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讲稿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讲稿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讲稿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讲稿

小学语文教师新课程培训讲稿新课程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全方位的改革。是由国务院

直接领导的、从课程标准的制

定,教材的编写到课堂教学,考试评价的系列化改革。所以它是新的。它新就新在理念上,

新在与世界课程改革的接轨。是古代教学法,现代教学法后的又一次教法大变革。它必然带

来迷失、模糊、甚至阵痛。特别是语文课程,从古代走到今天人们反而不知道语文究竟是什

么,该教什么,用什么教,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有人提议语文课不要语文,甚至有人

提议初中以后可以不开设语文。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2年语文,几千个课时,无数孩

子童年、少年时代的美好时光,都砸了进去,还不知

道为什么?这种不明确在语文教材上表现得很明显。说白一点,就是做了不该做的事,例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要通过语文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如何进

行呢?教科书的编写者为了突出“辩证联系”这一观念,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折磨孩子。人

社六年制语文第十册中有托尔斯泰写的《跳水》一篇课文。说的是一条海船上,一个孩

子跟

一只猴子玩耍、追逐。猴子爬到桅杆上去,孩子也不甘示弱,爬上桅杆去追猴子。猴子

灵巧,

爬到桅杆上,把孩子的帽子放到了最高的横木一头,孩子气极了,丢开桅杆,走上横木。突

然间,情况变得危在旦夕。只要孩子一失足,就会跌到甲板上,粉身碎骨。这时所有的

水手

都惊呆了。这时船长——也就是孩子的父亲出来了,手上拿着一枝枪,他本来是要打海

鸥的,

看见孩子,立即把枪瞄准儿子,喊着:“赶快跳到水里,不然我就开枪了!”小孩跳到水里,

水手们把他救了上来。这篇文章写的是父亲对儿子的至爱,那种情急之智,很感人。教

参上

要求学生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要知道哪些事物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要注意是怎样变

化的。——猴子是怎么和小孩发生联系的?于是按照要求,老师不断地引导学生去理解猴

和人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怎么也理解不了,老师就不停地挖掘字句,就这样生拉硬扯,彼

此痛苦不堪。后来又改为要把船长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一篇好端端的课文,硬是

被整得支离破碎。到头来,谁都不明白,学这篇文章是为了什么?一位专家说,这样消磨

孩子

的美好时光,该谁负责?这样一来,老师不明、学生更不明。因此,语文只能算作一个方

向不

明、方位不定的模糊学科,也是一个学起来很累很难,学不学差距也不大的学科。因此我的

发言想讲三个问题:第一,从历史的角度谈一谈语文教学为什么要改革;第二,从当前语文教学

现状的角度谈一谈出现的问题及目前有哪些对策;第三,如何去迎接这场改革,时间允许的

话再介绍两个课例。

纵观语文课程历次改革,我想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语文课的“目的不明、内容不明、教

法不行。”这次改革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谈何容易,这么一个庞大的系统,触及到方方

面面。

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事情。只能说是为实现语文新课程愿景我们一起去努力。我之所

以用“愿景”这个词是受了连战的启发,想用这个词来说明语文课程改革还有相当一段路,

甚至是一段艰难的路要走。培根说:“史鉴使人明智。欲知大道必先明史。鉴往可以知今,

溯其渊源才能察其流向”。新课改的现状

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学)什么”。目前争论得十分激烈。我介绍两

种主张。一种来自权威方面。小学语文的编审崔峦先生认为,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

特别是不同于理科。数学,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而语文课程内容>教材内容>

教学内容。因为,语文教材的主体是课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

中。语文教师难当,语文课难教,这第一难,就在要靠教师钻研教材,通过对教材的二度开

发,来确定“教什么”,也就是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教和学的一篇篇的课文并不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课文只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

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中,在教师进入教学过程之前,在学生开始学课文之前,他们

是不知道的。靠教师钻研教材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

确定每课的教学内容。其实所确定的内容还是字、词句、篇的知识与规则。语文是工具嘛!

三维目标首先就是知识与能力。例如《捞月亮》,不仅仅是读懂课文,重点是通过理解课文内

容,懂得遇事不动脑筋,就盲目跟着做,容易做出傻事来这个道理。这是个例子。另一

种意见来自学者,主张既不要教语文知识,也不需要把握编者意图,就是不要语文

的语文课。我摘引几段——语文课几乎时刻都是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一个学科的名字就

足以

让专家们一个劲地咬文嚼字:语文,语言文字乎?语言文学乎?语言文化乎?公理婆理,各

执一词。如果当初语文这门课不叫语文,而叫母语之类,不知该如何去“顾名思义”?语文

学科的性质也是个争得面红耳赤的话题,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文学性,众说纷纭,莫

语文学习的目的,无非是学会吸收和表达。吸收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阅读量的多少和

质的优劣。我们读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吸收的往往是无形的精神滋养而不仅仅是那些具有

可操性的表达技能。你可以从名人传记中读到不同的奋斗轨迹,从而对人生的选择生出诸多

感慨;你可以从描给高科技发展的文字中读到雄视天下的胸怀与气度,由此领悟到人生的短

暂和生命的崇高;你可以穿越时空隧道,与古今中外的智者进行思想的对话,借他们的智慧

之光照亮生命的征程;你可以从飘逸着古典情韵的诗句中,遥想个人的悲欢和时代的兴衰。然而,学生的语文课堂阅读却近乎“戴着镣铐跳舞”,少有真正的心灵自由。很多时候,

孩子们不是在阅读,而是在做一门莫测高深的“学问”。摆在他们面前的语文课本中的每一

文章往往前有“阅读提示”,后有“思考练习”,它们像“伏敌”和“追兵”一样,把他们的

阅读“逼”向编者根据所谓的知识系统与能力层级而设定的的“训练目标”。在这种前后夹击

的阅读处境中,鲜活的文本大多成了诠释与印证某个知识点或某项读写技能的“例子”。一

的课外阅读显然缺乏这种“学术含量”,问题是,如果要孩子们从轻松随意的课外阅读走向“正

襟危坐”的研究性阅读,相信其感受决不亚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次我收到一封

读者来信,信里面是一张他们学校的语文试卷,试卷里有我的一篇文章

的一个章节,文章的题目叫《求医》,然后有八个选择题。我从未想过我的文章可以入选试卷,

于是很细心地完成了考卷,结果发现我只做对了三个选择题。最最荒谬的是,我居然选择错

了画线句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他这么说,还真有些道理,一位数学老师他不需要懂

得偏正、主谓,也不需要划分句子成分,照样教懂概念、照样让学生读懂题意;一位物

理教师他不需要懂得论点、论据、论证的知识,

照样写出有价值的科技论文;照理说,语文老师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之妙和文学的神奇力量有

