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怎么就成了中国雾霾最严重的地区
京津冀雾霾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如何治理
京津冀雾霾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如何治理雾霾污染是指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和有害气体超过空气质量标准形成的气象现象。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的雾霾问题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根据数据统计,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指数(AQI)经常超过500,严重超过国家标准,这与该地区大量的工农业排放以及固体燃料燃烧有关。
产生雾霾的根本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量的工农业排放是主要的原因之一、京津冀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拥有大量的工业和农业活动。
工厂和农村地区的污染物排放对空气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大气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再次,地理气候条件也是造成京津冀地区雾霾问题的因素之一、京津冀地区位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盆地较多。
这种地形条件使得空气污染物聚集在地表,难以散去,进而形成雾霾。
最后,农村地区落后的污染治理设施也是雾霾问题加重的原因之一、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治理设施投入不足,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污染问题更加严重。
为了治理京津冀地区的雾霾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采取以下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强工农业排放的控制。
政府需要加强对工厂和农村地区污染物排放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违规排放行为的处罚力度,并鼓励企业和农民使用清洁能源和更加环保的技术来减少排放。
其次,推动能源结构的调整。
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发展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天然气,这将有助于减少固体燃料的燃烧带来的污染物排放。
再次,加大交通污染治理力度。
政府应该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个人汽车的使用。
此外,政府还应制定更为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并严格执法,加大对不符合标准车辆的处罚力度。
此外,加强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力度也是关键。
政府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加强农村地区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并加强对农民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
最后,加强区域间合作。
京津冀地区的雾霾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地区性的问题,而是一个跨区域的问题。
因此,只有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和统筹规划,才能够在根本上解决雾霾问题。
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成因研究
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成因研究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成因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尤其是京津冀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口密集,使其成为了全国最严重的雾霾地区之一。
雾霾天气不仅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极大地损害了经济发展和环境生态系统的健康。
因此,研究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成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雾霾天气的成因是复杂多样的,涉及大气环境、气象条件、人为排放等多个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
下面将分别对京津冀地区的大气环境、气象条件和人为排放等因素进行剖析。
首先,大气环境是影响雾霾天气的重要因素之一。
京津冀地区处于北方的平原地带,气候温和,湿度适中。
然而,这一地区的大气环境受到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的严重污染,使得大气中的臭氧浓度升高。
高臭氧浓度导致大气中颗粒物的生成速率增加,雾霾天气的形成条件得到满足。
此外,京津冀地区的大气逆温现象也是雾霾天气发生的重要原因。
逆温层的形成使得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升高,抑制了空气的上升运动和扩散能力,导致颗粒物在地表积累,从而形成雾霾。
其次,气象条件在雾霾天气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京津冀地区冬季气温低,湿度大,空气静稳,这种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雾霾的形成。
当大气中的颗粒物和气溶胶物质增多时,这些微小的颗粒物质能够吸收和散射光线,使得光线在大气中得不到有效散射,从而产生浓郁的雾霾。
此外,京津冀地区的地理位置使其容易受到风向的影响。
气象条件对雾霾天气的形成和消散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最后,人为排放是导致雾霾天气频繁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发展区域之一,人口密集,工厂、车辆和煤炭等大量的能源消耗使得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
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成为大气中的主要污染源,直接造成了雾霾天气的形成。
人为排放的污染物与大气中的气象条件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加剧了雾霾天气的污染程度和持续时间。
【精品推荐】京津冀为什么雾霾严重
京津冀为什么雾霾严重
小编希望京津冀为什么雾霾严重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京津冀地区为雾霾的重灾区,被人们生动的形容为‘浓汤霾’,可见其严重程度,那么京津冀为什么雾霾严重呢?
河北省有着丰富的煤、石油、铁矿资源,有被誉为“中国煤炭工业摇篮”的开滦集团,有全国铁矿储量最大的县迁安,还是华北油田、冀东油田的所在地,所以河北被定位为重工业基地。
石家庄也成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城市之一。
在第一、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石家庄市区共有150家大中型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华北制药、热电厂、大型纺织联合体、橡胶厂、农药厂、化肥厂、焦化厂等纷纷落地。
