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R1和C57BL6品系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行为学比较

合集下载

B6-St小鼠与C57BL/6小鼠周围神经再生能力的比较

B6-St小鼠与C57BL/6小鼠周围神经再生能力的比较

Apr.2018.38(2)
实验 动物 与比较医学 Laboratory Animal and Comparative Medicine
123
(Cat.No.:E607317),购 自生 工生物 (上 海)有 限公司 。
1.2 方法 1.2.1 制备 坐骨神 经 夹伤模 型 术 前 l d下 午起 小 鼠禁 食 。手 术 当 日按 体 质 量 随 机 分 组 ,质 量 分 数 1.5% 戊 巴 比妥钠 麻 ,0.1 mL/20 g体 质量 ,腹 腔 注 射 。深 度 麻 醉 后 ,小 鼠大 腿 左 股 部 手 术 区 域 各 皮 ,参 考 蒋茂 荣 等 方 法 制 备坐 骨 神 经夹 伤 模 型 。 1.2.2 足迹 实验 手术 后在外部条 件相 同的环境 中 小 鼠恢复 适应一段 时间后进行足迹 实验,检测 小 鼠术 后 8 d、12 d、 16 d恢 复情 况 ,按 照 常规 足迹 试 验 测 量 并记 录 足 印 长度 (PL)、足 趾 宽 度(TS)、 中 间 足 趾 宽度 (IT)。坐骨 神经 功 能指数 (sciatic function index,SFI)以 0为正常值 ,一100为神 经完 全断 离的指 标 。SFI=38.3×[(EPL—NPL)/NPL]+109.5×[(ETS- NTS)/NTS]+I3.3×f(EIT—NIT)/NIT]-8.8,公式 中 E 表 示伤 侧 足 ,N表 示 正常 足 。 1.2.3 电生 理检 测 术后 3周 ,对所 有 小 鼠称 重并 记录 小 鼠体 质量 ,质量 分数 1.5% 戊 巴比妥钠 麻(方 法 同上 ),深 度 麻醉 后 ,经过 外 科 手术 暴 露 出小 鼠 坐 骨 神 经 , 分 离 出 坐骨 神 经 ,将 记 录 电极 刺 入 腓 肠 肌 ,干 扰 电夹 住 小 鼠膝 部 皮 肤 ,刺 激 电极 置 于 夹 伤近 处 、远 端 坐 骨 神 经 干 , 电刺 激 ,检 测 复 合 动 作 电位 (CMAPs),测 量振 幅 和 潜 伏 期 。 1.2.4 取 材及样 品处 理 术 后 21 d,按照 常规 方法 灌注 固定 。每 组取 2只 小 鼠并通过 手 术取下 夹伤 的 坐 骨 神 经 ,坐 骨 神 经要 求 完 整 不 能有 破 损 ,浸 入 预冷 质量 分数 4% 甲醛 4℃后 固定 ,取 出双 侧完 整 腓 肠 肌 , 滤 纸 吸 干 其 外 表 水 分 , 称 量 腓 肠 肌 湿 重 , 计 算 腓 肠 肌 湿 重 比 。 1.2.5 腓 肠肌 形 态观察 肠肌 标 本 经 质 量 分 数 4% 甲醛 固定 后 ,流 水冲 洗 过 夜 ;酒 精梯 度 脱 水 ;二 甲 苯 透 明;浸 蜡;包埋;石蜡切 片;按照常 规 的方 法进行

常用实验小鼠种类

常用实验小鼠种类

常用实验小鼠种类1.C57BL/6小鼠:C57BL/6小鼠是最常用的实验小鼠品系之一、它们具有黑色的皮毛和不断的黑色眼珠,目前研究中的大部分小鼠敲除模型都是基于C57BL/6小鼠进行构建的。

