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教会孩子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班会教案(通用13篇)
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班会教案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班会教案(通用1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班会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班会教案篇1活动目标1、加深对“尊重”的了解和认识,展现尊重的内涵。
2、认识到“尊重”的重要性,促进同学间的和谐关系。
3、提升品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活动背景:课堂上小组讨论时,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听小组成员的讲解,小组上台汇报过程时,少数学生不专心聆听小组汇报,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课。
部分学生日常中,与同学交流时常有脏话,语言不礼貌。
一、导入谈话:你发现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不尊重别人的表现?教师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引导:1、在态度上不尊重别人。
比如老师讲课、同学发言、他人谈话时,没有注意倾听2、打招呼时直接喊“喂喂……”不停,或者叫绰号,因为对方肯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交谈时明明知道是对方不愿讲的话题,还继续谈,专揭对方的伤疤等。
)3、在需要安静的场合交头接耳、随意传播小道消息,造谣生事、排队插队、乘车抢座、偷看他人信件、日记,窥探别人隐私……原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这么多不尊重别人的现象,那这节课我们就以“学会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为主题开展一个主题班会。
(3分钟)可是,大家知道到底什么是“尊重”吗?请欣赏诗歌中找到答案。
《尊重》尊重是一个微笑尊重是一声招呼尊重是一声“对不起”尊重是一句“谢谢你”不浪费一粒粮是对农民的尊重不乱花一分钱是对父母的尊重尊重是不喊别人的绰号尊重别人的人不忘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人懂得尊重他人为了尊重,我们不在公共场合大声谈笑为了尊重,我们一定不能轻易食言尊重是我们最重要的美德尊重是社会和谐必需的规则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自己就是尊重他人让我们脚踏实地,共同实践尊重的诺言师:相信同学们已经在这首诗歌中感受到什么叫尊重,有这么一句名言“把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结合起来,就会散发出高贵的气质。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说课稿-第七课 尊重他人|辽大版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说课稿-第七课尊重他人|辽大版一、引入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课程主讲人,本次课程是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课的第七课,主题是尊重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但是也需要学会尊重他人,本次课程将会介绍尊重的概念和尊重他人的方式。
二、概念解释很多人可能都听过尊重这个词,但是究竟什么是尊重呢?尊重是指对别人所具备的特征(如能力、成就、权利、尊严等)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尊敬,不侮辱、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让别人受到公正的待遇。
在学校、家庭、社会中,人们常常与别人相处,与别人相处离不开互相尊重。
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理解尊重,它将有利于我们同别人的相处,而且还能够帮助我们提高个人品德和社会素质。
三、尊重他人的方式尊重他人,是一种社会公德,关系到人际关系,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行的重要方面。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尊重他人呢?1. 接受和尊重别人的不同观点在与别人交往时,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和别人的认知、观点不一致,甚至有时存在很大的分歧。
这时候,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别人的不同观点,以宽容和互相理解的态度对待他人。
在学校里,我们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方式来交流不同观点,有助于学生树立尊重他人的意识。
2. 尊重别人的感觉和意愿尊重别人的感觉和意愿,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
在与别人交往时,我们应该以他人的意愿为重,尽可能地照顾别人的感受,不去迫使别人做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该学会礼让他人,以柔化人心。
例如,在校园中,遇到老师、同学,应该主动问候,并且给予足够的尊重。
3. 避免批评和攻击别人在与别人交往时,我们应该学会避免批评和攻击别人,即使别人表现不佳或是犯了错误,我们也要学会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他人,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建议。
在校园中,我们也应该引导学生发扬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态度,避免群体欺凌等不良行为。
四、总结尊重他人,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根基。
我们应该在学生中树立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幼儿国学启蒙之弟子规第七讲《注重个人形象》教案
幼儿国学启蒙之弟子规第七讲《注重个人形象》教案一、教学背景在幼儿国学启蒙教育中,弟子规第七讲《注重个人形象》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
个人形象影响着幼儿的品格修养,也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礼仪的重要环节。
通过学习弟子规第七讲,能够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形象观念,注重自身修养,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个人形象的重要性,培养注重形象的意识;2.培养幼儿良好的仪容仪表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3.培养幼儿尊重师长、礼貌待人的品德修养。
三、教学内容1. 何谓个人形象•个人形象是一个人的外在展示,包括仪容仪表、言行举止等方面。
•个人形象直接反映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2. 弟子规第七讲相关内容•弟子规第七讲强调“人不可以无耻”,提倡注重个人形象,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学习弟子规第七讲,了解如何注重个人形象,懂得维护自己的形象。
四、教学方法1.讲解教学:通过课堂讲解的形式,向幼儿介绍个人形象的重要性。
2.互动讨论:组织幼儿进行互动讨论,引导幼儿分享个人形象的看法和体会。
3.游戏活动:通过形象改造游戏等趣味性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体会个人形象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故事、图片或视频等引入,引发幼儿对个人形象的思考。
2.正式学习:讲解个人形象的定义及重要性,介绍弟子规第七讲的内容,引导幼儿认识形象的重要性。
3.互动讨论:组织幼儿进行互动讨论,让幼儿谈谈自己对个人形象的认识,分享自己的见解。
4.游戏活动:进行形象改造游戏等活动,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体会个人形象的影响和重要性。
5.总结:结合教学内容,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个人形象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注重个人形象。
六、教学效果评估1.观察评估:观察幼儿在课堂讨论、活动中的表现,包括言行举止、态度表现等。
2.口头评估:通过提问、让幼儿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了解幼儿对个人形象的理解和认知。
七、教学反思与改进1.教学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特点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育内容更贴近幼儿的实际需求。
主题班会教案小学《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班会设计方案
主题班会教案小学《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班会设计方案一、设计依据二、主题阐释本次班会的主题为“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体会到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进而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良好习惯。
三、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尊重的含义及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营造和谐友善的班级氛围。
四、活动时间1课时(40分钟)五、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尊重的思考。
2.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尊重的理解和经历,探讨尊重他人的意义。
3. 情景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展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尊重他人,引导其他同学从中学习。
4. 讲解:教师针对尊重的内涵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尊重他人进行讲解,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尊重的重要性。
5. 互动游戏:设计一个关于尊重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尊重他人的快乐,增进彼此的了解。
6.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强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尊重。
7. 课后实践:布置一道关于尊重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庭、学校、社区等场合践行尊重,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明确尊重的含义,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尊重他人,表现出尊重他人的行为。
3. 学生能够通过课后实践,将尊重他人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七、教学资源1. 故事素材:用于导入的小故事。
