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核算模式
企业所得税核算的两种方法分别是怎么样的
企业所得税核算的两种⽅法分别是怎么样的企业所得税核算的两种⽅法分别是怎么样的?⼀、应付税款法是所得税会计处理的⼀种⽅法,与纳税影响法相对。
应付税款法,是指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额直接计⼊当期损益,⽽不递延到以后各期的会计处理⽅法。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企业所得税核算的两种⽅法分别是怎么样的的知识,跟着店铺⼩编⼀起看看吧。
企业所得税核算的两种⽅法分别是怎么样的?⼀、应付税款法是所得税会计处理的⼀种⽅法,与纳税影响法相对。
应付税款法,是指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额直接计⼊当期损益,⽽不递延到以后各期的会计处理⽅法。
在应付税款法下,不需要确认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额,因此当期计⼊损益的所得税费⽤等于当期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应交所得税。
在这种⽅法下,本期的所得税费⽤等于应付所得税⾦额,由于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费⽤等于应付所得税⾦额,由于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数不作跨期分摊,故⽽不反映在“递延税款”账户中,只在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
⼆、纳税影响会计法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时间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即将本期产⽣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采取跨期分摊的办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次执⾏企业会计准则》第⼗⼆条规定,在⾸次执⾏⽇,企业应当停⽌采⽤应付税款法或原纳税影响会计法,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进⾏处理。
原采⽤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费⽤的,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相关规定,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额,同时冲销递延税款余额,根据上述两项⾦额之间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相关知识: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种税。
纳税⼈范围⽐公司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计算
企业所得税计算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国家税法规定,根据企业所得税税法计算应缴纳的税款。
下面将介绍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主要分为两种,即按照利润总额计算和按照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按照利润总额计算企业所得税的方法如下:1. 计算纳税所得额:纳税所得额 = 利润总额 - 免税收入 - 扣除项目。
利润总额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实现的销售收入扣除成本、费用和税金后的余额。
免税收入是指依法规定不纳税的收入,如政府给予的财政补助。
扣除项目包括职工薪酬、租赁费用、利息、折旧等。
2.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 = 纳税所得额×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税率是根据企业所在地和行业类型确定的税率,速算扣除数是根据税率表确定的。
3. 计算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 已缴纳税额。
已缴纳税额是指企业根据税种的规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已经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
按照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企业所得税的方法如下:1. 计算纳税所得额:纳税所得额 = 销售收入 - 成本 - 费用。
销售收入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所有销售收入总额。
成本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
2.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 = 纳税所得额×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的计算方法同上。
3. 计算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 已缴纳税额。
已缴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同上。
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首先,企业需要按照国家税法规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来计算企业所得税;其次,企业需要提供准确、完整的财务报表和相关资料,以便税务机关核实和计算企业所得税;最后,企业需要按照国家税法的规定及时、足额地缴纳企业所得税,否则可能面临罚款等法律责任。
总结起来,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包括按照利润总额和应纳税所得额两种方式,具体计算过程分别涉及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和已缴纳税额的计算。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
三、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
(1)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确定资产负债 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 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
(4)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利 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应交所得税和 递延所得税两个组成本法。
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 务等原因确认的预计负债
应付职工薪酬
12 34
预收账款 其他负债
二、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差异。因资产、负债 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了在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的期间内,应纳税所 得额增加或减少并导致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增加或减少的情况,根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 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影响的不同,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税务会计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
一 计税基础 二 暂时性差异 三 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 四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
— 2—
一、计税基础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