C57BL/6小鼠对多种突变和疾病易感,如肥胖、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等。

此外,C57BL/6小鼠在学习记忆、行为学等领域也被广泛应用。

2.BALB/c小鼠:BALB/c小鼠是一种白色小鼠,也是常用的实验品系。

相较于C57BL/6小鼠,它们的免疫系统更加活跃。

因此,BALB/c小鼠被广泛用于免疫学、感染病毒学等领域的研究。

BALB/c小鼠也是构建外种小鼠模型和制备单克隆抗体的理想选择。

3. NIH Swiss小鼠:NIH Swiss小鼠是一种常用的通用实验小鼠。

它们具有较高的生殖力和活动性,适用于广泛的实验研究。

在肿瘤学、药物代谢学、癌症免疫学等领域,NIH Swiss小鼠被广泛应用。

4.SCID小鼠:SCID小鼠(重组缺陷小鼠)缺乏功能性的适应免疫系统,属于免疫缺陷模型。

它们被广泛用于人类肿瘤异种移植模型、疾病诱导模型等研究。

在肿瘤免疫治疗和干细胞研究领域,SCID小鼠被广泛应用。

5.NOD小鼠:NOD小鼠(非OBESE糖尿病小鼠)是一种自发性1型糖尿病模型。

它们体内存在Bugrip/Slac基因缺陷,导致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破坏。

因此,NOD小鼠被广泛用于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的机制和治疗。

6.CD-1小鼠:CD-1小鼠是一种新生领域中常用的白色小鼠品系。

它们广泛应用于生物药品研发、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及毒理学评价等领域。

CD-1小鼠对外来物质的代谢能力强,且饲养管理相对简单,适合大规模饲养。

7.KK-Ay小鼠:KK-Ay小鼠是一种肥胖和糖尿病易感品系。

KK-Ay小鼠携带A(y)基因突变,导致体重增加、胰岛素抵抗以及2型糖尿病等症状。

因此,KK-Ay 小鼠被广泛用于肥胖、代谢病以及相关药物的研究。

除了上述常用的实验小鼠品系外,还有许多其他特定功能小鼠品系,如TLR缺陷小鼠、癌症转移小鼠、神经系统疾病模型等。

阿尔茨海默病实验动物模型利弊大盘点

阿尔茨海默病实验动物模型利弊大盘点

阿尔茨海默病实验动物模型利弊大盘点目前常用研究AD的实验动物有非人灵长类动物与啮齿类动物,在选择时遵循“减少、替代、优化”的3R原则。

非人灵长类动物与人类的脑部解剖结构、神经病变特点以及生物行为模式相似,尤其是恒河猴,在其脑中观察到含有Aβ沉积的老年斑和神经原纤维缠结现象,无论是自发还是诱发模型,都能够较好的复制AD相关的病理及生理特征,但是昂贵的费用与稀少的资源限制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大量应用。

啮齿类动物虽然在病变模拟方面不如非人灵长类全面,但是具有价格低廉、资源广泛、生存率高等特点,与人类的脑部解剖结构与生理特征也较为相近,更适于诱导模型的大量制备,成为AD 应用最广泛的动物模型。

许多AD小鼠模型的背景品系是C57BL/6J小鼠,然而这种品系的小鼠似乎对类似 AD 的神经病理学具有特别的抵抗力。

狨猴Callithrix jacchus,生长10-12年就会变老,远远快于其他灵长类动物(20-30年),是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越来越受欢迎的非人灵长类动物。

人类衰老机制研究和抗衰老药物筛选的重要手段是选择合适的衰老动物模型。

应用衰老动物模型对AD进行实验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在实验研究中应用的衰老动物模型主要有自然衰老动物模型和快速老化动物模型。

自然衰老模型自然衰老动物模型是通过对1~2月龄的大小鼠日常维持饲养到小鼠18~24月龄、大鼠24月龄基本相当于人类56 ~ 70岁来构建衰老动物模型。

自然衰老动物模型建模简单,在衰老期时出现脑内神经元变性、胆碱能功能降低、感觉、行为和记忆障碍等与临床患者相似的各种病理特征。

因此,在AD研究中自然衰老动物模型作为首选动物模型。

但自然衰老模型的缺点是建模时间较久,一般情况下要饲养15个月以上(虽可以直接购买适龄动物,但成本非常高),由于在建模过程中饲养时间过长,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成本相对较大,另外,在饲养过程中感染其他疾病机率也相对较高且健康状态较差,特别是进入老龄期后容易死亡,在后期样本检测中个体差异大。

C57BL6生物学特性数据

C57BL6生物学特性数据

C57BL/6生物学特性数据动物来源:1921年C.C.Little用Lathrop小鼠作近亲培育时,用No.57雄鼠和No.52雌鼠交配,培育成C57。

在C57中将毛色呈黑色的进行固定,培育成C57BL。

1937年Little将维持的C57BL第六组亚系定名为C57BL/6,将第十组亚系定名为C57BL/10,继而分别维持至今。

1947年从Little引入到美国Jackson Lab.,形成C57BL/6J;1951年从Jackson Lab.引到NIH,形成C57BL/6N亚系。

六十年代到日本实验动物中央研究所,1986年自日本实验动物中央研究所引入到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

2001年从美国再次引种.动物外部特征:黑色遗传基本组成:a/a,C/C:H-2b,Mup-1b,Ig-1b,T1a b (a/B/C/D/H-2b)遗传概貌:符合国标GB14923-94标准携带微生物情况:符合国标GB14922-94 SPF级质量标准一般生物学特性:1) 繁殖性能:产仔率:89~95%平均窝产仔数:6.98~7.48只胎间隔:28~36天离乳存活率:87~93%2) 生长性能:生长曲线3) 解剖学特性:脏器重量及脏器重量系数表4) 临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血液生化指标特殊性能:乳腺癌发病率较低,有眼睛缺损,对放射性有抵抗力,对结核杆菌敏感,对鼠痘病毒有一定的抵抗力,干扰素产量高,对百日咳易感因子敏感。

常用于致癌研究。

C57BL/6N近交系小鼠主要脏器重量及脏器重量系数Main Organ Weight of C57BL/6N Inbred Mice脏器5周龄10周龄雄(N:10) 雌(N:10) 雄(N:10) 雌(N:10)体重 g (实重量)脑 mg 心脏 mg 肝脏 mg 脾脏 mg 肾脏(左) mg (右) mg 睾丸(左) mg(右) mg 卵巢(左) mg (右) mg 18.15±3.21429.52±24.66122.51±12.87949.71±55.7084.04±10.26111.15±11.26106.01±10.0376.19±8.4975.20±7.2715.06±2.72415.96± 20.9689.23± 10.17809.19± 42.4466.12± 9.8489.43± 8.6890.98± 7.955.01± 0.714.91± 0.6625.01± 4.11436.13±30.92162.82±17.661323.01±98.0795.57±9.87163.64±11.27165.87±13.65124.86±10.87126.01±11.8521.94±4.01429.70± 25.78138.28± 19.051230.46± 78.4376.12± 12.08149.76± 10.82152.03± 9.899.12± 1.0211.34± 1.32(100g体重比)脑 mg % 心脏 mg % 肝脏 mg % 2366.50674.995232.562762.02592.505373.111743.92651.025289.921958.52630.265608.29脾脏 mg %肾脏(左) mg % (右) mg %睾丸(左) mg %(右) mg % 卵巢(左) mg % (右) mg % 463.02612.40584.08419.78414.33439.04593.82604.1233.2732.60382.13654.30663.17499.24503.83349.46682.59692.9441.5751.69C57BL/6N近交系小鼠的血液学性状Haematology Character of C57BL/6N Inbred mice。

