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案_全册
2024年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6单元 测量(教案+学案)米有多长 教案
1米有多长。
(教材第53~55页)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使学生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重点: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难点:用米作为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的实际长度。
课件、米尺。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游乐园吗?师:长颈鹿和小乌龟在游乐园门口遇到了什么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情境图。
生1:小狗门卫告诉它们,身高1米以上要买票。
生2:我看门口1米处画的标记,长颈鹿的身高超过了1米,要买票;小乌龟的身高不足1米,不用买票。
师:观察得真仔细!看到了门口处1米的地方有标记。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1米有多长”的兴趣,为新课的教学奠定基础。
】1.认一认,想一想。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我们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现在请大家拿出直尺,找出1厘米给同桌看。
学生找出1厘米的长度,展示给同桌看。
师:同学们找得非常准确,100段这样的1厘米接起来就是1米。
看(出示米尺),这就是米尺,是我们今天认识的一位新朋友。
数一数是不是有100厘米。
学生自己数,明确1米就是100厘米。
我们可以写成:1米=100厘米。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在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米”作单位,“米”也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米尺认识“1米”的实际长度,既直观又简便。
用自己的方式描述,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让学生经历“米”和“厘米”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比一比,说一说。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一下1米有多长。
学生可能有多种回答,如有的学生边用两手比画边说,有的学生边比画自己的身高边说,有的学生说出课桌的长约是1米,等等,老师要给予鼓励。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2023最新-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8篇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整理的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8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知道1时=60分。
2、会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3、初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认识钟面。
2、初步了解时、分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
3、正确地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教学难点:了解时、分之间的关系;准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
教具准备:钟面、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个闹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复习旧知,引出新知1、猜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钟)2、师:闹钟有什么作用呢?3、关于钟表的知识你还知识哪些?(复习:时、针、分、秒针以及整时、半时)(准备复习题)师:其实关于闹钟的知识还有很多,让我一起学习!二、观察操作,探求新知(一)认识钟面1、师:首先,请同学们看这个钟面的构造,你有什么新发现?(看谁汇报的多)2、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演示)教师板书格:有12个大格共60个小格(1大格有5小格)(二)认识时、分1、师:请同学们看电脑演示:当分针走一小格表示多长时间?(一分)问: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几分?走2大格呢?走3大格呢?走5大格呢?那么走一圈呢?2、电脑演示: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久?问:时针从12走到1是过了几小时?从1走到2又是几小时?那么时针从8走到10呢?(三)认识时、分的关系(拔一拔)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时和分,下面请大家看屏幕演示,请你观察时针和分针都有什么变化?观察后然后小组讨论以下通过他们的变化你又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巡视。
师:谁愿意汇报一下你的发现?生:分针拨了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有些是确定的。
2、会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等词汇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学习中接触不确定现象,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认识,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亲身感受,获得直观的体验。
教学时,应重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有趣的猜测活动中感受不确定现象。
教师应充分地给学生提供猜测、实验、探索、验证的时间,使学生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自己体会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性。
三、学生分析我校是一所全州闻名的学校,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
教室里配备了电脑,为使用多媒体课件提供了条件,非常有利于低年级的教师创设生动的情境,开展丰富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市区,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教学中我一直培养学生写数学日记,学生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了解周围的事物,从数学角度去发现、分析生活。
我班学生比较喜欢体育运动,特别是足球,因此,我设计了一个有关足球的活动。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师:同学们,我的手里有一枚硬币,猜猜这枚硬币在我的左手还是右手?(学生进行猜测)师:有的同学认为在左手,有的同学认为在右手,在这种不能肯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怎么说?生: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
( 评析引入比较自然、合理。
)师:你们瞧,硬币在老师的右手。
(出示硬币)师:硬币有两个面,一个是正面,一个是反面,老师这样一抛(抛硬币),硬币落下后,结果会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抛硬币的游戏,好吗?( 评析刚提出问题没让学生进行猜测,就让学生做试验验证,没有引起学生的心理需要。
可让学生猜测,再验证。
)(板书:抛硬币)(二)实践验证,探索求知1、活动一:抛硬币。
