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说课稿
《角的度量》说课稿14篇
《角的度量》说课稿1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角的度量》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角的度量》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说课内容:(四年级上册第18—19页)(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角的度量》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时,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怎样学好角的度量,从学生在认识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想好的这部分知识,让学生从各种学习方向进行,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帮助他们学习空间的观念。
这样可以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周围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对角的度量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定以下三点:1、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探索,实践,总结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初学用量角器量角。
2、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的需要,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建立1度角的表象,建立角的大小的量化观念,能联系操作结果,发现三角尺的三个内角和特点,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系。
3、要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究量角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实践中产生发现数学规律的兴趣。
(四)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精彩的内容编排和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量角器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总结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运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难点是:在应用量角器进行度量角的大小情况下,怎样确定量角器对准角的顶点,边上是怎样放置的。
二、说学情:根据学生已经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探究过角的认识,通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创新能力。
三、说教法和学法:根据本课时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例如:我教学角的度量这课内容是:一是教学目标要明确,二是突出重点,三是突破难点,我放手让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进一步分析,比一比,量一量,所以,学生在学习角的度量的同时完成。
《角的度量》(说课稿)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角的度量》(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角的度量》是小学数学四年级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角的含义,认识量角器,学习如何度量角的大小,以及通过实例加深对角的度量的理解。具体涉及以下知识点:
1.角是由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顶点)所形成的图形。
2.认识量角器,了解其结构和刻度表示的意义。
首先,对于角的定义,虽然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其内涵把握不够准确。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打算通过更多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角的存在,以加深他们对角的理解。
其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是一个技能性的内容,需要反复练习。在课堂上,我发现有些学生在使用量角器时,仍然存在误区。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我计划在课后增加一些相关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熟练。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角的基本概念。角是由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顶点)所形成的图形。它是几何图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比较三角板上的不同角的大小,了解角的度量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和角的度量的准确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相信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能够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角的度量的说课稿
角的度量的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角的度量”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学生在学习了基本的几何图形后,对角这一几何概念进行定量研究的开篇,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角的度量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为后续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1)作用与地位角的度量是小学四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位于几何知识板块。
它是学生在掌握了直线、线段、射线、平面图形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角进行定量研究的起点。
角的度量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角的性质,还为学习圆的周长、面积以及立体图形等知识打下基础。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角的度量单位:度2. 角的度量工具:量角器3. 角的度量方法:通过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4.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5. 角的度数关系:如补角、余角等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后,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角的度量单位“度”;(2)熟练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3)了解角的分类,并能正确判断各种角;(4)理解角的度数关系,如补角、余角。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培养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培养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角的度量单位“度”;(2)量角器的使用方法;(3)角的分类及度数关系。
2. 教学难点:(1)量角器的正确使用;(2)角的度数关系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说教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教学效果,突出教学亮点。
1. 启发法:(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如剪刀、钟表等,让学生发现角的普遍存在,从而引出角的度量概念;(2)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我们需要量角?”、“如何准确地量出角的度数?”等,激发学生的思考。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重要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角的定义、度量工具(量角器)的使用以及角的度量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角的含义,掌握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能够进行角的比较和分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他们对图形的认知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角的定义和度量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来理解角的度量方法,并且会尽量用生动形象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角的含义,掌握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能够进行角的比较和分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学生能够理解角的度量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角的含义,掌握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能够进行角的比较和分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角的度量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和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我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教学视频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角的度量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角。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角的感受和理解。
2.新课导入:介绍角的定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角的度量方法。
3.教学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量角器测量不同大小的角,并进行角的比较和分类。
4.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总结角的度量方法,并进行一些角的拓展练习。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角的度量》优质课--说课稿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角的度量》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角的度量》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理解度、分、秒的概念,以及学会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升的关键点。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概念,对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三年级时学习了直角、锐角和钝角,对本节课的角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角的度量方法、度、分、秒的换算以及量角器的使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使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以及理解度、分、秒的概念和换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空间观念,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以及理解度、分、秒的概念和换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角的度量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度、分、秒的换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提升”的教学模式。
