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中药方剂
中药灌肠治疗肠梗阻
中药灌肠治疗肠梗阻
关于治疗肠梗阻,究竟采用什么治疗方案最佳,副作用和复发几率少,现在医学界众说纷纭,也有不少专科医院提出各种先进仪器操作的微创手术,总体来说,采用手术的方法,确实是治疗肠梗阻最有效的,但当患者体虚或者老年人等不适合做手术的,我们建议采用中药灌肠的方式,建议如下:
中药灌肠方案
1、方药:主要以大承气汤为主加减,生大黄10g(后
下),芒硝(分冲)9g,枳实12g,厚朴15g,并根据肿瘤类别选用生半夏、蟾皮、全蝎、蜈蚣、白花蛇舌草、半支莲、土茯苓等抗癌。
2、灌肠方法:采用第一、第二煎混合液,煎成200~300ml药液作灌肠用。
—般患者每日灌肠2次,每次100-150ml。
药液温度以39℃~41℃为宜;插入肛管深度15~30cm,插入后快速将药液滴入,灌肠后,嘱患者先左侧卧,后右侧卧,最后平卧30min以上,使药液均匀地分布在肠腔内,保留1h以上,以利于药液充分吸收,更好地发挥作用。
3、观察时间观察7天,判定疗效。
4、合并使用中药,根据中医辨证,灌肠同时给予生脉注射液50~l00ml,每日1~2次,静脉点滴。
从以上我们知道,虽然手术的方式是处理肠梗阻最直接的手段,效果也明显,但毕竟多少还是会留下后遗症,而且也不适合老年人,中药灌肠虽然疗程可能长些,但却是能根治,当然最后我们也建议在中药灌肠施药时,也需要通过静脉输入营养液来补充和调整丢失的阴津。
中药灌肠治疗肠梗阻
中药灌肠治疗肠梗阻
关于《中药灌肠治疗肠梗阻》,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医治肠梗阻,到底选用哪些治疗方案最好,副作用和发作概率少,如今医疗界各抒己见,也是有许多专科门诊明确提出各种各样优秀仪器设备实际操作的微创手术,整体而言,选用手术治疗的方式,的确是医治肠梗阻最有效的,但当病人气血虚或是老人等不宜动手术的,我们建议选用中药灌肠的方法,建议以下:
中药灌肠计划方案
1、中药方剂:关键以大承气汤主导交互,生大黄10g(后下),芒硝(分冲)9g,枳壳12g,姜厚朴15g,并依据肿瘤类型采用生半夏、蟾皮、全虫、大蜈蚣、白花蛇舌草、半支莲、伏苓等防癌。
2、灌肠方法:选用第一、第二煎溶液,煎出200~300ml 药水作清洁灌肠用。
—般病人每天清洁灌肠2次,每一次100-150Ml。
药水溫度以39℃~41℃为宜;插进肛管深层15~30cm,插进后迅速将药水滴进,清洁灌肠后,嘱病人先左侧卧,后右侧卧,最终平躺30Min以上,使药水匀称地遍布在肠管内,保存1h以上,以利于药水充足消化吸收,尽快充分发挥。
3、观查時间观查7天,判断功效。
4、合拼应用中药材,依据中医辨证,清洁灌肠另外给与生脉注射液50~l00Ml,每天1~2次,静脉点点滴滴。
从以上我们了解,尽管手术治疗的方法是解决肠梗阻最立即的方式,实际效果也显著,但终究是多少还会留有并发症,并且也不宜老人,中药灌肠尽管治疗过程可能长些,但确是能除根,自然最终我们也建议在中药灌肠喷药时,也需要根据静脉键入培养液来补充和调节遗失的阴津。
肠梗阻最佳治疗方法
肠梗阻最佳治疗方法第一部分:肠梗阻的治疗方法介绍肠梗阻是指肠道内的内容物受阻,不能正常通过肠腔,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等。
治疗方法因病情的不同而异,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非手术治疗:1.去除导致肠梗阻的因素若是长期使用止痛药、泻药、抗酸药等药物过量导致肠道运动无力、肠蠕动减慢,应停止使用这些药物;若是因肠组织肿瘤、炎症、肠套叠等引起的肠梗阻,则应选择针对性的物理治疗、抗炎、抗肿瘤等药物治疗。
2.药物治疗肠梗阻患者多伴有腹泻、腹胀等胃肠道症状,积极控制症状非常必要。
一些常用的药物有:(1)抗生素如强力霉素、甲硝唑等,可用于感染、防治继发感染和预防手术后感染。
(2)胃肠动力药如甲氧氯普胺、胆碱能药物等,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增强肠道通透性,能够有效缓解腹胀、便秘等症状。
(3)止痛药如吗啡、曲马多等,可用于缓解疼痛。
3.置入胃肠减压管对于伴有呕吐、上腹胀气等症状的患者,可通过胃肠减压管,从鼻饲管或口腔插管口将胃肠道内积聚的液体引流出来,使减轻胃肠道内压力,减轻腹胀、呕吐等症状。
4.支持治疗包括给予静脉输液、营养支持、电解质平衡等。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是在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病情危急时进行的。
1.开腹手术是肠梗阻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手术时将梗阻位置以上和下方的肠管进行吻合,以保证肠道通畅。