阿尔茨海默病的非转基因动物模型概述

阿尔茨海默病的非转基因动物模型概述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最高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其临床症状表现为短期记忆衰减、视觉空间技能损害、思维钝化、注意力无法集中、语言功能障碍及人格变化等,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AD 的主要病理特征包括:胞外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A β)异常沉积形成老年斑、胞内过度磷酸化的Tau 蛋白聚集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NFT),以及神经元丢失[1]。

AD 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年龄是AD 发病的首要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AD 的患病率成倍增加[2]。

202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有5000万AD 患者,仅美国65岁的老年群体患者就达650万人,相关花销预计将超过3000亿美元[3]。

目前,AD 发病假说众多,但是发病机制不明确,且尚无有效治疗药物,特别是针对中重DOI:10.16605/ki.1007-7847.2022.03.0128阿尔茨海默病的非转基因动物模型概述收稿日期:2022-03-25;修回日期:2022-09-21;网络首发日期:2022-10-24基金项目:深圳市基础研究学科布局项目(JCYJ20180507182417779)作者简介:邓云松(1997—),男,广东深圳人,硕士研究生;*通信作者:肖时锋(1984—),男,江西吉安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和药物研究,Tel:*************,E-mail:*************.cn 。

邓云松,邹妙湛,肖时锋*(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中国广东深圳518060)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AD)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发、在临床上表现为不可逆认知功能下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AD 是当今世界所有国家均面临的一大挑战,其包括遗传型和散发型,其中95%以上的患者为散发型。

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障碍常用实验动物模型的初步评价

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障碍常用实验动物模型的初步评价

呆的一种中间过渡状态[1]。MCI具有转化为 AD的高度危 险性,年转化率为 10% ~15%,AD患者中有 2/3由 MCI转 化而来,是正常老年人的 10倍[2-3]。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特 效 AD治疗药物,如果能在 MCI阶段进行早期发现和有效干 预,将可能会大大降低 AD的发病率。
随着对 AD研究的深入,MCI逐渐成为基础研究者的关 注焦点。为了进行 AD发病机制研究、药物筛选以及新药研 发等,成功建立具有 MCI特征的动物模型是必须的。但目 前建立的 MCI研究模型如何有效区别于 AD模型仍存在着 一定困难。故本综述从 AD和 MCI的病理特征和诊断标准 入手,通过介绍常用 AD和 MCI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从模型建立的角度对其进行总结和初步评价,为开展 AD和 MCI的研究提供建议。 1 AD与 MCI的特征 关于 A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存在的假说有 β淀 粉样蛋白异常沉积、胆碱能损伤学说、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氧化应激、炎症以及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障碍等,比较公认 的是 β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和胆碱能 损伤学说[4]。研究表明[1],MCI患者的 Meynert基底核区胆 碱能神经元无减少,而早期 AD患者减少 15%。此外,MRI 结果发现,MCI患者的海马和内嗅皮质的体积减少处于 AD 和正常老化 之 间,并 且 减 少 的 速 度 高 于 正 常 老 化 人 群[5], MCI病人的海马结构越小,AD转化率越高[1],因此通过 MRI 定量测量海马萎缩,可预测 MCI转化为 AD的危险性。通过 VBM 分析证实 [6],AD患 者 的 灰 质 在 海 马、海 马 旁 回、颞 极、 尾状核头、丘脑内侧、脑岛和杏仁核等部位发生退化,且左脑 灰质体积萎缩更为显著,而 MCI患者始于颞叶与额叶的灰 质萎缩,导致听觉与记忆功能退化。

C57BL6小鼠不同亚系以及C57BL6J与C57BL6N的区别

C57BL6小鼠不同亚系以及C57BL6J与C57BL6N的区别

C57BL6小鼠不同亚系以及C57BL6J与C57BL6N的区别C57BL是小鼠中使用最广泛的品系之一,为了解该品系对于科学选用至关重要。

C57BL中的BL是英文Black(黑色)的缩写,即该品系小鼠与其他品系小鼠外观最大区别是黑色。

C57BL名下又分为若干不同亚系,例如,C57L、C57BL/6,C57BL/10。

C57BL/6(有时写成C57BL6,或B6,黑色B6,black B6)是最常用于科研的亚系,研究人员通常将这样的小鼠叫做黑鼠或黑色小鼠。

但是,你应当明白,这样的叫法是非常容易混淆的,如果你听说实验中应该用黑小鼠,你就要当心,虽然很可能是C57BL/6,但是,可能并不一定如此。

此外,由于C57BL/6这个亚系中又有很多不同的基因型小鼠,命名规则是在6后面加字母表示。

例如,C57BL/6J(有时写成C57BL6J)、C57BL/6N(有时写成C57BL6N)。

因此,黑色小鼠不能也不能说明是什么基因型的C57BL/6。

C57BL小鼠不同品系之间差别很大,即便是C57BL/6,不同亚系之间差别也很大,C57BL/6J与C57BL/6N之间差别也不小。

从以下历史资料,可以看出他们的区别。

C57BL小鼠的诞生C57BL小鼠是在上世纪20年代(1921年)由立特(Little C.C.)建立的小鼠,即用艾比·拉特洛坡(Abby Lathrop)的小鼠株雌性57号与雄性52号杂交,对其中的黑毛的小鼠进行培育而得,也就是,C57BL是57号雌小鼠生的黑色的小鼠。

C57BL/6小鼠和C57BL/10小鼠的诞生:到了上世纪30年代中期(1937年),立特又将维持的C57BL父系进行分离,将第6组亚系定名为C57BL/6,而将第10组亚系定名为C57BL/10。