(请一学生抛硬币,其余学生做记录。
北师大版最新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4篇)
北师大版最新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4篇)2023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单元内容:教材第2-8页的内容。
单元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2、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单元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第一课时时、分、秒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
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重点: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
)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③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④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16篇)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16篇)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41-42页。
【教学目标】1.经历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1刻度表示1或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会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
3.在具体情境中积累收集、解读数据的经验,在和同伴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会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
【教学过程】一、统计分类——展现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1.情景引入,统计分类:学校食堂打算重新粉刷一下墙壁,现在有三种备选方案,绿色、蓝色和黄色。
小朋友们喜欢什么颜色呢?2.经历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并形成示范性板书。
【设计意图】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结构。
【评价关注点】学生具有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3.对比统计表与统计图的价值。
抢答1:第2组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怎么看出来的?抢答2:第2组喜欢三种颜色的一共有多少人?怎么知道的?【设计意图】在对比中让学生理解统计表与统计图各自的价值:统计表便于计算,统计图便于观察数量的多少。
【评价关注点】学生能说出观察指向。
4.根据条形统计图口答。
统计了什么内容?统计了哪些项目?1格表示多少?雨天比阴天多几天?【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读图的一般步骤“先看标题,知道统计主题;再看横轴,了解统计项目;然后根据直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评价关注点】学生能正确回答。
二、深化理解——突破1格表示2的教学难点1.情景引入:除了粉刷墙壁,食堂还打算在墙壁上画一些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
分别出示两张条形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探讨问题:1)最爱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多?【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刻度不同的。
条形统计图中,直条高的数量不一定多。
【评价关注点】学生知道“在1刻度代表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中,直条所表示的数量”。
二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教案(集锦8篇)
二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教案(集锦8篇)二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66—67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实际情境中,让孩子建立一分钟和一秒钟的概念,体会分与秒的关系。
2、过程目标:在具体活动中,让孩子亲身体验一分钟的长短,从中感受时间的意义。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从小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好习惯以及培养孩子的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一分钟的概念教学难点:估计一分钟有多长教学准备:课件、光盘、实物钟表、秒表。
学生准备:每人一个钟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促学师:请大家看屏幕:一分钟(出示课件——来自人教版语文第三册第七课《一分钟》这篇课文)“丁零零,闹钟响了,元元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过了一分钟,元元起床了,他很快地洗了脸,吃了早点,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他起初用走的,后来一看手表说:“糟糕,快迟到了。
于是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他只能走路上学了,当他走到学校门口,一看手表说:“糟糕,迟到了二十分钟,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师:“看完这个故事,大家想说什么?”生自由发言。
师:“是啊!一分钟很重要,那么一分钟究竟有多长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分钟。
”(板书:一分钟)二、实践活动、探索新知。
1、一分钟有多长A、观察探索师:请大家静静地看屏幕,我们一起来认识一分钟。
(出示课件钟表——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的全过程)师:同学们,这就是一分钟。
(板书:1分钟)师:刚才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秒针走了一圈。
师:哪根针是秒针?生:又细又长的那根针是秒针。
师:对,最细最长的那根针是秒针。
师:秒针走的时候你有没有听到什么?生:我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
师:是啊,秒针滴答一声走过一小格是一秒。
师再次操作课件演示一秒,得出(板书:秒针走1小格是1秒),那刚才同学们看到秒针走了一圈,那是走了几秒呢?请大家再看一次钟面,轻声的数一数秒针一圈走过几小格?(出示课件钟表——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的全过程)师:你发现了什么?生:秒针走一圈是60秒。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一、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
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积极认真。
有少数孩子,缺少一定的数学学习的能力,或自我约束力差,或反应速度比较慢,或思维呆滞,或因家庭等原因,造成基础较其他同学弱一些,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差一些。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两极分化现象已经出现,对于同一个学习任务,孩子们完成需要的时间可能相差也比较大。