教师通过生动的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最后进行总结提升,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此外,教师还运用多媒体课件、量角器、卡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的大小,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角的度量》说课设计(精选12篇)
《角的度量》说课设计(精选12篇)《角的度量》说课设计篇1《角的度量》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部分第二节课的内容.这节课属于空间与图形测量中的一部分,而角的度量又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
教材把这部分内容按排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本课教学将选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角作为研究对象,从中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对数学新的教学理念的理解.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操作探究中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2)能力目标: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3)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学生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对于角的大小已有初步的体验,知道角度的大小与两边*开的大小有关.一部分学生已经对量角器有所了解,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几乎没有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体验,具体角的大小概念还没有形成,显得比较抽象。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本着“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阵地,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 体验数学”的思想,我结合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情特点,将教学过程设计如下: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
因此,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巧妙地创设了一个“到游乐场游玩”的情境然后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滑梯’吗?这是三种角度不同的滑梯,请大家说一说:你喜欢玩哪种滑梯?为什么?”问题一出,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此时我通过多媒体动画的形式直观地演示小朋友玩三种角度不同的滑梯的过程。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材通过引入量角器,让学生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并能够进行角的比较。
教材还安排了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角的度量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图形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关于角的经验。
但是,学生对角的度量方法还没有接触过,可能对量角器的使用和角的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使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能够进行角的比较。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学会使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能够进行角的比较。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量角器、实物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角,引导学生关注角的大小。
2.探究新知:学生分组讨论,探索角的度量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并进行角的比较。
4.交流分享:学生汇报实践活动成果,分享角的度量方法。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角的度量方法,并强调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6.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角的度量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1.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2.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3.使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使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并进行角的比较。
2023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说课稿(精选7篇)
2023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说课稿(精选7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其次单元《角的度量》第一课时。
教材的主要内容学习角的度量方法,能正确度量角的大小。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新课标的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学习的过程,以发觉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标,以学生的新奇心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爱好,通过质疑、解疑过程,最大限度地赐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育学生独立思索,主动获得学问和应用学问的实力。
另外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练习,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样性、趣味性,让课堂教学充溢活力。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1、通过学生的自主视察相识量角器,知道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
2、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学会正确运用量角器量角,并读出度数。
3、通过一系列的视察、操作活动,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以及主动参加学习、勇于探究的实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相识量角器,并正确运用量角器。
教学难点是:正确运用量角器量角以及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二、说学情:数学学习活动必需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阅历基础上,学生已探究过角的相识,有了肯定的基础,本节课以学生的新奇心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爱好,通过质疑、解疑过程,最大限度地赐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角的度量方法,培育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实力。
激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同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说教法和学法:新课标提出: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究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索的,决不示意。
本节课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问水平创设肯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发觉问题、分析问题,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也有利于培育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激发创新意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一节重要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并且能够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和周角。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认识角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角的度量,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来学习角的度量。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能够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和周角。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能够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和周角。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量角器,准确地量出角的大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角的度量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如剪刀、三角板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从而引出角的概念。
2.讲解:通过直观演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角的度量方法,学会使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用量角器量出不同形状的角的大小,并记录下来。
4.总结: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角的度量方法和结果。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角的度量方法和步骤。
角的度量说课稿范文(精选11篇)
角的度量说课稿角的度量说课稿范文(精选11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角的度量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角的度量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我说的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中的《角的度量》一课,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线段、直线与射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后面学习画角、角的分类的基础。
教材注重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量角的必要性,认识量角的工具量角器的特征,在自主探索中体会、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二、说学生学生对于角的有关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体验,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一部分学生对量角器有初步了解,但多数学生几乎没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体验,小小的量角器虽然被拿在学生的手中,但学生对它的认识是陌生的,一条条放射状的线,不同的刻度,会使学生找不到量角器上的角,至于怎样用它测量角的大小,就更显得无从下手了。
