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黄鹤楼钱塘湖春行课件
合集下载
《钱塘湖春行》ppt课件
水
春水初涨 与岸相平
云
鸟
花
白云低垂 与水相连
莺争暖树 燕啄春泥
繁花斗艳 眼花缭乱
万物欣荣、春意盎然
草
小草初生 遮住马蹄
诗文赏析
3. 从描写角度分析,本诗是如何描写早春 美景的?
远景近景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动静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仰视 结合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俯视
杭州西湖十景
苏堤春晓、曲院风荷、 平湖秋月、断桥残雪、 花港观鱼、柳浪闻莺、 三潭印月、双峰插云、 雷峰夕照、南屏晚钟。
人间天堂杭州,到底有多美?
苏堤春晓
柳浪闻莺
曲院风荷
平湖秋月 三潭印月
断桥 残雪
雷峰夕照
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祖籍山西太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 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
直抒胸臆
全诗小结
这首诗扣住“行”字,写诗人早春在西湖 踏青的乐趣,写了从孤山寺北至白沙堤的这段 游程的所见、所闻、所感。全诗通过描写湖水, 云脚,早莺,新燕等景物展现了一幅景色明丽、 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抒发了诗 人对西湖、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感谢您的指导
白居易
初中 语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海潮》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 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钱塘湖春行》ppt课件
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有那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解 题:
“钱塘湖”,即现在的杭州西 湖;“春行”,即春天出游,题 目点明了地点、季节、内容。 题意:(诗人)在早春之际到 钱塘湖出游。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 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 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 、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他一生创作了近4000首 诗,与李白、杜甫齐名。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 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之称。有《 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琵 琶行》等。
本诗围绕初春来写,描绘了西湖明媚的春光。很多词语都能看 出初春景象来,如“早莺”“新燕”自不必说,“几处”说明 早莺尚少;“争暖树”,说明是乍暖还寒时候,早莺争夺向阳 的树木;“谁家新燕”,说明燕子始回,尚未筑巢。“乱花渐 欲迷人眼”说明花儿还未盛放,但盛放可期;“浅草才能没马 蹄”说明芳草才生,尚未长高。
诵读诗歌
钱塘湖春行
jiǎ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yīng
zhuó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mò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任务一: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钱塘湖春行
朗读 节奏 一 [2/2 /3] 式: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白居易《别州民》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解 题:
“钱塘湖”,即现在的杭州西 湖;“春行”,即春天出游,题 目点明了地点、季节、内容。 题意:(诗人)在早春之际到 钱塘湖出游。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 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 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 、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他一生创作了近4000首 诗,与李白、杜甫齐名。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 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之称。有《 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琵 琶行》等。
本诗围绕初春来写,描绘了西湖明媚的春光。很多词语都能看 出初春景象来,如“早莺”“新燕”自不必说,“几处”说明 早莺尚少;“争暖树”,说明是乍暖还寒时候,早莺争夺向阳 的树木;“谁家新燕”,说明燕子始回,尚未筑巢。“乱花渐 欲迷人眼”说明花儿还未盛放,但盛放可期;“浅草才能没马 蹄”说明芳草才生,尚未长高。
诵读诗歌
钱塘湖春行
jiǎ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yīng
zhuó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mò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任务一: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钱塘湖春行
朗读 节奏 一 [2/2 /3] 式: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白居易《别州民》
第13课《钱塘湖春行》课件(共1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争 拟人修辞。写出了莺的活泼可爱,争着飞上向阳 之树的情景描绘了初春的独有风貌。
啄 燕子啄泥衔草,营造新巢的情景,传达春的消息 的同时,也传达出人们乍见新燕的愉悦之情。
诗句赏析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用“乱”修饰“花”,用“浅”修饰“草”有什么好处?
