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脑震荡护理查房

脑震荡护理查房

脑震荡护理查房方:病史汇报完毕,下面我们讨论一下脑震荡的相关护理问题。

首先请雪芹讲一下脑震荡的概念?一、脑震荡的概念:最常见的轻度原发性脑损伤。

是指头部受到撞击后,立即发生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无肉眼可见的神经病理改变,但在显微镜下可见神经组织结构紊乱。

病人在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30分钟,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脉搏变缓、呼吸浅慢,各生理反射迟钝或消失。

意识恢复后对受伤时甚至受伤前一段时间内的情况不能回忆,而对往事记忆清楚,此称为逆行性健忘。

清醒后常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失眠、情绪不稳、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一般可持续数日或数周。

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

二、临床表现:1.意识障碍颅脑外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历时数分钟乃至十多分钟,一般不超过半个小时;但偶而有病人表现为瞬间意识混乱或恍惚,并无昏迷;亦有个别出现为期较长的昏迷,甚至死亡者,这可能因暴力经大脑深部结构传导致脑干及延髓等生命中枢所致。

2.遗忘症意识恢复之后,病人常有头疼、恶心、呕吐、眩晕、畏光及乏力等症状,同时,往往伴有明显的近事遗忘(逆行性遗忘)现象,即对受伤前后的经过不能回忆。

脑震荡的程度愈重、原发昏迷时间愈长,其近事遗忘的现象也愈显著,但对过去的旧记忆并无损害。

3.头痛、头昏脑震荡恢复期病人常有头昏、头疼、恶心、呕吐、耳鸣、失眠等症状,一般多在数周至数月逐渐消失,但亦有部分病人存在长期头昏、头疼、失眠、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其中有部分是属于恢复期症状,若逾时3~6月仍无明显好转时,除考虑是否有精神因素之外,还应详加检查、分析,有无迟发性损害存在。

4.其他可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情绪不稳、易激动、不耐烦、注意力不集中、耳鸣、心悸、多汗、失眠或噩梦等。

三、脑震荡辩证分析患者头部外伤,病位在头,病性属实,为脑海震荡,证型:(一)气滞血瘀型:头部外伤,短暂的意识障碍,逆行性遗忘史,头痛头晕,头痛部位固定不移,痛势如刺如锥,恶心呕吐,舌质紫或有瘀斑,苔白腻,脉涩或滑。

脑髓震荡(脑震荡)中医临床路径

脑髓震荡(脑震荡)中医临床路径

脑髓震荡(脑震荡)中医临床路径一、脑髓震荡(脑震荡)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髓震荡(TCD编码:BGU0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震荡(ICD-10编码:S06.0)。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脑髓震荡(脑震荡)协作组制定的“脑髓震荡(脑震荡)中医诊疗方案”。

脑髓震荡(脑震荡)临床常见证候:气闭清窍证瘀阻清窍证惊扰神明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脑髓震荡(脑震荡)协作组制定的“脑髓震荡(脑震荡)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脑髓震荡(脑震荡)。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髓震荡(脑震荡)的患者。

2.颅脑外伤后24小时以内,无严重合并症。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颅脑CT或MRI;(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3)肝功能、肾功能;(4)血糖、凝血功能;(5)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胸部X线片、脑脊液检查、血型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气闭清窍证:理气宣窍醒神。

(2)瘀阻清窍证:祛瘀通窍醒神。

(3)惊扰神明证:镇惊定志安神。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3.针灸治疗4.特色疗法(1)中药封包疗法(2)推拿治疗5.护理调摄(九)出院标准头痛、头胀、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减轻或消失。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病情无改善或改善不理想,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1、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的变化,并注意有无恶心、呕吐、头痛、肢体活动及癫痫发作等情况。

2、体位:翻身及搬动病人时应避免动作粗暴,头颈部侧旋时应保持功能及舒适位。

急诊外伤者注意保持头、颈、躯干直线状态。

3、饮食护理:根据病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

4、安全护理:根据病情取合适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肢体活动障碍、躁动、癫痫、年老及儿童应加床档。

5、急救护理:急诊及病危做好急救准备,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备好气管切开用物、呼吸机、吸引装置、氧气等,以便随时抢救。

6、尿潴留、尿失禁者可留置导尿管,按保留导尿常规护理。

7、药物护理:按时使用抗生素及脱水剂,颅内高压者,输液速度宜慢,使用脱水剂时速度宜快,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8、气管切开者按气切护理常规。