而且,在实际中,学生似乎没有度量角的需要,他们所掌握的完全是抽象的数学知识,很少能应用到生活中。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本节课的目标:知识目标: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单位;会用量角器量角;能力目标:在测量角大小的活动中,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情感目标:1、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大胆尝试,积极表达,使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2、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学生的应用意识得到培养。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难点:在自主探索中逐步体会、总结量角的方法。
三、说教法和学法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量角,是一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过去的教学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操作,然后进行大量的练习加以巩固这项技能。
无疑,这种方式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低效的。
《角的度量》 说课稿
《角的度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角的度量》。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并且能够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
而本节课则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角的度量方法,这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角的特征,以及后续学习几何图形的知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经历角的度量单位产生的过程,从而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角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角的度量方法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来学习新知识。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量角器,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正确度量角的度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理解量角器的原理,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演示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角的度量过程。
2、启发引导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认识量角器,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并能进行角的比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角的概念,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角的概念,对角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还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角的度量。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见过一些角的度量,比如用直尺和三角板测量角的大小,但还没有正式学习过量角器,因此对于量角器的使用还需要进行指导。
此外,学生对于角的度量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比如如何正确使用量角器,如何读取度数等,这些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解答。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量角器,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并能进行角的比较。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角的度量方法,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量角器,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并能进行角的比较。
2.教学难点:学生学会正确使用量角器,能够准确读取角的度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进步。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量角器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角的度量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角,引导学生回顾角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探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量角器,尝试用量角器量一量身边同学的角的度数,引导学生发现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3.合作交流:学生在小组内互相量角,讨论如何正确使用量角器,如何读取度数,并总结出量的方法。
4.教师讲解:教师通过课件讲解量角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强调量的注意事项。
《角的度量》说课稿数学教案设计
《角的度量》说课稿數學教案設計一、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同行们:大家好!今天我将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角的度量》这节数学课的设计思路。
首先,我会对教材进行分析,然后我会阐述教学目标,接着是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设定,最后是教学评价。
1.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角的概念,掌握度量角的方法,以及能准确地测量出角度的大小。
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角的基本概念,掌握度量角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方法:我采用“情境导入-探索发现-实践应用”的教学模式,结合实物模型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
4. 教学过程:首先,我会创设生活情境,引入角的概念;然后,我会演示度量角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接着,我会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度量角的方法;最后,我会进行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
5.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评价,包括他们的参与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态度等。
同时,我也会通过练习题的形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以上就是我对《角的度量》这节数学课的设计思路,谢谢大家!二、教案设计课程名称:《角的度量》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角的概念,掌握度量角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角的概念,掌握度量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地测量出角度的大小。
教学准备:教具(量角器)、多媒体设备、实践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角,引出角的概念。
2. 新课讲授:教师演示度量角的过程,学生观察、思考、总结。
3. 实践活动: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度量角的方法。
角的度量(说课稿)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角的度量(说课稿)一、教学目标•知道什么是角,能正确用直角、钝角、锐角等词语描述角的大小•掌握使用圆规、量角器等工具度量角的方法•能够绘制一些简单的角及其大小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什么是角,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够用直角、钝角、锐角等词语描述角的大小难点•掌握圆规、量角器等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绘制一些简单的角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首先,我会给学生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猜测这个图形是什么,以及这个图形中包含了哪些东西。
接着,我会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图形中出现了角这个概念,然后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角的度量。
2. 讲解(15分钟)在这一部分,我会先和学生总结一下角的定义: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所组成的图形。
接着,我会让学生观察这个图形,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介绍不同种类的角,例如直角、钝角、锐角。
然后,我会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不同种类角的大小,从而了解角的度量。
3. 实践操作(20分钟)在这一部分,我会让学生使用圆规、量角器等工具进行实践操作。
首先,我会让学生通过使用圆规绘制出不同大小的圆,并让他们观察不同大小的圆所对应的角的大小。
接着,我会介绍如何使用量角器来度量角的大小,并让学生练习使用量角器度量各种角度的大小。
4. 练习(15分钟)在这一部分,我会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让他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和技巧,并能够更加熟练地使用圆规、量角器等工具进行实践操作。
我会在白板上出示一些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完成后让他们相互核对答案,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掌握这个知识点。
5. 总结(5分钟)在这一部分,我会让学生一起讨论今天所学的内容,总结掌握的知识点和技巧,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
同时,我也会对今天的教学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以确保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
四、教学反思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认为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但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个知识点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含义、分类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学会用量角器量度角的大小,并能够进行角的比较。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角的含义和分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对于角的度量方法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学会用量角器量度角的大小,并能够进行角的比较。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量角器的使用方法,用量角器量度角的大小。
2.教学难点:角的度量方法的灵活运用,能够进行角的比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操作实践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践和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量角器模型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角的度量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角的大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量角器的结构和作用,讲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角的度量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交流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度量结果,进行交流分享,教师点评并总结。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有关角的度量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6.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1.量角器的结构与作用2.量角器的使用方法3.角的度量实践4.角的比较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度、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03课时_角的度量》(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03课时_角的度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一节课程。
