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学
原料学知识点
原料学知识点
1. 原料的定义和分类
- 原料的定义
- 原料的分类:天然原料、人工合成原料、副产物和废弃物等
2. 原料的来源和获取
- 植物来源:木材、纤维、淀粉、蛋白质等
- 动物来源:皮革、蛋白质、脂肪等
- 矿物来源:金属、非金属矿物等
- 石油和天然气来源:塑料、橡胶、燃料等
3. 原料的基本性质
- 物理性质:密度、熔点、粘度、电导率等
- 化学性质:化学组成、反应活性、稳定性等
- 生物性质:生物降解性、毒性、抗菌性等
4. 原料的加工和利用
- 物理加工:粉碎、过滤、蒸馏、提纯等
- 化学加工:聚合、缩合、氧化、还原等
- 生物加工:发酵、酶催化、生物转化等
5. 原料的评价和选择
- 原料的质量评价指标
- 原料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评价
- 原料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6. 原料的储存和运输
- 原料的储存条件和方法
- 原料的运输方式和要求
7. 原料的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
- 原料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 原料加工过程中的污染控制
- 原料的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利用
以上是原料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具体内容还需要根据不同原料的特性和应用领域进行深入探讨。
食品原料学ppt课件
由这三群食品的颜色印象称呼,因此也称为三色食品。 它主要针对儿童,想通过容易理解的颜色标记,使儿童 注意营养的全面摄取。 (1)热能源(黄色食品):指 可提供热能的食品材料,包括粮谷类、坚果类、薯类、 脂肪和砂糖等。
(2)成长源(红色食品):即提供身体(血、肉、骨)成 长所需要的食物,包括动物性食品、植物蛋白等。
加入的起特殊作用的少量物质,包括维生素、矿物 质、合成氨基酸、调味剂、防腐剂、发色剂、抗 氧化剂、增稠剂、乳化剂、疏松剂、凝固剂、品 质改良剂、着色剂、漂白剂、消泡剂、抗结块剂、 香精香料单体及其它等.
.
7
目的:为了加强对人们摄取营养的指导,参照当地人们 的饮食习惯,把食品按其营养、形态特征分成若干食品 群。
食品原料学
.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食品原料学概述 第二节 食品原料学发展与研究方
法
.
2
第一节 食品原料学概述
一、食品原料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和特点 对象:主要研究食品原料的生产流通基本知识,
理化、营养特征和加工利用方法等内容。 目的:通过对食品原料知识的正确理解,使食品
保荐、流通、烹调、加工等操作更加科学合理, 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食物资源,满足人们对饮食 生活的需求。 特点:研究食品原材料的特性。
品
.
11
第二节 食品原料学发展与研究方法
一、食品原料的发展史 第一阶段:由自然采果发展到了五谷养殖 第二阶段:食物选择和烹饪的出现 第三阶段:医食同源,食品原料与身体健
康的探索阶段
.
12
第二节 食品原料学发展与研究方法
二、食品原料的品质与卫生管理 (一)食品的品质与标准 1、食品品质构成要素
食品原料学
第一章绪论•食品原料学涉及范围,特点食物与食品的区别订食品:一般指可以直接食用的,包括新鲜的,加工的。
食物: (即食品原料)需要经过一定的加工才可食用。
原料学,又称资源利用学:野生植物资源利用,野生动物资源利用。
原料学涉及的范围(研究对象):(1)植物原料:植物,果蔬(2)动物原料:畜禽,水产,蜂产。
(3)调料:香•辛料。
(4)菌类:蘑菇,香菇等(5)特殊食品原料学~研究范围:|食品原料加工•流通•理化特性.营养特征•加工利用的途径。
原料学特点:~| (1 )食品原料的生产•消费和流通生产:栽培,养殖。
流通:贮藏保鲜,采后处理。
(2)食品原料学的性状,成分和利用价值:根据对成分的了解,制成组合产品(混合食品),更利于人体消化吸收,使营养更全面,均衡。
(3)食品原料的品质•规格与产地存在密切关系:板栗:南方板栗品种群,个大,呼吸强度高,直链淀粉含量高,单宁高,pro含量低;北方板栗品种群,个小,呼吸强度低,支链淀粉含量高,单宁低,pro含量高。
皂甙类化合物(如宣木瓜):齐墩果酸;熊果酸。
(4)原料预处理:满足原料本身的需求(即原料的特征):原花青素(蓝霉,葡萄籽油内含):抗氧化,增强免疫力,抗癌;果汁果酒:水分高,汁易取,果胶含量低。
•食品原料的分类按来源和生产方式分类:|(1)来源:植物性食品(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糖类):热量,营养价值,偏酸性,农产品•林产品•园艺产品)动物性食品(主要是蛋白质(动物性原料为主,营养价值,偏酸性,水产•畜产•蜂产品;合成原料,萃取有效成分。
(2)生产方式:种植业:农产品,谷物,果蔬(蔬菜分为正常栽培和无土栽培即水生蔬菜);林产品,菌类和香辛类(八角,肉桂);园艺产品。
养殖业:畜产品,水产品。
其他食品原料:调料,水,油脂,嗜好性饮料,(1)碳水化合物(糖类):热量,营养价值,偏酸性(2)蛋白质(动物性原料为主,营养价值,偏酸性(3)果蔬(偏碱性):维生素,矿物质(特别是微量元素),生理活性物质。
原料学品质评价方法
原料学品质评价方法原料学是研究原材料的形态、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技术、贮存及评价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