用“乱”修饰“花”,写出了花的繁多, 并化静为动,写出了花争芳斗妍情态, 突出花的种类多、分布广和丰富的色彩; 用“浅”修饰“草”,突出了初长芳草 的鲜嫩。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热爱 和赞美之情。
结构梳理
钱
首联:地点时令
寺北亭西 水平云低
塘
颔联:绘春景
莺争暖树
湖
燕啄春泥
春
颈联:绘春景
乱花迷眼
行
浅草没蹄
尾联:抒真情行不足
春意盎然 赞美西湖
地点
时间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事件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歌解读
在西湖的里湖和外湖 之间,山上有孤山寺。
白云重重叠叠, 春天湖水初涨, 同湖面上的波澜 水面刚刚与湖岸 连成一片。看上 齐平。初,刚刚。去浮云很低。
诗句赏析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 因为看不够,表现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美 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体现了作者对西湖春色喜爱 和赞美。
主旨
这首诗通过对湖水、云脚、早莺、乱花、 浅草等的描写,把早春西湖明媚的春光描绘 得生机盎然,抒发了作者的喜悦和对湖光山 色的热爱之情,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 热爱之情。
争 拟人修辞。写出了莺的活泼可爱,争着飞上向阳 之树的情景描绘了初春的独有风貌。
啄 燕子啄泥衔草,营造新巢的情景,传达春的消息 的同时,也传达出人们乍见新燕的愉悦之情。
诗句赏析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用“乱”修饰“花”,用“浅”修饰“草”有什么好处?
用“乱”修饰“花”,写出了花的繁多, 并化静为动,写出了花争芳斗妍情态, 突出花的种类多、分布广和丰富的色彩; 用“浅”修饰“草”,突出了初长芳草 的鲜嫩。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热爱 和赞美之情。
结构梳理
钱
首联:地点时令
寺北亭西 水平云低
塘
颔联:绘春景
莺争暖树
湖
燕啄春泥
春
颈联:绘春景
乱花迷眼
行
浅草没蹄
尾联:抒真情行不足
春意盎然 赞美西湖
地点
时间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事件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歌解读
在西湖的里湖和外湖 之间,山上有孤山寺。
白云重重叠叠, 春天湖水初涨, 同湖面上的波澜 水面刚刚与湖岸 连成一片。看上 齐平。初,刚刚。去浮云很低。
诗句赏析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 因为看不够,表现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美 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体现了作者对西湖春色喜爱 和赞美。
主旨
这首诗通过对湖水、云脚、早莺、乱花、 浅草等的描写,把早春西湖明媚的春光描绘 得生机盎然,抒发了作者的喜悦和对湖光山 色的热爱之情,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 热爱之情。
《钱塘湖春行》ppt课件
4.颈联中用“乱”修饰“花”,用“浅”修饰“草”,有什么好处?
用“乱”修饰“花”,写出了花的多和繁,并化静为动,写出了花争芳斗艳、 竞相开放的情态,从而突出了花的繁茂和其姹紫嫣红的色彩;用“浅”修饰“草”, 写出了草在初长时的样子和它嫩绿的色彩,突出了初长芳草的鲜嫩。
5.古诗常有“著一字而意境全出”的意境,请结合颈联中的“渐欲”“才能”加以 分析。
求外任。五十岁自请外任的白居易将杭州视为自己的晚年居所:疏通六井,修筑湖 堤;官为民,民爱官,与民同乐!心醉杭州,醉情山水。
(示例)白居易是一个正直,不同流合污、趋炎附势,勤政爱民、豁达乐观、 恬淡知足的人。
当堂检测
1.下列对《钱塘湖春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写了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等富有早春特征的景物。
“渐欲”:渐渐就要,强调动态过程。 “才能”:刚刚能够,强调程度。这两个词 语写出早春景象中花的鲜嫩繁多,草的新生 萌芽的姿态,富含生机和活力。
6.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西湖的留恋之情。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通过巧妙地描写湖水、云脚、早莺、 新燕等景物,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景色明丽、春 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抒发了诗人 对西湖、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请在梳理全诗内容的基础上,补全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钱塘湖春行
首联: 点题,交代 游踪 颔联: 从动物变化的角度写早春景象 颈联: 从 植物变化 的角度写早春景象 尾联: 直抒胸臆,表达了对 西湖早春胜景 的喜爱
【三】
涵咏推敲,品读诗歌
1.本诗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诗人的行踪是怎样的? (1)全诗是围绕“行”字来写的。 (2)诗人的行踪:
《钱塘湖春行》ppt课件
表达 技巧
句子对仗 整齐的美 精于炼字 精细的美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古喻今、托物言志…… 描写方法 正侧面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白描……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借代、反复、夸张、对偶、反问、双关、互文、
用典…… 表现手法 烘托、衬托、对比、比兴、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想
典型考题
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名句。 (1)(江西中考)徜徉于早春的江南,欣赏莺歌燕舞,你 不禁会联想到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__几__处__早__莺__争__暖__ _树_,__谁__家__新__燕__啄__春__泥__”。 (2)(鄂州中考)江南早春,野花初放、芳草新生,我们 可以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__乱__花__渐__欲__迷__人__眼__, _浅__草__才__能__没__马__蹄___”来描写这番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ɡ
zhuó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mò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xínɡ
dī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 即现在的杭州西湖