学生的问题意识还不强,质疑能力很弱,独立思考的意识较欠缺,自主学习能力也不是很好,合作学习方法还有待提高。
这些问题都是新学期教学需要关注的重点。
二、教材分析:(一)数与代数:1.数的运算:包括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乘法的认识和乘法口诀;除法的认识和用口诀求商,包括《加与减》、《数一数与乘法》、《2-5的乘法口诀》、《分一分与除法》、《6-9的乘法口诀》、《除法》单元。
2.常见的量:包括圆角分的认识,包括《购物》单元(二)图形与几何:1.测量:包括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厘米、米的认识,包括《测量》单元;2.图形的运动:包括在活动中积累同学运动的经验、欣赏与设计,包括《图形的变化》单元;(三)综合与实践:包括班级旧物市场、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包括《数学好玩》单元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加与减;购物;数一数与乘法;图形的变化;2-5的乘法口诀;整理与复习;测量;分一分与除法;6-9的乘法口诀;数学好玩;除法;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1.第一单元“加与减”。
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读懂情境中或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会分析数量关系,并运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能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案(全册)
第一单元《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复备人:一、教材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加与减》第2页:谁的得分高。
二、教学目标: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
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3、能正确计算100以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4、在计算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100以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2、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运用100以数的连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玩套圈游戏,看看谁的得分高。
(二)探究新知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指名口述题意。
2、出示统计表,说一说你从表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3、小组讨论:他们谁说的对?4、独立完成:算一算他们分别得了多少分?到底谁获胜?(1)计算淘气的总分:24+30+41=95先与同桌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再向全班同学汇报。
生1:可以用竖式计算:2 4+ 3 05 4先把前两个数抄写下来,相同数位要对齐再进行计算,得数是53。
在54 的下面对齐数位写出41,54与41相加,先算各位,再算十位。
结果是955 4+4 19 5生2:也可以把三个数字都抄下来,相同数位对齐,再进行计算。
:2 43 0+ 4 195(2)计算笑笑的总分:23+44+29=96笑笑的三次成绩分别是23、44、29,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笑笑最后的总分是多少?结论:淘气95分,笑笑96分,笑笑的总分比淘气的高,所以笑笑赢了。
3、小结:100以的连续加法,同学们在做题时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个位相加满10,要向前一位进1。
(三)巩固练习1、竖式计算下面各题34+26+29= 37+28+34= 16+35+57=2、下表是我国运动员在近几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
全册教学设计(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全册教学设计(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有10个单元,分别是:认识数字15,认识数字610,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货币,长度和面积,角的初步认识,对称和规律,简单几何图形,时间和日期,生活中的数学。
每个单元都包含了丰富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数字认识、加法和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通过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2. 教学重点: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几何图形的特征和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教具模型等。
2. 学具:练习本、文具、几何图形模型、计数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购物、测量长度等,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知识点讲解:利用课件和教具模型,讲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关键知识点和逻辑关系。
七、作业设计1. 2 + 3 = ?2. 5 2 = ?3. 4 + 6 = ?4. 8 5 = ?2. 答案:1. 2 + 3 = 52. 5 2 = 33. 4 + 6 = 104. 8 5 = 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但在实际应用中仍有一定的困难。
针对这一情况,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练习,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同时,我还打算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探索更多的数学规律和几何图形的特征。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优秀5篇)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优秀5篇)2024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学反思二年级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学设计(五篇)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
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