原料学品质评价方法是为了确定原材料的品质、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从而保障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针对不同类型的原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一、天然材料的品质评价方法1. 古老文献的参考——对于一些传统的天然材料,可以参考古老的文献和经验,了解其品质评价标准和方法。
2. 生物学评价——对于植物类原材料,可以从生物学角度出发,评价其生长环境、栽培方式、植物部位等对其品质的影响。
3. 化学分析方法——通过化学分析技术对植物和动物组织中的活性成分、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进行评价。
二、合成材料的品质评价方法1. 物理性能测试——对于合成材料,可以通过物理性能测试评价其力学性能、热性能、耐候性等。
2. 化学合成工艺评价——评价合成材料的合成工艺、反应副产物和杂质等对材料品质的影响。
3. 抗老化性能测试——对于合成材料的抗老化性能进行评价,了解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
三、综合评价方法1. 综合分析——采用综合分析方法,包括多种分析手段,综合评价原材料的各项性能和指标,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2. 现代仪器手段——利用现代仪器手段进行原料学品质评价,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等。
原料学品质评价方法是一个多方位、多层次的评价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原材料的来源、性质、制备技术等因素,采用合适的评价方法和手段,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在未来的研究中,原料学品质评价方法还将不断发展,更多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将被引入,从而更好地满足产品品质的要求。
原料学学科个人总结范文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原料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已经接近尾声。
回顾这段时间的学习历程,我深感原料学知识体系庞大,内容丰富,是一门极具挑战性的学科。
以下是我对原料学学科的个人总结。
一、学科特点原料学是一门研究原料的来源、性质、加工和应用等方面的学科。
它涉及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一门跨学科的知识体系。
原料学具有以下特点:1. 知识面广:原料学涵盖了原料的各个方面,包括原料的来源、加工、性质、应用等,需要我们掌握多个学科的知识。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料学不仅需要我们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我们了解原料的实际应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 持续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原料学领域不断涌现新的研究成果,我们需要不断学习,跟上学科的发展。
二、学习心得1. 理论学习:在原料学学习中,我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努力掌握原料的基本概念、性质、加工方法等。
通过查阅教材、参加课堂讨论、观看教学视频等多种方式,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
2. 实践操作:原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
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原料性质、加工工艺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3. 跨学科学习:原料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我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跨学科知识的积累。
通过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4. 团队合作:原料学实验和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同学、老师共同探讨问题、分享经验。
团队合作让我在原料学学习过程中受益匪浅。
三、未来展望通过原料学学科的学习,我对原料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原料学领域的发展动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原料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 深入研究原料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关注新技术、新工艺在原料领域的应用。
2. 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拓宽研究视野。
3. 积极参与原料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总之,原料学学科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原料学品质评价方法