“春行”
即春天出游
解 题
题目点明了地点、季节、内容。
03 识文本
2.根据注释,读懂诗意。
刚刚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03 识文本
1.朗读诗歌,读出节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词诵读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钱塘湖春行
jiǎ [唐]白居易
句子对仗 整齐的美 精于炼字 精细的美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古喻今、托物言志…… 描写方法 正侧面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白描……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借代、反复、夸张、对偶、反问、双关、互文、
用典…… 表现手法 烘托、衬托、对比、比兴、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想
典型考题
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名句。 (1)(江西中考)徜徉于早春的江南,欣赏莺歌燕舞,你 不禁会联想到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__几__处__早__莺__争__暖__ _树_,__谁__家__新__燕__啄__春__泥__”。 (2)(鄂州中考)江南早春,野花初放、芳草新生,我们 可以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__乱__花__渐__欲__迷__人__眼__, _浅__草__才__能__没__马__蹄___”来描写这番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ɡ
zhuó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mò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xínɡ
dī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 即现在的杭州西湖
“春行”
即春天出游
解 题
题目点明了地点、季节、内容。
03 识文本
2.根据注释,读懂诗意。
刚刚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03 识文本
1.朗读诗歌,读出节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词诵读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钱塘湖春行
jiǎ [唐]白居易
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PPT课件(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
野望
王绩
作者名片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镐 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 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 传》,撰《酒经》《酒谱》。
课文讲解 听朗读,并有感情地自读诗歌。
注意读准读音和节奏。 野望
ɡāo
王绩
xǐ yǐ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dú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qín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牧人驱赶着牛群返还家园, 牧人驱犊返, 猎人带着猎物回去。 猎马带禽归。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 相顾无相识, 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的诗句。 长歌怀采薇。
结构梳理 举目四望 孤寂无依
野 树林金色 山峦余晖 远景与近景,
静态与动态
望 牧人驱犊 猎马带禽 苦闷彷徨
苦闷怅惘 知己难觅
黄鹤楼
崔颢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句。
地名,今属山西万荣。作者弃 官后隐居于此。皋,水边地。 归依。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诗意:
傍晚。 徘徊。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眺,徘徊
作者简介
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 唐代诗人。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 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 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 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黄鹤楼》。
课文讲解 听朗读,自由练习有感情朗读
诗歌,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知识链接 黄鹤楼,屹立在武汉市长江大桥武昌桥头的黄
《钱塘湖春行》优秀课件PPT
清脆的歌喉; “新燕”,不多的几家新燕,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 “乱花”,春天百花争艳,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便有迷乱感觉; “浅草”,春草初生,故说“浅”,也是早春景象。
五、作者描绘了初春西湖的哪些景物
春水 (春水初涨,与岸相平) 春云 (水天一体,与水相连) 春鸟 (莺争暖树,燕啄春泥) 春花 (繁花斗艳,眼花缭乱) 春草 (小草初升,遮住马蹄)
朗读节奏一[2/2/3]式
朗读节奏二[4/3]式
四、文章朗读---翻译诗句
首联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
重叠叠,同湖 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颔联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
春泥在筑巢。
颈联 繁多而五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
能够遮没马蹄。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五、古诗赏析方法
壹 赏物象(描绘了什么景物?) 贰 抓特点(怎么描绘的?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 叁 赏语言(品味关键词,抓修辞。如形象、生动等) 肆 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诗人情感。
五、读诗赏景
诗中所写的是春天的哪一个阶段?
(早春。从早莺、新燕、乱花、浅草这些词语能够看出)。 “早莺”,仅仅几处,不多,所以争抢着向阳的树,来试它
六、记得旧文章,就是新秀才
比比看谁记得快(男女生交错接龙)!
