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二章运动与能量测试题教科版有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运动与能量》检测题(含答案)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检测题时间:70分钟;满分7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公路上行驶的汽车B.月球绕着地球转C.洒在水里的糖使水变甜D.空中飞行的飞机2.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内,放在小桌上的茶杯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这列火车的车厢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D.关着的车门3.2017年4月20日,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升空后,“天舟一号”与空间站“天宫二号”成功实现了交会对接,如图为对接模拟图,对接后“天舟一号”相对以下哪个参照物是静止的()A.地球B.“天舟一号”C.太阳D.“天宫二号”4.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机都是静止的D.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5.在某大厦乘坐观光电梯上行的过程中,以下描述对所选参照物正确的是()A.观光者离地面越来越远,是以观光电梯为参照物B.地面离观光者越来越远,是以观光电梯为参照物C.地面离观光者越来越远,是以地面为参照物D.观光者静止不动,是以地面为参照物6. 某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 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 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4m/s B.4.8m/s C.5m/s D.6m/s7.短跑运动员5秒跑了50米,羚羊奔跑速度是20米/秒,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千米/时,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 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8.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9.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运动与能量》测试题2份含答案

第二章章末卷1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下表中)1.(3分)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甲车车厢向乙车车厢观望,如图所示,突然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乙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甲车还停在站台上,而旁边的乙车却向相反的方向开走了。
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前进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站台B.甲车C.乙车D.自己【考点】52: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时,要首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行驶的乙车自己乘坐的甲车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坐在静止的甲车中的人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前进了,所选的参照物是乙车,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运动状态确定参照物,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判断相对静止与相对运动的方法即可正确解题。
2.(3分)“五一”劳动节,小华一家自驾游新宁崀山。
在小车行驶过程中,小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小车的车厢B.对面驶来的小车C.路旁的小树D.沿途的建筑物【考点】52: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看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
【解答】解:A、小华相对于小车的车厢,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
符合题意;B、小华小明相对于对面驶来的小车,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
不符合题意;C、小华相对于公路两旁的树木,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
不符合题意;D、小华相对于沿途的建筑物,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决定于选择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也不一样。
3.(3分)张亮同学乘坐公交车上学,发现路边树木不停地向后退去,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边树木B.远处高山C.公路路面D.他自己【考点】52: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 运动与能量 检测题(解析版)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检测题一.选择题1.将一勺砂糖放入一杯水中,整杯水都变甜了。
这个现象说明()A.分子是运动的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可以再分2.下列关于微小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物体的分子可以停止运动B.分子很小,用光学显微镜可以分辨出它们C.金属内部有大量自由电子,所以具有良好的导电性D.分子间存在引力,所以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3.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刮风时灰尘在空中飞舞B.酒精瓶盖打开可以嗅到酒精气味C.夏日的“荷城”贵港,荷花飘香D.在一杯热水中加盐,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咸了4.下列现象中与分子运动无关的是()A.挂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B.拆除老旧建筑物时,灰尘飞舞C.加了白糖的水会变甜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5.中国的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如图所示是几枚硬币“静静”立于高速行驶列车的窗台上的照片,认为硬币处于静止状态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车内的座椅B.路边的树木C.窗外的楼房D.远处的高山6.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
则下列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A.自己的车向东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B.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西运动C.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D.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7.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图所示,拍照过程中车可能()A.向西加速B.向东加速C.向西减速D.向东减速8.小红坐在匀速行驶的小汽车内,发现前方路旁停着一辆普通大客车,观测到自己经过大客车的时间约为1s,则小汽车的速度最接近于()A.10km/h B.40km/h C.70km/h D.100km/h9.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4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C.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D.3s时甲在乙的前方10.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1min后两人相距120m。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运动与能量 标准测试试题70分(附答案)

