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比较阅读
陈涉世家比较阅读

陈涉世家比较阅读(一)(10分)甲:陈胜者。
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
已为王,王陈。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
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今欲缚之。
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
陈王出,遮道而呼涉。
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
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
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
”陈王斩之。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
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
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①比.至陈:()②或.说陈王曰:()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3.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2分)4.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①原因:②启示:(一)(10分)1.(1)及,等到(2)有人(本题2分。
每小题1分)2.(1)陈涉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2)众多陈涉的老朋友、旧相识都各自离开,因此再也没有亲近陈涉的人了。
(本题4分。
每小题2分,译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3.反映出他不满现状、渴求改变命运的心态及对富贵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项练习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②?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③,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④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⑤?”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4.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陈涉世家》比较阅读三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甲】秦王怫然怒,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陈涉世家》比较阅读四篇(含答案)

九下《陈涉世家》比较阅读四篇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一)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小题。
【甲】陈胜者。
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
已为王,王陈。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
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今欲缚之。
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
陈王出,遮道而呼涉。
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
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
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
”陈王斩之。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
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
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比.至陈()(2)或.说陈王曰()(3)苟.富贵()(4)之.陈()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第22课《陈涉世家》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

第22课《陈涉世家》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籍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受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
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吾欲发兵,使公及恒楚将”。
是时恒楚亡在泽中。
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
”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
”守曰:“诺。
”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
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
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
……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
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
③籍:项籍。
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
④睨:斜眼看。
1.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
①吴广素.爱人素:_________①比.至陈比:_________①使公及恒楚将.将:_________①恒楚亡.在泽中亡: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①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4.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陈涉世家对比阅读

⑥宫门令:守卫宫门的官。⑦辩数:反复解说。⑧乃:才。置:放开。 ⑨为通:即“为之通”,替他通报。
陈王出,遮道而呼涉⑩。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11)。 ⑩遮道:拦路。(11)这句的意思是,陈胜和他同乘一辆车回去。
《陈--梁建波
《陈涉世家》
回忆:
1、复述文章主要内容? 2、这是一次什么性质的起义?这次起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3、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同学们对陈胜有着怎么样的评价?
“苟富贵,无相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涉世家
课文节选的是《史记· 陈涉世家》的前部分,主要叙述陈涉发动起义的经过和起义
军初期的迅猛发展形势。文章属于传记体裁,着眼于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政斗争 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显示他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作
者善于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又善于运用语言描写、动作神态描写等多种技巧来
塑造人物形象,从而生动真实地再现了这一场伟大斗争的图景。
《陈涉世家》的结尾部分 司马迁在高度评价陈涉的同时,也并没有掩盖他的错误和局限性。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下《陈涉世家》的结尾部分,在学会客观公 正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全面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养成我们 良好的文言语感。
《陈涉世家》
思考:学习本篇后,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 是什么?有怎样的启示?
成功 得人心 启示 人心向背是 成败的关键
失败 失人心
陈涉世家
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题目四步骤: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 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 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陈涉世家》对比阅读比较阅读汇编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陈涉世家》对比阅读比较阅读汇编(一)[甲]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①。
秦王子婴②素车白马,系颈以组③,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④旁。
诸将或言诛秦王。
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样。
”乃以秦王属⑤吏,遂西入成阳。
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
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仿人及盗抵罪。
余悉除去秦法。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⑥。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人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注]①霸上:今陕西西安南,是军事要地。
②子婴:秦朝最后一个看主。
胡亥被弑后,赵高迎立子婴继位。
③组:宽而薄的丝带。
④轵(zi)道:即轵道亭,在今陕西西安东北。
⑤属:交付、委托。
⑥案堵:同“安堵”,安定(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1.请用“/”标出下面的句子的朗读停顿。
(画一处)诸吏人/皆案堵如故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重建楚国,论功劳应当称王)(2)父老苦秦苛法久矣(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酷法令已经很久了)(3)人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人们更加高兴,唯恐沛公不在关中做秦王。
)3.解释加点的词语。
(1)身被坚执锐同“披”,穿 (2)皆刑其长吏惩罚(3)吾当王关中为王,称王 (4)固以能宽容本来4.甲文中,陈胜“诛暴秦”;乙文中,沛公(刘邦)不杀秦王。
陈涉世家阅读理解附答案