原料学品质评价方法
1. 外观评价,外观评价是通过观察原材料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质地等来评估其品质。
这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或借助显微镜等
工具进行。
2. 化学成分分析,化学成分分析是通过化学方法来确定原材料
中的化学成分,包括水分含量、营养成分、有害物质等。
常用的方
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等。
3. 物理性质测试,物理性质测试涉及原料的密度、粒度、流动
性等物理特性的评估。
这可以通过密度计、粒度仪、流变仪等设备
来进行测试。
4. 微生物质量评价,对于食品原料等易受微生物污染的材料,
微生物质量评价是必不可少的。
常用的方法包括菌落总数测定、霉
菌和酵母菌的测定、大肠埃希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检测。
5. 其他特殊评价方法,根据具体原材料的特性,还可以采用一
些特殊的评价方法,比如对于药材可以进行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对
于金属材料可以进行硬度测试等。
综上所述,原料学品质评价方法涉及多个方面的评估,需要根据具体原材料的特性和使用要求来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食品原料学复习题
食品原料学复习题食品原料学是研究食品加工和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原料的科学,它涉及到原料的来源、性质、加工技术及其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以下是食品原料学的一些复习要点:一、食品原料的分类1. 植物性原料:如谷物、豆类、蔬菜、水果等。
2. 动物性原料:如肉类、蛋类、乳制品等。
3. 海洋性原料:如鱼类、贝类、海藻等。
4. 微生物原料:如酵母、乳酸菌等。
二、食品原料的化学组成1. 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多糖、纤维素等。
2. 蛋白质:分为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含有必需氨基酸。
3. 脂肪:包括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4. 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
5. 矿物质:如钙、铁、锌等微量元素。
三、食品原料的加工技术1. 清洗:去除原料表面的杂质。
2. 切割:根据需要切成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3. 干燥:减少水分,延长保存期。
4. 发酵: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产生特殊风味。
5. 冷冻:保持原料的新鲜度和营养。
四、食品原料的品质标准1. 感官品质:颜色、气味、口感等。
2. 营养价值: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
3. 安全性: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
五、食品原料的储存与运输1. 储存条件:温度、湿度、光照等对原料的影响。
2. 运输方式:冷链物流、普通运输等。
3. 储存期限:不同原料的保质期。
六、食品原料的安全性问题1. 农药残留:使用农药后的残留问题。
2. 食品添加剂:合法使用与滥用问题。
3. 微生物污染:细菌、病毒等污染。
七、食品原料的可持续发展1.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 循环经济:原料的循环利用。
3. 绿色食品:强调环保和健康。
总结食品原料学不仅关注原料的科学属性,也涉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了解食品原料的来源、性质和加工技术,对于提高食品的安全性、营养价值和风味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环保的日益关注,食品原料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学习食品原料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健康的食品。
食品原料学重点
食品原料学研究的内容:第一、畜产品原料、农产食品原料、园产食品原料、水产食品原料、特色食品原料及功能食品原料的品种、分布、生物学特性、营养组成和加工储藏特性,以期为食品原料深加工提供依据。
第二、研究食品原料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控制方法,以期为安全食品的生产奠定基础。
食品原料学根据化学成分与用途分为:粮油食品原料、果蔬食品原料、畜产食品原料、水产食品原料、特色食品原料。
粮油食品原料根据化学成分与用途分为: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油料作物、薯类作物。
粮油食品原料籽粒结构一般由皮层、胚、胚乳三部分组成。
粮油食品原料中蛋白质根据溶解度不同分为:清蛋白、球蛋白、胶蛋白、谷蛋白。
小麦蛋白质的分类:面筋蛋白和非面筋蛋白。
构成面筋的是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
上述四种蛋白质的提取与分离?蛋白质可以单独分离,也可以系统萃取。
常用方法:先用中性盐的稀溶液将清蛋白和球蛋白一同溶解,所得萃取液加水稀释分离出不溶于水的球蛋白。
在溶液中加入中性盐至饱和盐析溶于水的清蛋白,所得残渣用70%左右的乙醇处理分离出胶蛋白。