2. 讨论卡片:用于学生分组讨论时记录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3. 情景剧本:用于学生表演的情景剧。
4. 互动游戏道具:用于游戏环节的道具。
5. 课后实践作业:用于引导学生将尊重他人融入到生活中。
八、教学建议1. 教师在讲解尊重的含义时,要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尊重的重要性。
2. 在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如何教会孩子尊重他人与自我尊重
如何教会孩子尊重他人与自我尊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尊重是至关重要的品质。
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信、自尊和责任感,为未来的成功和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
那么,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应该如何教导孩子这些重要的价值观呢?首先,我们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尊重他人和自我尊重的榜样。
孩子往往通过观察我们的行为来学习,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包括尊重家人、朋友、同事和陌生人,孩子就会模仿我们的行为。
例如,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即使我们不同意,也要以平和、理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们要礼貌地对待服务人员,说“谢谢”和“请”。
在家里,我们要尊重家人的隐私和个人空间,不随意干涉他人的事情。
同时,我们也要自我尊重,保持良好的形象和行为举止,不做有损自己尊严的事情。
其次,我们要与孩子进行积极的沟通,让他们明白尊重的含义。
尊重他人意味着承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包括不同的外貌、性格、兴趣和观点。
我们要教导孩子不嘲笑、不歧视他人,不因为别人的差异而对其产生偏见。
比如,如果孩子在学校看到一个身体有残疾的同学,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去理解这个同学可能面临的困难,鼓励他们主动帮助而不是嘲笑或排斥。
同时,我们也要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要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包容他人的不足。
自我尊重则是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值得被爱和尊重的。
我们要鼓励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当孩子取得进步或成就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但也要注意,表扬要具体而真诚,不要过于笼统或虚假,以免让孩子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
同时,我们也要帮助孩子面对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让他们明白犯错是成长的一部分,只要能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就是值得尊重的。
另外,培养孩子的同理心也是非常重要的。
同理心是指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想法。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七课尊重他人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七课尊重他人第七课尊重他人一、教学目标:1.了解尊重他人的概念。
2.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3.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4.培养尊重他人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堂导入2. 什么是尊重他人?3. 尊重他人的重要性4. 尊重他人的方法5. 培养尊重他人的态度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性格测试”、“故事阅读”等多种形式,引发学生对尊重他人的认识和兴趣。
例如,在小组讨论环节中,可以让学生讨论“你认为什么是尊重他人?”这个话题,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讨论,形成对尊重他人的初步认识。
2. 什么是尊重他人?接下来,让学生学习什么是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是指对他人的人格、尊严、权利和利益,给予充分的尊重、重视和保护,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不妨碍他人的自由和发展。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以及交流讨论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尊重他人的内涵和意义。
3. 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生对尊重他人的了解之后,需要学习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尊重他人是健康心理的主要表现之一,它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减少误解和冲突,增加社会交往的效率,提升自身的社会形象和品质,让生活更加美好。
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例子,例如:若两人都尊重对方的想法,进行一个有效的沟通,而不是两个人争吵,只会加深不理解;或者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受到他人的尊敬和信任等等,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尊重他人对生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4. 尊重他人的方法学生学习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之后,需要进一步了解如何尊重他人。
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尊重他人的具体方法,例如:注意礼貌用语、礼貌行为;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个人空间;认真倾听对方的意见和想法,不轻易打断;多为他人考虑;避免诋毁和议论他人,不应随意揭人短等,通过带领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互动体验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具体地感受到尊重他人的方法。
5. 培养尊重他人的态度了解了尊重他人的含义和重要性,掌握了尊重他人的方法,学生需要进一步意识到,尊重他人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和价值观。
小学心理健康第七课《尊重他人》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第七课《尊重他人》教案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及培养小学生尊重他人的方法引言:在培养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过程中,尊重他人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
尊重是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帮助孩子明白并尊重他人的权利、利益和差异,不仅有益于他们个人的成长,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培养小学生尊重他人的方法。
一、尊重他人的重要性1. 促进良好人际关系尊重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当小学生懂得尊重他人时,他们能够更好地与同学、老师、家长以及社会中的其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他们会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关心他人的需要,并与他人建立友善和融洽的关系。
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够带来愉悦和幸福感,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和个人发展。
2. 培养公民素养尊重他人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公民素养的重要内容。
一个具有公民素养的人要懂得尊重他人的观点、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通过学习尊重和理解他人的差异,小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并参与到社会建设和发展中去。
他们将更加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并努力改变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3.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尊重他人是培养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方面。
尊重他人意味着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学会懂得容忍和宽容。
通过尊重他人,小学生能够培养正直、诚实、宽容、友善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这种道德品质的培养对于他们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小学生尊重他人的方法1.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小学生亲身体验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可以根据具体情境设计各种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增强他们的同理心和理解力。
2. 倡导尊重他人的行为规范在教室和学校制定尊重他人的行为规范,并且让学生了解这些规范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故事演绎等方式向学生传递尊重他人的正能量,并且及时纠正和引导学生错误的行为。
3. 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在学习中加强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方式,培养小学生尊重并与他人一起合作的能力。
如何教育孩子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如何教育孩子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育孩子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的价值观与素质教育息息相关。
尊重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涉及到对自我、他人和环境的整体尊重。
