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诊断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诊断学教学大纲2024

诊断学教学大纲2024

引言概述:诊断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旨在培养医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疾病诊断。

本文旨在讨论诊断学教学的大纲,其中包括教学目标、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等,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诊断学教学。

正文内容: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包括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为有效的临床诊断提供基础。

2. 培养学生掌握临床诊断的基本原则:包括收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全面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

3. 培养学生掌握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通过临床实习和病例分析,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疾病诊断。

4. 培养学生掌握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医学诊断通常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学生需要培养与患者、家属和其他医务人员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二、内容设置1. 病史采集: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有效地采集患者的病史信息,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了解患者的疾病背景和可能的诱因。

小点1: 学习有效的病史采集技巧,包括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的使用。

小点2: 学习如何根据患者的病史信息来推测可能的诊断,建立初步诊断。

2. 体格检查:学生需要学习基本的体格检查技巧,包括观察、触诊、叩诊、听诊等,以获取患者的体征信息。

小点1: 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医疗器械进行体格检查,如听诊器、血压计等。

小点2: 学习如何根据患者的体征信息来推测可能的诊断,进一步完善诊断。

3. 实验室检查:学生需要学习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和技巧,包括血液学、尿液学、生化学等,以获取患者的生化指标和病理改变。

小点1: 学习各种实验室检查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巧。

小点2: 学习如何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辅助诊断,包括正常范围的判断和异常结果的解读。

4. 影像学检查:学生需要学习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技巧,如X线、CT、MRI等,以获取患者内部结构的影像信息。

小点1: 学习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儿童口腔医学教学大纲

儿童口腔医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概论[教学内容]掌握:儿童牙医学的概念.熟悉:儿童心理特点.了解: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儿童牙医学的范围和国内外的进展,加深理解儿童牙科不同于成人牙科,明确儿童牙科的治疗对象、任务和特点以及接待儿童患者的方法.[目的要求]通过本章节学习,使学生掌握儿童牙医学的概念。

了解儿童牙医学国内外发展史及接待患儿的方法。

第二章生长发育[教学内容]第一节生长发育分期及各期特点掌握:各生长期的特点.了解:生长发育各期的概况.第二节颅面骨骼和牙列的生长掌握:上下颌骨和牙弓生长发育特点.、乳、恒牙发育与年龄的关系.乳、恒牙萌出顺序、儿童时期的3个牙列阶段的特点.熟悉: Nolla将恒牙钙化在X线片上生长过程的表现.[目的要求]通过本章节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生长期的特点,及上下颌骨和牙弓生长发育的特点;乳、恒牙发育、萌出与年龄的关系。

了解:乳、恒牙列期牙弓宽度和长度测量方法.第三章牙的解剖形态与组织结构特点[教学内容]第一节乳牙的解剖形态掌握:乳牙牙体、髓腔形态特点、乳、恒牙的临床鉴别.熟悉:各乳牙牙体和髓腔的形态、乳牙在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记录方法.第二节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熟悉:乳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髓的组织结构.了解:乳牙釉质和牙本质的化学组成.第三节乳牙的牙根吸收掌握:乳牙牙根稳定期的概念、各乳牙牙根吸收与脱落期的年龄和稳定期的年龄.熟悉:乳牙牙根的吸收和乳、恒牙替换的特点.第四节乳牙的重要作用掌握:乳牙的重要作用.第五节年轻恒牙的特点掌握:年轻恒牙的定义和特点.[目的要求]通过本章节学习,使学生掌握乳牙的解剖形态特点;乳牙牙根稳定期的概念及年轻恒牙的特点。