异乎寻常的敏感与激情,也就是说,有一种独特的“语文味道”,离开教参和资料能读懂一

文章的有多少?经常写文章的又有多少?读了一辈子教参、资料,编了一辈子练习题,结果

就是读不懂、写不出来。

看来,学习语文不是左分析右分析,也不是训练这训练那,关键是要背,尤其要背古代

经典,然后是多写,始则“放胆”,终至“小心”。多背、广读、勤写当为语文学习最质朴的

规律。语文课的学问全在于此。所以,语文老师不应该是一个仅用文章学原理解读教本、以追求教学方法与技巧为要着

的“教书匠”,更不是一个教参话语的复制者。我以为这种意见有些偏激。否则,语文教师该失业了。第二个问题,教材的“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所谓教材的原生价值,是指教

材作为

客观阅读对象为读者提供的信息价值,它是被选入教材的文章在选入教材之前就存在的:所

谓教材的教学价值,是指教材作为教学材料为学生提供的如何处理信息的价值,它是这些文

章被选入教材之后才产生的。不管是课程内容、教材内容还是教学内容,我们关注的,主要

应该是它的教学价值,而教学价值是隐藏在教材的原生价值之后的,是需要开发的,是生成

的。文选的提供,并不意味着自动解决课程内容、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问题。这个问题也要

由老师来解决,这又是一大麻烦事,只好照着教参教了。(在“课文价值取向”的概念中,

先是作者的价值取向。作者写成一篇文章,总是要表达自己的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从中无

不体现着自己的价值取向,这当然是毫无疑义的。我们要传达课文的价值取向当然也离不开

对作者创作本意价值取向的探求。但是,作者的价值取向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时间空间的局限。

特别在今天,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随之发生激剧

的变化。阅读前人的作品,对于作者的价值取向,既有认同、接受、赞赏的一面,也不可避

免地会发生异义和碰撞。这是很正常的,体现了阅读的本质:即历史性读物总是在不断更新

的阅读中生成着永不完结的意义。许地山先生是大手笔,我们无意贬低其作品的意义。然而

在上个世纪前期创作的《落花生》,对当时社会达官贵人、纨袴子弟虽外表华丽但却是寄生之

虫,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社会现象的抨击无疑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当时的现实似乎使

“外表好看”而与社会无用之间,有着一种比较普遍的联系。可是,在今天,既对人民有用

而又注意仪容之美却成了社会的主流文化,小学生在认同对社会有用的同时认为也应当像石

榴、苹果一样注意外表好看又善于推销自己,这正体现了社会的发展,价值观念的相应改变,

应当是无可非议的。我们在赞赏许地山先生做一个有用的人的价值取向的同时,又有了新的

认识,即做一个有用的人而外表又好看的则更好,正是体现了对历史性读物在不断更新的阅

读中生成出来的永不完结的新的意义。我们不难看出通常所说的“课文价值取向”,实质上应

当是教材的价值取向。这就不能使学生仅仅局限于对文本作者的价值取向的认识。教材应为

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应奉为“圣经”,学生不仅可以接受、赏析,也可以质疑、批判。只有充

分调动起学生阅读作品的主体意识,启发学生尽可能多维、多向、多层面地去揣摩感受作品

的内涵,去发现作品中新的意义,才能使教材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生命

的成长过程是不可能没有心灵的自由面对和鲜活的真情投入。)第三个问题课改过程中出现非语文、泛语文的倾向

1、字词教学空泛化

细细回味我们的课堂教学,能真正把字词教学落实抓实?低年级为了扫清字音障碍,出

示生字后找几名同学读读就扫清了,书写时找几个范字电脑演示指导一下,学生再仿写几个就结束了。

到了高年级字词教学都安排在课外预习中,课上为了保持教学环节的完整,教学流程的顺畅,

开篇就直奔内容。或是初读文时,教师只一句“把字音读准,不懂的字词查查字典问问别人”

就一带而过了,至于怎么读准,哪是重点,怎么弄懂,怎么运用都无足轻重。这种淡化、泛

化字词的弊端早已显现:学生作业、习作中的错字连篇,病句频现,甚至连最简单的标点符

号都分不清。自问:语文的工具性何以体现?何时体现?过多重视人文性,忽视了工具性。《语文课程标准》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都对字词教学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字词教学

是语文教学最基础的基本功,不容忽视,也不能忽视。崔峦先生也多次强调:训练语言是语

文课程的专务,应避免游离于理解和运用语言过多的活动、表演。理解上的偏差,操作上的

异化,警醒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字词观,针对实际及早补救。

2、朗读教学表演化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但在我们

的阅读课上,尤其是朗读环节上,教师往往置学生个性感受于不顾,,或用朗读技巧强化,或

用标准范读限制,虽然朗读指导和形式精彩纷呈:找伙伴读,小组内评读、教师引读、问读、

竞赛读、表演读等,但不容置疑的是学生在同一感悟同一标准下机械的模仿训练,无论怎么

相象,学生的朗读水平和综合素养也难以真正提高。真正的朗读应该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的个性行为,虽然不同年段的学生理解能力各异,但教师也应尊重他们或浅或深的个性感悟,

决不能拔苗助长。因为读和理解是成正比的,不应强求一致。有个赵景瑞老师谈过学生对《寻

隐者不遇》一诗的理解。有些学生在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时,边读边摇头,因为

他们感受到了诗人失望的情绪;有些学生则边读边点头,因为他们觉得隐者真“隐”啊,从

心里很佩服隐者;还有些学生边读边抬头,因为他们感受到诗人很困惑,对隐者在白云深处

有一种莫名的向往。由此可见多元的理解才能折射出个性朗读的风采!

3、小组合作形式化

新课程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小组合作却成了最时髦的学习方

式。每名教师都用过,课上不管时机是否恰当都要尝试着用,好象只有“讨论”一下才热闹,

只有“合作交流”才叫转变观念。在这种表面的合作讨论中,学生难有实实在在的体验和感

悟,这样的探究合作并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 4、表扬频繁化自从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周弘对其女儿的赏识教育的成功案例被新闻媒体报道后,随之在

中国出现了赏识教育的热潮,他推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加之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

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所以在我们的课堂出现了各种温柔的肯定:“你真棒!”、“你们说的都

有道理”“这么难的题目,你竟能做对一道,真了不起!”??教师时刻担心在不经意中打击伤

害学生的自尊心。公开教学中我们更难以听到“逆耳忠言”。甚至有些时候,我们还要为婉转

的评价语绞尽脑汁,生怕枯燥的一句“你真棒”让学生乏味,所以各种“换汤没换药”的表

扬开始环绕在学生周围。可是再美丽的语言也有穷尽的一天。试想一想:当赞扬成为一种习

惯性的语言,当掌声成为一种形式上的表演,这其中还有多少真情可言?这种脆弱的表扬还

能坚持多久?