陈涉世家阅读理解附答案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三处)。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吴广素爱人素:(2)将军身被坚执锐身: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这段文字首先叙述了发动起义的情形。
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概括其步骤的三个关键词是()A.并杀两尉失期当斩攻大泽乡B.激怒其众召令徒属攻大泽乡C.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D.激怒其众皆已失期为坛而盟5.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民心动向,请概括出这一策略的效果是从哪两个方面得到证明的。
[参考答案]1.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2.(1)向来,一向(2)亲自,亲身3.可是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
4.C5.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并建立张楚政权;各郡县纷纷举事响应陈涉。
《陈涉世家》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8篇(含答案)

《陈涉世家》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8篇(含答案)《陈涉世家》《方腊起义》比较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8–10题。
【甲】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乙】酒数行①,腊涕泣曰:“今赋役繁重,官吏侵渔②,农桑不足以供应。
暴虐如是,能无愠乎?诸君以为何如?”皆愤愤曰:“惟命!”腊曰:“三十年来,元老旧臣贬死殆尽,当轴③者皆龌龊④邪佞⑤之徒。
东南之民,苦于剥削久矣!近岁花石⑥之扰,尤所弗堪⑦。
诸君若能仗义而起,四方必闻风响应;旬日之间,万众可集。
朝廷得报,调习兵食⑧,非半年不可,是我起兵已首尾期月矣。
此时当已大定,无足虑也。
况西北二虏⑨岁币百万,朝廷军国经费十万,多出东南;我既据有江表,必将酷取于中原。
中原不堪,必生内变。
二虏闻之,亦将乘机而入。
腹背受敌,虽有伊、吕,不能为之谋也。
我但划江而守,轻徭薄赋,以宽民力,十年之间,终当混一矣。
”皆曰:“善!”遂部署其众千余人,见官吏、公使人皆杀之。
民方苦于侵渔,果云集响应。
数日有众十万,遂连陷郡县数十,众殆⑩百万,四方大震。
(选自《方腊起义》)注:①行:量词,表示斟酒的遍数。
②渔:掠夺。
③轴:权要的地位。
④龌龊:恶浊,不干净。
⑤佞:用巧言奉承人,奸伪。
⑥花石:指花石纲,是宋徽宗时运输东南奇花异石船只的编组。
⑦尤所弗堪:特别不能令人忍受。
⑧调习兵食:调集训练军队和调拨粮饷。
⑨虏:对敌人的蔑称,这里指辽、西夏。
⑩殆:近于。
8.解释下列语句中文言词语的意思。
(2分)(1)徇.蕲以东()(2)能无愠.乎()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陈涉世家》比较阅读汇总答案讲解

四
秦二世元年(前 209 )七月,陈涉等在大
泽乡起义。当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对项 梁说:“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这也是上 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啊。我听说,做事情 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一步就要被 人控制。我打算起兵反秦,让您和桓楚统 领军队。”当时桓楚正逃亡在草泽之中。 项梁说:“桓楚正在外逃亡,别人都不知 道他的去处,只有项籍知道。”
众猴说:“不对,谁都能去采。”又问:“(既
然)这样那么我们为什么听从他并要被他差使 呢?”话还没有说完,猴子们全领悟了。
那天晚上,众猴一起等到狙公睡着的时候,打破
栅栏毁坏仓房,拿走他(狙公)存放的粮食,相 互拉着手(一起)进入森林里面,不再回来。狙 公最后因为饥饿而死。郁离子(即刘基隐退青田 山时自取的笔名)说:“世上那种凭借权术奴役 人民却不依正道来规范事物的人,不像狙公吗? 只因人民昏昧尚未觉醒,才能让他得逞,一旦有 人开启民智,那他的权术就穷尽了。”
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持剑在外面等候,然后
又进来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说:“请让我把 项籍叫进来,让他奉命去召桓楚。”郡守说: “好吧!”项梁就把项籍叫进来了。呆了不大 一会儿,项梁给项籍使了个眼色,说:“可以 行动了!”于是项籍拔出剑来斩下了郡守的头。 项梁手里提着郡守的头,身上挂了郡守的官印。 郡守的部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籍一连杀 了有一百来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 没有一个人敢起来。……于是项梁做了会稽郡 守,项籍为副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
7.
答案:B 8. 答案:(1)如果谁富贵了, 不要忘记我们。 ( 2)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 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9 . 答案:甲文侧重于要树立远 大志向,乙文侧重于用行动实现 自己的志向。
《陈涉世家》《曹刿论战》对比阅读及答案

