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报告(1)

合集下载

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报告

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报告
1. 取四支干净试管,分别加入等量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标记;
2. 取三支干净试管,分别加入等量质量分数为2%的淀粉酶溶液,设置30、60、90度三个温度梯度,将相应的试管和淀粉溶液分别放入相应温度的热水中,加热五分钟;
3. 将加热到相同温度的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同时混合,同时在对照组试管中加入等量蒸馏水,混合均匀后在相应的温度中继续加热五分钟,令其充分反应 ;
材料用具
质量分数为2%的新配置的淀粉酶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质量分数为5%的NaOH,FeCl3溶液,热水,蒸馏水,碘液,斐林试剂
试管,量筒,小烧杯,大烧杯,滴管,试管夹,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pH试纸,火柴
实验过程
Ⅰ.观察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
实验二: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
实验原理
淀粉酶在适宜的温度下可以将淀粉水解形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但是可以和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过氧化氢酶在适宜的pH下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
实验目的
细胞中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由酶来催化的件的改变对酶活性的影响。
4. 将反应后试管中的溶液平均分为两份,一份均加入斐林试剂,一份均加入碘液 ;

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讨论(3篇)

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讨论(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在生物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酶活性是指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能力,它是评价酶功能的重要指标。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探讨环境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以及酶的高效性。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环境因素(如温度、pH值等)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2. 掌握酶活性测定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

3. 讨论酶的高效性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三、实验原理1. 酶催化原理:酶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

唾液淀粉酶是一种消化酶,能够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2. 酶活性测定:本实验采用碘液法测定唾液淀粉酶活性。

碘液与淀粉形成蓝色复合物,当淀粉被水解后,蓝色消失,通过测定溶液颜色深浅变化,可以计算出酶活性。

3. 环境因素影响:温度、pH值等环境因素可以影响酶活性。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酶活性增强;当超过最适温度时,酶活性降低。

pH值对酶活性也有显著影响,最适pH值下酶活性最高。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唾液淀粉酶活性先增加后降低。

在37℃时,酶活性达到最大值。

这表明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7℃。

2. 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为6.8。

在pH值低于或高于6.8时,酶活性显著降低。

3. 酶的高效性: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

本实验中,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106~1013倍。

五、讨论1.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温度对酶活性有显著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酶活性降低。

这是因为温度会影响酶的空间结构,进而影响酶的催化能力。

2. 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pH值对酶活性也有重要影响。

酶活性受到酸碱度的影响,最适pH值下酶活性最高。

这是因为pH值会影响酶活性中心的电荷状态,进而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

3. 酶的高效性:酶的高效性是其重要的生物特征之一。

酶的高效性源于其独特的催化机制,即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报告-(1)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报告-(1)
及用于调节 PH 的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盐酸的量。 思考题 10、在酶与反应底物接触前就应该用相应的自变量处理酶和反应底物。 思考题 11、淀粉与碘的蓝色反应在 pH=3~5 的弱酸性环境下进行最灵敏,5<pH<8 次之,当 pH>9 时 不显色(或一开始显蓝色,后不显色)。这是由于碘会与调节 pH 所用的 NaOH 反应,产生次碘化钠 (NaIO)和碘化钠(NaI),使之丧失作为检测试剂的功用。 利用碘液来检测 pH 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实验现象:淀粉加入 5% HCl 后加入淀粉酶,经 60℃ 保温反应,加入碘液后,呈现棕红色。在重复实验后发现甚至会呈现出红色、褐色,且与滴加淀粉 酶的时间有关(即淀粉于 HCl 中存留时间有关)。这是由于淀粉及其水解产物都能与碘液发生反应, 原理是碘分子嵌入淀粉螺旋体中,形成络合物。淀粉与碘生成的络合物的颜色与淀粉的聚合度或分 子质量有关:一般来说①>60 个葡萄糖单位时,显蓝色;②20 个葡萄糖单位时,显红色;③<6 个葡 萄糖单位时,不能形成螺旋体,不显色。且淀粉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也会发生自然水解,因此,上 述实验中淀粉在 HCl 中存留的时间不同,显色也不一样。即使在强酸环境下,淀粉酶失活,淀粉也 可能不与碘产生蓝色反应,而呈现出红色、褐色等,不能准确检测淀粉酶于该 pH 值下是否失活。
附加实验:思考题 11、能否用淀粉酶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操作内容
第一组 试管 1 试管 1′
第二组 试管 2 试管 2′
第三组 试管 3 试管 3′
注入等量的新
鲜淀粉酶溶液
1mL
1mL
1mL
1
注入等量的可
溶性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第1页共3页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报告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报告篇一:实验报告-不同因素对酶的影响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生物化学实验(甲)指导老师:成绩:实验名称:酶的基本性质实验——底物专一性剂、激活剂和抑制、最适温度实验类型:分离鉴定实验同组学生姓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讨论、心得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Ⅰ.酶的基本性质——底物专一性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酶的专一性。