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北师大版(5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五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2024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2024年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集5篇(大全)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最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通用六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2024年新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及反思(5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2024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教案(大全五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篇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篇教案在编写的时候,你们务必要考虑逻辑思路清晰,我们在制定教案之前,一定要对自己的教学任务进行合理的分析,下面是作者为您分享的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知道量比较长的物体要用米做单位,会用米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教学难点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和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绳子、学生尺、等教学过程游戏导入,引起认知冲突请学生用厘米量黑板。
(课独自探索,也可与他人合作)认识米提问:这样测量你感觉怎样?(麻烦)要想方便的测量就要认识另外一种尺子米尺。
介绍米尺展示米尺,告诉学生从1100厘米着一段正好是1米。
建立表象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
获蒋两臂张开伸平庸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
用米量用不同的方法测量1米的绳子长是多少厘米?汇报方法(得出1米就是100厘米)实践活动测一测,你跳远的距离是多少米?四人一组,分组操作。
每人量一物,其他同学监督帮助。
量一量:黑板长、宽,教室长、宽及教室门的高和宽。
学会解决实际问题1、小华用一根3米长的竹竿量水深,竹竿露出水面1米。
水深多少米?2、找一根绳子和一把米尺,去量一课树干周围有多长。
想一想,应该怎样量?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1米到底有多长?怎样估测物体的长度?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2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时、分的知识,初步养成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初步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
3、结合生活实际认识钟表,能准确地读出、写出钟面上的时刻。
教学重点:认识钟表,准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准备:课件、钟面,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师出示主题图:我们赢了。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11篇)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北师大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11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内容,作者精心整理了11篇北师大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欢迎查阅与参考。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4–65页《分香蕉》。
教学目标:1、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的意义。
难点: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全班同学背诵乘法口诀。
二、激趣导课同学们你们家里来过客人吗?你们知道吗,今天,智慧老人家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是两只可爱的小猴子。
智慧老人拿出又大又长的香蕉给他们当午餐,看一看有多少根香蕉?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要把12根香蕉分给2只小猴子,怎样分才公平呢?(平均分)谁能说一下什么是平均分?智慧老人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帮忙分香蕉,你们愿意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香蕉”。
三、探究交流、学习新知活动一: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
1、请你用学具代替香蕉分一分。
2、谁来说说你分的结果?3、如果我们都没有学具可怎么办?大家还有没有别的方法,知道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吗?4、你真了不起。
大家知道吗,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
(屏显:12÷2)÷叫什么名字?除号长什么模样啊?(中间有一横,上面有一个小圆点,下面也有一个小圆点,大小一样,对得很整齐。
领学生读2遍——“除号”)5、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12是表示什么?这2又表示什么?“12”是平均分的香蕉的总数,写在了除号的前边。
二年级数学北师大版教案(精选24篇)
二年级数学北师大版教案(精选24篇)二年级数学北师大版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页、第7页。
教学目标:1、能根据具体情况呵呵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2、进一步巩固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关系,能根据情境图写出乘法算式。
3、熟记乘法算式中的各个部分的名称,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4、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类推和迁移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重点: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亲爱的同学们,你还记得吗?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一起走进了《儿童乐园》,认识了乘法,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研究乘法,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复习旧知1、读一读。
(1)2×3=6 3×2=6(2)5×4=20 4×5=20(3)3×7=21 7×3=212、说出乘法算式。
(1)6个8相加:6×8或8×6(2)9个2相加:9×2或2×9。
(3)3个5相加:3×5或5×3。
3、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加法:7+7+7+7+7=35(个)乘法:7×5=35(个)或5×7=35(个)三、学习新知师:同学们,你玩过积木吗?玩积木是一种有趣的智力游戏,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些。
把你看到的说一说。
生1:五颜六色的积木真漂亮!生2:一排排的积木真整齐!生3:我看到一共有5排积木,每一排都有7块。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么多的积木,到底有多少块呢?(老师听到有的同学已经开始数了:1、2、3、4、5……,一直数到了35。
原来,这些积木有35块。
可是,这样一块一块地数太慢了。