河北目前还处于重工业化阶段,2012年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80%,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为72%。
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的重工业对能源需求大,对环境的影响也大。
在这些工业中,能源密集型工业突出。
河北是钢铁大省,截止到2012年底,全省有冶炼能力的钢铁企业共计148家,粗钢产能2.86亿吨,产能超过全国的1/4。
除钢铁外,电力、热力、石油加工、炼焦、化学原料等行业占到了工业总产值的50%,这些行业的通病是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能源消耗总量占全国的8%,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3%。
能源消耗中对煤炭依赖过大,也是河北雾霾缭绕的重要原因,煤炭约占河北能源消耗总量的90%,远。
京津冀区域霾天气特征
京津冀区域霾天气特征京津冀区域霾天气特征近年来,京津冀地区频繁出现严重的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京津冀地区霾天气的特征,并探讨其形成原因。
文章将从霾天气的定义与分类、影响因素以及治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霾天气的定义与分类霾天气是大气中悬浮物质过多、能见度下降的天气现象。
根据悬浮物质的来源和组成,霾天气可以分为烟霾和雾霾两类。
烟霾主要由燃煤产生的燃烧排放物和工业废气中的颗粒物组成,其主要特征是颗粒物较大、浓度较高,能见度下降明显。
京津冀地区常常出现的就是这种类型的霾天气。
雾霾则主要由汽车尾气、工厂排放的污染物等组成,其特征是颗粒物较小、浓度较低,但由于时间较长,容易积累形成较大范围的污染。
二、京津冀霾天气的影响因素1. 地理环境:京津冀地区位于华北平原中部,四周环山,雾霾易于积聚。
大气稳定,湿度较高,雾霾的持续时间较长。
2. 化工企业和工矿企业排放:京津冀地区工矿企业和化工企业众多,废气排放量大,其中包括大量的颗粒物和有害物质,是造成地区霾天气的重要因素之一。
3. 燃煤污染:煤炭是京津冀地区主要的能源来源,燃煤所排放的颗粒物和硫化物是造成地区烟霾的主要原因之一。
4. 交通尾气排放:人口高度集中的京津冀地区交通拥堵现象严重,大量的汽车尾气排放导致雾霾的形成。
5. 天气条件:天气条件对霾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当大气压力场较弱、逆温层高度低、湿度大时,容易形成霾。
三、京津冀地区霾天气治理措施为了减轻霾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京津冀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1. 限制工业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企业废气排放的监管,严格控制工业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替代煤炭,减少颗粒物的排放。
2. 改善交通状况:优化交通管理,缓解拥堵情况,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3. 完善燃煤治理:提高燃煤电厂的脱硫、脱硝、除尘等技术水平,减少由燃煤所产生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2024年京津冀大气霾污染及控制策略思考》范文
《京津冀大气霾污染及控制策略思考》篇一一、引言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重要区域,近年来面临着严峻的大气霾污染问题。
大气霾污染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对京津冀大气霾污染的成因、影响及控制策略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二、京津冀大气霾污染现状及成因1. 污染现状京津冀地区的大气霾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主要表现为细颗粒物(PM2.5)浓度超标。
这种污染不仅影响区域内的空气质量,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2. 污染成因大气霾污染的成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如气候、地形等,人为因素如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动等。
在京津冀地区,人为因素对大气霾污染的贡献更为显著。
三、大气霾污染对京津冀地区的影响1.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大气霾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引发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2. 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大气霾污染会对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交通出行、旅游业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制约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京津冀大气霾污染控制策略思考1. 加强政策引导和法制建设制定更加严格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加大对违法排放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企业加强自身环保意识,积极采取减排措施。
2.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绿色产业等的发展,减少工业排放。
3. 加强区域协同治理京津冀地区应加强区域协同治理,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协同执法。
4. 推广清洁能源加大清洁能源的推广力度,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5. 加强公众参与和意识教育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教育,提高公众参与度,共同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五、结论京津冀大气霾污染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法制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区域协同治理、推广清洁能源、加强公众参与和意识教育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大气霾污染,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的原因分析及其治理
气 更 是极 大 地 影 响 了人 民 群 众 的正 常 生 产生 活 . 必 须 予 以高度 重视 、 大 力治 理 。
一
、
京 津 冀 地 区雾 霾 天气 现 状
济社 会发 展 与民 众 的身体 健 康 。在 此 背景 下 , 积 极 京 津冀地 区有超过 1 亿 人 口的规 模 .是 我国经济
主要 来 自汽 车 的尾 气 排放 京 津 冀地 区 的机 动 车 数 量正 处 于加 速 增 长 的趋 势 中 . 首 都 北 京被 中国 人 戏 称 为“ 首堵” , 天津 也 开 始 了限 号 、 限 行 的 交通 治 理 。 从 中可 以看 出京 津冀 地 区 的机 动 车 保 有量 之 规 模
生 产总 值 的2 %和5 %
据 世 界 卫 生 组织 于2 0 1 4 年3 月2 5日发 布 的数 据
显示 。 2 0 1 2 年 空气 污染 造成 了约 7 0 0 万人 死 亡 .相 当
于 全 球 每 八 位 死 者 中就 有 一位 是 因 空 气 污 染 而 致
死。 这 一调 查结 论 是以 往估计 数 字 的两 倍还 多 , 证 明
P MI O 值 年平 均浓度 均超 标 可 以说 京津 冀 地区 是全 国空 气污 染最 为严 重 的区域 .区域 内的 l 3 个 城 市 中
了 空气 污染 是世 界上 最大 的环 境健 康风 险 。这 足见 空 气污 染对 于经 济发 展和 人民 身体 健康 均 有极 大 的