八年级《第二章运动与能量》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照物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A. “坐地日行八千里”是以地为参照物B. “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照物的C.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照物的D. 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照物的2. 下列关于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越大B.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它的速度越大C.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比速度小的物体通过的路程多D. 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小,速度越小3.小明坐在火车甲上,旁边停了个乙车,小明在甲车车厢中向乙车车厢观望,突然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乙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甲车还停在站台上,而旁边的乙车却向相反的方向开走了。
小明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前进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站台 B.甲车 C.乙车 D.自己4.我国有世界上最完备的风洞群,在飞机研制中,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空中的飞行情况。
此时,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A. 飞机B. 地面C. 他本人D. 模拟气流5.张亮同学坐车去学校,发现路旁的树木不停地向后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边的树木 B.远处的高楼C.公路路面 D.他自己6.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A. 飞沙满天B. 炊烟袅袅C. 花香袭人D. 麦浪起伏7. 甲、乙两汽车同时从同地去同一目的地,已知在整个过程中,甲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在任何时刻,甲车一定在乙车前面B. 在任何时刻,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在后退C. 在整个过程中,甲车用的时间一定比乙车短D. 在前半路程甲车用的时间一定比乙车短8.如图是小丽在荡秋千,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手抓的绳子表面后,手相对于绳子是运动的B.秋千摆动时,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C.秋千相对于小丽是运动的D.地面相对秋千不动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汽车刹车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 用电动水泵抽水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 既然能量守恒永动机就可以实现D. 火力发电厂发电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10. 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为1.2m/s的是()A. 步行的人B. 正在路上行驶的自行车C. 在空气中传播的光D. 在高空正常飞行的波音747飞机11.如图为“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对接图,成功对接后,若“神舟十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可能是A.地球B.月球C.太阳D.天宫一号12.龟和兔在路程为S0的一段平直赛道上进行赛跑,它们赛跑的路程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二章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20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 A .米()mB .米/秒()m /sC .千米/小时()km /hD .千克/米3()3kg /m2.体育考试中,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相机,拍摄小丽50m 跑的过程,得到下列几张照片,其中表示她加速起跑阶段的是( ) A .B .C .D .3.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树上苹果由绿变红 B .月球绕地球公转 C .飞机在天空中飞行D .河水在河中流4.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任何情况下,都应选地面作参照物B .研究某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其他任何物体都可被选作参照物C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D .只有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5.一辆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第1s 内通过了10m ,第2s 内通过20m ,第3s 内通过30m ,则这辆小车( )A .在第1s 内是做匀速直线运动B .在这3s 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这3s 内做变速直线运动D .只在第2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6.如下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A .研究的气泡在水中运动是自上而下的B .为了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快一些C .本实验也可将玻璃管保持一定倾角放置D .若仅测得气泡在管内运动的全部路程和时间,则可以判断气泡运动为匀速运动7.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看到乙车向西运动。
由此可判断( ) 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B .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C .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D .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8.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甲、乙的s t —图象如下图所示,已知8秒时丙距离甲、乙的距离恰好相等。