C57BL/6J小鼠和C57BL/6N小鼠的诞生到了上世纪40年代(1947年),杰克逊实验室(JacksonLaboratory,Jackson Lab.)从立特引进C57BL/6和培育,取名C57BL/6J,6J中的J=Jackson。

ICR小鼠个体识别的探究

ICR小鼠个体识别的探究

ICR小鼠个体识别的探究作者:杨斌马茗杨梅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8年第08期摘要:利用习惯化-去习惯化方法探讨了成年ICR品系小鼠的个体识别,每只实验雄鼠与陌生刺激鼠进行5次短暂的社会互作测试(每次测试5min或10min,间隔10min),前4次使用相同的刺激鼠,第5次使用新的刺激鼠,分析实验鼠对陌生鼠探究频次和持续时间的变化以评估其个体识别能力。

结果发现:如果每次的社会互作时间是5min,实验鼠对刺激鼠的探究行为没有显著差异;如果每次的社会互作时间是10min,实验鼠对同一刺激鼠前4次的探究行为逐渐减少,但在第5次对新刺激鼠的探究行为明显增加。

这些结果表明成年雄性ICR小鼠可以通过习惯化-去习惯化机制形成个体识别,且这种识别受到社会互作时间的影响。

关键词:习惯化;识别;社会探究;气味中图分类号 Q9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8-0101-03Investigation on Individual Recognition in ICR MiceYang Bin et al.(College of Biology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North Minzu University,Yinchuan 750021,China)Abstract:In this study we assessed individual recognition in adult ICR mice by habituation–dishabituation paradigm. The test male subject is exposed to a novel stimulus animal for 5min or10min. We repeated this sequence for four trials using a 10min interval between trials and introduced the same stimulus to each experimental mouse in all four trials. During the fifth trial,the subject is presented with a novel stimulus animal. Individual recognition can be assessed by reduced investigation on each tria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ice spent similar amounts of time investigating the stimulus animal during four 5min trials. However,if the subject male is exposed to the stimulus animal during four 10min trials,level of olfactory investigation decline across the four exposures of same individual,and increase when presented with a novel one.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using the habituation/dishabituation paradigm,ICR mice may established normal individual recognition,which can be affected by duration of social interaction..Key words:Habituation;Recognition;Social investigation;Odor識别一个熟悉个体的能力是形成所有社会关系的基础。

年龄对C57BL_6小鼠非空间性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年龄对C57BL_6小鼠非空间性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人类和啮齿类动物都会随年龄增加渐出现认知 功能减退, 最受关注衰老相关认知功能改变是学习和 记忆, 部分老人会最终出现阿尔茨海默病 ( AD )。研 究衰老相关学习记忆能力减退发生机制对理 解 AD 发生发展很有价值, 啮齿类动物对研究脑衰老发生机 制至关重要 , 小鼠脑衰老模型日益受到关注。再认记 忆是一种重要的情景记忆 , 最典型的年龄 相关性 [ 1] 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再认记 忆受损早且严 重 , 至今பைடு நூலகம்衰老相关再认记忆改变情况了解尚少。人们 根据鼠类自发自然探索新奇习性于 1987 年建立了大 鼠新物体再认 novel- ob je ct recognition 实验 , 它是 [ 3] 啮齿类动物一种情景记忆 , 属海马依赖性任务 , 很 少用于研究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我们最近研究结果表明 11 月龄 SAM P8 老年小 鼠短期记住原来探索过的物体能力不是下降而是增 强且记忆增强不受性别因素影响
医学研究杂志
80 - 88 6
2009 年 5 月
第 38 卷
第 5期

rite core. Prostate, 2006 , 66( 7) : 718- 727 8

t ite cation ic liposom es and a n ew ly developed solenoid contain ing a fer Suzuk i M, Sh inkaiM, H onda H, et al. A n tican cer effect and i mm une induction by hyperther m ia of m alignan t m elanom a u sing m agnetite cat ion ic l iposom es . M elanom a R es , 2003 , 13( 2) : 129- 135 ( 收稿 : 2009- 03- 06 )

参芪五味子片对阿尔茨海默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小鼠血清与海马体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参芪五味子片对阿尔茨海默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小鼠血清与海马体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参芪五味子片对阿尔茨海默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小鼠血清与海马体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艾亮【摘要】目的研究参芪五味子片对阿尔茨海默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小鼠血清和海马体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3月龄APP小鼠,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高、中、低剂量组;另选取10只C57BL/6小鼠作为空白组.阳性药组每天灌胃给予多奈哌齐(10 mg/kg),高、中、低剂量组每天分别灌胃给予1.44、0.72、0.36 g/kg参芪五味子片,空白组和模型组则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饲养时间为2个月.采用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实验结束后取各组血清与海马体,检测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利用末端标记法(TUNEL法)观察小鼠海马区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高、中剂量组的潜伏期明显短于模型组,第3象限时间明显长于模型组,SOD、T-Aoc、GSH-Px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MDA明显低于模型组;TUNEL染色显示,模型组与低剂量组小鼠出现较多的阳性染色的神经元,而在高、中剂量组中仅观察到少量的凋亡神经元.结论参芪五味子片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有效改善氧化应激水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Objective To study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shenqi wuweizi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of mice with Alzheimer′s diseases and its effects on the level of oxidative stress in serum and hippocampus of the mice. Methods The 3-month APP mice (n=50)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model group,positive controlgroup,high,middle and low dose group. Ten C57BL/6 mice were selected as blank control group. The mice of high,middle and low dose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1. 44,0. 72 and 0. 36 g/kg shenqi wuweizi tablets,while thedonepezil was used in the positive control group. The mice of blank control group and model group were given the same amount of normal saline,feeding time for 2 months. Morris water maze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to test the 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y of mice. After the ex-periment,the serum and hippocampus of each group were collected,and the levels of SOD,MDA,T-Aoc and GSH-Px were detected. The TUNEL method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apoptosis of hippocampus of mice. Results In the water maze test,the incubation period of mice in high,middle and low dose groups were obviously shorter than that of model group. 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the levels of SOD,T-Aoc and GSH-Px in high,middle dose groups were higher, and MDA level was lower. TUNEL staining of the mice of model and low dose group appeared more positive staining of neurons,and only a small number of apoptotic neurons were observed in high and middle dose groups. Conclusion Shenqi wuweizi tablets has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on mice with Alzheimer′s disease,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vel of oxidative stress,and it is worth studying in depth.【期刊名称】《实用药物与临床》【年(卷),期】2017(020)001【总页数】5页(P15-19)【关键词】参芪五味子片;阿尔茨海默病;氧化应激【作者】艾亮【作者单位】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陕西延安716000【正文语种】中文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s,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记忆力降低、人格改变、语言障碍及认知功能减退等[1]。

