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细菌(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课件
虽有DNA 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
5 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他们
是生态系统中的 分解者。
6 芽孢 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 环境有较强
的抵抗力。
能力链接
7、下图为细菌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细菌的【 4 】
__细__胞__质____内没有
叶绿体等结构,说 明一般细菌的营养
放大500倍的钉子
放大1000倍的钉子 放大5000倍的钉子
放大15000倍的钉子 放大30000倍的钉子
放大70000倍的钉子
针尖上不同放大倍数的细菌
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个细 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
杆状细菌
大肠杆菌
棒状杆菌(可引起炭疽热)
泡菜坛中的乳酸菌
梭状芽孢杆菌
巴斯德通过大量科学实验证明,如 果原奶加工时温度超过85℃,则其中的 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会被大量破坏, 但如果低于85℃时,则其营养物质和生 物活性物质被保留,并且有害菌大部分 被杀灭,有些有益菌却被存留。所以, 将低于85℃的消毒法称作巴氏消毒法。
巴氏消毒法所到达的温度低,达不 到灭菌的程度 ,不能保存太长时间。
巴斯德还有那些主要贡献?
1、发现乳酸菌、酵母菌; 2、提出巴氏消毒法; 3、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微生物学之父”
从细菌的发现故事中,你对科 学的发现有什么样的认识?
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 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
一、细菌的发现
1、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 克用自制显微镜发现了细菌。
2、细菌的产生:
特有 结构
荚膜、鞭毛
有 有


叶绿体 大液泡
细菌的分裂生殖

第二节_细菌(课件)(人教版生物)

第二节_细菌(课件)(人教版生物)
半!我们不得不佩服细菌的生活能力呀!
c 1、“微生物之父”是:( )
A、罗伯特•虎克 C、路易斯•巴斯德
B、列文•虎克 D、沃森
c 2、细菌和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分是:( )
A、细菌有细胞壁 B、细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C、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D、细菌有细胞质
c 3、细菌是以什么情势来对付不良环境的?
()
A、冬眠 C、形成芽孢
B、遇到不良环境死亡 D、形成生殖细胞
4、细菌的个体都非常_微___小__。细菌的形态主要 有_杆__状____、_球__状____和_螺__旋__状____。
5、细菌之所以散布广泛,是因为:
A、细菌的个体__很___小__。 B、细菌是进行_分___裂__生殖,繁育速度非常快。 C、细菌的休眠体——__芽__孢___对不良环境有较
结构 细 细 细 细
类型
胞 胞 胞 胞 其他结构
壁 膜质核
植物 有 有 有 有 有叶绿体
动物
无叶绿体
有 DNA 有 有 没有
细菌
有 有有
没有叶绿体 鞭毛 荚膜
细菌细胞与植物细胞的结构差异,决定 了细菌的营养方式与植物不同。请你估 计:细菌的营养方式是怎样的呢?
细菌必须分解现 成的有机物获得 所需的营养和能 量。
一、细菌的发现
1、细菌是怎样发现的呢? 十七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
列文虎克和他制造的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
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视察雨水和牙垢等物质, 发现了很多呈杆状、螺旋状和球状的小生物,有的 单个存在,有的连在一起,这就是后人所说的细菌。
他惊叹地记录道:
“它们像蛇一样用优美 的曲折姿势运动。””
1.巴斯德的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他根 据问题和早期的研究,作出了什么样的科学 假设?

细菌 (2)

细菌 (2)


