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公民意味着什么 第一课时 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意味着什么》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第三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主要让学生理解公民的概念,明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公民在社会中的责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理解公民的意义,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公民意识,但对公民的定义和权利义务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生活中接触到了一些关于公民的问题,但缺乏系统的知识和分析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逐步深入理解公民的概念和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公民的定义,明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公民在社会中的责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公民的定义,明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公民在社会中的责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深入理解公民的概念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
通过生活情境和案例,引导学生体验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如案例、图片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相关的内容,了解公民的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在公共场所遵守秩序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民?公民在社会中的作用是什么?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公民在社会中的责任。
如环保志愿者保护环境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公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案例中公民的行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通过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公民的概念和意义。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公民的概念和权利义务的理解。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3《公民意味着什么》教学设计1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3《公民意味着什么》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公民意味着什么》是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三课的内容。
本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公民的概念,认识到成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使他们明白公民不仅享有各种权利,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公民意识,但对公民的定义和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可能还不够清晰。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一些与公民相关的情境,但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公民的概念。
此外,学生可能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但需要进一步引导他们理解权利与义务的相互依存和统一。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公民的概念,知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身为公民而自豪的情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概念,掌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权利与义务的相互依存和统一,培养正确的公民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化对公民概念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三课《公民意味着什么》。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案例、图片、视频等。
3.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文章、案例,供学生课堂讨论使用。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公民吗?”引发学生的思考。
接着,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概念和权利义务。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教材中的案例,如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案例中的细节,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公民意味着什么 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本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公民的概念及其意义。
2.能够掌握公民应承担的权利和义务。
3.能够理解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本课时教学重点:1.公民的概念及其意义。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本课时教学难点:1.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教学内容:1. 课前热身出示图片:国旗、国徽、国家领导人等,引导学生对国家有初步了解。
2. 导入新课出示“公民”二字,问学生是否了解公民的含义。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是不是公民?公民有哪些权利和义务?3. 听说科普1.请学生听单词“公民”的音频,了解公民的基本概念;2.请学生与同桌合作,讨论公民应该承担的权利和义务,老师选几组同学发言。
4. 知识讲解1.讲解什么是公民。
公民是指在一定国家或地区内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人身自由等政治权利,并承担相应责任和义务的人。
2.讲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自由、人身自由等。
义务:遵守法律、积极拥护祖国、保守国家秘密等。
