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A版二年级上册第八课《古诗二首》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登鹳雀楼教学要求1.学会6个生字。

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

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提示课题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

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

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的高楼,叫鹳雀楼。

(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慢慢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流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

齐读课题。

注意读准“登”字。

这座楼后来被黄河水冲毁,但是这首诗,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范读课文三、自学课文。

教师巡视指导要求:1.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本课要求掌握和要求认识的字,读准每个字音。

四、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

楼入穷目更层登鹳雀依2.朗读课文。

(指名朗读,齐读)五、了解课文大意,指导朗读1.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

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2.读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教师示范读出夕阳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学生反复练读。

3.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读第三、四行。

教师讲解: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物,就对自己说,我应该再上一层楼。

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联系登高活动,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指名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朗读课文。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体会古诗的美。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古诗所描绘的画面和情境。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两首古诗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解释古诗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

2.2 教学重点两首古诗的字词、句子的理解和朗读。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与古诗相关的图片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古诗与现代诗歌的差异。

3.2 朗读与理解引导学生朗读古诗,注意语气、节奏和韵律。

讨论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

3.3 想象与联想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描绘出古诗所描绘的画面和情境。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古诗的感受和理解。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和表达。

4.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包括古诗的朗读和背诵。

4.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朗读和背诵古诗,家长签字确认。

5.2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比赛,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表现。

5.3 家庭作业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查找其他古诗,进行阅读和欣赏。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提供清晰的古诗文本,包括注音和解释。

使用简短的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难点。

6.2 教学图片准备与古诗内容相关的图片或插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主题和画面。

6.3 教学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或视频,展示古诗中所描绘的场景,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互动讨论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 8 课《古诗二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 8 课《古诗二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 8 课《古诗二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了解古诗的基本特征和体裁。

2. 能够阅读和理解古诗《小绵羊》和《登鹳雀楼》。

3. 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探究古诗的特点及构成。

2. 学生能够理解古诗《小绵羊》和《登鹳雀楼》的意义。

3. 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欣赏和感悟能力。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展示图片,引出“古诗”一词,让学生口述自己对于古诗的认知,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学习。

二、探究古诗的特点及构成(10分钟)1. 明确古诗的定义和特点。

2. 辨析古诗、现代诗和民间诗歌。

3. 分析古诗的构成,介绍古诗的写作技巧与表现手法。

三、学唱《小绵羊》(15分钟)1. 教师演示唱歌,在学生根据曲谱学唱时进行指导。

2. 学生跟着教师学唱《小绵羊》。

四、朗读《登鹳雀楼》(10分钟)1. 教师朗读《登鹳雀楼》,让学生跟读和感受其中的语言魅力和文化内涵。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朗读《登鹳雀楼》。

五、理解和欣赏《小绵羊》和《登鹳雀楼》(30分钟)1. 教师讲解《小绵羊》和《登鹳雀楼》的写作背景和文化价值,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2. 打开投影仪,播放相关影片,辅助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

3. 学生个体上台表演《小绵羊》和《登鹳雀楼》。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进行已学内容的总结,并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发言。

2.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自评,评价自己的表演和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短文学课,传统的古诗是中华文化瑰宝中的一部分,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进一步发现和欣赏古代诗歌的美和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有所提高,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因此,下一次教学我会注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尝试创作古诗,进一步巩固对于古诗的学习,同时也体现课程的可持续性。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描绘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领略到古诗的魅力,激发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诗人、创作背景、历史典故等。

2. 诗歌内容解析:逐句解读诗句,理解诗歌意象。

3. 诗歌意境体会:通过朗读、描绘等方式,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4. 诗歌韵律感受:通过朗读、吟诵,体验古诗的韵律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和韵律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诗人、创作背景、历史典故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背景。

3. 诗歌内容解析:逐句解读诗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意象。

4. 诗歌意境体会:通过朗读、描绘等方式,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5. 诗歌韵律感受:通过朗读、吟诵,体验古诗的韵律美。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韵律,分享彼此的感受。

7. 总结: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的魅力和爱国主义情怀。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2. 诗歌背景介绍3. 诗歌内容解析4. 诗歌意境体会5. 诗歌韵律感受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

