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建筑调研报告样本
徽派建筑的历史渊源与维护现状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徽派建筑的历史渊源与维护现状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徽派建筑保卫队组长:张倩组员:张治灿、钱晓蔚、沈嘉艳一、活动时间:7月16日—7月17二、活动地点: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三、活动背景意义:本人是此次关于徽派建筑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的组织者,我就读于工程管理专业,虽是归于经贸管理学院,但是我们的课程很多都是建工学院的课程,工程结构、材料,房屋建筑等课程也都有学习,对于我们来说,建筑是很亲切的一件事物,因此不自觉地就会对不同的建筑产生兴趣,也会想了解建筑的前世今生。
而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流行在古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江西省婺源县)以及泛徽州地区(浙江淳安、江西浮梁)。
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
而我们选择了安徽宏村是因为宏村从1986年开始维护,2011年被誉为5A级风景旅游区,安徽黟县西递、宏村两处古民居以其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上第一次把民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维护现状良好,对我们了解徽派建筑十分有帮助。
徽派建筑有三大特色雕刻:木雕、砖雕、石雕。
每一件雕刻品都工艺精湛,造型独特,是不可多得的佳品。
四大雕可以说是宏村的祖传工艺,家家都有人会竹雕、木雕,我们有幸在调研过程中目了雕刻的全过程。
之所以要提到雕刻,是因为雕刻是徽派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徽派建筑的特色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主题构件、装饰艺术及徽州三雕。
具体将在调研内容中详细叙述。
四、出发前活动安排:7月10日从学校出发,预计中午12点左右能到达安徽宏村。
找到预订的旅馆之后稍作休整后对整个宏村进行总体的考察,了解地形及著名景点分布等。
晚上讨论确定具体的实践方案。
第二天对宏村的现有建筑,各种保存下来的木雕,石雕,砖雕进行实地了解,拍摄。
采访村民,了解我们已设定的需要了解的一些问题。
第三天找到当地的旅游局了解我们已设定需要了解的一些问题。
五、活动实际进行情况:由于组员的实时冲突,我们的活动时间推迟至7月16日。
徽派建筑的认识实践报告
徽派建筑的认识实践报告一、徽派建筑概述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的流派,主要分布于安徽省南部的黄山、歙县、祁门等地区。
徽派建筑以黟县为中心,向外辐射,形成了以黟县为核心的徽州文化圈。
徽派建筑融合了儒、道、佛三家文化精髓,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被誉为"中国古建筑活着的化石"。
二、徽派建筑的特色1. 建筑布局巧妙徽派建筑遵循"前庑后院、左右厢房"的格局,庭院错落有致,错综复杂。
建筑群落紧凑而不失疏朗,体现出高超的空间组织能力。
2. 木作工艺精湛徽派建筑广泛运用了楹、枋、斗拱等木作构件,工艺精湛,体现了中国传统木工技术的最高成就。
徽派建筑的木雕艺术更是令人赞叹,栩栩如生,精雕细琢。
3. 装饰艺术丰富多彩徽派建筑的装饰艺术十分丰富,包括木雕、石雕、砖雕、彩绘等,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图案,充满了诗情画意。
4. 因地制宜、与自然和谐相处徽派建筑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材料,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理念。
三、徽派建筑的价值徽派建筑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重要载体。
它凝聚了中国人的智慧结晶和审美情趣,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保护和弘扬徽派建筑,对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四、徽派建筑的保护与传承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徽派建筑价值的重新认识,徽派建筑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由于自然风化、人为破坏等原因,徽派建筑仍面临着严峻的保护形势。
我们应该加大保护力度,完善保护机制,并将徽派建筑的精华予以传承和发展,使之永续绵延。
徽派建筑调研报告
徽派建筑调研报告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在徽州地区尤为盛行,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了解徽派建筑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我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并撰写了以下报告。
徽派建筑起源于明代,兴盛于清代。
徽派建筑以徽州古建筑为代表,包括宅院、庙宇、祠堂、城楼、弄堂等各种建筑类型。
这些建筑均沿袭了古代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和风格,同时又融入了徽州地区的地理、气候和文化特点。
徽派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注重整体布局和精心设计。
徽派建筑的宅院通常由门楼、正厅、正殿、偏厅和后花园等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严格按照传统的规划布局,形成了一种和谐而有序的空间结构。