5.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思考公民和国家的关系,各组派代表发言,让全班同学讨论,最后老师点拨。
6. 课堂练习老师出示多幅图画,让学生结合公民的含义,分析各种情况是否符合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课后作业1.画一幅图,图中包括自己所有符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2.选择一篇新闻报道,分析其中涉及的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情况。
课堂总结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公民,公民有哪些权利和义务;2.掌握了公民与国家的关系;3.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拥护祖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成为有益的公民。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公民意味着什么》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公民的概念,明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公民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做一个合格公民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公民意识,但对于公民的定义、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概念,明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知道公民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做一个合格公民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公民的概念,明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难点:让学生深刻理解公民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事例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公民的概念、权利和义务,增强学生的认知。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公民在生活中的一幕幕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民?公民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公民的定义、权利和义务。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公民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4.讨论交流:全班交流,分享各组讨论的成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民的概念。
5.案例分析:出示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否具备公民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做一个合格公民的重要性。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公民意味着什么教案
《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PPT2身份23预设2:在公园里,我的身份是游客。
预设3:在亲戚家,我的身份是客人。
预设4:在马路上,我的身份是行人。
3.发现:从刚才的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PPT4)预设1:场合不同,我们的身份也不同。
预设2:同一个人,有很多不同的身份。
4.小结:是的,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相同的,那就是公民。
我们共同的身份是——中国公民。
5.猜测:出示P22情境图1,猜一猜彼得的身份是什么?预设:1:彼得是英语外教。
预设2:彼得是英国公民。
6.交流:是的,彼得既是英语外教,也是英国人。
你是怎么理解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等不同身份的?预设1:他们的出生地不同。
预设2 :他们的外貌皮肤不同。
预设3:他们的语言不同。
给教材中的情境图配音,让原本静态的图片和文字变得动态、立体、鲜活,助推学生充分对话教材中的情境图,在感知、分析、综合、想象等思维过程中初步理解国籍和公民身份的联系。
预设4:他们的国家不同。
7.小结:没错,国籍是判断一个人属于哪个国家的根本依据。
8.思考:出示P22情境图2,想一想机场的边检处为什么要设置“中国公民”通道和“外国人”通道?预设1: 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分区查验。
预设2:可以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
9.小结:因为我们是中国公民,所以走的是中国公民的专属通道。
(二)公民身份的概念过渡语:那么,“公民”一词来自于哪里呢?1.阅读:自学p24活动园(PPT7)2.同桌讨论:古代希腊公民与现代希腊公民身份的不同3.全班交流(PPT8)预设1:古代希腊公民指的是贵族,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不包括贫民和奴隶。
预设2:现代希腊公民指的是合法获得该国国籍的人。
包通过自主阅读、概念对比,了解“公民”的文化起源,知道古代和现代希腊公民的区别,从而明白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前置作业背景“公民意味着什么”的教学案例城西小学樊燕霞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第1板块(22页-24页)第一课时二、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公民意识教育,是本单元的起点。
对于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讲,他们公民意识薄弱,普遍缺乏公民身份认同和公民意识缺失等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有必要从公民身份和基本内涵这些基本的知识开始。
通过本课的自主学习和引导性教学,唤起和强化学生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重视公民意识的自我形成和公民素质的自我提高,深化国家观念,提高个人的公民道德水平和民主意识,养成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良好习惯。
三、学情分析:1.认知结构方面:学生在日常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中,可能通过阅读、大众传媒或与成年人的谈话,已接触过“公民”一词,但在认知上一般倾向于“人”的说法,未能在法律上、权利与义务的角度上了解公民的含义。
2.情感态度方面:六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前期,心理上的自我意识和独立需求为公民权利意识的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心理基础;但由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在情感和理性方面的发展尚不平衡,关于公民义务的道理可能对部分学生来说会难以理解。
3.由于这一代青少年中有数量众多的独生子女,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义务意识较为浅薄。