2.掌握验证酶的专一性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3.学会排除干扰因素,设计酶学实验。

二、实验基本原理酶是一种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酶蛋白结构决定了酶的功能——酶的高效性,酶催化的反应(酶促反应)要比相应的没有催化剂的反应快103-1017倍。

酶催化作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高度的底物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对某一种底物或一类底物起催化作用,对其他底物无催化反应。

根据各种酶对底物的选择程度不同,它们的专一性可以分为下列几种:1.相对专一性一种酶能够催化一类具有相同化学键或基团的物质进行某种类型的反应。

2.绝对专一性:有些酶对底物的要求非常严格只作用于一种底物,而不作用于任何其他物质。

如脲酶只能催化尿素进行水解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氨。

如麦芽糖酶只作用于麦芽糖而不作用其它双糖,淀粉酶只作用于淀粉,而不作用于纤维素。

3.立体异构专一性有些酶只有作用于底物的立体异构物中的一种,而对另一种则全无作用。

如酵母中的糖酶类只作用于D-型糖而不能作用于L-型的糖。

本实验以唾液淀粉酶、蔗糖酶对淀粉、蔗糖水解反应的催化作用来观察酶的专一性。

采用benedict试剂检测反应产物。

benedict试剂是碱性硫酸铜溶液,具有一定的氧化能力,能与还原性糖的半缩醛羟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

na2co3+2h2o2naoh+h2co3cuso4+2+na2so4还原糖(—choor—c=o)+2cu(oh)2cu2o(砖红色或黄色)+2h2与benedict试剂无呈色反应。

酶活性的实验报告

酶活性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酶活性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探究温度、pH值、底物浓度、酶浓度以及抑制剂和激活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专一和可调节的特性。

酶活性是指酶催化反应的能力,通常用酶活力单位(U)表示。

在一定条件下,酶活力与反应速率成正比,即反应速率越快,酶活力越高。

本实验采用比色法测定酶活性。

在酶催化反应中,底物被转化为产物,同时产生一定量的有色物质。

通过测定有色物质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酶活力。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酶: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

- 底物:淀粉、蛋白质、脂肪等。

- 抑制剂:碘化钠、氟化钠、氯化钠等。

- 激活剂:硫酸铵、氯化钙等。

- pH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柠檬酸盐缓冲液等。

2. 实验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恒温水浴锅- 移液器- 试管- 试管架- 秒表四、实验方法1. 酶活力测定:- 将酶和底物混合,置于恒温水浴锅中。

- 在一定时间内,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定体积的反应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 根据吸光度计算酶活力。

2.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将酶和底物混合,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水浴锅中。

- 在一定时间内,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定体积的反应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 分析不同温度下酶活性的变化。

3. 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将酶和底物混合,分别置于不同pH值的缓冲液中。

- 在一定时间内,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定体积的反应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 分析不同pH值下酶活性的变化。

4. 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将酶和不同浓度的底物混合,置于恒温水浴锅中。

- 在一定时间内,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定体积的反应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 分析不同底物浓度下酶活性的变化。

5. 酶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将不同浓度的酶与底物混合,置于恒温水浴锅中。

- 在一定时间内,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定体积的反应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实验7]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实验7]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实验7]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酶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
1. 温度:酶活性通常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直到达到最适温度,然后随着温度继续升高,酶活性会迅速下降。

这是因为较低温度下活性中心的活动较慢,而较高温度下活性中心会变性失活。

2. pH值:不同的酶对于特定的pH范围敏感。

这是因为活性
中心上的氨基酸残基在酶活性中起到关键作用,并且它们的离子化状态受到pH的影响。

在不适宜的pH条件下,活性中心
的结构可能会受到破坏,从而影响酶的活性。

3. 底物浓度:在底物浓度较低的条件下,酶的活性通常会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直到达到饱和点。

在饱和点之后,酶的活性不再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增加。

4. 抑制剂:某些化合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

有两种类型的抑制剂,一种是可逆抑制剂,另一种是不可逆抑制剂。

可逆抑制剂的结合可以解除,从而恢复酶的活性;而不可逆抑制剂与酶结合是永久性的,无法恢复。

这些影响因素可能会相互作用,并对酶活性产生复杂的影响。

因此,在实验中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实验报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实验报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实验报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报告-不同因素对酶的影响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生物化学实验(甲)指导老师:成绩:实验名称:酶的基本性质实验——底物专一性剂、激活剂和抑制、最适温度实验类型:分离鉴定实验同组学生姓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讨论、心得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Ⅰ.酶的基本性质——底物专一性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了解酶的专一性。