同时,徽派建筑注重细节和装饰,门楼、窗棂、檐口等处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和图案,彰显了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徽派建筑的内部也充满了文化和艺术的氛围。
徽派建筑的居室布局合理,充分利用了光线和视线的效果,营造出舒适而宜人的居住环境。
居室内的家具、摆设和壁画都精心选材、制作,体现了徽派文化的独特之美。
此外,徽派建筑还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建筑材料的选取。
徽派建筑的外墙通常采用红色、白色和黑色的涂料,呈现出富丽堂皇的效果,同时也能够抵御风雨和日晒。
建筑材料方面,徽派建筑主要使用土、木、石等传统的建筑材料,保留了传统建筑的质朴和古朴之美。
在我调研的过程中,我发现徽派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风格,更是文化的载体和人们的精神家园。
徽派建筑承载了徽州人民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表达。
通过研究徽派建筑,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总而言之,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徽派建筑的调研,我对其发展历程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传统建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徽派建筑的独特之美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珍惜和传承。
徽州建筑调研报告
徽州建筑调研报告标题:徽州建筑调研报告引言:徽州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历史价值。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徽州建筑的特点、保护现状及挑战,并探讨其对现代建筑发展的启示。
一、徽州建筑特点:徽州建筑以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民居为主,其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 建筑结构独特:徽派建筑注重布局对称、五进院落,多为单进四合院,器物的常用材料是青砖、灰瓦和木材。
房屋采用木石结构相结合的方法,使得房屋坚固耐用,并能有效抵御火灾的侵袭。
2. 装饰精美:徽派建筑装饰独特,以雕刻为主。
门、窗、梁、柱、檐等都精细雕刻,花纹繁复而精巧,富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3. 空间布局合理:徽派建筑强调空间的使用与私密性。
有前后大院的分割,分为内外两个区域,每个区域有各自的功能,如前院用作迎宾和商业活动,后院用作居住和家庭祭祀。
二、保护现状及挑战:徽州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受到了国家级和省级的保护。
然而,仍然面临以下挑战:1. 建筑物老化:受到环境自然腐蚀和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徽派建筑中许多建筑物已有几百年历史,损坏严重且亟待修复。
2. 土地利用与开发压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徽州地区城市化建设的需要,导致了对徽派建筑修复、拆迁以及新建等问题的思考和权衡。
3. 传统手工艺人才匮乏:徽州建筑的修复和保护需要大量的传统手工艺人员,但这一人才队伍正逐渐消失,难以传承。
三、对现代建筑发展的启示:徽派建筑的特点和精髓对现代建筑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1. 尊重传统:现代建筑可以从徽派建筑中吸取灵感,保持传统建筑的形式和风格,注重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2. 结合当地特色和需求:徽派建筑充分发挥了当地环境的特色,也满足了人们对于居住和生活的需求,现代建筑应结合当地的文化和地理环境,实现与当地的和谐共存。
3. 传承与创新:徽派建筑通过创新传统手工艺,实现了建筑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现代建筑应注重创新,同时传承和尊重传统建筑文化。
徽派建筑调研报告
徽派建筑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徽派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备受关注。
然而,由于徽派建筑的特殊性,对其进行深入调研成为必要的工作。
本报告旨在对徽派建筑进行系统性调研,全面了解其历史背景、特点及现状,为传承与保护徽派建筑文化提供参考。
二、调研目的1. 研究徽派建筑的历史渊源,探索其形成与发展的原因;2. 分析徽派建筑的特点和风格,了解其与其他地方建筑的差异;3. 调查徽派建筑现状,了解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4. 探讨传承与发展徽派建筑文化的可行性,提出相关建议。
三、调研方法1. 文献资料收集:搜集相关专业书籍、学术期刊及文献资料,深入了解徽派建筑的相关信息;2. 实地调查:选择徽派建筑集中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历史建筑群、样式和现状;3. 专家访谈: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访谈,获取权威观点和建议;4. 参观交流:参观徽派建筑的保护与修缮项目,与相关从业者进行交流。
四、调研结果1. 徽派建筑的历史渊源:徽派建筑起源于安徽,兴盛于明清时期,以徽州为中心,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2. 徽派建筑的特点和风格:徽派建筑注重形式美学,以宏伟壮丽、完美对称、精雕细琢的特点著称;同时,其注重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现着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与工艺;3. 徽派建筑的现状:部分徽派建筑面临严峻的保护与修缮问题,存在着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和社会失衡等因素的影响;4. 徽派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保护与传承徽派建筑文化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通过合理规划和创新性的利用措施,将徽派建筑文化传承给后代。