微生物之父: 巴斯德 细菌的形态结构 细菌的三种形态: 球菌、杆菌、螺旋菌 细菌细胞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没 有成形的细胞核 细菌的特殊结构: 鞭毛、荚膜 细菌的生命活动特点 细菌的营养方式:主要异养 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细菌的分裂生殖
算一算
假设你上午七点到学校上学时手上 有100个细菌,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 到你中午放学回家吃饭时(以5个小 时计算),你手上的细菌繁殖了多 少?(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半小时 繁殖一代计算)
100×2×2×2×2×2×2×2×2×2×2 =100×210 =102400
芽孢的生命力非常顽强
第二节 细菌
导学
细菌发现者: 列文虎克 微生物之父: 巴斯德 细菌的形态结构 细菌的三种形态: 球菌、杆菌、螺旋菌 细菌细胞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没 有成形的细胞核 细菌的特殊结构: 鞭毛、荚膜 细菌的生命活动特点 细菌的营养方式:主要异养 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细菌的发现
列文· 虎克 (1632-1723) 出生时,家庭非常贫寒,但这并没 有使他屈服。他如饥似渴的自学了许多科学书籍,并学会 了磨制玻璃眼镜片的工艺。 他经过努力磨制出了一个直 径只有 3mm,但却能将物体放大200倍的镜片。他把镜 片镶嵌在木片挖成的洞孔内,用来观察微小的物体。列文· 虎克在他第一架能放大三百倍的显微镜下,第一次看到了此 前从未看到过的世界,这一伟大的发现不仅震动世界,给日后 科技发展提供了一件在当时可称得上最先进的武器,同时,给 顽固的反科学的教会当头一击。这使科学由黑暗走向光明 迈出的坚实的一步,从此这种被肉眼所不能看到的微小生命 被命名为“微生物”。
证明细菌的存在
乳酸菌
酵母菌
巴氏消毒也称低热消毒,是利用 低于100℃的温度对物品进行消 毒。能够杀死繁殖型微生物,包 括常见致病菌,而又最大限度保 持食品结构及营养素,温度范围 为60一95℃。 巴氏消毒多用于鲜奶、啤酒 、酱油、某些饮料等的杀菌。包 括63℃30分钟的传统巴氏消毒法 ,和72—95℃10一30秒的高温 瞬间巴氏消毒法,后者生产效率 高,杀菌效果相同。

第二节 细菌

第二节 细菌

的细菌芽孢带入病人体内。上
述做法都是为了防止细菌感染 病人。反之,也防止病人身体
的病菌感染大夫。
3、当咳嗽或打喷嚏时,会把 口腔或鼻腔内的液滴喷出2米以 外。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想一 想这会对他人带来什么危害?我 们应该怎样做呢?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鼻腔黏膜上的黏液会将空气中的细菌
或芽孢粘住,口腔黏液内也会残留有细菌等微小生物。当人咳嗽或打喷嚏
细菌细胞
细胞壁 基 本 结 构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植物细胞
有 有 无成形的细胞核

有 有

荚膜、鞭毛
有 液泡、叶绿体
特有结构
植物细胞模式图
细菌细胞模式图
细菌细胞与植物细胞的结构差异,决定了细菌的营养方式 与植物不同。请你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是怎样的呢?它们在 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
由于细菌的结构比较简 单,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所 以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 的有机物生活,这种营养方
细菌的发现
荷兰显微镜学家和博物学家。
靠自学成才。酷爱制作放大镜和显 微镜。1680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
会员。主要著作是题为《大自然的
奥秘》的论文集。1688年用显微镜 观察蝌蚪尾巴发现了微血管,与马
尔皮基共同证实了哈维的血液循环
列文· 虎克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632.10.24-1723.08.26 )
在条件适宜时,细菌繁殖能力极强。
电镜下细菌的分裂生殖
计算: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
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4小时后你手
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这对你搞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
100×28 = 25600(个)

第二节细菌教案

第二节细菌教案

第二节《细菌》教案一、教材分析《细菌》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 2 节的内容。

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章节。

第五单元即《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着重为了介绍除七年级上、下册学习了的植物、人之外的动物和微生物,而细菌是生物界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是微生物界的重要组成局部,与学习动植物和人等生物不同,理解细菌更有利于从微观领域去理解生物世界,体会生物界的丰富多样,为第六单元学习生物多样性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动植物,人等自然界用肉眼显而易见的生物有了一定的理解,学了本章前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生对细菌这个“耳熟能详”却又“未曾谋面”的生物具有浓厚的兴趣。