语文课所花的时间、师生所投入的精力与期望学生具备的语文能力还不成正比,一个众

所周知的事实是:没有学过语法修辞知识的人,完全可以凭着正确的语感使用母语阅读、说

话和写作。然而,由于我们把“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奉为语文教学的规律,又把语文知

识仅仅理解为语修逻文等静态的知识,于是,我们把大量对中小学生学习语言基本无用或用处不大的语文知识灌输给中小学生,

结果是费时甚多,收效甚微。还拿阅读教学来说,一个是内容太多、太杂,老师驾驭不了.加

上怕漏教了偏偏又考到了,于是无论是“西瓜”还是“芝麻”统统都要捡,“眉毛胡子一把抓”

来个一网打尽。“课文是例子”,但不完全等同于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只会蜻蜓点水,劳而

少功.一个是教学过程太繁,太复杂,又太雷同。内容多,重点多,环节多,又往往千课一

面,千篇一律。老师累,学生烦,效率低。另一个是方法、策略不合适。表现为“三多三少”:

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多,

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著名作家吴伯箫曾经这样评价阅读教学:“把

课文都讲‘肿’了”。

所以,这一次语文课程改革带来三个后果:一是架空语文课程与教学,使语文课程与教

学浮在半空,上不能上,下不能下,一篇文章任你怎么教都行。二是迫使语文教学走向泛化,

语文教学失去自己独特的学科内涵,成为一个没有边界、没有实体的百科全书式的“综合性”

科目;小学的综合学习《走进京剧》是艺术课还是语文课?三是在实际的语文课程中“垃

知识”泛滥,该教的没有教(因为根本就没有),不该教的教得太多(因为只有这些东西可教,

篇篇就是五十年代那一套模式:(1)题解,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等。(2)讲解生字生词、学

生质疑问难等。(3)分析课文,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分析、重点难点分析等。(4)总

结主题

思想。(5)研究写作特点。)。语文教学的新目标因没有与之对应的内容支撑而不能落实,富

有新意的教学方法也因为失去所依而走向形式化、表面化。例如什么是语文“基础知识”?人们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认识正在改变。从近两年来全

国各地的语文试卷来看,大多数试卷结构是三大部分,即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对于

后两

部分来说,从名称到内容是统一的,惟有第一部分,不仅试卷上的名称存在着分歧,而且考

查的内容也各不相同。从试卷名称来看,“基础知识”、“语文知识”、“语文知识与应用”、“积

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掌握3500

个左右常用字和汉语常用书面词汇,背诵一定量的语段和优秀的诗文,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

籍,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在大

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查字典、朗读、默读、说话、听话、作文、写字等基本技能;

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能掌握常用的思维方式,善于把自己

独特的思维结果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和表述,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根据不

同语言材料和不同交际场合适当地使用语言,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

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包括:查字

典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积累运用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记读书笔记的习惯,高声

朗读的习惯,背诵

诗文的习惯,观察生活的习惯,记日记的习惯,课堂大胆发言的习惯。可见,《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

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三、基于《标准》的备课要求

(一)目标优先

关于目标,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失败的课堂教学恐怕没有人不曾经历过,有的教师

为什么自认为富有新意的教学设计却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呢?在众多的原因中,目标的把握是

主要原因。在传统的备课中,往往先考虑我第一课时教什么,第二课时教什么,教学内容先

于教学目标存在,教学目标是根据教学内容确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占据着一个核心的地

位,通常是教学的唯一内容,而且决定着教学的目标,所以,传统的备课中,首先看的就是

教材,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设计教学过程,目标是抄教参的,很少考虑到实际情景中学生学

习的前提知识和技能。

教材和教学参考书通常只列举教师应当教的主题或者学生应当学习的主题,是学习内容

的一些“样例”,而不是学生应知道的和能做的事,即要达到的目标。因此,在课程标准背景

下,教学的目标不是来源于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而是源于课程标准;而教学内容又是由教学

所要达成的目标决定的。因此,在基于标准的教学中,教学目标先于教学内容存在,而课程

标准又先于教学目标而存在。课程标准反映了对学生的总体期望,是课时教学目标累积起来

达成的,那么,从课程标准到课时目标如何转化呢?我们的做法是:

1、把握标准对学生的总体期望。《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所列的十条,是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每一个学生在语文素养方

面的基本要求,是对学生的总体期望。

2、了解阶段目标,明确单元目标。既然是“学习”,老师就要教给方法,进行示范,安排训练;既然是两年的时间都在学习,

那每个学期、每个单元所要安排的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训练方式就应该有所不同,层层递

进:教师全文领读——教师领读重点段落——教师领读难读的句子——学生领读全文——跟录音朗读,读的遍数由多到

少,要求由低到高;默读词语——默读短句——默读长句——默读段落——默读课文,检查

默读效果的问题也要由易到难。千万不能认为在家里提前预习就能代替在课堂上的训练,在

家里读上三五遍也可能是错误百出,有口无心。尤其是有感情朗读这个目标,课文要读出什

么感情、怎样才能读出感情,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又要潜移默化地传授朗读技巧,

教师与学生反复地朗读必不可少,指导与评价也要及时到位。到了“用、学会、能”的阶段,就说明方法已经基本掌握,要进行大量的巩固练习,在

不断地练习过程中发现规律,提高水平。读得不够好、问得不够妙没关系,听听别人的发言,

反思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想哪里做得不好,不要总等着老师来给他指

正。反思的意识和能力不但对教师来说很重要,对学生来说更重要,反思可以增强学生学习

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因此随着年级的升高,老师绝不能再做学生的拐棍,而要做学生的航向

标。篇三:小学语文教师业务理论培训讲座稿教师业务讲座——谈教师如何备课张敬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做什么事情,事先都应有所准备。有无准备,准

备的充分与否,效果大不相同。要上好课就要做好课前准备。要上好课很难,上好有实效的

课就更难。如果课前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实际,又没有必要的准备,上课时匆匆上阵,其效果

也不言而知。所以,做好课前准备也是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备课前

备课是上课的必要准备,是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确立目标、选择教法、实施教学1、备教材:

(1)要认真研读大纲、教科书、参考书。大纲是教学工作的法规,要着重弄清大纲对每

个知识点的教学要求的规定,明确是“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中的哪能一层次,避

免教学离纲。教科书是教学的重要依据,要住址推敲书中的每句话,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

主从关系,研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措施。参考书及杂志的有关文章,是教科书的补

充,要利用有关资料掌握最新的教研、科研动态,帮助自己分析教材、研究教法以及了解与

本知识相关的其它参考书中的习题、学法和掌握最新信息。

(2)做题:

要把每节教材中配备的例题、练习、习题全部做一遍,研究解题的思路、方法及难易程

度,精选习题,明确每道题在传授、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以便在教

学中统筹安排。

2、备学生:要认真、全面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在理解掌握这节(课)教材时易出现的问

题。掌握学生的疑点、难点和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规律、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增强教学

3、备教法:灵活应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备课中

⑴教师要理清教学思路确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⑵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案的