若手术后出现肠吻合口水肿、血肿、管腔狭窄等情况,可进一步进行修补,或进行支架支撑,以维持肠道通畅。
2.输尿管镜手术适用于一些相对较小的肠梗阻,同样适用于出生时就有肠梗阻的患者。
操作时,输尿管镜从肛门插入,引导照明和支撑肠壁,从而达到肠道的通畅治疗效果。
3.腹腔镜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手术成为肠梗阻治疗中的现代主流。
腹腔镜手术能够减少术后的并发症,落后必要的术后康复时间,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的质量。
总之,治疗肠梗阻应尽早建立诊断,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
同时,对于有肠梗阻风险的人群,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及时治疗疾病,注意营养均衡,增强肠道的蠕动等。
中药治疗肠梗阻的方剂应用
中药治疗肠梗阻的方剂应用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症状包括腹痛、腹胀、呕吐、排气排便停止等。
中药在治疗肠梗阻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下面将介绍中药治疗肠梗阻的几种主要方剂及其应用。
一、排气通便排气通便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肠梗阻的早期阶段,其目的是促进肠道蠕动,排出肠道内的气体和粪便,缓解梗阻症状。
常用的排气通便方剂包括四磨汤、大承气汤等。
四磨汤:由人参、槟榔、沉香、乌药四味药组成,具有行气降逆、宽胸散结的作用。
适用于治疗气滞型肠梗阻,症见腹痛胀满、大便不通等。
大承气汤: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四味药组成,具有通里攻下、行气活血的作用。
适用于治疗热结型肠梗阻,症见腹痛拒按、大便燥结等。
二、清热解毒在肠梗阻的治疗中,清热解毒方剂主要用于缓解肠道炎症和感染等症状。
常用的清热解毒方剂包括黄连解毒汤、葛根芩连汤等。
黄连解毒汤: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四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
适用于治疗热毒炽盛型肠梗阻,症见高热不退、腹痛拒按、大便带血等。
葛根芩连汤:由葛根、黄连、黄芩、炙甘草四味药组成,具有解表清里、清热解毒的作用。
适用于治疗肠热炽盛型肠梗阻,症见发热口渴、腹痛便秘等。
三、扶正祛邪扶正祛邪方剂主要用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同时清除病邪,缓解肠梗阻症状。
常用的扶正祛邪方剂包括八珍汤、六味地黄丸等。
八珍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八味药组成,具有益气养血、扶正祛邪的作用。
适用于治疗气血两虚型肠梗阻,症见面色无华、乏力头晕等。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六味药组成,具有滋阴补肾、扶正固本的作用。
适用于治疗肾虚型肠梗阻,症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
四、利水渗湿利水渗湿方剂主要用于消除水肿,缓解肠道膨胀等症状。
常用的利水渗湿方剂包括五苓散、猪苓汤等。
五苓散:由泽泻、茯苓、猪苓、肉桂、炒白术五味药组成,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的作用。
浅述大承气汤加减治疗肠梗阻患者1例病案之体会
浅述大承气汤加减治疗肠梗阻患者1例病案之体会大承气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具有疏通大肠、消除积滞、通利气血的作用。
其用于治疗肠梗阻等病症已有悠久历史,并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和验证。
本文就使用大承气汤及加减治疗肠梗阻患者的病案进行浅析,以加深对中医治疗肠梗阻的理解和认识。
病历回顾患者:某某,男,55岁。
主诉:腹胀、脱水、大便不通。
既往史: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
现病史:患者因慢性肾功能不全,行肾透析治疗。
突然间出现腹胀、脱水等症状,于当日下午住院。
体格检查:腹部肿胀明显,压痛感强烈,听诊时肠鸣音很低。
血压140/90mmHg,心率90次/分。