负 面 影响 .而 我国近 年 来频频 出现 的大 面 积雾 霾天
京 津冀地区雾霾天气 日 g
原 因分 祈及 其 治理
文/ 王 芳
快速 发 展 的全 球经 济对 国 际环境 造成 的破 坏 使 2 0 1 4 年2 月2 1 日. 中 国环保 部 卫星遥 感 监 测数 据 显示 . 我 国中东 部地 区大 部分 省份 出现 灰 霾 . 影响面
京津冀区域霾天气特征
京津冀区域霾天气特征京津冀区域霾天气特征近年来,京津冀地区持续受到严重的霾天气困扰。
霾天气不仅给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诸多影响,还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研究京津冀区域霾天气的特征对于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至关重要。
京津冀区域的霾天气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霾天气的频率高。
京津冀地区由于工业发展与人口集中,大量的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导致了大量的颗粒物、有害气体的释放,进而形成了严重的霾天气。
特别是冬季,采暖季节使得霾天气更加严重,经常出现一段时间内连续多天的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很大不便。
其次,霾天气的持续时间长。
京津冀霾天气常常持续数天,甚至数周。
这是由于地理环境与气象条件的综合影响。
地理环境上,京津冀地区位于华北平原,地势较低,容易形成湿润的稳定大气层,使得霾天气能够较长时间停留。
气象条件方面,京津冀地区常年受到东北季风和西南暖湿气流的交汇影响,湿气较多,加上茂密的工业和交通尾气排放,形成了较为复杂的气象条件,有利于霾天气的生成和持续。
再次,霾天气的污染物组成复杂。
京津冀霾天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颗粒物(PM2.5和PM10)、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等。
其中,PM2.5是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其细小的颗粒直径使其能够悬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且易被人体吸入导致健康问题。
而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则主要来自于工业和交通尾气排放,二者在大气中氧化生成硫酸和硝酸,从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带来危害。
另外,京津冀霾天气的形成还与气象条件有关。
京津冀地区气象条件的复杂性决定了霾天气的形成机制多样。
首先,当空气比较湿润时,与北方寒冷的气团结合,就能形成容易产生霾气的稳定大气层。
其次,冬季冷空气的南下使得大气层相对稳定,再加上地势低洼,容易形成温度逆渐层,进一步促进了霾天气的形成。
此外,京津冀地区还存在着地区差异性。
在京津冀区域内,地域差异较大,导致各地发展水平和环境状态存在明显差距。
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成因研究
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成因探究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进步,雾霾问题成为了京津冀地区一个严峻的环境挑战。
雾霾天气不仅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严峻影响,也对经济、交通等诸多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深度探究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成因,对于缩减雾霾天气的发生频率和程度,增进当地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气污染源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中心,拥有浩繁工厂、煤矿和交通枢纽。
这些产业的燃烧和排放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成为雾霾天气的重要污染源。
此外,京津冀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大气稳定层较为稳定,污染物也容易积聚在大气中。
二、气象条件气象条件是雾霾天气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京津冀地区位于华北平原,地势平坦,缺乏气象条件中的上升气流。
这种地形造成的逆温层,使得大气底层的污染物滞留时间较长。
盛夏季节,高温柔静风的天气条件极其常见,这种天气条件使得污染物难以扩散和稀释,进一步加剧了雾霾天气的形成。
三、气象条件和污染源的互相作用雾霾天气是气象条件和污染源互相作用的结果。
气象条件的不利性,如低层逆温、高温、静风等,使得污染物滞留时间增加,从而形成雾霾。
而污染源排放的废气和颗粒物,则会进一步加剧雾霾天气的发生和程度。
这种互相作用干系导致了京津冀地区雾霾问题尤为突出。
四、解决雾霾问题的对策为了解决京津冀地区雾霾问题,需要实行多种对策。
起首,缩减污染源的排放。
通过加强环保监测,提高排放标准,推广清洁能源等方式,缩减工厂和车辆等污染物的排放量。
其次,改善气象条件。
加大农作物种植和绿化力度,提高土地遮盖率,缩减裸露的地表,改变地表热量分布,有利于大气的上升气流形成,增进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
此外,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形成联防联控机制,共同解决雾霾问题,也是一项有效的措施。
结论: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大气污染源和气象条件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为了缩减雾霾天气的发生频率和程度,需要实行综合措施,缩减污染源的排放,改善气象条件,并加强区域间的合作。
京津冀雾霾
京津冀雾霾1. 引言京津冀地区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经济和人口聚集区,然而,近年来该地区频繁发生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本文将就京津冀雾霾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和影响,并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可能措施。
2. 雾霾的定义和形成原因雾霾是一种由大量悬浮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组成的空气污染现象。
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动、燃煤和散煤燃烧等。
3. 京津冀雾霾的特点京津冀地区雾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频繁发生:京津冀地区雾霾发生频率高,特别是冬季。
市区的能见度常常低于1000米。
- 持续时间长:雾霾天气往往持续数天甚至更长时间。
- 高浓度:雾霾天气中PM2.5和PM10等悬浮颗粒物的浓度高,严重影响空气质量。
- 范围广:京津冀地区雾霾范围广,不仅覆盖城市,也包括农村地区。
4. 京津冀雾霾对人们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雾霾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主要包括:- 呼吸系统疾病增加:雾霾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呼吸系统有刺激作用,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疾病。