对他们进行权利和义务的教育,对培养青少年的健全的人格成为合格的公民,是很有必要的。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法律所规定的“公民”的含义,掌握自己所具有的中国公民身份的确认方法;明白公民身份的基本内涵;体会树立公民意识的重要性,懂得如何提高自身的公民素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探究、讨论等方法,使学生懂得运用相关的法律规定去分析一些与公民身份有关的情境问题和简单材料,提高阅读与分析材料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强化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感悟公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从感情上热爱自己的国家;从理性上理解作为公民,个人与国家所具有的法律关系;重视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的提高,深化国家观念,养成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良好习惯。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公民身份从何而来第一节公民意味着什么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公民⾝份从何⽽来第⼀节公民意味着什么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活动环节⼀:情境导⼊教师活动 1:1.在国际交往中,⼈们通常会问,你是哪个国家的⼈?这实际是在问:你是哪国公民?我们可以⾃豪地说,我是中国⼈,我是中国公民。
2. 在国内,我们的⾝份在不同的场合也会发⽣变化,但是,有⼀个⾝份是共同的,那就是公民。
3.那么什么是公民,什么⼜是中国公民;公民与国籍有什么关系?接下来我们就⼀起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
学⽣活动 1:1.看书本第22页活动园,思考后交流活动园提出的问题:(1)你是怎么理解中国⼈、美国⼈、英国⼈、⽇本⼈等不同⾝份的?(2)想⼀想:机场的边检处为什么设置“中国公民”通道和“外国⼈”通道?(提⽰:外国⼈出⼊境不同于中国公民,边检机关需要对外国⼈持⽤的护照证件、签证、来华事由和停居留事项进⾏必要的识别、询问和核查。
所以⼯作量较⼤,耗时也⽐较长。
”为了适应现场外国⼈出⼊境通关需求变化,保障外国⼈的通关效率。
所以机场的边检处设置“中国公民”通道和“外国⼈”通道。
)2.交流:说说⾃⼰都有哪些⾝份?我们共同的⾝份是什么?活动意图说明:学⽣结合活动园交流导⼊,引导学⽣明确公民⾝份和国家有密切关系,为本节课开篇布局做好有效铺垫。
环节⼆:公民与国家教师活动 2:1.公民是指具有⼀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
2.国籍取得的⽅式⼀般有两种:⼀种是以出⽣的⽅式取得,这是取得国籍最普遍的⽅学⽣活动 2:1.⾃主学习书本24页活动园。
思考后⼩组交流:(1)结合“公民”⼀词的起源,谈谈你的认识。
(提⽰: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公民是法律概念。
)(2)什么是公民?公民与国籍有什么关系,公民⾝份⼜有哪些内涵?(提⽰:公民指具有本国国籍,并按照宪法或法律规式;另⼀种是加⼊某国国籍,即通过婚姻关系、收养关系、⾃愿申请等⽅式⽽取得。
3.⼩结:国籍的含义与取得⽅式。
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意味着什么》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三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定义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使学生认识到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使命,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公民意识,但对公民的定义和权利义务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案例来理解和掌握公民的概念,以及作为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此外,学生对法治观念的认知也需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定义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2.培养学生作为公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公民的定义及其权利与义务。
2.如何培养学生作为公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公民的概念。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境模拟法:设置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实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和讨论。
2.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以便进行课堂教学。
3.准备时间:2课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一些与公民相关的场景,如选举、公益活动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民?2.呈现(10分钟)介绍公民的定义和权利与义务,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公民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5分钟)提问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公民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拓展(5分钟)情境模拟: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公民意味着什么》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5、小提示:在家里,我们是孩子;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场,我们是顾客。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公民。
6、播放视频《中国有56个民族,外国人成中国公民后,会被分到哪个族》
7、讨论:
(1)外国人也能成为中国公民吗?
(2)要成为中国公民都有哪些条件呢?
知道身份证的用途。
懂得要配合警察查验身份证。
学会妥善保管身份信息。
课堂小结
我们是中国公民,我们拥有证明自己的身份证,我们要学会妥善保管自己的个人信息。
总结提升
板书
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
1、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2、认识居民身份证
课题
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二课时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公民意识,承担公民责任。
(1)你有居民身份证吗?说一说,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
(2)这些数字有什么含义呢?为什么我的身份证有效期与爸爸妈妈的不一样?
3、认识居民身份证。
4、活动园:身份证用处知多少。
5、讨论:想一想,说一说,身份证还有哪些用处?
6、新闻:拘了!男子拒绝乘警查身份证,理由是丢面子。
(2)你认为一个国家当中,应当让每个人都拥有公民身份吗?为什么?