主体部分,要精心设计。宏观上,要写明一堂课要“教

什么,学什么”(教学内容),还要指明“怎么教,如何学”(教学方法)。微观上,要对

新课

的引入、知识的建立过程、知识的应用巩固、师生活动的安排、设计板书、各教学层次的衔

接、课堂小结、作业选配等方面进行设计。年轻教师甚至要备出课堂上精炼、准确、生动、

逻辑严密的教学用语。武侠小说中说,先由有招,无招则更高。这是境界。⑶要有针对

性地设计课堂练习和课后思考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的学习需要。教

学内容的处理,要在科学、合理以及符合学生实际状况下鼓励教师突破书本,对教材进行重

新编排和组合。以上这些内容都应提前1天备清、想好。

三、备课后

备课后,要理顺和简化教学思路,抓筋抓点。⑴进行教具、学具、课件及学生学习资料

的准备。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提前准备好课堂

教学用具。写好小黑板、卡片、图片,准备好幻灯等教具。⑵教学活动结束后,要认真

反思教学过程,总结得失,并对后续教学作适当调整。 1只

粉笔进课堂是不允许的。但也不是形式上的写1块小黑板就叫有准备课。而是以上几点

的综

合评价。把不足、也许、可能尽量消灭在课前,真正向课堂要质量。

四、课堂教学

1、每堂课应依据课前设计的教案进行授课,不允许无准备、无教案上课。

2、要认真组织教学,妥善处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3、教师的教态要亲切自然,精神饱满;语言要准确生动;板书要醒目,脉络清楚,书写

画图工整规范。

4、教学过程要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讲解符合科学性,不出知识性错误。

5、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选择地提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时间和方

式(如讨论、实验、解题练习等)。要讲练结合,每堂课应有10至15分钟的时间(低年级比

高年级多)给学生进行练习,并加强对差生的指导;要及时掌握反馈信息,有效调控教学进

6、要加强“过程教学”;重视展现数学概念的抽象和概括过程、定理的发现和证明过程、

公式法则的推导总结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以及方法规律的提炼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

过程以及方法规律的提炼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提高能力。

7、要恰当运用教具,增强教学效果。反思性教学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业务讲座稿)

一、教学反思的作用与意义第一,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和信息及时的

发展,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和把握前沿的教育理论,更要反思

自己的教学,促进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认识到自己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

的促进者,不仅是传统意义的教育者,还是新型教学关系的学习者和研究者。通过不断反思,

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自己素质的提高。大量实践证明,如果一位教师仅仅满足于自己

所获得的教学经验而不对对经验进行深刻的反思,那他就只能停留在新教师的水平上。第

二,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学会教学”和学生“学会学习,师生共同提高。新课改要求学生

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通过教学反思审视自己的角色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

革,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进行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

生学会学习。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和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改进

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成效,以达到教师“学会教学”和学生“学会学习”的统一。第

三,教学反思有利于思想品德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所谓经验型

教师,是指在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也掌握了一定教学技能,并且在

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定经验,利用这些经验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所谓学者型教师,不仅

具有扎实而宽广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以及比较雄厚的教育理论素养,而且具有一定的

科研能力。所谓专家型教师,应该是不仅具有相当雄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娴熟的

教学技能、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并具有较强的专业指导和引领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只有

通过反思,教师才能不断的总结自己的知识上的欠缺、教育理论的不足、教育技能的不到位

和教育科研能力的急需提高;只有通过反思,才能获得实践性的知识,使教师认识自己的优

势与不足,积累好的教学经验,并对不良的教学行为、方法进行改善和优化,扬长避短,不

断总结,不断进步。林崇德教授指出:“教师的教育工作,多一分反思与监控,就多一分提高,

就与优秀教师更接近一程。”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

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捷径,更是教师由

经验型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变的一条捷径。第四,教学反思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

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门类激增,大量边缘学科涌现,知

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信息化特征明显,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

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天地。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创新精神与

创新能力决定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前途,而培养学生的重任在于教师,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具备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教师的这种能力就是在教学中不断学习、研究与反思中获得和提高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

1、要反思自己的职业道德状况。“爱生、奉献”是师德之魂,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

奉献。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应“千较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是科学,其意

在于求真。教师的使命在于用人格塑造人格,用情操陶冶情操,用性格培养性格,用智慧点

燃指挥,用生命影响生命。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要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即依

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八

个方面来出色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2、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有效教育工作的前提,它指引着

教育、教学实践的方向,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准确把

握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思想的内涵,用科学的、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并用以指

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师要与时俱进,在课改的新形势下,树立新型的学生观,要明

确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独立的人;是生活中的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突

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

切为了学生,有效的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4、要反思自己的的教学设计,《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

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

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

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

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按照这一基本理念和新课程实施的要求,思想品德

课在教学设计时就要突出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

学生之间的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具体说来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突出思想性,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知识、能力和觉悟协调发展;篇四:小继教新知识

培训讲稿(语文)doc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小学阅读教学概述(一)(第九学时)

培训时间:2014年1月17日主讲人:吴朝先培训地点:洞水小学多媒体教室培训内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总目标总目标课概括为: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独立阅读能力,注

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了解和鉴赏阅读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审

美情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课文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以上。其

中核

心目标是培养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丰富积累,培养语感,发展健康个性。二、小

学语

文阅读教学阶段目标

儿童要在阅读中学习书面语系统(学习积累字词),从字词、语句到语段、篇章,培养和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浏览。

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三、阅读能力的培养 1、阅读感

受能力 2、阅读理解能力 3、阅读欣赏能力 4、阅读评价能力 5、探究性阅读能力 6、创造

性阅读能力四、人文教育的熏陶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不应机械地割裂开来而应有机渗

透于词句篇章及阅读技能的教学

中。关注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阅读教

学做到?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服务人、发展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第十

一学时)培训时间:2014年1月17日主讲人:吴朝先培训地点:洞水小学多媒体教

室培训内容:词句篇章的教学策略

一、教学目标制定的策略 1、凸显目标的学科性 2、体现目标的三维性 3、把握目标的

法制性 4、增强目标的可操作性二、教学方法选用的策略 1、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

2、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3、根据师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4、根据教学情景,

选择

教学方法三、教学过程优化的策略 1、灵活处理语文教材 2、合理创设教学情景

(1)、创设问题情景,强化学生学习动机。(2)、创设活动情景,落实重点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师校本培训资料(1)

小学语文教师校本培训资料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应掌握的要点有如下4个: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点组成部分。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4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简称“两个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练一练: 1、填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填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理解并熟练背诵4条基本理念: 练一练: 3、简答: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4、简答: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哪些语文素养? 参考答案: ○1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③丰富语言的积累 ④培养语感, ○5发展思维 ⑥扩大视野,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7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8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9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10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 5、填空: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6、简答:你是如何理解“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句话的?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班方案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班方案 王勇 根据《荥阳市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の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语文教师培训需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时期对小学语文教师の要求及专业发展中存在の问题为现 实背景,按照“按需施训、注重实效”の原则,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整合 培训资源,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实效,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师の 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参训教师の师德修养、专业知识、课堂教学能力等有明显提高,增强专 业发展意识,促使他们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能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为他们更好地服 务余姚教育打下坚实の基础。通过培训,引导参训教师在自身专业成长の同时,能在 本区域较好地发挥“领头雁”の作用。 具体目标如下: 1.提升师德修养。通过理论学习、榜样示范、吸收内化等,增强教书育人の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潜下心来育人,静下心来教书,进一步提升师德修养。 2.丰富专业知识。通过听讲座、研讨、实训等形式,把握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合理分析教材,提高备课、上课等技能,不断丰富学科本体性、条件性、实践性等专业知识。通过科学素养提升培训,切实提高参训教师语文综合实力。 3.提高课堂教学能力。通过听课、评课、上课、诊断等活动,对课堂教学の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反思,积极探索课堂教学の规律,提升课堂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の有 效性。 4.具有一定の教学研究能力。通过导师の理论引领,树立研究意识,掌握教学研究の基本方法和策略,切实提高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の水平,具有可持续 发展能力。 三、培训对象(学段、学科及层次、人数等)