- 交通事故增多:雾霾天气能见度低,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 生产活动受限: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生产活动,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受雾霾困扰,人们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5. 改善京津冀空气质量的措施为了改善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 - 减少工业污染: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环保监管,降低工业排放量,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 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管,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燃油质量标准。
- 减少燃煤污染:推广清洁能源替代燃煤,加大对散煤燃烧的治理力度。
- 改善农业活动:加强农业污染的治理,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 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加大对雾霾治理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探索更有效的治理方法。
-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开展环境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方式。
京津冀地区雾霾成因、危害及治理对策研究
京津冀地区雾霾成因、危害及治理对策研究京津冀地区雾霾成因、危害及治理对策研究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的雾霾问题愈发严重,对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京津冀地区的雾霾成因、危害以及治理对策,以期找到可行的解决办法。
1. 雾霾成因京津冀地区雾霾的成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污染:区域内大量的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和粉尘,成为雾霾的主要来源之一。
(2)车辆尾气排放:随着汽车数量快速增长,尾气排放不受控制成为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
(3)燃煤污染:京津冀地区依赖燃煤作为主要能源,煤炭的燃烧排放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
(4)气象条件不利:区域特殊的气候条件,如温度逆温层不稳定、气流相对不活跃等,使得污染物在此区域积聚。
2. 雾霾危害京津冀地区雾霾的危害影响多方面,包括:(1)健康影响:雾霾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2)交通事故增多:雾霾天气降低了能见度,增加了道路交通事故的概率,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3)经济损失:雾霾天气影响了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
3. 雾霾治理对策为了解决京津冀地区的雾霾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治理对策:(1)推行清洁能源: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力度,减少对煤炭的依赖,提倡发展新能源。
(2)加强排放控制:严格控制工业企业、汽车尾气和燃煤等污染源的排放,推行更严格的排放标准。
(3)改善交通状况:限制车辆数量,鼓励更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交通方式。
(4)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通过建设完善的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提前预警和应对雾霾天气,减少危害。
(5)倡导环保意识:加大环保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4. 治理难点及解决途径京津冀地区雾霾治理面临着以下难点和挑战:(1)地区协同机制不足:京津冀三地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合作机制,需要建立联防联控体系,形成合力。
(2)环境执法力度不够:加强对企业污染排放的监督检查和严厉处罚,形成强有力的法律制约。
《2024年京津冀大气霾污染及控制策略思考》范文
《京津冀大气霾污染及控制策略思考》篇一一、引言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中心,近年来面临着严重的霾污染问题。
霾污染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对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对京津冀大气霾污染的成因、现状及控制策略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二、京津冀大气霾污染现状及成因1. 霾污染现状京津冀地区霾污染严重,主要表现在空气质量指数(AQI)持续偏高,细颗粒物(PM2.5)浓度居高不下。
霾天气频繁出现,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2. 霾污染成因(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对霾污染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京津冀地区的地形特点、气象条件等为霾污染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2)人为因素: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活动等人为因素是造成霾污染的主要原因。
特别是京津冀地区的重工业、高能耗产业密集,大量排放的污染物对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控制策略思考1. 源头控制(1)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减少重工业、高能耗产业的比重,发展绿色产业、清洁能源等。
(2)控制交通排放:加强交通运输管理,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车辆排放标准等措施,减少交通排放对空气质量的贡献。
(3)绿色农业: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业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2. 过程控制(1)加大治理力度:加强对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的污染治理力度,实施严格的排放标准和治理措施。
(2)加强区域协同治理:京津冀地区应加强区域协同治理,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联防联控,共同应对霾污染问题。
3. 末端治理(1)建设环保设施: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如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提高污染物处理效率。
(2)植树造林:加强植树造林工作,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减少霾污染的形成。
四、实施路径及政策建议1. 实施路径(1)制定详细计划:制定详细的霾污染治理计划,明确各项措施的实施步骤和时间节点。
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情况及对策
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情况及对策1. 引言1.1 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日益严重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持续恶化,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困扰。
