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如下:
1. 三位数的认识:认识三位数及其读法和写法,理解三位数的大小关系。

2. 加减运算:进一法和退一法的运用,三位数的加减运算,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加减
法混合运算。

3. 成倍数的认识:认识2、5、10的倍数概念和判断方法,能利用倍数关系进行计算。

4. 时钟的读法:认识时钟的指针和读写时间的方法,学会判断时间的前后顺序。

5. 圆的认识:认识圆的形状和特征,画圆和用圆量角。

6.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7. 计量:认识千克、克和升的概念,会使用千克、克和升进行计量。

8. 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会读写常见分数。

9. 二位数的认识:认识二位数及其读法和写法,理解二位数的大小关系。

10.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学会整理数据和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11. 分数的比较:学会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使用分数进行比较。

12. 二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运算:学会对二位数和三位数进行加减运算,进位和退位运算。

以上是四年级下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掌握数的认识、计算、测量和数据分析等基础数学能力。

四年级数学下册重点归类(知识点、重点、典型例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重点归类(知识点、重点、典型例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归类整理第一部分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要点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得的数叫做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加数+差【典型例题】根据864+325=1189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1189-864= 1189-325=【知识要点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得的数叫做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减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典型例题】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 504÷36=【知识要点3】有关0的运算【重点内容】★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

★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

★0不能作除数,0可以作被除数。

【典型例题】计算0÷27+5×0+4【知识要点4】四则运算顺序【重点内容】★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下面是四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整数的认识与运算整数是自然数、0及其负数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整数的加法、减法运算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二、分数的认识与运算1. 分数是整数除以整数的结果,由分子和分母组成。

分子表示分数的份数,分母表示每份的份数。

2. 分数的加法与减法:将两个分数的分母取最小公倍数,然后按照分母进行相加或相减。

3. 分数的乘法与除法:将两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分别相乘或相除。

三、长度、面积与容量的认识1. 长度的单位:厘米、米、千米。

换算时根据进位原则进行。

2. 面积的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千米等。

换算时要注意单位的平方关系。

3. 容量的单位:毫升、升、立方米等。

换算时要注意单位的升降关系。

四、时间与钟表的认识1. 时间的单位:秒、分钟、小时、天、周、月、年。

换算时要注意单位的进位关系。

2. 钟表的读写:学会读写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的时间。

3. 钟表的加减运算:根据小时和分钟进行加减运算,注意进位和借位。

五、图形的认识与性质1. 点、直线、线段、角、平行线、垂直线等基本图形概念。

2. 正方形、长方形、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圆形等常见图形的性质。

3. 通过几何图形的旋转、翻折、平移、放大和缩小等操作来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六、数据统计与分析1. 数据的整理与分类:对一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绘制条形图。

2. 数据的分析与应用:通过数据的比较、运算和推理来解决实际问题。

七、数的倍数与约数1. 倍数:一个数可以被另一个数整除时,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2. 最小公倍数:两个数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

3. 约数:能够整除一个数的自然数。

八、计算与实际问题1. 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多个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出游等。

以上是四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完整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汇总.doc

(完整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汇总.doc

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汇总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2、四则运算式子各部分的关系:(1)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 =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2)一个因数 =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 =商被除数 =商×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 =0(3)被除数 =商×除数 +余数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余数 =被除数-商×除数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 (a+b)+c=a+(b+c)3、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 a×b=b×a4、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5、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a+b)×c=a×c+b×c 或者 a×(b+c)=a×b+a×c6、减法性: a-b-c=a-(b+c)7、除法性: a÷b÷c=a÷(b×c)第四元《小数的意和性》1、在行量和算,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果,常用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 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2、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写作0.1、0.01、0.001⋯⋯。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加减法
1. 计算加法和减法的结果
2. 计算两个数之间的差
3. 利用进位和借位进行加减法计算
4.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加减法运算
二、乘法
1. 了解乘法的概念和意义
2. 计算乘法的结果
3. 掌握乘法表的前十行
4. 计算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
5.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乘法计算
三、除法
1. 了解除法的概念和意义
2. 计算除法的结果,包括整除和带余数
3. 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4. 利用乘法解决除法的问题
四、数的应用
1. 通过图表和自然现象认识大数和小数
2. 用大数计算问题
3. 用小数计算问题
4. 利用数表和数轴解决问题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五、数的读法和写法
1. 正确读写四位数和五位数
2. 写出可以四舍五入后相等于给定数的最简小数
六、图形的认识
1. 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 知道多边形有几个边和角
3. 认识圆形和半圆形
4. 知道相同形状图形的面积大小相等
七、位置与方向
1. 了解位置和方向的概念
2. 根据指令行走和转向
3. 掌握左右前后的概念
4. 利用方位词比较位置
总结:
小学四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点主要包括加减法、乘法、除法、数的应用、数的读法和写法、图形的认识、位置与方向。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计算和数学思维能力,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这些知识点为学生打下了数学学习的基础,为进一步学习高年级的数学知识奠定了基础。