辅助检查:尿素氮、肌酐等肾功能检测指标升高,电解质失衡,血红蛋白降低。
CT检查显示小肠爆气,肠腔积气,肠壁增厚等表现。
中医诊断:脾虚肝旺型肠梗阻。
治疗方案:中药汤剂大承气汤加减治疗。
方药组成:大承气汤(加麻黄、甘草、生姜)。
治疗过程:患者服用大承气汤治疗,每天全量服用,连服3天。
随访情况:治疗后腹部明显消肿、腹胀感减轻,肠鸣音逐渐恢复正常。
血压、心率也逐渐恢复正常。
于第4天出院。
病案分析在本病例中,患者由于长期进行肾透析治疗,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失调,易引发肠道功能障碍。
中医诊断属虚实夹杂,以脾虚、肝旺为主,虚证主因也是实证的结果。
因此,治疗应以兼顾虚实为原则。
大承气汤是治疗肠梗阻的常用方剂之一,其主要成分包括大黄、枳实、芒硝、甘草等多味药物。
在本病例中,通过加减药物,加入麻黄、生姜等药物,以增强方剂通降气机的作用,同时引药向肝,以达到平衡脾肝,通利气血的功能。
治疗过程中,患者每天全量服用大承气汤,连续服用三天。
治疗期间观察病情,发现腹部消肿、腹胀感减轻,肠鸣音逐渐恢复正常。
血压、心率逐渐恢复正常。
治疗效果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语中医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方案多种多样,其中大承气汤治疗效果卓著,在临床实践中被普遍认可。
加减方剂的灵活应用能够更好地满足个体化的治疗需求,对于某些复杂病症的治疗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肠梗阻的治疗办法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肠梗阻的治疗办法有哪些?导语:我们在平时如果出现腹痛呕吐的不适症状,可能都不会太过于注意,但是在频繁发作或者极为严重时,一般不外乎是肠梗阻等一类疾病所引发的。
不我们在平时如果出现腹痛呕吐的不适症状,可能都不会太过于注意,但是在频繁发作或者极为严重时,一般不外乎是肠梗阻等一类疾病所引发的。
不过可能有很多人还不知道在患上该病时需要怎么治疗,而今天小编就主要是想详细的介绍一下目前比较常用有效的治疗措施。
1、中药治疗。
复方大承气汤:川朴15g、炒菜菔子30g、枳实9~15g(后下)、芒硝9~15g(冲).适用于般肠梗阻、气胀较明显者甘遂通结肠:甘遂末1g(冲),桃9g、赤芍15g,生牛膝9g,厚朴15g,生大黄15~24g(后下),木香9g。
适用于较重的肠梗阻、积液较多者。
上列中药可煎成200ml,分次口服或经胃肠减压管注入。
2、手术治疗(1)粘连松解术、复位术:开腹探查无血性渗液,则多为单纯性梗阻。
若肠管膨胀不严重则自上而下追踪肠管萎陷与膨大的交界处,即梗阻病变的所在。
则根据病因可进行粘连松解或肠扭转、肠套叠复位术。
若梗阻以上肠管膨胀明显,应先将膨胀的肠管予以减压,以免探查过程中,由于牵拉而发生破裂。
(2)肠造瘘术:一般适用于结肠梗阻,如乙状结肠癌合并梗阻。
梗阻以上的肠管膨胀有严重水肿,肠腔内感染,一期手术切除与吻合常招致吻合口漏的发生。
因此对结肠梗阻,常先在梗阻上方进行造瘘。
但小肠梗阻,尤其是高位梗阻,否则产生液体丢失严重与腹壁皮肤糜烂。
总而言之,关于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保守以及手术等疗法,因此患者就可以在医生检查的基础上,选择较为适宜的一种开始。
小肠梗阻的偏方
小肠梗阻的偏方
小肠梗阻是一种很常见的肠道疾病,但是彻底治愈却很困难.小时候经常听老人讲偏方治大病,其实说到底还是原来的经济条件不允许,连饭都吃不饱就更不用说治病的问题了.对于现代人
来说如果什么小病都去医院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那么有哪些常有的偏方是可以解决小肠梗阻这样的常见疾病的呢?很多家人有这种疾病的人都会很好奇.
★小肠梗阻的偏方★
(一)中药(1)热结腑实:腹痛突发,疼痛剧烈而拒按,肠鸣有声,呕吐食物,口干口苦,大便闭结,苔黄腻,脉洪大或滑数.
治法:泻热通腑,荡涤积滞.
方剂:生大黄10克、枳实10克、芒硝10克、厚朴10克.
(2)寒邪直中:突然腹中绞痛,可触及包块,疼痛拒按,恶寒,
面色青冷,舌质淡而暗、苔白润,脉沉紧.
治法:温中散寒,缓急止痛.
方剂;生大黄10克、熟附于10克、细辛3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芒硝20克.
(3)虫积阻结:腹痛时作时止,面黄肌瘦,或颜面有白色虫斑,
突发腹中剧痛,痛在脐周,按之有块,呕吐食物或清水,苔白,脉弦.
治法:驱虫消积.
方剂:雷丸6克、苦楝皮10克、黑丑10克、槟榔10克、皂角10克、木香12克、大腹皮10克、川椒5克、黄连10克.