五、调研建议1. 加强徽派建筑的保护意识,制定相关保护政策和规划;2. 加强徽派建筑的修缮工作,注重修缮材料和技艺的传承;3. 挖掘徽派建筑的文化内涵,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徽派建筑的认知;4. 促进徽派建筑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拓展其功能和利用途径。
六、结论徽派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渊源和建筑风格。
徽派建筑调查报告
徽派建筑调查报告徽派建筑调查报告一、前言调查时间:8.24下午调查地点:安徽省黄山市屯溪老街调查方法:实地考察、网上查阅调查内容:屯溪老街座落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北面依山,南面傍水,全长1272米,精华部分853米,宽5至8米。
包括1条直街、3条横街和18条小巷,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的整个街巷,呈鱼骨架形分布,西部狭窄、东部较宽。
因屯溪老街坐落在横江、率水和新安江三江汇流之处,所以又被称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也是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屯溪老街与北京国子监街、苏州平江路一同当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在屯溪老街我们主要参观了具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典型特色的徽派建筑,品尝了看着恐怖吃着香软的安徽特色小吃毛豆腐,品茗了安徽著名的黄山毛峰以及贡菊茶。
“不吃汪一挑,白走老街这一遭”,这句话就是形容赫赫有名的主人公汪一挑馄饨的,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品尝就在外面留了影,也是留下了一点遗憾。
调查目的:1、能够加深对徽派建筑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知识的理解2、建立人文旅游资源的一般思路和方法3、能够对老街人文旅游资源背景进行分析指导老师:王瑾老师、刘佳雪老师、余子萍老师、孙景荣老师徽派建筑之安徽屯溪老街概述:区域位置:屯溪老街座落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北面依山,南面傍水,全长1272米,精华部分853米,宽5至8米。
坐落在横江、新安江、率水三江汇流之处。
历史:清朝初期,老街发展到,清末,屯溪茶商崛起,屯溪绿茶外销兴盛,茶号林立,茶工云集,各类商号相继开放,街道逐渐从八家栈逐渐像东延伸,形成老街。
民国时期,屯溪老街曾名中山正街,已有沪杭大商埠会。
新中国成立后改为人民路,1985年定名老街。
建筑:老街建筑保持着传统的徽州古建筑风格大都为二层,属典型的下店上房。
老街的整体建筑具有宋代徽派居民的风格与特征,因而屯溪老街又被称为宋街。
徽派建筑的认识实践报告
徽派建筑的认识实践报告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深受人们喜爱和推崇。
关于古徽州地区徽派建筑文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古徽州地区徽派建筑文化的调查报告人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百姓,而一个地方的地理环境,人文风俗等又孕育一方建筑,像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等等,可以说,建筑是研究一个地方风俗文化的不可忽视的着手点。
根据老师要求,我选择对古徽州地区的徽派建筑文化展开调查研究活动。
一:调查背景及动机徽州,古称新安,自秦置郡县以来,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
而这里所说的古徽州地区主要包括现今的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江西省婺源县等等,在古徽州大地上,明、清古居民建筑总计7000栋,明清古村落大致有100多处。
可以说,只要一提起关于古徽州的风俗文化则其极具有特色的徽派建筑则是不得不提的。
说到徽派建筑则就不得不溯本逐源了。
徽州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深厚,虽然山奇水秀,气候湿润温暖,物产丰富,但土地有限,村落密集度大,农民生活困难。
而古徽州又盛产木材、茶叶、蚕丝。
因此,生活逼迫得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求衣食于四方”,到外边去发展。
一些人从经营木材、茶叶、蚕丝、米发展到经营盐,很快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富户。
这些徽商致富以后,为光宗耀祖,显赫一方,于是大兴土木,扩建庄园。
也就是这些著名的徽商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徽州民居,进而逐渐发展直至成为一极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
二:问题的提出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
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堂、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
在徽州地区现今尚有大量徽派古建遗存,散落在徽州大大小小的村落中,吸引着海内外无数的游客纷至沓来。
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是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砖雕、石雕、木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徽派建筑调研报告