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 法规定可以从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 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以税前扣除的 金额。
(1)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由该交易 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也应计入所有者权 益,对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不产生影响;
(2)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与之相关的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影响 合并中产生的商誉或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也不影响所得税费用。
税务会计
(一)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 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 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有哪些,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一、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有哪些
应纳税所得额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直接法,二是间接法。
1、直接计算法: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金额-弥补亏损
2、间接计算法: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二、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收入包括:销售货物收入,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
不征税收入包括:财政拨款和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免税收入包括: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
三、企业所得税的适用范围
纳税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采取核定征收方式征收企业所得税:
1、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不设账簿的或按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动作应设置但未设
置账簿的;
2、只能准确核算收入总额,或收入部额能够查实,但其成本费用支出不能准确核算的;
3、只能准确核算成本费用支出,或成本费用支出能够查实,但其收入总额不能准确核算的;
4、收入总额及成本费用支出均不能正确核算,不能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纳税资料,难以查实的;
5、帐目设置和核算虽然符合规定,但并未按规定保存有关账簿、凭证及有关纳税资料的;
6、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有哪几种
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有哪几种国企所得税是指国有企业和其他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要求缴纳的税款。
在会计核算中,企业所得税是一项重要的费用和负债,对企业财务状况和利润分配具有重要影响。
我国企业所得税的核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计提法计提法是企业所得税核算的一种常用方法。
根据计提法,企业需在每个会计期间内,按照税法规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根据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企业所得税,并将其计提为费用。
计提的所得税费用即为企业当期应交的所得税,反映了企业当前所得税的实际额度。
二、应纳税差额法应纳税差额法又称净利润差额法,是指先计算企业净利润,然后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再将净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额计提为费用。
这种方法强调利润与所得税之间的关系,保留了企业当期的净利润。
三、逐笔核算法逐笔核算法是一种详细全面的核算方法,它要求企业将各项经济业务逐笔进行核算,并根据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然后计提为费用。
这种方法对于企业来说,核算工作量较大,但核算结果更加准确。
四、年度汇总法年度汇总法是指企业每年结束后根据年度财务报表,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并将其计提为费用。
这种方法相对简便,适用于企业规模较小、业务较为简单的情况。
五、用表核算法用表核算法是在年度报表编制过程中,根据具体的会计政策和一般会计核算方法,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并将其计提为费用。
这种方法与年度汇总法相似,但更关注报表编制的规范性。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会计核算方法,但需遵循税法的规定和会计准则的要求。
企业所得税的正确核算对于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企业合法合规运营和税收管理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包括计提法、应纳税差额法、逐笔核算法、年度汇总法和用表核算法。
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并在会计核算中严格按照税法和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操作,确保所得税核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2
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2) 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即所有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内资企业或其他组织,主要包括以下六类企业:(1)国有企业;(2)集体企业;(3)私营企业;(4)联营企业;(5)股份制企业;(6)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
2.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所得。
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
二、关于企业所得税核算的一些观点我国所得税会计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企业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确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中的所得税费用。
而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又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部分。
按照现行有关规定,采用“所得税费用”科目,核算所得税。
但是问题也就在这里,明明企业所得税是一种重要税种,为什么要按照所得税费用这一科目名称来核算呢?而且还又细分为按“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进行明细核算呢?笔者认为,所得税的核算毕竟不能等同于自然科学,和卫星上天不可同日而语,说白了,就是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按时足额缴纳税款!没有必要这么复杂、精细。
这纯系在搞繁琐哲学,有故弄玄虚之感。
应该取消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径直采用应付税款法为好。