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去学习和理解关于细菌“长什么样”和如何繁殖等相关知识。

与此同时,因为细菌结构微小,无法用肉眼识别,需要借助显微镜甚至电子显微镜去观察,中学实验室并不具备观察细菌细胞的条件,所以,学生没有直观的感受,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描绘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2、尝试通过对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细菌结构示意图、进而分析讨论和归纳与总结细菌的形态、结构及其生殖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发现细菌的过程,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的观点,培养学生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细菌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五、教学方法观察法、分析法、讲解法、谈话法、自学法、比较法、讨论法、探究法六、教具准备多媒体细菌形态图片细菌的结构示意图七、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学生观看视频,初步理解破伤风知识。

二、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第71页:细菌的发现,思考:1、是谁最先发现了细菌?2、用什么工具才发现了细菌?3、谁最先证实了细菌产生的真正原因?4、巴斯德还有哪些主要贡献?5、从细菌的发现故事中,你对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样的理解?三、合作探究表面干净的钉子,真的什么东西也没有吗?利用课件播放电子显微镜不同的钉子“面貌”的图片过渡:细菌非常微小,我们需要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的形态和结构。

人教版(2024)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章 微生物 第二节 细菌

人教版(2024)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章 微生物  第二节 细菌

另外,有些细菌除具有这些基本结构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如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
膜,有些生有鞭毛。
2.(2023·潮州质检)下列有关细菌形成的芽孢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成一个细菌 B.是细菌用来繁殖的结构
C.是细菌的休眠体
D.可以在不良环境下生存
【解析】一个芽孢在适宜的环境中可以萌发成一个细菌,A正确;芽孢是细菌的休眠
木醋杆菌在发酵过程中从椰子水中获得营养,C正确;木醋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
细胞质、遗传物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D正确。
4.假如你手上有2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若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60分钟后,
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 C )
A.400个
B.600个
C.800个
D.10 000个
体,不是细菌用来繁殖的结构,B错误,C正确;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故芽
孢可以在不良环境中生存,D正确。
3.(2024·大庆质检)被后人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法国科学家及其科学成就分别是( D )
A.列文虎克、发现细菌
B.施莱登、提出细胞学说
C.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
D.巴斯德、提出巴氏消毒法
物,必须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1.(2023·云浮质检)如图所示为细菌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①对细菌具有保护作用 B.②中不含有叶绿体 C.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D.③是成形的细胞核
【解析】图中①是荚膜,②是细胞质,③是DNA集中的区域。图中①荚膜具有保护作 用,A正确;细菌的②细胞质中不含有叶绿体,B正确;细菌由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 生物,C正确;③是细菌的DNA集中区域,细菌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D错 误。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节 细菌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节 细菌

小结
练习
EXIT
多种多样的细菌
引入新课
细菌发现
细菌的种类
细菌的结构
细菌的生殖
小结
练习
EXIT
你知道吗?——《红楼梦》林黛玉的死因?
红楼梦里关于黛玉 的描写,她有以下的症 状:咳嗽,食欲不振, 消瘦等,这是肺结核的 典型症状。 肺结核在解放前被 称为痨病,是不治之症, 因为那个时候没有抗生 素。 结核杆菌
引入新课 细菌发现 细菌的种类 细菌的结构 细菌的生殖 小结 练习
EXIT
四、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大肠杆菌
引入新课 细菌发现 细菌的种类 细菌的结构 细菌的生殖 小结 练习
EXIT
技能训练
• 计算:假设你的手上此刻有100个细 计算:假设你的手上此刻有100 100个细 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 30分钟繁殖 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 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 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4 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 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
引入新课 细菌发现 细菌的种类 细菌的结构 细菌的生殖 小结 练习
EXIT
小结 列文.虎克 发现历史: 巴斯德 细菌的大小:非常小 细菌 细菌的分类:球菌、杆菌、螺旋菌 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 胞质、DNA(荚膜、鞭毛) 细菌的繁殖:分裂生殖
引入新课 细菌发现 细菌的种类 细菌的结构 细菌的生殖 小结 练习
DNA 鞭毛
细胞质 荚膜 细胞膜
引入新课 细菌发现
细胞壁
细菌的种类 细菌的结构 细菌的生殖 小结 练习
EXIT
三、细菌的形态结构
请说出细菌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最大的 不同是什么?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3.2《细菌》(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3.2《细菌》(课件)(共28张PPT)