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和引导,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尊重观念,并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本文将探讨如何教育孩子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的方法和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行为榜样作为家长,我们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我们需要学会尊重自己,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尊严,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想法。
这样的行为榜样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他们会模仿我们的行为,逐渐形成尊重自己和他人的价值观。
二、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教育孩子尊重自己的第一步是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
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同时,我们也要让孩子明确自己的价值和权益,教会他们如何保护自己,拒绝不合理的要求或行为。
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尊重自己,并在与他人交往中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尊严。
三、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意见教育孩子尊重他人的关键在于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意见。
我们需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看法,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选择。
在家庭中,可以设立家庭会议的形式,让孩子参与决策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我们也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在他们遇到问题或困扰时给予关怀和支持。
通过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意见,我们不仅让孩子感受到尊重,也培养了他们尊重他人意见的能力。
四、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同理心是尊重他人的重要品质。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如讲述寓言故事、观看感人的电影等。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指导孩子理解不同人的需求和感受,帮助他们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参与公益活动,体验帮助他人的乐趣,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善良品质。
五、教导孩子尊重环境教育孩子尊重环境是培养他们尊重他人的重要环节。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七课学会尊重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七课学会尊重在小学心理健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尊重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尊重是指对他人的权利、观点、文化和差异的理解和接纳,是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基石。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自己,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社交技能。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一堂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的第七课,以帮助学生学会尊重。
首先,我们需要为这节课设定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
在这一课中,学生将学会尊重他人的不同想法和喜好,培养包容和平等的态度。
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不同的特点和喜好,这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我们应该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在引入这节课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图片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可以讲述一个小动物王国中的故事,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喜好,它们之间相互尊重和包容。
通过讨论这个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尊重的重要性,并帮助他们明白自己也应该受到他人的尊重。
接下来,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体验尊重的实际操作。
例如,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个话题,每个小组代表一个不同的观点。
然后,让学生互相倾听和尊重对方的观点,互相交流,寻找共同点。
通过这种互动的方式,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尊重他人观点和意见的重要性。
除了小组活动,也可以开展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模拟场景中学习尊重的技巧。
例如,可以设定一个情景,一个学生因为喜欢一种音乐而被别人嘲笑,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被嘲笑的学生、嘲笑他人的学生以及旁观者,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尊重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应对类似的情况。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引入一些故事书、绘本和影片,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材料。
例如,我们可以选取一本关于友善和尊重的绘本,让学生共同阅读,并进行相关讨论。
通过故事的情节,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尊重的概念,并在共同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和共享思想的能力。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案例分析和讨论来加深学生对尊重的理解。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七课尊重他人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七课尊重他人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七课:尊重他人一、教学目标:1. 理解尊重他人的含义,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学会尊重他人,懂得尊重他人的言行举止。
3.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尊重他人的含义,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学会尊重他人,懂得尊重他人的言行举止。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首先,展示一些场合中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引起学生的共鸣,然后再介绍尊重他人的概念。
2. 温故知新。
请学生说出一些尊重他人的例子,例如互相道谢,彼此礼让等。
3. 准确理解尊重他人的含义。
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A. 什么是尊重他人?B. 尊重他人的含义是什么?4. 看小故事,讲心情。
请播放小短片或讲述有关尊重他人的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5. 尊重他人的言行举止。
请学生说出一些尊重他人的方法和行为举止,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并学习这些知识。
6. 体验合作之美。
请老师给出一个小组任务,要求每个小组按照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中途不得与其他小组交流。
通过合作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7. 总结并布置作业。
请以课堂总结的方式,让学生们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并进行一些反思和思考。
四、教学方法:通过提供部分合作任务来帮助学生学习和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此外,互动性强的教学形式可以通过配乐、图像、小故事和互动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评价:本课主要帮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含义并学会尊重他人的言行举止。
通过合作任务和小组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针对学生在生活中缺乏尊重他人的意识进行了相关的教学,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思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任务和小组合作激发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们学会了在团队中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的精神。
但是,本节课仅仅只是提供了一些尊重他人的方法和行为举止,如何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将这些方法和行为落实在实际行动中,是需要其它课程进一步加强的。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七课尊重他人辽大版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七课尊重他人辽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基础。
2.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包括尊重他人意见、尊重他人隐私、尊重他人感受等。
4. 增强学生的同理心,使他们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内容1. 尊重他人的定义:介绍尊重他人的含义,让学生明白尊重不仅仅是礼貌,更是一种对他人的认可和重视。
2. 尊重他人的表现: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在不同情境下如何表现尊重,如尊重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隐私等。