《陈涉世家》《曹刿论战》对比阅读及答案《陈涉世家》《曹刿论战》对比阅读及答案【甲】陈涉世家司马迁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专题39 陈涉世家(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39 陈涉世家(2022·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陇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己失期……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选自《史记·陈涉世家》,有删改)【乙】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
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
”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文侯卒,起事其.子武侯。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
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
”武侯曰:“善。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用“/”给【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停顿。
(划两处)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尝.与人佣耕(2)忿恚..尉(3)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4)顾.而谓吴起曰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文侯以.吴起善用兵令辱之,以.激怒其众B.武侯浮西河而.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乃.以为西河守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起事其.子武侯其.妻献疑曰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陈涉世家》比较阅读译文答案

三、译文: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涉等在大泽乡起义。当年九月,会稽郡守 殷通对项梁说:“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这也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啊。我 听说,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我打算起兵反 秦,让您和桓楚统领军队。”当时桓楚正逃亡在草泽之中。项梁说:“桓楚正 在外逃亡,别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处,只有项籍知道。”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 持剑在外面等候,然后又进来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说:“请让我把项籍叫进 来,让他奉命去召桓楚。”郡守说:“好吧!”项梁就把项籍叫进来了。呆了 不大一会儿,项梁给项籍使了个眼色,说:“可以行动了!”于是项籍拔出剑 来斩下了郡守的头。项梁手里提着郡守的头,身上挂了郡守的官印。郡守的部 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籍一连杀了有一百来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 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于是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去巡行占领 下属各县。
事后很懊悔,担心召刘邦等人来会发生什么变故,就下令关闭城门, 防守城池,并要诛杀萧何、曹参。萧、曹二人大为惊恐,翻过城去
投奔刘邦以求自保。刘邦便在绸绢上草就一书,用箭射到城上,送
给沛县的父老,陈说利害关系。父老们便率领年轻一辈一起杀掉了 县令,敞开城门迎接刘邦,拥立他为“沛公”。萧何、曹参为刘邦 召集沛县青年,得三千人,以此响应诸侯抗秦。
大军凯旋归来,快到(家乡)的时候,朋友们都来迎接,犒劳。平陵人孟冀,是出了名
有计谋的人,和在座的朋友一起祝贺马援(取得胜利),马援说,我希望你有什么好的 话教导我,怎么反而同众人一样(来吹捧我)呢?当初伏波将军路博德开拓疆土,增设了 七郡,也不过分封了数百户(作为食邑),我立了小小的功劳就厚颜的接受了一个大县 (的食邑),真是功劳浅薄而赏赐厚重,像这样怎么能够长久呢?先生(指孟冀)有什 么(好建议,好方法)来帮助我呢?孟冀说:“我智力低下,想不到什么方法”。马援 说:“现在匈奴和乌桓(当时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仍然在北边侵扰,我想(向皇帝请 求)攻击他们。男子汉应该死在边疆战场,用马皮包着尸体下葬,怎么能安心的享受儿 女侍奉而老死在家里呢! 孟冀(佩服的说):“你确实是烈士(有远大志向的勇士)啊, 确实是应当那样(为国家战死在疆场)啊”。
陈涉世家比较阅读

