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案10米X4往返跑
2024年《往返跑》优秀标准教案

2024年《往返跑》优秀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跑”,具体内容为“往返跑”技能训练。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掌握往返跑的基本技巧,了解其运动原理,并能够在实际运动中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往返跑的基本技术要领,提高运动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往返跑的起跑、转身技巧及节奏感。
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哨子、计时器、标志物。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抓人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快速起跑、转身和冲刺的动作。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1)讲解往返跑的动作要领,强调起跑、转身和冲刺的关键点。
(2)示范动作,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模仿练习。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实际比赛为例,分析往返跑中的技术要点,让学生了解如何在比赛中运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学生分组进行往返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5. 小组竞赛(15分钟)组织小组进行往返跑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水平。
六、板书设计1. 往返跑技术要领起跑:快速启动,保持低重心转身:轻快转身,保持节奏冲刺:全力以赴,冲向终点2. 往返跑比赛策略合理分配体力保持动作连贯加强团队配合七、作业设计2. 答案:学生需在作业中如实反映自己的学习情况,如动作要领掌握程度、比赛表现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育比赛,提高往返跑技能,培养竞技体育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往返跑技术要领的教学与示范2. 学生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培养3.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与实施4. 小组竞赛的组织与评价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往返跑技术要领的教学与示范(1)起跑技术的教学:强调快速启动,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起跑时的脚步动作,如何迅速将身体重心向前推进,以及如何利用前脚掌的爆发力。
小学体育《往返跑教案》

小学体育《往返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中的《田径》单元,具体章节为《往返跑》。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讲解往返跑的动作要领,示范往返跑的正确姿势,组织学生进行往返跑的实践练习,以及往返跑的接力比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往返跑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跑步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 增强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往返跑过程中的转身技巧和节奏掌控。
重点:往返跑的动作要领和跑步姿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哨子、秒表、标志物、接力棒。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抓小偷”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快速奔跑和转身的动作。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教师讲解往返跑的动作要领,强调跑步姿势和转身技巧。
(2)教师进行往返跑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细节。
3. 学生实践练习(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往返跑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2)组织学生进行往返跑接力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往返跑的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往返跑》2. 内容:(1)动作要领(2)转身技巧(3)接力比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往返跑练习,并记录成绩。
2. 答案:学生需将往返跑的成绩记录在作业本上,教师下次课检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需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往返跑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2)鼓励学生参加其他田径项目,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往返跑的动作要领和转身技巧2. 学生实践练习的个别指导和接力比赛的组织3.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和实用性4. 作业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家庭参与度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往返跑的动作要领和转身技巧1. 起跑时,身体重心前移,前脚掌着地,用力向后蹬地。
《往返跑》优秀教案