最后再用0.2%的NaOH溶解浸泡剩下的残渣,使谷蛋白溶解,然后用稀酸中和滤液,谷蛋白即沉淀析出。
四种蛋白质的溶解性?清蛋白溶于纯水和中性盐的稀溶液,加热即凝固。
球蛋白不溶于水,溶于中性盐的稀溶液。
胶蛋白球蛋白不溶于水,溶于中性盐的稀溶液,而溶于70% ~ 80%的乙醇溶液。
谷蛋白溶于稀酸或稀碱溶液。
面筋:将小麦面粉和水成面团,静止后,把面团放在流动的水中揉洗,面团中的淀粉粒和麦麸微粒都随水渐渐被冲洗掉,可溶性物质也被水溶解,最后剩下来的一块柔软的有弹性的软胶物质就是面筋。
衡量面筋性能的主要指标(影响面筋质量好坏的物理特性指标):弹性、延伸性、韧性、薄膜成型性、吸水性。
粮油食品原料中碳水化合物根据结构和性质不同分为:单糖、低聚糖、多糖。
纤维素与淀粉构成的区别:纤维素用强酸水解全部生成β–D--葡萄糖,纤维素是由D—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直链分子。
食品原料学归纳
1、淀粉糊化:淀粉在充分加水并加热时,在50~70度时颗粒发生不可逆膨胀,叫做糊化。
2、淀粉老化:淀粉溶液经缓慢冷却成淀粉凝胶并经长时间放置,会变成不透明的甚至沉淀的现象,称为淀粉的老化。
3、小麦的千粒重:千粒重是粮食和油料籽粒(种子)大小、饱满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小麦千粒重越大,籽粒营养成分也越充足,相对的皮层含量越低,出粉率也越高。
4、小麦的容积重:指一定容积的小麦质量。
由此物理量可以推知小麦的结实程度,一般来说小麦容积重越高,品质越好,出粉率也越高。
5、小麦的硬度和角质率:从硬度上讲,角质粒(玻璃质粒)的硬度大,粉质粒的硬度小;或者说直链淀粉含量越多的小麦硬度大,直链淀粉越少的小麦硬度越小。
角质率则是表示小麦中角质粒的多少。
6、面粉的熟成(陈化):面粉在贮藏一段时间后,由于半胱氨酸的巯基会逐渐氧化成双巯基而转化成胱氨酸,加工品质会也因此得到改善,所以这一过程也叫面粉的熟成(陈化)。
7.石豆:栅状细胞排列过分紧密,水无法透过的大豆叫做石豆8.酸败:油脂暴露在空气中自发进行氧化作用而产生异臭味和苦味的现象叫做酸败起酥油:动物经精制加工或者硬化,混合,速冷,捏合等处理,使之具有可塑性,乳化性等加工性能的油脂7、酸价(AV):指中和1g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8、中和价(NV):指中和1g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9、碘价(IV):也称溴价,指卤化100g脂肪或者脂肪酸所吸收的碘的毫克数。
10、皂化价(SV):皂化1g脂肪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11、过氧化价(PV):指每1000g脂肪中成为过氧化物氧的毫克数。
12、羰基价:每1000g式样中含羰酰基的摩尔数或%、mg/g表示。
13、稳定度的测定:稳定度是表示油脂抗氧化性能的指标。
14、可塑性:可塑性就是柔软(很小的力就能使其形变),保持形变但不流动的性质。
15、起酥性:起酥性就是用作饼干、酥饼等焙烤食物的材料时,可是制品酥脆的性能。
他是评价油脂性能的重要指标。
《食品原料学》课件
CHAPTER
食品原料的加工与保藏
冷藏与冷冻
干燥
罐装与瓶装
真空包装
01
02
03
04
降低食品温度,抑制微生物生长和酶活性,延长食品保质期。
去除食品中的水分,抑制微生物生长和酶活性,延长食品保质期。
将食品装入清洁的容器中,密封并杀菌,延长食品保质期。
将食品装入真空袋中,排除空气并密封,延长食品保质期。
食品安全的基础
食品加工的依据
营养来源
食品原料的特性和成分决定了食品加工工艺和产品品质,是食品工业发展的关键。
食品原料是人们获取营养的主要来源,其质量和多样性对人们的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03
02
01
02
CHAPTER
食品原料的特性
形态
食品原料的形态是指其外观和结构。不同种类的原料具有不同的形态,如块状、片状、丝状等。形态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原料的新鲜度和加工处理情况。
05
CHAPTER
食品原料的应用与开发
食品原料是食品工业的基础,为各种食品的加工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食品原料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谷物、豆类、油料、肉类、蛋类、乳类等。
食品原料的应用方式多样,如直接食用、加工成各种食品等。
食品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对食品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01
02
03
04
水分
水分是食品原料中含量最高的成分,对食品的口感、质地和保鲜性有重要影响。不同食品原料的水分含量和存在状态不同,如新鲜果蔬的水分含量较高,而干燥食品的水分含量较低。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食品原料中的主要能源物质,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不同种类的碳水化合物对食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有不同的影响。
食品原料学的概念
食品原料学的概念
食品原料学是研究食品原料的科学,它涵盖了食品原料的来源、性质、检测、加工、储存和运输等方面。
食品原料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并且提高食品原料的利用率。
食品原料分为动物性和植物性两类。
动物性食品原料包括肉类、奶类、蛋类等,而植物性食品原料包括粮食、蔬菜、水果等。