2.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描绘和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对古诗的兴趣?2. 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能够感受到古诗的意境和韵律美?3. 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和改进?4.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何?是否积极参与,相互交流?5.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有效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上是《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的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您的教学提供参考。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古诗二首》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古诗二首》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8《古诗二首》部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二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八课《古诗二首》。

这两首诗分别是《望庐山瀑布》和《绝句》。

通过这两首诗,我们将深入了解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以及诗人如何通过简练的文字描绘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韵律和意境。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观察大自然、描绘美景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掌握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韵律和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庐山瀑布和春天的美景,引导学生观察并表达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细节:让学生描述瀑布的壮观和春天景色的美丽,为新课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学习《望庐山瀑布》。

a. 朗读古诗,感受韵律美。

b. 解析古诗,理解诗句含义。

c. 体会诗人描绘瀑布的手法,感受大自然的壮丽。

3. 例题讲解:以《望庐山瀑布》为例,分析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a. 分析韵律:让学生找出诗句中的押韵字,理解古诗的韵律规律。

b. 分析意境: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描绘诗句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望庐山瀑布》的诗句,创作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小诗。

a. 学生独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b. 交流分享,共同评析。

5. 学习《绝句》。

a. 朗读古诗,感受韵律美。

b. 解析古诗,理解诗句含义。

c. 体会诗人描绘春天美景的手法,感受大自然的生机。

六、板书设计1. 《望庐山瀑布》韵律:押韵字、规律意境:画面描绘、情感体验2. 《绝句》韵律:押韵字、规律意境:画面描绘、情感体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两首古诗,并背诵。

b. 根据今天的学习,任选一首古诗,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

第8课《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8课《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8课《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第8课学习《古诗二首》。

具体内容包括《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我们将深入了解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孩子们对我国古典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朗读、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

难点:体会古诗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鹳雀楼和庐山瀑布的美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详细过程:(1)展示鹳雀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楼的特点。

(2)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让学生描述瀑布的壮观景象。

2. 学习《登鹳雀楼》详细过程:(1)让学生自读古诗,注意字音和停顿。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3)讲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4)分析古诗的韵律美,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节奏。

3. 学习《望庐山瀑布》详细过程:(1)学生自读古诗,注意字音和停顿。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3)讲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4)分析古诗的意境美,让学生展开想象。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两首古诗的意境。

六、板书设计1.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2)用自己的话描述两首古诗的意境。

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语文二年级上册(部编版)

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语文二年级上册(部编版)
4.诗人想到了什么?圈出关键字词“疑是、银河”。“疑”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活动?
5.引导学生理解“九天”:“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往往表示极多之意,在这儿“九天”指极高的天空,体现了瀑布之高, 我们可以感受到瀑布的恢宏气势及作者对瀑布的由衷赞美。6.引导学生感悟:若是你站在
瀑布前,会联想到什么呢?出示: 那飞流直下的瀑布像
(一)品读第一、二句
(一)品读第一、二句。
1.自读古诗,思考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2.朗读诗句,抓关键词,结合图片理解“白日、依、尽”的意思。
3.交流黄河的相关资料,看图片。
4.想象黄河流入大海的景象,朗读诗句。
5.用一两个词语形容这样的景象。6.想象画面,感情朗读。
(二)品读第三、四句。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环节一:
创设情境,看图导入
第一课时:
1.创设情境:小朋友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山西的永济市去玩一玩。
2.课件出示鹳雀楼图。师介绍鹳雀楼外观,相机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3.课件出示,简单介绍鹳雀楼
及诗人的背景。
1.看图,齐读课题。
2.看课件,交流古诗相关知识背景。
通过创设情境, 让学生更有兴趣探究古诗,通过对古诗相关知识背景的渗透, 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和诗人一起感受瀑布的美。
环节五:
书写生字,点评
反馈。
1.通过“一看结构,二看笔画, 三对照”的方法指导学生观察、写字。
2.通过对生字的归类整合,引导学生发现左右结构的生字规律。如:楼、依、炉、烟、挂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左边要写得窄一些,右边要写得舒展一些。“楼、依、炉、挂”要特别注意笔画的穿插。
3.指导“炉、烟”两个字的书写时,要注意偏旁部首的变笔,左侧“火”的捺应改为点。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古诗二首》之《登鹳雀楼》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古诗二首》之《登鹳雀楼》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古诗二首》之《登鹳雀楼》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8课《古诗二首》中,深入学习《登鹳雀楼》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之手,描绘了登上鹳雀楼所观看到的壮丽景色。