孤
乱
水
浅
几
最
谁
绿
六、举例说明---拓展一:描写和赞美西湖的诗
宋代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五、作者描绘了初春西湖的哪些景物
春水 (春水初涨,与岸相平) 春云 (水天一体,与水相连) 春鸟 (莺争暖树,燕啄春泥) 春花 (繁花斗艳,眼花缭乱) 春草 (小草初升,遮住马蹄)
朗读节奏一[2/2/3]式
朗读节奏二[4/3]式
四、文章朗读---翻译诗句
首联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
重叠叠,同湖 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颔联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
春泥在筑巢。
颈联 繁多而五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
能够遮没马蹄。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五、古诗赏析方法
壹 赏物象(描绘了什么景物?) 贰 抓特点(怎么描绘的?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 叁 赏语言(品味关键词,抓修辞。如形象、生动等) 肆 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诗人情感。
五、读诗赏景
诗中所写的是春天的哪一个阶段?
(早春。从早莺、新燕、乱花、浅草这些词语能够看出)。 “早莺”,仅仅几处,不多,所以争抢着向阳的树,来试它
六、记得旧文章,就是新秀才
比比看谁记得快(男女生交错接龙)!
孤
乱
水
浅
几
最
谁
绿
六、举例说明---拓展一:描写和赞美西湖的诗
宋代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依(。yī)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huī)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guī)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wēi)
律诗特点:押韵严格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dī)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nī)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tī)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dī)
任务一:想读,再现意境
学生修改
《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笔下的美景美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此时立 于浩瀚无垠纯然一色的大漠之上,远望烽火台上燃起的一柱浓灰色的 烽烟,冲天而起,直入云霄。九曲黄河似一条金带,平躺在横亘大漠, 渺无尽头,而一轮浑圆落日正静默孤悬于地平线之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任务:诵读,感受诗韵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钱钱塘塘湖湖春春行行 白白居居易易
孤山孤寺山北寺贾北亭贾西亭,西水,面水初面平初云平脚云低脚。低。 几处几早处莺早争莺暖争树暖,树谁,家谁新家燕新啄燕春啄泥春。泥。 乱花乱渐花欲渐迷欲人迷眼人,眼浅,草浅才草能才没能马没蹄马。蹄。 最爱最湖爱东湖行东不行足不,足绿,杨绿阴杨里阴白里沙白堤沙。堤。
任务:诵读,感受诗韵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牧人人驱驱犊犊返返,, 猎猎马马带带禽禽归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对仗: 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内容相关
《钱塘湖春行》ppt课件共26张
习作分享,品味语言
今天天气真不错呀,适合出去游山玩水呀,正好活动一下我这把老骨头 儿了啊!
听说钱塘湖一带风景很好呢,就去那儿吧,话不多说,向钱塘湖进发。 不一会儿,我就来到了西湖岸边上,他们说的果然没错呀!一眼望去,湖面 上水波粼粼,站在岸边,听着流水声,轻风划过脸庞,顿时感觉心旷神怡呢 。不远处,一只只黄莺叽叽喳喳地叫着,好似在争抢自己的地盘,此时,天 上的浮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如果不仔细看,还真以为天 与水没有界限了呢!真是“天连水尾水连天”啊!
1.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的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 本首诗描写的是早春的景象,从“早 莺、新燕、乱花、浅草”这些词语中 可以看出
2.“几处”能不能改成“处处”,“谁 家”能不能改成“家家”,为什么?
• 不能。因为 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 。只因是早春,所以不是处处,也不是家 家。从莺和燕的动态中,把大自然从冬眠 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的描绘出来了,使 人想象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草长莺 飞的景色就会到来。运用“几处”“谁家 ”“渐欲”“才能”和“行不足”等词语 突出了“春行”之“早”的特点。
“叽叽,喳喳”,一阵细丝般婉转的乐曲吸引了我的注意,是春姑娘在 弹奏吗?哦,原来是几处早出的黄莺正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 衔着春泥在筑巢呀。
倏然间,一朵,两朵……千朵,万朵,所有灿烂的脸庞纷纷展开了青春 的色彩,似一只只袅娜的彩蝶,嬉笑着翩跹而来,逐渐将我淹没。连那株株 矮小的青草,也似留恋那马蹄清脆的声响,轻巧地缠住了我们的步伐。
3.本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这首诗通过描写湖水、云脚、早莺、新燕 等景物展现了一幅景色明丽、春意盎然、 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抒发了诗人对西 湖、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13课《钱塘湖春行》课件(共19张)语文八年级上册
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找出你最欣赏的词或句子,运用联想和想象,用优美的语言将画面描绘出来。
(词句+画面+情感、感受)例如:我读“水面初平云脚低”,仿佛看到了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啊!