1.采用应付税款法简单易行。
在该方法下,只要把企业当期会计利润加减本会计年度或财政年度纳税调整额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税率,即可得出应纳所得税额。
而纳税调整工作在实际中,是五个月的调整时间,绰绰有余,决定两个中国、两种前途与命运的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南北三大会战不也就打了四个月多一点的时间?而且纳税调整表设计得比较规范,方方面面的调整因素几乎都考虑到了,几无疏漏之处,再加上广大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鼎力合作,辅之于现代化的征管手段、发达的信息网络系统,纳税调整工作自会进行的比较顺利,相应的汇算清缴工作则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这也为多年来征管实践所证实。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及实例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及实例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全年应税所得总额-扣除项目-免征项目-弥补亏损1.全年应税所得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年内通过生产经营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允许的成本、费用、损失等所得金额,计算公式为:全年应税所得总额=全年收入总额-全年成本总额2.扣除项目:是指国家规定的企业可以扣除的项目,包括成本、费用等。
常见的扣除项目有:(1)生产成本:指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全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2)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3)其他可以扣除的项目:如企业所得税准备金、科技研发费用等。
3.免征项目:是指国家规定的一些企业或特定条件下可减免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项目。
常见的免征项目有:(1)具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2)对小型微利企业、创业投资企业等的免征政策。
(3)对于在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产业中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的免征政策。
4.弥补亏损:如果企业在其中一年度内发生亏损,其可以在未来年度通过弥补亏损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二、税款的计算根据国家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分为三档:20%、25%和35%。
确定税率之后,可以计算出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
1.税率:所得税的税率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而定,通常为20%、25%和35%。
2.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是为了简化计算而设定的固定额度,用于减轻企业税负。
速算扣除数的数额与应纳税所得额有关,不同应纳税所得额对应不同的速算扣除数。
以下是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的一个实例:假设企业在一年内实现全年收入总额为1000万元,全年成本总额为800万元,扣除项目为200万元,免征项目为100万元。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计算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如下:全年应税所得总额=1000万元-800万元=200万元扣除项目=200万元免征项目=10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2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亏损)由于该企业在本年度发生亏损,因此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
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计算纳税金额并缴纳的税款。
企业所得税的核算方法主要包括计税收入的确定、税前扣除项目的确认、计税依据的确定以及税额的计算等。
一、计税收入的确定企业所得税的计税收入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应税所得额。
计税收入的确定主要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一般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的相关要求,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调整而得出。
计税收入的确定方法根据企业的性质和税法要求而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一般企业的计税收入一般企业的计税收入等于企业的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和费用,再加上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调整项目。
销售收入是指企业通过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货币和非货币的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转让非货币性资产等。
销售成本是指生产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
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调整项目主要包括非税收入、非税支出和特设备扣除等。
2.投资性房地产企业的计税收入投资性房地产企业的计税收入等于企业的出租收入减去租赁成本和费用,再加上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调整项目。
出租收入是指企业通过出租房地产所获取的收入,包括租金、转租金和税费等。
租赁成本是指租赁房地产所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房地产采购成本、房地产出租成本和房地产维修成本等。
3.资产重组和清算的计税收入资产重组和清算的计税收入主要是指企业在资产重组和清算过程中所产生的收入。
在资产重组中,计税收入主要是指企业卖出或者处置资产所取得的收益;在资产清算中,计税收入主要是指从资产清算中取得的收益。
二、税前扣除项目的确认1.成本费用的扣除企业在计算所得税的时候,可以扣除与取得其计税收入直接相关的成本和费用。
主要包括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究开发费用、财务费用和其他业务支出等。
2.投资收益的扣除企业对于投资其他企业所取得的股息收入和红利收入可以在计算所得税的时候予以扣除。
所得税费用的核算
对于存在的所得税费用争议问题,如税收政策适用、税额计算等, 与税务机关进行沟通协调,寻求妥善处理。
完善内部控制
引导企业加强所得税费用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税务管理制度,防 范税务风险。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成本费用扣除
审查企业成本费用扣除是否符 合税法规定,是否存在多扣或
少扣的情况。
税前利润调整
核实企业税前利润的计算是否 准确,是否符合税法规定。
税收优惠政策
检查企业是否符合税收优惠政 策条件,是否正确享受税收优
惠政策。
所得税费用的调整与处理
调整违规行为
对于发现的所得税费用违规行为,如未及时申报、多扣少扣等, 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缴税款。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 额。
纳税调整增加额
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因违反税法 规定或有关税收法规而导致的需要增加应纳税所得额的项 目或金额。
纳税调整减少额