熟悉乳牙的重要作用及乳、恒牙的临床鉴别。

第四章牙齿发育异常[教学内容]第一节数目异常掌握:牙齿数目异常的临床诊断与处理原则.熟悉:牙齿数目异常的病因,先天缺牙和多生牙.了解:牙齿数目异常中牙瘤的临床表现.第二节牙齿形态异常掌握:畸形中央尖(central cusp)畸形舌侧窝(invaginated lingual fossa)融合牙(fused teeth)结合牙(concresence of tooth)双生牙(geminated tooth)小牙畸形(microdontia)弯曲牙(dilaceration of tooth)的定义,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第三节牙齿结构异常掌握:釉质发育不全(enamel hyoplasia)氟牙症(dental fluorosis)四环素染色牙(tetracyline pigmentation teeth)的临床特征.熟悉:牙齿结构异常的病因.釉质发育异常的临床病损分类.了解:牙齿结构异常的临床防治方法.第四节牙齿萌出异常掌握:牙齿早萌的定义.牙齿早萌的治疗原则.熟悉:牙齿早萌的原因.恒牙萌出困难的原因.恒牙萌出困难的治疗方法.牙齿异位萌出的治疗原则.了解:乳牙萌出困难的原因.牙齿异位萌出的病因和临床表现.第五节牙齿遗传性疾病熟悉:外胚叶发育不全综合征(ectodermal dysplasia syndrome)的临床分类和表现.牙本质发育不全(dentinogenesis imperfecta) 的临床分类和表现.了解:外胚叶发育不全综合征和牙本质发育不全的发病机理和遗传学.抗维生素D 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遗传学.掌角化牙周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遗传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节学习,使学生掌握牙齿数目异常、形态异常、结构异常和萌出异常的定义;临床各类表现和治疗原则。

《诊断学》教学大纲及学时计划

《诊断学》教学大纲及学时计划

《诊断学》教学大纲及学时计划 (供社区医疗专业使用) 参考学时教学活动单元内容教学目标一体化实践总结累计方法与手段测验 1。

1。

诊断学的主要1 1 讲解 1。

概述《诊断学》包括的重点绪论内容内容 2. 临床诊断的种2. 说出《诊断学》的学习方法类与步骤与要达到的目标3. 学习诊断学目的、方法和要求 2. 1. 问诊的重要性 1. 概述问诊的方法、技巧及注问诊2. 问诊的内容 3 4 讲授、模拟意事项,学会正确的问诊方法 3. 问诊的方法与 2. 牢记并能详述问诊的内容,技巧特别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 4。

问诊的注意事项 3。

常见发热 2 讲授,每个症1. 说出每个常见症状的病因、症状疼痛 1 状的问诊要点临床表现特征、问诊要点。

咳嗽、咳痰、咯1 训练(每2名2. 能根据主要症状特点和不同血同学1组) 的伴随症状对疾病作出初步分呼吸困难 2 析,同时做好鉴别诊断紫绀 0.5 3. 按照每个症状的问诊要点进黄疸 1.5 行问诊训练,力争达到能问清水肿 2 每个症状的特点,并能将问诊呕血、便血、 1 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总昏迷 1 结,做好记录 16 重点症状:发热疼痛咯血呼吸困难呕血黄疸水肿意识障碍 1问诊练习 2 (每2名同学1。

通过模拟问诊训练,学会正 1组,互为医确的开展问诊(开放式问阶段总结 2 诊),做好医患沟通,对问诊20 患角色练习问得到的资料进行认真、科学分诊)析、归纳、总结,形成文字记录即病史记录,按病历书写要求记录在病历上 2. 树立科学、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采集与记录的病史必须具有真实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4。

体格1。

基本检查法 0.5 22 讲、练结合 1。

学会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检查 2. 一般检查 1.5 适时的配合观步骤 ,能正确使用体检工具,全身状态检查看教学光盘、牢记各部体检的内容皮肤录像学习 2. 通过对机体各部的体检练淋巴结(一体化教习,能独立、正确、科学合理一般检查实习 2 的、熟练的对患者进行全面细24 学)。

《口腔医学》教学大纲.doc

《口腔医学》教学大纲.doc

《口腔医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口腔医学英文名称:Stomatology总学时:36学时(理论授课:32学吋;实验课:4学吋)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MBBS课程考核: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60%。

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40%。

其中,形成性考核包含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家庭作业。

口腔医学是医学的一部分,但又和医学的其他许多学科有明显不同,有其口身的特点, 是集科学、医学、理工、技术和美学于一体的综合学科。

MBBS《口腔医学》通过介绍口腔医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专业基本知识和专业技术特点,使MBBS学生了解口腔保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第一章牙齿的解剖生理目的要求:一、掌握:1. 牙齿的结构、分类及牙位记录。

2. 牙齿的萌出及替换。

二、熟悉:1. 牙冠表面标志和名词。

2. 牙列与咬合的基本概念。

三、了解:口腔解剖学与临床各学科的关系。

学时安排:理论课:2学时。

教学内容:1. 丨1腔前庭和固有II腔。

2. 牙齿结构、组成和分类。

3. 牙齿的萌出及牙位记录。

4. 牙列基本概念。

第二章口腔内科学简介目的要求:一、掌握:1. 牙体牙髄病的疾病特点。

2. 牙周病的基本概念。

二、熟悉:1. 牙体牙髓病治疗的原则。

2. 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三、了解:1. 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的防治原则。