则( )A .丙可能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 .丙的s t —图一定在甲的图线上方C .丙一定与乙的运动方向相同D .丙的s t —图线可能在乙的图线下方9.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2.8米的A B 、两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做匀速运动,两车的s t —图象分别如下图()()a b 、所示。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 运动与能量》知识过关检测试题(有答案及解析)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运动与能量》知识过关检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9题;共38分)1.小明放学回家,一开门就闻到从厨房飘来的香味,他来到厨房想看看是什么好吃的,打开锅盖,他戴的眼镜上立刻蒙上一层“雾气”.对此,正确的解释是()A. 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 眼镜上的“雾气”是水蒸气C. “雾气”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D. “雾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2.电影《闪闪的红星》插曲中唱到:“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后两句中的参照物分别是()A. 河岸河岸B. 河岸竹排C. 竹排竹排D. 竹排河岸3.在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原子4.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风扇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铅蓄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发电机工作时主要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电热水壶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内能5.甲、乙、丙三架直升机同时上升,v甲<v乙<v丙。
乙机驾驶员感到自己在下降,这是因为他把参照物选为()A.地面B.甲机C.乙机D.丙机6.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A.分子有一定的体积B.分子间无空隙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间有引力7.某同学骑自行车下一长坡时,在途中由于车速过快,于是捏紧刹车,降低车速,保持安全速度匀速行至坡底,下车检查,发现刹车片发烫.有关此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刚下坡时,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 匀速下行时,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 匀速下行时,机械能保持不变D. 刹车片发烫,是做功改变了内能8.一个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落,速度越来越大,相继经过B、C两点,如图所示.若A、B两点间的距离等于B、C两点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小球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 小球在C点的重力势能小于在B点的重力势能C. 小球所受的重力在AB段做的功小于在BC段做的功D. 小球所受的重力在AB段做功的功率小于在BC段做功的功率9.小东在观看“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时,想估算一下运载飞船的火箭在发射后的第一个10s内的平均速度,他上网查到“神舟十号”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全长58米,然后从网上下载“神舟十号”发射的视频,分别截取火箭刚发射时和发射后第10s的图片,如图甲和乙所示,则火箭发射后的第一个10s内的平均速度应接近()A. 4m/sB. 9m/sC. 12m/sD. 15m/s10.你认为以下数据合理的是()⑴1枚1元硬币质量约6g⑵1度电可以使家用电风扇正常工作1h⑶超音速战斗机的最大速度可达540km/h⑷扬州地区夏季的最高温度约30℃⑸一只鸡蛋重约0.5N⑹刘翔110m跨栏的平均速度约20m/s⑺水的密度为1.0kg/m3⑻学校课桌高约80mm.A. (1)(5)B. (2)(4)C. (7)(8)D. (3)(6)11.在桂林叠彩山发生一起山石坠落事件,导致当场遇难4人,3人送医院途中不治身亡,25人不同程度受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山石坠落前,动能为零B. 山石坠落过程机械能逐渐增大C. 山石坠落过程中重力势能主要转化为动能D. 山石坠落前和山石坠落后都有内能12.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220V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 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D. 人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2℃13.如图所示,先用绳子把一个铁锁悬挂起来,然后把铁锁拿近自己的鼻子,稳定后松手,头不动,铁锁向前摆去又摆回来,直到最后停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铁锁摆回后能碰到鼻子B. 铁锁的机械能始终不变C. 铁锁第一次摆动到最低点时,动能最大D. 铁锁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14.神州九号飞船在距天宫一号120m的停泊点由航天员开始手动控制飞船以0.25m/s的相对速度靠近天宫一号,如图所示;12:50分,神九与天宫手控交会对接成功。
初二物理第二章运动和能量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科教版)

科教版-八年级物理单元测验第二章(运动和能量)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把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代号写在各题后的括号里。
1.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分子热运动引起的是( )A .春天,柳絮飞物B .夏天,槐花飘香C .秋天,黄沙扑面D .冬天,雪花飘飘2.一根纱线容体拉断,一根铜丝不容易拉断,这个现象说明了( )A .纱线内分子不存在引力,铜丝分子间只有引力B .纱线内分子间只存在斥力,铜丝分子间不存在斥力C .纱线内分子间的引力比斥力小,铜丝分子间引力比斥力大D .纱线内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比铜丝间相互作用力小3.图1中a 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地系一根棉线;b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圈; C 表示用手指碰一下棉线的左边;d 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 ) A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C 、分子之间有空隙;D 、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经过一座桥,汽车是运动的而桥是决对不动的;B.宇宙是由运动着的物体组成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C.地球和行星都绕太阳运动,太阳在宇宙中是绝对不动的;D.一座房屋造好后,它就固定在原来的位置上不会移动,所以固定在地球上的物体是绝对不动的。
5.下列哪辆车的运动速度最大:( )A 、甲车在0.5h 内行驶了28kmB 、乙车在15s 内行驶150mC 、丙车在10s 内行驶0.8kmD 、丁车在0.5min 内行驶450m6.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4:3,速度之比为3:2,则两行驶时间之比为:( )A 、9:8B 、8:9C 、2:1D 、1:27.站台上停着甲乙两列火车,当甲车上的人发现乙车动了,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是:( )A 、甲车开始开动B 、甲乙两车开始向相反的方向开动C 、乙车开始开动D 、上述情况都有可能8.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 内通过20m 的路程,那么它前2s 内的速度是( )A.20m/sB.10m/sC.5m/sD.无法确定9.《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 )A .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B .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C .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D .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a (图1) a a a10.出行是人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出行的工具多种多样,使用的能源也不尽相同。