对于小肠梗阻的偏方只能起到辅助的治疗作用,在选择偏方治疗的时候一定不要停止服药.否则效果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具体偏方对治疗该病的效果如果还是要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的,但是提醒患者还是要接受正规的治疗,不要过度的依赖偏方.。
肠梗阻的中药灌肠治疗方法
肠梗阻的中药灌肠治疗方法肠梗阻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肠道腔内狭窄、梗阻或阻塞,使肠内容物停滞,引起肠功能障碍的疾病。
中医认为,肠梗阻属于“闭里阻塞”的范畴,主要病机为肠道气滞、湿滞、热毒积聚。
治疗肠梗阻中,中药灌肠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它通过将草药溶液灌入直肠,发挥药物的活性成分对直肠和结肠起到消炎、通便、化痰、祛湿等作用,以改善肠道气血循环,达到治疗肠梗阻的目的。
一、中药灌肠的准备工作1. 选用草药:中药灌肠常用的药物包括黄连、黄芩、白芍、生地、柴胡、枸杞子等,其中黄连、黄芩具有清热燥湿、解毒作用;白芍、生地具有养血和补液作用;柴胡具有疏肝理气,升阳宣肺作用;枸杞子具有明目、补肾的功效。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中医师会根据辨证论治原则来选择相应的药物。
2. 制备草药溶液:将选用的药材洗净后,根据需要捣碎或煎煮,制作成浓缩的草药溶液。
一般情况下,草药溶液的浓度为10%,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调整。
3. 清洁直肠:患者进行灌肠前,需要先清洁直肠以确保灌入的草药溶液能够充分接触到直肠和结肠。
可以使用温水洗肠液或中药洗肠液进行清洁。
二、中药灌肠的操作步骤1. 患者体位:患者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将腹部略向上抬起,放松身体。
2. 灌肠装置的准备:选择合适的灌肠管,灌肠器可选择注射器或常规的洗耳球,注射器适合短时间内快速灌肠,而洗耳球则适合长时间缓慢灌肠。
3. 注入草药溶液:将制备好的草药溶液倒入准备好的灌肠器中,挤出多余空气。
4. 插入灌肠管:将涂有润滑剂的灌肠管缓慢插入患者直肠,插入深度约为10-15厘米。
5. 慢慢注药:缓慢注入草药溶液,一般每次注入量为100ml。
6. 挤压排气:注完草药溶液后,将灌肠器从直肠中取出,让患者自行排气。
7. 反复操作:根据需要,可以进行2-3次灌肠,每次间隔15-30分钟。
8. 结束操作:患者从躺卧位慢慢转为坐位,保持一段时间以便让草药溶液充分发挥作用。
三、中药灌肠的注意事项1. 确定患者是否适合中药灌肠:中药灌肠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治疗方法,适用于无粪便、无肠鸣音、出现腹胀疼痛、肠鸣潮音、恶心呕吐等症状的肠梗阻患者。
浅述大承气汤加减治疗肠梗阻患者1例病案之体会
浅述大承气汤加减治疗肠梗阻患者1例病案之体会大承气汤是一种传统中医方剂,具有通便及提神醒脑的功效。
本文浅述了一例使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肠梗阻患者的病案,并从中体会到了中医药的独特疗效。
该患者是一位55岁的女性,主要症状是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以及便秘。
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理论,初步判断该患者为“寒结型肠梗阻”。
于是采用大承气汤加减的方法进行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辨证分析,应该用大承气汤为主方,加味三种药物:生姜、半夏和姜制砂仁。
其中生姜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可缓解腹痛和腹胀;半夏和姜制砂仁则是增强药物通便作用的辅助药物。
将这三种药物与大承气汤合并使用,可以起到通便、温中散寒的作用,并解除患者的腹痛和腹胀感。
治疗过程中,患者连续服用大承气汤加减方剂3天后,明显感到腹部不再闷胀,精神头也比之前好了很多。
此时,经过医生进一步观察和辨证施治,患者的湿寒因子得到缓解。
由于肠梗阻属于急性疾病,需要及时进行食管鼻导管引流和保守治疗,因此患者在停药后继续进行其他医学治疗。
但是通过大承气汤的治疗,病情得到了明显缓解,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对该例病案的分析和治疗的体会,可以看出大承气汤加减在治疗肠梗阻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该方剂通过温中散寒、通便的功效,改善了患者的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大承气汤加减方剂的使用还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辨证分析和医生的判断来调整剂量和用药方法。