2. 掌握验证酶的专一性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3. 学会排除干扰因素,设计酶学实验。

二、实验基本原理酶是一种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酶蛋白结构决定了酶的功能——酶的高效性,酶催化的反应(酶促反应)要比相应的没有催化剂的反应快103-1017 倍。

酶催化作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高度的底物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对某一种底物或一类底物起催化作用,对其他底物无催化反应。

根据各种酶对底物的选择程度不同,它们的专一性可以分为下列几种:1.相对专一性一种酶能够催化一类具有相同化学键或基团的物质进行某种类型的反应。

2.绝对专一性:有些酶对底物的要求非常严格只作用于一种底物,而不作用于任何其他物质。

如脲酶只能催化尿素进行水解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氨。

如麦芽糖酶只作用于麦芽糖而不作用其它双糖,淀粉酶只作用于淀粉,而不作用于纤维素。

3.立体异构专一性有些酶只有作用于底物的立体异构物中的一种,而对另一种则全无作用。

如酵母中的糖酶类只作用于D-型糖而不能作用于L-型的糖。

本实验以唾液淀粉酶、蔗糖酶对淀粉、蔗糖水解反应的催化作用来观察酶的专一性。

采用Benedict 试剂检测反应产物。

Benedict试剂是碱性硫酸铜溶液,具有一定的氧化能力,能与还原性糖的半缩醛羟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

Na2CO3+ 2H2O2NaOH + H2CO3 CuSO4+2+ Na2SO4 还原糖(—CHO or —C=O)+ 2Cu(OH)2 Cu2O(砖红色或黄色) + 2H2与Benedict试剂无呈色反应。

实验报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实验报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实验报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报告-不同因素对酶的影响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生物化学实验(甲)指导老师:成绩:实验名称:酶的基本性质实验——底物专一性剂、激活剂和抑制、最适温度实验类型:分离鉴定实验同组学生姓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讨论、心得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Ⅰ.酶的基本性质——底物专一性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了解酶的专一性。

2. 掌握验证酶的专一性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3. 学会排除干扰因素,设计酶学实验。

二、实验基本原理酶是一种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酶蛋白结构决定了酶的功能——酶的高效性,酶催化的反应(酶促反应)要比相应的没有催化剂的反应快103-1017 倍。

酶催化作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高度的底物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对某一种底物或一类底物起催化作用,对其他底物无催化反应。

根据各种酶对底物的选择程度不同,它们的专一性可以分为下列几种:1.相对专一性一种酶能够催化一类具有相同化学键或基团的物质进行某种类型的反应。

2.绝对专一性:有些酶对底物的要求非常严格只作用于一种底物,而不作用于任何其他物质。

如脲酶只能催化尿素进行水解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氨。

如麦芽糖酶只作用于麦芽糖而不作用其它双糖,淀粉酶只作用于淀粉,而不作用于纤维素。

3.立体异构专一性有些酶只有作用于底物的立体异构物中的一种,而对另一种则全无作用。

如酵母中的糖酶类只作用于D-型糖而不能作用于L-型的糖。

本实验以唾液淀粉酶、蔗糖酶对淀粉、蔗糖水解反应的催化作用来观察酶的专一性。

采用Benedict 试剂检测反应产物。

Benedict试剂是碱性硫酸铜溶液,具有一定的氧化能力,能与还原性糖的半缩醛羟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

Na2CO3+ 2H2O2NaOH + H2CO3 CuSO4+2+ Na2SO4 还原糖(—CHO or —C=O)+ 2Cu(OH)2 Cu2O(砖红色或黄色) + 2H2与Benedict试剂无呈色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一)实验原理(注:市售a-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约60 0C):
1 •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

2 •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后不显色。

(二)方法步骤:
1、取3支试管,编上号(A、B、C),然后分别注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2、另取3支试管,编上号(a、b、c),然后分别注入1mL新鲜淀粉酶溶液;
3、将装有淀粉溶液和酶溶液的试管分成3组,A和a试管放入热水(约60°C)、B和b放
入沸水,C和c放入冰块中,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 ;
思考题1、不能只用不同温度处理淀粉溶液或酶溶液,这是为什么
4、分别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中,摇匀后,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 ;
5、在3支试管中各滴入1-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并记录;
思考题2、在试管A、B、C中分别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思考题3、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思考题4、在上述实验中,自变量是什么无关变量是什么
思考题5、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是否可以用斐林试剂来检验实验结果
为什么
二、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一)实验原理:思考题6、请依据下面所列实验操作步骤,写出该实验的实验原理。

