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的音乐课程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实现“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的音乐课程
价值-音乐论文
如何实现“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的音乐课程价值
冯路
(湖南长沙市芙蓉区教科中心,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音乐课程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本文主要来阐述如何实现这一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创造;前能;提高;教学
创造能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能力,也是国际间的核心竞争能力。音乐的存在离不开人的创造能力,音乐的活动饱含着创造的火花,音乐发生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创造过程:作曲(一度创作)、表演(二度创作)和欣赏(三度创作)。作曲需要想象,需要作曲者在意识中对经验中的感性元素进行结构重组,从而产生新的感性样式。这个想象活动的创造性,体现在对材料的重组过程和对新结构样式的创造过程,对创作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表演是赋予音乐作品以生命的创造性行为。表演者的自我意识和对作品的独到理解能使原作得到丰富和补充。不同的表演者在演绎同一作品时,会有不同的创造性处理;同一表演者在表演同一作品时也不可能每次完全一样,常会有很多即兴的创造。可以说,每一次表演都是一次创造过程。至于欣赏,“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欣赏者把听觉客体对象变为主体感受的一部分的过程。拥有不同个性、阅历和修养的欣赏者,会自然地把各自的体验和感受带到对同一作品的欣赏中,这个作品也就自然地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和意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即使是同一欣赏者面对同一作
品,不同的心境下也可能有不同的感受。音乐欣赏的过程,充满了自由丰富的想象力和积极的创造性。音乐活动本身的创造特征,使得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独具优势。因此,音乐课程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要实现这一价值,就要注意:
要夯实学生基础,让学生掌握进行音乐创造所需的足够的基本素材、技巧和方法。人的音乐能力(含创造力)客观上有大部分来自遗传,但是能够在后天的培养中得到发展和提升。音乐课程价值特别强调了“开发”和“提升”两个词。音乐的创作和表演能力需要技能技法的学习训练,音乐的欣赏能力也需要长期的熏陶和培养。如果把“创造”比作让学生自己独立修建房子,那么,学生需要得到建房子的砖头砂浆等建筑材料,还需要掌握相关的技术方法、具备相应的审美眼光和眼界。有了这些才能修建出有一定质量,有自己独特品味的房子。实现“提升创造力”这个目的,仅靠满足于学生的原始天赋和鼓动学生的盲目热情是不够的,必须要通过脚踏实地的教学,提供给学生足够的创造素材、技巧和方法,才可能达成。我们不能想象不具备即兴短旋律创编能力,也不会识读简单曲谱的学生,能完成短旋律的书面创作练习;也不能想象没有基本声乐技巧的学生能对歌曲进行深情并茂的富于个性的演唱;更不能想象,大多数学生仅凭本能的朴素的声音感受力,能从大型交响乐这类复杂的音乐形式中获得足够丰富和富于创造性的审美体验。在这里,我们还需要特别强调“模仿”对于“音乐创造”的重要意义:模仿是音乐学习的重要方式,模仿为学生提供了音乐创造所需的素材、技巧和方法,模仿是音乐创造的基础和必经途径。“提升创造力”需要依靠踏实的教学和科学的方法步骤来实现,不能拔苗助长,急功近利。
要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一方面,音
乐的创造力蕴含在音乐创造、音乐表现与音乐感受与欣赏等能力之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音乐实践机会,在建设以上诸能力的同时,创造力自然就得到了开发和提升。另一方面,学生的创造激情,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学生丰富的音乐实践,是在音乐自身的音响美和情感美的感召激励下迸发的激情,是白发的而不是被动的激情。音乐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地表达个人情感的可能性。学生的音乐实践越多,对音乐的审美感受就越丰富;学生的情感越充盈,自我表达欲望就越强烈,创造的动力也就越强大,个性也会越鲜明。当然,除了音乐自身的感召力,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工作也很重要。在教学中,老师要积极寻找教学契机,点亮学生的创造激情。
要尊重学生对音乐的独特体验和思考,允许质疑,鼓励探索。音乐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和多解性特征。其中,不确定性利于想象力的发展、多解性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发展,而想象力和发散思维正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因此,我们的音乐教学应该促进这两者的发展。音乐教师要牢记:对音乐的诠释是没有唯一答案的,音乐课尽量不结束真理。以欣赏教学为例:任何音乐欣赏类参考书(也包括我们的《教师用书》)上面,关于作品内容解读分析的文本,绝对不是圣经,不要把它作为解读这个音乐作品内容(音乐的表现对象)的标准答案。就欣赏音乐而言,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该音乐作品特定的音响结构及其感性样式。还有一个相对确定的,就是在人类联党规律的制约和引导下,音乐作品特定的音响结构和感性样式,会让欣赏者的感受指向相对稳定的范围和方向。但确定的音响和相对稳定的感受方向,并不导致人们对同一部音乐作品的理解会趋向于同一个答案。音乐作品的内涵与意义永远是具有开放性的,即使那些表现意图十分明显的作品,在不同的欣赏者心中产生的具体感性体验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一定要尊重学生
对音乐的独特体验和思考,这是音乐自身的多解性决定的,音乐教师应以此为准则,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不独欣赏,其他如唱歌、演奏、音乐创造等教学均同理。此外,还要允许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因为大胆质疑的勇气和积极探索的态度,正是创造所需的重要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