中医治疗是个体化治疗,需要因人而异,因此在应用中医药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运用。
细致的辨证施治和合理的药物运用对于中医药的疗效至关重要。
通过该例病案的治疗体会,我们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医药在一些特定疾病治疗中的独特优势,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中医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浅述大承气汤加减治疗肠梗阻患者1例病案之体会
浅述大承气汤加减治疗肠梗阻患者1例病案之体会1. 引言1.1 概述大承气汤加减治疗肠梗阻的历史和现状大承气汤是一种古老的中药方剂,起源于《伤寒论》。
它是由桂枝汤加减而成,具有温经散寒、宣肺透痰的功效。
在治疗肠梗阻方面,大承气汤的加减应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传统认为,肠梗阻是由于脏腑气机阻滞引起的,而大承气汤则具有疏通气机、舒筋活络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肠道的阻塞症状。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大承气汤在治疗肠梗阻中的应用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
许多临床研究表明,大承气汤加减能够显著改善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肠梗阻的病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通过调理脾胃、疏通气机,大承气汤加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肠道的通透性,促进梗阻部位的排气排便,从而达到治疗肠梗阻的目的。
1.2 介绍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及常见治疗方法肠梗阻是指肠腔内发生梗阻导致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的一种疾病,是普外科急腹症的一种。
患者常表现为腹部剧痛、腹胀、恶心呕吐、排便困难等症状。
严重时可引起肠坏死、腹膜炎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导管引流和胃肠减压等,适合于早期轻度患者。
而对于严重的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是必不可少的选择,包括溃疡切除术、肠切除术等。
手术治疗的同时,也需要积极处理并发症和进行术后护理。
在治疗过程中,饮食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饮食,避免加重肠梗阻的情况。
在中医传统治疗中,大承气汤加减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案,通过调理脾胃功能,通利肠道,缓解肠梗阻的症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2. 正文2.1 患者基本情况及主要症状患者黄先生,男性,58岁,体质较弱,平时有轻微消化不良症状。
最近突然出现腹部胀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伴有便秘和排气困难。
就诊于我院消化科,经过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肠梗阻。
患者主要症状包括腹胀、腹痛、呕吐、便秘和排气困难。
腹胀痛常在进食后加重,同时伴有明显的排便困难和腹泻。
六磨汤加味灌肠法治疗晚期肿瘤性肠梗阻的效果
六磨汤加味灌肠法治疗晚期肿瘤性肠梗阻的效果晚期肿瘤性肠梗阻是晚期癌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治疗难度大,治疗效果不佳,常常引起患者极大的痛苦。
六磨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常用于治疗肠瘤、胃癌和大肠癌等肿瘤相关疾病,可以有效缓解肠道痉挛和疼痛。
加味灌肠法是一种将药物注入肠道进行治疗的方法,可直接作用于患部,提高药物的局部疗效。
本文旨在探讨六磨汤加味灌肠法治疗晚期肿瘤性肠梗阻的效果。
一、六磨汤的药理作用六磨汤由桂枝、大黄、干姜、枳实、芍药和甘草组成。
其中,桂枝、干姜、枳实具有温通阳气的作用,能够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血流灌注;芍药和甘草具有既能调和气血、舒肝理气、又有滋养作用,可以维持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
大黄是六磨汤中的药效成分,有疏通肠道、通便泻热的作用,能够增加肠道蠕动,缓解便秘和肠梗阻的症状。