3. 尊重他人的重要性:通过故事、案例等,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对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4. 如何表达尊重:教授学生如何用礼貌的语言和行为表达尊重,如使用敬语、倾听他人意见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尊重他人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故事书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或案例引入尊重他人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介绍尊重他人的定义、表现、重要性以及如何表达尊重。
3. 互动: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尊重他人的感受。
4. 实践:布置一些实践任务,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尊重他人的行为。
板书设计1. 尊重他人2. 定义:尊重他人的含义3. 表现: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4. 重要性:尊重他人对于人际关系的影响5. 如何表达:用礼貌的语言和行为表达尊重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尊重他人的短文,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尊重他人的经历。
2. 设计一个尊重他人的主题活动,如制作海报、演讲等。
课后反思重点细节:教学过程1. 导入故事引导:讲述一个与尊重他人相关的故事,如《孔融让梨》等,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情境模拟:通过角色扮演或视频展示,呈现一个缺乏尊重的社交场景,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其中的问题,进而引出尊重他人的主题。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七课尊重他人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七课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培养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课程之一。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增强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本文将从培养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尊重他人的具体方式以及如何在小学课堂中教导尊重他人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需要,并且愿意为他人着想。
尊重他人是一种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它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期望的待人方式是希望得到尊重和关心,因此,通过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行为,我们能够为孩子们未来的人际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需要从具体的行为入手。
尊重他人并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具体的行为来表达。
首先,孩子们应当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尊重他人的独特性,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中,都应该给予每个人充分的发言权和表达空间。
其次,孩子们应当学会接纳和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价值观,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差异,并且从中学习。
最后,孩子们应当学会关心和照顾他人的情感需求。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只有关心他人、照顾他人,才能够获得他人的关心和照顾。
因此,孩子们应该学会关心他人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支持和帮助。
在小学课堂中教导尊重他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小学是孩子们最初接触社会的环境,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氛围,培养孩子们的尊重他人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首先,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尊重他人的模范。
只有教师本身具有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行为,才能够影响和引导学生。
其次,学校可以结合日常教育实践,组织一些特定的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例如,可以开展班级友谊日活动,鼓励学生相互尊重、合作共进。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例如帮助弱势群体、参与公益活动等。
第七讲 教会孩子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第七讲教会孩子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家长了解伤害孩子自尊的危害,树立亲子平等的观念。
2、通过具体案例让家长切身体会到如何化解孩子发脾气的行为。
3、通过互动环节,给家长提供反思自己行为的空间,加强教学效果。
[教学重点]掌握批评孩子和化解孩子情绪的艺术。
[教学难点]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互动法导入:各位家长,大家好。
很高兴大家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报告会,你们用行动为孩子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请允许我以一名老师的身份为孩子们向你们表示感谢。
今天我们谈的话题是“教会孩子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在进入话题之前,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吉林省集安市,有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孙跃坤,才12岁,一天他指使同学乱刀杀害了自己的亲生母亲。
在行凶过程中,孙跃坤就在20米外看着整个过程。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人间悲剧呢?原来孙跃坤从小生活在姥姥家,非常受宠爱,12岁回到父母身边后,父母管教很严,经常用打骂的手段来惩罚孩子,打得孩子经常逃学惹祸,最后,激起孩子的心理畸形,它回到自己家后发现自己的父母并不爱他,原因是做父母的采用了一种他不能接受的方式来爱他,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了极为残忍的方式来反抗自己的父母,保护自己受伤的心灵。
大家可能认为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并不具有代表意义,可是类似的事情在我们的身边也时有发生。
记得去年我教过一个毕业班,有两名学生就是因为跟家长起了冲突而采取了自残的方法来反抗,他们用刀子割自己的胳膊,一道道伤痕横七竖八,而遗憾的是他们的家长竟然对此一无所知。
这一系列让人看了揪心的事件的发生或多或少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反思:本来父母养育孩子是大自然赋予的神圣使命,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呢?这两个孩子的妈妈都很勤劳,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其中一个甚至辞去了工作。
这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他们的好心使孩子不需要的,甚至是伤害孩子自尊心的。
孩子也是人,他们理应受到尊重。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七课尊重他人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七课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中的第七课,本次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自觉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行为,促进和谐社会关系的发展。
尊重他人是一种基本的社交技能,它不仅涉及到学生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与家人、朋友和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尊重的重要性,学会倾听他人、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避免偏见和歧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课堂引导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利用一些个案或实例引起学生对尊重他人的思考。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看一段视频,展示一个尊重他人的典型场景,鼓励学生从中思考为什么尊重他人是重要的,以及尊重他人带来的积极影响。
二、尊重他人的概念介绍在课堂中,教师应首先向学生介绍尊重他人的概念和意义。
学生需要了解尊重他人的定义,即相信和接纳他人的权利和独特性,不侵犯他人的尊严和隐私。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不仅是一种基本的道德价值观,也是社会交往的基础。
三、尊重他人的行为方式1. 倾听和理解: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建议和感受,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思想。
课堂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来让学生实践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技巧。
2. 不干涉和不歧视:学生需要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选择,不应对他人进行干涉和歧视。
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歧视他人的行为是不尊重的,并引发学生对歧视的问题的思考。
3. 遵守规则和礼貌:学生需要明白要尊重他人就需要遵守社会规则和公共秩序,学会尊重他人的权益和个人空间。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活动,引导学生探讨合作中的规则和礼貌,从而培养学生对规则和礼仪的尊重。
四、培养尊重他人的活动在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来帮助学生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行为。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活动:1. 情感认知练习:通过情感游戏和角色扮演,让学生感受到情感的复杂性和对他人的影响。
例如,让学生扮演不同情绪角色,然后围绕角色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情绪认知和理解能力。
牵手两代3第七讲教会孩子尊重自己尊重他人ppt课件
在家的情况,以便老师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家长能够更好教育自己的子女做人与成
材。
我们的努力+您的关爱=孩子的成功
;.