2. 口腔黏膜病学的内容和特点。

学时安排:理论课:10学时。

教学内容:1. 口腔内科学简介。

2. 牙体牙髄疾病认识和诊治发展简介。

3. 牙体牙髓病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4. 牙周病学的概念和发展史;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5. 翻病的发病原因及翻病的预防措施。

(自主学习)第三章口腔颌面外科学简介目的要求:一、掌握:1. II腔颌面外科学的概念。

2. 口腔颌面外科学常见疾病外伤、感染、肿瘤的特点防治原则。

二、熟悉:口腔颌而外科学的发展历史。

三、了解:1. 了解I I腔颌面美容外科相关解剖基本知识及进展。

学时安排:理论课:4学时。

教学内容:1. 口腔颌而外科学的发展历史。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大纲(本科)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大纲(本科)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供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用)一、课程简介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是口腔医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口腔临床医学与口腔基础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主要包括口腔颌面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和对牙及牙周组织病变、颌面骨炎症、颌骨囊肿、肿瘤、外伤、涎腺疾病、颞下颌关节疾病及系统病在口腔、颅、颌面骨的表现等方面的医学影像诊断内容。

本门课程的教学以口腔颌面放射学为基础,辅以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T)、灰阶超声、核素显像(RI)及磁共振成像(MRI)等医学影像检查内容。

使学生掌握X线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B超、CT诊断的基本知识。

了解MRI、介入放射学和数字减影的应用价值、前景和国内外新进展。

二、教学目标要求(-)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牙与牙周、颌骨、颞颌关节、涎腺正常X线表现和基本病变X线、CT、B超表现;X线诊断的应用原理、检查方法、分析方法和诊断原则。

(二)基本技能:1.基本技能:正确使用临床医学影像检查方法,熟悉其应用范围,学会观察、分析影像学表现,并做出正确的诊断。

2.自学能力:通过启发性地讲授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和有关参考资料,并根据学到的知识能对口腔颌面部病变作科学的观察,分析并作出相应的诊断。

3.外语:要求熟悉常用的英文单词及阅读有关英文参考资料。

可能条件下将部分或全部使用英语原版教材。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述【目的要求】掌握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的学科内容,口腔颌面医学影像的发展简史【教学内容】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的学科内容,口腔颌面医学影像的发展简史【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为主)第二章口腔X线检查的放射生物学损害和防护【目的要求】了解口腔X线对人体的损害与防护【教学内容】一、放射生物学损害主要是对于皮肤、眼睛、骨髓、甲状腺及性腺的影响。

二、放射防护放射防护三个原则及保持距离四个方面。

【实验内容】从略。

【教学方法】一、课堂讲授(多媒体为主)第三章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及正常图象【目的要求】一、掌握X线平片体层摄影普通造影的检查方法及选用原则.。

诊断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诊断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诊断学是医学教育中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诊断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探讨,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课程目标诊断学基础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医学生掌握临床诊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初步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掌握临床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技巧,学会合理运用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辅助诊断手段。

同时,还应具备分析和解释临床检查结果的能力,形成科学、准确的诊断结论。

二、教学内容1. 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介绍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过程和临床表现,帮助学生理解疾病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2.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技巧:教授学生如何有系统地收集患者的病史信息,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并指导学生进行全面而有序的体格检查,以获取更多的体征线索。

3.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介绍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方法,以及它们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检查方法的适应症、操作步骤和结果解读。

4. 临床推理和鉴别诊断:培养学生进行临床推理的能力,通过分析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建立初步诊断和进行鉴别诊断。

5. 诊断技能培养:通过病例分析和模拟临床操作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诊断技能,提高他们对临床情况的敏感性和判断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师可以通过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概念和原理。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和交流。

2. 病例分析:通过真实或模拟的病例,引导学生进行临床推理和诊断,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分析思维。

3.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如体格检查技巧的训练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解读等,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与团队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临床问题,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最新 口腔影像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

最新 口腔影像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

《口腔影像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学教研室编写前言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是口腔医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口腔临床医学与口腔基础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