阿尔兹海默症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进展及评价

阿尔兹海默症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进展及评价

2013年12月中国实验动物学报Dece mbe r,2013第21卷第6期A C T A L A B O R A T O R I U M A N I M A L I S S C l E N T I A S I N I C A V01.2l N o.6矿o“岿N5≈o匐;综述·进展女℃—e;}芒;}吨;;q譬;划阿尔兹海默症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进展及评价罕园园,马开利(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昆明650118)【摘要】随着世界人13的老龄化,阿尔兹海默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研究并建立可靠的阿尔兹海默症动物模型对于探明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药物的开发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目前使用最为广泛和研究最为深入的转基因小鼠模型的病理、行为学变化特点及其在阿尔兹海默症研究中的应用和发现作一介绍。

【关键词】阿尔兹海默症;转基因小鼠模型【中图分类号】Q9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47(2013)06-0097-06Doi:10.3969/j.issn.1005—4847.2013.06.020Research advances in transgenic mous e mo dels ofAlzhe ime r’S disease and their evaluationHA N Y ua n—y ua n,M A Ka i—li(Center fo r D r u g S af et y E valua tion an d R es e ar c h,In s ti t ut e of Medical Biology,Chinese A c a d em y ofMedical S ci e n c e s&P e k in g U n i o n Medical Col leg e,Kun ming650118,China)【Abstract】A s the wor l d p op ul a ti o n continues to age,A lz he im er’s di se as e h as b ec om e of t he major d is e as e s that thr ea te ns th e h ea lt h of the el der ly po pu la ti o n.I t is ver y impor tant to establi sh rel iable animal m ode l of A lz he ime r’S di se as e to clarify the di se a se e t io l og y,p a t ho g en e s is a n d p r o m o t e drug development.In this article w e will rev iew the m o s t wid el y used and t he m o s t in-de p th s tu di ed transg eni c m o u s e models with their p at ho lo gi ca l char acte ris tic s and b e h av i o r c ha ng es,a n d t he i r ap pl ic at ion in resea rches of Alz h e i me r's disease.【Key words】Al zh ei m er’S disease;Tran sgenic m o u s e model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两大基础,具有明确病因,并能够模拟疾病最为重要的渐病理特征为老年斑(senile plaque,SP)和神经原纤进性退行性病变,同时出现可检测的行为缺陷∞J,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同时出现大可望成为研究AD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理想模量神经突触丢失和炎症反应所导致的神经元变型。

中枢神经药物对两种品系小鼠行为学作用的比较

中枢神经药物对两种品系小鼠行为学作用的比较

中枢神经药物对两种品系小鼠行为学作用的比较叶夷露;张建亭;钟雅文;张纬萍;沈香娣;魏尔清;张琦【期刊名称】《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1(040)004【摘要】目的:比较中枢神经药物对KM小鼠和ICR小鼠开场自发活动和被动回避试验的影响.方法:KM小鼠和ICR小鼠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中枢兴奋药咖啡因(3、10、30 mg/kg)和麻黄碱(3、10、30、100 mg/kg),以及中枢抑制药地西泮(1、3、10 mg/kg)和水合氯醛(10、30、100 mg/kg).给药10 min或30 min后,分别记录小鼠在开场内的自发活动2h或被动回避试验的潜伏时间.分析小鼠的活动轨迹,以总路程、中央区域活动路程占总路程的比值(中央路程比值)、中央区域停留时间和穿梭的潜伏时间等指标,来评价药物对两种品系小鼠行为学活动特点的影响.结果:咖啡因和地西泮使潜伏期延长,麻黄碱和水合氯醛使潜伏期缩短,两种品系小鼠之间无明显差异.在两种品系小鼠的总活动路程上,麻黄碱10 mg/kg、地西泮3 mg/kg和水合氯醛100 mg/kg有差异.麻黄碱10、30、100 mg/kg对ICR小鼠的中央路程比值较KM小鼠增加、中央区域停留时间延长;地西泮3、10 mg/kg 对ICR小鼠的中央路程比值较KM小鼠降低、中央区域停留时间缩短.结论:两种品系小鼠对开场自发活动的总路程、中央路程比值和中央区域停留时间有差异,对被动回避试验的潜伏时间无差异,为今后中枢神经药物的研究中动物品系的选择提供了依据.【总页数】7页(P384-390)【作者】叶夷露;张建亭;钟雅文;张纬萍;沈香娣;魏尔清;张琦【作者单位】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理教研室,浙江杭州310053;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理教研室,浙江杭州310053;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理教研室,浙江杭州310053;浙江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系,浙江杭州310058;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理教研室,浙江杭州310053;浙江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系,浙江杭州310058;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理教研室,浙江杭州31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1【相关文献】1.帕金森病MPTP模型小鼠两种行为学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J], 李丽波;王玉祥2.帕金森病MPTP模型中老年小鼠两种行为学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J], 李晓莉;杨斌;刘承伟3.两种玻璃化胚胎冷冻方法对不同品系小鼠胚胎冷冻效果比较 [J], 王俊风;李淼;张艺宝;郁丽丽;魏勤;刘丽均;施美莲;徐平4.两种品系小鼠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及肿节风处理反应的比较 [J], 吴晓蔓;潘炳荣;周丽莹5.SAMR1和C57BL/6品系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行为学比较 [J], 狄波;李澎涛;常诚;都文渊;贾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尔兹海默症动物模型概述