诗中直抒胸臆的诗句是哪句?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律诗:八句四联 五言七言 通押一韵 对仗工整
钱塘湖春行
自学:1、圈画出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勾画这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征?2、提出有疑惑的地方。
诗歌颔联描写很是生动活泼,赏析颔联“争”“啄”两个字的妙处。
“争”是争相的意思,“啄”是衔取的意思。 这两个动词,细致传神地刻画出了一幅早莺争着飞向朝阳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处处早莺争暖树,家家新燕啄春泥。
水面初平云脚低
1、人与动物行走的器官。
2、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的雨丝的下部叫“雨脚”。
接近地面的云气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最喜欢景色秀丽的湖东,在那里总觉得玩赏不够!因为那绿杨阴里有美丽的白沙堤。
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面。湖水刚刚涨起来,水面与堤岸相平,漂浮的云气与湖水相连 。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找出你最欣赏的词或句子,运用联想和想象,用优美的语言将画面描绘出来。
(词句+画面+情感、感受)例如:我读“水面初平云脚低”,仿佛看到了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啊!
诗中直抒胸臆的诗句是哪句?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律诗:八句四联 五言七言 通押一韵 对仗工整
钱塘湖春行
自学:1、圈画出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勾画这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征?2、提出有疑惑的地方。
诗歌颔联描写很是生动活泼,赏析颔联“争”“啄”两个字的妙处。
“争”是争相的意思,“啄”是衔取的意思。 这两个动词,细致传神地刻画出了一幅早莺争着飞向朝阳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处处早莺争暖树,家家新燕啄春泥。
水面初平云脚低
1、人与动物行走的器官。
2、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的雨丝的下部叫“雨脚”。
接近地面的云气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最喜欢景色秀丽的湖东,在那里总觉得玩赏不够!因为那绿杨阴里有美丽的白沙堤。
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面。湖水刚刚涨起来,水面与堤岸相平,漂浮的云气与湖水相连 。
第13课《黄鹤楼》《钱塘湖春行》课件(共26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黄鹤楼,美名留。
千古诗词美名扬,
留芳百世情悠悠。
崔颢(704-754),汴州(开封)人 。开元十一年进士。天宝中为尚书司 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 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 风骨凛然,雄浑奔放。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首联从神话传说写起,有何作用? 2.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诗歌前四句、后四句分别采用了哪些手法? 4.以“愁”收篇,你觉得诗人为何而“愁”呢?
1.诗歌从神话传说写起有何作用?
为黄鹤楼罩上神秘色彩,传达内心的孤寂苦闷。
只剩下,仅剩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 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 差,在诗人心间蒙上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传达内心的孤寂苦闷。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俯视,植物,静态
尾 最爱湖东行不足 联 绿杨阴里白沙堤
直抒胸臆 表达对西湖白沙堤的喜爱。
描绘早春明媚风光,抒发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对西 湖自然风光的喜爱与陶醉。
1.下列对两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从传说落笔,既交代了黄鹤楼的来历,又委婉含蓄地表 达了作者人生失意之愁。
黄鹤楼
崔颢
岳 阳 楼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以范仲淹的名篇 《岳阳楼记》而名闻天下。
滕 王 阁
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著名。
黄鹤楼,中国历史上的 四大名楼之一,濒临万里长 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 秀,辉煌瑰丽,历代名士如 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 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 先后到这里登楼游赏,吟诗 作赋。
千古诗词美名扬,
留芳百世情悠悠。
崔颢(704-754),汴州(开封)人 。开元十一年进士。天宝中为尚书司 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 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 风骨凛然,雄浑奔放。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首联从神话传说写起,有何作用? 2.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诗歌前四句、后四句分别采用了哪些手法? 4.以“愁”收篇,你觉得诗人为何而“愁”呢?
1.诗歌从神话传说写起有何作用?