四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就减数。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7)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2、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3、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4、有关0 的计算①一个数和0 相加,结果还得原数:a + 0 =a 0 + a = a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a -0 = a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a - a = 0④一个数和0 相乘,结果得0:a × 0 = 0 ; 0 × a = 0⑤0 除以一个非0 的数,结果得0:0 ÷ a = 0 ;⑥0 不能做除数:a÷0 = (无意义)5、租船问题。

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全)

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全)

6、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线段、菱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7.长方形有 2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4 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 1 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一 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 3 条对称轴,线段有 1 条对称轴,菱形有 2 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 对称轴,半圆有一条,圆环有无数条,半圆环有一条。 8、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没有对称轴。(长方形和正方形除外) 9、梯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只有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10、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建筑就是对称的。比如:中国的赵州桥,印度泰姬陵,英国塔 桥,法国埃菲尔铁塔。 1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12、利用平移,可以求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三、 其它简便运算例子:
256—58+44
250÷8×4
=256+44—58
=250×4÷8
=300—58
=1000÷8
=242
=125
知识点五
三角形(第 1 条到第 13 条要背诵)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有 3 条边,3 个角,3 个顶点。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
6、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写法),再写小数点,再小数部分:写小 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 0 就写几个 0。
7、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8、小数的大小比较:(1) 先比较整数部分;(2)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 位;(3)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9、小数点的移动 小数点向右移: 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10 倍;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100 倍;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10 00 倍;……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整数1. 整数的概念:正整数、负整数、零。

2. 整数的比较:大小比较及整数的顺序。

3. 整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

4. 整数的加法:同号相加、异号相加、零元素。

5. 整数的减法:正数减正数、负数减负数、正数减负数、两个负数相减。

6. 整数的乘法:正数与正数、负数与负数、正数与负数的乘法。

7. 整数的除法:正数除以正数、负数除以负数、正数除以负数、负数除以正数。

8. 整数的应用:海平面高度、深度、温度等实际问题。

二、分数与小数1. 分数的概念:分子、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2. 分数的加减法:分母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

3. 分数的乘法:两个分数相乘,化简。

4. 分数的除法:两个分数相除,化简。

5. 小数的概念:小数点、小数的大小比较。

6. 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相加减,对齐小数点。

7. 小数的乘法:小数相乘,保留位数。

8. 小数的除法:小数相除,保留位数。

9. 分数与小数的转化:分数转小数、小数转分数。

10. 分数与小数的应用:时间、长度、面积等实际问题。

三、长度、面积与容量1. 长度的计量单位:米、分米、厘米、千米等。

2. 面积的计量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公顷等。

3. 容量的计量单位:升、毫升、立方米等。

4. 长度的换算: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5. 面积的换算: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6. 容量的换算: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7. 长度的应用:绳子长度、距离等实际问题。

8. 面积的应用:房间面积、地板、墙壁等实际问题。

9. 容量的应用:容器装液体、水量等实际问题。

四、图形与几何1. 二维图形的分类: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2. 三维图形的分类:球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等。

3. 图形的性质:边数、顶点数、对称性等。

4. 图形的大小比较:边长、面积、周长等。

5. 图形的画法:图形的绘制、图形的分析与判断。

6. 图形的旋转:图形的旋转方向和角度。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去的数叫减数,得到的结果叫做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3.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4.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5.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去的数叫做除数,得到的结果叫做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6.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17.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从左往右顺次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8.有关的运算:(1)一个数加上或减得原数。