我们将详细解读诗中的字词、句式和寓意,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和诗人情感的升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登鹳雀楼》这首古诗的全文,理解诗中的字词、句意。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中的寓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古诗的字词、句式,朗读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鹳雀楼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他们的兴趣。

2. 学习古诗:让学生自读《登鹳雀楼》,理解诗中的字词,讨论诗的意思。

3. 详解诗句:逐句解释诗句,分析诗人的写作手法,让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

4. 朗读指导: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诗句的节奏和语气。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默写诗句,巩固所学内容。

6.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登鹳雀楼》的练习题,讲解答题技巧。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中的寓意,分享各自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登鹳雀楼》全文2. 黑板右侧:诗句详解、朗读技巧、作业布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关于《登鹳雀楼》的感悟。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学生发挥想象,表达真情实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古诗,提高文学素养。

同时,关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学习古诗的字词理解在让学生自读《登鹳雀楼》时,我特别注意他们对诗中字词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2)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3)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画面。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通过古诗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古诗,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3)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生活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题: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2. 课型:新授课3. 教学内容:两首古诗《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2)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3)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画面。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部分生字词的理解;(2)古诗中画面的描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已学的古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古诗;(2)出示课题,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 朗读古诗(1)学生自读两首古诗,注意字音、节奏;(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3)指名读,检查学生朗读情况;(4)全班齐读。

3. 理解诗意(1)学生自读两首古诗,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意;(2)教师讲解古诗中的生字词;(3)学生复述诗意,教师点评。

4. 描述画面(1)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画面;(2)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描绘画面。

5. 小组合作(1)学生分小组,讨论两首古诗的异同;(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3)教师点评,总结两首古诗的特点。

6. 课堂小结(1)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教师点评,强调重点内容。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二首》2. 两首古诗的题目、作者、背景简介3. 古诗中的生字词及词义4. 两首古诗的异同点七、作业设计1. 背诵两首古诗;2. 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画面;3. 搜集其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分享。

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二、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两首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掌握会写字的音、形、义。

三、教学难点1.用自己的话讲解两首古诗的意思。

2.能正确、端正地书写6个字。

四、教学准备1.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

2.字词卡片,电脑课件或挂图。

五、教学时数3课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以前我们学的古诗吗?谁愿意背一背呀?(同学们背诵古诗)2.同学们,李白曾望月抒怀,留下了《静夜思》这首千古佳作,他也曾在另一个群星璀璨的夜晚,写下了使人惊叹的诗行,那就是《夜宿山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题)(二)初读古诗。

1.设计问题:“夜宿山寺”是什么意思?(此处为空白点,让学生自己理解)2.教师播放多媒体画面,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感悟,请学生谈谈看了此画面后有什么感受。

(留空白,让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点拨强调一点:山上寺院里的楼很高)。

3.请学生打开书,自由读古诗,体会诗人作诗时的感受。

(本环节意在使学生整体把握古诗内容)(三)理解诗句。

1.学生研究、合作、体验。

(1)让学生边读古诗边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遇到难以理解的词语、诗句,本店铺解决。

(2)让学生小组内交流。

(3)各小组汇报诗中关键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2.小组汇报。

(1)通过小组学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了?(指名说)(2)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请学生质疑,请会的同学帮助解答,老师加以引导。

)(3)请四个同学每人说一句诗的意思。

(4)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来形容诗中所描写的这座楼。

(高)(5)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楼很高,请你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四)诵读欣赏,品读古诗。

1.通过学习,我们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了解,你能加上动作、语气自己读读这首诗吗?注意要读出你自己的感受。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通用10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通用10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通用10篇)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根据诗意,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一)板题导入1、揭示并解释题目《登鹳雀楼》激发兴趣。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用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二、小组讨论,组内纠错。

大声读两遍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做到不错读,不漏读。

(一)个人自学1、学生自主学习(生按提示自学,师巡视指导。

)2、自己检测自学效果:学生大声朗读一遍课文后生字词和整首诗文。

(二)小组纠错和小组内伙伴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轮流读生字词,交流对生词的理解。