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因符合税法 规定或有关税收法规而导致的需要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项 目或金额。
对比分析法
01
将企业所得税费用与历史数据、行业数据进行对比,以发现异
常波动。
抽样审计法
02
从企业财务报表中抽取部分样本进行详细审查,以评估整体准
确性。
风险导向法
03
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识别可能存在所得税费用问题的领
域,进行重点审查。
所得税费用的检查内容
01
02
03
04
收入确认
核实企业是否按照税法规定及 时、准确确认收入。
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
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1】[提要] 企业的会计处理和所得税税务处理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于不同的目的,企业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规规定相互分离导致所得税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是所得税会计的核心问题,也是所得税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这一方法的推出有其必然性和优势,但在信息披露、提供税务核查资料等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
本文在系统梳理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基础上,分析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不足,寻求完善的途径和具体方式。
关键词:所得税会计;永久性差异;暂时性差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一、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综述按照处理暂时性差异方法的不同,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之分。
应付税款法,是指企业不确认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时计算的应交所得税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
采用应付税款法进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不需要区分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本期发生的各类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均在当期确认为所得税费用和应交税费,不将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
纳税影响会计法,是指企业确认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应交所得税和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金额的合计确认所得税费用的方法。
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会计处理,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需要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即采用跨期摊配的方法逐渐确认和依次转回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
按照税率变动是否需要对已入账的递延所得税项目进行调整,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可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
二、所得税会计中存在的问题(一)所得税费用与税前会计利润无法实现真正的配比。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认为,所得税费用由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部分组成。
这说明,当期所得税费用需要从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推算方可。
不难看出,递延所得税直接体现出暂时性差异,永久性差异不单独反映,而是从税前会计利润到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过程中体现出来。
企业所得税核算方法汇算规定
企业所得税核算方法汇算规定企业所得税核算方法是指企业根据所得税法规定和税务机关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核算方法,计算和申报应纳税额的过程。
作为对企业所得税的一种规定,企业所得税核算方法在征税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企业所得税核算方法的汇算规定。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企业所得税核算准则》,企业所得税核算方法的汇算规定如下:1.核算准则2.利润归属利润归属规定了利润的组成和归属规则。
企业应按照所得税法的规定,将企业经营活动所得的利润按照所有者权益归属、所有者权益亏损、优先股股利归属、优先股股利亏损等进行核算。
3.收入核算企业应将收入按照所得税法的规定进行分类、归类和核算。
如利息、股息、特许权使用费、技术服务费等各项收入应按照所得税法的规定计入应税收入范围。
4.成本费用核算企业应按照所得税法的规定核算各项成本和费用。
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财务费用,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各项成本和费用应具备合理性和真实性,并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计入成本范围。
5.确认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应按照所得税法的规定,按照核算结果,确认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在纳税年度内实际发生的全部收入减去各项扣除费用后的金额。
6.计算应纳税额企业应按照所得税法的规定,根据确认的应纳税所得额,按照适用税率和税务机关的要求计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计算应严格遵循税法规定的计算方法和税务机关的核准。
7.汇算申报企业在年度结账期间应编制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报告,将核算期间内的所得情况、收入支出明细、所得税计算和申报纳税等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并提交税务机关进行核准和批准。
总之,企业所得税核算方法的汇算规定是企业按照所得税法的要求,对所得税的计算和申报进行详细的核算和归集的过程。
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准确、合理地核算和申报所得税,以确保企业在合规的前提下减少税负并获得发展。
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
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是指企业按照国家税收法规要求,对企业在一定期间内计算并确认应交纳的所得税的过程。
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目的是确定并正确计提企业应交纳的所得税,确保企业在依法纳税的基础上获得合理的纳税成本。
一、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1.实质性原则:所得税会计核算应当按照企业取得的利润、收入和费用的实质情况进行核算,不能仅从形式上进行核算。
2.权责发生制原则:所得税应当根据企业发生的权益变动和责任的发生而计算和确认,与收入和费用的实现时点无关。
3.稳定性原则:所得税会计核算应当采用稳定的会计核算方法和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以适应税收利益的变更。
4.谨慎性原则:所得税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对于不确定的事项应当采取谨慎评估的方法。
5.独立性原则:所得税会计核算应当独立于其他会计核算科目进行,确保会计信息的独立性和准确性。