5+0=55-0=5(2)任何一个数乘得。

5×=×5=(3)除以一个非的数等于。

÷5=(4)不能作除数。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定义两个数相加,交流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乘法交流律乘法结合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四那么运算1、加、减法的意义及各局部之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加数+ 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2、乘、除法的意义及各局部之间的关系:〔1〕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因数×因数=积被除数÷除数=商积÷因数=因数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3〕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那么运算。

4、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假如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6、算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7、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8、有关0的运算:①一个数加上0等于原数。

A+0=A②一个数减0等于原数。

A—0=A③一个数减本身等于0。

A—A =0④任何一个数乘0等于0。

A×0=0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等于0。

0 ÷A=0〔A≠0〕⑥一个非0的数除以本身等于1。

A÷A=1〔A≠0〕⑦0不能做除数。

9、租船问题共有32人,租小船每条24元,限乘4人;租大船每条30元,限乘6人,怎样租最省钱?〔1〕比拟哪种船的租金廉价小船:24÷4=6〔元/人〕大船:30÷6=5〔元/人〕经比拟大船廉价方案一:全租大船应租大船只数:32÷6=5〔条〕……2〔人〕这2人还要租一条小船,那么总租金就为:5×30+24=174〔元〕方案二:如租5大船和1条小船,小船没有坐满,还空2人这时不是最省钱的,还可在调整成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这时大小船刚好坐满租金为4×30+2×24=168〔元〕答: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最省钱。

(完整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3、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4、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A、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B、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6、有关0的运算: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0不能做除数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

3、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不能准确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或物体。

只有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确定立体图形。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1、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

a-b-c=a-(b+c)3、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 × b = b × 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1一、单式折线统计图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既可以反映出数量的多少,又能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2、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①画出横轴和纵轴(补画统计图时此步骤已给出);②确定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多少(补画统计图时此步骤已给出);③描点,描点时应注意先找准横轴上的点,再找准纵轴上相对应的点,过两点分别做横轴、纵轴的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就是所要描的点,在交点处点上实心点;④用线段顺次连接所有点,并标注数据;⑤标注好日期和标题。

(日期也可不标注)3、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可以根据折线统计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合理地推测。

(知识巧记)统计图,类型多,条形、折线一一说。

条形数量好比较,折线增减更明了。

绘制折线较简单,描点连线来解决。

完成绘图细分析,解决问题更容易。

二、复式折线统计图1、复式折线统计图:如果在统计过程中存在两组(或多组)数据,且需要在一幅统计图中表示这两组(或多组)数据,就要用两种(或多种)不同颜色(或不同形式)的折线来表示不同数量的变化情况,这种统计图就是复式折线统计图。

2、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各组数据的多少,数据的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可以比较各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3、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基本相同,只是用不同的折线表示表示不同的量,需标明图例。

4、运用横向、纵向、综合、对比等不同的观察方法,可以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并能根据信息回答或提出相应的问题,同时进行简单地分析和合理地推测。

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法则1、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 3条法则:①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②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③ 算式里有括号,要先括号里面的。

3、 有关0的运算:①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②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③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④ 00。

(0不能作除数)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1、 某一位置的方向表述:东偏北30°也可以说北偏东60°。

2、 相对位置的表述:(方向变,偏角不变。

)A 在B 的东偏北30°方向100米处;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5条定律:① 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a + b = b + a② 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 ③ 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 × b = b × a④ 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a ×b)×c = a ×(b ×c) ⑤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a + b)×c = a ×c + b ×c 或者a ×(b + c) = a ×b + a ×c2、简便计算:连减: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看成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a –b –c = a –(b+c) 连除: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可以看成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a ÷b ÷c = a ÷(b ×c) 去、添括号:在“-”或“÷”后去、添括号,要记得变号。

前提条件: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或者只有乘、除混合运算,可以交换位置。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归纳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归纳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归纳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归纳小学数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归纳,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归纳篇1(一)四则运算:1、四则运算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依次)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小括号起到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2、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有关0的运算:(1)一个数加上0得原数。

a+0=a(2)一个数减去零还得原数。

a-0=a(3)任何一个数乘0得0。

a0=0(4)0除以一个非0的数等于0。

0a=0(a0).0不能做除数,0作除数没有意义。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a-b=0a=b5、※:除和除以不同。