(三)班内质疑(1)检查正确认读生字词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读。

(2)课件出示:多音字三、质疑拓展,讨论总结(一)自学自测学生自学,认真朗读诗文,尝试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小组纠错小组轮流朗读诗文,互说诗句的意思,互相纠正错误。

(三)质疑拓展1、指名学生朗读诗文,师生共同纠错。

2、结合重点词语理解重点诗句,进行朗读指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指导:(1)理解诗句学习一、二两行。

指名读一、二两行。

①出示课文插图。

引导学生理解“尽”,指名说说“尽”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尽”就是“完、消失”的意思。

③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课《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课《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课《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
1.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学习古诗,使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2.提升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古诗内涵的理解与感悟。
3.培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体验古诗的音韵美、意境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例如:“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表示怀疑的意思,对于学生来说是词汇运用上的一个难点。
-诗歌创作背景: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增强对古诗文意的理解。
-如《悯农》背后的农民艰辛劳作的背景,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辅助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
-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感受古诗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提升文化素养。
-例如:古诗中的对自然和劳动的尊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需要学生通过学习来体会。
其次,通过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古诗中的情感表达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但有时候他们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还不够丰富。因此,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关于表达和交流的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古诗中的意境理解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在课堂上,我尽量通过图片、故事等辅助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但效果似乎并不如预期。我意识到,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体会和感悟,而不是仅仅依靠外部的解释。因此,我计划在课后布置一些关于古诗意境的思考题,让学生在家长的引导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古诗的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通过图片、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四、教学流程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阅读启蒙,诗词珍藏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阅读启蒙,诗词珍藏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阅读启蒙,诗词珍藏孔子曾说过:“诗可以咏志,可以建立和谐社会。

”可见古诗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在小学阶段,作为语文学科的一部分,学习古诗词更是有一定的意义。

一是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二是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诗词元素进行语言表达;三是可以为学生的文化知识积累打下基础。

对于小学二年级语文而言,《古诗二首》教案的设计十分重要,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要求进行精心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二首》这两首唐诗的基本知识(诗名、作者、创作背景等),并能够进行正确的朗诵。

2.理解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思,培养对诗歌的感受力。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对所学古诗进行表达,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古诗二首》包括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王之涣的《凉州词》两首诗。

1.《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全诗描写了诗人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王之涣对人生的感悟和抱负。

在本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授课文的基本知识、感受和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展示文化风貌和历史背景。

2.《凉州词》《凉州词》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全诗描绘了西凉的荒凉景象和其所带来的强烈感受,表现出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

学生通过朗诵、理解和分析,可以了解到古代诗人的人生感悟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配着诗词的韵脚朗读,以此培养学生的朗诵技巧和感受力。

2.互动式教学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表达自己的感悟与见解,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能力。

3.绘画法让学生用画笔去描绘诗中所描述的画面或情感,纵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引入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口语、图像、音乐等多种方式引入教学,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为下面的教学奠定基础。

2.了解《古诗二首》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诗名、作者、创作背景等基本信息,以此让学生对文化知识积累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古诗,儿童启蒙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古诗,儿童启蒙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古诗经典,儿童启蒙古诗经典,一直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

在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教师会让学生学习两首古诗,《静夜思》和《登鹳雀楼》。

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文字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感悟,实乃儿童启蒙的好材料。

首先学习的便是《静夜思》。

这首诗以“床前明月光”为开头,描绘了夜深人静的景象,使人感到平和宁静。

李白继续用“疑是地上霜”来形容月亮的光芒,让我们产生别样的联想和想象。

他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他的思乡情感,更是打动了我们。

通过这首诗,让学生在静静的夜空中感受到自然的神秘和宁静,同时也引导学生对家乡有更深的思考和感知。

而第二首古诗则是《登鹳雀楼》。

诗中讲述了李白爬上鹳雀楼,俯瞰整个城市和河流,感受到了宏阔的气象和浩渺的江山。

通过这首诗,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到自己站在高处远眺的美妙感觉,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习宏观思维和视野。

学习古诗,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更是注入了历史和文化的养分。

在学习古诗的同时,教师可以辅助学生进行古代文化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会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古诗所表达出来的,是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内涵。

