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评估样本

合集下载

地质灾害性评估报告范本

地质灾害性评估报告范本

目录1 前言 (1)1.1评估任务由来 (1)1.2评估工作依据 (1)1.3评估工作目的任务 (2)1.3.1 主要任务 (2)1.3.2 要求 (2)2 评估工作概述 (3)2.1工程概况及征地范围 (3)2.1.1工程概况 (3)2.1.2征地范围 (3)2.2以往工作程度 (3)2.3评估级别与评估范围的确定 (4)2.3.2 评估范围 (6)2.4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6)3 地质环境条件 (8)3.1气象、水文 (8)3.1.1 气象 (8)3.2地形地貌 (10)3.3地层岩性 (16)3.4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 (20)3.4.1地质构造 (20)3.4.2区域地壳稳定性及地震 (21)3.5工程地质条件 (23)3.6水文地质条件 (24)3.7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25)3.8小结 (25)4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25)4.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标准 (25)4.2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26)4.3地质灾害危险性及现状评估 (27)4.4小结 (27)5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27)5.1本工程建设的施工特点 (28)5.2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的地质灾害 (28)5.2.1 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28)5.2.2 工程建设加剧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29)5.3工程建设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 (29)5.3.1工程建成后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 (30)5.4预测评估小结 (31)6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预防措施 (31)6.1综合评估原则 (31)6.2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32)6.3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33)6.4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34)7 结论与建议 (35)7.1结论 (35)7.2建议 (37)附图:1、xxxx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综合分区平面图2、xxxx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剖面图1 前言1.1 评估任务由来20__年3月6日,受xxXX公司的委托,四川xx岩土工程XX公司承担了xxxx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模板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模板

重庆市城口县省道S301坪坝场镇过境公路改建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提交报告单位:重庆一三六地质队提交报告时间:二○一五年八月重庆市城口县省道S301坪坝场镇过境公路改建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委托单位:城口县交通局评估单位:重庆一三六地质队资质证书:国土资地灾评资字第(2005114005)号项目负责人:朱夫特(高级工程师)报告编写人:朱夫特(高级工程师)黄皓(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审核人:邓光明(教授级高工)总工程师:邓光明(教授级高工)法人代表:陈建忠提交报告单位:重庆一三六地质队提交报告时间:二○一五年八月重庆市城口县省道S301坪坝场镇过境公路改建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内审意见2015年9月9日,我公司组织内审组成员对《重庆市城口县省道S301坪坝场镇过境公路改建工程建设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进行了内部审查,在听取项目负责对项目工作及成果的介绍后,经与会人员充分讨论,形成了如下意见:1、《报告》提交评审资料基本齐备,评估目的、任务明确,野外现场工作获取资料真实可靠,评估报告在收集前人成果资料和现场地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的,评估方法正确,评估依据充分;2、建设项目依据建设工程重要性属较重要建设项目,评估区分段地质环境为较复杂,将评估级别定为二级恰当;3、报告对评估区现状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分段现状评估、工程建设可能诱发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分段预测评估的工作方法恰当,综合评估及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建议合理,预估防治费用符合实际。

4、拟建线路里程K0+240~K0+340的适宜性为基本适宜,其余段的适宜性为适宜的评估结论正确。

5、《报告》文字表述清楚,图件清晰美观,按内审意见修改完善后,同意送审。

内审人员主任工程师重庆一三六地质队二○一五年八月二十日目录1、前言 (1)1.1项目由来 (1)1.2目的与任务 (1)1.3项目概况 (1)1.4评估执行的技术标准和依据 (2)1.5评估范围确定 (3)1.6评估级别确定 (3)1.7前人研究程度 (3)1.8完成工作量 (4)2、自然地理 (4)2.1交通位置 (4)2.2 气象与水文 (5)3、地质环境 (7)3.1 地形地貌 (7)3.2 地质构造及地震 (7)3.3地层岩性 (8)3.4水文地质条件 (9)3.5贯通性结构面特征 (10)3.6不良地质现象 (11)3.7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 (12)3.8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的确定 (12)4、地质环境问题 (13)4.1 现状斜坡 (14)4.2 地质遗迹、自然和人文景观、土地资源及建构筑物 (14)4.3地表水和地下水 (14)5、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段现状及预测评估 (15)5.1分段原则 (15)5.2现状及预测评估 (15)6、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段综合评估 (15)7、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建议 (16)7.1防治措施建议 (16)7.2地质灾害防治分区 (17)8、建设场地适宜性 (18)8.1 拟建线路分段适宜性 (18)9、结论及建议 (19)附图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1 1~1 重庆市城口县省道S301坪坝场镇过境公路改建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平面图 1:1000 2 1~2 重庆市城口县省道S301坪坝场镇过境公路改建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平面图 1:10003 2~1 评估纵剖面1:10004 2~2 评估纵剖面1:10005 3~1 1~1′剖面图1:5006 3~2 2~2′剖面图1:5007 3~3 3~3′剖面图1:5008 3~4 4~4′剖面图 1:5009 3~5 5~5′剖面图 1:500附件1、评估委托书2、合同3、业主承诺书4、单位承诺书5、个人承诺书6、重庆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备案表(区县)7、单位资质证书8、个人资格证书9、现场照片10、评估工作纲要11、斜(边)坡调查表12、野外地质点调查表1、前言1.1项目由来2015年8月17日重庆城口县交通局委托我公司对新建重庆市城口县省道S301坪坝场镇过境公路改建工程建设场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地灾评估报告【范本模板】