12、小提示:在一个国家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平等地拥有公民的身份,我们平等地拥有公民的权利。因此,我们也要平等地履行公民的义务,承担属于公民的责任,做合格公民。
【认识居民身份证】
1、思考:什么东西能够证明我们公民的身份呢?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1课时,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1课时,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意味着什么》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三课时的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公民身份的来源,从而认识到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公民意识,但对公民身份的来源和意义还不够清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公民身份,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民身份的来源,认识到成为公民的意义。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公民意识。
3.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使学生明白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四. 教学重难点1.公民身份的来源。
2.公民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公民身份的意义。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公民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
2.制作课件和教学道具。
3.安排教室座位,便于学生讨论和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的国旗、国徽等象征国家权威的标志,引导学生产生自豪感,进而引出公民身份的话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公民身份的来源。
案例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如古代的诸侯割据、近代的革命等。
通过分析案例,使学生认识到成为公民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思考以下问题:a.公民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和能力?b.公民应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c.公民如何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每组讨论后,选代表进行分享。
教师点评并总结。
4.巩固(5分钟)利用教学道具,如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卡片,让学生进行互动游戏。
通过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公民身份的意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公民意味着什么》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三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主要让学生理解公民的概念,认识到成为公民的意义和责任。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公民意识,但对公民的内涵和意义还不够深入理解。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公民概念多局限于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等方面,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认识不足。
因此,在本课时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实例和讨论,深入理解公民的内涵,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培养成为合格公民的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公民的概念,认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学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增强公民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自觉遵纪守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公民的概念,认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教学难点:学生学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资料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公民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公民的意义和责任。
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表现,引导学生学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件,让学生深入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培养公民意识。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树立合格公民的意识。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1课时)(教学设计)
六上道德与法治《公民意味着什么》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了解公民身份的基本概念,理解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2)学生能够认识居民身份证,并知道其重要性及用途。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公民身份的意义。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居民身份证,掌握其基本信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成为合格公民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维护公民权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公民身份的含义及来源。
认识居民身份证,理解其重要性。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民身份与个人、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公民身份的定义、来源、居民身份证的样本及功能介绍。
2. 居民身份证实物或图片,供学生观察。
3. 相关案例分析材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提问导入:你们知道什么是公民吗?为什么我们要成为公民?2.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公民意味着什么,了解公民身份从何而来,以及我们如何成为合格的中国公民。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上课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们知道什么是公民吗?学生A:老师,我知道!公民就是拥有某个国家国籍的人。
老师定:很好,A同学回答得很准确。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成为公民呢?学生B:我觉得成为公民就意味着我们享有权利,比如受教育的权利、选举权等,同时也要履行义务,比如遵守法律、纳税等。
老师:B同学说得很全面。
作为公民,我们确实享有很多权利,但同时也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那么,接下来我们要一起探讨的课题就是‘公民意味着什么’。
老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公民意味着什么’,了解公民身份从何而来,以及我们如何成为合格的中国公民。
学生C:老师,我们怎么才能成为合格的中国公民呢?老师:这个问题正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内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公民身份是如何获得的,然后学习如何行使我们的权利、履行我们的义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上《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上《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上《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概念,认识到成为公民的意义和责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公民的身份所带来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本课时内容是整个单元的基础,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但对于公民的内涵和责任理解不深。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感受到自己是公民,但未必能明确公民的定义和义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民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概念,明确公民的身份所带来的权利和义务。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公民意识。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公民的概念和内涵。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3.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公民的意义和责任。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公民的行为准则。