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的PM2.5等污染物浓度高居全国前列,严重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范围。
雾霾频繁,能见度低,空气质量长期处于重度污染状态,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据统计,空气污染每年给京津冀地区带来数以百亿计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严重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
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人们纷纷呼吁政府加大环保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净化空气,改善环境质量。
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区域,京津冀地区迫切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共同治理空气污染问题,为人民创造一个更加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字数:279】2. 正文2.1 现状分析京津冀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高浓度污染物:在京津冀地区,PM2.5、PM10、SO2、NO2等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持续偏高,多个监测点均出现严重超标情况,严重影响居民健康。
二、雾霾频发:京津冀地区经常出现持续严重的雾霾天气,能见度降低,空气质量急剧恶化,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三、跨区域污染传输:由于京津冀地区三地邻近且产业结构相似,空气污染物可在区域间长距离传输,使得空气质量改善较为困难。
四、工业和交通排放:京津冀地区拥有众多工业企业和交通设施,尤其是大型钢铁、煤炭等行业产生大量污染物排放,成为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五、气象条件不利:京津冀地区常年多风少雨,容易形成逆温层,造成排放物无法扩散,导致污染物在地面积聚。
六、粗颗粒物排放:京津冀地区的建筑施工、道路扬尘等粗颗粒物排放也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京津冀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具有持续恶化、跨区域传输、排放源广泛等特点,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
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情况及对策
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情况及对策在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成为一个引发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
空气质量不仅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也使得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制约。
本文将从空气污染现状,空气污染的原因以及对策三个方面来分析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问题。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的现状。
根据中国环保部发布的数据,京津冀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一直是全国最差的地区之一,PM2.5、PM10和臭氧等污染物的浓度常年超过国家标准。
尤其在冬季,燃煤取暖和工业排放使得空气质量更加恶劣。
根据2019年的数据,北京市PM2.5年平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天津市为54微克/立方米,河北省则更为严重,平均浓度超过了100微克/立方米。
这些数据都远远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
我们来分析一下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的原因。
燃煤是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冬季,许多地区仍然采用燃煤取暖,导致大量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
工业污染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京津冀地区地处我国重工业基地,大量的工业排放使得空气质量恶化。
机动车尾气排放也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源。
针对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改善环境质量。
加大燃煤治理力度,推广清洁能源取代燃煤取暖。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广清洁能源供暖技术,减少燃煤取暖的比例。
加强工业排污治理,推动工业企业实施减排措施,采用低污染技术和设备,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政府应该加大对机动车尾气治理的力度,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减少尾气排放。
除了政府的力度,个人也应该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我们可以通过减少个人用车次数,提倡绿色出行方式,如骑自行车、步行等,减少尾气排放。
个人也应该提高环境意识,减少垃圾的产生和处理不当的行为,避免对环境造成进一步破坏。
京津冀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政府和个人共同努力来改善。
政府应该加大燃煤治理力度,推广清洁能源取代燃煤取暖。
京津冀地区雾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京津冀地区雾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京津冀地区雾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引言:近年来,京津冀地区频繁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雾霾是由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的聚集形成的。
本文将对京津冀地区雾霾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为应对雾霾提供科学依据。
一、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是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京津冀地区,工业生产、能源消耗以及交通运输是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工业废气、燃煤、机动车尾气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排放因素。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的工业快速发展,导致大量的工业废气排放,尤其是高污染行业的排放量更为突出。
同样,大量使用煤炭的居民取暖和工业生产,也加剧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水平。
此外,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也在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雾霾的形成。