陈涉世家课内文段徐州市2004阅读下面的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一)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人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①会天大雨()②度已失期()③上使外将兵()④楚人怜之()5.与“陈胜、吴广乃谋曰”一句中的“乃”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C.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D.羲之之书晚乃善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5分)①天下苦秦久矣(2分)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3分)7.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位的人(2分)(一)4.①适逢,恰巧遇到②揣度,推测,估计③带领,率领④爱5.C 6.①天下百姓被秦王朝统治,受苦受难已经很大长时间了(天下百姓长期受秦王朝统治,痛苦不堪)②如今果真把我们的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军队,向天下发出倡导,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7.有卓越的领导才干和超人的才略胆识2004河池市二、文言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2题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7.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一男附书至B. 度已失期关山度若飞C. 会天大雨,道不通会宾客大宴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又何间焉8.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 楚人怜之B.吴广以为然C.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D. 尝与人佣耕9.对这段文字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的意思是:“或者认为死了,或者认为灭亡了”B.陈胜借扶苏、项燕的名义,目的是利用他们的声望来号召天下百姓起义C.“等死,死国可乎?”表现了陈胜对国家命运的忧虑D.本文段的内容是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10.选文能表现陈胜所说的“鸿鹄之志”的词句是(2分)11.陈胜、吴广举行起义的根本原因是,而起义的直接原因是(用选文中的原句回答)(4分)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译文:②(卒)固以怪之矣译文:6.①蜡炬成灰泪始干;②一览众山小;③铜雀春深锁二乔;④直挂云帆济沧海;⑤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共8分每空1分错1字该空不得分)二、文言文阅读(16分)7.C(2分)8.B(2分)9.B(2分)10.举大计(或“死国”)(2分)11.天下苦秦久矣;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4分,每空2分)12.(4分)①(公子)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去外面(边疆)带兵(2分,关键词语:以、数谏、上使、外将兵)②(士兵们)本来对这件事已经觉得很奇怪了(2分,关键词语:固,以,怪,之)05成都(课)1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共10分)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7、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结实不正确的是A、苟富贵,无相忘苟:苟且B、会天大雨,道不通会:适逢C、爱士卒,楚人怜之怜:爱D、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倡导8、下面语句中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是A、怅恨久之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C、吾欲之南海D、先天下之忧而忧9、比较下面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是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曾不若孀妻弱子B、项燕为楚将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C、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秦灭韩亡魏D、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广故数言欲亡10、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是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B、发闾左适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C、等死,死国可乎——等着死亡,不如为国事而死D、吴广以为然——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11、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选文第1段主要是介绍陈胜年轻时的情况,“尝与人佣耕”说明了他当时的身份B、“鸿鹄之志”说出了陈胜、吴广年轻时期的抱负,也突出了他们年少气盛C、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是“大泽乡”,起义的导火线是“失期,法皆斩”D、陈胜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这一策略,表现了他超人的才略胆识7、A 8、C 9、D 10、C 11、B05青岛(一)阅读《陈涉世家》选文,完成7——9小题(本题满分8分)(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乎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7. 请用“/”给下段文字断句(2分)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会天大雨(2)固以怪之矣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2)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二. 阅读与探究7. 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8. (1)适逢,恰巧遇到(2)通“已”,已经9. (1)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天下人发出倡议,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2)第二天,士兵们到处都在谈论,都指指点点的,用眼示意陈涉(每句有2个或2个以上的错别字,该句不得分)05成都(课)2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0分)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6、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结实不正确的是A、苟富贵,无相忘苟:苟且B、会天大雨,道不通会:适逢C、爱士卒,楚人怜之怜:爱戴D、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首发7、下面语句中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是A、怅恨久之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C、送杜少俯之任蜀州D、先天下之忧而忧8、比较下面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是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曾不若孀妻弱子B、项燕为楚将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C、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秦灭韩亡魏D、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广故数言欲亡9、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是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B、发闾左适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C、等死,死国可乎——等着死亡,不如为国事而死D、吴广以为然——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10、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选文第1段主要是介绍陈胜年轻时的情况,“尝与人佣耕”说明了他当时的身份B、“鸿鹄之志”说出了陈胜、吴广年轻时期的抱负,也突出了他们年少气盛C、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是“大泽乡”,起义的导火线是“失期,法皆斩”D、陈胜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这一策略,表现了他超人的才略胆识二、6、A 7、C 8、D 9、C 10、B05莱西陈涉世家(选文)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日:“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比:②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刑: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②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13.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这句话说明了什么?(3分)11.①等到②惩罚(共2分,每词1分出现错别字该词不得分)12.①况且大丈夫不死就罢了,死就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②即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戍边死的本来十个人中就有六七个(共2分,每句1分每句有2个或2个以上错别字,该句不得分)13.