 个 阴 暗 部 位 较 多,故选择 荫树种配置十分重要。
b.保持居住环境的安静,如以绿篱分隔庭院, 降低噪音等方法。
c.以“立意”为前提来绿化布置庭院。 d.室内外和院内外的绿化相结合,自然环境 与住宅联系起来。
2.住宅建筑的绿化原则和方法 原则:与整个庭院绿化建筑的风格相协调。
(一)规划布局原则
1.位置:尽可能和小区公共活动中心结合起来布置, 形成一个完整的居民生活中心。
2.规模:目前新建小区公共绿地面积采用平均每人 1—2平方米的指标。
(二)设计原则
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尽量保留原有绿化和利用 不宜建筑的地段进行规划设计,在平面布置形式 上有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1.场地 2.园路 3.广场 4.园林建筑及设施 5.绿地配置
a.用地小、投资少、见效快、易于建设。Biblioteka b.服务半径小,使用率高。
c.既能改善住宅的通风、光照条件,又能丰富组 团建筑艺术。
(二)规划设计内容
★、住宅绿地的规划设计
(一)宅庭院绿地的组成和类型
1.庭院绿地的组成: 庭院绿化的布局基本 上受建筑规划布局的制约,应配合住宅类型、 间距大小、层数高低及建筑平面关系等因素综 合考虑。
居住区公共绿地集小反映了小区绿地质量水平, 一般要求有较高的规划设计水平和一定的艺术效果。
(二)宅旁绿地
宅旁绿地,也称宅间绿地,是居住区中最基本的 绿地类型。
1、绿地的大小和宽度决定于楼间距; 2、主要范围:宅前、宅后以及建筑物本身; 3、与居民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
(三)道路绿地
居住区道路绿地是居住区内道路红线以内的绿地, 其靠近城市干道,具有遮荫、防护、丰富道路景观 等功能,根据道路的分级、地形、交通情况等进行 布置。
方法:a.入口绿化 b.屋基绿化 c.墙面绿化和 屋顶绿化
★、居住区的道路绿化
❖ 居住区主干道
❖ 居住区级道路为居住区内外联系的主要道路,道路 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山地居住区不小于15米。 车行道一般需要9米,如考虑通行公交时应增加至 10-14米,人行道宽度一般在2—4米左右。居住区 级道路多采用一块板形式,在规模较大的居住区中 部分居住区级道路也可采用三块板的形式。
园林绿地设计
第五章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5.1、居住区绿地设计的基本知识
一、居住区的概念 二、居住区的组织结构模式 三、居住区绿地的组成 四、居住区建筑的布局形式
一、居住区的概念
1、从广义上讲就是人类聚居的区域。 2、狭义上说是指由城市主要道路所包围的独立 的生活居住地段。一般在居住区内应设置比较完善 的日常性和经常性的生活的服务性设施,以满足人 们基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 3、居住区绿地的作用:
a.低层住户小园 b.生活杂物场地
c.游憩活动场地
2.庭院绿地的类型; 不同的庭院绿地类型 是人们生活习惯与爱好的反映,也是 气候和历 史传统、环境条件的反映,也是一定时期内的 经济水平的反映。
(二)住宅庭院和住宅建筑绿化布置的原则和
方法
1.住宅庭院绿化布置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绿化获得预期的效果。
居住小区
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
住宅楼
住宅楼
三、居住区的绿地组成
(一)居住区公共绿地 1、居住区级公园 2、居住小区游园 3、组团绿地
(二)宅旁绿地 (三)道路绿地 (四)公共设施绿地
(一)居住区公共绿地
它是为全区居民公共使用的绿地,其位置适中, 并靠近小区主路,适宜于各年龄组的居民前去使用 , 根据中心公共绿地大小不同,又分为 1、居住区级公园 (服务对象是居住区居民) 2、居住小区游园 (服务对象是小区居民) 3、组团绿地 (服务对象是组团内居民)
四、居住区建筑的布局形式
(一)行列式 (二)周边式 (三)混合式 (四)自由式 (五)散点式 (六)庭院式
(一)行列式
依照一定的朝向成行、成列的布局 优点:绝大多数的居民能够得到一个比较好的朝向。 缺点:绿化空间比较小,容易产生单调感。
(二)周边式
居住建筑以道路或院落呈周边式安排 优点:可形成较大的绿化空间,绿化容易,有利于 公共绿地的布置。 缺点:较多的居室朝向差或通风不良
营造绿色空间 塑造景观空间 创造交往空间
二、居住区用地组成
❖ 按功能要求分: (1)居住区建筑用地 (2)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用地 (3)道路及广场用地 (4)居住区绿地 (5)居住区的组织结构模式
(5)、居住区的组织结构模式
(一)居住区 (二)居住小区 (三)居住组团 (四)住宅楼
居住区
居住小区
★、组团绿地的规划设计
(一)布置的位置、方式和特点
1.位置:
a.周边式住宅中间
b.行列式住宅山墙间
大住宅的间距 d.住宅组团的一角 e.两组团之间
一面或两面临街 j.自由式布置
c.扩 f.
2.布置方式:
a.开敞式 多采用自然式布置。
b.半封闭式 多采用规则式。
c.封闭式 仅供观赏。
3.组团绿地的特点
这种布局形式一般底层建筑的住户有院落。 也是常应用于别墅区,这种布局有利于保护住 户的私密性、安全性。绿化条件、生态条件均比较 好。
5.2、居住区各类绿地的规划设计
❖ 中心花园的规划设计 ❖ 组团绿地规划设计 ❖ 宅旁绿地的规划设计 ❖ 道路绿地的规划设计 ❖ 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
★、中心花园(小游园)的规划设计
(三)混合式
一般是周边式和行列式结合起来布置 通常:沿街采取周边式 内部使用行列式
(四)自由式
这种布局形式,结合地形或受地形地貌的限制, 充分考虑日照、通风等条件灵活布置。
(五)散点式
这种布局建筑常围绕公共绿地、公共设施、水体 等散点布置,这种手法常应用于别墅区。
(六)庭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