初二物理上学期第二章《运动与能量》检测试卷教科版(有解析)

初二物理上学期第二章《运动与能量》检测试卷教科版(有解析)(时刻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30分)1、(2011•绵阳)物质世界多姿多彩,从浩渺宇宙到微观世界,所有都表达物质的不停运动和进展.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B、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比原子更小的微粒C、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D、物质的不同物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与分子力无关2、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观点加以说明的是()A、春天,柳絮飞舞B、夏天,玉兰飘香C、秋天,落叶纷飞D、冬天,瑞雪飘飘3、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宇宙间一切物体差不多上运动的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C、运动快慢不变的物体,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形一定不同4、(2011•淄博)小芳骑着自行车在上学的路上,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旁的树木B、迎面走来的行人C、小芳骑的自行车D、从小芳周围超越的汽车5、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对交通亭来说是静止的,对D是运动的B、C对E和B差不多上运动的C、E对D来说是静止的D、B对C、D、E差不多上运动的6、地球要自转,又要公转,因此,在地面上的物体,差不多上带有专门大速度的.若以太阳为参照物,一个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比较其在白天和夜晚的速度,则()A、白天大B、夜间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7、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通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A、甲在乙前面0.3米处B、甲在乙前面0.6米处C、乙在甲前面0.3米处D、乙在甲前面0.6米处8、一辆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第1s内通过了10m,第2s内通过20m,第3s内通过30m,则这辆小车()A、在第1s内是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这3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这3s内做变速直线运动D、只在第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9、某课外小组进行自制玩具赛车20m跑竞赛.甲、乙、丙、丁四辆赛车同时从起点动身,假设它们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结果最先到达终点的是丙车,最后到达终点的是丁车.若甲、乙两车的路程和时刻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丙、丁两车的s-t图象所在的区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丙在Ⅲ区域,丁在I区域B、丙在I区域,丁在Ⅲ区域C、丙在Ⅱ区域,丁在Ⅲ区域D、丙在Ⅱ区域,丁在I区域10、(2011•鄂州)高铁动车组在高速行驶时是利用车内电动机提供的动力,到站前又能够先停止供电,车速从200km/h减至90km/h,这段时刻是利用车的惯性前进,磁场中线圈随车轮一起转动,产生感应电流,在90km/h以下才进行机械刹车,如此既能够减少机械磨损又能够节约能源.整个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能量转化的是()A、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二、填空题。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运动与能量》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时间:85分钟分值:80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1.速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在物理学中,物体叫做物体运动的速度。
2.能量是与物体运动有关的物理量;我们人类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能量和的过程。
3.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先要选择一个物体作参照,这个物体叫;我们常用“地球同步卫星静止在高空中”来描述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状态,这是以为参照的。
4.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成功与空间站对接。
对接后形成组合体,若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四号是的;神舟十四号相对于空间站是。
(均选填“运动”或“静止”)5.中国北斗点亮了世界卫星导航的天空。
北斗三号全球组网的同步卫星在轨道上的运动是(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同步卫星的“同步”是指。
6.如图甲所示,这是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大桥,它是江西省第一座斜拉桥,全长3000 m。
一辆汽车匀速通过桥时,以索塔为参照物,汽车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车上速度表如图乙所示,车长忽略不计,汽车通过全桥所用的时间为。
7.若甲、乙两人运动的速度之比是4∶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2,则甲、乙两人所用的运动时间之比是,若甲、乙两人运动时间相同,则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8.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在t=6 s时刻,该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其数值为。
二、选择题(共14分,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第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第13、14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9.如图所示,下列分子运动情况是物质哪种状态()A.甲是液态物质B.乙是固态物质C.甲是气态物质D.丙是气态物质10.关于参照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只有不动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B.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能作为参照物C.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D.一般情况下,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我们选择地面为参照物11.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长沙松雅湖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李骑马以36 km/h的速度前进,小邓以5 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喻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54 km,则()A.小李速度最大B.小邓速度最大C.小喻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12.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行驶,甲、乙两车相遇时,甲车行驶了A、B两地总路程的五分之三,则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v甲∶v乙是()A.3∶5B.5∶3C.2∶3D.3∶213.如图,这是沿直线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40 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B.乙的运动速度为5 m/s,且比甲的速度大C.甲比乙早10 s出发,且甲行驶30 s时与乙相遇D.相遇时,甲物体通过的路程为300 m14.下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单元测试 (含答案)