思考题7、请在上表中填入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思考题8、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思考题9、在上述实验中,自变量是什么无关变量是什么
思考题10、在设计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中最关键的一步是什么
1.(多选)在证明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的实验时,有学生取两支试管分别将淀粉溶液与唾
液混合后,分别将试管放在冰水、沸水中5min后,待试管冷却后分别加入3滴碘液,结果两支试管都变蓝,证明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4.(多选)下图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
影响。

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入
2个试管,然后将 2试管放入同
一水浴(温度用 T C 表示)中保温 15min ,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
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

通过多次实验,
B •将装置A 内的混合物加温到 40
C 会发生乳汁凝固
C 可先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再保温并记录乳汁凝固所需要的时间
D •将F 内混合物降温到 40 C 就会发生乳汁凝固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参考答案
装置 A B C D E F 水浴温度T/C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时间/min
不凝固
不凝固
并记录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
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40 C 左右是凝乳酶比较适宜的温度
关于该实验的 下列叙述中,错误. 的是
A •该实验说明酶
A •酶与淀粉不能在设置各自温度之前接触 C •这两支试管都不应变蓝
B •缺少温度为37
C 的对照实验
D .不能用碘液检验是否存在淀粉
2.(多选)下图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唾液淀粉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
响。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在 A 点时温度升高10 C,则反应速率加快
B •若在 A 点时温度升高10
C ,则反应速率降低
C •若在B 点时往混合物内加入少量唾液淀粉酶,则反应速率会加快
D •若在B 点时往混合物内加入少量唾液淀粉酶,则反应速率不改变 3.某学生为了验证唾液的功能,
做了如下一组实验:取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糊 (2mL ),
甲试管又加入2mL 唾液,两试管同时放入 37C 的温水中保持 10min 后取岀,各加入碘液, 振荡,发现只有乙试管中呈现蓝色反应。

此同学的实验程序中有一错误,请指岀
A •乙试管应低温或室温
B •乙试管应加胃液
C •乙试管应加入与唾液等量的清水
D •应再加一支试管,内加些酸或碱
水温JTP
氐占酶液 无曲乳计
臨 乳邇含物
思考题1、防止混合时,由于两种溶液的温度不同而使混合后温度发生变化,反应温度不是操作者所要控制的温度,影响实验结果。

思考题2、试管A、B、C 的现象分别是:不变蓝、变蓝、变蓝。

思考题3、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

思考题4、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无关变量是可溶性淀粉溶液、新鲜淀粉酶溶液、碘液的量。

思考题5、不能;因为如用斐林试剂来检验实验结果,需加热煮沸,会使低温试管中也出现砖红色沉淀,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结论。

思考题6、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是还原性糖,遇斐林试剂煮沸的情况下会有砖红色沉淀。

思考题7、试管1、2、3 的现象分别是:有砖红色沉淀,没有砖红色沉淀,没有砖红色沉淀
思考题8、溶液PH 值会影响酶的活性。

思考题9、自变量是不同的PH 值;无关变量是可溶性淀粉溶液、新鲜淀粉酶溶液、斐林试剂的量以
及用于调节PH 的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盐酸的量。

思考题10、在酶与反应底物接触前就应该用相应的自变量处理酶和反应底物。

思考题11、淀粉与碘的蓝色反应在pH=3~5 的弱酸性环境下进行最灵敏,5<pH<8 次之,当pH>9 时
不显色(或一开始显蓝色,后不显色)。

这是由于碘会与调节pH 所用的NaOH 反应,产生次碘化钠(NaIO )和碘化钠(NaI ),使之丧失作为检测试剂的功用。

利用碘液来检测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实验现象:淀粉加入5% HCI后加入淀粉酶,经60C
保温反应,加入碘液后,呈现棕红色。

在重复实验后发现甚至会呈现出红色、褐色,且与滴加淀粉酶的时间有关(即淀粉于HCI 中存留时间有关)。

这是由于淀粉及其水解产物都能与碘液发生反应,原理是碘分子嵌入淀粉螺旋体中,形成络合物。

淀粉与碘生成的络合物的颜色与淀粉的聚合度或分
子质量有关:一般来说① >60个葡萄糖单位时,显蓝色;② 20个葡萄糖单位时,显红色;③<6个葡萄糖单位时,不能形成螺旋体,不显色。

且淀粉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也会发生自然水解,因此,上述实验中淀粉在HCI 中存留的时间不同,显色也不一样。

即使在强酸环境下,淀粉酶失活,淀粉也可能不与碘产生蓝色反应,而呈现出红色、褐色等,不能准确检测淀粉酶于该pH 值下是否失活。

是否就能用斐林试剂作为检测试剂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斐林试剂的Cu(OH )2 可与HCl 产生中和作用,使斐林试剂失去鉴定作用。

即使在酸性条件下淀粉酶具活性,使淀粉水解成还原糖,也检测不出来。

1、AB ;
2、BC;
3、C
4、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