小学语文万能评课稿(共8篇)

篇一:小学语文说课稿通用模板 小学语文说课稿通用模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小学语文组____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_____》的第__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 阐述。 一、说教材 《______》是____(文章体裁),主要写了______(主要内容),表达了_____________(中心思想),“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这篇课文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______,课文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感情,给人很深的启迪。/这篇课文按_____顺序,围绕____,向我们展现了_____、_____、_____等几个场面(情景),赞扬了_____的精神。表达了_____的感情。(歌颂了_____)。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本文的教学内容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语句,品味重要词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2、技能目标:通过研读课文第______段,培养学生敢于质疑,解决问题、收集处理信息的 能力及初步学会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3、情感目标: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培养??,喜爱??。引导学生从现实的 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 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把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紧扣课文语言文字,抓住关 键词,着重体会 由于(本课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因为(学生的一些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 勤于思考。 1、朗读感悟法:结合本课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2、想象感悟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挖掘教材的空白处,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 3、情境教学法:有情有趣是教学。我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图画、语言、音乐来再 现、描绘、渲染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课文语言,享受审美情趣。 4、评价激励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开放的阅读思维空间,只 要言而有物,言而有理,都给予认可与鼓励。 除了以上方法外,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还穿插了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等。我力求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内容体

新教师培训讲稿

新教师教学常规培训讲稿 老师们:上午好! 新的学期,我们很高兴迎来了一批优秀的生力军,朝气蓬勃的你们为我校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对你们的到来再次表示热烈的欢迎! 在座的各位,有的已经在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中有了在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智慧,走进了潮海中学,还有的是带着十几年寒窗里的知识积淀和理想追求,刚刚迈入教育事业的第一步,而加入到潮海中学这个大家庭;虽然以前我们素不相识,但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使命,就是促进我校教育的科学持续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面临的问题与困惑: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工作尽心尽力,却事倍功半,究其原因,以下几点问题与困惑值得深思: 盲目——不知道该做什么 茫然——不知道该怎样做 盲点——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教学工作的进程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基本环节所构成。教学常规的环节主要有:备课、上课、听评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质量检测等。 教学常规一:备课 备课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起点,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听课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 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我花了约15分钟……”一辈子与15分钟,一语道出了教师备课的真谛。 另外,根据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以及多次聆听新老师的课,感到初上讲台的

语文教师业务学习材料

语文教研组业务学习内容 第一周:区计划(内容见校邮箱) 第二周:区作业设计与评价(内容见校邮箱) 第三周新形势需要什么样的教师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传承人类文明,提高人类素质的重任。教师的工作水平、工作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又直接影响到学生培养的质量。作为一名教师,在新形势下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是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高尚的品德 高尚的思想品德是教师工作的基础,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感、自信心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则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品质。教师必须时刻把尊严放在第一位,把振兴国家、民族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 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群群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如果在教学中偏离教学原则,必然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内外正确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对待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用自己的实际教学熏陶感染学生,让学生有榜样,学有所获。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激励学生不断前进。 二、渊博的知识 渊博的知识是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教师展示个人魅力的方式,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新形势要求教师不仅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深刻理解和掌握,还要通晓其它学科知识;不仅要理解和领会新的教学理念,也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关知识。渊博的知识使人深刻、内敛、凝重而又充满活力,只有这样,“学高为师”才真正得以体现。 教师渊博的知识,精通业务,严谨的治学,创新的思维,在实际教学中能使学生真正信其师,悟其道,从而更好的激励和鞭策学生,维护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终身学习理念在学生身上得到更好的体现。 三、精通业务

教师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对所教专业要做到专心研究,唯有专心研究,教师的业务素质才能不断提高,唯有教师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视野才不断开阔。教师要明确当今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是一专多能、多方向、多层次、能适应各项事务的全方位人才。教师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促其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出新形势下所需的优秀人才。因此新的教育形势迫切要求教师要具备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育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更新学科知识,还要提高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这就要求我教师不断学习,专心研究,精通业务,从而更好地教育培养学生。 四、注重形象 教师的形象是展示现代教育的一扇窗口,教师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衣着打扮要朴素自然、大方得体,坚决杜绝衣着时尚前卫,要一视同仁,坚决杜绝歧视或体罚学生的现象。教师要经常锻炼身体,强健体魂,塑造健康美丽、积极向上的良好形象,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学习生活方式。 五、兴趣广泛 教师在注重自身形象的同时,还要培养个人的良好兴趣,并且适当的机会向学生展示自己教学以外的才华,学生就会更加佩服教师,尊重教师,这样无形中就会教给学生在搞好学习的同时,注重其他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教师自身形象塑造,给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自觉约束自身的不良行为并逐步改掉坏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方式,增强学习的信心,激发其学习的强大动力,更好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总之,在我国教育深入改革的形势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加强个人修养,养成良好习惯,树立良好形象,真正做到“倡师德、铸师魂、强素质、树形象”,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出许许多多的高素质人才! 第四周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氛围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基本活动,也是一种独特的社会交往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不是静态的,而是处于互动的状态,是一个由教与学双方活动构成的动态系统。教学过程也是

在新教师培训大会上的发言稿

在新教师培训大会上的发言 稿 尊敬的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我是XX,威是威武的威,这个名字听起来像个男孩名,我很喜欢,我希望自己的性格里能够多一些男孩子的坚韧和刚强。非常感谢我的团队-红队的队员们给予我的这份信任,让我作为代表和大家一同分享红队的培训心得。 首先来谈一下《大爱无言——黄凤琴》的视频,黄老师用她的爱心教学的那份投入和执着告诉我们:园丁事业是一份只讲耕耘、不问收获的良心事业。但是当你真正去奉献了,你会发现你会收获颇丰:有学生的认可、被学生感动乃至满园的桃李芬芳。 再来看一下电影《阿甘正传》,这已经是我第四次看这部影片了,每一次看都能被阿甘身上那些闪光的品质所感动,比如说他的执着、执着的阿甘一路奔跑着向前,他的专一和执着还让他最终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影片中有很多经典的台词让我们铭记在心:阿甘的妈妈告诉他“只有做傻事的人才是傻子”、“生活就像不同口味的巧克力,只有你去品尝了才知道其中的滋味。”,正是妈妈的这些信任和鼓励才让这个智商低于正常水准的阿甘创造了人生的一 个又一个奇迹,我们中国有个成语叫“大智若愚”,我想用在阿甘身上是最贴切不过。作为育人者,我们从阿甘的成功范例上可以领

悟到: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对一些所谓的“问题学生”要用爱心去感化每一位学生,并努力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尝试鼓励教育。在这儿,我想给大家推荐一部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将教师的春风化雨育新人的情怀刻画得淋漓尽致,也让我对未来的教育事业增添了信心。 最后再来谈一下李老师的讲座《与青年教师谈教学》,我认为这个讲座对于我们这 ( 贵;州,学.习网 )些即将踏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来说很有必要、非常受用。他讲到备课与讲课所花时间的比例是8:1,这个数字让我们清醒直观地意识到充分备课的重要性,正像在昨天的小组讨论中一位同事所讲的那样:你如果想给学生一杯水,你必须先有一桶水才行。说到备课,我想再结合专业谈一下我的理解:大家都知道在我们广播电视节目中,是要追求收听、收视率的,做一期节目是要有节目策划、有开场白结束语、有主持人和嘉宾与观众的互动等等,一切的环节设置均是为了提高收视率,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想从传播效果上来说做节目和讲课的传播目的是一致的。所以,我在想就把每一节课当成一期节目来准备和设计吧,那怎么可能不精彩呢?充分备课、认真上课、好好练字是我听完这个讲座之后的总体收获。 好的,我的发言完毕,不当之处也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让我们一同进步!谢谢大家!