二、所得税会计核算的步骤1.确定应税所得:首先根据国家税收法规和企业所在的税收优惠政策,确定企业的应税所得额。
2.计算应交所得税:根据确定的应税所得额和税率,计算企业应交纳的所得税额。
3.计提所得税:按照企业所得税核算周期,计提所得税费用,同时形成所得税费用准备。
4.所得税费用确认:确认所得税费用并计入损益表,反映企业当期所得税费用支出。
5.所得税缴纳:按照国家税收法规要求,及时缴纳企业应交纳的所得税。
6.会计报表披露:在企业财务报表中披露所得税费用的计算细节和相关的税收信息。
三、所得税会计核算的方法1.直接法:直接法是指按照完全利益法核算的方法,对企业在核算期间内实际发生的权益变动计算所得税。
利用直接法,可以准确反映企业所得税的发生和支出情况。
2.间接法:间接法是指按照企业的税前利润计算所得税,然后根据税率计算企业应交纳的所得税。
利用间接法,可以根据企业利润水平的变动,合理计算企业应交纳的所得税。
四、所得税会计核算的注意事项1.合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应根据国家税收法规和税收优惠政策,合理运用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并按规定核算和披露相关的税收信息。
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
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三项内容:计算应纳所得税、会计确认所得税负债和确认所得税资产。
其中,计算应纳所得税是确定企业应缴纳所得税的税额,会计确认所得税负债和确认所得税资产是将应缴纳的所得税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
首先,计算应纳所得税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核算方法和损益所得税方法。
核算方法是根据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税收优惠等信息,按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计算。
损益所得税方法是根据企业利润总额计算应纳所得税的税额。
在这两种方法中,企业可以选择适用其中的一种进行计算。
其次,会计确认所得税负债的方法是根据应纳所得税的计算结果,将应缴纳的所得税减少到各个会计期间。
具体而言,根据应纳所得税的计算结果,将应纳所得税分摊到月度、季度或年度的各个会计期间。
在每个会计期间,企业需要确认应纳所得税,并在负债方面计算所得税负债。
最后,确认所得税资产的方法是将以前会计期间确认的所得税负债与当前会计期间应纳所得税的差额确认为所得税资产。
具体而言,企业根据应纳所得税的计算结果,在负债方面确认应纳所得税,然后将以前会计期间确认的所得税负债与当前会计期间应纳所得税的差额确认为所得税资产。
综上所述,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包括计算应纳所得税、会计确认所得税负债和确认所得税资产三个环节。
企业应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选择适用核算方法和损益所得税方法进行计算,然后将应纳所得税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计算所得税负债并确认所得税资产。
这样,企业就能够准确、规范地核算企业所得税,并合理安排所得税的缴纳。
企业所得税结算方式选择指南
企业所得税结算方式选择指南一、概述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根据法律规定,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给国家的税款。
该税种对于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盈利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企业所得税结算方式的选择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合理的结算方式能够降低税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企业所得税结算方式,并给出一些选择指南,帮助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
二、一般纳税人应纳税结算方式一般纳税人是指企业年度应纳税额在一定限额以上的企业,采用一般计算方法计算应纳税额。
这类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情况选择以下几种结算方式:1.按月结算:企业每月根据当月实际盈利情况缴纳企业所得税。
这种结算方式适用于月度盈利较为稳定的企业,能够实现及时缴税,减少后期税负压力。
2.按季度结算:企业每季度根据当季实际盈利情况缴纳企业所得税。
这种结算方式适用于季度盈利波动较大的企业,能够减少每月缴税频率,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
3.按年结算:企业每年在年度结束时根据全年实际盈利情况缴纳企业所得税。
这种结算方式适用于盈利较为不稳定、波动较大的企业,能够减少每月、每季缴税的频率,降低企业的税务管理成本。
三、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结算方式小规模纳税人是指企业年度应纳税额在一定限额以下的企业,采用简化计算方法计算应纳税额。
这类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情况选择以下几种结算方式:1.按月结算:企业每月根据当月实际盈利情况缴纳企业所得税。
这种结算方式适用于月度盈利较为稳定的企业,能够实现及时缴税,减少后期税负压力。
2.按季度结算:企业每季度根据当季实际盈利情况缴纳企业所得税。
这种结算方式适用于季度盈利波动较大的企业,能够减少每月缴税频率,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
四、个体工商户应纳税结算方式个体工商户是指个人经营的工商户,按个体工商户所得税规则进行纳税。
个体工商户可根据自身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情况选择以下几种结算方式:1.按月结算:个体工商户每月根据当月实际盈利情况缴纳个体工商户所得税。
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有哪几种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要求采用得税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 应付税款法 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均在当期确认所得税费用。 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时,需要设置两个科目:“所得税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从本期损益中扣除的所 得税费用;“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核算企业应交的所得税。 二、纳税影响会计法 纳税影响会计法是指企业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应交的所得税和时间性 差异对所得税影响金额的合计,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 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时,除了需要设置“所得税费用”和“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外, 还需要设置“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用于核算企业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 响所得税的金额和以后各期转回的金额,以及采用债务法时,反映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整的递延税 款金额。 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期末资产负债 表的影响。 四、正确选择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 (一)小企业可选择“应付税款法” 在《小企业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小企业因业务简单,核算成本较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不高,允 许采用“应付税款法”。 (二)大中型企业应选择“纳税影响会计法”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必须使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具体属于“利润表债务法”。 (三)我国上市公司只能选择“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企业(目前主要是上市公司和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必须使用“资产负 债表债务法”,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所得税费的核算