9、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1、按外科手术前护理(颅内高压者忌灌肠)2、手术区皮肤准备范围:(1)开颅手术:术晨剔去全部头发,洗净头部后予碘消毒并带上一次性消毒帽。

(2)脊髓手术:颈椎:全部颈后至双肩水平的皮肤。

(3)胸腰:超过病变上、下各5个椎体。

(4)腰骶:病变腰椎以上5个椎体至坐骨结节处。

备皮程序与基本外科备皮程序相同。

三、术后护理1、术后交接:手术回房时病房护士与手术室人员交接麻醉及手术情况。

2、病情观察:具体观察神志瞳孔变化,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及肢体活动、癫痫等情况。

3、饮食:清醒者术后第1日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昏迷者可鼻饲。

4、体位:头部手术后,清醒者可抬高15-30°,如血压低于90/60mmHg予床头放平。

脊柱手术搬动病人或更换体位时,保持头、颈、躯干直线状态,应轻缓,稳妥轴式翻动,防止脊柱扭曲。

5、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通畅,有分泌物时及时清除,如有发生窒息可能时应准备气管切开用物,及时通知医生。

6、安全护理:躁动者应床栏防护,必要时适当应用约束带固定,防止跌伤等意外。

医院普外科脑振荡护理常规

医院普外科脑振荡护理常规

医院普外科脑振荡护理常规脑振荡是最常见的轻度原发性脑损伤。

为一过性脑功能障碍,无肉眼可见的神经病理改变,但在显微镜下可见神经组织结构紊乱.病人在伤后立既出现短暂的意应识障碍,持续数秒或分钟,一般不超30分钟,同时可出皮肤苍白、出汗、血液下降、心动徐缓、呼吸微弱、肌张力减低、各生理反射迟钝或消失。

清醒后大多不能加忆受伤前及当时的情况,称为逆行性遗忘常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脑脊液中无红细。

CT检查无阳性发现。

处理原则一般卧床休息1---2周,可完全恢复,可适当给予镇痛、镇静对症处理。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焦虑与缺乏脑震荡相关的知识、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2、头痛与脑震有关。

3、潜在并发症:脑震荡后遗症。

护理措施1、缓解病人焦虑情绪,给病人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缓解其紧张情绪,对少数症状迁延者,应加强心理护理,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

2、镇痛、镇静头痛病人,遵医嘱适当给予止痛药物,嘱其休息。

3、注意观察少数病人可能发生颅内继发病变或其他并发症,故应密切观察其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病症。

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分为围绕尿道的腺体和外周腺体两部分。

良性前列腺增生简称前列腺增生,是男性老人常见病。

【病因】:目前公认老龄和有功能的睾丸是发病基础。

上皮和基质的相互影响,各种生长因子的作用。

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睾酮,双氢睾酮以及雌激素水平的改变和失去平衡是前列腺增生的重要因素。

【病理】:良性前列腺增生起源于围绕尿道精阜部的腺体,常以纤维细胞增生开始,继之其他组织也增生。

增大的腺体使尿道弯曲,伸长,受压成为引起排尿困难或梗阻的机械性因素。

【临床表现】:1尿频: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夜间更为明显.2 排尿困难:进行性排尿困难是前列腺增生最主要的症状,但发展缓慢。

3 尿潴留:严重梗阻者膀胱残余尿增多,长期可导致膀胱无力而导致尿潴留。

4 血尿:前列腺增生时因局部充血而发生无痛性血尿。

【辅助检查】:1 B超检查:可测量前列腺的体积。

脑震荡护理案例分享

脑震荡护理案例分享

脑震荡护理案例分享1.运动中发生了开放性骨折和脑震荡损伤应如何处理并注意哪些问题?2.交通事故脑震荡赔偿案例运动中发生了开放性骨折和脑震荡损伤应如何处理并注意哪些问题?1.外伤及其急救外伤就是皮肤或体腔内粘膜破裂。

大多数外伤如果治疗护理得当,很快就会治愈。

然而,任何外伤都有两种危险,即严重流血或出血以及感染。

1.1.外份的主要类型a.擦伤:由摩擦或擦刮皮肤或粘膜造成;b.割伤:由锐利的切削设备、刀、剃刀或破玻璃所造成;c.划伤或撕伤:由钝的器具造成;d.扎伤:由头的器具,如针、钉子、铁丝等造成。