阿尔兹海默症动物模型概述
造模方法:大多数是通过注射Aβ到实验动物海马区来实现,剂量范围在 5~10μg 之间,体积多为5μL。方法有单侧海马内注射、双侧海马内注射 等,注射后应留针 10 min,以保证溶液充分弥散。 优点: 出现Aβ 沉积、tau 蛋白异常磷酸化、胆碱能的缺失灯明显病理特 征 缺点:不符合 AD 慢性起病特点,且造模的注射位点对脑组织造成不同程 度的损伤。
动物模型
01
以衰老为基础 的AD模型
自然衰老的动物模型 快速老化小鼠模型
02
各种因素诱发 的AD模型
化学损伤
物理损伤
饮食诱导
03
转基因AD模型
APP 转基因模型 PS1 转基因模型 tau 相关模型 多重转基因模型
以衰老为基础的AD模型
AD 多发于老年人,衰老型 AD 动物模型是根据年龄老化为 AD 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而建立,主要 为自然衰老、快速性衰老模型 。
缺点:可以模拟AD的临床症状,但缺乏AD特异性胆碱神经损伤以及Aβ 沉积。且由于创伤较大,不相关的干扰因素过多,易引起脑内其他部位的 损伤及造模动物的死亡。因此,该模型成功率低,现在已很少使用。
饮食诱导AD 模型
高脂饮食诱导模型
有报道指出动物给予高脂饲料饲养可降低大脑对葡萄糖的摄取,诱导动物模型产生糖耐量降低及胰岛素抵 抗,亦可损伤神经元胰岛素受体功能,引起tau 蛋白过度磷酸化,从而导致 NFT。
神经细胞- AD 谷氨酸
Bcl-2 Bax
caspase
神经细胞凋亡
Ca+内流-----细胞内钙离子超载 -----细胞超微结构破坏 膜电位改变
以化学为基础的AD模型
秋水仙碱诱导模型
秋水仙碱可选择性破坏海马神经元,降低乙酰胆碱酯酶 (AChE)活性,破坏胆碱能神经通路,使动物出现短期学 习记忆障碍。秋水仙碱诱导的AD大鼠海马中发现了染色体 溶解和淀粉样蛋白斑块以及高水平的 ROS、亚硝酸盐、 TNF-α.

实验室常用小鼠简介-(同济)

实验室常用小鼠简介-(同济)

基因表达基本知识
DNA一级结构上调控基因表达的元件 (基因表达盒结构)
5’-UTR promoter
enhancer 3’-UTR
enhancer promoter
UTR exon
Poly A signaling Chromosome sequence
基因敲除小鼠
基因敲除小鼠
基因修饰ES细胞的获得及囊胚注射
器官移植模型
1. 肾移植模型 2. 异位心脏移植模型 3. 小肠移植模型 4. 骨髓移植模型
5. 肝移植模型
6. 皮肤移植模型 7. 胰腺(胰岛)移植模型 8. 慢性排斥(BM12)
自身免疫性疾病模型
1、自发型I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NOD小鼠 2、诱导型I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药物(STZ、Alloxan、环磷酰胺等)诱导破坏小鼠胰岛 3、自发型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
肿瘤模型
移植瘤实验:将人移植入BalB/C、祼鼠、C57BL/6、Rag1等小鼠体内。
诱导癌/肿瘤模型:使用二乙基亚硝胺 (diethy lnitrosam ine, DEN)等诱 癌剂灌胃及自由饮水,长期诱导可产生肝癌模型。
基因修饰小鼠
1、基因敲除小鼠
2、基因敲入小鼠
3、基因捕获小鼠 4、转基因小鼠 5、条件性基因表达小鼠 6、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
ALR:
与NOD小鼠具有共同祖先的小鼠,白色,两者有70%的基因组完全 相同,但MHC不相同。对I型糖尿病具有很强的诱导耐受。常用于 NOD的对照小鼠。 杂交鼠:由两个近交系杂交获得后代,性状不稳定。小鼠遗传操作 未进行彻底的小鼠。
免疫研究常见的小鼠动物模型
1、器官移植模型 2、自身免疫性疾病模型 3、超敏反应模型 4、肿瘤模型

C57BL6系小鼠

C57BL6系小鼠

1、来源1921年C.C.Little用Lathrop小鼠作近亲培育时,用No.57雄鼠和No.52雌鼠交配,培育成C57。

在C57中将毛色呈黑色の进行固定,培育成C57BL。

1937年Little将维持のC57BL第六组亚系定名为C57BL/6,将第十组亚系定名为C57BL/10,继而分别维持至今。

1947年从Little引入到美国Jackson Lab.,形成C57BL/6J;1951年从Jackson Lab.引到NIH,形成C57BL/6N亚系。

六十年代到日本实验动物中央研究所,1986年自日本实验动物中央研究所引入到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