所得税费的核算企业所得税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除外)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企业所得税是从企业所实现的利润中交纳的,以应纳税额为计税依据,按年计征,按月或按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应纳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如下:应纳所得税一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其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同国家有关税收规定有抵触的,应按照国家有关税收规定计算纳税。
所以,企业计缴所得税时,要以税前会计利润为基础,按税法规定调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所得税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是指事业单位每一纳税年度中的收入总额减去按税法规定准予扣除的成本、费用、税金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所得税实行按年计算、分月份或季度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征收方法。
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由两个部分组成: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
即: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廷所得税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不包括企业合并和直接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所得税影响。
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者事项相关的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应当计人所有者权益。
一、当期所得税费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交纳绐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应交所得税,应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计算确定。
企业在确定当期所得税时,对于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不同的,应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适用税收法规的要求进行调整,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所得税税率计算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
一般情况下,应纳税所得额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考虑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差异,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确定:二、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是指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综合结果。
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与申报
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与申报企业所得税是国家对企业利润所征收的一种税收,核算与申报是企业在纳税期限内按照国家税务部门规定的程序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对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与申报进行详细介绍。
一、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企业所得税的核算是指企业按照财务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对利润额进行计算和确认的过程。
核算结果直接影响到企业所得税的纳税金额。
1. 利润计算基础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以企业的税前利润为基础。
税前利润是指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实现的全部收入减去可以在税务上扣除的费用和成本后的剩余金额。
2. 报表填报企业需要根据税务部门的要求,填报企业所得税相关报表。
这些报表包括:企业所得税月度预缴纳税申报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等。
在填报报表时,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填写、计算相关数据,并提交给税务部门。
3. 会计处理企业所得税的核算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会计处理。
例如,需要根据国家税收政策的规定,适当计提所得税负债,并在纳税期限到来时进行所得税应缴款的支付。
二、企业所得税的申报企业所得税的申报是指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向税务部门申报企业所得税纳税情况,并缴纳相应的税款。
1. 申报期限企业所得税的申报期限一般为每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
企业需要在这个期限内将纳税申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提交给税务部门。
2. 电子申报现代化的电子申报系统使得企业所得税的申报变得更加便捷。
企业可以通过电子申报系统在线填写并提交纳税申报表,避免了繁琐的纸质申报流程。
3. 税款缴纳企业在申报税款时,需要按照申报表所示的金额进行缴纳。
通常,企业所得税可以分为月度预缴和年度汇算清缴两种形式。
月度预缴是企业按照税务部门要求,在每个纳税月度内缴纳的预缴税款;年度汇算清缴是企业在每个纳税年度结束后,根据实际利润情况进行的一次性纳税。
三、企业所得税申报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与申报时,企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1. 法律法规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税法法规进行核算与申报,遵守国家税收政策。
所得税核算方法
所得税核算方法所得税核算是指企业或个人按照国家税收法规和财务会计准则对应纳税期间内的所得额进行计算和核算的过程。
所得税是一种按照收入或利润额征收的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企业所得税核算的方法和步骤。
一、所得税税基的确定企业所得税税基是指企业在纳税期间内实际取得的收入减除法定和合理的成本、费用和损失后的净额。
税基的确定是所得税核算的第一步,关系到纳税义务的大小。
1.1 收入的确认企业所得税税基的第一步是确定纳税期间内的收入。
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等。
企业应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对收入进行准确计量和确认。
1.2 成本、费用和损失的核算确定收入后,企业需要核算纳税期间内的成本、费用和损失。
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损失包括营业外损失和所得税费用等。
企业应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对成本、费用和损失进行准确计量和核算。