它包括口腔颌面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和对牙及牙周组织病变、颌面骨炎症、颌骨囊肿、肿瘤、外伤、涎腺疾病、颞下颌关节疾病及系统病在口腔、颅颌面骨的表现等方面的医学影像诊断内容。

通过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的教学(包括课堂讲授、临床示教与实习),要求学生了解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的业务范围和发展趋势,熟悉有关口腔颌面医学影像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常见片位的正常影像学特点,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学诊断的典型表现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影像表现,培养学生严谨的临床思维方法,更好的掌握读片技能,为临床服务。

在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的教学中,要坚持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授内容要重点突出并给一定的自学内容。

实习内容包括读片示教、病案讨论以及电影幻灯等多种形式。

本课程为口腔医学专业的必修课,总学时数为49,其中讲授学时28,实习学时21,于第六学期完成。

参考书目1、邹兆菊主编.口腔颌面X线诊断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邹兆菊主编.涎腺疾病影像诊断.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3、陈星荣,沈天真段承祥等主编.全身CT和MRI.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4、陈帜贤主编.实用放射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5、Weber AL.Imaging of cyst and Odontogenic Tumor of the jaw: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Radiol Clin North AM.1993,31(1):101-120.6、李江.口腔颌面部肿瘤分类新进展.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42:474-477.目录1.绪论 (5)2.口腔放射生物学 (5)3.口腔X线检查的防护 (6)4.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及正常图像 (6)5.牙及牙周疾病 (8)6.颌面骨炎症 (9)7.口腔颌面部囊肿、肿瘤及瘤样病变 (10)8.颌面骨骨折 (11)9.系统病在口腔及颅颌面骨的表现 (12)10.涎腺疾病 (13)11. 颞下颌关节疾病 (14)12. 口腔颌面介入放射学 (15)13. 计算机图象技术在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15)14. 口腔种植放射学简介 (15)教学时数分配表(共学49学时)第一章绪论一、目的要求1.了解学科内容和方展简史。

《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

引言概述:《诊断学》是医学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旨在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方法和技能,从而提高临床诊断能力。

本文将对《诊断学》教学大纲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正文内容: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熟悉临床诊断的整体思路和方法,掌握系统的体格检查技巧和必备的实验室检查项目。

2.培养学生准确判断疾病种类和临床表现,提高诊断能力和临床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了解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原则和方法,构建临床诊断决策的系统化思维。

4.培养学生独立开展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了解新的临床诊断技术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体格检查技巧的教学a.检查整体健康状况,包括生命体征、皮肤、头颈、心肺、腹部等主要系统的检查方法和技巧。

b.学习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泌尿系统等特殊系统的检查方法和技巧。

2.实验室检查项目的教学a.熟悉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等。

b.学习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解读和临床诊断的关联。

3.临床病史采集和分析的教学a.学习合理的病史采集流程和技巧,包括主诉、既往史、家族史等内容。

b.熟悉病史分析的步骤和方法,掌握临床问题的提炼和假设的建立。

4.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原则与方法的教学a.掌握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疾病的概念、分类和诊断标准的理解。

b.学习常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诊断方法,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5.临床诊断决策的教学a.培养学生构建临床诊断决策的系统化思维,包括问题解剖、病史推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

b.学习临床诊断决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化验结果与临床病情判断的结合等。

三、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a.通过教材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

b.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和总结,提高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实践教学a.定期组织学生参与临床实践,与真实病例接触、观察和分析。

口腔诊断教学大纲模板书

口腔诊断教学大纲模板书

一、课程名称:口腔诊断学二、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三、教学目标:1. 理论目标:使学生掌握口腔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初步的口腔诊断能力。

2. 技能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口腔检查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口腔疾病的诊断。

3. 思想道德目标:培养学生的严谨治学态度,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口腔诊断学概述1. 口腔诊断学的概念、发展历程及重要性2. 口腔诊断学的基本原则3. 口腔诊断学的基本方法第二章口腔检查技术1. 口腔视诊、探诊、叩诊、咬合检查等基本检查方法2. 口腔辅助检查技术:X光片、CT、MRI等3. 口腔诊断技术的新进展第三章口腔疾病诊断1. 牙体牙髓病诊断2. 牙周病诊断3. 口腔黏膜病诊断4. 口腔颌面部感染性疾病诊断5. 口腔颌面部肿瘤及囊肿诊断6. 口腔颌面部损伤诊断7. 口腔颌面部发育畸形诊断8. 口腔颌面部神经疾病诊断9. 口腔颌面部颞下颌关节病诊断10. 口腔颌面部美容修复诊断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口腔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示教法: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展示口腔检查方法和疾病诊断。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提高学生的诊断能力。