你能想出一个好办法,让我们又快又对地数出积木的块数吗?咱们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数的吧!有的小朋友在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些积木并不是随意摆放的,它们的摆放是有规律的,横着看,每排积木的块数都是7,就可以7块7块地数,有这样的5排,数5次就可以了。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精选6篇)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精选6篇)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结合“儿童乐园”这一现实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从相同加数连加的运算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掌握它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3.结合具体情境,会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的学习内容,本节课是在上一节“数一数”的基础上,结合“儿童乐园”的现实情境,不仅让学生经历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计算相同加数连加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并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教材已经取消了被乘数与乘数的区分。
会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写成乘法算式,或者会用相应的相同加数连加算式计算乘法算式的结果,都是学生是否理解乘法运算意义的标志。
把相同加数连加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关键是确定两个乘数各是多少:一个乘数就是相同的加数,不会出错;另一个乘数是相同加数的个数,它隐含在连加算式中,要加以强调。
这也是教材设计的一个亮点。
强调这一点,有助于加深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昌吉市第一小学地处郊区,与农村相邻。
由于地处城乡结合处,学生生源多属于农村及外地打工子女,学生虽有吃苦耐劳精神,但由于生活环境、经济状况都较差,学生接受外界信息资源条件较差。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师:同学们,我们数学的王国里有一个欢声笑语的地方,那就是“儿童乐园”!想去看一看吗?请看大屏幕,(电脑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些什么?谁来说一说?生:有乘飞机的,划船的,还有坐火车的。
生:我发现了每架飞机上的人数同样多,每节车厢的人数同样多。
师:能根据这幅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吗?小组合作提问题,并列式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复备人:一、教材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加与减》第2页:谁的得分高。
二、教学目标: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
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3、能正确计算100以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4、在计算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100以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2、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运用100以数的连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玩套圈游戏,看看谁的得分高。
(二)探究新知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指名口述题意。
2、出示统计表,说一说你从表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3、小组讨论:他们谁说的对?4、独立完成:算一算他们分别得了多少分?到底谁获胜?(1)计算淘气的总分:24+30+41=95先与同桌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再向全班同学汇报。
生1:可以用竖式计算:2 4+ 3 05 4先把前两个数抄写下来,相同数位要对齐再进行计算,得数是53。
在54 的下面对齐数位写出41,54与41相加,先算各位,再算十位。
结果是955 4+ 4 19 5生2:也可以把三个数字都抄下来,相同数位对齐,再进行计算。
:2 43 0+ 4 19 5(2)计算笑笑的总分:23+44+29=96笑笑的三次成绩分别是23、44、29,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笑笑最后的总分是多少?结论:淘气95分,笑笑96分,笑笑的总分比淘气的高,所以笑笑赢了。
3、小结:100以的连续加法,同学们在做题时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个位相加满10,要向前一位进1。
(三)巩固练习1、竖式计算下面各题34+26+29= 37+28+34= 16+35+57=2、下表是我国运动员在近几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
(1)先估计一下,哪年获得的奖牌多?(2)1996年获奖牌多少块?(16+22+12=50)(3)2000年获奖牌多少块?(28+16+15=59)(4)2008年奥运会将在举办,你估计我国运动员将会获得多少金牌?(5)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的连续加法,同学们在做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加起;3、哪一位相加满10,要向前一位进1。
所以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六、板书设计:谁的得分高———连加运算淘气:24+30+41=()2 4 5 4 2 4+ 3 0 + 4 1 3 0—————— + 4 15 4 9 5 ———9 5笑笑:()□()□()=()答:淘气共得了()分,笑笑共得了()分,()获胜。
《秋游》教学设计主备人:平山第一小学黄丽燕审核人:惠东县实验小学慧坚教育局教研室金凤复备人:一、教学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加与减》第4页:秋游。
二、教学目标:1、教材分析:注重利用情境图发展学生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话,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以及数学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
通过数学情境引导学生理解算式中每一步的实际意义,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学情分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明白,要知道还有多少个空座位,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
3、具体目标:(1)能从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
(2)经历探索连减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方法,并能够准确地进行计算。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列竖式计算连减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计算:24+16+27 49+17+32 15+26+44 33+29+252、谈话引入:师:同学们来到了海洋公园。
他们马上要乘船到海上游览一圈了。
(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核心过程推进1、观图,获取信息。
(1)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出示情境图,发展学生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2)生观图,获取信息。
(3)学生汇报:(1)船上可以坐90人。
(2)有两队学生,一队有45人,一队有25人。
2、出示并解决问题。
问题一: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请您帮工作人员算一算,这样才能知道还可以上多少游客。
)(1)生读问题,独立思考。