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并能够进行角的比较。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角的概念,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材中,首先介绍了角的概念和各种类型的角,然后引导学生学习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最后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整个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掌握。
二. 学情分析在四年级的学生中,大部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角的概念和各种类型的角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角的度量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比较薄弱,需要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来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并能够进行角的比较。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并能够进行角的比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节课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和实践操作法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角的度量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角的概念和各种类型的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基本概念:介绍角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3.度量方法:讲解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4.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测量不同角度的角,并进行角的比较。
《角的度量》说课稿
《角的度量》说课稿一、说教材《角的度量》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部分,它对于学生理解几何概念,培养空间观念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主要介绍了角的分类、角的度量单位——度以及如何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几何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描述物体形态的重要工具。
本文在教材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承上启下:在学生学习了直线、线段、射线等基本几何概念之后,引入角的概念,使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更加丰富和完整。
2. 培养空间观念:通过角的度量,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和比较角的大小,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
3. 生活应用:角的度量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建筑设计、制作家具等,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主要内容:1.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等。
2. 角的度量单位:度。
3. 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如何正确放置、读取度数等。
4. 角的度量练习: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角的度量技能。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角的分类,掌握角的度量单位,熟练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角的分类、角的度量单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1)量角器的正确使用:如何将量角器准确地放置在角的顶点上,如何读取度数。
(2)角的度量练习: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量角器放置不稳、读取度数不准确等,需要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说教法在教学《角的度量》这一课时,我计划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并激发他们的思考。
1. 启发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例如,我会问:“为什么我们需要度量角?角的大小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角的度量的重要性。
角的度量说课稿(精选7篇)
角的度量说课稿角的度量说课稿(精选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角的度量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角的度量说课稿篇1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2单元“角的度量”,它是本册教学几何初步知识的第二节课。
学生已经在二年级上册的时候初步认识了角,知道了角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也已经初步感知角的大小跟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角的边长的长短无关。
但是第一学段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感知,而四年级的学生正是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转折点,所以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抽象出来角的各个特征。
同时在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也学习了直线、射线、知道了角是有两条射线组成的。
这节课是学生在此基础上认识量角器,进一步学习角的测量,会用度数来表示角的大小,更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跟角的边长的长短无关,跟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同时这节课的学习是学生下节课学习画精确的角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角的分类以及四年级下册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
为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最基本概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本节课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直观演示,旧知过渡,设疑引入,感受新知。
通过师生的画角操作,引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通过直接的比较,学生初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为引入角的度量进行间接比较角的大小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认识量角器。
让学生观察,初步认识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建立角的计量单位度和符号。
第三部分,教学角的度量。
在学生认识度量工具——量角器,及其单位、符号的基础上,再介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最后通过实际测量说明: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了集中教学角的度量上,使学生在牢固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为下几节课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打好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的度量》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角的度量》。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线段、直线与射线、角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后面学习画角、角的分类的基础。
教材注重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量角的必要性,认识量角的工具量角器的特征,在自主探索中体会、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并通过一些量角的练习向学生渗透三角形内角和及对顶角、平角等相关知识。
二、说学生
学生对于角的有关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体验,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一部分学生对量角器有初步了解,但多数学生几乎没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体验,量角器虽然被拿在学生的手中,但学生对它的认识是陌生的,一条条放射状的线,不同的刻度,会使学生找不到量角器上的角,至于怎样用它测量角的大小,就更显得无从下手了。
而且,在实际中,学生似乎没有度量角的需要,他们所掌握的完全是抽象的数学知识,很少能应用到生活中。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本节课的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单位;会用量角器量角;
能力目标:在测量角大小的活动中,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情感目标:1、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大胆尝试,积极表达,使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2、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学生的应用意识得到培养。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难点:在自主探索中逐步体会、总结量角的方法。
三、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量角,是一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
“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
因此,本节课我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体会量角的意义和量角的方法,形成度量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先设计了两个角的争论,怎样判断哪个角大的问题情境,即复习了二年级所学的内容,同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进而展开新知的学习,然后设计了让学生帮忙想办法的活动,体会量角的意义,探索、总结量角的方法,逐渐掌握量角的技能。
最后,在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下面我分别说一说。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首先,与学生谈话,怎样画角,复习旧知识,然后让同学们帮忙评判两个角的争论——究竟哪个角大些?具体又大多少呢?这一句追问,进一步激活思维,学生会积极参与讨论,知道角大小的方法,从而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量角的方法
1、体会用量角器测量的必要性
同学们,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角的大小呢?