2001年从美国再次引种。

2、主要特性:①乳腺肿瘤自然发生率低,化学物质难以诱发乳腺和卵巢肿瘤。

②12%有眼睛缺损;雌仔鼠16.8%,雄仔鼠3%为小眼或无眼。

用可の松可诱发腭裂,其发生率达20%。

③对放射物质耐受力中等;补体活性高;较易诱发免疫耐受性。

④对结核杆菌敏感。

对鼠痘病毒有一定抵抗力。

⑤干扰素产量较高。

⑥嗜酒精性高,肾上腺素类脂质浓度低。

对百日咳组织胺易感因子敏感。

⑦常被认作"标准"の近交系,为许多突变基因提供遗传背景。

3、主要特点:近交系小鼠,试验结果精度高,可比性好,应激反映均一。

4、主要用途:是肿瘤学、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研究中常用の品系。

5、血液生理生化参数血液生理参数(56日龄,雄性)血液生化参数(56日龄,雌性)动物外部特征:黑色遗传基本组成:a/a,C/C:H-2b,Mup-1b,Ig-1b,T1ab (a/B/C/D/H-2b)遗传概貌:符合国标GB14923-94标准携带微生物情况:符合国标GB14922-94 SPF级质量标准一般生物学特性:1) 繁殖性能:产仔率:89~95%平均窝产仔数:6.98~7.48只胎间隔:28~36天离乳存活率:87~93%2) 生长性能:生长曲线3) 解剖学特性:脏器重量及脏器重量系数表4) 临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血液生化指标一、基本信息品系名称:C57BL/6 类别:近交系小鼠毛色:黑色成熟期(雄性):8-10周成熟期(雌性):8-10周交配比例:1:2发情周期:4-5天妊娠期:19-21天平均每窝产仔数(第一胎):6只平均每窝产仔数(第二胎):7只哺乳期: 21天平均日饲料消耗量: 5g/8周龄平均日饮水消耗量: 6-7ml/8周龄二、饲养条件温度:20~26℃。

为什么有的研究偏爱C57BL6,有的研究却偏好BalbC?

为什么有的研究偏爱C57BL6,有的研究却偏好BalbC?

为什么有的研究偏爱C57BL6,有的研究却偏好BalbC?基因编辑鼠的种类很多,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来选择合适的基因编辑鼠才能取得良好的实验结果。

我们通常会根据研究内容从背景品系、修饰的基因、修饰的方式以及构建技术这几个方面进行考虑来选择合适的基因编辑鼠。

今天我们就先来聊一聊研究中常用的两种背景品系及构建技术的选择。

研究中常用的两种背景品系的选择面对家族庞大的基因编辑鼠,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的研究大多选择“小白鼠”,而有的研究却偏好“小黑鼠”?这是因为不同背景品系的基因编辑鼠的表型可能存在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表现为完全不同的表型、表型的外显率变化或者是表型的可变表达。

实验鼠分为近交系和远交系(封闭群),由于远交系杂合率高,个体差异大;近交系基因纯合、遗传稳定、表型一致、背景资料清晰可查等原因,生物医药研究大多选择近交系的小鼠。

目前,实验室中最常用的近交系小鼠品系是C57BL/6和Balb/C,对这两种小鼠选择时通常考虑它们在免疫学上的差异。

那么这两种小鼠有什么特点?在免疫学上主要存在哪些差异呢?C57BL/6它是继人类之后第二个完成基因组测序的哺乳动物,国际小鼠表型协会(IMPC)一直对其基因进行功能分析,而且由于它是近交系小鼠,遗传背景一致,不同的个体之间在表达上或表型上的变化不可能归因于遗传背景的不同,因此它是大多数定点修饰和转基因的首选遗传背景品系。