5
第七讲 教会孩子尊重自己
尊重他人
第八讲 孩子需要欣赏
;.
6
第七讲 教会孩子尊重自己 尊重他人 妈妈,我也有自尊 我的脾气有点大
BACK
;.
7
专家课堂
(一)妈妈,我也有自尊 家庭教育是一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有心的家长总是与孩子进行心
;.
17
结束语
各位家长,花儿需要阳光和雨露,孩子需要关爱和培养,让我们共同切磋,携手努力,争 做“为爱导航,给爱幸福”的播种者,不要为了一阵子,而耽误了一辈子。谢谢大家!如有不 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
18
谢谢!再见!
;.
19
理沟通,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父母应该通过与孩子的对话带给孩子潜移默化 的积极影响。使孩子心悦诚服地接纳自己,就是家庭教育的最大成功。 一、家长为什么要尊重孩子?
(1)被人尊重是一个人的内心需求。 (2)家长的言行具有教育功能,家长只有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学会尊重家长 尊重别人。
;.
8
专家课堂
(二)、正确的批评应当具备以下几要素; 1、给孩子申辩的机会。 2、批评对事不对人。 3、心平气和地批评孩子。 4、不要再第三者面前批评孩子。 5、给孩子机会,相信孩子能改好。
;.
15
5、工作再忙也要抽点时间来多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因为钱,你今天少赚了, 明天可以赚回来。但孩子的教育你一旦错失了,就再也补不回来了。孩子只有一个呀, 我们的一切工作难道不是为了孩子将来的美好前途吗?
;.
16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七课尊重他人|辽大版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七课尊重他人|辽大版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基础。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包括倾听、赞美、礼貌等。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同理心,形成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态度。
教学内容1. 尊重的定义:介绍尊重的基本含义,包括对他人意见的尊重、对他人差异的尊重等。
2. 尊重的表现: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尊重他人的具体行为,如倾听、不打断他人发言等。
3. 尊重的重要性:讨论尊重他人对个人成长、班级氛围、社会和谐的影响。
4. 尊重的实践: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实践尊重他人的行为。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使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尊重他人的行为。
2. 难点: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同理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尊重他人的价值。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材料、教学案例。
2. 学具:笔记本、彩笔、角色扮演道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尊重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尊重他人的思考。
2. 新授:介绍尊重的定义、表现和重要性,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尊重他人的内涵。
3. 实践: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尊重他人的行为。
板书设计1. 尊重他人2. 副人际交往的基础3. 包括尊重的定义、表现、重要性、实践方法等。
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写一篇关于尊重他人的心得体会,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2. 小组作业:设计一个关于尊重他人的主题活动,要求活动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尊重他人这一概念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本教案以严谨的态度,围绕尊重他人这一主题,设计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以期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发思考的重要步骤。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七课尊重他人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七课尊重他人【教案】课题:尊重他人班级:五年级教师:xxx【教学目标】1. 了解尊重他人的概念和内涵;2. 认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3. 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和技巧;4. 推动学生形成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和素养。
【教学重点】1. 尊重他人的内涵和方法;2. 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I. 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尊重他人是什么意思吗?是不是很简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同时了解尊重他人的方法和技巧,为今后的交友和人际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II. 正文1. 尊重他人的内涵和方法(1)尊重他人的内涵教师:尊重他人是指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尊重他人的言行、想法、意愿、自身权利和利益,不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尊重他人作为独立个体的地位和价值。
尊重他人是一种基本的人际交往规范,也是一个人受人尊重的前提。
(2)尊重他人的方法教师:尊重他人的方法有哪些呢?请同学们想想看。
学生:应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选择,不议论他人,不进行攻击性语言,不插手他人的事务,不以讽刺,嘲笑他人为乐等。
教师:不错,同学们说的都是尊重他人的方法。
而且,这些方法也是推动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良好交往的关键。
2. 尊重他人的重要性(1)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教师:尊重他人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人际交往的基本道义,也是实现人际方案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
一个心地善良,尊重他人的人,往往会收到别人的赞赏和喜欢,容易交到好朋友,而那些不尊重他人的人,则很难得到别人的信任和支持。
(2)尊重他人的场合教师:尊重他人的场合很多,比如,和父母相处时、和同学相处时、和老师相处时,还有和朋友相处时。
在这些场合中,我们都应当学会尊重他人,包括对他人的言行、想法和意愿的尊重,对他人权利和利益的尊重。
III. 操作教师:接下来,我来给大家讲一下尊重他人的技巧。
(1)多听少说。