徽派建筑调研报告《徽派建筑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徽派建筑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为了深入了解徽派建筑的历史、特点以及保护与传承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徽派建筑的调研。
二、调研内容1. 历史渊源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我们了解到徽派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
徽派建筑以其特有的布局、结构风格和装饰艺术而闻名,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瑰宝。
2. 特点与风格徽派建筑在建筑布局、结构风格、装饰艺术等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
其建筑布局注重空间的分割和利用,风格上注重对称、均衡和雕刻工艺。
3. 保护与传承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徽派建筑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保护不力、传承困难等问题。
我们调研了一些徽派建筑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并与相关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到目前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三、调研成果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徽派建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了其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同时也了解到了目前在徽派建筑保护与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了针对性的提出了建议和解决方案。
四、结论和建议在调研结束后,我们认为应加大对徽派建筑的保护力度,加强传承与宣传,提升人们对徽派建筑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同时,也应加强徽派建筑的研究与开发,推动其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使其独特的魅力得以传承与发扬。
五、展望希望通过本次调研,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徽派建筑的关注,加大对徽派建筑的保护力度,促进其传承和发展,使其在当代社会得以重视和发展。
同时,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徽派建筑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做出一定的贡献。
以上即是我们对徽派建筑的调研报告,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徽派建筑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为其发展壮大而努力。
徽派建筑研究报告
徽派建筑研究报告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其独特的风格特点而著名。
徽派建筑起源于明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成为明清时期徽派文化的代表。
下面是关于徽派建筑研究的报告。
徽派建筑最初出现在安徽省黄山一带,并迅速传播到江苏、浙江等地。
徽派建筑的风格独特,以庙宇、宅院和园林为主要建筑类型。
其建筑风格兼具北方宫殿式建筑和南方园林式建筑的特点,是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创新。
徽派建筑注重整体布局和细节设计。
整体布局讲究对称和对角线,建筑物以中轴线为基准,左右对称排列。
整体布局严谨有序,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在空间上的完美协调。
细节设计非常精细,包括屋瓦、雕梁画栋、门窗等,每一个细节都注重形式和意境的统一。
徽派建筑的特点还表现在材料选择和施工技术上。
徽派建筑选用上等材料,如青砖、花岗岩等,以确保建筑的质量和耐久性。
施工技术讲究精细和精确,在木结构和砖石建筑中尤为突出。
其中,徽派建筑的斗拱技术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它通过合理的构造和技术手法,使建筑物更加稳固和美观。
徽派建筑也注重环境与建筑的融合。
徽派建筑通常建在山水之间,充分利用山川的优美景色。
建筑物通过布局和景观设计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使整个建筑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这也是徽派建筑与其他建筑流派的重要区别之一。
徽派建筑的研究对于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
通过研究徽派建筑,我们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和体味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同时也能够为当代建筑的设计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总之,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
徽派建筑的研究对于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徽派建筑,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传承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也能够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发扬中国建筑的优秀传统。