地灾评估报告【范本模板】

目录1、前言 (2)1.1、任务由来 (2)1.2治理区概况 (2)1.3目标及任务 (7)1.4项目区工作概况 (8)1.5、勘查工作执行的技术规范 (9)1.6、勘查工作概况 (10)2、地质环境条件 (11)2.1 气象水文 (11)2.2地形地貌 (14)2.3地层岩性及岩土体工程特 (14)2.4、地质构造与地震 (17)2.5水文地质特征 (21)2.6、不良地质作用 (24)2.7人类工程活动 (27)3、泥石流沟特征分析 (27)3.1泥石流沟概况 (27)3.2暴发频率 (33)3.3、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34)3.4、泥石流发展趋势预测 (35)3.5、泥石流活动危险性分区 (35)4、结论与建议 (36)4.1、结论 (36)4.2、建议 (37)致谢 (38)参考文献 (39)1、前言1.1、任务由来2014年8月3日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

5级地震,地震对鲁甸县及其周边县份造成了巨大损失,地震共造成108.84万人受灾,8。

09万间房屋倒塌,617人死亡,对昭通市昭阳区、鲁甸县、巧家、曲靖市会泽县等部分村庄房屋、道路、公共基础设施、水力设施、农田等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震后鲁甸县县域山地地貌、地质环境条件发生明显变化,以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区内原沟谷流域内因地震破坏导致物源的大幅增加,新增多条泥石流,形成区域性震后地震灾害集中、多发区,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危害威胁了当地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经地质灾害主管部门批示,对云南省鲁甸6.5级地震灾后重建地质灾害进行专项防治。

1.2治理区概况1.2.1交通位置昭通市鲁甸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市的西南部,牛栏江北岸。

位于东经103°09′~103°40′,北纬26°59′~27°32′,距省会昆明市366公里,距昭通市政府驻地27公里,东南与贵州省威宁县毗邻,南部、西部与会泽、巧家县隔牛栏江相望,鲁甸县南北长约60km,东西宽约50km,总面积为1487km2。

地灾评估报告的模板

地灾评估报告的模板

地灾评估报告的模板一、概述地灾评估报告是对地质灾害发生现场进行详细勘察、评估和预测,制定应急预案和治理方案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地灾评估报告的模板,包括地灾现场检测、评估和治理方案。

二、地灾现场检测在地灾现场检测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2.1 现场分析首先需要进行现场分析,包括地质地形分析、水文地质分析、岩土工程分析等,以确定可能造成地灾的原因和类型。

2.2 地质勘探根据现场分析结果,进行地质勘探,采用测量、钻探或爆破等方法,获取地质资料,确定地灾规模和危害程度。

2.3 灾害征兆观测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实施灾害征兆观测,包括地形变形、水位变化、地震活动等指标的实时监测和记录,及时掌握地灾发生的趋势,制定应对措施。

2.4 矿山地质监测在矿区或其他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进行地质监测工作,包括采集数据、辨析数据、分析数据、预测地质灾害等工作,以尽早发现地质灾害的踪迹,提前采取措施。

2.5 调查与摸底对地质灾害发生区域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摸底,了解影响范围、危害程度、受灾人员等信息,为制定治理方案做好充分准备。

三、地灾评估在地灾现场检测的基础上,进行地灾评估,包括:3.1 地灾危害评估对地灾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包括对建筑、交通、通讯线路等设施的影响评估,以及对人员财产的估损评估。

3.2 灾害类型划分根据灾害类型、规模、危害程度等指标,对地质灾害进行分类划分,有利于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

3.3 风险评估综合考虑地质灾害带来的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进行风险评估,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

四、治理方案在地灾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出具体有力的治理方案,包括:4.1 灾害防治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技术和措施,以减少损失和危害。

4.2 灾后重建方案在地质灾害发生后,对被毁建筑、道路、桥梁等设施以及受灾群众进行重建和救助工作,恢复当地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4.3 灾后监测方案对地质灾害治理后的效果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保障治理方案的实施效果。

2024年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讲稿模板(2篇)

2024年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讲稿模板(2篇)

2024年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讲稿模板尊敬的评估专家、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是某某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小组的成员,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们小组对于2024年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结果。

一、评估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指通过对灾害发生概率、发生可能性、损失后果等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析,为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评估旨在为2024年的地质灾害防控工作提供指导,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评估方法在本次评估中,我们采用了综合判断法、数学模型法和GIS技术等多种评估方法,对灾害发生概率、发生可能性、损失后果等进行了系统评估。