1.2.主要治疗方法这些外伤,出血轻微的情况下,用消毒纱布轻轻扎紧就可以止住血。

若出血严重,要先检查出血位置,然后再敷裹伤口。

要使用消毒剂(除非是腹部受伤)和消毒纱布及绷带。

留在伤口上面的异物不容易排除则不要勉强。

要避免污染伤口。

按常规,暂时包扎上伤口要比用不干净的手处理伤口安全。

伤口周围的异物,如油脂、烟灰和尘土等,可用消毒纱布擦掉。

如果骨折,在使用夹板前,要把伤口用消毒纱布盖起来。

1.3.要点止血:防止感染;处理迅速。

2.几个重要部位的外伤及其急救2.1.颅脑外伤由于头部受外力打击所致,包括头皮、颅骨和脑组织的损伤。

a.头皮损伤:由于头皮血管极为丰富,皮下组织致密,伸缩性小,故出血较多,不易自行止住。

若处理不当,甚至会造成失血性休克。

头皮裂伤出血时,可首先用加压包扎法止血。

b.颅骨骨折:其严重性往往不在于骨折本身,急救时应首先考虑到有无脑组织损伤症状。

c.脑损伤:包括脑震荡、脑挫裂伤、脑干损伤及颅内出血。

症状:脑震荡昏迷时间一般为30分钟以内,有递行性健忘、头痛、头晕等。

脑挫裂伤等昏迷时间较长,或出现二次昏迷,头痛剧烈,呕吐频繁,左右瞳孔大小不同。

处理:尽快转送附近医院。

途中注意保持昏迷伤员的呼吸道畅通。

2.2.胸部外伤主要指肋骨骨折、气胸、血胸等。

a.肋骨骨折:胸外伤中最常见。

症状:局部疼痛,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重。

颅脑外伤急救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颅脑外伤急救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颅脑外伤急救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颅脑外伤是指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

按损伤后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

常见的脑外伤有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头皮血肿、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

【护理常规】1.心搏、呼吸骤停者,立即给予心肺脑复苏及进一步生命支持。

2.有呼吸的患者,给予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3~4L/min,保持氧饱和度在95%以上。

3.给予持续心电监护、血压、氧饱和度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神志、瞳孔的变化并及时记录。

4.根据病情,建立至少2条有效的静脉通路,保证能及时、快速补液。

5.抽取血标本:急查血常规、血凝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必要时做好术前免疫及备血。

6.危重者床边备好负压吸引、气管插管、呼吸机和复苏设备。

保持病室安静,避免一切不良刺激,以免造成患者情绪激动。

7.病情允许时需抬高床头15°~30°,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8.年老体弱、舌根后坠或昏迷患者,取侧卧位或半卧位,将头偏向一侧,及时吸痰,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协助翻身拍背,鼓励有效的咳嗽排痰。

9.应激性溃疡:出现咖啡色胃内容物,伴呃逆、腹胀、黑粪等情况时立即通知医师做好相应措施。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保持病室安静,卧床休息为主,有脑脊液漏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病情允许时需抬高床头15°~30°,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适当调整休息与运动的时间,强化安全意识,防止坠床、跌倒等意外发生。

2.饮食指导清醒患者以高热量、高蛋白质和富含维生素、纤维素,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对于昏迷或吞咽困难者,根据病情选择留置胃管等。

3.用药指导严格按医嘱用药,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降低颅内压。

4.心理指导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等,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因精神因素而引起疾病的变化。

5.康复指导加强康复功能锻炼,对于眼睑闭合不全,吞咽困难,行走不稳定的患者应继续进行治疗及功能锻炼。

脑震荡临床路径

脑震荡临床路径

脑震荡临床路径一、脑震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震荡(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等。

1.临床表现:(1)意识改变受伤当时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可为神志不清或完全昏迷,常为数秒或数分钟,大多不超过半小时;(2)逆行性遗忘病人清醒后多不能回忆受伤当时乃至伤前一段时间内的情况;(3)短暂性脑干症状伤情较重者在意识改变期间可有面色苍白、出汗、四肢肌张力降低、血压下降、心动徐缓、呼吸浅慢和各种生理反射消失;(4)其他症状可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畏光、耳鸣、失眠、心悸和烦躁等;(5)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2.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腰椎穿刺颅内压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不含血,白细胞正常;(2)头颅CT 检查:颅、脑内无异常。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等。