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因素,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种启蒙式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塑造自己的情操和品德。

通过学习古诗,让学生从孩子到少年,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古诗经典,儿童启蒙,不仅可以帮助儿童创建文学内涵,还可以寓教于乐,培养健康的心态,塑造出儒雅、内敛、虚怀若谷的人格特质。

教育不是简单地传递知识,而是要培养人的素养和性格,才是真正的教育。

这样的思路和方法,不仅适合小学二年级,也适合其他年级的学生。

只有把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课《古诗二首》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课《古诗二首》人教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古诗朗读与背诵: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朗读两首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并能熟练背诵。
举例:《望庐山瀑布》中“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朗读节奏和韵律;《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抑扬顿挫。
(2)古诗意境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培养其形象思维和审美能力。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首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朗读练习。学生轮流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朗读展示,其他同学评价和欣赏。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探讨如何将古诗中的美好情感和表达方式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诗的基本概念。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丰富的情感和景象。学习古诗能帮助我们感受美的表达,传承文化。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望庐山瀑布》这首诗。这首诗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诗人的豪情。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朗读韵律和意境理解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香炉”、“紫烟”等词汇,我会通过图片和故事来帮助大家理解。
举例:通过图片、实物或故事讲解,让学生明白“香炉”是指庐山的山峰形状,以及“紫烟”是形容瀑布水气蒸腾的景象。
(2)古诗意境的深入感悟: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深入体会古诗的意境,提升其审美鉴赏能力。
举例: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站在瀑布前,感受瀑布的壮观景象,从而理解诗人的情感。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语文教师,我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下面是我对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的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首古诗《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登鹳雀楼》描绘了鹳雀楼上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望庐山瀑布》则以壮丽的瀑布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壮美自然景观的敬畏之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 使学生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理解诗意。

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为学习古诗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自然景观是什么?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绘自然景观的古诗。

”2. 初读古诗:让学生自主朗读,注意读音、节奏,培养学生的语感。

例如:“请大家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3. 理解诗意:通过挂图、课件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

例如:“请大家观察课件中的画面,说说你们看到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

”4. 品味诗句:分析古诗中的优美句子,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例如:“请大家欣赏古诗中的优美句子,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5.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然后进行背诵。

例如:“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朗读,然后试着背诵。

”6.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古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古诗的内容。

例如:《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理解诗句中的生字新词,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欣赏能力及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古诗背景介绍:介绍《山行》和《望洞庭》的作者、时代背景及文化意蕴。

2. 诗句解析:逐句解读诗句,解释生字词,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3.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律,并进行背诵。

4. 意境体会:引导学生通过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基本含义。

-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境,培养审美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卡片。

-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古诗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介绍作者,逐句解析诗句,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3. 互动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4.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律,并进行背诵。

5. 意境体会:通过多媒体展示或绘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古诗的意境。

6. 总结与作业布置: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布置相关的作业。

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 作者:杜牧、刘禹锡- 重点词语: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湖光、秋月等。

- 诗句解析:简要列出每句诗的意思。

作业设计1. 朗读与背诵:学生回家后向家长朗读并背诵所学古诗。

2. 填空练习:根据诗句内容填写空缺的生字词。

3. 意境描绘: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画面。

课后反思1.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古诗二首回乡偶书语文A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古诗二首回乡偶书语文A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古诗二首回乡偶书语文A版1.教学目标1.认读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回乡偶书》并背诵。

3.感悟诗歌中表达对故乡的想念。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教学难点背诵《回乡偶书》。

3.教学用具4.标签教学过程一、导课1.识记“此”。

2.背诵诗歌《相思》。

二、新授(一)学习生字1.出示卡片:偶(少)鬓衰客何2.同桌交流读生字。

3.重点教以下几个生字:偶(偶然)鬓(鬓毛)衰(衰老)4.出示诗句测读。

5.初读《回乡偶书》。

6.自由读诗,找出读不明白的词、句。

7.交流汇报并说明。

乡音:故乡的口音。

鬓毛衰:鬓角的头发花白了。

不相识:不认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笑着问客人从什么地点来。

8.朗读指导9.朗读全诗。

这首诗中的诗人回到久别的故乡,他多么快乐啊,但是却遇到一群可爱的小孩,小孩的问话让老人感叹不已,因此写下了这首诗,现在请大伙儿齐读诗歌,读出诗人的回乡的欢乐和惊奇,读出小孩的可爱、真诚。