小学语文教师个人培训计划

小学语文教师个人培训计划 篇一:张莉小 张莉(小)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个人的自我发展与完善,积极进取,努力工作,特制定教师个人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求真、求实、求效”的工作理念做后盾,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前提,开展个人研修。 二、研修要求 1.提高自身素质 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敬业爱岗,任劳任怨,淡泊名利、不求索取,把提高自身修养作为第一研修内容,从小事做起不断进取,超越自我。 2.加强理论学习 通过参加集体学习及自学等方式认真学习新理念,及时把握课改的前沿信息,并努力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之中。 3.立足常规教学 潜心钻研本学段教材,以上好每一节课为前提,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逐渐突显出个人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4.注重经验积累 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案例和论文,将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感悟记录下来;随时上传到小学语文论坛和个人博客里,以便达到资 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效果。 三、研修内容 按照个人工作特点制定一年的发展研修计划,努力结合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升,使研修、工作、发展同步推进。 1、研读课标 研读《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阶段目标要求,交流课标研读体会,以便准确把握各学段习作目标要求。 2、钻研教材 钻研本学段教材中习作内容,整理归类,总结出本学段习作内容的共同特点,找出难点问题并交流研讨,以便全面把握小学教材中的习作类型及习作难点。 3、课堂教学 设计一节本年段写话指导课,上一节写话研讨课,可结合区域合作体教研活动进行。 4、案例分析 对习作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和再设计,以此

小学语文教师演讲稿2篇

小学语文教师演讲稿2篇 第一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金秋十月,天高气爽,在这收获丰收的喜悦日子里,我又一次阅读了李希贵老师撰写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放下书本,仰望苍穹,看着鸟儿张着矫健的翅膀在蓝天飞翔,自由自在,幸福快乐!我想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事业的广阔天空中,能够象鸟儿一样插上一对翅膀,遨游飞翔,自由呼吸,那多好呀!要问这翅膀是什么?我骄傲、自信地告诉你,这就是知识。为此,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书卷飘香伴我行”。 读书看似一件平常事,但对一个人的进步、一个民族的发展起着非凡的作用。读书让每个人耳聪目明,知书明理,志存高远;读书让一个民族智慧丰富,创意无限,蓬勃发展。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引领我们从浅狭的港湾驶向生活无垠的海洋,使我们看到天上人间,懂得古今中外,了解自然奥秘,知道心灵真情。书是广阔的天地,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结晶;没有书,就象生活没有阳光,就象鸟儿没有翅膀,无法自由呼吸,无法遨游蓝天。读书的重要,古今中外许多名家伟人作了精辟的论述,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改变人。”高尔基说:“读书,这个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伟大智慧的结合体。”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明朝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

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是告诉我们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政治,关心天下之事。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着教育的重任,要把阅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所获得的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更加努力读书,丰富自己的学识,促进自己专业成长,当一名新时期的优秀小学语文教师。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这是我们教育系统的一句名言。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信息竞相涌流,作为学生,将来祖国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更加需要科学文化知识,更加需要综合技能素质。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才会有真本领,能够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工作任务,不存在“知识恐慌”、“能力恐慌”和“经验恐慌”,有知识、有能力、有经验,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实现工作高效与完美。为此,我们教师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促进自己专业成长,能够担负起自己的教育教学责任,完成新时期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工作重任,把每一个学生教育好、培养好,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抓紧时间读书。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当一名新时期的合格教师,我们的学习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而紧迫,一定要珍惜大好时光,发愤读书,刻苦钻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不断学习的习惯,使自己专业成长,能够承担自己的教育教学职责,全面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上语文课时,我们可以结合读书掌握的新知识,给学生讲解互联网知识,教育学生如何正确上网,抵制互联网不良文化的侵袭;给学生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让学生爱护青山绿水;给学生讲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疑惑问题,作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2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我参加了江苏省教育厅“名师团送培”小学语文培训。虽然只有两天的时间,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几位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给了我们具体的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这次培训中专家们的讲座,我明白了阅读的真正意义,从大处说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而从小处说则是为了每一个学生、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和生活。所以,阅读不应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更应该具体地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那么这桶水从哪里来,从书中来,历史、哲学的、自然的、科学的……我们都应有所涉猎。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时时处于更新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而不是为应付读书而读书。 二、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一句话: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

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新课程中也说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直接培养能力。可事实上,有多少人真正领悟到新课改的真谛呢?此外,老师也告诉我们:我们教师必须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发展他的优势智能,为他们的“成才”提供方向,让每一个人都能为社会发展尽己所能。 三、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只有把学习的选择权真正归还给学生,学生才有了获得主动发展的前提。 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首要的是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这也是我在阅读教学方面最大的感悟。语文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有特定的目标和任务,有独特的个性,这就是语文的本。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本,从关注内容到关注语言,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传统教学中可取的东西。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面,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把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结合起来,使自己无愧于“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这一称号。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心得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心得 7月2——8日,我参加了市继教中心组织的暑期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思考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市骨干教师以鲜活的教学课堂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们具体的操作指导专题报告让我豁然开朗,大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慨,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做个终身学习者。 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个善于自我更新知识的学习者。教师的知识更新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打破,二是重建。即打破传统的、陈旧的甚至是落后的教育理念、理论和教学的方式、方法,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科学的、先进的、合乎时代潮流的教育思想体系。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那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所以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用全新的、科学的、与时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我深刻认识到: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有自己的教学理论,要从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教师应向个性化、研究型、创新型教学发展,通过教学实践—反思—研究—升华,培养科研意识,对教学问题跟踪研究,使之课题化,并总结成果,形成个性和特色的理论,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理论支撑。 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做个思考的实践者。 对于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语文工具性的偏失、教学目标阶段性不明、字词教学的忽视等并没有做深入的思考和变革。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教师,必须是个思考的实践者,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为,为有最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我们的教学活动,才有可能做到“省时高效,整合简约” 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服从于、服务于学生的学,当好课堂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儿童,相信儿童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儿童,俯下身子看儿童的生活,平等参与儿童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儿童,调动儿童的思维参与,儿童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怎样调动儿童的“思维参与”呢?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儿童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儿童处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手给儿童,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质疑、交流。教师应当让儿童充分思考,给儿童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儿童说。这样,儿童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而教师仅做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学习目标的制定者,探究问题的整合者,重疑点的点拨者,学法的指导者和促进学习精彩的生成者。 培训结束了,但留给我的却是深深的思考。牛顿曾经说过:“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缩短了探索真理的路途。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使学生和自己都得到更大的提高和发展。