二、气象条件气象条件对雾霾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京津冀地区,冬季是雾霾频发时期。
这与京津冀地区冬季气象条件相关。
冬季气候干燥,空气稳定,加之静风持续,导致空气污染物的扩散能力减弱,容易形成雾霾。
此外,大气湿度和逆温层高度也是影响雾霾形成的重要指标。
当大气湿度高、逆温层高度低时,湿润的空气难以上升,形成容易聚集的雾霾天气。
三、地理因素地理条件是京津冀地区雾霾形成的重要因素。
首先,京津冀地区位于地理上的盆地区域,地势低洼,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
其次,京津冀地区周边环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西北方向的沙尘暴、青海高原的强风,以及东南邻近的大气污染等。
这些地理因素导致了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
四、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在雾霾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京津冀地区居民对煤炭的大量使用仍然较为普遍,特别是农村地区。
另一方面,日益增长的机动车尾气排放也是人为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京津冀地区的超级城市群发展较快,人口密度大大增加,这导致了大量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
大数据解析京津冀“雾霾”的成因
大数据解析京津冀“雾霾”的成因作者:阎明政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03期摘要: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气候条件是不可避免的,而人类活动作用是可以调节的。
京津冀地区雾霾的成因就一目了然了: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地理环境;静稳天气较多的大气环流因素;超出自然降解能力的人类活动(高密度的机动车、高污染的钢铁、水泥、电力工业);煤炭产地燃煤的上风头供应。
关键词:大数据雾霾京津冀地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扬尘自从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以来,社会关注度逐年提高,国家治理力度逐年加大。
可为何数据不断向好,给人们的感觉却是越来越差,今年更是出现最高等级红色预警?华北京津冀地区成为“雾霾”重灾区。
为什么是京津冀“雾霾”最重?大数据时代就要用数据说话,用数据解析京津冀“雾霾”的成因。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气候条件是不可避免的,而人类活动作用是可以调节的。
不可避免的气候条件:“九月九,捂山黄”是华北地区农谚。
预示重阳节后,容易出现雾蒙蒙的天气,草木变黄色。
这种自然现象,当地人称“捂山黄”。
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加上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地理环境,冬季雾多是自然气候现象。
大气环流因素是不可避免的。
可以调节的人类活动:雾霾主要组成部分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
主要来自于人为排放,包括一次排放和二次转化生成。
一次排放主要来自燃烧过程及粉尘、扬尘。
二次转化是指由二氧化硫、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气态前体物在大气中通过化学反应而生成。
最新的数据显示,北京雾霾颗粒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
一、机动车是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二次扬尘的主要来源。
2008年之前,中国汽车产销量增速稳定。
受益于汽车业振兴计划,2009年的汽车产销量暴增到1300万辆,激增46%。
之后连年递增在1800万辆以上。
探析京津冀雾霾成因及相关环境治理措施
探析京津冀雾霾成因及相关环境治理措施摘要: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在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危害。
本文以京津翼地区为例,首先分析了京津翼雾霾成因,并探讨了雾霾天气的危害,最后给出了几点相关环境治理措施,以改善京津翼地区的环境质量。
关键词:雾霾成因危害治理措施引言近些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多个城市的雾霾天气频繁出现,特别是京津翼地区,再度成为雾霾天气的重灾区。
雾霾天气的出现,不仅说明京津翼地区空气质量不断恶化,同时也为京津翼地区环境治理敲响了警钟。
当前,京津翼地区的环境现状与生态文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因此,做好环境治理刻不容缓。
京津翼雾霾成因1、 1.1本地污染物积累和外部传输共同作用大量的观测分析和模式研究都表明,京津冀大气重污染主要是本地积累加上外地传输导致的。
其中,京津冀三地自身的排放量大是最主要的因素,对PM2.5污染的贡献约为70%左右。
京津冀区域国土面积虽然只占全国的2%,煤炭消费占全国的9.2%,单位面积SO2、NOX、烟粉尘排放量分别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4倍和5倍。
冬季采暖期间京津冀本地污染物排放强度大,是重污染天气高发的根本原因,一旦气象条件不利,就可能形成重污染。
周边省市的区域传输对京津冀PM2.5污染的贡献约占30%左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山东、河南两省的污染排放。
此外,山西、内蒙和陕西的排放对京津冀PM2.5污染也有一定的贡献,但不是污染的主要原因。
1.2机动车尾气排放加速雾霾污染我国已连续八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大国。
结合《2017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机动车尾气污染对我国空气污染的危害最大。
截止到2017年,京津翼及周边地区的机动车保有量在6000万辆左右,庞大的机动车数量会有大量的尾气产生。
1.3经济结构转型滞后雾霾天气形成和分布与工业污染物排放有很大的关联。
大多数雾霾污染的重灾区,也是高污染和高排放产业占比较大、产业结构偏重、经济结构转型相对滞后的工业发达城市或老工业基地。
《2024年京津冀地区雾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范文
《京津冀地区雾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的重要经济区域,雾霾问题日益严重,对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对京津冀地区雾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探讨京津冀地区雾霾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该地区的空气质量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其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
近年来,该地区的雾霾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对京津冀地区雾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雾霾的形成机制,为制定有效的空气质量改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收集京津冀地区的气象数据、空气质量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运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官方数据、科研机构的研究报告以及相关文献资料。