说明他们听说起义军将至而弃城逃跑,可见起义军所向披靡的浩大声势,也说明秦朝统治的残暴及秦政的衰落(共3分,每个要点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05镇江(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7—12题(18分)712题得分[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乙]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选自《陈涉世家》)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①度已失期②为天下唱③陈胜佐之④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发闯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广故数言欲亡A 野芳发而幽香B 既克,公问其故舜发于畎亩之中故为之说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扶苏以数谏故C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D 不以物喜帝感其诚勿以善小而不为【】9.下列成语中的“亡”与“今亡亦死”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家破人亡 B.亡命之徒 C.唇亡齿寒 D.生死存亡10.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译文: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译文:11.分别用一句话简要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甲] [乙] 12.结合[甲][乙]两段文字从三个方面概述陈胜在反秦斗争中表现出的卓越才能(3分)答:7.(4分)①估计②倡导③帮助、协助、辅佐等④冒充、假托、假装等(每个词1分) 8.(3分)D9.(2分)B10.(4分)①扶苏因为屡次劝戒(应为“谏”字,估计是字打错了)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以”、“数”、“将”翻译不正确的分别扣0.5分)②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宁”翻译不正确,整个句子没有翻译出反问语气的分别扣0.5分)11.(2分)【甲】陈胜起义的原因和对形势的分析【乙】陈胜、吴广发动起义(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12.(3分)①敏锐的洞察能力——“天下苦秦久矣”“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②严密的组织能力——抓住“将尉醉”的有利时机,使用激将法;“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③非凡的宣传、鼓动能力——“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每点1分,能概括出相关的才能,意思对即可)06绍兴(三) (12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逋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予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元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14.选出加“▲”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3分)▲▲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皆以美于徐公▲▲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C.或以为死,或以为亡——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D.陈胜、吴广乃谋曰——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15.选出翻译时括号里的内容无须补出的一句(3分)A.九百人屯(于)大泽乡 B上使(之)外将兵C.天下苦(于)秦久矣 D.失期,法皆斩(之)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等死,死国可乎?翻译:▲17.陈胜、吴广决定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用选文原句回答)(3分)答:▲(三) (12分)14.D 15.D16.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行吗?17.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06北京市(课标A卷)四、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1923小题(共11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申2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一—————,根本原因足———一22、选段划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2分)23、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他具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3分)19.(1)逃亡(2)去、往20.扶苏因为屡次劝戒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21.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22.答案要点:(1)士兵陈胜的敬畏 (2)起义爆发前夕人心躁动、紧张而兴奋〔3)陈胜善于斗争和他的组织领导才干23.答案要点:(1)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2)做事周密细致(3)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2006兰州市二、文言文阅读(共22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从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扶苏以数谏故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B.陈胜、吴广乃谋曰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项燕为楚将贤能为之用D.楚人怜之二世杀之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发闾左谪戍渔阳闾左:(2)度已失期度:(3)会天大雨会:(4)宜多应者宜:11.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偶然性:必然性:(一)(11分)9.(3分)D10.(4分)(1)指代平民(2)估计、揣测(3)适逢、恰巧遇到(4)应当11.(4分)偶然性:因暴雨断道而误期限(2分)必然性:秦朝统治法峻刑严,“天下苦秦久矣”陈胜等误了期限按秦法都要斩首,这迫使他们为求生,不得不转戈反秦(2分)(意思对即可)2006泰州市(B)(一)(10分)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①比至陈:()②或说陈王曰:()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15.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2分)16.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①原因:②启示:(一)(10分)13.(1)及,等到(2)有人(本题2分每小题1分)14.(1)陈涉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2)众多陈涉的老朋友、旧相识都各自离开,因此再也没有亲近陈涉的人了(本题4分每小题2分,译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15.反映出他不满现状、渴求改变命运的心态及对富贵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2分,只答后一句也可)16.①得人心成功,失人心失败(1分)②人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1分)2006荆门阅读理解(58分)一、(10分)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其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7、原文选自汉著名家家司马迁的《史记》(2分)8、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数:属:举:宁:9、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2分)答:10、说说士卒为什么能跟陈胜、吴广一起举事?(2分)答:11、回忆全文,指出起义的地点引发起义的根本原因答:7、西史学文学(本题2分,对两处得1分,1处0.5分)8、屡次一伙人、一班人发动,发起难道(本题2分,每词0.5分)9、即使仅能免于死刑,然而守卫边关而死去的本来也有十分之六七(本题2分,借第令、固等关键词语必须译出)10、①感激拥戴陈胜吴广,愿为其用②形势所迫(失其当斩),不得不反(本题2分,每条1分)11、大泽乡天下苦秦久矣(本题2分,答对一处得1分)2006淮安(四)阅读下文,完成18~2l题(16分)陈涉世家(节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度已失期/ 宁信度,无自信也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既克,公问其故D.固以怪之矣/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失期,法皆斩译文:②天下苦秦久矣;译文:③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译文:20.下列各句中不能表现陈胜的谋略的一项是(3分) [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D.(又间令吴广)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21.读贾谊《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结合上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①这段文字与《陈涉世家》(节选)中陈胜怎样的预见相一致?请你把陈胜的预见写出来(2分)答:②两段文字写的都是陈胜、吴广起义,但在表现内容上各有侧重,请分别说明(2分)答:18.C19.①误了期限,按照(奏稿的)法律,都要被杀头(意对即可) ②全国百姓苦于秦朝统治已经很久了(意对即可) ③士兵们(或:士兵中)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情),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意对即可)20.A2l.①号程天下的百姓反抗秦朝的统治,会得到很多人的响应②《陈涉世家》中这。
九上:《陈涉世家》选段比较阅读