第二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情况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物体下落B.桃子成熟C.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D.行驶中的汽车2.某同学周末坐甲车回家,与之并排的乙车在超车,该同学感觉自己在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甲车B.乙车C.地面D.路旁的树3.小明同学骑自行车沿新华大街自西向东运动,看到两面的高楼不断向西运动。
能正确说明高楼向西运动,是以下面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A.小明同学的自行车B.对面驶来的公共汽车C.新华大街D.天上飞过的小鸟4.《刻舟求剑》寓言故事中,刻舟人认为剑相对舟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舟B.岸边C.岸边的树D.剑5.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
当“嫦娥四号”从空中下降时,说“嫦娥四号”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嫦娥四号”B.月球表面C.“嫦娥四号”上的照相机D.“嫦娥四号”上的计算机6.孙杨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自由泳200m金牌。
以每50m为一个赛段,他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表所示,在此次比赛中,孙杨运动最快的赛段是()A.一B.二C.三D.四7.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s刹车。
假设后车以5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则在这0.5s的时间内,后车前行的距离大约为()A.3mB.7mC.12mD.25m8.在探究水滴下落规律的实验中,打开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下落,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 s拍摄了同一水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水滴下落0.3s内的平均速度是()A .150m/sB .15m/sC .1.5m/sD .0.15m/s9.如图所示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根据这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 ) A .不应超过10min B .不应超过6min C .不应短于10minD .不应短于6min10.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运动,它们的s t -图像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分析可知( ) A .0.6m/s v =甲,0.4m/s v =乙 B .经过6s 两小车一定相距6.0m C .经过6s 两小车一定相距4.8mD .经过6s 两小车可能相距2.4m11.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物理模型图,对这个小球的运动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A .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B .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C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D .小球从碗边释放滚下12.小红坐在匀速行驶的小汽车内,发现前方路旁停着一辆普通大客车,观测到自己经过大客车的时间约为1 s ,则小汽车的速度最接近于( ) A .10km/hB .40km/hC .70km/hD .100km/h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3.如图所示的是两种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方法:甲图中让两者运动相同的________,图中________运动的路程长,所以摩托车运动________(填“快”或“慢”)。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运动与能量》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第二章运动与能量》单元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把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代号写在各题后的括号里.1。
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分子热运动引起的是()A.春天,柳絮飞物B.夏天,槐花飘香C.秋天,黄沙扑面 D.冬天,雪花飘飘2.一根纱线容体拉断,一根铜丝不容易拉断,这个现象说明了()A.纱线内分子不存在引力,铜丝分子间只有引力B.纱线内分子间只存在斥力,铜丝分子间不存在斥力C.纱线内分子间的引力比斥力小,铜丝分子间引力比斥力大D.纱线内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比铜丝间相互作用力小3.图1中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地系一根棉线;b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圈; C表示用手指碰一下棉线的左边;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C、分子之间有空隙;D、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
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汽车经过一座桥,汽车是运动的而桥是决对不动的;B.宇宙是由运动着的物体组成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C。
地球和行星都绕太阳运动,太阳在宇宙中是绝对不动的;D。
一座房屋造好后,它就固定在原来的位置上不会移动,所以固定在地球上的物体是绝对不动的。
5.下列哪辆车的运动速度最大:( )A、甲车在0。
5h内行驶了28kmB、乙车在15s内行驶150mC、丙车在10s内行驶0.8km D、丁车在0.5min内行驶450m6.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4:3,速度之比为3:2,则两行驶时间之比为:()A、9:8 B、8:9 C、2:1 D、1:27.站台上停着甲乙两列火车,当甲车上的人发现乙车动了,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是:( )A、甲车开始开动B、甲乙两车开始向相反的方向开动C、乙车开始开动 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8.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 )A.20m/s B.10m/s C.5m/s D.无法确定9.《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C.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D.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10.出行是人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出行的工具多种多样,使用的能源也不尽相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燃油汽车所消耗能量的类型分别是( )①生物能②核能③电能④太阳能⑤化学能A.①③⑤B。