微派建筑艺术考察报告
首先,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微派建筑作为一 种独特的文化景观和旅游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 的关注和重视。许多微派建筑被列为文物保护单
位或旅游景点,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此外,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文化交流的加强,微 派建筑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国际友人的关注和喜爱。 一些国际游客来到中国后,将微派建筑的独特风 格和文化内涵带回到自己的国家,进一步促进了
微派建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挑战与对策
在传承和发展微派建筑艺术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保护与开发的平 衡问题、技艺传承的断层问题、市场需求的适应性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制定保护规划和政策:政府应制定相关保护规划和政策,加强对微派建筑的保 护和传承工作的指导和支持
微派建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12
微派建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微派建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微派建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 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多方面的
努力和合作
微派建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传承方式与途径
微派建筑艺术的传承方式有多种,包括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学校教育等。家族传承是指 通过家族中的长辈或长辈的指导,将微派建筑技艺传承给下一代。师徒传承则是师傅将自 己的技艺传授给徒弟,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和实践。学校教育则是在一些建筑专业院 校中开设相关课程,将微派建筑技艺传授给学生 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社会组织和机构来推动微派建筑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例如,成立微 派建筑保护协会、举办微派建筑文化展览、开展微派建筑技艺培训等
11
案例分析:以某地微派建筑为例
案例分析:以某地微派建筑为例
为了更好地说明微派 建筑艺术在当代的实 践与价值,我们可以 以某地的微派建筑为
例进行深入分析
徽派建筑研究报告
徽派建筑研究报告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代表性风格,起源于明代后期安徽地区,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和演变形成独特的风格特色。
徽派建筑具有严谨的结构、精美的装饰和富有艺术性的设计,被誉为中国建筑艺术宝库之一。
一、徽派建筑的特点1. 精巧纤细的结构:徽派建筑注重规划和结构的严谨性,以"一庭两厅三楼"的平面布局为主,建筑各部分严格按照比例和对称的原则布置,构建出精致而稳定的建筑形象。
2. 独特的装饰风格:徽派建筑在建筑内外都注重装饰和雕刻,常用的装饰元素包括人物雕塑、花草纹样、楼梯扶手等,这些装饰元素富有民族特色,且形式独特、精美细致。
3. 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徽派建筑除了注重建筑本身的形式美,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建筑中常常会融入诗词、书法和传统意象等,表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活的美好愿景。
二、徽派建筑的代表作品1. 安徽古城建筑群:包括黟县古城、宣城古城等,这些城市保存了大量的徽派建筑,是了解徽派建筑风格的重要场所。
2. 庐州庙会旧址:位于安徽合肥,是一个保存完整的徽派建筑群落,其中的徽州古街和庙会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 安庆古建筑群:包括伏岳山、长江大桥、宏村等,这些建筑具有典型的徽派风格,是徽派建筑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三、徽派建筑的影响和价值1. 影响中国传统建筑:徽派建筑的设计理念和装饰风格对后来的中国传统建筑起到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徽派建筑通过其独特的设计和精美的装饰,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卓越成就,成为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3. 北方与南方建筑风格的结合:徽派建筑通过北方与南方建筑风格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重要风格,其精巧的结构、独特的装饰风格以及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了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
徽派建筑的代表作品和影响价值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保护。
徽派建筑调研报告样本
徽派建筑调研报告一、概述二、徽式古民居特点(一)枕山环水(二)讲求美学意蕴(三)内部构造别有洞天(四)细部构造特点三、古祠堂特点四、古牌坊特点五、结束语前言1、报告目的全面了解徽式建筑的风格和细部特点。