1. 综合判断法:通过专家评审、统计数据分析和历史灾害案例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估各地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

2. 数学模型法:通过构建数学模型,考虑各种因素的权重和相互关系,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量化评估。

3. GIS技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各种地质灾害因素进行空间分析和综合比较,生成地质灾害危险性图。

三、评估结果根据我们的评估结果,2024年地质灾害危险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震灾害:根据历史地震数据、地震断层分布和地震活动性评估,我们认为某些地区可能面临较大地震风险。

建议当地政府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做好应急准备。

2. 山体滑坡:部分地区地质条件较差,存在山体滑坡的潜在风险。

建议政府加强对山区的监测和预警,加强治理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3. 泥石流:河谷地区和陡坡地区存在较高的泥石流风险。

建议政府加强对泥石流危险区的巡查和监测,提前制定应急预案。

4. 地面塌陷:由于人类活动和地下水开采等因素,一些地方存在地面塌陷的风险。

建议政府对地面塌陷风险区进行详细调查和监测,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综合以上评估结果,我们建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2024年的地质灾害防控工作中,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灾害监测和预警: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预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范本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范本

%%%%%%%%%%%%%%%%%%%%%%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公司二○一五年七月%%%%%%%%%%%%%%%%%%%%%%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写单位:@@@@@@@@@@@公司项目负责:报告编写:审核:技术负责:法人代表:提交单位:@@@@@@@@@@@@提交日期:二○一四年七月目录一、前言 (1)(一)评估任务的由来 (1)(二)评估工作的依据 (2)(三)评估工作主要任务和要求 (3)二、评估工作概述 (4)(一)工程和规划概况 (4)(二)以往工作程度 (5)(三)、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5)(四)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8)三、地质环境条件 (10)(一)气象、水文 (10)(二)地形地貌 (11)(三)地层岩性 (13)(四)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 (13)(五)工程地质条件 (15)(六)水文地质条件 (16)(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16)四、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16)(一)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特征 (16)(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17)五、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19)(一)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19)(二)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20)六、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20)(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 (20)(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21)(三)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22)(四)防治措施 (22)七、结论与建议 (23)(一)结论 (23)(二)建议 (24)附表:1、%%%%%%%%%%%%%%%%%%%%%%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说明表(附表1)附图:1、%%%%%%%%%%%%%%%%%%%%%%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附图1)附件:1、项目《委托函》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3、专家评审意见一、前言(一)评估任务的由来2014年,&&县公路里程3578.7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通车里程3023.26公里。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范本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范本

%%%%%%%%%%%%%%%%%%%%%%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公司二○一五年七月%%%%%%%%%%%%%%%%%%%%%%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写单位:@@@@@@@@@@@公司项目负责:报告编写:审核:技术负责:法人代表:提交单位:@@@@@@@@@@@@提交日期:二○一四年七月目录一、前言 (1)(一)评估任务的由来 (1)(二)评估工作的依据 (2)(三)评估工作主要任务和要求 (3)二、评估工作概述 (4)(一)工程和规划概况 (4)(二)以往工作程度 (5)(三)、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5)(四)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8)三、地质环境条件 (10)(一)气象、水文 (10)(二)地形地貌 (11)(三)地层岩性 (13)(四)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 (13)(五)工程地质条件 (15)(六)水文地质条件 (16)(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16)四、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16)(一)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特征 (16)(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17)五、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19)(一)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19)(二)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20)六、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20)(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 (20)(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21)(三)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22)(四)防治措施 (22)七、结论与建议 (23)(一)结论 (23)(二)建议 (24)附表:1、%%%%%%%%%%%%%%%%%%%%%%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说明表(附表1)附图:1、%%%%%%%%%%%%%%%%%%%%%%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附图1)附件:1、项目《委托函》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3、专家评审意见一、前言(一)评估任务的由来2014年,&&县公路里程3578.7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通车里程3023.26公里。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5篇范文]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5篇范文]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5篇范文]第一篇: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目录前言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第一节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第二节以往工作程度第三节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第四节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第一节气象、水文第二节地形地貌第三节地层岩性第四节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第五节工程地质条件第六节水文地质条件第七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第一节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第一节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方法及内容第二节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第三节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第五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第一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评估方法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第三节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第四节防治措施结论与建议一、结论二、建议附图:大夏河阿一山水电站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综合成果图1:10000第二篇:高速公路地质灾害评估报告永宁高速公路(永安段)大湖镇李坊村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编号:2011-DZ-90)福建省闽中地质工程勘察公司二0一一年六月永宁高速公路(永安段)大湖镇李坊村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编号:2011-DZ-90)拟编:技术负责:总工程师:总经理:林策甘亨俏吴军珍陈金炼福建省闽中地质工程勘察公司2011年6月目录第一章概况........................................................................................................................... (1)一、工程概况........................................................................................................................... (1)二、委托要求........................................................................................................................... (1)三、评估依据........................................................................................................................... ............1 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 (2)一、地形地貌........................................................................................................................... (2)二、地质概况........................................................................................................................... (2)三、岩土体特征........................................................................................................................... .. (2)四、水文地质条件........................................................................................................................... . (2)五、人类工程活动........................................................................................................................... . (3)六、地震烈度........................................................................................................................... ............3 第三章评估等级 (3)一、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3)二、建设项目重要性 (3)三、评估等级的确定...........................................................................................................................3 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4)一、现状评估........................................................................................................................... (4)二、预测评估........................................................................................................................... (4)三、综合评估........................................................................................................................... ............4 第五章结论........................................................................................................................... (5)附图图1、永宁高速公路(永安段)大湖镇李坊村安置点建设用地地形地质图图2、永宁高速公路(永安段)大湖镇李坊村安置点工程地质剖面示意图福建省闽中地质工程勘察公司永宁高速公路(永安段)大湖镇李坊村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永宁高速公路(永安段)大湖镇李坊村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第一章概况一、工程概况永安市大湖镇李坊村拟在本村汉口自然村进行新村点建设,征地面积为9.8791亩,见图一,建筑物概况大致为:楼高3层,无地下室,砖混结构,拟用基础形式为浅基或墩基。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3篇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3篇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第一篇: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地震一、背景概述地震是地球自然界中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