《往返跑》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跑”的部分,具体内容为第三章“往返跑”。
详细内容包括:往返跑的动作要领、训练方法、提高速度和耐力的技巧,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往返跑的基本动作要领,形成正确的跑步姿势。
2. 培养学生的速度和耐力,提高往返跑的运动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往返跑过程中的转身技巧和节奏控制。
重点:正确的跑步姿势,以及提高速度和耐力的训练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哨子、秒表、标志物、教学视频。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操场上进行“抓人”游戏,引导学生体会快速奔跑和转身的感觉。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1)向学生讲解往返跑的动作要领,强调正确的跑步姿势。
(2)介绍提高速度和耐力的训练方法。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视频为例,让学生观察优秀运动员的往返跑动作,分析其转身技巧和节奏控制。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分组进行往返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2)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转身技巧和节奏控制的专项训练。
5. 比赛环节(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往返跑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动作要领和训练方法,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往返跑动作要领正确的跑步姿势、转身技巧、节奏控制2. 提高速度和耐力的训练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组往返跑训练计划。
2. 答案:示例训练计划如下:(1)热身运动:慢跑5分钟,活动关节。
(2)基本训练:往返跑5次,每次间隔休息1分钟。
(3)提高训练: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如提高速度、增加距离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训练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往返跑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往返跑》教案(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往返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体育课程,章节为《体育游戏》。
具体内容为《往返跑》。
通过此游戏,让幼儿体验团队协作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2. 提高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
3. 通过游戏,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幼儿的免疫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能够积极参与游戏,完成往返跑的任务。
难点:幼儿在游戏中能够遵守规则,学会团队协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标志杆两个,绳子一条。
学具:幼儿自带的小红旗。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提高身体的灵活性。
2. 教学导入(5分钟):向幼儿讲解往返跑的游戏规则,示范游戏过程,让幼儿初步了解游戏的基本要求。
3. 实践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践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游戏比赛(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往返跑的游戏比赛,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遵守规则。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往返跑游戏规则1. 幼儿分成两队,分别站在起点和终点。
2. 听到信号后,起点幼儿手持红旗,快速跑到终点,将红旗交给终点幼儿。
3. 终点幼儿持红旗快速跑回起点,将红旗交给起点幼儿。
4. 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比赛结束。
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今天学习的往返跑游戏,并邀请家长一起进行游戏。
答案:今天学习的往返跑游戏规则如下:幼儿分成两队,分别站在起点和终点。
听到信号后,起点幼儿手持红旗,快速跑到终点,将红旗交给终点幼儿。
终点幼儿持红旗快速跑回起点,将红旗交给起点幼儿。
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比赛结束。
2. 请幼儿思考,如何在游戏中更好地与队友协作,提高比赛成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尝试其他形式的团队协作游戏,如接力跑、拔河等,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力。
大班教案《往返跑》

大班教案《往返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运动技能”部分的第二节“跑步技能”,主要围绕“往返跑”进行详细讲解与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往返跑的基本技巧,提高运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韧的品质,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往返跑的起跑技巧、转身技巧和冲刺阶段的节奏控制。
教学重点:往返跑的动作要领、呼吸调整及团队协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哨子、秒表、标志物(锥形筒)。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水杯。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
讲解往返跑的起源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往返跑的动作要领,包括起跑、转身和冲刺阶段。
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技巧。
3. 例题讲解(10分钟)设置一道往返跑的例题,分析各个阶段的动作要点。
示范解答,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往返跑的实践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给予鼓励。
5. 比赛与评价(10分钟)组织小组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进行评价,鼓励优秀表现,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1. 往返跑动作要领:起跑:快速、稳健转身:迅速、灵活冲刺:节奏感、全力2. 呼吸调整:跑步时保持均匀呼吸转身时深呼吸,为冲刺储备氧气3. 团队协作:配合默契,共同完成任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组往返跑的练习,并记录自己的完成情况。
2. 答案:示例:起跑练习3组,每组距离50米;转身练习3组,每组距离30米;冲刺练习2组,每组距离100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邀请专业教练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往返跑的技术要点。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跑步比赛,提高竞技水平。
10米乘4往返跑规则

10米乘4往返跑规则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说说 10 米乘 4 往返跑的规则。
就像你去赛车,得知道赛道规则才玩得转呀,这 10 米乘 4 往返跑也有它一套规矩呢!
首先呢,你得在规定的场地,那就是 10 米的跑道啦。
这就好比你玩跳棋,棋盘就是你的舞台呀!然后呢,听裁判一声哨响,你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去,跑到 10 米的那头,摸到标志再赶紧往回跑。
哎呀,这感觉就像你追着心爱的风筝跑一样兴奋呢!跑回起点后,再迅速转身冲出去,这样来来回回总共跑 4 趟。
这可不简单呐,就像你登山一样,每一步都得稳稳的。
“哎呀,那要是跑错道了咋办呀?”有人可能会这么问。
嘿,那可不行哦,就像你走路走歪了会摔跤一样,跑错道就犯规啦!所以一定要看准了再跑呀。
总之,10 米乘 4 往返跑就像是一场刺激的冒险,既考验速度又考验判断力。
大家可得好好记住规则,才能在这场冒险中玩得尽兴呀!这就是 10 米乘 4 往返跑的规则,都清楚了吧!。
四年级体育教案:10米×4往返跑