情境导入
喜马拉雅旱獭憨态可掬、惹人喜 爱,许多游客想方设法去接近它们。 然 疫而的大,细气旱菌污獭。染身上却可能携带可引起鼠
想一想:接近旱獭的行为有哪些 风险?
无保护性地接触旱獭,旱獭身上携带的细菌可能传播到人 体,引起鼠疫的传播。
学习目标
1.细菌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点? 2.细菌是怎样繁殖的? 3.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巴斯德(L.Pasteur)
新课释疑
思维训练 作出假设,验证假设
请推测,巴斯德作出的假设是什么?这个实验能够验证他 的假设吗?
假设:腐败物质中的微生物是来自空气中的微生物。 烧瓶有一个弯曲的长管与外界空气相通。瓶内的溶液加热 至沸点,冷却后,空气可以重新进入,但因为有向下弯曲的长 管,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不能与溶液接触,使溶液保持无菌 状态,溶液可以较长时间不腐败。如果瓶颈破裂,溶液就会很 快腐败变质,并有大量的微生物出现。实验得到了令人信服的 结论:腐败物质中的微生物是来自空气中的微生物。
颜色。 2.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是:①配制_培__养__基__,最常用的制 作材料是_琼__脂__;②高温灭菌,目的是_杀__灭__培__养__皿__和__培__养__基__上__ _原__有__的__细__菌__、__真__菌__,排除它们对实验结果的干扰。③冷却、接 种(冷却的目的是_防__止__高__温__杀__死__接__种__的__细__菌__或__真__菌_)。④恒温 培养,可在恒温的_恒__温__箱__中培养,也可在室内温暖的地方培养。 3.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_水__分__、__适__宜__的__温__度__、__有__机__物__等____。
新课释疑
二、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人体的肠道中也生活着很多细菌,大部分属于正常菌群。有些 细菌还能够合成维生素。

第二节 细菌(课后反思)

第二节  细菌(课后反思)

《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授课人:徐业刚授课时间:2012-11-2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2.描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3.了解细菌的营养方式。

4.知道细菌的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认同技术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2.、通过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后,认同饭前便后洗手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细菌的形态;细菌的结构特征及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

教学难点巴斯德实验的理解;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的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屏幕展示:生活中的细菌:抹布和砧板上的细菌;头发和针尖上的细菌;铁钉的放大图片。

这引细菌我们用肉眼能看到吗?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

从而引入课题。

二、讲述新课(一)细菌的发现过渡: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细菌的分布是很广泛的,我们的手上、书上、衣服上、甚至是空气中都有细菌的存在,但我们能看见它们吗?那细菌最初是怎样被发现的呢?1、生阅读课本P58-59页内容,讨论归纳细菌发现的过程,完成大屏幕上的五个问题:(1)最先发现细菌的人是谁?(2)普通烧瓶中的肉汤为什么会变质,而鹅颈瓶中的肉汤却没有变质?(3)谁推翻了细菌是自然发生一说?(4)巴斯德通过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5)巴斯德还有那些主要贡献?2、生讨论归纳回答:(师提醒:注意在重点部分做上记号)(1)17世纪后叶,列文虎克,显微镜(2)19世纪中叶,巴斯德,鹅颈瓶实验(3)普通烧瓶中的肉汤,因为空气中的细菌可以进去,几天就腐败了。

而鹅颈瓶中的肉汤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落在鹅颈瓶的弯曲处,因此四年都没有腐败。