(2)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在练习本上边列式边说明。
师:请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组员可以适当补充。
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听完后可以质疑。
引导学生理解算式中每一步的实际意义,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通过对话,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以及数学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
(3)学生汇报:思路一:①方法分析:要求船上有多少个空座位,可以用可乘人数依次减去两队的人数,列式为:90-45-25。
师:请尝试用竖式计算。
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计算方法。
②探究90-45-25的计算方法。
生1:黑板上列竖式计算,其他学生练习本上试算。
(借板演题统一订正)生2:90—45=45 45—25=20师:还有其他解题思路吗?思路二:①方法分析:求船上有多少个空座位,可以先求出两队的总人数,再用可乘人数减去两队的总人数,就是船上还有多少空座位。
②生:45+25=70 90—70=20问题二:乘车返回学校,还有多少人没上车?(70人乘车返回学校,第一辆车上有38人,第二辆车上有24人,还有多少人没上车?)(1)首先找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然后思考解题思路。
(3)最后列式计算。
学生先独立读题,然后在小组里一起说一说已知条件,所求问题和解题思路。
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列式计算后,在小组订正。
同伴互助。
得出结果:38+24=62(人) 70-62=8(人)(三)巩固练习第5页练一练第2题和第1题的第二幅图。
(作业本上分组独立完成两题,统一订正,同桌互批。
)(四)课堂小结100以的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五)布置作业练一练第1题第一幅图;第3题;第4题(小组完成)课后,作业本上完成。
(通过反馈,了解学生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有针对性的辅导学困生,改进教学。
)六、板书设计:秋游——连减运算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1)90-45-25=( 20 )(个)(2)45+25=70(个)90—70=20(个)答: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 )个空座位。
《星星合唱队》教学设计主备人:平山第一小学蔡春燕审核人:惠东县实验小学慧坚教育局教研室金凤复备人:一、教材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加与减》第6、7页:星星合唱队。
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掌握100以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2、教学难点:优化算法,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生:喜欢)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情境图。
师:谁能看着情境图说说图中的合唱队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时,关注学生是否发现了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1)合唱队的人数变了。
(2)合唱队原来有52人,今年有9人毕业了,又新加入15人。
(3)合唱队加入的人比毕业的人多。
师: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多呀!可是老师就是没有明白,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生1:毕业的人数少,新加入的人数多,所以应该是比原来多了。
生2:新加入的比离开的人数多,当然是现在人多了。
师:同学们不仅回答了老师的问题,还讲出了道理,真棒!(二)自主探索1、师:根据图中的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对学生提出的一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可以现场解答。
)生: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师:要求“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怎样列算式?(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15-9=6(人) 52+6=58(人) ;52-9=43(人) 43+15=58(人) ;52-9+15)在学生列出:52-9+15之后,启发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如:原来有52人,毕业离开了9人,就是少了9人,所以是52-9,,又加入了15人,就是又多了15人,应该再加上15。
如果学生的答案没有出现综合算式,师生就一起把两个算式改为一个算式,并告诉学生这样的算式叫作加减混合算式。
师:这样的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及时巡视,一方面,发现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必要的指导。
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出现的算法以及算法中出现的问题,准备下一步组织学生交流。
)师:把你的算法向大家介绍一下,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是多少。
(一般方法是:先算52减9,再加15,结果等于58。
如果出现先算52加15再减9的算法,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并谈谈看法。
同时说明一般情况下的计算方法。
)师: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情况下,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师:谁愿意把你用的竖式计算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多数学生可能会用两个竖式计算,如果学生出现一个竖式的,就直接指导;如果没有出现,教师就主动介绍。
)师: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用一个竖式进行计算。
2、说一说,再列式算一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5习题)师:同学们,这两道习题你能解答吗?学生尝试解答第一题后,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说是怎样想的。
关键弄清:叔叔比淘气大29岁,就是8+29=37(岁),说明叔叔37岁;阿姨比叔叔小5岁,就是叔叔年龄减去5岁,所以写成一个算是就是8+29-5。
让学生到前面板演竖式计算的过程。
然后再进行第二题的解答并组织学生交流想法和计算过程。
(三)练习巩固完成课本第7页练一练的题目。
(四)总结提升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六、板书设计星星合唱队————加减混合运算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52-9+15=58(人)5 2 4 3 5 2— 9 + 1 5 - 9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___4 35 8 4 3+ 1 5_____________5 8答:合唱队现在有58人。
第二单元《买文具》教学设计复备人:一、教材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三册第二单元《购物》第10、11页:买文具。
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经历购物过程,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积累购物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