10米×4往返跑
学习内容:10米×4往返跑
学习目标:在快跑中完成动作。
重点:知道练习的方法。
难点:能很好的完成练习。
学习步骤:
一、有趣的游戏
教师活动:1、教师提出游戏《老鹰抓小鸡》的要求。
2、组织分组。
3、进行游戏。
学生活动:1、知道游戏的方法。
2、和自己小组的同伴进行游戏。
3、注意安全。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点:知道练习的方法。
难点:能很好的完成练习。
教师活动:1、教师提出练习的要求。
2、和同学一起布置场地。
3、组织进行练习。
4.组织50米的练习跑
学生活动: 1、知道练习方法。
2、一起布置练习的场地。
3、进行练习。
4、进行50米的练习。
四、放松身心
组织:成四列横队,散开---走。
1、课后小结。
2、安排回收器材。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往返跑》教案(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往返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材,主要围绕“往返跑”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五章“跑的基本动作”,详细内容为:学习往返跑的动作要领,培养幼儿奔跑时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幼儿掌握往返跑的基本动作,了解其在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提高幼儿在往返跑过程中的速度、协调性和灵活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往返跑过程中的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
教学重点:往返跑的动作要领和奔跑速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哨子、计时器、往返跑标志物。
学具:小红旗、号码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组织幼儿进行“小兔子采蘑菇”的游戏,引导幼儿模仿小兔子往返跳跃。
(2)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示范往返跑的动作要领,讲解注意事项。
(2)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做往返跑动作,教师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往返跑比赛。
(2)教师观察比赛过程,给予指导和鼓励。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往返跑过程中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1. 课程主题:往返跑2. 重点内容:(1)往返跑动作要领(2)奔跑速度与协调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往返跑练习,记录成绩。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幼儿积极参与,掌握了往返跑的基本动作。
(2)在比赛过程中,部分幼儿表现出色,但也有部分幼儿动作不够规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其他形式的跑动练习,如曲线跑、障碍跑等。
(2)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幼儿的体育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4.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指导5.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与反馈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教学过程中,往返跑的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是难点,需要教师通过多次示范和个别指导来帮助幼儿掌握。
四年级体育上册 第19课 10米×4往返跑教案 新人教版

第19课 10米×4往返跑学习阶段:水平二
学习目标:在快跑中完成动作
重点:知道练习的方法
难点:能很好的完成练习
学习内容:10米×4往返跑
学习步骤:
一、有趣的游戏
教师活动:1.教师提出游戏《老鹰抓小鸡》的要求
2.组织分组
3.进行游戏
学生活动:1.知道游戏的方法
2.和自己小组的同伴进行游戏
3.注意安全
组织: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点:知道练习的方法
难点:能很好的完成练习
教师活动:1.教师提出练习的要求
2.和同学一起布置场地
3.组织进行练习
4.组织50米的练习跑
学生活动: 1.知道练习方法
2.一起布置练习的场地
3.进行练习
4.进行50米的练习
组织:
四、放松身心
健美操:(自编)
组织:成四列横队,散开---走
1、课后小结
2、安排回收器材
场地器材:
课后小结:1.戏的时候,同学在一起很积极的投入。
练习的任务能很好的完成。
2.在练习10米×4的时候很多的同学为了最求速度而控制不好的折返的动作。
反而浪费了时间。
《往返跑》教案

《往返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跑”的部分,具体内容为第三节“往返跑”。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往返跑的基本技巧,提高速度和耐力,培养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往返跑的基本技巧,提高运动水平。
2. 培养学生的速度、耐力、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体质。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往返跑的技巧掌握,尤其是起跑和转弯时的技巧。
重点: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及协调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哨子、秒表、标志物、往返跑路线图。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水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抓小偷”游戏,模拟警察抓小偷的情景,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往返跑的基本技巧,如起跑、加速、转弯等,并进行示范。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个典型的往返跑路线,分析其技巧和策略。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指定的路线进行往返跑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5. 小组竞赛(10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往返跑竞赛,提高运动技能。
六、板书设计1. 往返跑基本技巧起跑加速转弯2. 往返跑路线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条往返跑路线,并分析其技巧和策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学生在本次课程中的表现良好,积极参与,提高了往返跑的技巧和水平。
2. 课后,学生可自行设计往返跑路线,与家人或朋友进行实践,提高运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技能讲解与示范的细节4. 小组竞赛的组织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难点:往返跑的技巧掌握,尤其是起跑和转弯时的技巧。
起跑技巧:起跑时应注意身体重心前移,前脚掌着地,用力蹬地,迅速进入加速状态。
转弯技巧:在转弯处,外侧腿用力蹬地,内侧腿向转弯方向摆动,保持身体平衡。
(体育东)体育教案—某某某10米往返跑