A除以B,写成AB。

A除B,写成BA。

6、※:列综合算式时,如果含有乘除法或加减法时,必须先算加减法,一定要给加减法加上小括号。

如:章师傅要生产600个零件,已经生产了120个,剩下的要十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600-120)10=48(个)7、※: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找相同数替换,把含有相同数结果的算式往里代。

如:59+80=139和3204=80列综合算式,80两个算式都有,把第二个含有相同数结果的算式往第一个里代,59+3204。

如:76-52=24,244=6合成()8、※:填□,列综合,从最后一步入手。

(二) 位置与方向: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或者绘制物体的具体地点。

(比例尺、角的画法和度量)2、位置间的相对性。

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1)怎样判断观测点:要指出一个物体的位置,必须以另一个物体为参照物。

以谁为参照物,就以谁为观测点。

以谁为观测点,就以谁为中心画出方向标。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一另一个数(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一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例题:根据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等式。

56×32=1792 ,。

373-145=228 ,。

3关于“0”的运算(1)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a(2)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3)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a=0(4)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x0=0(5)0除以任何非0的数,字母表示:0÷a(a≠0)=0(6)“0”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0错误(7)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a÷a=1 (a不为0)4、四则运算顺序(1)一级运算:只有“+-”或“×÷”按从左到右的顺序(2)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3)带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再算中括号里面的6000÷[75-(60-10)] 468÷[(51-38)×3] 158-[(27+54)÷9] 360÷(70-4×16)(1)成人8人,儿童3人,哪种方案合算?(1)成人3人,儿童8人,哪种方案合算?周末1名老师带40名同学去旅游,如果租大巴车,可乘坐12人,每辆大巴车60元;如果租小车,可乘坐6人,每辆小车45元。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点:一、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加法各部分的名称。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二、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其中的一个加数叫做减数,求得的另一个加数叫做差。

3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4.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进行加、减法的验算。

三、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乘法各部分间的名称。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3.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四、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己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在除法中,己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因数叫做除数,求出的未知因数叫做商。

3.没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4.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5.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6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利用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来验算乘、除法算式。

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五、有关0的运算1.0在运算中的特点。

(1)在加法中,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a+0=a(2)在减法中,一个数减去0,仍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a-0=a a-a=a(3)在乘法中,一个数和0相乘得0。

a×0=0 ; 0×a=0(4)在除法中,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

0÷a=0(a≠0)2.0不能作除数。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下册归纳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下册归纳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下册归纳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作为最烧脑的科目之一,也是要记、要背、要讲练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四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必备知识点归纳1.整数加法(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3)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整数减法(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

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

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3)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4)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5)一个因数×一个因数 =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整数除法(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3)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4)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5)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小学数学四年级知识点:有趣的算式探索与发现(-)(有趣的算式)知识点:第一组算式:积的位数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1,积的位和最低位都是1,中间的数字为因数的位数,两边的数字相同并依次减1。

(此为回文数)第二组算式:积都由1、4、2、8、5、7几个数字组成,而且前后排列的顺序不变,只需要确定末位数字就可以算出积(如果能直接推算出首位数字则更好)第三组算式:积的个位都是1,首位都是9;积的位数正好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积的每一位都是由9、8、0、1组成,只要在首位补9,倒数第二位补0就可以了,只有一个8和一个1。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整理归纳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整理归纳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整理归纳一、前言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四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我们特此整理归纳了全册的知识点,以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复习。

二、全册知识点1. 第五单元: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小数的计数单位- 整数和小数的互化- 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2.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步骤- 计算小数加法和减法时的注意事项- 应用题练习3. 第七单元: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和除法时的注意事项- 应用题练习4. 第八单元:平均数- 平均数的定义和性质-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5. 第九单元:数的估算- 估算的方法和原则- 整数和分数的估算- 小数的估算- 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6. 第十单元: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的认识(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立体图形的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 图形的大小和形状的描述(面积、周长)- 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7. 第十一单元:量的计量- 常用的计量单位(长度、面积、体积、重量)- 单位间的换算(千米和米、吨和千克、平方厘米和平方米等)- 计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8. 第十二单元: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收集数据的方法和工具- 整理数据的方法(图表、统计表)- 数据分析的方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总结以上是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的全册知识点总结整理归纳。