3.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公民的理解和看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呈现和分析。
2.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讨论话题。
3.准备教学PPT,展示教材内容和相关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的国旗、国歌等,让学生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提问:作为中国人,我们有什么责任和义务?引出公民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实际表现。
提问:这些案例中的主人公具备了哪些公民素质?引导学生思考公民的行为准则。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你认为什么是公民?公民应具备哪些素质?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教师点评并总结,明确公民的内涵。
4.巩固(5分钟)提问:公民的身份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权利和义务?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 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第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理解公民的定义和公民的意义;2. 能够区分公民和非公民的特征;3. 能够了解和表述公民应该履行的权利和义务;4. 能够了解公民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理解公民的定义和公民的意义;2. 能够了解和表述公民应该履行的权利和义务;3. 能够了解公民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能够区分公民和非公民的特征;2. 能够了解公民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讨论法;3. 练习法。
教学资源:1. 课本;2. PPT。
教学程序:Step 1. 导入新课:使用PPT引入新课,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 你们觉得什么是公民?2. 为什么要有公民?展开讨论,引入新课。
Step 2. 内容讲解:1. 公民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一定权力和义务的人。
公民既有权利,也有义务。
2. 公民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选举权、言论自由、信仰自由、教育权、劳动权、住房权、自由移动权等。
3. 公民的义务包括但不限于:遵守法律、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缴税、参加公益活动等。
4. 区分公民和非公民的特征:拥有国籍、年龄、在所在的国家或地区居住一定年限等。
5. 公民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性:履行义务也是履行自己的权利,同时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也是一种表达公民权力的方式。
Step 3. 讨论互动:邀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讨论以下问题:1. 你们认为自己是公民吗?2. 你们认为公民的义务有哪些?3. 你们认为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Step 4. 练习:请学生就自己生活中的一件事情进行分析,看看这件事情是否涉及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如果是,分别是哪些。
Step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课堂知识,及时反馈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Step 6. 作业:1.学生回家后,可以找找身边的一些身份不同的人,了解他们是否是公民,并了解他们对于公民的看法;2.课后可以写一些公民应该履行的权利和义务,并画一幅图或者写一篇文章,发表在班级公告栏或者学校网站上。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公民意味着什么第 1 课时 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公民意味着什么第 1 课时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公民意味着什么第 1 课时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该课时旨在通过探讨公民身份的含义和来源,帮助学生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公民身份的含义和来源,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其能够分析和评价公民身份的重要性。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观念,培养公民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 了解公民身份的含义和来源。
- 掌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和评价公民身份的重要性。
-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鼓励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分享和交流观点。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他们对社会和公民意识的认识程度有所不同,部分学生可能对公民身份的含义和来源存在模糊或片面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促使他们从多个角度理解和评价公民身份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 教师准备一些图片或素材,展示给学生,例如一张包含不同职业人员的图片。
- 教师提问学生:“你认为这些人都有什么共同点?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 概念讲解:- 教师简要讲解公民身份的含义和来源,包括出生地、父母国籍等因素对公民身份的影响。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果一个人在中国出生,但父母是外国人,那他的公民身份是什么?”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得出结论。
3. 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
- 教师提供一个情境,例如:假设你们是一家移民局的工作人员,请你们讨论以下情况并给出合理的判断。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并形成共识。
- 情境示例:一个孩子在中国出生,父母是法国人,孩子在中国长大并接受教育,那么他的公民身份是什么?4. 观点分享和总结:- 邀请不同小组的代表分享他们讨论的情况和结论。
3 公民意味着什么 (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3 公民意味着什么一.教学目标1、懂得什么是公民,以及取得国籍的方式。
2、了解身份证的信息及用途。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国籍与公民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在商场里,我们作为顾客出现,在医院,我们是......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场合,我们有着不同的身份。
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公民。
(二)活动园1.师:自由学习22 页的活动园及问题。
2.讨论:(1)怎么理解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等不同身份?(2)想一想,机场的边检处为什么设置“中国公民”通道和“外国人”通道? 请同学们结合知识窗,讨论一下。
(参与讨论,课件出示)(三)知识窗师:通过前面的学习,了解了中国人、美国人等指的是哪一国的公民,那么请看屏幕,她是谁?哪国人?美国人,美国公民。
为什么?1. 了解公民的概念。
(指名读知识窗)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2.了解国籍的概念。
国籍是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
国籍是判断一个人属于哪个国家的根本依据。
注意:(1)个人具有某国国籍就是该国公民。
(以刘亦菲为例。
)(2)公民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
(以受教育权和接受教育的义务为例。
)3.哪些人是中国公民?(1)我国法律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板书)有中国国籍即中国公民。