《10米往返跑》教学设计(水平二)一、指导思想本课以新课标为依据,按水平二课程目标要求,明确以活动与游戏为载体以全面达成体育教学目标为宗旨。
在教学设计上紧紧围绕往返跑中转体迅速这一目标,通过多种练习方法和策略达成目标。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师生互动教学,教师通过语言点拨、启发、诱导;动作提示、评价、小结与归纳,使学生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探究和学习的活动中去,通过身体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二、学情分析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求出发,努力确立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在学练中大胆体验、相互协作,勇于展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注重挖掘教材中蕴含这丰富的增进心理与社会适应发展的多种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作用,达成学科的健身育人目标。
三、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热爱集体活动。
2、学习折返跑中的折返动作,发展灵敏、协调和快速跑中的折返能力。
3、通过短距离折返跑的形式,提高学生快速奔跑的能力。
4、通过游戏和比赛,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和团队精神。
四、组织与教法1、以体育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传授为基础,通过学习让学生有所收获。
2、根据《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理念,教学过程要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两个结合。
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习,体现接受式教学和新课程学习方式相结合的教学过程。
3、教学过程重视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练习往返跑的兴趣和创新、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4、采用分层次教学,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往返跑的动作技能。
5、以竞赛、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清扫的气氛中掌握技能。
五、教学流程1、上课常规——2、慢跑:S形跑——3、准备活动:热身操——4、游戏:叫号跑——5、往返跑练习、学习动作要领——6、游戏:兔子舞——7、放松活动六、安全措施1、课前认真检查场地。
《往返跑》优秀教案

《往返跑》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跑”的内容,具体涉及第三节“往返跑”。
详细内容包括:往返跑的基本技术要领、训练方法、比赛规则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往返跑的基本技术要领,提高运动技能。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耐力和速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往返跑的基本技术要领,如起跑、折返、冲刺等。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提高运动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哨子、秒表、标志物。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水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
同时,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往返跑的基本技术要领,并进行示范。
强调起跑、折返和冲刺动作的要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往返跑例题,分析技术动作和训练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往返跑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5. 比赛与评价(1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往返跑》2. 内容:a. 基本技术要领:起跑、折返、冲刺b. 训练方法:分组练习、比赛c. 比赛规则:起跑、折返、冲刺、安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一组往返跑训练计划。
2. 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训练计划,包括训练时间、强度、频率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参与往返跑训练,提高运动水平。
同时,了解国内外往返跑比赛的相关信息,拓宽知识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学生掌握往返跑技术要领的描述。
2. 教学难点中关于如何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3. 教学过程中的技术讲解与示范、随堂练习和比赛与评价环节。
4. 作业设计中的训练计划设计。
一、教学目标(一)学生掌握往返跑技术要领1. 起跑:强调起跑时的身体姿势,包括蹲下、屈膝、前倾等,以及起跑时的发力顺序和力度。
体育教案(10米X4往返跑)

体育课教案
(七年级)
教
材
一、考试——10米X4往返跑
任务1、对学生跑的能力的考核
2、发展学生爆发力、身体控制能力
3、培养勇敢、顽强的精神
内容课的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
间
力
量
次
数
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略)
二、准备部分
1、队列、慢跑
2、徒手操
3、专门性练习
1、体委组织整队
2、教师宣布本节课内容,
任务
3、教师指挥,口令
4、组织:四列横队
1、学生听口令站
队
2、学生听口令练
习、模仿
5
弱 1
基
本部分一、考核:
10米X4往返跑
1、交代考核注意事项
公布考核标准(单位:秒)
分数男女
100 10.0 11.2
95 10.2 11.4
90 10.4 11.6
85 10.6 11.8
80 10.8 12.0
75 11.1 12.3
70 11.4 12.6
65 11.7 12.9
60 12.0 13.2
2、进行考核
一、练习:
1、原地摆臂
2、高抬腿
3、后蹬跑20米
4、起跑后疾跑2
0米
二、准备考核
30
中
中
1
1
1
结束部分1、放松活动
2、总结
3、下课
1、教师组织领做
2、教师指出本节课的优点
与缺点
3、师生再见
1、学生听
2、师生再见
2 弱 1
1。
《往返跑》优秀教案