(4)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4.2细菌-课件

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4.2细菌-课件

D 使有机物腐败的细菌原来已经存在
7.细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 细菌的形态有杆状、球状、螺旋状 B 细菌个体非常微小,大约10亿个细
菌堆积在一起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
C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 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D 有些细菌有鞭毛,有些细菌有荚膜
8、下图为细菌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细菌的【 4 】
__细__胞__质____内没有
叶绿体等结构,说 明一般细菌的营养
方式为__异__养___。
(3)细菌的遗传基因存在于【3 ] D_N_A__。 (4)图示的细菌会运动吗?_____会______, 与图中的【 6 】____鞭___毛______有关。
原因在( D )
A 鹅颈瓶是封口的,细菌根本无法进入 B 鹅颈瓶中的空气不能与外界空气相通 C 没有空气,细菌无法生存 D 鹅颈瓶口又细又长,空气中的细菌很难通过这样的瓶 口进人肉汤
2.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大多数营异养生活 B.都是单细胞生物 C.都能使人和动植物产生疾病 D.都没有真正的细胞核
个细菌。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抵抗不良环境, 但不是生殖细胞。
五、细菌的分布广泛的原因(课后习题3):
1.有些能形成芽孢: (1)抵抗不良环境; (2)小而轻,四处飘散,又能萌发成细菌。 (3)防止被一些细胞吞噬; 2.细菌分裂生殖速度快,数量多。 3.细菌的个体微小 ,易扩散。
本节总结:
1 最先发现细菌存在的人是 列文.虎克 。 2巴斯德 通过严谨的科学实验证明了细菌不是自





三、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保护
1.
细胞膜
细 基本结构 细胞质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二节细菌》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二节细菌》

教学设计2024秋季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二节细菌》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学生能够理解细菌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分类,认识到细菌作为生命体在自然界中的普遍存在和重要性。

2.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细菌与其他生物体的异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推理能力。

3.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或模拟实验活动,引导学生探究细菌的生长条件、繁殖方式等特性,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4.社会责任:增强学生对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的认识,理解细菌传播与防控的重要性,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点•细菌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分类。

•细菌的生长条件和繁殖方式。

三、教学难点•理解细菌微小但复杂的结构特点。

•区分细菌与其他微生物(如真菌、病毒)的区别。

四、教学资源•教材及配套教辅资料。

•多媒体课件(包含细菌形态结构示意图、生长过程动画等)。

•显微镜及细菌样本(视条件而定,可进行观察实验或展示已观察的细菌图片)。

•课外读物或网络资源,介绍细菌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多媒体展示:通过图片、动画等直观展示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长过程。

•观察实验法(可选):组织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样本,增强感性认识。

•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讨论细菌的特性及其在自然界中的意义,促进思维碰撞。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导入:展示一张因细菌污染导致食品变质的图片或视频片段,提问:“这些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出细菌的话题。

•揭示课题: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了解细菌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特性。

2. 新课教学•细菌的形态结构:•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的示意图,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讲解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强调其微小但复杂的结构特点。

•通过对比真菌和病毒的图片,帮助学生区分细菌与其他微生物的区别。

•细菌的分类:•简要介绍细菌的分类依据和方法,如根据形态、生理特性、遗传信息等进行分类。

《细菌》精品课件

《细菌》精品课件

这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菌的几种形态, 请你认真观察,并尝试进行分类。
三、细菌的形态


