1.脑震荡诊断明确,密切注意意识、瞳孔、肢体运动和生命体征的变化,伤后第二天复查头颅CT并预约头颅MRI。

2.给予止血药物应用,复查头颅CT提示颅内阴性可停用止血药物。

3.头昏头晕症状明显者给予改善神经功能药物应用:如:神经节苷脂、奥拉西坦、三磷酸胞苷二钠、脑蛋白水解物等。

4.合并有伤口的给予清创缝合,注射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给予预防性抗感染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脑震荡。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完善常规检查及相关检查。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复查头颅CT,预约头颅MRI检查。

脑震荡护理查房

脑震荡护理查房

脑震荡护理查房摘要脑震荡是一种常见的脑部创伤,需要特殊的护理和观察。

本文档旨在介绍脑震荡护理查房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便在临床实践中提供准确、全面的护理服务。

1. 引言脑震荡是由于头部受到剧烈冲击而导致的脑功能暂时性障碍。

患者常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伴有记忆障碍、意识模糊等症状。

护理查房在脑震荡患者的护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干预。

2. 目的脑震荡护理查房的目的是评估患者的脑功能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康复。

3. 方法脑震荡护理查房应包括以下内容:3.1 患者基本信息查看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时间等基本信息,确保患者的身份准确无误。

3.2 主诉和病史询问患者当前的主诉和症状,了解发病时间、受伤原因以及既往的相关疾病和治疗情况。

3.3 体征和生命体征观察检查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观察是否有相关的异常表现。

3.4 神经系统评估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头痛程度、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及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表现,如运动障碍、感觉异常等。

3.5 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的行为、言语、情绪等方面的变化,了解其病情是否有进一步发展或好转的趋势。

3.6 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如头颅CT、血常规等,以确定病情和指导治疗。

3.7 护理措施评估评估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了解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3.8 家属沟通和教育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了解其对患者的关注和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同时进行必要的脑震荡的教育。

4. 注意事项在进行脑震荡护理查房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保持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头部碰撞。

- 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加重或缓解。

- 注意患者的意识状态,发现意识不清或昏迷等紧急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 避免刺激性物质,如咖啡因、酒精等,以免加重症状。

深入了解脑震荡病患的护理和查房

深入了解脑震荡病患的护理和查房
观察和监测: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 的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态、神经功能 和体征等,并及时报告医生。
护理措施
安全措施:为了避免患者再次 受伤,护理人员应确保环境安 全,如防止跌倒、减少刺激等 。
查房要点
查房要点Biblioteka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发病 时间、原因等,有助于判断病情和制定 治疗方案。
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意识状 态、瞳孔反应等,以评估患者的神经功 能和脑损伤程度。
深入了解脑震 荡病患的护理
和查房
目录 护理措施 查房要点 总结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早期干预:脑震荡患者需要尽 早接受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治疗 ,以防止进一步的伤害。
休息和恢复:患者需要充分休 息,避免过度使用大脑,以促 进脑部的康复和恢复。
护理措施
症状管理: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症状 ,如头痛、眩晕、恶心等,并采取相应 的措施进行缓解。
查房要点
症状观察:注意患者的症状变 化,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并及时记录和报告医生。
实验室检查:根据需要进行血 常规、头部CT等检查,以评估 脑震荡的严重程度和排除其他 潜在问题。
查房要点
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结果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定期评估 治疗效果。
总结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外科护理常规

外科护理常规

外科常规护理一、肠梗阻护理常规二、胆囊结石护理常规三、胆囊切除术护理常规四、断肢再植术后护理常规五、腹股沟疝护理常规六、睾丸鞘膜积液护理常规七、股骨颈骨折护理常规八、骨盆骨折护理常规九、关节脱位和损伤护理常规十、急性乳腺炎护理常规十一、脊柱骨折护理常规十二、甲状腺次全切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十三、精索静脉曲张护理常规十四、开放性骨折护理常规十五、阑尾炎护理常规十六、肋骨骨折护理常规十七、良性前列腺増生症护理常规十八、颅底骨折护理常规十九、颅内血肿护理常规二十、颅内压增高护理常规二十一、麻醉苏醒期间护理常规二十二、泌尿外料一般护理常规二十三、泌尿系结石护理常规二十四、泌尿系统损伤护理常规二十五、脑出血术后护理常规二十六、脑挫裂伤护理常规二十七、脑震荡护理常规二十八、皮瓣移植术后护理常规二十九、石膏固定护理常规三十、手外伤护理常规三十一、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常规三十二、四肢骨折内固定护理常规三十三、下肢静脉曲张护理常规三十四、直肠肛管疾病护理常规三十五、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常规一、肠梗阻护理常规【概念】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正常运行或顺利通过发生障碍。