4. 临床实践:组织学生参加临床实习,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临床诊断能力。

六、教学考核:1.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包括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考核。

2.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临床实习等。

3. 考核方式:笔试、口试、临床实践操作。

七、教学进度安排:(以下为示例,具体教学进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第1周:口腔诊断学概述第2-4周:口腔检查技术第5-8周:牙体牙髓病诊断第9-12周:牙周病诊断第13-16周:口腔黏膜病诊断第17-20周:口腔颌面部感染性疾病诊断第21-24周:口腔颌面部肿瘤及囊肿诊断第25-28周:口腔颌面部损伤诊断第29-32周:口腔颌面部发育畸形诊断第33-36周:口腔颌面部神经疾病诊断第37-40周:口腔颌面部颞下颌关节病诊断第41-44周:口腔颌面部美容修复诊断八、教材与参考书目:1. 教材:《口腔诊断学》(第X版)2. 参考书目:(1)口腔疾病诊断学(第X版)(2)口腔检查技术(第X版)(3)口腔临床诊断学(第X版)(4)口腔医学影像学(第X版)九、教学资源:1. 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 临床实习基地3. 教学网络平台4. 教学课件、教案等教学文件。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教学大纲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教学大纲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270301Z10课程名称: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Oral-Maxillofacial Medical Image Diagnosis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学分:32学时/1.5学分先修课程:医学影像诊断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适用专业:口腔医学专业教材、教学参考书:1.马绪臣: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6月第6版北京2.马绪臣: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北京3.Stuart C. White, oral Radiology,6th,ed.St.louis:CV Mosby,2009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主要研究牙、牙周疾病、颌面部炎症、颌骨损伤、颌骨肿瘤和瘤样病变、涎腺疾病、颞下颌关节疾病及系统疾病在颌面骨病损的影像诊断。

本课程设置的基本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口腔颌面部X线检查的投照技术,掌握口腔颌面软、硬组织的正常影像和口腔专业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其意义和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该项技术,辅助诊断和治疗口腔专业常见疾病。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掌握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基本概念,电离辐射对正常口腔颌面组织的影响,掌握放射防护三原则,X线平片检查的正常图像;常见牙及牙周疾病的X 线诊断,颌面骨炎症的X线诊断;颌面囊肿、肿瘤和类肿瘤病变的影像学特征;骨折X线片的观察要点;系统性疾病在颌面骨的X线表现;常见涎腺疾病的X 线表现;颞下颌关节疾病的X线表现;介入放射学的概念、分类;影像学检查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

学会利用影像学手段诊断口腔疾病。

能力:通过根尖片分角投照技术,口腔颌面部其它平片投照技术,培养发现龋病和根尖、牙髓、牙周疾病等严重程度的能力;通过造影检查、体层摄影、口腔颌面锥形束CT、数字减影检查技术,达到辅助临床诊断口腔疾病的能力。

培养学生影像观察、分析与诊断的综合思维,使之初步具备基本的临床阅片能力。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教学大纲(口腔)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教学大纲(口腔)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使用)Ⅰ前言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口腔医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由口腔基础医学过渡到口腔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的桥梁课程。

主要研究口腔颌面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牙及牙周组织病变、颌面骨炎症、颌骨囊肿、肿瘤和瘤样病变、外伤、涎腺疾病、颞下颌关节疾病和系统病在口腔、颅、颌面骨的表现等方面的医学影像诊断。

它涉及X线平片、体层摄影、X 线造影以及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核素显像(RI)、灰阶超声等影像诊断学内容,主要培养学生对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能力。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讲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32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1.7:1。

即讲课20学时,实验12学时。

四教材:《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马绪臣,4版,2003年。

II 正文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学科内容及发展简史。

二教学要求(一)熟悉X线诊断的特点。

(二)了解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学科内容。

(三)了解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发展简史。

三教学内容(一)X线诊断的特点。

(二)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学科内容。

(三)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发展简史。

1 口腔放射学 2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3 口腔颌面介入放射学第二章口腔X线检查的放射生物学损害及防护 1一教学目的通过对放射生物学知识的了解,提高放射防护意识。