为黄鹤楼罩上神秘色彩,传达内心的孤寂苦闷。
只剩下,仅剩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 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 差,在诗人心间蒙上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传达内心的孤寂苦闷。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俯视,植物,静态
尾 最爱湖东行不足 联 绿杨阴里白沙堤
直抒胸臆 表达对西湖白沙堤的喜爱。
描绘早春明媚风光,抒发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对西 湖自然风光的喜爱与陶醉。
1.下列对两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从传说落笔,既交代了黄鹤楼的来历,又委婉含蓄地表 达了作者人生失意之愁。
黄鹤楼
崔颢
岳 阳 楼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以范仲淹的名篇 《岳阳楼记》而名闻天下。
滕 王 阁
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著名。
黄鹤楼,中国历史上的 四大名楼之一,濒临万里长 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 秀,辉煌瑰丽,历代名士如 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 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 先后到这里登楼游赏,吟诗 作赋。
第13课《钱塘湖春行》课件(共35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3 唐诗五首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 原(今属山西),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唐代诗人。白居易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合为事而作”。其诗语言通俗。与元稹齐名,世称“元白”; 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著有《白氏长庆集》。
背景链接
这首诗是唐穆宗长庆三年(823),白居易 任杭州刺史时所作。他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 色的题咏很多。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
诗词诵读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jiǎ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yīnɡ
zhuó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mò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爱”一词直
抒胸臆,表
【合】抒情
达诗人喜悦
最爱湖东 “绿杨阴”“白沙堤”,颜色鲜明,一派 的心情。
春和景明的气象。
(湘西州中考)这是一首描写西湖的名篇,诗歌在写法 上有什么精妙之处?任选一处进行赏析。
考点 赏析诗歌写法
[答题支架]
语言 特点
表达 技巧
句子对仗 整齐的美 精于炼字 精细的美
治杭
理 杭 州
州 刺 史
西
湖
822-824
①兴建西湖大堤
对苏轼的影响
加高湖堤,修筑水闸,灌溉农田。
白居易一直是苏轼的偶像, “东坡”之名也从白居易在忠
②泄洪解决方案
州开辟的东坡而来,苏轼后来
预留泄洪通道 ③盗水解决方案
主政杭州,也追随白居易的步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 原(今属山西),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唐代诗人。白居易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合为事而作”。其诗语言通俗。与元稹齐名,世称“元白”; 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著有《白氏长庆集》。
背景链接
这首诗是唐穆宗长庆三年(823),白居易 任杭州刺史时所作。他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 色的题咏很多。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
诗词诵读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jiǎ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yīnɡ
zhuó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mò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爱”一词直
抒胸臆,表
【合】抒情
达诗人喜悦
最爱湖东 “绿杨阴”“白沙堤”,颜色鲜明,一派 的心情。
春和景明的气象。
(湘西州中考)这是一首描写西湖的名篇,诗歌在写法 上有什么精妙之处?任选一处进行赏析。
考点 赏析诗歌写法
[答题支架]
语言 特点
表达 技巧
句子对仗 整齐的美 精于炼字 精细的美
治杭
理 杭 州
州 刺 史
西
湖
822-824
①兴建西湖大堤
对苏轼的影响
加高湖堤,修筑水闸,灌溉农田。
白居易一直是苏轼的偶像, “东坡”之名也从白居易在忠
②泄洪解决方案
州开辟的东坡而来,苏轼后来
预留泄洪通道 ③盗水解决方案
主政杭州,也追随白居易的步
第13课《黄鹤楼》《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课件(共31张ppt) 2022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黄 鹤
楼
黄鹤楼 故址在今湖北武汉蛇山的黄鹄矶上。 《太平寰宇记》:“昔费祎登仙,每乘黄 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相传始建 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与岳阳 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此楼 屡建屡毁,现在的黄鹤楼是1985年重建的 。楼高五层(加夹层为十层),高50.4米 。主楼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 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附属建筑有仙枣亭 、石照亭、黄鹤归来小景等。
(3)面对如此美景,崔颢真的快乐吗?悄悄地,夕阳已斜,暮色 渐合,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尾联将思乡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 生情,融情于景,表现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 的忧思之情。
(4)诗人这忧愁仅仅只是乡愁吗?