全球范围内每年先后经历数十次地震事件,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我国沿海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地震灾害的影响也同样巨大。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震灾害的发生及预防,本文对某沿海城市地震风险进行评估分析。

二、地震灾害评估分析1.历史地震活动情况该城市地震活动频繁,历史地震记录较为完整。

据悉,在过去的200年中,该城市共历经了5次地震,最大烈度为7.2级。

其中,2008年的一次地震已经对其经济建设及当地民众生活产生了波及。

2.地震危险性评估根据现有数据,该城市所处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属于地震高风险地区。

考虑到该城市地勘落后和抗震设施技术相对薄弱,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后果不堪设想。

3.区域受灾分析该城市所处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表破裂及地面塌陷的风险都较高,而该城市内高层建筑较多,建筑抗震能力较低,如果发生地震灾害,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等问题相对突出。

三、建议措施1.强化地震监测体系。

加强地震台网布局,增加地震监测设备密度,及早发现地震动态,为预防灾害提前作好准备。

2.加强地质勘探工作。

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地质勘探,加强地质调查,对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地区,加强防范建设工作。

3.提高抗震设施建设水平。

制定各类抗震规范,加强抗震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增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从而保障建筑物的安全。

四、结论该城市所处地区地震高风险,若不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建议强化地震监测、加强地质勘探工作和提高抗震设施建设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地震灾害给当地带来的危害。

第二篇:地质灾害评估报告:滑坡一、背景概述滑坡是指因土壤松弛、重力作用或外部力的影响,导致土体在山腰、山脊或山坡上向下运动的一种地质灾害。

该城市位于高山地区,地势陡峭,滑坡灾害潜在压力较高。

为了更好地了解该城市的滑坡风险情况,本文对该城市进行了滑坡灾害评估。

地质灾害评估样本-推荐下载

地质灾害评估样本-推荐下载

报告前言一、评估任务由来为节约土地资源,改善农村集镇农民的居住环境和住房条件,发展地方经济,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海安县孙庄镇人民政府拟利用其集镇上的有利地理位置,实施建设农民安居楼工程。

海安县分属于长江三角洲冲海积平原、里下河泻湖积平原和滨海堆积平原,第四系及新近系松散层厚度较大,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已有发生,有软土及液化砂土层分布发育。

根据国务院令第394号《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土资发【2004】69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海安县孙庄镇人民政府委托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承担其拟建农民安居楼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二、评估工作的依据1、国务院令第394号《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国土资发【2004】69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3、国土资发【2004】187号关于贯彻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意见4、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三、评估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要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目的是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为工程建设的适宜性及防灾、减灾提供依据,其主要任务如下:报告1、查明评估区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2、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3、分析论证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4、对拟建工程场地适宜性作出评估;5、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

报告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一、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海安县孙庄镇人民政府拟建设的农民安居楼工程位于海(安)王(垛)公路孙庄路段的北侧,孙庄供销社西侧。

具体征地地点在孙庄村中心组,规划用地面积1263.4平方米。

该农民安居楼规划为4~5层。

交通位置见图1。

二、以往研究程度南通地区内的地质工作研究程度较高,各地质、科研单位开展过较多的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