《往返跑》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运动技能”,第一节“跑步”。
具体内容包括:往返跑的技巧、往返跑的训练方法和往返跑的比赛规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往返跑的基本技巧,提高跑步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往返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难点:往返跑的节奏控制和团队合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时器、标志物、测量尺。
2. 学具:学生自带饮用水、运动服装和运动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然后介绍往返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往返跑的技巧,包括起跑、转身、步伐配合等,并进行示范。
3.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往返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比赛实践(10分钟):学生进行往返跑比赛,体验比赛氛围,教师记录比赛成绩。
六、板书设计1. 往返跑基本技巧起跑:迅速反应,稳定起步转身:轻盈转身,保持速度步伐配合:均匀步伐,节奏感强2. 往返跑训练方法慢跑热身:提高身体机能,预防伤害专项训练:针对性提高往返跑技巧持之以恒:长期坚持,提高跑步能力3. 往返跑比赛规则比赛距离:根据年级制定比赛距离比赛形式:分组进行,每组两人比赛评判:计时器记录比赛成绩,取最佳成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描述往返跑的基本技巧及其重要性。
答案:往返跑的基本技巧包括起跑、转身和步伐配合。
起跑要迅速反应,稳定起步;转身要轻盈,保持速度;步伐要均匀,节奏感强。
掌握这些技巧有助于提高跑步能力,预防运动伤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训练,参加校内外比赛,提高往返跑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活动,如参观跑步比赛现场,了解专业选手的训练方法等,激发学生对往返跑的兴趣,培养体育素养。
2024年《往返跑》优秀教案

2024年《往返跑》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田径运动”的第三节“往返跑”。
详细内容包括:往返跑的动作要领、训练方法,以及提高往返跑成绩的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往返跑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运动技能。
2. 培养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能。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往返跑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教学重点:掌握往返跑的动作要领,提高运动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哨子、秒表、标志杆、教学视频。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抓小偷”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往返跑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往返跑的基本动作要领。
(2)讲解提高往返跑成绩的技巧。
3. 动作示范与指导(10分钟)(1)教师示范往返跑动作,强调动作要领。
(2)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一道关于提高往返跑成绩的例题,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往返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往返跑》2. 内容:(1)往返跑动作要领(2)提高往返跑成绩的技巧(3)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往返跑训练计划,包括热身、训练、拉伸等环节。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动作连贯性方面仍有待提高,今后需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观看田径比赛视频,了解往返跑在实际比赛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往返跑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2. 动作示范与指导:教师示范往返跑动作,强调动作要领。
3. 作业设计:设计一个往返跑训练计划,包括热身、训练、拉伸等环节。
《往返跑》教学设计教案反思