葡萄球菌
球状
肺炎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
螺旋菌
螺旋状
霍乱弧菌
四、细菌的组成 细菌是多细胞还是单细胞的呢?
虽然有些连接成长链或球团,但每个细菌都能 独立生活,所以细菌是单细胞。
可进行 光合作用 自己制造有机物 (自养型)
不可进行 光合作用 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大多数为异养型)
异养
大多数细菌必须分解现
使细 雪菌
成的有机物获得所需的
梨分 腐解
营养和能量。是生态系
烂雪
梨 统系统中的分解者。
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叫做异养。
自养型
异养型 异养型
是不是所有的细菌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都是异养型?
人们误食造成食物中毒。 降解海上的浮油
腐生细菌会使食物腐烂
1.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可以改善肠道环境抑制有害菌 的生长,有利于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预防便秘。 2.放线菌产生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 3.细菌制醋、制酸奶
细菌的自白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等待列文虎克 你问或者不问我,我来自哪里,巴斯德告诉你 你认或者不认我,形就在那里,…… 你找或者不找我,核不在那里,只留下DNA 你数或者不数我,量就在那里,一二四八 你灭或者不灭我,芽还在那里,随风飘散 让有机物来我怀里 或让我进入你们的身体里 分裂 繁殖 侵蚀 腐败……
A.个体是单细胞的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课件(人教版生物)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课件(人教版生物)
细菌
破伤风杆菌是一种适于在缺氧 条件下生存和繁育的细菌,感染 人体后会使人患破伤风。 当伤口较深时(如被铁钉扎伤) 容易得破伤风,而皮肤表面划破 一般不会得破伤风,这是为什么? 怎样预防破伤风?
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
1、细菌具有哪些形态结构特征? 2、细菌是怎样进行生殖的?
1
细菌的发现
1、细菌是谁发现的呢? 十七世纪后叶 荷兰人列文.虎克 2、他是怎样发现细菌的?
列文虎克和他制造的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 镜
探索微观世界的先驱--列文.虎克
他惊叹地记录道: “在人口腔的牙垢中生活的
小居民,比整个荷兰王国的 人还要多。”
这就是人类第一次视察到细菌时发出的感叹!
3、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呢?
十九世纪中叶 存在两大学说
自然产生论 细菌是由肉汤 自然产生的
巴斯德 细菌是由本来已经 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细菌等微小生物就会随气流四处散布,威胁他人健康。所以 应使用手帕或纸巾挡住口鼻,并且避免直接面对他人。
4.在医学上,人们将医疗器械进行严格的消毒,其 消毒灭菌的标准是( B ) A.杀死荚膜 B.杀死芽孢 C.杀死孢子 D.杀死细菌
5.所有的细菌都具有的结构是( C ) A鞭毛 B芽孢 C细胞膜 D荚膜
外科大夫在给病人做手术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手 术时还要戴上消过毒的口罩和手套,这样做有哪些好处?
3
细菌的生殖
分裂繁育:一分为二分裂
速度:20分钟-30分钟,细菌就能分裂一次, 细菌的繁育速度是相当快的。
细菌的分裂繁育: 2n
课堂小结
细菌
细菌的发现
杆状 细菌的形态 球状
螺旋状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菌的结构 细胞质 拟核:有DNA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芽孢 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

第二节细菌教案

第二节细菌教案

第二节细菌教案第二节细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细菌的基本特征和形态结构。

2. 了解细菌的分类和繁殖方式。

3. 了解细菌的作用和危害。

4. 能够正确判断细菌的影响和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细菌的基本特征和形态结构。

2. 细菌的分类和繁殖方式。

3. 细菌的作用和危害。

4. 细菌的影响和生活习惯调整。

三、教学重难点1. 细菌的分类和繁殖方式。

2. 细菌的作用和危害。

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讨论和实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加强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展示细菌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1. 你们知道细菌是什么吗?2. 你们在生活中见过细菌吗?3. 细菌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步骤二:了解细菌的基本特征和形态结构(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细菌的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细菌的基本特征和形态结构,并与学生进行讨论:1. 细菌有哪些基本特征?2. 细菌有哪些形态结构?步骤三:了解细菌的分类和繁殖方式(2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细菌的分类图和繁殖过程的动画,向学生介绍细菌的分类和繁殖方式,并与学生进行讨论:1. 细菌有哪些主要分类?2. 细菌是如何繁殖的?步骤四:了解细菌的作用和危害(20分钟)教师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向学生介绍细菌的作用和危害,并与学生进行讨论:1. 细菌对人类的生活有哪些积极的影响?2. 细菌对人类的生活有哪些危害?步骤五:细菌的影响和生活习惯调整(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提出以下问题:1. 我们在生活中如何预防细菌的感染?2. 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不良习惯可能会导致细菌的繁殖?步骤六: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为下一节课做铺垫。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的上课参与度和思维活跃度。