希望这份总结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在学习过程中,请注意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含义和应用,加强练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基础知识1. 大数的认识:是10的4次方。

是10的5次方。

是10的6次方。

是10的7次方。

(5)1亿=10^8,1兆=10^12。

2. 角的度量:(1)直线、射线、角。

(2)角各部分的名称:顶点、边、边。

(3)直角的度量:直角的度数是90度,直角是角的一种,它的大小固定,只有一种。

(4)角的分类:锐角<90度,直角=90度,钝角>90度和平角、周角。

3.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就是从平行四边形、梯形的上底面到下底面作垂直线段,垂足落在底边上。

(2)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二、计算能力1. 大数的四则运算:对于大数的四则运算,需要掌握运算的优先级,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

同时,为了提高计算的准确性,需要进行验算。

2. 小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四则运算与大数相似,但需要注意小数的特殊性质,如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对数值的影响。

3. 混合运算:在混合运算中,需要遵循运算的优先级,并注意括号的处理。

为了提高计算的准确性,需要进行简化计算和验算。

三、逻辑思维能力1. 逻辑推理:通过已知条件和逻辑规则,推导出未知量的值或关系。

常见的逻辑推理问题包括条件推理、真假判断等。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需要仔细分析题目中的条件和逻辑关系,运用排除法、假设法等方法进行推理。

2. 空间想象能力:通过观察几何图形或物体,想象其旋转、翻转或组合后的形状或位置关系。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感和想象力,同时需要掌握常见的几何变换和运动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整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1、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3、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A、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B、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6、有关0的运算: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0不能做除数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1、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

3、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不能准确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或物体。

只有把从不
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确定立体图形。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1、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

a-b-c=a-(b+c)
3、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 × b = b × 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c = a×( b×c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 = a×c + b×c
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 ÷
b ÷
c = a ÷ ( b × c)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再读小数部分,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依次读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
3、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去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直接写0,再在个位的又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4、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注意: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取近似数时有一些末尾的“0”不能去掉。

5、小数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那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十分位相同比较百分位,……
6、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10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100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1000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7、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应用:把一个数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就是用着个数分别乘10、100、1000……,小数点就要相应的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把一个小数缩小到原数的、、、……
就是把这个数分别除以10、100、1000……,小数点就要相应的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8、小数单位换算:高级单位换低级单位,用乘法,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低级单位换高级单位,用除法,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质量单位:吨___________千克___________克
长度单位:千米 _________ 米 _________ 分米 _________ 厘米______毫米
面积单位:平方千米___________公顷___________平方米___________平方分米_ __________平方厘米___________平方毫米
时间单位:时___________分___________秒
货币单位:元___________角___________分
9、求小数的近似数方法:(四舍五入法):当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应根据十分位上的数字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应根据百分位上的数字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应根据千分位上的数字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取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10、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乘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先确定万位或亿位,然后在万位或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在小数的后面加写“万”或“亿”字,如果小数末尾有0要去掉,改写后还可以根据要求改写近似数。

第五单元三角形
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三角形。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三条高
2、三角形的高和底: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重点:三角形高的画法。

3、三角形的特性:稳定性。

如:自行车的三角架,电线杆上的三角架。

三角形边的特性: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三角形的分类:
按照角大小来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按照边长短来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或正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

等边△的三边相等,每个角是60度。

(顶角、底角、腰、底的概念)
5、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有关度数的计算以及格式。

6、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

7、多边形的内角和:(边数—2)×180度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
1、计算法则:(1)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
(2)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给小数化简。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法和减法,就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整数的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简算)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
1、轴对称:(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完全重合,那么
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中任意一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与它的对应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任意一对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的连线垂直。

2、平移:(1)平移与移动的方向和距离有关,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但
改变了图形的位置。

(2)在平移的图形时:先确定物体平移的方向,再通过某一点或某一条边确定平移的距离,找准对应点,对应线段。

3、利用平移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一般把不规则图形通过平移得到规则图形,再求面积。

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1、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2、平均数能清楚的表述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