食品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食品原料学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保证食品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食品原料学还包括研究食品原料的加工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提高食品原料的利用率,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保持食品的营养和口感。
例如,腌制、腐败、烘烤、蒸煮、冷藏等加工技术都是食品原料学研究的重要部分。
食品原料学还研究食品原料的储存和运输。
这些技术可以保证食品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食品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例如,冷藏、冷冻、干燥、贮藏、运输等都是食品原料学研究的重要部分。
总之,食品原料学是一门研究食品原料的科学,包括来源、性质、检测、加工、储存和运输等方面。
它的目的是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提高食品原料的利用率。
原料学粮油部分
食品原料学:是研究食品加工原料的分类、性状、组织结构、化学组成、加工特性以及与食品加工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粮油原料:主要是指田间栽培的各种粮食油料作物所产生的果实和种子。
马铃薯为块茎;甘薯为块根。
粮油原料的分类:谷类,豆类,油料,薯类。
粮油籽粒的基本结构:皮层,胚,胚乳(子叶)。
面筋:面筋—将小麦粉加水和成面团,静置后放在流动水中揉洗,面团中的淀粉粒和麸皮粒都随水渐渐被冲洗掉,剩下的一块柔软的有粘弹性的胶状物质,就是面筋。
面筋中的化学成分(1)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80%麦胶蛋白具有较强的延伸性。
分子量比较小,弹性小。
麦谷蛋白富有弹性,缺乏延伸性。
分子量比较大。
(2)淀粉是面筋中的另一个固定成分。
它被面筋蛋白质结合得非常牢固,以至面筋洗制完后,洗水中已不呈现碘色反应时面筋中仍然含有一部分淀粉,只有用碱液或其他溶剂将面筋软胶溶解,才能把残留的淀粉从面筋网络中分离出来。
(3)脂肪和类脂脂肪和类脂同样为面筋软胶所保持,面筋蛋白质是借氢键将脂类束缚在一起的,小麦面粉的脂肪中有45%~70%为面筋蛋白质所束缚。
面筋的形成过程当面粉和水揉成面团后,由于面筋蛋白质不溶于水,其空间结构的表层和内层都存在一定的极性基团,这种极性基团很容易把水分子先吸附在面筋蛋白质单体表层,经过一段时间,水分子便渐渐扩散渗透到分子内部,造成面筋蛋白质的体积膨胀。
面筋蛋白质吸水膨胀的结果。
充分吸水膨胀后的面筋蛋白质分子彼此依靠极性基团与水分子纵横交错地联结起来逐步形成面筋网络。
由于面筋蛋白质空间结构中存在着—SH,在面筋形成时,它们很容易通过氧化,互相结合形成二硫键(—S—S—),这就扩大和加强了面筋的网络组织,随着时间的延长和对面团的揉压,促使面筋网络进一步完成细密化。
面筋的物理性质(1)弹性——是指面筋拉长或压缩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
(2)延伸性——是指把面筋块拉到某种长度而不致断裂的性能。
可用面筋块拉到断裂时的最大长度来表示。
(3)可塑性——是指面筋变形后保持变形形状的性能。
原料学名词解释
原料学名词解释:淀粉的糊化:淀粉颗粒不溶于冷水,将其放入冷水中,经搅拌可成悬浮液。
如停止搅拌,淀粉粒因比水重则会慢慢下沉,如将淀粉乳浆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则淀粉粒吸水膨胀,晶体结构消失,悬浮液变成粘稠的糊状液体,虽停止搅拌,淀粉也不会沉淀,这种粘稠的糊状液体称为淀粉糊,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糊化回生:淀粉溶液或淀粉糊,在低温静置条件下,都有转变为不溶性的倾向,混浊度和粘度都增加,最后形成硬性的凝胶块,在稀薄的淀粉溶液中,则有晶体沉淀析出,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糊的“回生”或“老化”,这种淀粉叫做“回生淀粉”或“老化淀粉”。
腹白度:腹白是指米粒上乳白色不透明的部分,其大小程度叫腹白度。
爆腰率28:凡米粒上有纵向或横向裂纹者叫做爆腰。
糙米中的爆腰粒数占总数的百分比称为爆腰率。
粉力:用曲线所包含的面积表示,可使用求积仪进行测定。
延伸性:用曲线横坐标的长度来表示。
比延伸性:从曲线开始后5分钟的地方量取曲线的高度,单位用BU表示。
拉力比数37:即比延伸性与延伸性的比值。
肉的嫩度:是指肉在咀嚼或切割时所需的剪切力,表明了肉在被咀嚼时柔软、多汁和容易嚼烂的程度。
肉的保水性129:即持水性、系水性,是指肉在压榨、加热、切碎搅拌时,保持水分的能力,或在向其中添加水分时的水合能力。
肉的成熟:畜禽屠宰后,肉内部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结果使肉变得柔软、多汁,并产生特殊的滋味和气味。
这一过程称为肉的成熟。
成熟过程可分为尸僵和自溶两个过程。
尸僵:畜禽屠宰后胴体变硬,这一过程称为尸僵。
尸僵是由于肌肉纤维的收缩引起的,但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因此导致尸僵。
尸僵期间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自溶132:肌肉达到最大僵直以后,继续发生着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逐渐使僵直的肌肉变的柔软多汁,并获得细致的结构和美好的滋味,这一过程称为自溶或僵直解除。
EPS肉:有些猪宰杀后的糖酵解速度却比正常的猪进行得要快得多,在屠体温度还远未充分降低时就达到了极限pH值。