2. 学生按要求完成课堂讨论和总结,并积极参与互动。

2.3.2细菌课件(共36张PPT)初中生物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2.3.2细菌课件(共36张PPT)初中生物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恢复为正常的细菌细胞,D正确。
课后练习作业
4.某科研团队对痤疮皮肤杆菌(一种皮肤细菌)进行了有效改造,使其
可产生和分泌适合治疗痤疮症状的治疗分子。下列有关痤疮皮肤杆菌的
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痤疮皮肤杆菌属于细菌
1.今B年.改夏季造,后盛产的于痤东南疮亚、皮有肤着“杆水果菌补之可气王功”之用效称。于的食榴治用莲的疗进榴入痤莲采果疮摘肉旺主季要,属大于量( 进)入广西市场,榴莲具有强身健体,健脾
益处——人类肠道中的某些细菌对人类有益
人的肠道中也生活着很多细菌,它们大部分属于正常菌群,对 人体没有危害,其中有些细菌还能够合成维生素,对人体健康 很有益处。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思维训练——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
路易斯·巴斯德 1822-1895
法国科学家,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他 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证明了肉汤的腐败 是由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
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
细菌——通过分解现成的有机物获得营养
细菌内不含叶绿体, 但少数细菌含有能 进行光合作用的片
层结构
细菌分解苹果使苹果腐烂
大多数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
细菌度过不良环境的方式——形成芽孢
➢ 芽孢的形成: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芽孢。芽孢具有细胞壁厚、 含水量少等特点。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思维训练——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 煮熟的肉汤在室温下放久了会因为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繁殖而腐败变 质,这些导致肉汤腐败的微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 科学家巴斯德(L.Pasteur)作出假设,并利用鹅颈瓶进行探究实验。
假设: 1.肉汤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 2.细菌、微生物的移动需要依靠菌毛、鞭毛,并且需要在有液体介质的情况下才能正常移动

5.4.2《细菌》课件(17张PPT)

5.4.2《细菌》课件(17张PPT)

细胞膜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膜
细胞核细胞核 液泡 细A 细菌只有_______ 集中的区域,没有 成形的细胞核 ____________和 叶绿体 __________
请你归纳
细菌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2.细菌 的结构
细胞壁 细菌没有成 细胞膜 基本结构 形的细胞核 细胞质 和叶绿体 DNA 荚膜:保护细菌 特殊结构 鞭毛:使细菌能在液 体中运动, 有利于细 菌适应环境。
二、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形态:单细胞,个体十分微小 杆状 ,______ 球状 , 螺旋状 常见有 ______ ______ 2.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DNA) 荚膜 鞭毛
四、细菌的生殖
分裂生殖 芽孢(细菌的休眠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请你判断 细菌细胞与植物细胞的结构差异,决定 了细菌的营养方式与植物不同。请你推 测:细菌的营养方式是怎样的呢?
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 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 单的无机物,是生态 系统系统中的分解者.
使细 雪菌 梨分 腐解 烂雪 梨
3、细菌的营养方式——异养型 自养型:绿色植物 营养方式 异养型:动物、细菌、真菌
第二节 细菌
2000-4000个细菌并排 能穿过绣花针上的小孔
电镜下头发上看到的细菌
针头上的细菌
细菌十分微小,必须在高倍镜或电镜下才能观察到。
这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菌的几种形态, 请你认真观察,并尝试将它们进行分类。
A
B
C
D
E
二、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形态 ①个体:十分微小
②形态:细菌有球状、杆状、螺旋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精子 B、孢子 C、芽孢 D、卵细胞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4、细菌形成的芽孢是( A)
A 细菌的休眠体 B 孢子 C 生殖细胞 D 受精卵
5、能够使细菌对外界恶劣环境有很强抵抗力的是(C )
A 鞭毛 B 荚膜 C 芽孢 D 细胞壁 6、细菌_快__速__繁__殖__和__形__成__芽__孢__的特性,使它们 几乎无处不在。
2、要搞好个人卫生,经常洗手、洗澡、 换洗衣物,这样才能减少自身携带的 细菌数目,减少被细菌感染而生病的 可能。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课后思考: 1、哪些细菌对人类有利?

哪些细菌对人类有害?