临床特点为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和排便。

【护理评估】1、腹痛发生时间、性质、程度。

2、呕吐的次数、性质、颜色、量、气味3、腹胀出现的部位、时间、发展速度,排气排便情况。

4、有无外伤、手术史。

【护理措施】(一)非手术治疗/术前护理的护理1、卧位:患者取半卧位,以减轻腹痛、腹胀有利于呼吸。

2、禁食及胃肠减压:保持胃肠减压的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如引出胃液、十二指肠液、胆汁说明为高位小肠梗阻,如胃液带有粪臭味,说明有低位梗阻,如为绞窄性肠梗阻为棕褐色血性胃液。

3、准确记录出入量,保证液体的顺利滴入,以纠正水电酸碱平衡素乱。

4、根据腹痛的程度,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解痉药物,禁止使用吗啡类药物。

5、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观察病人有无休克前期症状。

如发生纹窄性肠梗阻应立即给予术前准备,急诊手术。

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一般护理1、做好入院介绍。

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头部抬高15—30度,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刺激。

3、饮食护理,病情危重者24—48小时内禁食,3日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

颅内压增高病人,必须控制液体量,给予低盐饮食。

4、加强病情观察,注意意识、瞳孔改变,定时监测生命体征,警惕脑疝的发生。

观察肢体活动是否对称、有无瘫痪。

注意急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

5、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6、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吸入。

7、做好皮肤护理,注意瘫痪肢体居于功能位置。

8、体温在38℃以上,按高热常规护理,首先考虑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擦浴等。

9、烦躁不安时禁用麻醉药,必要时可给一般镇静剂,如安定、鲁米那等,应上床栏,防止坠床。

10、排尿困难者定时按摩膀胱。

伴有尿潴留时,留置导尿管。

尿失禁时,及时更换床单,保持会阴干燥。

11、便泌3天以上给予缓泻剂或开塞路通便,颅内压增高时禁用大量液体灌肠;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时,按医嘱给予止血剂,输血补液等。

12、病人康复时需要加强营养,注意语言、肢体功能训练及心理护理。

开颅手术前后护理一、术前护理1、按外科疾病术前护理。

2、术前一天剃发,并将头部洗净(颅后窝手术包括颈部及肩部)。

3、颅内压增高病人,术前按医嘱给予脱水剂,留置导尿管。

4、头部置脑室引流病人,送手术室前应夹住引流管,并用纱布包扎引流管远端。

5、昏迷病人应彻底清除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6、做好病人生活、心理护理。

二、术后护理1、按外科疾病术后护理。

2、病人全麻未醒时,平卧,头偏向健侧,防止切口受压。

清醒后,血压正常,可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头部静脉血回流,减轻脑水肿。

昏迷病人取半卧位或侧卧位,并发休克者取休克卧位。

一般较大肿瘤切除后,为防止脑干突然移位,24小时内手术切口部位应保持在头部上方。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

定时翻身拍部,防止坠积性肺炎,必要时早期行气管切开术。

急诊科护理常规

急诊科护理常规

急诊科护理常规一、颅脑损伤护理常规【分类】按病变的部位分类1、头皮损伤分为头皮裂伤、头皮下血肿、头皮大面积撕脱伤等。

2、颅脑损伤分为颅顶部骨折和颅底部骨折。

3、脑损伤分为脑震荡、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脑干损伤等。

按伤情分类为1、轻型颅脑伤2、中型颅脑伤3、重型颅脑伤4、特重型颅脑伤【护理评估】1、脑震荡意识丧失的时间常在半小时以内,有“近事遗忘”现象。

2、脑挫裂伤有器质性改变的损伤,常伴头痛、呕吐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瘫痪,失语和神经定位征,血压波动较大。

3、颅内血肿损伤导致颅骨的板障出血,或者是硬脑膜和脑内动脉、静脉、静脉窦、毛细血管等的出血。

【护理措施】1、控制伤口出血。

2、防止伤口感染,用消毒敷料包扎伤口,切忌在现场拔出致伤物,以免引起大量出血。

3、有休克者立即进行扩容性休克。

4、昏迷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窒息。

二、多发性创伤护理常规【概念】指同一致伤因子引起的人体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受到损伤且至少有一处是危及生命,称之为多发伤。