教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所以,我们要多听他人的意见,少发自己的言论,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人的需求和想法,从而加强我们的交往。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七课尊重他人辽大版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七课尊重他人辽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的基础。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和习惯,培养包容和宽容的品质。
教学内容:1. 尊重他人的概念:尊重他人是指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够尊重对方的权利、尊严和个人特点,不侵犯他人的利益和感情。
2. 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尊重他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能够促进和谐的社会氛围,提高个人的社交能力。
3. 尊重他人的表现:尊重他人的言论和思想,尊重他人的个人习惯和喜好,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
4. 尊重他人的方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决定,不嘲笑或歧视他人的不同之处,尊重他人的隐私。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尊重他人的行为。
难点: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让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并接纳他人的不同之处。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课堂活动道具。
2. 学具: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关于尊重他人的故事或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通过PPT和教学视频,讲解尊重他人的概念、重要性和表现方法。
3.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关于尊重他人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实践尊重他人的行为。
4.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角色扮演或讨论,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并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感受。
板书设计:1. 尊重他人2. 目录:概念、重要性、表现、方法3. 重点内容: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尊重他人的短文,分享自己的理解和体验。
2. 设计一个关于尊重他人的宣传活动,如海报、宣传册等。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尊重他人的行为。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让他们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第七课 尊重他人 辽大版 (1)
尊重他人教学目标:1.懂得什么是尊重他人的行为表现,体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2.帮助学生认识尊重他人是交往的基础,促使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好品质3.如何在交往中尊重他人教学重点:树立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识,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身体力行,实践尊重他人的行为要求。
教学准备:1. 课前选好表演的同学2. 卡纸活动过程:一、视频激趣导入,引出课题观看视频《问路》看完后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同学们在交往中,由于不尊重对方是交往受到阻碍。
就像刚刚视频中的小李,给人叫“喂”人家肯定不爱听,甚至不愿意搭理你,这样他的目的不能达到,他才会感到不痛快,那么如何让大家心里都高兴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尊重他人》二、故事启思,分享想法1.听故事《狮子和小老鼠》2.你有什么样的体会呢?3.小结:在这个故事中,同学们都体会到了虽然老鼠很弱小,但有强大的本领。
生活中要需要尊重他人,才有意外的收获,尊重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吧,无论职务高低,身份贵贱,或许当你身处困境的时候,他就是那只救你的“小老鼠”。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尊重他人是最基本的礼貌素养。
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被大家喜欢,并建立友谊。
然而生活中有些同学却是这样做---(表演,出示教材主题图)1.表演(嘲笑成绩)看了这个表演,你知道了什么?如果是你的分数低,你的心情会怎样?你如何去做呢?他有不理想的成绩,你会对他说什么呢?(板书:换位思考)2.出示教材主题图(4张图片)下面给大家带来几组图片,看图说一说他们是怎么做的?看到这些你想说些什么呢?(分组讨论)请同学们针对这些图片进行讨论,想想如何正确的去做呢?(板书:以礼相待)3.以上图片都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其实这样做都是不对的,那么我们如何做到尊重他人呢?(小组讨论)把讨论的结果写在书上。
4.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由你们来辨析,遇到下列情况你会如何抉择呢?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呢?出示主题图(板书:听取意见)三、游戏--《照镜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确实有在尊重他人的行为方面存在丰富的表情,下面我们来互动一下,请欣赏游戏--《照镜子》四、小结生活就像镜子一样你笑他就笑,你哭他就哭,你尊重他人,他人才会尊重你。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第七课 尊重他人 辽大版 (1)
小学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第7课《尊重他人》教学设计尊重他人活动目标:1 了解尊重他人的意义。
2学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尊重他人,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活动重点:学会尊重他人。
活动难点: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活动方式:创设情境、角色表演、讨论交流活动对象:五年级活动时间40分钟活动原则:全体性、主体性、活动性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学生观看《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公益广告。
同学们,让我们来看一则公益广告,这则公益广告告诉我们什么呢?请同学们仔细观看。
这则公益广告就是告诉我们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尊重他人》二、分享故事,感受尊重他人的意义1欣赏小博士的《狮子和小老鼠》的故事2、从这个故事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学生围绕故事谈如:遵守诺言、帮助他人、不欺负弱小等都是尊重他人的表现3、小节:让我们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无论职务高低,身份贵贱,或许在你面临危难的时候,它就是那只救你的“小老鼠”。