四、雾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1. 气象因素气象因素是影响京津冀地区雾霾形成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历史气象数据的分析,发现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气象条件对雾霾的形成和消散有着重要影响。
其中,静稳天气(低风速、小温差、高湿度)有利于雾霾的形成和积累,而大风、降温等气象条件则有利于雾霾的消散。
2. 工业排放工业排放是京津冀地区雾霾形成的重要来源之一。
通过对该地区工业企业的排放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钢铁、电力、化工等行业的排放对雾霾的形成有着显著影响。
此外,一些小型企业和家庭作坊的无序排放也对雾霾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 交通排放交通排放是京津冀地区雾霾的又一重要来源。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交通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日益突出。
此外,道路扬尘、建筑扬尘等也是雾霾形成的重要因素。
4. 社会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社会因素也对雾霾的形成和消散产生影响。
例如,城市规划不合理、绿化率不足、能源结构不合理等因素都会加剧雾霾的形成。
《2024年2013年1月京津冀地区强雾霾频发成因初探》范文
《2013年1月京津冀地区强雾霾频发成因初探》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特别是在2013年1月,京津冀地区频繁出现强雾霾天气,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本文旨在初步探讨2013年1月京津冀地区强雾霾频发的成因,以期为未来的空气质量改善提供参考。
二、气象因素首先,强雾霾的形成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在2013年1月,京津冀地区处于冷空气南下的过程中,静稳天气形势明显。
低空湿度较高,风速较小,不利于空气中的污染物扩散。
这种气象条件使得污染物容易在近地面堆积,形成雾霾。
三、人为排放因素人为排放是导致雾霾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和能源基地,大量的人为排放物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在空气中堆积。
此外,冬季供暖期的大量燃煤排放也对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这些污染物在气象条件不利的情况下,更容易形成雾霾。
四、区域性污染问题另外,区域性污染问题也是导致京津冀地区强雾霾频发的原因之一。
由于周边地区的污染源较多,污染物在区域内的传输和扩散过程中,也会对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区域性污染治理措施,导致整个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不佳。
五、交通拥堵及汽车尾气排放在城市化进程中,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大量的汽车尾气排放也是导致雾霾频发的原因之一。
尤其是在高峰时段,道路拥堵严重,汽车尾气排放量大幅增加,进一步加剧了空气污染。
六、治理措施及建议针对京津冀地区强雾霾频发的成因,应采取以下治理措施及建议:1. 强化区域性污染治理合作,共同应对空气污染问题;2. 严格控制工业排放和燃煤排放,减少污染物排放量;3. 推广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降低交通拥堵和汽车尾气排放;4.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发现和应对雾霾天气;5.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七、结论综上所述,2013年1月京津冀地区强雾霾频发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气象因素、人为排放因素、区域性污染问题以及交通拥堵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津冀怎么就成了中国雾霾最严重的地区谈到中国的雾霾问题,人们会下意识地把目光投向京津冀。
谈到京津冀的雾霾问题,焦点又会自然集中向河北。
“最差空气质量排行榜是城市竞争最不激烈的领域,河北多个地市形成自然垄断。
”人们在网络上这样调侃。
那么河北的空气污染是如何形成的?真的是河北拖累了整个京津冀的空气质量吗?拍摄时间:2014.11.17拍摄地点:唐山迁安市这本是一个晴好的天气,天空蔚蓝,万里无云,可惜的是这片蓝天却无缘被其下城市中的人们所目睹,因为在蓝天和大地之间还间隔着一层厚厚的灰黄色霾层。
而霾层之下,地面之上,更是有烟囱如林,滚滚浓烟在不停地排放。
在河北唐山迁安市有着迁钢、九江、松汀、燕山等钢铁企业,上面所描述的场景已经成为常态。
摄影/卢广北京一有霾,河北就挨批张一强来北京5年,这些年已经练就了一种奇特的本领:人肉检测PM2.5数值。
这全靠他那敏感的鼻子。
他逢人便说,“没得过敏性鼻炎,不足以谈北京的生活。
”每天早晨起床,张一强根据鼻子的“拥堵”程度,大体就可以猜到当天的雾霾指数:半通不通,指数一般能到300以上;要是全堵了,PM2.5指数一定奔着爆表而去。
但即便鼻子再堵,班,毕竟还是要上的。
张一强只好戴上防雾霾的口罩,一头扎进灰蒙蒙的空气里去。
公交车上、地铁上,到处都是戴着各式口罩的人,口罩两侧,随着呼吸的频率,塌下去又鼓起来。
张一强在一家杂志社供职。
有时候办公室里四五个同事同时犯病,喷嚏声此起彼伏。
他们都知道,这和那浓得化不开的霾有关。
偶尔,他的同事会抱怨,这么糟糕的空气,都是被“某省”害的。
张一强知道,同事口中的某省指的就是河北省,也知道因为雾霾而批评河北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几位同事——2014年APEC会议前,环保部还曾点名批评河北应对雾霾不力:2014年环保部10月13日通报称,在近期的大规模雾霾期间,对京津冀8个城市(北京、天津、石家庄、廊坊、保定、邢台、衡水和邯郸)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进行专项督察发现:京津冀相关城市迅速反应,积极应对,均按要求开展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但一些城市应急措施没有落到实处,如邯郸、廊坊等城市措施形式化,石家庄、廊坊等城市部门联动不够,而涉及民生的机动车限行措施也出现操作难度大的问题;河北省尚未设立全省统一的重污染天气情况下的机动车限号规范。
但他并不认同这样的抱怨,他是河北石家庄人,并非出于对家乡的热爱,他才听不得同事对河北的腹诽,他承认,河北的空气确实非常糟糕,但河北的空气为什么这么差,他认为,这里面的事儿,一两句话说不清。
拍摄时间:2014.11.16拍摄地点:迁安市野鸡坨镇大杨官营村野鸡坨以农业兴盛著称,这里盛产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农产品,蔬菜、水果、花卉等产业方兴未艾。
但在近年来,投资上亿的钢铁产业项目在这里不断建成,环境受到了很大影响。
图为野鸡坨镇大杨官营村晒在屋顶上的玉米,因为沾染了空气中的烟尘,黄玉米变成了“黑玉米”。
拍摄时间:2014.11.16拍摄地点:迁安市木厂口镇白龙港村木厂口镇密布的钢铁企业给当地空气造成了严重污染,不仅地面、树木上经常是灰蒙蒙的,白龙港村冯大爷养的羊,身上也经常是一层黑灰,变成了“黑羊”。
张家口,中国16座洗肺城市之一首先,河北的空气质量并非全省都差。
如果能从天空中俯看河北,其地图就像一只硕大的冰激凌甜筒一样,南部色泽较重,北部张家口、承德两地犹如冒出的白色奶油一般。
这也正契合了河北大气质量现状。
北京就像一道分水岭。
以此为线,河北北部城市和南部城市的空气质量差别大得令人惊异:北京以北的张家口市,2013年全年空气质量的优良率竟然达到了90%以上,名列一份由《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的“16座‘洗肺’城市”之中;承德市的空气质量略逊于张家口,它的空气质量优良率也达到了86.7%。
而北京以南的那些河北城市,则成了空气污染的重灾区。
“张家口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这里不会出现长时间的雾霾天气。
”张家口市气象台台长黄山江说。