1.3 收入减除成本、费用和损失后的净额在确认收入、核算成本、费用和损失后,企业需要计算出纳税期间内的所得额。
所得额是指纳税期间内收入减除成本、费用和损失后的净额。
企业应按照国家税收法规的规定,对所得额进行准确计算。
二、所得税税率的确定所得税税率是指企业按照一定比例对所得额征收的税率。
税率的确定是所得税核算的第二步,关系到纳税义务的金额。
2.1 企业所得税税率企业所得税税率根据企业的纳税身份和所得额的大小来确定。
在中国,一般纳税人的所得税税率为25%,小型微利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20%,高新技术企业和创业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15%。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得税税率。
2.2 个人所得税税率个人所得税税率根据个人的纳税身份和所得额的大小来确定。
在中国,个人所得税税率分为7个档次,从3%到45%不等。
个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得税税率。
三、所得税的计算和申报所得税的计算和申报是所得税核算的最后一步,是企业或个人根据所得额和税率计算出应纳税款的过程。
企业所得税费用核算
企业所得税费用核算1.所得税费用概述。
所得税费用是指应在会计税前利润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下同)。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有应付税款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两种方法。
采用应付税款法只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而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既要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也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所得税费用确认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2.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核算。
当期所得税费用是指按照当期应当缴纳的所得税确认的费用,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按所得税税法规定的项目计算确认的收益,是计算缴纳所得税的依据。
由于企业会计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口径、计算时间可能不一致,因而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企业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在会计核算中作为投资收益计入了会计税前利润;而所得税法规定国债的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应从会计税前利润中扣除上述差异,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又如,超过所得税法规定的计税工资标准以及业务招待费标准的支出等,在会计核算中作为费用抵减了会计税前利润,但所得税法不允许将其在税前扣除。
企业应在会计税前利润的基础上,补加上述差异,计算应纳税所得。
总之,企业在会计税前利润的基础上,将所得税法规定的收入、费用与企业计入会计税前利润的收入、费用之间的差异进行调整,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3.递延所得税费用核算。
递延所得税费用是指由于暂时行差异的发生或转回而确认的所得税费用。
(1)暂时性差异。
暂时行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
其中,账面价值是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有关资产、负债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应列示的金额。
由于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了在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的期间内,应纳税所得额增加或减少并导致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增加或减少的情况,在这些暂时性差异发生的当期,应当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企业所得税计算方式分为几种
企业所得税计算⽅式分为⼏种企业所得税是指对取得应税所得、实⾏独⽴经济核算的境内企业或者组织,就其⽣产、经营的纯收益、所得额和其他所得额征收的⼀种税。
你知道企业所得税计算⽅式分为哪⼏种吗?下⾯店铺⼩编来为你解答。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在银⾏开设结算账户;2.独⽴建⽴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3.独⽴计算盈亏。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每⼀纳税年度内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三)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年收⼊总额-准予扣除的项⽬(四)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1.收⼊总额。
(1)⽣产、经营收⼊:(2)财产转让收⼊:(3)利息收⼊:(4)租赁收⼊;(5)特许权使⽤费收⼊:(6)股息收⼊:(7)其他收⼊:包括固定资产盘盈收⼊,罚款收⼊,因债权⼈缘故确实⽆法⽀付的应付款项,物资及现⾦的溢余收⼊,教育费附加返还款,逾期没收包装物押⾦收⼊以及其他收⼊。
2、纳⼊收⼊总额的其他⼏项收⼊。
(1)企事业单位技术性收⼊减免税均以主管税务部门批准的“技术性收⼊免税申请表”为依据,未经税务机关审批的所有收⼊,⼀律按⾮技术性收⼊照章征收企业所得税。
(2)企业在建⼯程发⽣的试运⾏收⼊,应并⼊收⼊总额予以征税,⽽不能直接冲减在建⼯程成本。
(3)对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证券交易取得的收⼊,应计⼊当期损益,按规定征收企业所得税。
不允许将从事证券交易的所得置于账外隐瞒不报。
(4)外贸企业由于实施新的外汇管理体制后因汇率并轨、汇率变动发⽣汇兑损益,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调整,按照直线法在5年内转⼊应纳税所得额。
(5)纳税⼈享受减免或返还的流转税,以及取得的国家财政性补贴和其他补贴收⼊,除国家另有⽂件指定专门⽤途的,都应并⼊企业所得,计算缴纳所得税。
(6)企业在基本建设、专项⼯程及职⼯福利等⽅⾯使⽤本企业的商品、产品的,均应作为收⼊处理;企业对外进⾏来料加⼯装配业务节省的材料,如按合同规定留归企业所有,也应作为收⼊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所得税核算模式
引言:
企业所得税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经营所得及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会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有利于推动我国税制的现代化建设;
公司基本概括:
名称:青岛旭日有限公司
注册号:3101
法定代表人姓名:刘慧
住所:青岛滨海学院
注册资本:200000000 元
实收资本:200000000 元
企业状态:确立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日期:2009
年11月24日
营业期限:2009年1月24日至2029年1月23日登记
机关:青岛分局
受理机关:青岛分局
经营范围:卷烟
企业所得税核算程序:
(1)按照相关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
(1)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方法,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确定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负债项目的计
税基础。
(2)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形成的暂时性差异,按其不同分类,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