所以就会产生明显的肌肉蛋白质变性。
食品原料学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第二节 食品原料学发展与研究方法
• 第一,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 • 第二,谷类食物消费偏低。 • 第三,我国居民奶类、豆类制品摄入量也过低,其结果是城乡居民钙摄入量不足。
第19页/共20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0页/共20页
• 1、食品品质构营 养成特要性素:热 量 ,脂 肪 ,蛋 白 质 ,糖 等
基本特性 安 全 卫 生 性 :霉 变 变 质 农 药 残 留 等
食品品质
流 通 性 :鲜 度 ,性 状 ,贮 藏 性 ,运 输 性
商 品 特 性 嗜 好 性 :色 ,香 ,味 ,形
加 工 性 :加 工 处 理 的 难 易 程 度 ,对 加 工 工 艺 的 影 响 等
2.畜产品(Livestock Products) 指人工在陆上饲养、养
殖、放养各种动物所得到的食品原料,包括:畜禽肉类、乳类、 蛋类和蜂蜜类产品等。
3.水产品(Marine Products) 指在江、河、湖、海中捕捞
的产品和人工水中养殖得到的产品,包括:鱼、虾、蟹、贝、藻 类等。
4.林产食品(Forest Products) 主要指取自林木的产品,
(3)健康维持源(绿色食品):即维持身体健康、增 进免疫、防止疾病的食物,指水果、蔬菜、海藻类等。
第7页/共20页
2.美国四群分类法
①乳酪类 ②肉、鱼、蛋类 ③果蔬类 ④粮谷类
Food Guide Pyramid
第8页/共20页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
第9页/共20页
第一节 食品原料学概述
• 三、食品原料学研究的内容 • (一)食品原料的生产、消费和流通 • (二)食品原料的性状、成分和利用价值 • (三)食品原料的品质、规格和鉴定 • (四)食品原料的加工处理及其可加工的主要产品
食品原料学复习资料
食品原料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食品原料学2.农产品3.畜产品4.水产品5.HACCP管理方式6.小麦麸皮层7.小麦胚8.面粉的熟成9.小麦胚乳10.小麦专用粉11.面包屑12.硬粒型玉米13.马齿型玉米14.粉质型玉米15.爆裂型玉米16.糯质型玉米17.玉米的陈化18.玉米的安全水分19.油脂20.乳脂21.猪油22.起酥油23.油脂的精制24.油脂的氢化处理25.油脂的脱臭26.油脂的加成反应27.油脂的交酯反应28.油脂的酸败29.酸价30.中和价31.碘价32.皂化价33.过氧化物价34.油脂的可塑性35.油脂的起酥性36.油脂的融合性37.油脂的乳化分散性38.蔬菜的陆地栽培39.蔬菜的保护地栽培40.蔬菜的无土栽培41.浆果42.核果43.仁果44.畜产食品45.肉46.肉的保水性47.尸僵48.肉的成熟49.肉的腐败50.肉的冻灼51.肉的失重52.香辛料53.天然调味料54.化学调味料55.复合调味料56.绿茶57.红茶58.乌龙茶59.茶饮料60.果汁茶饮料61.果味茶饮料62.速溶茶63.可可液块64.碳酸饮料65.果汁型碳酸饮料66.果味型碳酸饮料67.可乐型碳酸饮料68.低热量型酸饮料69.食品添加剂70.食品71.乳糖不适应症72.加工油脂二.单项选择题1.下面的行业产品标准代号中,属于农业产品标准的是A. NYB. QBC. L YD. YC2.下面的行业产品标准代号中,属于林业产品标准的是A. NYB. QBC. L YD. YC3.下面的行业产品标准代号中,属于水产产品准的标是A. NYB. QBC. L YD. SC4.下面的行业产品标准代号中,属于轻工产品标准的是A. NYB. QBC. L YD. YC5.下面的行业产品标准代号中,属于烟草产品标准的是A. NYB. QBC. L YD. YC6.天然水中凡是粒度大于0.2微米的杂质统称为()。
A. 胶体物质B. 溶解物质C. 悬浮物质D. 溶液物质7.天然水中凡是粒度在0.001~0.2微米之间的杂质统称为()。
原料学第一部分
第一章绪论(了解内容)第一节食品原料学概述一、食品原料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和特点•食品原料:可以通过加工、处理、调配、烹饪等手段或方法制成形态、色泽、风味、质地及营养价值各不相同的加工食品或者可以直接食用的各种可食性原材料。
•包括生物性食品原料和非生物性食品原料。
其中生物性食品原料来自农业、渔业、林业生产的各类产品•食品资源:含有营养物质,对人和动物安全无害,可作为食品或食品原料的天然物质。
食品原料学研究对象:它是研究食品原料的生产流通基本知识,理化、营养特征(包括品质、规格等)和加工利用方法内容。
目的:通过对食品原料知识的下确理解,使食品的保藏、流通、烹调、加工等操作更加科学合理。
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食物资源,满足人们对饮食生活的需求。
特点:含义广博,丰富多彩。
二、食品原料的分类(一)按生产方式分类植物性食品和动物性食品(按食品材料来源分类)(二)按食品营养特点进行分类:把食品按其营养、形态特征分成若干食品群。
三群分类法:由食品的颜色印象称呼。
(1)热能源:指可提供热能的食品原料,也称为黄色食品能量原料:能量原料是指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小于20%,同时热能较高的包括:粮食类、坚果类、薯类、脂肪和砂糖.(2)成长源:指提供身体成长所需的营养食物,亦称红色食品,包括:动物性食品、植物蛋白(3)健康维持源:即维持身体健康、增进免疫、防止疾病的食物,亦称绿色食品。