《陈涉世家》选段比较阅读:一、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5题。
(19分)【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①项梁。
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②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
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有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①季父:父之幼弟,即小叔父。
②戮:杀。
【参考译文】项籍是下相人,字羽。
开始起事的时候,他二十四岁。
项籍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是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的那位楚国大将。
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识字写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
项梁对他很生气。
《陈涉世家》与《项羽本纪》的对比阅读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宇叔.陈涉少时,尝与
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乙】项籍者,下相①人也,字羽。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
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粱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摘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下相:古县名,在今江苏宿迁境内.②项梁:项羽的叔父.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辍耕之垄上() (2)若为佣耕()
(3)毋妄言,族矣()(4)皆已惮籍矣()
6.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人敌,不足学。
译文:
7.甲、乙两文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其描写方法各有何共同点?(3分)
思想性格:
描写方法:
5. ⑴停止。
⑵如果。
⑶抄斩门族。
⑷害怕,恐惧。
6. 读书只不过是知道名字怎么写罢了,学习舞剑只能够抵挡一个人,没必要学。
7. 思想性格:清醒而敏锐的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描写方法:语言描写。
陈涉世家比较阅读

陈涉世家比较阅读(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陈涉世家》比较阅读(一)甲:《陈胜世家》乙:陈胜王凡六月。
已为王,王陈。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
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今欲缚之。
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
陈王出,遮道而呼涉。
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
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
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
”陈王斩之。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
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
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①比.至陈:()②或.说陈王曰:()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3.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2分)4.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①原因:②启示: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做1~4题。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
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
是时恒楚亡.在泽中。
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
”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
”守曰:“诺。
”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
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
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陈涉世家》与《过秦论》比较.doc