张家口位于河北北部,横亘在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突兀隆起的地形使得大陆性季风在这里提升加速,雾霾不可能会长期停留。
但张家口和承德能免受雾霾困扰,却不仅因为地理原因。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则在于,因为处于北京的上风上水方向,为了给北京保水源、堵沙源、做生态屏障,张家口、承德长期处于限制发展的状态。
“保卫北京、保护北京、保障北京”一直都是张家口的责任,对有污染的项目,不管效益多好,张家口一律不准上马。
承德尽管矿产资源非常丰富,还有着坚实的工业基础,但在近年依然关闭了大批工矿企业,提出了“文化立市”的战略转型。
河北空气,从大规模开始工业建设起越来越“脏”而河北南部的空气质量,也并非从来都是这样差。
在历史上,“石家庄(城市里的)空气纯净得像在大自然中一样。
”河北省老水利科技专家魏智敏说。
作为新中国解放的第一座大城市,石家庄解放之初人口仅有12万,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当时共有27家企业。
石家庄的母亲河滹沱河常年碧波荡漾,下游的正定县多处泉涌。
石家庄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前副院长刘英彩回忆,当年前来提供城建规划指导的苏联专家对这里的建城条件赞不绝口,认为此处地下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目前没有找到资料描写当年的空气状况,但一个可以佐证空气尚佳的事实是,1951年3月3日至4月27日期间,毛泽东曾经短暂离京到石家庄休养。
但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工业建设潮。
当时的北京市长彭真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南望的时候曾经说,毛主席希望有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他说他希望从天安门上望下去,下面是一片烟囱。
彼时,烟囱是中国新型工业化自豪的象征,北京如是,河北亦如是。
而且因为有着丰富的煤、石油、铁矿资源,有被誉为“中国煤炭工业摇篮”的开滦集团,有全国铁矿储量最大的县迁安,还是华北油田、冀东油田的所在地,所以河北被定位为重工业基地,石家庄也成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城市之一。
在第一、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石家庄市区共有150家大中型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华北制药、热电厂、大型纺织联合体、橡胶厂、农药厂、化肥厂、焦化厂等纷纷落地。
到1960年,石家庄市区的总人口已经达到了65万。
在计划经济年代,河北毗邻北京,还有着“跑部钱进”的便利,此后的工业发展更是“积重难返”。
拍摄时间:2014.11.01拍摄地点:邯郸武安市邯郸是河北的重要工业基地,其所辖的县级市武安市是一座以工业为主的新兴城市,冶金工业、建材工业和煤炭工业被列为武安市的支柱产业。
在武安,钢铁厂、水泥厂、焦化厂、发电厂、洗煤厂等重化工企业分布非常密集,城区几乎已经被完全包围。
但如果我们以现在的眼光、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石家庄地处太行山山前,三面环山,地形如同喇叭口,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并不适合发展重工业。
而从河北省整体来看,河北地形西高东低、西北高东南低。
影响河北的盛行风大多来自偏西或偏北方向,而燕山山脉和太行山脉对于河北东南方向的平原地区形成了弧状半包围,对盛行风起到了阻挡和削弱作用,使山麓地区形成了一个个“避风港”,大气污染物质不易扩散。
现在河北空气污染指数畸高的地方大都属于类似情况。
但现实中这些区域一直都在发展重工业。
还是以石家庄为例,石家庄市赞皇县主要工业产品为水泥、石材、特种钢、硅沙、铁粉等,工矿企业向空中输送了大量粉尘污染物。
鹿泉、平山两区县位于石家庄西部,处于石家庄的上风上水地带,具有丰富石灰岩资源,在那个“靠山吃山、有水快流”的年代,这里成为石家庄著名的“水泥走廊”,高峰时期,仅鹿泉区宜安镇一地就有72家水泥厂和粉磨站,水泥业曾经占到鹿泉总税收的52%。
这些高污染、高能耗企业遍地开花时,也使得石家庄市市民深受粉尘和污染之害。
河北目前还处于重工业化阶段,2012年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80%,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为72%。
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的重工业对能源需求大,对环境的影响也大。
在这些工业中,能源密集型工业突出。
河北是钢铁大省,截止到2012年底,全省有冶炼能力的钢铁企业共计148家,粗钢产能2.86亿吨,产能超过全国的1/4。
除钢铁外,电力、热力、石油加工、炼焦、化学原料等行业占到了工业总产值的50%,这些行业的通病是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能源消耗总量占全国的8%,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3%。
能源消耗中对煤炭依赖过大,也是河北雾霾缭绕的重要原因,煤炭约占河北能源消耗总量的90%,远高于全国近70%的水平。
拍摄时间:2014.11.26拍摄地点:迁安市木厂口镇松汀村密布的钢铁、煤炭、重化工企业等,不仅对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地下水也难逃厄运。
2014年1月,唐山迁安松汀村村民韩秀兰突然发现家里的井水有酸味,烧饭不好吃,到了3月份井水还变成了黄色。
随后,同村许多村民家里的井水都开始发酸或变黄,村民们经过层层上访后,迁安中化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出资让村委负责为村民们送水。
河北雾霾增多面临的一个不利外部条件是,降水减少,外来水源锐减。
来自河北省气象和水利部门的数据显示,近50年来,河北省年平均降水量减少了80毫米,入境水量也由年均100亿立方米锐减到27亿立方米,减幅达73%。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等人的研究认为,气候变化给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反馈之一,就是大区域大气霾污染现象频次与强度的增加,降水的减少与气溶胶的高浓度有很好的相关性。
种种内因和外因的叠加,经过几十年的粗放式发展之后,河北雾霾从一处小小的病灶,发展成一道难以根治的顽疾。
北京的高污染项目转移到河北,河北只能减产减能2013年环保部披露数据,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中,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仅为37.5%,其中河北有7个城市排在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前10位。
京畿霾害成为举世焦点,高层、民间普遍关注,京津冀之间的区域联防联控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2013年9月27日,河北省史无前例地召开了全省治污动员大会。
之后,环保部等六部委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并与河北省签订了责任书,一场场被称为“壮士断腕”的环保风暴陆续在河北各地刮起。
拆钢厂、炸水泥厂、坚决取缔小锅炉……治理已经到了伤筋动骨阶段,不仅让河北GDP增速放缓,还影响着庞大产业人群的生计,每一个工人的背后都系着一个家庭。
如果说为了保护生态、清洁大气环境,关停污染企业、控制工业发展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河北面临的问题在于,它产业结构的调整节奏往往不是自主的,而是被动地配合北京的调控节奏。
拍摄时间:2014.12.03拍摄地点:邯郸武安市在武安的街头,一辆运煤的骡车从钢铁厂的围墙外经过。
灰蒙蒙的天幕下,三轮车夫的脸是黑乎乎的,身后的板车已经被煤灰染得看不出原来的颜色,围墙之后的烟囱群中,正有白烟滚滚排出。
车夫身后依稀可以看见两幅标语,分别写着“管住脏乱差,留下真善美”和“武安是咱家,洁净靠大家”。
从现状看,要实现标语上的目标,武安依旧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