指:水果、蔬菜、海藻类等(三)按使用目的的分类三食品原料学研究的内容(一)食品原料的生产、消费和流通(二)食品原料的性状、成分和利用价值(是食口原料学的核心部分)(三)食品原料的品质、规格和鉴定(四)食品原料的加工处理及其可加工的主要产品四食品原料学与邻近学科的想互渗透和交叉食品原料学是食品学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为食品加工学科提供各种原料的物理、化学、营养、生化特性等基础知识,它还从营养学、医学角度,对人们在膳食中正确选用食品材料、合理利用食品的营养,保持健康的饮食生活提供原料方面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枇杷的营养保健和开发利用食品L121,张定宇,学号:12L0351008摘要:枇杷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水果,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枇杷的果实、花、叶、种子、树皮、根等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
本文综述了枇杷的营养保健作用和开发利用,为枇杷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途径。
关键词:枇杷;营养;保健;开发利用Nutrition Healthy and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of Loquat Abstract: Loquat grows in the south of China. The fruit has abundant nutrition which are essential to the health of man. The fruit, flower, leaf, seed, bark, root and honey have good medical and healthy function. The paper summarized the nutrition,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oquat. The study provides a reliabl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loquat.Keywords: Loquat; Nutrition;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枇杷在我国已有2200多年的栽培历史,浙江的塘栖、福建的莆田、江苏的洞庭、安徽的歙县是我国著名的枇杷产地。
枇杷不仅果肉柔软多汁,酸甜适口,风味佳美,营养丰富,而且“具秋萌、冬花、春实、夏熟,备四时之气”,颇受医学家的青睐[1]。
由于枇杷收获季节短,不易保鲜,不耐运输,给鲜销枇杷带来很大困难,每年都造成很多原料的浪费,所以对枇杷营养特性的认识以及深加工技术势在必行。
1枇杷的营养价值及化学成分1.1 枇杷的营养成分据营养专家分析,据测定:每100g鲜果中,含糖7~12g,脂肪0.1~0.5g,蛋白质0.4~1.1g,果酸0.6g,粗纤维0.8g,无机盐0.5g,其中钙22~54mg、磷28~32mg、铁0.3~0.4mg,胡萝卜素1.33~1.52mg,维生素C3mg,另外还有维生素B1、核黄素、果胶、鞣质及钠、钾离子等,其中胡萝卜素含量仅次于杏和芒果,居果品第三位[2]。
此外,还含有苦杏仁苷,仅次于杏仁的含量,是抗癌的有效物质[3]。
1.2 枇杷的化学成分[4]这方面美国和日本研究较多。
糖类以山梨醇为主,果实成熟时转化为蔗糖,还有一部分的葡萄糖和果糖。
果实中富含苹果酸、柠檬酸,未成熟的果中含收稿日期:2004-04-02作者简介:翟小芬,助教,从事农产品及食品加工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有酒石酸。
果肉含8种必需氨基酸,亮氨酸最高;10 种非必需氨基酸,脯氨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较高。
脂质包括长链碳氢化合物(C21~C30)、甾醇类(4种)和脂肪酸(5种),种子中也富含脂质。
枇杷类胡萝卜素种类多、含量丰富。
通常果皮的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比果肉的高数倍。
黄肉果的胡萝卜素量为白肉果的5~10倍,而白肉果的玉米黄质,紫黄质和叶黄素高于黄肉果。
此外,枇杷果还含少量的金黄质、六氢番茄红素等5种其他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是枇杷果中的维生素A的主要贡献者,对增强人的视力有作用。
枇杷果中含有18种挥发性物质,其中苯乙醇,3-羟基-2-正丁醇等是枇杷果香气的贡献者。
枇杷是一种生氰植物,含有三种氰代谢酶。
枇杷所含的丹宁是一种花青素寡聚物。
枇杷还含有一些特殊的有机物,4-甲叉-D,L-脯氨酸,反式-4-羟基甲基-D-脯氨酸。
特殊的物质有时可能是药用物质。
2枇杷的医疗保健作用枇杷的药用价值极高,枇杷的果实、种子、花、叶、皮、根、蜜均可入药。
2.1 枇杷叶枇杷最重要的药用部位是叶。
枇杷叶全年皆可采收,一般常在春末采摘,以叶大、色灰绿、不破碎者为佳。
枇杷叶归肺、胃经,具清肺、止咳、降逆止呕作用,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气逆喘气、胃热呕逆、烦热口渴之症状[5]。
2.1.1 镇咳、祛痰、平喘枇杷叶含苦杏仁苷,体内缓慢分解出氢氰酸有止咳作用,挥发油有祛痰、平喘作用。
动物试验证明枇杷叶水煎液及其醋酸乙酯提取部分有抑菌、平喘和祛痰作用[5]。
2.1.2 抗炎枇杷叶片中含有熊果酸、山楂酸、马斯里酸等有抗炎症的作用[5]。
2.1.3 抗菌枇杷叶煎剂或醋酸乙酯提取物体外对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福氏痢疾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
2.1.4 抗癌和止痛枇杷叶中所含的苦杏仁苷即氰酸配糖体,经人体吸收后可分解成氰酸和苯甲醛,这两种物质均有抗癌和止痛的作用[6]。