六磨汤中的各种药物组合起来,能够协同发挥作用,缓解肠瘤患者肠道痉挛、疼痛、腹胀等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加味灌肠法的优势加味灌肠法是一种以灌肠为手段,将药物直接注入直肠或乙状结肠,作用于局部的治疗方法。
与口服或静脉注射不同,加味灌肠法可以提高药物在肠壁内的停留时间,增加药物的吸收和利用率,减少药物的分解代谢,提高药效。
此外,灌肠能够刺激局部肠壁的运动,促进肠道的排泄,增加药物在肠壁的接触面积,加速药物的吸收和效果。
(1)治疗前的准备①清洁直肠:患者需要先排空肠道,并保持肠道干净,避免引起感染及肠内环境的变化。
②调节体位:患者采用左侧卧位或膝胸位,肛门朝上。
(2)加味灌肠治疗①制备药物:将六磨汤的药材研磨或制成粉剂,加入适量的水中煮沸,制成浓缩液。
②注入肠道:将制好的药物注入盆或药盒中,用缓慢的速度将药液灌入患者的肛门,注意肛门的深度和速度,避免刺激患者的肠道。
③保持姿势:治疗过程中需要保持横卧位或膝胸位至少15分钟,让药物留在直肠内,便于其吸收。
(3)治疗后的护理①饮食调节:治疗后需要注意饮食调节,避免进食过多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促进肠道排泄。
中医医案——肠梗阻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温脾汤治愈腹痛阳虚寒实病案:陶某,男,10岁。
初诊:1984年9月22日。
主诉及病史:患儿幼时曾作直肠尿道造型手术,此后大便失调,经常数日不通,以致腹痛难忍。
几天前腹痛又作,大便不下,呕吐不食,多次送急诊,西医诊为肠梗阻,经导便仍不解。
诊查:今腹痛呻吟,按之满实,大便秘结,食后呕吐,四末清冷,小溲短少,两脉沉弦,舌苔淡白。
辨证:久病伤阳,寒实里结。
治法:亟须温通,主以温脾汤。
处方:肉桂1.5g 附片4.5g 干姜3g 当归6g 元明粉9g 生军6g 党参9g 清甘草3g服药1剂后腹痛转缓,2剂后大便通利数次,吐平能食,腹软肢温。
续以调扶中州,用参、术、苓、草、归、芍、桂、陈等品而获安。
按语本案乃属急证,患儿便秘呕吐,腹痛肢冷,病史既久,气阳转衰。
董师当机立断,勉从寒实不通立法,投以温脾汤全方,应手而效。
设1若辨证不确,药不中的,必致偾事;是以诚如董师之常云:倘非有定识于平时,曷克有定力于片刻耶。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510-511,董廷瑶医案。
董廷瑶,1903年生,浙江省鄞县人。
主任中医师。
世业中医儿科,幼承庭训,弱冠即继祖业,悬壶行医,迄今已60余年。
精于幼科,擅治小儿热性病。
提倡“开门逐盗”的治疗原则,在救治麻疹重症逆症中,常用解毒活血透疹法而屡挽危重;创制熊麝散治疗腺病毒肺炎,每每药下应手;以集成金粟丹防治小儿发热性惊厥,疗效极佳;惯用活血利气法主治小儿复发性肠套叠症,曾获好评。
曾任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上海市中医研究所主任。
主要著作有《幼科刍言》,并在《中医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过论文数十篇。
2。
中医治疗肠梗阻秘方
中医治疗肠梗阻秘方中医治疗肠梗阻秘方68.1 温阳通痹汤【来源】田广秀,《陕西中医》(4)1988年【组成】附子、炒山楂各9克,细辛6克,大黄15克,代赭石、莱菔子(炒)各30克,枳壳、川朴各12克【用法】水煎,待肠胃减压后服,一日2~3剂。
【功用】温阳运脾、通降逐积。
【方解】瘀结型肠梗阻,其病机在脾胃肠三脏腑的通降、运化功能的失权,究其原因多为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致使中阳受阻,脾运失司,气机痞满不通;或为正气虚衰,外邪侵袭、正虚邪实;或为内有所伤,致中州气血运行受阻。
此证非温不动、非峻下不通,故方用附子、细辛温阳通痹;莱菔子、枳壳、川朴顺气宽肠;代赭石、大黄坠降通气;山楂和中消积。
诸药合用,共奏温阳运脾、通降逐积之功。
【主治】瘀结型肠梗阻。
【疗效】治疗154例,全部治愈。
一般在3~4小时症状开始缓解,8~12小时症状明显改善,12~24小时内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
68.2 驱逐汤【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组成】乌梅15克,炒川椒、炒黄连、肉桂、榧子肉、炒鹤虱、雷丸、白芜荑、全当归、槟榔、使君子各10克,苦楝根皮15克,生姜3片、黄柏10克,五香丸(五灵脂、生香附子各500克,牵牛子60克,各炒熟1半、生用1半,共研细末、备用、勿泄气)9~30克(分3次空腹时,温开水送服)【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驱虫、通便、止痛。
【方解】蛔虫腹痛,15岁以下小孩为多,发作无时。
成人亦有之,但痛发更为剧烈。
本方是从乌梅丸和化虫丸两方加减而成。
方中重用乌梅之酸为主;佐以黄连、黄柏、苦楝根皮之苦,川椒、肉桂、生姜之辛,更加榧子肉、使君子肉、槟榔、鹤虱、雷丸、芜荑等有效之驱虫药;用一味辛润之当归以润肠通便;因虫得甘则动,得酸则安,得苦则伏,得辛则死。
另用五香丸中的五灵脂以杀虫消积止痛、香附行气止痛、牵牛子杀虫通便。