其中对本次评估工作有参考价值的主要勘查成果有:1、《1/20万江苏省滨海地区南通以东地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普查报告》江苏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1966年;2、《1/20万南通市幅、南通县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江苏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1980年;3、《1/50万长江三角洲地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察报告》江苏、上海、浙江地矿局1984年;4、《江苏省南通市地质图系说明书》江苏省地矿局1986年;5、《南通市环境地质研究报告》地矿部环境地质研究所海安县孙庄镇农民安居楼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1990年;6、《1/10万南通市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南通市水利局、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1998年;7、《1/50万江苏省环境地质调查报告》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2001年;8、《1/25万南通市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2003年;9、《论海安地区工程地质条件》海安县建筑设计室此外,还收集了相关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成果,以及近20余年来我院在南通地区开展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编制的地质环境监测年报、五年报等资料。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范本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范本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范本1000字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1. 项目概述本项目位于***地区,为一处***(岩石崩塌、滑坡、地裂缝等)灾害易发区域。

为了避免灾害对周边居民、生产和交通的影响,特决定对该区域进行危险性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方案。

2. 现场调查在该区域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调查。

通过对地形、地质、气候等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该区域属于***地形,地质构造呈***结构,***岩石层为主要构成部分。

(2)该区域年平均温度为***℃,年平均降雨量为***mm,降雨集中在***至***月份。

(3)地表水自然流向为***,形成了主要水系***,且该区域周边具有较强的人类活动和开发痕迹。

(4)根据现场调查和历史记录资料,该区域存在明显的***灾害痕迹,存在较高的地质灾害危险性。

3. 危险性评估基于现场调查和相关资料,本次危险性评估采用了国家标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GB/T 21153-2007)的方法,得出了以下危险性评估结果:(1)预测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

(2)评定该区域的灾害危险性为***级,属于较高的危险性等级。

(3)根据灾害的危险性等级,提出了以下治理方案。

4. 治理方案为有效预防和治理该区域的地质灾害,本报告提出了以下建议:(1)加强该区域的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一些灾害隐患。

(2)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加强该区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减轻地表水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3)建设更为完备的监测系统,开展预警,切实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4)加大投入,加强防灾工程建设,及时修建加固措施。

(5)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开发,减少对该区域的人为干扰,有效维护其自然环境。

5. 结论通过对该区域的危险性评估和治理方案提出,能够有效预防和减轻该区域的地质灾害产生对周边情况的影响。

同时也为其他类似灾害区域的危险性评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精品模板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精品模板

前言1、评估任务由来永州市正业水电有限公司按照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及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湘国土资办发[2004]67号文件“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有关规定,委托我公司承担该水电站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2、评估工作的依据①国土资源部第3号部长令《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1999年3月)②国务院令第394号《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4年11月24日)③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及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2004年3月25日)④技术服务合同书3、主要任务和要求(1)阐明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2)调查分析评估区内各种地质灾害的现状;(3)分析论证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工程建设和运营中加剧或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4)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5)对建设场地适宜性作出评估结论;(6)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地质工作意见和措施建议,为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初步依据。

一、工程位置及工程概况(一)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永州市涔天河右岸电站位于江华县务江乡,工程区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1°39′52″~111°39′56″,北纬25°08′48″~25°09′19″之间。

该电站直接直接利用涔天河水库的水资源发电,主要建筑物由引水隧洞、压力钢管、厂房、升压站(升压站)组成,建筑物简单,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

引水隧洞全长750m,内径5.5m,设计流量65。

0m3/s。

进口布置在涔天河水库大坝右岸上游110m处,采用竖井式深式进水口,竖井底部设2道闸门(工作门和检修门),一道拦污栅,启闭台设在山坡上,平台高程264.26m,高于水库校核洪水位256.96m,进口底板高程240.26m;出口位于涔天河水库大坝下游1km右岸坡脚,出口底板高程216.25m,隧洞纵坡i=34。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范文]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范文]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范文]地质灾害评估报告概述:本报告基于对某地域地质灾害情况的调查研究,旨在评估该地区地质灾害的发生潜力和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从而提供相应的风险评估和应对对策,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地质背景和地质灾害类型1.1 地质背景该地区位于地震带/断裂带/火山带等,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但也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

1.2 地质灾害类型根据调查分析,该地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地质灾害类型:1) 地震灾害:该地区历史上发生过多次中等至大型地震,且地震活动频繁。

2) 泥石流:由于地形陡峭、降雨集中、土壤侵蚀等原因,该地区容易发生泥石流。

3) 滑坡: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易形成滑坡地质条件。

4) 崩塌:局部地区由于土地开发不当或自然力量作用,容易发生山体崩塌。

二、潜在影响和风险评估2.1 人口和建筑物根据统计数据,该地区人口密度高,且建筑物众多,因此地质灾害如果发生,将对人口和建筑物造成重大影响。

2.2 经济影响经济发展相对集中的该地区,地质灾害的发生将对当地经济和产业链条造成严重打击,可能导致物质损失、生产中断和就业岗位减少等问题。

2.3 环境影响地质灾害会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对土壤、水源、生物多样性等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进而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三、防灾减灾对策3.1 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通过监测地质活动、气象预测等手段提前发现地质灾害的迹象,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以便人们做好应对准备。