2.2 果实祖国医学认为,枇杷果味甘酸、性凉,具有清肺、润肺、宁嗽、止咳、和胃、止渴、下气、止吐逆、主上焦热、润五脏之功效。
可治咳嗽、吐血、燥热等症。
据《滇南本草》记载:“枇杷治肺痿痨伤吐血、咳嗽吐痰、哮吼,又治小儿惊风发热” [2]。
2.3 枇杷种子枇杷核含苦杏仁苷、氨基酸、脂肪酸和游离的氢氰酸等,性味苦、寒、平,入肾、肺、肝、脾经。
可用以治咳嗽、疝气、水肿、瘰疠。
有实验研究证明枇杷核提取物对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日本研究证明枇杷核含扁桃苷成分,此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及免疫赋活作用[5] [7]。
2.4 枇杷花(上冬花)含挥发油、低聚糖,主治伤风感冒,咳嗽痰血[2]。
2.5 枇杷木白皮(枇杷茎干的韧皮部)具止呕逆不下食之功效,一般以鲜白皮嘴嚼咽汁,或以木白皮50g,煎汁饮服,其功能与叶相似。
但若为寒嗽及胃寒作吐者不宜用[2]。
2.6 枇杷根治虚劳久嗽、关节疼痛。
每日取6~30g,同肉类煨汤服[2]。
2.7 枇杷蜜枇杷是秋冬季的良好蜜源植物,枇杷蜜有润肺止咳的作用,是蜂蜜中的上品[3]。
3枇杷的开发利用[7-9]3.1 枇杷脯3.1.1 工艺流程原料处理→硬化→糖渍→糖煮→烘干→包装3.1.2 操作要点原料处理:将成熟度不够的枇杷果实,经清洗、去皮去核,去掉病虫危害的部分和损伤的果肉。
硬化:用 15%~20%干净石灰水或0.1%氯化钙液浸泡过夜。
如果果肉上浮,可用竹帘等物镇压。
浸泡后经清水漂洗数次。
糖渍:按果肉100kg、砂糖50kg的比例进行糖渍。
糖煮:将果肉连同糖液倒入夹层锅内,加热煮沸。
再按每100kg果肉加入砂糖30kg,用旺火煮沸约30min,然后起锅,带汁糖渍,1天后再倒入锅内煮沸,再添置30kg的砂糖,煮约30min。
烘干:起锅后铺在烘盘上,送入烘房,用60烘20~30h,也可摊在竹帘上,在阳光下晒干。
包装:待果脯表面不粘手时用塑料簿膜包装,每袋0.5kg,再集中装入纸箱。
3.2 枇杷酒3.2.1 工艺流程原料处理→前发酵→榨酒→后发酵→调整酒度→装瓶杀菌3.2.2 操作要点原料处理:利用中小果或加工后的下脚料酿酒,去皮去核后破碎,打成浆状。
前发酵:在果浆中加入5%酵母糖液(含糖8.5%)搅拌混合。
如原料中含糖量偏低,可适当添加砂糖。
加砂糖多少根据成品要求的酒精度而定。
前发酵的时间5~6d ,温度保持在22~25。
榨酒:在果浆发酵后的残糖降至1%,进行压榨,滤出汁液。
后发酵:将榨取汁液保持在20左右的环境中,1个月后就可分离。
如果发酵时没有加砂糖的,可在后发酵前加入适量砂糖。
调整酒度:用90%以上的食用酒精,将酒的度数调整到16ï~18ï。
装瓶杀菌:玻璃瓶与盖子都需经沸水消毒,将酒灌入瓶后加盖密封,然后在70~72热水中加热杀菌20min再贮藏。
3.3 枇杷汁饮料3.3.1 工艺流程原料挑选清洗去核热烫破碎打浆灭菌混合调配过滤均质加热罐封封口杀菌包装成品3.3.2 操作要点原料挑选:收购成熟度在8成熟以上的枇杷统货,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在6.5%(折光计)以上,色泽以黄色为主色,略带青色,剔除病虫果、未成熟果、霉烂、发酵果及杂质。
清洗去核:用流动水将枇杷充分洗净、去核。
热烫:去核后枇杷迅速投入沸水中烫漂5~10min,以果肉变软为度,烫漂后立即放入冷却水中冷透。
破碎、打浆:沥干水分,进行破碎,然后用胶体磨磨成浆状,进入压榨机将皮和果浆分离,榨取原浆,浆液中加入异抗坏血酸进行护色。
灭菌:原浆经列管式灭菌器灭菌,加热至90,装入50kg塑料桶密封,冷却至室温放入0左右的冷库保存。
调配过滤:将各种物料按配方进行调配,用双联过滤器过滤。
均质:均质压力要求15Mpa,使汁液和其它添加剂充分混合。
加热:均质后的汁液再经瞬间灭菌器加热,控制出料温度在85左右,以保证灌装时的温度。
灌装、封口、杀菌:加热后的半成品立即灌装、封口,在100下灭菌10min,用冷却水冷却至60,喷码、包装、入库。
3.4 枇杷果酱3.4.1 工艺流程原料选择→预处理→调配→加糖浓缩→装瓶→密封→杀菌→冷却→成品3.4.2 操作要点原料选择:要求枇杷果实充分成熟,以黄肉种为佳。
剔除病虫、伤烂果。
原料预处理:用清水洗净果实,在90热水中烫1~2 min,取出趁热用手工剥皮去核。
用孔径0.7~1mm的打浆机打浆1~2遍。
调配:每100kg果肉加80kg白砂糖和0.6~0.8kg的琼脂,柠檬酸适量。
成品中含酸量控制在0.5%~1%。
加糖浓缩:先将白砂糖配成75%的糖液并过滤,然后将糖液与混合浆料入锅加热浓缩。
浓缩中要注意控制火力,并不断搅拌,以加快浓缩速度和防止糊锅。
浓缩标志可任选一项判断:可溶性固形物达65%~67%;用木板挑起果酱呈片状下落;果酱中心温度达到105~106时出锅。
装瓶、密封:果酱出锅后,趁热装入已消过毒的容器中,封口温度80~90,密封后迅速杀菌冷却。
杀菌、冷却:密封后立即将瓶装入锅内,用蒸气杀菌。
5min内升温至100,保持20min,然后分段冷却到37左右。
擦净瓶外水珠,即可保存。
参考文献1 马成战.五月枇杷黄似桔.中国林业,1996.5:402 马成战.枇杷:润肺止咳.医药与保健,1997.12:413 腾跃.枇杷遍身皆是祛疾药.中国食品, 2003.9:444 胡又厘,林顺权.世界枇杷研究与生产.世界农业,2001.1:185 陈玉谊,等.福建枇杷叶初探.海峡医学,2003.3:42-446 李鹰,等.枇杷核提取物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探讨.中医药信息,1999.1:51-527 隆旺夫. 枇杷加工二法.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3.4:488 胡镧铟等.天然枇杷汁饮料的开发研制.食品科学,1996(17),12:48-509 许秀忠等. 枇杷酱的加工技术.福建农业科技,199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