三、联系实际谈尊重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尊重他人是最基本的礼貌,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被大家喜欢,并建立友谊,然而在生活中有些同学却这样做-------1、出示教材37页主题图他们这样做对吗?谈谈你的观点。
2、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行为或现象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3、不尊重他人有什么坏处呢?4、小节:不尊重他人,容易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友谊,自己也不会被别人尊重,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就必须先尊重他人。
小博士在生活中遇到了麻烦,你们想帮他解决吗?(38----39页主题图)(1)表演(2)选择四、讨论交流1、你学会尊重他人了吗?说说应该如何尊重他人(小组讨论,把结果写在39页)2、交流3、小博士是尊重他人的模范,让我们来听听她的高见。
4、出示40页内容。
五、快板:友善待人的快板六、引导反思,写谢意或歉意卡同学们,在我们朝夕相处的五年中,我们每个人都得到过别人的帮助,让我们至今都感到非常温暖,心中充满感激,那就让我们借此机会写张谢意卡,表达你内心的感激;如果你曾做过不尊重他人的事,让你感到后悔,那么,来我们写张歉意卡表达你深深地歉意,把忧愁、烦恼留在昨天,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携手明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讲教会孩子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教案目标]1、通过教案活动,让家长了解伤害孩子自尊的危害,树立亲子平等的观念。
2、通过具体案例让家长切身体会到如何化解孩子发脾气的行为。
3、通过互动环节,给家长提供反思自己行为的空间,加强教案效果。
[教案重点]掌握批评孩子和化解孩子情绪的艺术。
[教案难点]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教案方法]案例分析法、互动法导入:各位家长,大家好。
很高兴大家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报告会,你们用行动为孩子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请允许我以一名老师的身份为孩子们向你们表示感谢。
今天我们谈的话题是“教会孩子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在进入话题之前,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吉林省集安市,有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孙跃坤,才12岁,一天他指使同学乱刀杀害了自己的亲生母亲。
在行凶过程中,孙跃坤就在20M外看着整个过程。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人间悲剧呢?原来孙跃坤从小生活在姥姥家,非常受宠爱,12岁回到父母身边后,父母管教很严,经常用打骂的手段来惩罚孩子,打得孩子经常逃学惹祸,最后,激起孩子的心理畸形,它回到自己家后发现自己的父母并不爱他,原因是做父母的采用了一种他不能接受的方式来爱他,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了极为残忍的方式来反抗自己的父母,保护自己受伤的心灵。
大家可能认为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并不具有代表意义,可是类似的事情在我们的身边也时有发生。
记得去年我教过一个毕业班,有两名学生就是因为跟家长起了冲突而采取了自残的方法来反抗,他们用刀子割自己的胳膊,一道道伤痕横七竖八,而遗憾的是他们的家长竟然对此一无所知。
这一系列让人看了揪心的事件的发生或多或少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反思:本来父母养育孩子是大自然赋予的神圣使命,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呢?这两个孩子的妈妈都很勤劳,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其中一个甚至辞去了工作。
这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他们的好心使孩子不需要的,甚至是伤害孩子自尊心的。
孩子也是人,他们理应受到尊重。
这就是我们要研究这个话题的原因。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具有自尊心呢?科学家们发现自尊心强的孩子具有以下特点:(课件出示)1、比较活跃,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
2、善于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在与人交谈中,他们乐于处在主导地位,而不愿意当听众。
他们随时准备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并不为别人的挑剔所烦恼。
3、他们往往对世界问题颇感兴趣。
4、他们深信自己的能力,并确信能做好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
总的来看,这部分孩子具有积极的自我概念,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学业成绩和未来的发展。
自尊心强的孩子常常感觉到“我是一个好孩子”“我是一个有能力的孩子”,看上很简单的两句话,却涉及到自我概念的建立,对于学业上长期遭受到失败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自我概念正好相反:他们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无能的孩子。
那么孩子的这一自我概念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他们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从身边的人给他的评价中感受到的,而这个身边的人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就是父母。
因为父母的态度传递了对孩子的期望。
这个期望或者是高的,不着边际的;也能使失望的。
那么,孩子的自尊心是怎样被破坏的呢?请看下面的案例:【案例】妈妈,我也有自尊一、出示案例二、组织讨论请大家回忆一下,自己有没有荡着别人的面批评过孩子?当时你是怎么想的?怎样处理的?三、案例分析家长当着外人批评孩子就是最伤孩子自尊、最令孩子反感的批评方式之一。
家长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在下意识里,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认为“老子教训儿子天经地义”,父母的话就是圣旨,“百孝顺为先”,孩子必须无条件服从。
这种家长站在高高的平台上俯视孩子,总是以命令的口气指示孩子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对孩子往往不分地点不分场合的随意指责批评;某些家长认为小孩子不懂什么叫自尊,也就不懂得去维护孩子的自尊。
当孩子感觉到父母不尊重自己、不顾及自己的感受时,便会本能的产生自我保护,对父母顶撞或者漠视。
不良的批评方式,其结果常常会引起孩子的抵触或逆反,一般表现为:不愿意和父母说话、我行我素、或者表面接受背后反抗。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批评孩子是难免的。
批评的目的是孩子犯了错,督促孩子加以改正,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有些父母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批评方式,在批评中伤害了孩子的自尊甚至人格,令孩子对家长产生怨恨,对批评抵触,令亲子关系紧张。
孩子感觉无法和家长说知心话,父母不了解自己;父母感觉无法和孩子沟通,不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