3.2 土地规划管理加强土地规划管理,严格控制在易发地质灾害区域的土地开发和建设活动,限制建筑物的高度和密度,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3.3 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强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救援队伍的整体素质、装备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在地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和抢险。

3.4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加强与地质灾害相关的科学研究,提高地质灾害的预测能力和风险评估精度,为防灾减灾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灾害风险分析评估报告(编写模板)

地质灾害风险分析评估报告(编写模板)

地质灾害风险分析评估报告
批准:
审核:
编写:
地质灾害风险分析评估报告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一)气象、水文
(二)地形地貌
四、地质灾害辨识对象和范围
五、存在的地质灾害及危险性分析
六、评估结论
七、针对地质灾害防治采取的措施
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源清单
备注:请各单位在7月31日前提交地质灾害风险分析评估报告及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源清单;局管项目直接报送公司安全环保部、其他项目报送给所属分局、分公司,由分局、分公司收集汇总报送公司安全环保部,报送时同时报送电子文档和签字盖章扫描件各一份。

地灾评估报告模板【范本模板】

地灾评估报告模板【范本模板】

目录1 前言 (3)1。

1 任务由来 (3)1。

2 评估工作依据 (3)1.3 主要任务和要求 (4)2 评估工作概述 (5)2.1 工程概况 (5)2.2 以往工作程度 (5)2。

3 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6)2。

4 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8)3 自然地理概况 (10)3。

1 地理位置及交通 (10)3。

2 气象、水文 (10)3。

3 地形地貌 (11)3。

4 地层岩性 (14)3。

5 地质构造与地震 (14)3。

6 工程地质条件 (15)3。

7 水文地质条件 (16)3。

8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17)4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17)4。

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标准 (17)4.2 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分布特征 (18)4.3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小结 (18)5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18)5。

1 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 (19)5。

2 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 (19)5.3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小结 (20)6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21)6。

1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评估指标的确定 (21)6。

2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22)6.3 建设用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22)6。

4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 (23)7结论及建议 (24)7。

1 结论 (24)7。

2 建议 (24)附图:1.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分区图(1:500)2.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剖面图1—1’、2—2’(1:300)3.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区域地质构造图(1:200000)4.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5.项目用地勘测定界图6.XXX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关于汇金支道以西、工业水厂项目以北地块规划设计条件1 前言1。

1 任务由来X X X华气化学制品有限公司拟在X XX X科技园区新建生产车间及配套办公楼、库房、职工宿舍等工程。

简易地灾评估报告范文

简易地灾评估报告范文

简易地灾评估报告范文1. 引言地灾评估是对地质灾害发生前和发生后地区的地质条件、地形地势、人口经济状况等相关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旨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以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影响。

本报告对某地区进行地灾评估,并给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2. 评估范围本次地灾评估的范围包括某市东区,面积约XXX平方公里,主要涵盖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

3. 评估内容本次地灾评估主要考虑以下方面:3.1 地质条件经调查,某市东区地质条件复杂,多为山地和丘陵地形;地质构造活动频繁,岩石和土壤结构较为松散,容易发生滑坡和崩塌;地下水位较高,易引发地面沉降。

3.2 地形地势某市东区地势起伏较大,多山地和丘陵地形,地势陡峭,易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部分低洼地区地面沉降现象较为明显。

3.3 人口经济状况某市东区人口密集,居民聚集在山脚下和河谷地带,辖区内有多个工业园区和居民区。

人口聚居区与潜在地质灾害点距离近,易受灾害影响。

4. 评估结果根据对某市东区的综合评估,该地区存在以下灾害风险:4.1 山体滑坡风险某市东区山地和丘陵地区多,地势陡峭,容易发生山体滑坡。

经过对潜在滑坡危险性的评估,存在X处滑坡风险较高的地点。

4.2 泥石流风险某市东区地势陡峭,水源丰富,容易发生泥石流。

经过对潜在泥石流危险性的评估,存在X处泥石流风险较高的地点。

4.3 地面沉降风险某市东区部分低洼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土壤松弛,易发生地面沉降。

经过对地面沉降危险性的评估,存在X处地面沉降风险较高的地点。

5. 建议与措施基于以上评估结果,提出以下建议与措施:5.1 强化防灾意识与宣传教育加强对某市东区居民的地灾防范教育,提高居民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定期组织演练和培训,提高居民应对灾害的能力。

5.2 加强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体系,包括地面位移监测、地下水位监测和降雨监测等。

及时掌握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程度,提前做好预警和应对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一、评估任务由来为节约土地资源,改善农村集镇农民的居住环境和住房条件,发展地方经济,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海安县孙庄镇人民政府拟利用其集镇上的有利地理位置,实施建设农民安居楼工程。

海安县分属于长江三角洲冲海积平原、里下河泻湖积平原和滨海堆积平原,第四系及新近系松散层厚度较大,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已有发生,有软土及液化砂土层分布发育。