小学语文教师演讲稿

小学语文教师演讲稿 为了提升我自身小学语文的教研能力,实现我在小学语文上的教研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锻炼: 一、提升选题能力 选题,就是确定教研活动的目的与方向,教研活动的主要方法、范围和步骤都是由选题决定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的选题能力在教研活动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选题过程中,要把握角度小、价值大、有新意的原则,根据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选择在语文教学中有意义的问题作为课题。由于语文学科的教学非常复杂,我结合学科的规律,找出文章的一个突破口,从而对其进行逐渐深入的研究。 二、深入钻研教材 教材不仅是教学的根本,也是我们进行教研活动的依据,对教材进行深入的钻研,能极大地提升我们的语文教学质量和教研能力。为了实现我的教研梦,我在钻研教材方面下了苦功夫: (一)把握文章的特点 每篇课文都有它自己的中心思想。我们要充分理解课文写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对课文的中心思想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然后,结合中心思想,逐段逐句地理解作者用词、和课文布局方面的用意,领悟语言文字的表现力,从而洞悉课文的特性。文章写作中的内在规律在不同的课文中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把握

住文章的特性。比如在钻研《静夜思》的时候,我们要把握住李白当时思念故乡的心境,对这首诗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二)以学生的角度钻研教材 想要把学生教好教会,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自己先学会。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我们的一切教学行为都是围绕他们来进行的。我们在钻研教材时,应当像学生一样,细嚼慢咽地读准每一句话、琢磨每个词语,边读边想,做到我们要求学生的“五到三四”站在学生角度去钻研教材,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有目的的进行教学。在《为人民服务》一文的备课中,由于学生对张思德同志不是很了解,我准备了张思德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例,以及毛主席对张思德同志的高度赞扬为同学们做了介绍,让他们体会到张思德同志那种为人民服务精神的重要性。 (三)正确查阅资料 在钻研课文的时候,遇到自己不清楚或者不明白的各种知识,我们要善于利用工具书,查阅相关资料,务必弄清楚,不能参照参考书生搬硬套。在进行钻研课文、查阅资料的同时,也是教师对课文进行精读的学习过程,通过仔细、认真、广泛的学习过程。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备课工作中,我认真地查阅相关地理资料,对雅鲁藏布江有了一个准确的了解。 (四)独立地钻研教材

新教师教育故事演讲稿4篇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新教师教育故事演讲稿4篇,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新教师教育故事演讲稿4篇 新教师教育故事演讲稿1 各位评委、各位同行姐妹们:大家好! 有位名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终生选择的职业它应该是这样的------首先,它是我所喜欢的;其次,它是我所擅长的:最后,它是能维持我生计的。 对照一下,权衡之后,我忽然发现竟然更倾向于第一条,原来我是这样爱幼儿教师这份职业,一种久久以来压抑的情绪在心底激荡起来。我发现,我的心境纯净如白云,我的笑容明朗如晴空。但是一个月之前我的笑容并不晴朗,内心充满了阴霾。 还记得那是一次教研活动,为了尽快的完成教研活动任务,我把教研活动中的七个环节“机智”的缩了水,省去了学课、说课环节,并胸有成竹地请园领导、教务主任和其她组的教师来听我们的课,谁知道她们一听就听出了毛病,马园长说:“你们的教学活动没有围绕问题进行。”岳主任说:“你们没有认真的分

析教材,才导致活动搞成这样。”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我坐在那里,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不是个滋味。活动之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是的,七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如果省去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教研活动就是不完整的,说严重一点我这个教研组长是不负责任的。想到这里我自惭形秽,这样不完整的七个环节不扎实,徒有虚名,我怎么带领组内的教师成长?她们的进步又在哪里呢?作为一名教研组长,我事先没有认真研究方案,没有透彻地分析教材,没有认真地组织说课和议课活动,才导致这次教研活动的失败。教研活动就像是一行人在雪地里走路,如果教研组长头带的好,那么留在雪地的每一串脚印都是扎实的、清晰的,而我身后的这一串串脚印却没有留下任何印迹。 就这样,在这一次失败的打击中我很长时间都喘不过气来,我害怕听到“教研”这两个字,我害怕看到岳主任期待的目光,我害怕星期三的到来。 在我驻足不前的时候岳主任问我:“舒辉丽,明天就是星期三了,你怎么还没有动静?方案呢?怎么组织?”我说:“岳主任,不瞒你说,我真的怕搞教研活动了,我心里实在没底,我真的不知道该迈右脚还是左脚。”岳主任莞尔一笑:“没事,我来带你走一遍,下次你就知道该怎么办了!”于是,在接下来的专题研究中,岳主任带我先理清思路并设计好方案,从平时活动中发现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心得5篇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心得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下面是小编搜集的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心得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心得(1) 今年暑假庆幸自己能第二次参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小学教师培训。为期五天的培训中有xx教授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xx高级讲师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轻松搞好教学工作》、xx讲师的《民俗文化与小学语文》、xx副教授的《语文常用工具书》等以及xx附小两位老师的作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听取了几位教授、讲师的报告,认真研究了教育教学理论,接受了心理健康指导,从理论上学习了教育科研方法,对我来说是受益匪浅。这次培训不仅是教师自身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通过这次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努力学习,现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作为一名老师,让我激动和回味的莫过于xx教授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她从教育理论和教学管理生动的教学事例中让我更加的体会到良好的师德是立身之本、为师之魂、育人之需,使我深深地感到教学是伟大的学问,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就能融会贯通的,需要自己的认真钻研和日积月累,但要成为一名好老师,首先必备的一个条件就是具有良好的师德。 通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重新修订的意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的内容和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解读三个板块内容的讲解,使我明白教师这个职业的沉重份量,让我不由得就会和自己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对比,以此为鉴,对我今后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每一条内容都包括了太多的内涵,很值得我位每位教师去细细品味。 在x老师的讲座中她最后提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真诚的、无私的、广泛的、一视同仁的,只要是教育一线的老师尤其我们班主任我想都会认同,而且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5篇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下面是我搜集的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 前两天,我参加了学校的语文课标培训学习课程,通过这次的培训和学习,我受益非浅。下面就是我本次培训的一点心得体会: 首先新的理念深入我心。“课程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要变革人,首先要重视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观念更新是前提,专业化成长是基础。新的教学观念中产生的。教学改革就是新旧观念的斗争,教学改革的阻力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 因此,确立新的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以前,我的头脑中存在着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求的是标准答案,应对的是统一考试。通过教师讲解,了解到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境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 其次,调整和拓宽了我的知识结构。一位教育专家曾深刻指出,今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分工是科学化的产物,他们的任务是培养学科的专家。而未来教育将结束单科教师的历史使命,要求教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