在交流中,引出量角器,同时使学生产生学习用量角器量角的愿望,为学习量角奠定情感的基础。
当学生有了学习的需要时,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参与学习活动。
2、认识量角器
请拿出准备的量角器,仔细观察,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
这个问题使学生对量角器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
那量角器中隐藏了很多秘密,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只有认真观察的同学才能发现!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观察,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里面自由交流。
然后让同学到黑板上指出观察到的秘密!
老师总结认识量角器上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18个大格,180个小格。
老师在屏幕上指,学生说出名称并在自己的量角器中指出。
以此来巩固记忆。
学生拿到量角器后看到的就是这些,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量角器,同时可以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这里,我先引导学生自由汇报,然后运用多媒体演示量角器量角的原理及各部分的名称。
帮助学生形成较完整的认识。
同时根据同学指出的180个小格子,每一小格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1°。
知道度是量角时用的单位,用符号“°”标在数字的右上角
1°的角是怎样规定的呢?请同学们翻开书40页,自学巩固中间的一段。
之后合上书,自己说一说1°的含义
一份格子所对的角是1°,那30份所对的角是多少度呢?
请同学们伸出手,用大拇指和食指比一下30°的角有多大?60°呢?90°呢?大家知道90°的角又叫做什么角吗?
3、尝试量角
让学生看动画演示模仿如何量角,然后尝试填写量角步骤,并尝试着量一量争论中的两个角,既让在测量的时候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逐渐掌握量角的方法,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角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前面创设的情境更完整,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更主要的是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功乐趣,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通过看量角器上的刻度读出角的度数及测量60°和120°这两个角,研究解决量角时出现的问题:如读内圈刻度还是读外圈刻度;遇到角的边短怎么办?角度没有刚刚好怎么办?把角的一边对准“0”度刻度线比较简便等。
教师要熟悉学生学习的思维,顺应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站在更高的角度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
4、总结量角的方法
引导学生交流总结量角的方法:
1、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
2、零度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3、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因为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深有体会,怎样量角学生在实践中一点一点的体会,一点一点摸索,所以量角时的注意事项完全可以总结,并且能深刻理解量角的本质,逐渐形成量角的技能。
从而使本节课主要内容的学习达到了水道渠成的效果。
5、比较角的大小
通过比较两组角的大小,让学生体会:角有大有小,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张开的大小,张开得越大,角越大。
三、联系生活体会量角的用处
(1)先让学生观察几个锐角、直角、钝角有多大;
(2)然后估计三角尺上每个角的度数,再量一量。
既培养了学生的估的能力及空间观念,也巩固了量角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为思考及猜测铺好前路。
(3)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不同大小的角,为后面画角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4)通过测量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的大小,引导学生发现:同一直线上的角的度数和是180°,更进一步渗透一组对顶角的度数相等。
四、小结全课知识扩充
让学生充分交流这节课的收获,既巩固知识,又体验成功的愉悦,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后续学习的动力。
五、说板书设计
在学生总结量角方法的时候,根据学生的交流,相应地板书,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本课的重点、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出示生活中量角的例子:滑梯的角度;椅子靠背的倾斜角度;踢足球时选择射门的位置;这里充分运用多媒体演示生活中抽象的角,让学生感知测量角的大小的作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感受到量角的大小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生活的意识和习惯,体会数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