根据国务院令第394号《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土资发【2004】69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海安县孙庄镇人民政府委托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承担其拟建农民安居楼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二、评估工作的依据1、国务院令第394号《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国土资发【2004】69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3、苏国土资发【2004】187号关于贯彻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意见4、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三、评估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要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目的是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为工程建设的适宜性及防灾、减灾提供依据,其主要任务如下:1、查明评估区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2、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3、分析论证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4、对拟建工程场地适宜性作出评估;5、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

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一、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海安县孙庄镇人民政府拟建设的农民安居楼工程位于海(安)王(垛)公路孙庄路段的北侧,孙庄供销社西侧。

具体征地地点在孙庄村中心组,规划用地面积1263.4平方米。

该农民安居楼规划为4~5层。

交通位置见图1。

二、以往研究程度南通地区内的地质工作研究程度较高,各地质、科研单位开展过较多的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

其中对本次评估工作有参考价值的主要勘查成果有:1、《1/20万江苏省滨海地区南通以东地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普查报告》江苏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1966年;2、《1/20万南通市幅、南通县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江苏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1980年;3、《1/50万长江三角洲地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察报告》江苏、上海、浙江地矿局1984年;4、《江苏省南通市地质图系说明书》江苏省地矿局1986年;5、《南通市环境地质研究报告》地矿部环境地质研究所1990年;6、《1/10万南通市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南通市水利局、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1998年;7、《1/50万江苏省环境地质调查报告》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2001年;8、《1/25万南通市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2003年;9、《论海安地区工程地质条件》海安县建筑设计室此外,还收集了相关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成果,以及近20余年来我院在南通地区开展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编制的地质环境监测年报、五年报等资料。

上述前人工作成果为本次地质灾害评估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地质资料。

三、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本次评估工作采用收集前人资料、现场调查与室内综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收集的主要成果资料如上所述。

同时对该项目拟征地块场地及其周边地区开展了野外环境地质调查,野外调查主要内容是地形地貌、地表岩性、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检测地下水水位等。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编制本评估报告,评估工作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进行,具体工作程序见图2。

四、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根据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国地资发[2004]69号文件附件)和《江苏省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结合该工程的建设内容、规模及其周边地区地质环境条件,为更好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确定自征地边界最外边界线向外扩展500米作为评估区,评估区面积约1.10平方公里。

图2 工作程序框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与工程建设项目重要性划分。

评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冲海积平原,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单一,属区域地壳较稳定区,水文地质条件、土体工程地质条件一般,破坏地质环境的人为工程活动一般,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

拟建的农民安居楼工程属一般建设项目,参照有关地质灾害评估技术要求,综合分析确定该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三级。

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一、气象水文本区属北亚热带湿气候区,受季风环境的影响,四季分明,气候湿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1959~1992年统计,年远均气湿14.5℃,一月平均气温1.7℃,七月平均气温29.6℃,极端最高气温39.4℃,极端最低气温﹣12.0℃。

年均降水量度1025mm,最高年降水量1636.9 mm(1991年),最少479.7 mm(1978年)。

5~9月为主汛期,占全年降水量的67%,年均雨日116天,年均湿度80%,无霜期210天。

年蒸发量1360 mm。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秋季多东北到东风,冬季多西北风。

年均风速3.1米/秒。

评估区及其附近的主要河流有通扬运河、焦港河、栟茶河和如海运河等,属长江水系,通过涵闸与长江直接或间接相通。

二、地形地貌评估区位于通扬运河以南地区,属长江三角洲冲海积平原,地面高程多在4.00~4.50m左右(85国家高程)。

区内多为村民住房、商店、工厂厂房和农田等,有河塘、沟渠分布。

拟征地块场地现状主要为村民住房等。

三、地层岩性(一)前第四纪地层本区属扬子地层区,据地表露头和钻孔揭示,区域上前第四纪地层主要有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以及古近系和新近系。

南通地区除狼山一带有泥盆系砂岩出露外,其余均被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覆盖。

前第四纪地层主要岩性特征见表1。

评估区附近基岩地层为古近系中上统三垛组,其上为厚800~1200m的新近系和第四系松散沉积物。

(二)第四纪地层评估区附近第四纪地层厚300余米,可分为下、中、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下更新统(Q1):顶界埋深一般在200~250m,厚度70m左右,岩性主要为棕黄色、青灰色致密粉质粘土及灰色、灰黄色中细砂、中粗砂,属河流相沉积。

含水砂层构成区内第Ⅲ承压含水层。

中更新统(Q2):上段为河湖相,下段以汊河道相堆积为主。

顶界埋深一般在100~150m,厚度一般70~80m。

岩性以黄褐、青灰色粉质粘土为主,夹灰色中细砂。

含水砂层构成区内第Ⅱ承压含水层。

上更新统(Q3):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顶板埋深一般在30~40m,厚度一般70~100m。