1.公元723年,不到20岁就中了进士,却
朗读提示: 1.读准字音 2.读准节奏 3.读准停顿 4.读出情感
读诗味
黄鹤楼 hào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qī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理诗意
➢ 反复朗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诗意,回答下面问题。
贰 品读赏析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我乘舟远渡荆门外,来到了楚地准备尽情游览。
首联叙事:扣住诗题,交代了诗人此行的目尽,江入大荒流。
群山随着平坦广阔的原野的出现渐渐隐去,长江 仿佛流进了广阔无际的莽原。
诗人用远景勾勒出一幅气势雄浑的万里长江图。 随: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 真切的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入:写出远处水天相接,仿佛江水流入原野,给人无 限的想象空间。
楼
黄鹤楼 故址在今湖北武汉蛇山的黄鹄矶上。 《太平寰宇记》:“昔费祎登仙,每乘黄 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相传始建 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与岳阳 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此楼 屡建屡毁,现在的黄鹤楼是1985年重建的 。楼高五层(加夹层为十层),高50.4米 。主楼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 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附属建筑有仙枣亭 、石照亭、黄鹤归来小景等。
(3)面对如此美景,崔颢真的快乐吗?悄悄地,夕阳已斜,暮色 渐合,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尾联将思乡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 生情,融情于景,表现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 的忧思之情。
(4)诗人这忧愁仅仅只是乡愁吗?
1.公元723年,不到20岁就中了进士,却
朗读提示: 1.读准字音 2.读准节奏 3.读准停顿 4.读出情感
读诗味
黄鹤楼 hào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qī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理诗意
➢ 反复朗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诗意,回答下面问题。
贰 品读赏析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我乘舟远渡荆门外,来到了楚地准备尽情游览。
首联叙事:扣住诗题,交代了诗人此行的目尽,江入大荒流。
群山随着平坦广阔的原野的出现渐渐隐去,长江 仿佛流进了广阔无际的莽原。
诗人用远景勾勒出一幅气势雄浑的万里长江图。 随: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 真切的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入:写出远处水天相接,仿佛江水流入原野,给人无 限的想象空间。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精品课件
牧人/q驱ū 犊dú/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请同学反复朗读诗歌,疏通诗意。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东皋:地名,今属山西万荣。作者弃官后隐居于此。皋,水边地。
薄暮:傍晚。薄,接近。
徙倚:徘徊。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拓展延伸
王绩的《野望》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其一》有何异同?
内容和情感
●王绩的《野望》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是 田园诗,但其风格是有着细微差别的。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 彷徨和苦闷。
●而《归园田居》(共五首)则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 回归自然的自由与欣喜。
●
思想情感和人生态度
文体知识:律诗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发源于南朝齐,格律严密,是 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 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的格律要求是多方面的,通常是八句完整的律诗,每 诗计四联。按照旧时律诗写作的起承转合结构,习惯上称第一 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 结句——尾联。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落晖:落日。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犊: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泛指猎获的鸟兽。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采薇:采食野菜。据《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 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 ”比喻隐居不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 愁。” 太阳快下山了,在黄鹤楼上哪里能望到 故乡。只觉得眼前的汉水滚滚,烟波浩渺, 使人更生思乡之愁。本句点题。借景抒情, 以日暮途远抒发漂泊怀乡之情.
诗句意思:
传说仙人已乘黄鹤飞去,这里只留下空空的 黄鹤楼。黄鹤飞去不会再回来了,而千百年 来白云却依旧悠然自得地飘来飘去。
诗词中的黄鹤楼
唐朝大诗人李白经过武昌,也登上黄鹤楼,放 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 却见到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眼前有 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题诗,使李 白搁笔,崔颢从此名气大盛。大约黄鹤楼边的 “搁笔亭”就是因此而建的。 李白十几首诗里都涉及到黄鹤楼。《黄鹤楼送 孟浩然之广陵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 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的千古绝唱,感情真挚,自然流畅,景色绚 丽,神姿昂然,风流天下,传之久远。