《陈涉世家》与《过秦论》比较阅读下文,完成18~2l题。
(16分)陈涉世家(节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度已失期/ 宁信度,无自信也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既克,公问其故D.固以怪之矣/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①失期,法皆斩。
译文:②天下苦秦久矣;译文:③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文:20.下列各句中不能表现陈胜的谋略的一项是(3分) [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D.(又间令吴广)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21.读贾谊《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结合上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天下云集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
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①这段文字与《陈涉世家》(节选)中陈胜怎样的预见相一致?请你把陈胜的预见写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涉世家》比较阅读【一】【甲】《陈涉世家》略【乙】陈胜王凡六月。
已为王,王陈。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
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今欲缚之。
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
陈王出,遮道而呼涉。
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
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
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
”陈王斩之。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
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
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①比.至陈:()②或.说陈王曰:()2.选出下列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2分)A.徒属皆曰:“敬受命。
”属予作文以记之B.吴广素爱人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C.伐无道,诛暴秦伐竹取道,下见小潭D.由是无亲陈王者故人不独亲其亲3.选出下列加点虚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2分)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以激怒其众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C.自辩数,乃置由是先社遂诣亮,凡三往,乃见D.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③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2分)6.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①原因:②启示:【二】【甲】吴广素.爱人……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
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
是时恒楚亡.在泽中。
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
”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
”守曰:“诺。
”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
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
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
……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
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
③籍:项籍。
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
④睨:斜眼看。
1. 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
(2分)①吴广素.爱人素②比.至陈比③时时而间.进间④天下之疾.犬也疾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①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译:②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3.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4分)答:4. 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答:.【三】【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陈涉世家》【乙】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彭端淑《为学》1. 与“吾欲之南海”中的“之”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 怅恨久之.B. 辍耕之.垄上C. 蜀之.鄙有二僧D. 西蜀之.去南海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苟富贵,无相忘。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3. 两段文字都写到了“志”,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
(2分)【四】【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马援①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
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
后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
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
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②?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③,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④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
”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
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注释】①马援:东汉名将。
②反同众人邪:反而同众人一样(来吹捧我)吗?③开置七郡:开拓疆土,增设了七郡。
④猥:说话人表示谦卑的词。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2分)A.会天大雨 B.为天下唱,宜多应者C.援谓之曰 D.确为烈士,当如此矣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A.佣者笑而应曰/足肤皲裂而不知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欲自请击之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男儿当死于边野/又留蚊于素帐中3.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1)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2)先生奚用相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文中陈胜、吴广为了鼓动人心、树立威信,做了哪两件事?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2分)第一件事:第二件事:5.对【甲】【乙】两段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既说明秦王朝法律苛酷,也点明了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
B.陈胜、吴广决定假称扶苏、项燕的队伍,是为了让起义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响应。
C.孟冀祝贺马援得胜还朝反被责备的原因是:孟冀坐在座位上,对马援缺少应有的尊重。
D.文中马援将自己与路博德相比,认为自己功劳少封赏多,由此可看出他不居功自傲,非常谦虚。
6.【甲】文段中的陈胜和【乙】文段中的马援虽然生活时代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但他们身上却有着共同的精神品质。
请你根据选文内容作简要概括。
(3分)两人共同的精神品质:【五】【甲】吴广素爱人……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乙】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注释:①籍:项羽的字。
②项梁:项羽的叔叔1.下面每组中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吴广素爱人我行我素 B.皆已失期不期而遇C.学万人敌敌众我寡 D.梁与籍俱观与时俱进2.对下面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夺而杀尉(表示顺接,相当于“然后”) B.尉果笞广(鞭打)C.梁以此奇籍(因为) D.虽吴中子弟(虽然)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秦的统治,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请阅读下面材料,对相关历史人物任选一人做一点简要评价。
①陈涉:“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②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③高祖(刘邦)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甲】二世元年七月……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
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 解词(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置人所罾鱼腹中。
(3)陈涉斩木为兵。
(4)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2.译句(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段文字与甲段文字中陈胜怎样的预见相一致?请你把陈胜的预见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乙两段文字写的都是陈胜、吴广起义,但在表现内容上各有侧重,请分别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甲文】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乙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
徐(安徽县名)令(县官)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
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口才)而涉猎(广泛地阅读)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班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雇佣)书(写书)以供养,久劳苦。
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西汉武帝时出使西域、保卫边境的英雄)、张骞(西汉元帝时通西域的大探险家)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砚台)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后汉书•班超传》)1. 甲、乙文都选自史书。
甲文选自《_______》,作者_______;乙文选自《_______》,作者范晔。
2. 下列有关这两本史书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书是编年体通史,乙书是纪传体断代史。
B.甲书是纪传体通史,乙书是纪传体断代史。
C.甲、乙二书均为纪传体通史。
D.甲、乙二书均为编年体断代史。
3. 下面两句中“而”的用法是:()(1)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2)佣者笑而应曰A.承接承接B.并列承接C.并列修饰D.承接修饰4.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若为佣耕(若)___________ ②苟富贵,无相忘(苟)____________③尝辍业投笔叹曰(辍)_________ ④不耻劳辱(耻)___________5. 翻译句子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比较两文的详略安排,甲文写得____________,仅介绍陈涉的出身与抱负;乙文则写得_____________,还介绍了班超的经历、思想性格、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