《往返跑》教学设计李磊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为指导思想,结合学生心理、生理和认知规律等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从简到难并结合游戏,充分发挥学生积极参与、合作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目标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学习领域目标,以及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初步预设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快乐锻炼,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2、知识与技能:发展协调、灵敏的素质,促进智力开发。
3、本节课的重难点:重点:通过游戏体验往返跑的乐趣。
难点:在练习中,能够提高往返跑的能力,做到自主学练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设计思路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正处于好动、好奇、好胜心强的阶段,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兴趣较易激发,对游戏也情有独钟,但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能力较弱。
针对这些情况,选择竞争性和趣味性较强的游戏进行活动,使学生在学练的过程中达到自主练习的教学意图,充分享受体育游戏的快乐。
课堂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教师引导、分组比赛,自主结合等,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通过游戏比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往返跑的能力。
在往返跑的练习过程中,我选择自主选择场地的练习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情况自己选择往返跑的距离,在通过“蚂蚁搬家”“大爆炸”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练习的主动性,从学生兴趣出发,完全激发学生对往返跑的练习的自主性。
运用接力游戏,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练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掌握转体这一技术的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品质。
本节课我将力求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理念,充分利用“自主学练、合作探究互动评价”等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及时鼓励表扬,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往返跑》教案《往返跑》课后反思在教学时,我通过游戏“老狼几点”作为引子,提高学生对往返跑的学习兴趣,引导学找出往返跑中转身跑的重要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能力自主选择不同距离的场地进行练习,找出往返跑除转身还有蹬地的技术动作,为后面的往返跑接力比赛做好铺垫,再以“蚂蚁搬家”、“大爆炸”游戏作为高潮,一堂课下来,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了,对团队合作意识也加强了,往返跑的认知也随之加深了。
10米×4往返跑

10米×4往返跑课题1、10米×4往返跑2、持物赛跑教学目标1、通过10米×4往返跑练习,培养学生快速转身、肢体协调性、灵巧等素质,增强计时测试的紧迫感。
2、通过练习使学生树立信心,积极上进,身心健康发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转身时降低重心)难点(转身灵巧)场地器材操场物品4样预计平均心率125-130次∕分练习密度40-45%教学程序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安排与组织次时数间设计意图一开始部分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集体师生问好。
3、检1、组织队形:四列横队。
♀♀♀♀♀♀♀♀♀♀♀♀♀♀♀♀♀♀♂♂♂♂♂♂♂♂♂♂♂♂♂♂♂♂♂♂●1、要求:快、静、齐13建立正常的课堂秩序,严密课的组织,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二基本部分查服装。
4、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5、热身跑。
6、准备活动1、10米×4往返跑2、注意安全1、组织:四列纵队♀♀♀♀│×♀♀♀♀│×♂♂♂♂│×♂♂♂♂│×●1、2、教与学法、教与学法方法:受测试者用站立式起跑,听到发令后从S1线(如图2)外起跑,当跑到S2线前面,用一只手拿起一木块随即往回跑,跑到S1线前时交换木块,再跑回2交换另一木块,最后持木块冲出S1线,记录跑完全程的时间。
记录以秒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非“0”时则进1′210′发展学生的耐力强调跑步动作①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和方法(由起跑、加速、急停(触标志物)、急起(折回)等环节组成)②教师做示范③教师个别指导教学程序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安排与组织次时数间设计意图④学生集体练习⑤学生分组练习⑥学生示范三结束部分1、持物赛跑1、放松2、小结2、下课⑦自评、互评2、1、教与学法①教师讲解规则与要领②学生分组练习③教师评价④学生再次练习三、1、组织:散点2、教与学法①教师教授呼吸调解法②学生自行放松③教师总结此课情况并讲评④学生自评互评204发展奔跑能力使学生在课中上升了的身体技能逐渐恢复,恢复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10米×4往返跑训练方法

10米×4往返跑训练方法作者:管理员发布于:2013-10-15 21:15:42 文字:【大】【中】【小】4×10米往返跑是必须要在测试中一次性达标的项目,虽说与其他两项相比,4×10米往返跑相对通过率较高,但在实际测试过程中,此项目仍让不少考生落马,那想要提高体能测试的4×10米往返跑测试成绩,考生应注意哪些方面呢?应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具备一套正确的技术动作,对于提高运动成绩来说至关重要,4×10米往返跑应掌握的动作要领是:1、起跑时屈身,两腿前后分开要弯曲;2、途中跑成直线,要平稳,后蹬速度要快;3、近底线3到5米时,身体要快速下蹲降重心成扑步,脚尖内扣减速急停,上体开始转向;4、侧身换木块手法要准确迅速,转身要灵活重心要稳;5、转身回头后用前脚掌着地马上加速,最后肩胸撞线冲刺来抢时间。
应掌握必要的技巧和方法:1、采用站立式起跑。
因往返跑距离短,宜采用站立式起跑,这对迅速转身有利;2,采取单手换木块。
单手换放木块的转身只有90度,而且有利转身后的迅速起跑。
而两手并用放木块和拿木块,多了180度转身的时间,还影响转身后的加速。
测试前进行必要的热身运动:测试前进行运动热身非常有必要,可以有效提高成绩。
根据10米×4往返跑的特点,针对性的测试前热身运动可以有:1、肩绕环运动;2、前踢腿跑;3、原地摆臂;4、后踢腿跑;5、体转运动;6、高抬腿跑;7、侧压腿运动。
平时有针对性进行专项训练:1、平时可以采取跳绳、跳台阶、负重起蹲、负重提踵等训练方法提高腿部的爆发力,提高加速跑的能力;2、练习时,尽可能快地对突然出现的信号或突然改变的信号做出应答反应,例如,根据特定信号改变动作方向,反复完成突然加速和突然减速急停,通过这种对信号反应的练习,以提高反应能力和身体的协调动作。
体育教案10米X4往返跑