岩性以较厚的粉细砂、中粗砂为主,间夹有一定厚度的灰色粉质粘土。

含水砂层构成区内第Ⅰ承压含水层。

全新统(Q4):近地表广泛分布,厚度40m左右。

为近一万年来的长江三角洲相沉积,上部为灰色、灰黄色粉质粘土,中部为粉砂、细砂,底部多为淤泥质粉质粘土或淤泥质粉砂。

四、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一)地质构造评估区所在的海安地区构造上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褶带海安凹陷内,新生代为强烈沉降凹陷区(海安凹陷),走向北东—北东东向,其北以姜堰—四灶断裂与泰州凸起和梁垛低凸起接壤,南东以靖江—如皋断裂及栟茶河断裂(河口断裂)与南通隆起相邻。

重力上前第四纪地层简表表1为负异常带向海延伸。

凹陷区新近系及第四系厚度在曲塘附近达3000米。

新近纪至第四纪南通地区以整体缓慢沉降为主,局部有短暂的振荡式上升。

断裂构造比较复杂,附近最主要的断裂有:(1)靖江—如皋断裂:北东向,自常州地区金坛县经靖江生祠镇进入南通,途经如皋,在如城镇北东河口镇附近被河口断裂切割后变为北东东向,经苯茶后入海。

其北侧为海安凹陷,南侧为南通隆起。

该断裂是一条活动时间长、规模大、呈阶段性变化、控制地层多的区域性深大断裂。

(2)栟茶河断裂(河口断裂):长约l00km,近东西向,从海安县城东向栟茶南侧延伸,可能向西延伸至曲塘、姜堰一带,向东在如东洋口港附近入海与勿一凹陷南侧断裂相接。

断层面北倾,正断层,属基底断裂。

其北侧为海安凹陷,南侧为南通隆起,断裂南北两侧沉积存在巨大差异。

该断裂为一条多期活动的生长断裂,有关物探解译资料认为该断裂是一条古近纪和新近纪一直在活动的正断层。

(3)长新—姜堰断裂:北西向,位于俞家垛、姜堰市、长新镇一带,该断裂带在重力图上以梯级带异常为主要特征,其两侧北东向断裂以及古近纪地层被错断而不连续,并造成孤山背斜北东端断失。

该断裂为一条燕山晚期以来强烈活动的右旋平移断裂。

(二)地震活动评估区及其周边地区位于华北地震区长江中下游—南黄海地震带内,属中强地震活动区,地震活动总体上显示为海强陆弱的特点,地震分布明显受区域构造方向的控制,波及本区最频繁的是南黄海南部坳陷中的一些中强震,影响南通地区的烈度为Ⅴ度左右。

南通陆缘区内历史上发生最强的地震是1615年3月1日狼山5级地震。

其余皆为小震,频度低,强度弱。

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国家标准,海安县城附近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抗震设防烈度Ⅶ度。

地质构造见图3。

综上所述,本区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大范围的持续缓慢沉降和局部短暂的振荡式升降特点,第四系厚度较大,分布稳定,地震活动频度低、强度弱,属区域地壳较稳定区。

五、土体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原海安县建筑设计室《论海安地区工程地质条件》资料,评估区位于工程地质条件分区的河南地区(长江三角洲冲海积平原),其土体工程地质层自上而下为:①层耕土层:灰褐色亚粘土轻亚粘土,有机质含量高,层厚0.50~1.00米,不宜作建(构)筑物之天然地基。

②层粉砂:灰黄色,稍湿~湿,稍密状态,层厚1.00m左右。

容许承载力[R]=100~140kPa。

③层粉砂:黄灰色,饱水,云母屑含量高,松散状态,系易液化土层,层厚1.00m左右。

容许承载力[R]=100~120 kPa。

不宜作天然地基及主要持力层。

④层粉砂:青灰色,饱水,稍密~中密状态,层厚大于5.00 m,容许承载力[R]=160~200 kPa以上。

是该区良好的桩尖持力层。

此外,评估区内分布有河塘、沟渠,因此区内存在有分布于河沟塘底部的淤泥及可能存在的暗河沟塘中的素填土或素填土混淤泥等软弱土层。

六、水文地质条件区内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自上而下可分为5个含水层组,即孔隙潜水含水层组和第Ⅰ、Ⅱ、Ⅲ、Ⅳ承压含水层组,对应的地层时代为Q4、Q3、Q2、Q1、N2。

1、孔隙潜水含水层组:由全新统粉细砂和亚粘土组成,埋深15~20米以浅。

水位埋深1.5~3.0米。

随季节变化,年变幅1.5米左右,单井涌水量100立方米/日左右,水质在上部多已淡化,下部为微咸水,矿化度1克/升左右,水质类型主要是Cl·HCO3-Na型。

2、第Ⅰ承压含水层组:由上更新统松散砂层,埋深在40~50米以下,厚度80~120米,岩性主要是中粗砂、含砾中细砂,上部多为粉细砂,单井涌水量2000~3000立方米/日,水位埋深2~4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