三、练习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养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进展的教学方式,慢慢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事实上,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养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试着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总结这首诗中的诗人回到久别的故乡,他多么快乐啊,但是却遇到一群可爱的小孩,小孩的问话让老人感叹不已,因此写下了这首诗,现在请大伙儿齐读诗歌,读出诗人的回乡的欢乐和惊奇,读出小孩的可爱、真诚。

五、作业背诵古诗。

六、板书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差不多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专门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作业:背诵古诗。
复习生字和生词,并背诗歌。
出示生字,让学生
认读并交流怎样识
记。
解题:回乡偶书
回到故乡偶然写下的。
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分角色表演。一人扮演“少小离家老大回”游子,另几位扮演家乡的儿童,他们见面后会互相询问些什么呢?指导学生表演时,要在诗中描绘的特定情景中去想象,要表现出游子回乡时的兴奋和激动,以及后来的无奈和感慨。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教学反思
教研组长:教导主任:校长: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红豆或课件,图片。
2、师讲红豆的特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红豆的诗歌。
3.板书课题:相思
解题:思念。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诗。
2、画出生字,读出节奏。
3、学习生字:
读“此ci”此物,此事,此地。
注意与“些”的区别。
4、引导读诗。
(1)大家找找,哪一句写了红豆。
(2)红豆生长在什么季节?找一找,读出来。
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学科:教师:第周
教学内容
8、古诗二首《相思》
课时
共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相思》并背诵。
教学
重点
.认读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
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教具
课件或实物
设计者
二年级教师
教学设想
学生活动
备注



5、初读《回乡偶书》。
6、自由读诗,找出读不懂的词、句。
7、交流汇报并解释。
乡音:故乡的口音。
鬓毛衰:鬓角的头发花白了。
不相识:不认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笑着问客人从什么地方来。
8、朗读指导
9、朗读全诗。
10、感悟诗歌并小结:
这首诗中的诗人回到久别的故乡,他多么高兴啊,可是却遇到一群可爱的小孩,小孩的问话让老人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现在请大家齐读诗歌,读出诗人的回乡的快乐和惊讶,读出小孩的可爱、真诚。
五、作业:
抄写生字。
简明扼要地介绍了
红豆,作者为什么要
写红豆呢?
学生通过初读,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可借助书上的插对红豆的喜爱,他希望大家多采集红豆,因为这些红豆不仅美丽,而且能够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相思之情。所以作者钟爱它,赞美它。表达了王维对友情的重视。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教学反思
教研组长:教导主任:校长:
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学科:教师:第周
教学
内容
8、古诗二首《回乡偶书》
课时
共2课时
第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读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回乡偶书》并背诵。
3、感悟诗歌中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出示挂图,红豆树枝繁叶茂,红豆累累。
(3)引导:这红豆美吗?大家想把这份美读出来吗?
(4)齐读“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5)如果你要离开故乡,会带走故乡的哪些东西?
(泥土、水、树叶、红豆)
(6)对江南的水、土、叶、豆代表了故乡,所以诗人这样写。
(7)挂图了解诗意。
红豆生长在南国,春天来了生长得十分茂盛。希望大家多多采摘,这东西能引发大家思念故乡情感。
教学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教学
难点
背诵《回乡偶书》。
教具
设计者
二年级教师
教学设想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导入
1、识记“此”。
2、听写3个词语。
3、背诵诗歌。
二、学习生字
1、出示卡片:偶(少)鬓衰客何
2、同桌交流读生字。
3、重点教以下几个生字:
偶(偶然)鬓(鬓毛)衰(衰老)
4、出示诗句测读。
(8)大家想想学过哪些写到思念的诗。对故乡的思念要用什么样的语调朗读。
学生范读,并评价。
三、指导写字
1、出示8个生字。
2、组词识记。
3、指导识记:此、客、何、背、屋、层、房、尾。
4、师范写,生书写。
四、拓展思维:
再出示几首有关思念的诗,让学生课余读一读:《静夜思》、《忆江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