二教学要求(一)了解放射生物学损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诊断学(Diagnostics)总学时数:90学时理论课:54学时实验课:36学时学分:4学分先修课程要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组织胚胎学、药学、病理学、免疫学和病理生理学等。

适应专业:口腔医学(五年制本科)。

参考教材:1.《诊断学》,第七版,陈文彬,潘祥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4月。

2.《诊断学》,第六版,陈文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5月。

3.《临床诊断学教程(中英文对照)》,波拉 . 斯蒂曼 . 北京:人民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

4.心电图学 . 郭继鸿主编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科学。

是临床教学的一门必修课,是医学生从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各学科的重要桥梁课,也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最基础的、最重要的必修课之一,更是毕业后医学生取得医师资格的重要基础知识,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诊断学》是一门需经反复实践、连续培训才能初步掌握的学科。

该课程通过指导学生接触病人,通过问诊而客观地了解病情,正确运用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等物理检查方法来发现和收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能通过实验诊断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实验检查项目的选择、实验结果的分析并指导疾病的诊断。

通过大量的理论学习、反复的操作训练以及临床见习,达到独立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规范手法进行体格检查,熟悉常规项目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并能辨认常见的心电图改变,能写出符合要求的完整病历,最终使学生初步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方法。

诊断学教学包括理论和实验两个部分。

其中实验教学由诊断学实验室和附属医院完成实习和见习任务。

实验大纲见实习指导。

二、课程基本要求1.掌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和临床意义。

2.独立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能熟悉掌握主诉、症状、体征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

3.能以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查,并掌握各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4.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程序,熟悉心电图各波、段图像产生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的各波形及各波、段的测量方法,并了解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某些常见典型异常心电图表现。

5.熟悉血、尿、粪便等常规项目实验室检查的操作技术及常用临床检验项目的目的和临床意义。

了解实验结果对疾病的诊断意义。

6.能将问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器械检查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初步诊断,书写格式规范、符合要求的完整病历。

1、考核方式:理论笔试、实验课采用技能考核和见习平时成绩评定。

2、成绩构成:理论考试为80%,实验成绩为20%。

五、课程基本内容绪论【目的和要求】1.掌握诊断学定义,病史采集、症状、体征、体格检查的定义。

2.熟悉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定义以及完善的诊断思维和诊断学要求。

3.了解诊断学的发展及基本要领。

【讲课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1.诊断学的内容:病史采集、问诊、常见症状、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实验诊断、诊断思维方法与病历书写,并概要介绍诊断方法的新进展。

2.诊断学学习的要领。

3.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

4.学习诊断学的要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第一篇问诊1、掌握问诊,主诉的定义和问诊的内容,重点在病史采集2、熟悉问诊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重点问诊的方法、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讲课时数】1学时【讲课内容】1.问诊的重要意义。

2.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问诊的内容: 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及生育史、家族史。

4.各系统的问诊要点: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

5.重点问诊的方法、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第一篇第四章常见症状(9学时)第一节发热【目的和要求】1.掌握发热的定义、分度以及临床常见的几种热型的定义和临床意义。

2.熟悉发热的病因,发病机制和分类。

3.了解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讲课时数】1学时【讲课内容】1.发热的概述。

2.发热的原因:①感染性发热;②非感染性发热。

3.发热的临床表现。

4.发热的起病方式(急缓),过程和临床常见的几种热型(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等)。

5.伴随症状和问诊。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第三节水肿【目的和要求】1.掌握水肿的定义,水肿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2.熟悉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讲课时数】1学时【讲课内容】1.水肿发生机制。

2.水肿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全身性水肿的鉴别诊断: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其他原因的水肿(重点); 局部水肿。

3.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第四节咳嗽与咳痰1.掌握咳嗽与咳痰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2.熟悉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讲课时数】1学时【讲课内容】1.咳嗽的性质、时间与规律,咳嗽的音色和痰量伴随症状。

2.咳嗽与咯痰的原因及临床表现。

3.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第五节咯血【目的和要求】1.掌握咯血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2.熟悉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讲课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1.咯血概述,病因和发病机制。

2.咯血的临床表现:年龄,量,颜色和性状(与呕血的鉴别)。

3.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第六节胸痛【目的和要求】1.掌握胸痛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2.熟悉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讲课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1.胸痛病因和发病机制。

2.胸痛临床表现:年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诱因。

3.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教学手段] 多媒体第七节发绀【目的和要求】1.掌握发绀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2.熟悉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讲课时数】自学【教学内容】1.发绀病因与分类。