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哪些?(指名答)阅读课本第23 页,引导学生讨论其中的知识点。
探究:①要成为中国公民或退出中国国籍都有哪些条件呢?②外国人也能成为中国公民吗?(2)结论:①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②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经申请批准加人中国国籍。
③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中国公民具备法定条件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
拓展:公民和人民是一个意思么?区别是什么?(课件出示)(四)活动园师:学习了现代公民的含义,那么来了解一下,公民一词来源哪里呢?自读24 页活动园,并思考古代希腊公民与古罗马公民是哪些人?(五)认识居民身份证了解了国籍和公民的概念,什么能证明我们的身份?(板书)身份证1.你有身份证吗?印有哪些信息?2.每一个公民的身份证号码是独一无二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
六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公民意味着什么》教案
六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公民意味着什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公民的概念和基本权利义务,认识公民身份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3.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公民的概念和权利义务,培养公民意识。
2.难点: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情境模拟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公民参与社会活动的视频,如志愿者服务、社区治理等。
提问学生:视频中的人们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引出课题“公民意味着什么”。
2.公民的概念知识讲解:讲解公民的定义,即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的人物案例,让学生判断哪些人是公民,哪些人不是公民。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公民的特征和意义。
代表发言: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权利讲解:介绍公民的基本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人身自由等。
义务讲解:介绍公民的基本义务,如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依法纳税等。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公民在不同情况下如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
代表发言: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4.培养公民意识故事讲述:讲述一些具有强烈公民意识的人物故事,如爱国志士、环保先锋等。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培养自己的公民意识,如关心国家大事、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遵守法律法规等。
情境模拟:设置一些情境,让学生模拟在不同情境下如何表现出公民意识。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
5.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公民身份的重要性和公民的权利义务。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培养公民意识,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国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有能证明自己的身份证,要注意保密个人信息。
总结归纳
板书
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
1.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2.认识居民身份证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3)你是公民吗?
2、小贴士
(1)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2)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3)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三、知识窗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认识居民身份证
五、小组讨?
3、小贴士认识居民身份证
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公民身份证号码——每个公民唯一的、独一无二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
六、思考
1、说一说,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
2.讨论,看一看我们身边有外国人吗?他们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观看图片
小组讨论
观看图片,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公民。
一、活动园
1、看图思考
(1)、你是怎么理解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等不同身份的?
(2)、想一想,机场的边检处为什么设置“中国公民”通道和“外国人”通道?
活动园
看图讨论
解决问题
学习了解
活动园
看图思考
由图片导
入话题
观看视频
深入了解
公民
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阅读了解公民起源
小组讨论,
认识身份证
结合图片,了解身份证的用处,知道身份证对每个人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我们要知道警察是有权查验身份证的,我们要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
懂得保密个人信息,防止不法分子利用
1、你知道警察为什么要查验身份证吗?
2、知识窗
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出示执法证件,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
(1)是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
(2)是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3)是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
(4)是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或在重大活动期间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场所,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2、小贴士
(1)、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是不同国籍的人。
(2)、外国人出入境不同于中国公民,需要对外国人持用的各种证件进行识别、询问和核查,耗时较长。为了保障外国人的通关效率才设置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通道。
二、观看视频
1、观看视频,小组讨论
(1)什么是公民?
(2)如可成为某个国家的公民?
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
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中国公民具备法定条件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
四、阅读角
1、了解公民的起源
2、活动园
结合“公民”一词的起源,谈谈你的认识。
3、小贴士
一个国家中,人与人都是相互平等的,我们拥有一个国家公民的身份,同事也拥有公民的权利。因此,我们不但要履行公民的义务,也要承担公民的责任。
(5)是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九、活动园
1、观察右图,说一说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原因是什么。
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
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这样做。
2、小贴士
活动园
看图思考
观看视频
小组讨论
阅读理解
小组讨论
思考问题
2、这此数字用什么含义呢?为什么我的身份证有效期限与爸爸妈妈的不一样?
七、活动园
张恒的妈妈假期带他外出旅游。出发前,妈妈带他去派出所办理了身份证。一路走
下来,张恒发现身份证虽小,但是作用可大了,生活中不少地方都用得上它。
1、身份证用处知多少
看图理解
2、讨论,想一想,说一说,身份证还有哪些用处?
八、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上
学习
目标
1.什么是公民。
2.如何区分中国公民和外国公民。
3.认识身份证和身份证的用处。
重点
认识身份证。
难点
身份证的用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观看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