我们要知道,因为缺少自尊所以不会尊重别人,因为不会尊重别人所以会遇到交往困难,因为交往困难所以会导致情绪障碍,像有的小孩非常冲动,面对伙伴之间的冲突,开口就骂人,动手就打人,做什么事情也无精打采,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情绪上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造成的,进一步反映到学习上就是缺少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从精神上来看,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遭受巨大的创伤,严重影响到人格的健全。
最近几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体罚的现象少了,可是“心灵虐待”的现象多了,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心灵虐待比体罚更能伤孩子的自尊心。
心灵虐待大致可分为这样几类:一、强迫型。
根本不考虑学生(孩子)需要,强迫他们按老师或家长的意志行事,甚至连孩子的申辩、愤怒、反抗权力都被剥夺。
遗憾的是我们从来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后果,在武断行事的过程中,孩子变得胆小怕事、遇事退缩,缺少独立性,很多孩子上课不敢发言,见了陌生人就怕羞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这样的孩子很难适应未来复杂的社会。
二、冷漠型。
对孩子需要漠不关心,缺少亲近感和同情心。
对他们的过失,不是帮助教育,耐心引导,而是采取冷落态度。
前边我已经说了,家长的态度传递出对孩子的期望,这是一种重要的家庭教育资源,如你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会直接影响到孩子。
这种行为专家们称之为“冷暴力”,它的后果是使孩子多苦闷、孤独。
三、贬低型。
对孩子的细微进步毫不重视,经常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贬低他们的学习成绩,又不放过任何一点过失。
致使孩子自悲,缺乏自信心,无主见。
四、抹煞型。
在孩子出现失误时,不是从整体上评价他们,帮助其找出原因,鼓励他们克服困难。
而是抹煞过去的一切,批评责骂,在孩子受伤的心灵上撒盐,这类孩子常常一蹶不振,看不到希望。
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学困生和优生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后者则充满了信心,这就导致学习困难的学生陷入了一个怪圈,一个不规则的怪圈,在老师或者家长的帮助下,它可能会走怪圈的阴影,但很快又回去了,老是不能改变它的家庭环境。
而优生走的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圈,所以他们的发展很明显。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学困生遭受的抹煞教育比较多,家长或者老师多数情况下采用的是批评的方式,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做家长的应当怎样做呢?课本中《父亲的纸条》一文就很有启发意义。
他发现孩子偷拿自己的钱后没有作出过激的反应,而是通过给孩子写纸条的方式给孩子上了终生难忘的一课,他判断孩子还会翻自己的口袋,就在口袋里放了一张纸条,枝条上写着这样一句话:“需要钱就跟我说一声。
”孩子拿到这张纸条后惶恐不安,茶饭不思,他等着父亲的批评,可是父亲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这反而让他更加痛苦,到了茶饭不思的程度。
这就叫“润物无声”。
在这里再给大家讲一个很有名的小故事:当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
一天,他看到一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接受批评。
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候。
陶先生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
”接着又摸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说明很尊重我。
”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
”接着掏出第三块糖给他。
这时男生哭了,说:“校长,我错了,陶校长,你打我俩下吧。
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满意地笑了,接着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没有了,咱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学生打了人,陶先生没有批评,没有斥责,没有让学生写检查,也没有找家长“共同教育”,而是让学生一步一步地完成了对自己错误地认识过程。
四块糖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了错误,更发掘了孩子的四个优点:守时、尊重人、正义感和勇于承认错误。
这一教育案例在心理学上叫“南风效应”,也叫温暖法则。
这一法则来自于法国著名作业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故事《南风和北风》,故事讲的是南风和北风比赛为例,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首先发威,结果行人把大衣越裹越紧;南风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开始脱掉大衣。
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求,使人的行为变得自觉。
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被称之为“南风效应”。
小结:这一系列故事再一次验证了一个道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教育人“数其一过不如奖其一长”。
批评孩子是教育方式而不是目的,这点家长应牢记在心。
掌握批评的艺术,以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维护孩子的自尊,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做法,相信孩子一定会虚心接受家长的批评建议,并积极改正错误。
【备】在现场交流中,很多家长提到了这个问题:孩子发脾气是怎么回事?应怎么办?分析---------乱发脾气是现在独生子女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之一,说白了是家长惯坏了或者是管得太多了。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是缺乏控制力的表现。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很多事情都想自己说了算,这就容易和父母产生矛盾,当孩子的心愿没有达成时,孩子便会烦躁气氛,使性子发脾气。
记得我12岁那年,同学们盼望已久的武打片《少林寺》就要在邻村上演了,同学们都很兴奋,早早的吃晚饭后我就准备出门,这时候父亲不知怎么回事坚决不让我去,后来我想可能是快要期中考试的原因吧。
可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闷闷不乐,经常发脾气,什么事也干不下去,以至于期中考试也一团糟。
无论什么原因,孩子的坏脾气会对他的成长造成种种障碍,会影响学习的状态、造成交往不良等。
如果孩子发脾气,家长应该怎么办呢?1、控制自己的情绪。
如果家长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也朝孩子发脾气,那么,你的形象给孩子树立了负面榜样。
下次,孩子就会模仿家长的样子。
2、教会孩子平息愤怒的方法。
如离开现场、自言自语等。
3、及时表扬和巩固。
当孩子想发火却努力控制了自己时,家长应及时给与表扬,肯定孩子的积极性为。
4、适当惩罚。
对孩子进行惩罚必须具备三个前提:一是使孩子感到,他无论如何不会失去父母的爱;二是惩罚不是针对孩子的整个人,而是针对他的过失;三是惩罚程度必须适当。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惩罚应该一致。
不能一方惩罚孩子,另一方把它取消。
这样,孩子更不听话。
家长不要去帮助孩子弥补过失,要让他们自己养成好习惯,自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