诸药相伍,共奏驱虫、通便、止痛之功。
临床用之颇效。
【主治】蛔虫梗阻腹痛,证见腹中阵发性剧痛、面色苍白、唇红、痛处有坚硬之包块,按之更痛。
急性肠梗阻的偏方
急性肠梗阻的偏方急性肠梗阻是由于小肠肠道机械性堵塞产生的一种病症,一般来说患有这样病症人都会出现生活上的障碍,它的表现有同,吐还有胀等现象。
想要好的治疗急性肠梗阻这样的症状,首先自身的生理一定要调理好。
一般的人都是会选择去医院治疗是没错的,但是有的人还是会选择一些偏方进行进一步治疗。
★急性肠梗阻的偏方一:处方组成:生大黄15克(后下)、芒硝9-15克(冲服)、川朴15克、枳实12克、炒莱菔子45克、桃仁12克、赤芍15克,上方加水500毫升,煎成200毫升,每日1-2剂,2次分服或由胃管注入,也可灌肠以加强通下作用。
按语:本组临床疗效病例系由吉林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应用遵义医学院复方大承气汤方观察结果。
方中大黄、芒硝攻结通下;枳实行气导滞;川朴宽中下气;炒莱菔子消食降气;桃仁、赤芍活血祛瘀。
本方为行气祛瘀通下之峻剂。
据近年来对本方的实验研究表明,其作用有促进胃肠蠕动,并能增加胃肠道的容积,改善肠管的血液循环,降低肠道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朱培庭)★方名:姜汁蜂蜜方★急性肠梗阻的偏方二:处方组成:鲜生姜30克捣碎绞汁,蜂蜜60毫升,以上2药搅拌为1剂。
1-2岁内服1/4剂,2-4岁内服1/3剂,4-7岁内服1/2剂,7-14岁内服2/3剂,15岁以上内服1剂,每日3次。
植物油(多数用豆油,少数用花生油)50-100毫升,14岁以下50毫升,14岁以上100毫升。
插入胃管者可由胃管滴入,以后夹管2-3小时。
★按语:本组治疗除姜汁蜂蜜油外还应用支持疗法,等渗盐水加阿托品肛门滴注。
对照组198例不用姜汁蜂蜜油而仅用后者治疗,结果12-24小时梗阻缓解者128例,占64.64%,与姜汁蜂蜜方组75.78%的缓解率比较,二者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着差异(X2=9.44,P<0.01),说明早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本方生姜性辛、微温,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解毒作用。
蜂蜜性甘平,有润肠、滋养、缓急、解毒作用。
治肠梗阻【特效即愈】
治肠梗阻【特效即愈】治肠梗阻【特效即愈】肠梗阻(ileus)系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不能顺利通过和运行。
当肠内容物通过受阻时,则可产生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排便障碍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肠壁血供障碍,继而发生肠坏死,如不积极治疗,可导致死亡。
肠梗阻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1、芦荟、牙皂、木香、醋炒大戟、醋炒芫花各10克,牵牛30克,滑石、槟榔各15克,生姜25克,大枣10个,水煎服二次,甘遂10克研细分二次,用药液冲服,服一剂显效,服--3剂治愈,治愈率几乎100%(原书:药治奇术)2、(1)大黄10克,熟附子、细辛各3克,清半夏10克,甘草、木香各7克,粳米12克,大枣4个;(2)栝楼12克,半夏、黄连、黄芩、陈皮、厚朴各10克,先煎第一方,一次服下,2小时后腹痛停止,4小时后排气,开始服第二方,水煎后一次服下,病情好转,每日二方各服一次,连服3天治愈。
3、几粒花椒治愈蛔虫性肠梗阻:用麻油100多克,放在锅中煎熬,等到油热时放入约15克花椒,等到花椒呈微焦状时,捞出扔掉等待油凉。
油凉至微温时喝下腹痛即好。
4,春树皮1两、五妹子根1两、乌药根1两,水煎服,每日1剂,可1次见效。
5、皂角刺50克,白酒一斤,文火慢慢熬,最好事先将皂角刺砸开用酒泡一会儿,熬至余下一碗,一次服下即可。
我都是不收费的,直接告诉人家方法。
一般情况下三至七个小时就会见效。
”6、【老年性肠梗阻】沉香6克,蜂蜜120克,猪油120克。
沉香加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时先饮下,再把蜂蜜、猪油加热至沸,放温后服下。
服药后8~12小时开始排便通气。
一般一剂可愈。
7、沉香6克,加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
先1次服下,再将蜂蜜120克,猪油120克。
加热至沸服下。
一般用药1次即获痊愈。
8、附子、炒山楂各9克,细辛6克,大黄15克,代赭石、莱菔子(炒)各30克,枳壳、川朴各12克水煎服,一日2剂。
治疗154例,全部治愈。
爱心偏方——肠梗阻塞碱方制作:碱一块塞到肛门里,几分钟后排便排气。
肠梗阻偏方选集
肠梗阻偏方选集中医采用炒茴香(温热)熨腹部对于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早日通气有一定疗效。
吴茱萸10(克)。