2.发绀伴随症状。

3.了解问诊要点。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第八节呼吸困难【目的和要求】1.掌握呼吸困难定义,机理与临床意义及表现。

2.熟悉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讲课时数】自学【教学内容】1.呼吸困难的病因。

2.呼吸困难机理与临床表现:肺源性(呼气性、吸气性及混合性);心源性(左心或右心功能不全);其他原因(如中毒性、神经精神性、血源性等) 。

3.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教学方法】略【教学手段】略第十一节呕血【目的和要求】1.掌握呕血定义,病因与临床表现、呕血与咯血的鉴别。

:2.熟悉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讲课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1.呕血常见的病因;2.掌握呕血临床表现:呕血与黑便,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注意与咯血的鉴别; 消化性溃疡出血与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鉴别)3.了解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第十三节腹痛【目的和要求】1.重点掌握腹痛定义,病因与急慢性腹痛的临床表现。

2.熟悉腹痛发生机制和伴随症状。

3.了解问诊要点。

【讲课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1.腹痛病因:急性腹痛,慢性腹痛。

2.腹痛发生机制:内脏性腹痛,躯体性腹痛,牵涉痛。

3.腹痛临床表现:发生部位、性质、程度、诱因。

4.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第十四节腹泻【目的和要求】1.掌握腹泻定义,病因与急慢性腹泻的临床表现。

:2.熟悉急慢性腹泻病因、腹泻病理生理发生机制。

3.了解问诊要点。

【讲课时数】自学【教学内容】1.腹泻病因:功能性,器质性。

2.腹泻发生机制。

3.腹泻临床表现。

4.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第十六节黄疸【目的和要求】1.掌握黄疸定义,病因与临床表现。

2.熟悉黄疸发生机制、辅助检查和鉴别。

3.了解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讲课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1.黄疸概述:胆红素正常代谢。

2.黄疸的分类:病因学分类,胆红素性质分类。

3.临床表现: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4.黄疸的辅助检查、鉴别要点。

5.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第十九节血尿【目的和要求】1.掌握血尿定义,病因与临床表现。

2.熟悉血尿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讲课时数】自学【教学内容】1.血尿的病因,临床表现:尿色,分段尿、症状性血尿、无症状性血尿。

2.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的定义。

3.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教学方法】略【教学手段】略第二十节尿频、尿急与尿痛【目的和要求】1.掌握尿频、尿急与尿痛的定义和临床表现。

2.熟悉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讲课时数】0.5学时。

【教学内容】1.尿频、尿急与尿痛的定义。

2.尿频病因,尿急临床表现。

3.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第二十一节少尿、无尿与多尿【目的和要求】1.掌握少尿、无尿与多尿的定义和临床表现。

2.熟悉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讲课时数】0.5学时【教学内容】1.少尿、无尿与多尿的定义。

2.肾前、肾后、肾性少尿,无尿与多尿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

3.问诊要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第二十三节眩晕【目的和要求】1.掌握眩晕发病机制,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2.熟悉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讲课时数】自学【教学内容】1.眩晕发病机制。

2.眩晕病因和临床表现:周围性眩晕、中枢性眩晕、其他原因。

3.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

第二十四节晕厥【目的和要求】1.掌握晕厥发病机制,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2.熟悉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讲课时数】自学【教学内容】1.晕厥病因、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血管舒缩障碍、心源性晕厥、(阿-斯综合征)、脑源性晕厥、血液成分异常。

2.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教学方法】略【教学手段】略第二十五节抽搐与惊厥【目的和要求】1.掌握抽搐与惊厥发病机制,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2.熟悉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讲课时数】自学【教学内容】1.抽搐与惊厥病因:肺部疾病、全身性疾病、神经症。

2.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大脑功能障碍、非大脑功能障碍。

3.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教学方法】略【教学手段】略第二十六节意识障碍【目的和要求】1.掌握意识障碍定义、分度,临床表现。

2.熟悉病因、发病机制。

3.了解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讲课时数】自学【教学内容】1.意识障碍病因。

2.意识障碍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

3.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自学内容】皮肤粘膜出血,心悸,恶心与呕吐,便血,便秘,关节痛腰背痛,头痛等。

第二篇体格检查(28节)第一章基本方法【目的和要求】1.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基本方法。

2.熟悉检察注意事项。

3.了解临床意义。

【讲课时数】2学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