【护理评估】1、死亡率高。

(1)第一死亡高峰:伤后数分钟内为即时死亡。

(2)第二死亡高峰:伤后6小时到8小时。

(3)第三死亡高峰:伤后数日至数周。

2、休克发生率高。

3、低氧血症发生率高:90%的多发伤患者可发生低氧血症。

4、漏诊率高:占12%~15%。

5、并发症多。

6、出现治疗矛盾:最常见的为颅脑损伤合并休克患者。

【护理措施】原则:先救命后救伤。

1、把握生命体征。

2、对生命体征的变化作出迅速的反应。

3、详细询问病史,仔细进行体格检查。

4、施行各种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5、施行确定性治疗,如手术等。

三、腹部创伤护理常规【分类】腹部创伤可分为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两类。

【护理评估】伤员处于精神紧张状态、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困难、脉搏加快、血压下降、最后出现休克。

1、腹痛。

2、恶心、持续性呕吐,吐出物大多为胃内容物及胆汁。

3、持续性腹胀多在伤后晚期出现。

4、胃肠道大出血。

脑震荡护理常规

脑震荡护理常规

脑震荡护理常规
【概念】
指头部受到撞击后,立即发生一过性脑功能障碍,经过较短的时间可自行恢复。

【护理评估】
1、病人头痛的性质与程度。

2、病人有无恶心、呕吐、眩晕等症状。

【护理措施】
1、向病人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缓解其紧张情绪,加强心理护理。

2、疼痛明显者遵医嘱给与镇静、镇痛药物。

3、少数可能合并颅内血肿的病人,密切观察其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体征。

4、嘱病人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能锻炼。

【健康指导】
1、介绍疾病相关知识,使病人从思想上消除“后遗症”的紧张和焦虑,保持心情愉快。

2、指导病人加强营养,多食健脑食品(如动物脑、栗子、核桃等)。

脑震荡临床路径(神经外二科初稿)

脑震荡临床路径(神经外二科初稿)

脑震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震荡(ICD-10:S06.0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1)明确头颅外伤外伤史(2)伤后有短暂昏迷,有逆行性遗忘(3)头颅CT检查查未见明确异常2、辅助检查:头颅CT扫描:未见明确异常;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脑外伤病人入院,需向家属交待病情;2、入院后予脱水,营养神经对症治疗3、对怀疑合并“良性位置性眩晕”病人行“眼震图”检查;4、受伤后48小时内复查头颅CT。

四、标准住院日为3-5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脑震荡(ICD-10:S06.001)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初步处理1-3天:1、所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细胞分析+凝血功能、尿液分析+尿沉渣分析、大便常规+OB;(2)住院生化、免疫3项、乙肝两对半(根据患者意愿酌情选择);(3)心电图、胸部正侧位片。

2、根据病人病情,必要时行心、肺功能检查,必要时可行CTA、MRI,眼震图检查。

七、入院后用药:1、根据患者年龄及体重和临床症状选择甘露醇用量,对部分临床症状不明显患者可不应用甘露醇2、按患者临床表现可选与不选择神经营养药物,根据进食情况适当补液3、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皮肤及软组织挫伤适当应用抗菌药物。

4、受伤后8至48小时内复查头颅CT,前后头颅CT对比八、出院标准: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恢复正常饮食,各项化验无明显异常,体温正常;2、患者临床上无头晕,无头痛等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震荡病人护理常规
概念:脑震荡是指头部受到撞击后,立即发生一过性脑功能障碍,无肉眼可见的神经病理改变,但在显微镜下可见神经组织结构紊乱。

【观察要点】
1、神志、瞳孔变化。

2、有无精神症状。

【护理措施】
1.缓解病人焦虑情绪讲解疾病相关知识,缓解期紧张情绪,消除病人对脑震荡畏惧心理。

2.镇痛、镇静疼痛明显者遵医嘱适当给于镇静、镇痛药物。

3.病情观察少数病人可能合并存在颅内血肿,故应密切观察其意识状态、生命体征。

4.头昏、恶心呕吐者,遵医嘱行营养脑细胞治疗。

5、伤后应注意卧床休息,尽量减少外界刺激。

【健康教育】
1.嘱病人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体能锻炼(气功、太极拳等)避免过度用脑和劳累。

2.解除思想上对所谓“后遗症”的紧张和忧虑,保持心情愉快。

3.加强营养,多食健脑食品(如动物脑、栗子、核桃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