特性:●各种肿瘤发病率低。

乳腺癌自然发生率低(0%-1%),用致癌物难以致癌。

老龄鼠淋巴瘤自发率为20%~25%;雌鼠白血病自发率为7%~16%,经照射后肝癌发生率高。

●对放射物质耐受力中等。

●补体活性高。

●较易诱发免疫耐受性。

●对结核杆菌敏感。

对鼠痘病毒有一定的抵抗力。

●干扰素产量较高。

●嗜酒精性高,肾上腺素类脂质浓度低,对百日咳组织胺易感因子敏感。

●研究饮食诱导的肥胖和慢性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症模型的首选模型。

MPTP致C57BL/6小鼠帕金森病模型的复制及常用的行为学分析方法

MPTP致C57BL/6小鼠帕金森病模型的复制及常用的行为学分析方法

MPTP致C57BL6小鼠帕金森病模型的复制及常用的行为学分析方法郭德玉;于向东;陈彪;田欣;祝自新;李斌;王钜【摘要】目的介绍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发C57BL/6小鼠的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模型的复制及常用的行为学分析方法.方法C57BL/6小鼠腹腔注射MPTP(40 mg/kg),每天1次,连续注射7 d;同时每天进行小鼠的爬杆实验、悬挂实验、游泳实验和震颤麻痹评分;最后取材,用HPLC-ECD法测定纹状体内的多巴胺含景,用Lowry法测定纹状体内的蛋白总量,并计算多巴胺(ng)/蛋白总量(mg)的比值.结果爬杆实验结果表明,PD模型组小鼠爬杆所用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其分值低,对照组和PD模型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悬挂实验表明PD模型组小鼠悬挂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游泳实验表明PD模型组小鼠游泳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小鼠肢体运动协调情况不好,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震颤麻痹评分显示,PD模型组分值很高,震颤麻痹症状非常明显,较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多巴胺含量分析显示,PD模型组多巴胺(ng)/蛋白总量(mg)的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用MPTP诱发C57BL/6小鼠的帕金森病模型的复制方法以及爬杆试验、悬挂实验、游泳实验和震颤麻痹评分简单可靠,是用于帕金森病治疗研究的良好方法.【期刊名称】《实验动物科学》【年(卷),期】2010(027)002【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MPTP;帕金森病;小鼠模型;行为学分析【作者】郭德玉;于向东;陈彪;田欣;祝自新;李斌;王钜【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100053;New,York,State,Institute,for,Basic,Research,in,Developmental,Dis ability,New,York,10314;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北京,10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医药卫生第 27 卷第 2 期2010年 4 月实验动物科学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Vol.27No.2April2010守驴、护驴,驴护匈§ 研究· 论著§ 妨q女≯、ct尹、:g》、:参≯、£:§ 争圆 MPTP致 C57BL76 小鼠帕金森病模型的复制及常用的行为学分析方法术郭德玉1 于向东 1陈彪 1 田欣 1 祝自新 1 李斌 2 王钜 3(1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 100053 ) (2.NewYorkState Institute for BasicResearchin DevelopmencalDisability,NewYork 10314)( 3 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北京 100054 )摘要:目的介绍 l 一甲基+4 -苯基一1 ,2 ,3 ,6 一四氢吡啶 (MPTP) 诱发 C57BL/6 小鼠的帕金森病 (Parkinsondisease,PD)模型的复制及常用的行为学分析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57BL /6 小鼠,体质量 30 ~ 32 g,购于北京维通利华实验技 术有限公司( SCXK 京 2006 - 0009) ,两种小鼠均为 SPF 级,8 月龄,雄性,适应性饲养 7 d 后造模。饲养及造模均在北京中 医药大学屏障环境动物室( SYXK 京 2011-0024) 进行。动物 自由饮食,明暗各 12 h。
摘要:目的: 比较 SAMR1 和 C57BL /6 两种品系小鼠,双侧海马注射 β 淀粉样肽段( beta-amyloid,Aβ) 建立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
型后行为学差异,为建立中药复方药效评价体系提供证据。方法: 选用 SAMR1 和 C57BL /6 小鼠,双侧海马注射 Aβ1-40 ( 每只 400 pmol) ,通过 Morris 水迷宫、跳台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变化。结果: 行为学显示,两种品系小鼠均出现不同程度学习记忆能
2012 年 7 月 1 日 第 7 期 No. 7 1 Jul. 2012
中医学报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第 27 卷 总第 170 期 Vol. 27 Serial No. 170
SAMR1 和 C57BL /6 品系阿尔茨海默病 模型小鼠行为学比较*
Differential Behavioral Characterization Induced in SAMR1 and C57BL /6 Mice
力下降。两种品系 比 较,C57BL /6 小 鼠 空 间 记 忆 能 力 优 于 SAMR1 小 鼠,但 对 电 刺 激 的 敏 感 性 不 如 SAMR1 小 鼠。结 行为学表现有差异,可根据不同品系小鼠特点选用相应功效中药复方进行深入研究。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hippocampus injection of aggregated β-amyloid peptide-( 1-40) ( Aβ1-40) ( 400pmol / mouse) on behavioral test and morphology in 8 months old male SAMR1 and C57BL /6 mice. Methods: Using Morris water maze test, passive avoidance test ( step-down test) . Results: SAMR1 and C57BL /6 mice presented spatial learning and memory impairments,decline of neuronal cells and accumulation of Aβ were observed in the hippocampus of both SAMR1 and C57BL /6 mice treated with Aβ140. C57BL /6 mice presented lower sensitivity in the passive avoidance test,whereas they perform better than SAMR1 mice in water maze test. Conclusion: Differential strains may have diverse responses following Aβ1-40 administration. In addition,these models could be useful to develop new drugs for AD.
1 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材料 1. 1. 1 实验动物与分组 SAMR1 小鼠,体质量 28 ~ 30 g,购 于天 津 中 医 药 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 ( SCXK 津 2008-0001 ) 。
*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编号: 2009ZX09502 - 014) ·834·
β-淀粉样肽段( beta-amyloid,Aβ) 是神经功能障碍、神经 退行性变及痴呆的启动因素,由 Aβ 引起的海马功能失常是 阿尔茨 海 默 病 ( Alzheimer' s disease,AD) 主 要 病 理 机 制 之 一[1]。已有多项 研 究 显 示,向 模 型 动 物 脑 内 注 射 可 溶 性 Aβ1 - 40 寡聚体是引发其突触丢失、认知功能下降等病理改变 的要素,相关的行为学检测也有报道[2-3]。多选用 C57BL /6、 ICR 或 昆 明 种 小 鼠 等 品 系,近 年 来 尚 无 研 究 AD 新 兴 的 SAMR1 小鼠建立模型的报道。并且因为不同品系小鼠的生 理特性有差异,建立的拟 AD 模型在神经行为学等方面的表 现也不相同。因此,本实验选用 SAMR1 小鼠尝试建立拟 AD 模型,并与 C57BL /6 小鼠模型进行比较,探讨不同品系小鼠, 在同一造模因素诱导下的神经行为学损害差异,以期为建立 中药复方药效指标评价体系提供证据。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Aβ1-40 ; SAMR1 小鼠; C57BL /6 小鼠; 行为学 Key words: Alzheimer's disease; β-amyloid peptide-( 1-40) ; SAMR1 mice; C57BL /6 mice; ethology
中图分类号 CLC number:R285. 5 文献标识码 Document code:A 文章编号 Article ID:1674 - 8999( 2012) 07 - 0834 - 03
狄波 Di Bo,李澎涛 Li Pengtao,常诚 Chang Cheng,都文渊 Du Wenyuan,贾静 Jia Jing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eijing,China 1000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