教科版八年级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练习题及答案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10.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为3∶1,路程之比为2∶3
,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A
A.2∶9
B.2∶1
C.9∶2 D.1∶2
11.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
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D
A.甲比乙晚出发4 s
B.4~8 s内,甲、乙都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从起点到10 m处的平均速度为______3m.1/s; (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4_._3m/s; (3)分析表中数据和你计算所得的数据,可以发现李军跑步有什么规律 ____李__军__在__加__速__运__动__。
8.(9分)2012年2月,首批“长鼻子”校车在南京投入使用,如图所示。
__内__通__过__的__路__程__不__等___。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 cm ,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____cm/s。
16
0.2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
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填“大大”或“小”)
15.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频闪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 相机每隔0.2 s曝光一次。
(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可以看出纸锥在做______( 填变“速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___________ 在相等的时间
6.(4分)如图,是某汽车启动和到达的时间以及对应的里程表(盘面指示为千米 数)的示数。由图可知,汽车行驶的里程数为______km,平均1速20度为 _______m/s。11(.结1 果保留一位小数)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二章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20分)1.速度的两个单位:千米/时和米/秒相比较()A.千米/时是较大的单位B.米/秒是较大的单位C.两个单位一样大D.无法判断2.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的小球运动得越来越快()A.B.C.D.3.如图所示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行星转动B.鲜花怒放C.骏马奔驰D.箭被射出4.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5.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
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A.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6.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 t-图象,则下列图中能相应表示出该物体运动的v t-图象的是()A.B.C.D.7.奥运圣火传递的活动中,现场某记者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
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火炬一定静止B.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C.乙火炬一定静止D.火炬一定向右运动8.甲、乙两小车同地沿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 t-图象如图所示。
乙车比甲车晚运动两秒,甲车运动6秒后,两车的位置关系为()A.一定甲乙相遇B.可能乙在甲前面20米处C .一定甲乙相距40米D .可能甲乙相距80米9.甲、乙两车从相距20米的A 、B 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 t -图象分别如图(a )、(b )所示,速度分别为v 甲、v 乙。
经过时间t 后,两车相距10米。
则( )A .v v 乙甲<,t 一定等于10秒B .v v 乙甲<,t 可能等于30秒C .v v =乙甲,t 可能等于10秒D .v v =乙甲,t 可能等于30秒10.小军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 ) A .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B .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C .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D .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二、填空题(共8小题;共30分)11.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________表示。
八年级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第二章运动与能量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检测题(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某同学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铁轨 B.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C.车窗 D.路边的树2. 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小鸟在空中飞行B.河水流动C.水凝固成冰D.雨滴下落3. 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内通过的路程:那么它前内的速是( )A .B .C .D .无法确定 4. 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2 s 内:小明跑得更快 C.8 s 内:小明的速是5 m/sD.8 s 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5. 如图2所示为晓艳旅游时记录汽车运动速与时间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出发8 h 内和l2 h 内走过的路程相同B.在5 h 到8 h 内共走了270 km 的路程C.汽车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为47.5 km/hD.汽车在2 h 至4 h 之间速最快:那时的速为12 m/s 6. (·浙江宁波)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3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
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 ) A.斜向上爬升 B.斜向下俯冲 C.竖直向上爬升 D.竖直向下俯冲 7.小李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只需3 min 。