把上药研末,加淡盐水调成糊状,摊于2层纱布,把四边折起成长,宽各5厘米,敷于肚脐,胶布固定。
每12小时更换1次买些豆油,在孩子吃药前用小勺喂他,喂时千万不能呛着,喂一勺,停一会儿,让他呕吐,这样循环反复,20天男孩用了5斤豆油,肠梗阻就彻底消失了。
2.麻痹性肠梗阻:丁香三十~六十克,研细末,加75%酒精调敷脐和周围,直径约六~八CM。
3.急性肠梗阻:甘遂适量的研粉,每回2g,每三~四小时吞一回。
五大偏方治疗肠梗阻免除手术1、中成药外治法:新鲜葱白20—30根洗净,捣烂后加入六神丸15—20粒,调匀成圆饼状,经稍焙温后贴敷在患儿肚脐上,盖上纱布,稍固定,根据病情每4—6小时用药1次,连续用药1—2天,可清热解毒,行气通腑。
2、生姜疗法:生姜500克,切碎捣烂,装入布袋内,置脘腹部位,上放热水袋热熨1—2小时,每日2—3次,直至病愈。
可散寒通络,行气止痛。
3、热熨疗法:葱白100克,食盐500克,先将食盐放锅内炸花为度,纳入葱白拌匀,用毛巾包好,趁热敷脐上。
热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每日1—2次,连续2—3天。
可温阳散寒。
4、填脐疗法:吴萸适量,研为细末,米醋少许调为稀糊状,外敷肚脐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2—3次。
可行气消肿。
5、熨脐疗法:小茴香、艾叶、枳壳、陈皮、花椒各等量。
将诸药择净,水煎取汁,取敷料2—3块浸透药液,趁热熨脐,外盖塑料薄膜,冷则更换,每日2—3次,每次30—50分钟,连续2—3天。
可温中行气,消胀除满。
五大疗法助你治疗肠梗阻肠梗阻病因繁多,病情复杂,对不同类型的肠梗阻还要依据病因、部位、程度等选择具体疗法。
在这里小编要为大家推荐的治疗肠梗阻的方法用五个字来概括就是“针、摩、颠、摇、打”。
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肠梗阻的偏方疗法一、针:即针刺疗法身体上可选针刺穴位有:双侧足三里、双侧内关或透外关;配穴有双侧天枢、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胃、小肠、大肠;配穴有肝、脾、胆、胰、耳中、神门、缘中、皮质下等。
分型辨治肠梗阻
分型辨治肠梗阻关键词分型辨治肠梗阻中药内服灌肠病案体会1 分型辨治1.1 气滞型:腹痛阵作或持续胀痛,恶心,呕吐,无排便及排气,肠音亢进或消失,腹软,苔薄腻,脉眩。
调味承气汤加减:川厚朴10g,炒莱菔子30g(布包煎),枳壳10g,生大黄10g(后下),芒硝10g(冲服),制香附10g,甘草10g。
1.2 瘀阻型:腹痛剧烈,腹部中度膨胀,可见明显肠型,并有明显的定位性压痛、反跳痛和轻度肌紧张,可扪及包块,伴有胸闷气促,呕吐,无大便,不排气,发热,小便黄赤,舌质红,甚者青紫,苔黄腻,脉弦数或洪数。
辨证为瘀血阻滞,肠气不调。
治宜破瘀通腑。
方用桃核承气汤加味:炒莱菔子30g(布包煎),桃仁泥10g,川厚朴10g,枳实15g,生大黄10g(后下),芒硝10g(冲服),郁李仁泥10g,枳壳10g。
1.3 疽结:脘腹胀痛,痞满,腹胀如鼓,全腹巨痛,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呕吐剧烈,呕出血性液体,且伴见发热,烦躁,自汗,肢冷,口干舌燥,苔厚腻,脉沉细而数。
辨证为燥屎内结。
治宜通里散结。
方用大承气汤加味:川厚朴10g,炒枳实15g,大黄10g(后下),芒硝10g(冲服),炒莱菔子30g(布包煎),制香附10g,台乌10g,云木香10g,青皮10g,甘遂末1g(冲服),黑白二丑各log。
2 使用方法以上3型肠梗阻病人均可分型采取各自的方药内服,并配合煎成200ml的浓汁灌肠(方法:让病人右侧卧位,用细肛管从肛门插入乙状结肠15cm处,每分钟60滴为宜)。
3 典型病案范某,男,农民,35岁,3天前因天气暑热1次吃下3斤西瓜,夜间乘凉至12点,次日突发腹痛、腹胀,小便不畅,大便不通,遂抬至我所就诊。
症见舌苔厚腻,脉洪数,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听诊:肠鸣音消失,呕吐等症。
诊断为急性肠梗阻。
处方内服和中药灌肠相结合。
方药:炒莱菔子30g(布包煎),川厚朴10g,牵牛子10g,甘遂末1g(冲服),生大黄(后下),姜半夏10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梗阻中药方剂
【辨证】脾胃肠通降失权,中阳受阻,运化失司。
【治法】温阳运脾,通降逐积。
【方名】温阳通痹汤。
【组成】附子9克,炒山楂9克,细辛6克,大黄15克,代赭石30克,莱菔子(炒)30克,枳壳12克,川朴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剂,胃肠减压后服。
粘连性肠梗阻中药方剂
正常字体放大字体
【辨证】阳明腑实,气机痞塞,血行瘀滞与糟粕互结。
【治法】理气活血,通腑散结。
【方名】防粘连汤。
【组成】乌药12克,川楝子12克,厚朴9克,元胡9克,当归12克,赤芍9克,枳壳9克,炒莱菔子12克,大黄15克(后下),芒硝6克(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严凤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