2、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和
利用细菌?
螺旋状 单细胞
没有成形 的细胞核
球状
形态
结构
杆状
巴斯德
细 胞2 荚3膜 质
一个细菌 也是一个 细胞。
植物细胞有叶绿体 可进行 光合作用 制造有__机__物__
营养方式:自养型
细菌没有叶绿体 不可进行光合作用 利用现__有__的__有__机__物__生活
营养方式:异养型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四、细菌的生殖
分裂生殖
环境适宜时,不到半小时,细 菌就能分裂一次。
计算细菌个数的公式:a×2n
(a为原有的细菌个数,n为分裂的次数)
你再试试
时间 0
2
(小时)
数量 10 10106×0204
(个) 0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3
3.5

4
106040×026 110208×0207 120506×0208
生活小知识
当我们咳嗽或打 喷嚏时,会把口腔或 鼻腔内的液滴喷出2米 以外。
想想看,会给他人 带来什么危害?我们应 该怎么做呢?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放大33倍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钉子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放大100倍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放大200倍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放大300倍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放大500倍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8、看右图回答:
(1)细菌和植物细胞的主要区
别在于它虽有〔6〕D__N__A__集中 6
的区域,它没有成形的细__胞__核_。
相同的部分则为〔2〕细__胞__质__、 〔4〕细__胞__壁__、〔5〕_细__胞__膜__。
(2)细菌细胞壁外有〔 3 〕
_荚__膜___,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第二节 细菌
(阅读课本P71~74) 1、谁先发现细菌?导致肉汤腐败的细菌来自
哪里? 2、细菌有多大?有哪些形态类型? 3、细菌的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有什么异同? 4、细菌如何繁殖?芽孢是细菌的繁殖体吗?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一探、索细微菌观的世发界现的先驱----列文.虎克
谁是发现细菌的第一人呢? 单凭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细菌的, 那么细菌是怎样被发现的呢?
假如环境不适宜的时候,细菌 会怎样呢?
芽孢:
是细菌的休___眠__体__ 不是细菌的生殖细胞
个体缩小、_细__胞__壁__增厚形成
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___抗__的能力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根据今天学到的知识,你能解释细菌几 乎无处不在的原因吗?
分裂繁殖,速度快、数量多 形成芽孢,适应不良环境 芽孢小而轻,易于传播
保存液体食品:牛奶、啤酒
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三、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细菌的大小
细菌个体十分微小,十亿个细菌 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
细菌的宽度只有1微米,2000- 4000个细菌并排起来,可以穿过缝 衣针上的小孔。
2、细菌的形态
杆状、球状、螺旋状等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17世纪后叶 荷兰人
列文·虎克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二、细菌的来源
细菌是从哪儿来的呢? A 细菌是自然发生的。 B 细菌是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新鲜肉汤放几天就变质了,大量细菌是怎样产 生的?
几天后
自然发生论 细菌是由肉汤 自然产生的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结论:
肉汤的腐败是来__自__空___气__中__的__细__菌__造成的。
巴斯德用科 学实验有力 地向世界证 明了食物变 质是细菌等 微生物作用 的结果,最 终推翻了自 然发生说。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巴斯德 微生物学之父
发现乳酸菌、酵母菌 提出巴__氏__消__毒__法_(低温消毒法)
3、细菌的结构
DNA6
1鞭毛
运动
没有成形 细胞核
细胞5膜
细2 胞质
荚3 膜
细胞4 壁
保护
有人认为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你认为正确吗?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细胞壁
细胞膜 叶绿体 细胞核 液泡 细胞质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DN6A 1鞭

5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细细胞菌膜
细胞壁4
列文 虎克
细菌的 发现
形态和 结构
细 菌
细菌的 生殖
分裂 生殖
芽孢
1、第一个观察到细菌的科学家是( A ); 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是( B)
A列文.虎克 B巴斯德 C弗来明 D科赫
2、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细菌的细胞中没有( A )
A、成形的细胞核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壁
3、下列哪种不是生殖细胞?( C)
_快__速_繁_殖__和__形_成_芽_孢__的特性,
使细菌几乎无处不在。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技能训练
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 速度按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 情况下,4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 这对你搞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
1、细菌数目是:100×28=25600
(3)细菌体内没有叶__绿__体__,大
多数细菌只能利用_现__成__有__机__物__
生活,它是生态系统中的
5
_分__解__者__。
1
2 3
4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环境适宜时,细菌每30分钟生殖一代,假设你 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4小时后细菌的数目是 多少?这对你搞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放大1000倍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放大5000倍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放大15000倍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