《黄鹤楼》图片欣赏
《黄鹤楼》图片欣赏
上倚河汉
下临江流
《黄鹤楼》图片欣赏
《黄鹤楼》图片欣赏
《黄鹤楼》图片欣赏
崔颢
黄鹤楼,屹立在武汉市长江大桥武昌桥头的黄鹤 矶上。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它背 靠蛇山,俯瞰长江,奇姿雕甍,重檐翼舒,气势轩昂 宏伟,耸天峭地。远远望去,峥嵘的楼影隐现于缥缈 的烟霭之中,壮丽辉煌,宛如仙宫琼殿,自古就有 “天下绝景”之誉,曾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 阁并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历代文人墨客登楼吟诗 作赋,畅抒情怀,留传至今的诗词逾千首,文赋过百 篇,且有多如珠玑的神话传说散落民间。现今的“黄 鹤楼”景区,时逢盛世,规制超前,是由主楼、白云 阁、岳飞广场、千禧吉祥钟、古乐宫、诗碑廊、南楼 等大小50余处景点组成的融人文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 风景名胜区,为“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写黄鹤楼前实景:描绘了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 眺看到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黄鹤楼上放 眼望去,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汉水平原,对岸汉 阳镇四周的树木显得格外分明。再看江中的鹦 鹉洲绿油油的草儿长得极其茂盛。眼前的风景 如此迷人,但作者似觉得“人是家乡好,月是 故乡明。”自己家乡此时比这更美。另外这句 又是对仗工整的对偶名句。
黄鹤楼
唐--崔颢 (七言律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汴州(开封)人氏,(公元704?—754年)
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 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 文苑传》 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 沉,终不得志。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 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旧 《唐书· 崔颢传》里非常简略,连他文学上的成 就也未提及 。以《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服。 从诗意看,崔颢还是思念故乡,并有回乡归隐、 急流勇退之意的。然终因他功名心切,仍然回 到长安,死于唐天宝十三年(754年),未得返 回故里。这可能正是崔颢的故事在开封流传不 多的主要原因。
登楼隔江相望,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鹦 鹉洲上的春草长得茂盛喜人。可是日近黄昏, 极目远眺,我的故乡在哪儿呢?凝视长江上面 浩渺的烟波,真使人发愁啊!
前四句写仙人及仙鹤的传说.抒发世事茫 茫的感慨 。后四句抒发日暮思归的情思。
诗由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而生发的联想,叙 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无限渺然的感觉,表 现人们登黄鹤楼常有的感受,气势苍莽。后四句转 而实写楼上所见所感,并由此引起乡愁。尾联以烟 波江上日暮思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 渺茫的境界。这首诗意境开阔,虚实相映,情景交 融,情味悠长。
诗词中的黄鹤楼
▲孟浩然的《鹦鹅洲送王九之江左》,就是一首写
站在黄鹤楼上遥望鹦鹅洲景色的诗。
▲杜牧写黄鹤楼一诗的最后两句是:“黄鹤楼前春
水阔,一杯还忆故人无?”这是诗人为送友人去夏 口(今武昌)而作的。他提醒友人到了夏口登临黄 鹤楼,面对满江春水畅饮时,别忘了他这位旧友。 ▲唐开元九年(721年),状元王维 在他的《送康太守》一诗中最早直接 出现了黄鹤楼3字。“城下沧江水, 江边黄鹤楼。”
诗词中的黄鹤楼
此外,李白还有“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 “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黄鹤楼中吹玉 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仙人有待乘黄鹤,海 客无心随白鸥”等诗句,都反映了诗人对黄鹤楼 的眷恋之情。不过,他专写黄鹤楼的诗确实没有。 这大约正是由于崔颢的诗写的太好的缘故吧。据 说李白受崔颢这首诗的影响,写了一首《登金陵 凤凰台》,以同《黄鹤楼》一较胜负。 这两首诗在唐 “凤凰台上凤凰游,风去台空江自流。 朝描写景物的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诗里,的确可 三山半落晴天外,二水中分白鸳洲。 以互相媲美, 也都堪称佳作。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黄 鹤 楼
位于湖北武汉,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 居易、孟浩然、王维、杜牧、贾岛、陆游、 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 赋。
诗词中的黄鹤楼
唐代诗人崔颢的题咏,使黄鹤楼赢得 “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黄鹤楼》 这首诗运用了优美的神话传说,写出黄 鹤楼的来历、登楼所见以及触景生情引 起的乡愁。宋代人把这首诗推为唐人七 律第一。
写作背景: 唐代诗人崔颢游宦到了湖北武昌的黄鹤楼 有感而作. 写景: 描写了在黄鹤楼头俯视长江两岸所见景色. 抒情: 作者感叹仙人骑鹤,人去楼空,悠悠千载, 於是抚追昔,有世事沧桑 的感慨,并因 日暮而生思乡之情.
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从眼前的黄鹤楼阐发联想、想像。昔日仙人乘 黄鹤过此,如今人去楼空,令人惆怅。借传说 落笔,感叹物是人非.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 悠。” 仙人乘鹤一去不复返,只余下白云朵朵漂浮 不定。作者多想像仙人一样能骑上黄鹤,腾 云驾雾,即刻回故乡。承上联进一步写岁月 不再,以白云悠悠反衬人生短促,世事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