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 ) A.200 m B.400 m C.2 000 m D.10 000 m 8. 运动会上:100 m 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张明的平均速比王亮的平均速大 B.张明的平均速比王亮的平均速小 C.两者的平均速相等 D.两人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9.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运动与能量章节测试(新版)教科版含答案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的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120cm B. 人骑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10m/sC.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kg D. 拉断一根头发的拉力大约为20N2.(2015•滨州)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A. 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 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C. 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 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3.商业大楼装有观光电梯,小明站在竖直上升的电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 B. 以电梯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C. 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D. 以小明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4.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B. 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C.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 物体v由s与t比值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5.清明节来大梅沙游玩的游客在隧道中赛车,当甲车突然向前开动时,与之一起在隧道中的乙车驾驶员感觉自己在向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 甲车B. 乙车 C. 隧道 D. 旁边熄火的大巴车6.北京时间2006年1月20日,新视野号探测器从美国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踏上近10年,超过50亿公里飞往冥王星的漫漫征程.2015年7月14 日,北京时间凌晨4点新视野拍摄了最新的冥王星图象,这也是迄今清晰度最高的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火箭的燃料是氢气,通常情况下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氢气液化后使用B. 火箭发射升空时其尾部的“白气”是雾状小水滴C. 图象是通过超声波传回地面的D. 以地球为参照物冥王星是运动的7.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以行人为参照物汽车()A. 向东运动B. 向西运动 C. 静止不动 D. 无法确定8.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检测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某同学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铁轨B.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C.车窗D.路边的树2.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小鸟在空中飞行B.河水流动C.水凝固成冰D.雨滴下落3.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内通过的路程,那么它前内的速度是()A.B.C.D.无法确定4.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前2s内,小明跑得更快C.8s内,小明的速度是5m/sD.8s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5.如图2所示为晓艳旅游时记录汽车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图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出发8h内和l2h内走过的路程相同B.在5h到8h内共走了270km的路程C.汽车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47.5km/hD.汽车在2h至4h之间速度最快,那时的速度为12m/s6.小芳骑着自行车在上学的路上,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图2A.路旁的树木B.迎面走来的行人C.小芳骑的自行车D.从小芳身边超越的汽车7.小李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只需3min。
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A.200mB.400mC.2000mD.10000m8.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两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两人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9.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
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
则()A.小张速度最大B.小王速度最大C.小李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10.某同学平常走路步行40m,需40s的时间,现在这个同学用6min30s的时间沿操场跑道走完一圈,那么跑道的周长最接近于()A.400mB.300mC.200mD.150m11.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由s=�t可知,运动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B.的值越小,表明物体运动得越慢C.由�=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的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12.从侧面拍摄一辆以36km/h的速度运动着的汽车,如果底片上汽车图像移动的尺寸不大于0.1mm,底片上的像才不至于模糊,已知汽车车身长3m,在底片上汽车长为1.5cm,那么曝光时间最长为()A.sB.sC.sD.s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3.小明在火车站坐火车时,感觉自己坐的火车开始向北行驶,他看看站台,发现原来是对面的火车在向南行驶,而自己坐的火车并没有开动。
“小明感觉自己坐的火车开始向北行驶”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自己坐的火车并没有开动”是以______为参照物。
14.用图3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所测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
图3图415.某桥全长1916m,正桥全长480m,一辆汽车匀速通过正桥时,车上速度表如图4所示,汽车通过正桥所用的时间为_____。
16._______和_______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_______,或_______、_______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_________的。