体育课教案
(七年级)
教
材
一、考试——10米X4往返跑
任务1、对学生跑的能力的考核
2、发展学生爆发力、身体控制能力
3、培养勇敢、顽强的精神
内容课的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
间
力
量
次
数
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略)
二、准备部分
1、队列、慢跑
2、徒手操
3、专门性练习
1、体委组织整队
2、教师宣布本节课内容,
任务
3、教师指挥,口令
4、组织:四列横队
1、学生听口令站
队
2、学生听口令练
习、模仿
5
弱 1
基
本部分一、考核:
10米X4往返跑
1、交代考核注意事项
公布考核标准(单位:秒)
分数男女
100 10.0 11.2
95 10.2 11.4
90 10.4 11.6
85 10.6 11.8
80 10.8 12.0
75 11.1 12.3
70 11.4 12.6
65 11.7 12.9
60 12.0 13.2
2、进行考核
一、练习:
1、原地摆臂
2、高抬腿
3、后蹬跑20米
4、起跑后疾跑2
0米
二、准备考核
30
中
中
1
1
1
结束部分1、放松活动
2、总结
3、下课
1、教师组织领做
2、教师指出本节课的优点
与缺点
3、师生再见
1、学生听
2、师生再见
2 弱 1。
小班10米往返跑教案及反思

小班10米往返跑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1、10米折返跑能锻炼幼儿身体的灵敏速度,从而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
2、增强幼儿跑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欢乐氛围。
下边进入游戏缓解,老师示范,给幼儿们讲解折返跑动作:1起跑前,做好起跑准备,双脚不要踩到起跑线。
2、起跑后,幼儿延直线全速跑,碰到折返处物体后手臂微屈避免受损。
3、跑回终点时不要提前减速,要冲过终点线后再减速。
4、此项运动在安全的情况下用时越短越好
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
进入游戏缓解,四个小朋友一组,开始比赛,谁跑得快,动作标准,时间段还有奖品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课教案
(七年级)
教
材
一、考试——10米X4往返跑
任务1、对学生跑的能力的考核
2、发展学生爆发力、身体控制能力
3、培养勇敢、顽强的精神
内容课的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
间
力
量
次
数
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略)
二、准备部分
1、队列、慢跑
2、徒手操
3、专门性练习
1、体委组织整队
2、教师宣布本节课内容,
任务
3、教师指挥,口令
4、组织:四列横队
1、学生听口令站
队
2、学生听口令练
习、模仿
5
弱 1
基
本部分一、考核:
10米X4往返跑
1、交代考核注意事项
公布考核标准(单位:秒)
分数男女
100 10.0 11.2
95 10.2 11.4
90 10.4 11.6
85 10.6 11.8
80 10.8 12.0
75 11.1 12.3
70 11.4 12.6
65 11.7 12.9
60 12.0 13.2
2、进行考核
一、练习:
1、原地摆臂
2、高抬腿
3、后蹬跑20米
4、起跑后疾跑2
0米
二、准备考核
30
中
中
1
1
1
结束部分1、放松活动
2、总结
3、下课
1、教师组织领做
2、教师指出本节课的优点
与缺点
3、师生再见
1、学生听
2、师生再见
2 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