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整合是课程改期的特点之一。根据科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科学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语文教师要具备与科学教学相关的学科知识,诸如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等;还需要了解科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其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较完整的基本知识,语文教师还应具有思维科学知识,这有助于教师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教师还要具有参与社会生产、生活的知识,能以敏锐的眼光和头脑,注意观察、了解、搜集信息的能力。 新教材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自身知识储备能否适应这一变化,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一道难题。一些教师反映,对新教材的把握有困难。很显然,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制约教师驾驭新课程的瓶颈。 因此,实施新课程,教师不仅要“洗脑”,还要“充电”校本培训利用教学资源,以教学专家,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核心,对全县语文教师开展学科的专业培训。开展了学科交流,大家各抒己见,通过观点的交锋,强调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再次通过活动的开展树立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了解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与教学适应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然后促进了我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进行审视与思考。反思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新课改要求教师不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成为反思型教师。孔夫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地学习而不思考,那他就会陷入迷惘困惑。孟子亦云:

小学语文教学讲座稿

小学语文教学讲座稿 陈家小学杨碧山 一、有效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对于教师而言,你备好了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你要想上好课,却必须要备好课。于是,备好课自然而然成了上好课的前提。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参、教材。因为本人是2010年进的小学,对小学课程标准很生疏,于是,在备课之前,我找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认真研读它对每一学段教学的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教师用书及教材,了解每个单元的主题以及本单元在全册的位置,明确每组教材的编写目的,同时联系每单元的内容和训练重点,构思备课。为了能备好课,我努力做到细读课文,对课文内容了然于胸。课后的思考题我也仔细阅读,了解了每道题的设计意图。在此基础上再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法学法。我严格要求自己每一节课都这样备课,我发现有准备的“仗”打得更有意思,我也从中获得了自信。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备讲,备导。要想上课的效果好,教师的只言片语就都要精心推敲,所以从课前的导入语,课中的过渡语,到点拨学生回答的导语,再到课后的总结语,我都进行了

精心设计,力求为上课的重点服务,力求为引导学生服务。备问,问题的设计也要精心考虑,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凸显单元训练重点,要少而精,要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备作业,现在的作业要求有拓展有延伸,这样学生才会有所提高。所以,每次备课,我都要广泛查找资料,精心设计练习和作业,做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达到训练、巩固、提高的目的。 3、备学生。学生是上课的主体,因此要了解学生的朗读水平,理解能力,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才能适时调控,恰当引导。我班的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力较差,主动提问的动力不足,抓重点句子理解的能力差,因此我在这些方面会特意做好引导的准备。 精心的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所以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认真的备好每一节课,努力地提高课堂质量,让学生们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二、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提问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引言,是激发学生觉悟的契机,是教学检测的手段。提问的质量制约着教学进程能否推进,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要运用好提问,应当注意这样几点: 1、提问要有计划性。一堂课要提问几个问题,对于所提问题的切入角度都要进行精心的构思。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教师要

2020新教师岗前培训演讲稿2篇

2020新教师岗前培训演讲稿2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学员: 早上好! 我叫xx,现留任于xx交通大学xx,在阔别xx四年后再次回到培 育我的母校参加xx省第十八届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作为一名学员,我感到心情万分激动和欣喜!今天能代表200多名党政班的新学员在这 里发言,我倍感幸运和荣幸。有一句话叫“有缘千里来相会”,是追 求成为一名有责任感的高校教师的理想和求知上进的信念使我们有缘 欢聚一堂,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新学员向省教育厅、xx师大、省师 培中心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长期 关心青年教师培养的各位领导和老师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新的转折,新的起点,面对未来近一个月的集中学习和生活,我 们一定会好好把握,倍加珍惜,决心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珍惜机会,潜心学业。学习是进步的根基。我们一定会倍加 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刻苦自励,奋发进取,力争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 更多的知识。养成勤学好问、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保持积极向上、 知难而进的学习劲头。善于用学到的东西分析和解决问题,做到学以 致用,学用相长。 二是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纪律是顺利完成学业的可靠保证。我 们要持续强化纪律观点,自觉遵守学籍管理规定和各项规章制度。在 授课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在课堂上,专心听讲,认真 记录,维护好课堂秩序;考试时,严格遵守考试纪律,考出真实的水平 和成绩。班级是个大家庭,每位学员都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我们一 定会珍视团结,互相协助,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用热心、爱心、诚 心来共同维系好这个大家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每一名学员都 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笔记 (2)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笔记 ——综合性学习教学要则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如下特性: 1、语文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具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不是各学科的均衡的组合学习尽管注重综合,把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内容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但它首先应该姓“语”。不管学习活动涉及哪个应该放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上,而不应该放在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掌握上。 2、综合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一是表现为改变过去单一教语文学语文的做法,注重与其他课程的融合、语文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二是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技能训练的单一的方法同,利用各种资源,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和手段,包括运用科学探究、发现学习、资源学习以及多维合作、独立探究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学习;三是改变过去单一追求智育目标的做法,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特别注重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身心诸因素的和谐发展。 3、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各学科领域交融而成的知识环境、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综合性课题。它们构成了开放的综合性学习生态环境;语文综合性学习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时空开发,时间不以40分钟为限,空间组合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而定,家庭、社区、大自然都是学习空间。 4、体验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体验,它以学生的

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师培训

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师培训 一、导语 中小学语文教育历来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在系统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吸收了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研究的新成果,分析了语文教育的现状及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新要求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语文教育的目标体系。 二、学习新课标的意义、价值 1、坚持改革不动摇,新课标是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肯定和坚持。 2、充分吸纳了十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经验和教训。2003课标启动修订, 2005年全面贯彻,确保了充分的总结、调查、分析、论证的时间。对不清、歧义的地方进行清出描述,易产生的问题进行进一步说明在教学建议中。 3、回应当前社会关切的热点、焦点。 三、课标修订的缘由 1、清末“废科举,兴新学”称为“国文” 2、20世纪20年代“小学国文”称为“国语” 3、1949年4月叶圣陶先生提出“语文” 4、1979年张忠公在《说“语文”》中提出“语文课程” 四、新课标强调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认为,语文教育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将语文学科的任务局限于工具性的一面,忽视其他语文素质的培养,社会各界和家长曾对语文教育现状提出尖锐的批评。针对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端,此次课程改革,重点进行了语文课程功能的开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二是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的地位,并根据课程的特点,将其贯穿于各阶段的目标中;三是强调了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而不是靠灌输。 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性质是什么?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概念的确立,结束了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长期纷争。 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为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味、审美情趣。比如,在阅读中,要求学生不仅做到文通字顺,而且通过阅读作品,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命运,关心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和喜怒哀乐,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五、新课标与其实验稿的概况对比 1、新课标适当减负、提高学习效率。减负减的主要指作业量,但增加了对阅读 量的要求。 2、新课标更加重视写字和书法的学习。 3、针对课程改革实验中的问题,进一步强调改革的新理念。 4、写作教学方面坚持的理念:减少束缚,写真话。 5、关于语文知识和问题 6、关于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