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应该纳税而未纳税,形成企业的
一项负债,称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可抵扣企业
的所得税费用,形成企业的一项资产,成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3)有了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又知道当期的所得税的数额(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相乘计算出的结
果),然后用当期的所得税的数额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
资产加减计算就得出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业务核算:
青岛旭日公司卷烟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职工人数年均70 人,资产总额2500万元,2010 年度有关生产经营情况如下:
(1)年初库存外购已税烟丝10 吨,每吨单价0.8万元,共计金额
8 万元;当年内又购进已税烟丝50吨,每吨不含税单价0.8
万元,取得销售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以银行存款支付购
货金额40 万元、增值税6.8 万元,烟丝全部验收入库;采
购烟丝过程中共计以银行存款支付运输费用2 万元,取得运
输单位开具的普通发票。
(2)当年生产领用烟丝45 万元;销售卷烟120标准箱给某大型商场,向购买方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销售金额300 万
元,增值税额51 万元;经批准销售卷烟8 标准箱给使用单
位和消费者个人,开具普通发票,取得销售收入23.4 万元。
(3)该企业支付100 万元取得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期末市价为115 万元。
在会计上,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
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而税法规定只能按成本计
量。
因此,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115万元,而计税基
础为100 万元,产生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5 万元。
4) 该企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一项专利权。
会计上将专利
权取得确认前的研发费用20 万元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仅按
申报费等共计0.5 万元计入无形资产。
但按税法的规定该项
专利权要按开发过程中的实际支出计价,将来再逐期摊销,即
税务部门允许在未来期间作为抵扣项目的20.5 万元,与会计
上专利权这项资产的账面金额0.5万元之间的差额20 万元
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5) 当年卷烟销售成本共计为120 万元;财务费用10万元。
6) 发生管理费用20 万元(管理费用中含业务招待费4 万元)
7) 销售费用10万元(含广告费8 万元)
8) 计入成本、费用的实发工资费用150 万元和计提的三项经费
37.5 万元。
三项经费具体情况如下:计提工会经费3 万元,
以取得专用收据;计提福利费30 万元,实际发生28 万元;
计提教育经费4.5 万元,实际发生3 万元。
9) 营业外支出20 万元,其中被工商部门行政罚款6万元,向本
厂困难职工直接捐赠4 万元,通过民政部门向贫困地区捐赠10
万元。
10) “投资收益”账户表明有来源于全资子公司投资收益
27 万元(子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11)2009 年经税务机关审核的经营损失为7.30万元。
(烟丝消费税税率30%,卷烟消费税税率45%、每标准箱定额征收消费税150 万元)
1)销项税额=51+23.4/(1+17%)*17%=54.4(万元)
进项税额=6.8+2*7%=6.94(万元)应纳增值税额
=54.4-6.94=47.46(万元)
2)应纳消费税额=300*45%+23.4/(1+17%)
*45%+128*0.015-45*30%=132. 42(万元)
3)应纳城建税=(47.46+132.42)*7%=12.59(万元)应纳教育
费附加=(47.46+132.42)*3%=5.4(万元)应缴纳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12.59+5.4=17.99(万元)
4)该企业2010 年收入总额=300+20+27=347 (万元)
5)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320*0.005=1.6(万元),实际发生额的60%=4*60%=2.4 (万元),准予扣除1.6 万元,应调增4-1.6= 2.4(万元)
广告费限额=320*15%=48(万元),实际发生8 万元,可以据
实扣除。
合计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4 万元。
6)工资可以据实扣除,工会经费的扣除限额=150*2%=3 (万元),实际发生3 万元,可以据实扣除,不用纳税调整。
福利费扣除限额=150*14%=21 (万元),实际发生28 万元,准予扣除21 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0-21=9 (万元)
教育经费扣除限额=150*2.5%=3.75(万元),实际发生3 万元,准予
扣除3 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5-3=1.5(万元)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合计=9+1.5=10.5(万元)
7)会计利润总额
=347-120-132.42-17.99-10-20-10-20=16.59 (万元)捐赠扣除限额=16.59*12%=1.99(万元),实际发生10 万元,只能扣除1.99 万元。
8)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16.59-27+2.4+10.5+6+4+10-1.99-7.30=13.2(万元)
9)该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的15 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3 万元(15*20% )递延所得税负债。
对于该企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一项专利权形成的20 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4 万元(20*20% )递延所得税资产
(10)该企业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有关项目账面价值及计税基础见表1-1
表1-1企业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计算表(单位:万元)
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如下:
递延所得税负债=15万元*20%=3 (万元)
递延所得说资产=20万元*20%=4 (万元)
递延所得税收益=4-万元3万元=1 (万元)
(11)应缴纳企业所得税额=13.2*20%-1=1.64 (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40000
借:所得税费用一一递延所得税费用30000
贷:所得税费用一一递延所得税费用40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30000
借:所得税费用一一递延所得税费用26400
贷;应交税费一一应交所得税26400
实缴时:
借:应交税费一一应交所得税26400
贷:银行存款26400
年末结转:
借:本年利润16400
贷:所得税费用16400
(12)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见表1-2
表1-2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税款所属期间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
金额单位:万元
纳税人识别号
以下由税务机关填写: 经办人:
受理申报税务机关公章
受理申报日期:
审核人:
审核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