17.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通过的路程之比是,则通过这段路程甲、乙两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18.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如图5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小球每隔s所处的位置。
根据底片可以判断,_______球运动时间长,______球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图5图6图719.暑假期间,爸爸驾车带小明去南京旅游,在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图6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50”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南京,最快需要_________h。
20.图7为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
由图象可知:甲做的是______运动;第3s末,甲和乙的图线相交,这说明了甲、乙具有相同的_______。
21.下表记录的是小刚同学40m跑的有关数据,请做有关计算:路程/m10203040时间/s2.54.56.27.7(1)前6.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2)后20m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3)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
三、作图、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22.如何利用刻度尺测出物理课本内文纸的厚度?动脑筋想一想,你一定能想出办法的,将你想出的办法写出来。
23.观察图8,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有几种可能?并说明发生该现象的条件。
(左西右东)24.一辆电动玩具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9甲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它的路程-时间图象。
图9四、计算、探究题(25题10分,26题15分,共25分)25.一列长为的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整列火车通过长的大桥所用的时间是。
那么,这列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26.已知D92次和D93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南昌——上海南上海南——南昌运行里程D928:34开13:49到D9318:31开20:39到840km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信息可知:(1)D92次列车从南昌到上海南所用的时间是多少min?(2)D92次列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第二章运动与能量检测题参考答案1.C解析:这位同学相对于铁轨、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路边的树位置都是变化的,即相对于它们都是运动的;若选车窗为参照物,他相对于车窗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他是静止的。
2.C解析:选项A,小鸟在空中飞行,小鸟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小鸟飞行属于机械运动;选项B,河水流动,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河水流动属于机械运动;选项C,水凝固成冰,水的位置并没有发生变化,水发生的是物态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选项D,雨滴下落,雨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雨滴下落属于机械运动。
故选C。
3.C解析:物体运动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不变,故选C。
4.C解析:由题图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错误。
分析题图可知,在前2s内,小华运动的路程比小明大,所以小华跑得较快,选项B错误。
由题图可知,时间t=8s时,路程s=40m,故小明的速度�===5m/s,选项C正确。
由题图可知,两人在8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为40m,选项D错误。
5.D解析:8h到12h汽车的速度为0,说明汽车是静止的,因此选项A正确。
5h到8h汽车共行驶了3个小时,速度为90km/h,其路程s=�t=90km/h×3h=270km,所以选项B正确。
汽车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47.5km/h,选项C正确。
汽车在2h至4h之间速度最快,为120km/h,约为33.3m/s,选项D错误。
本题选择错误的选项,所以选D。
6.C解析:小芳骑着自行车在上学的路上,小芳相对于自己骑的自行车位置不变,相对于路旁的树木、迎面走来的行人、从身边超越的汽车位置不断变化,若说她是静止的,则是以小芳骑的自行车为参照物。
7.C解析:3min=180s。
选项A,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200m,则汽车的速度�=≈1m/s,这个速度只是成年人步行的速度,所以选项A错误。
选项B,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400m,则汽车的速度�==≈2m/s,这个速度也比汽车的实际速度小很多,所以选项B错误。
选项C,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2000m,则汽车的速度�=≈11m/s,合39.6km/h,这个速度比较接近汽车在市区内行驶的速度,所以选项C正确。
选项D,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10000m,则汽车的速度�=≈56m/s,合201.6km/h,很显然这个速度太大了,所以选项D错误。
8.C解析:两人跑的总路程相等,所用时间相等,根据公式�=可知,两人平均速度相等。
选项C正确。
9.D解析:小王速度10m/s=36km/h,小李速度�=km/h=36km/h,小张速度36km/h。
所以三人速度相等。
选项D正确。
10.A解析:6min30s=390s,根据题意得=,即,所以跑道的周长s2=×390s=390m。
选项A与此数值最接近。
11.C解析:由s=�t可知,因为速度是一定值,所以运动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选项A正确。
的值就是速度,速度是为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而引入的物理量,速度越小,表明物体运动得越慢,速度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选项B、D正确。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一定值,路程增大几倍,时间也增大几倍,比值不变,选项C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12.B解析:汽车速度�=36km/h=10m/s,物体与所成像的长度之比为:=200,则0.1mm所对应的距离s=200×0.1mm=2×10-2m,则最长曝光时间t==2×10-3s=s,即曝光时间不得超过s。
选项B正确。
13.对面向南行驶的火车站台解析:小明以对面向南行驶的火车为参照物,他与对面向南行驶的火车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所以感觉自己坐的火车开始向北行驶;小明以站台为参照物,他与站台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所以,自己坐的火车并没有开动。
14.1mm3.30cm解析:题图中最小刻度值为1mm,铅笔长度L=5.30cm-2.00cm=3.30cm。
15.43.2s解析:通过正桥所用时间t==43.2s。
16.测量值真实值使用规则读取记录避免解析:所谓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所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由于人的眼睛不能估得非常准,所以存在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