2、编制时间5月23日- 5月26日编制人: 学号: 班级:3、资料来源1) 特色建筑网站2) 相关建筑书籍3) 实地考察一、概述徽式建筑是徽州的一大标志, 至今还保存着数量惊人的古建筑, 蔚为壮观;民居精致, 祠堂高矗, 牌坊肃穆, ……在经历了许多人为破坏和岁月打磨后, 幸存的徽州古建筑淡定地矗立着, 展现的是惊心动魄的沧桑和精神意蕴的恒久。
徽式建筑主要流布于古徽州的”一府六县”, 及其周边的一些地方, 如现在的黄山市黄山区、宣城市的旌德县、池州市的石台县、附近的泾县、青阳等地, 另外如江苏的扬州, 金陵, 浙江的杭州, 金华, 江西的婺源、景德镇等地也受古徽州建筑之风吹拂。
如今留存下来的徽式建筑, 大多是明清时期的, 相对而言, 在装饰上, 明代的古建筑崇尚简洁明快, 而清代的讲究精细繁复。
古老的徽州建筑, 不但具有使用功能、旅游开发价值, 还具有历史、文化、科技研究价值, 以及审美和收藏价值。
徽式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 古代徽州建筑在成型的过程中, 受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 显示出较鲜明的区域特色, 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宗祠、牌坊等建筑实物中。
徽式建筑不论是在村镇规划构思, 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 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 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二、徽式古民居特点(一) 枕山环水徽州古民居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演变和多少代人的努力, 终于形成了民居星罗棋布、村落远近相望的景象。
其规模之盛, 风格之突出, 品味之高, 是中国其它地方所难以媲美的。
徽州古民居的整体选址讲究因地制宜, 依山傍水。
徽派建筑调研报告
徽派建筑调研报告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之一,出现在安徽省的徽州地区。
徽派建筑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精美的施工工艺让人们赞叹不已。
本文将对徽派建筑进行调研,以深入了解其特点和价值。
徽派建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对称与平衡。
徽派建筑在平面布局上追求对称,建筑的各个部分都能够相互呼应,形成和谐的整体。
二是注重隐藏。
徽派建筑在外部看似简单朴素,但内部却隐藏着别有深意的精美装饰,给人以惊喜和欣喜。
三是注重细节。
徽派建筑在建筑构件的设计和装饰上注重细节,每一个细小的装饰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从而使建筑更加精致和美观。
徽派建筑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历史价值。
徽派建筑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记忆,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徽派建筑,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美学观念。
二是艺术价值。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精美的施工工艺,成为传世之作,给后人带来了无穷的艺术享受。
三是文化价值。
徽派建筑代表了安徽地区的历史文化,它是徽州地区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调研过程中,我参观了徽派建筑代表性建筑——宏村。
宏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景观设计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宏村的建筑都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它们的布局和形式都符合徽派建筑的特点。
建筑的外观朴素简单,但内部却装饰精美,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彰显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
同时,宏村的景观设计也体现了徽派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建筑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给人一种和谐统一的感觉。
通过调研,我深刻地认识到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徽派建筑不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珍贵遗产,也是我们珍视和保护的重要文化资源。
我们应该加强对徽派建筑的保护和传承,使其继续在当代社会中发挥其价值和作用。
同时,我们也应该通过研究和推广徽派建筑,为人们提供更多了解和欣赏这一传统建筑风格的机会,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于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派建筑的简单调查报告(最终版)
关于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派建筑的简单调查报告(最终版)第一篇:关于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派建筑的简单调查报告(最终版)关于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派建筑的调查报告调查目标:了解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派建筑及环境特点、背景文化。
调查时间:2015年4月3日至2015年5月3日。
调查对象:安徽省黟县境内东北部的宏村及东南部的西递古建筑及周边环境。
调查方式:实地考察、访谈调查、文献调查。
一、前言古建筑反映了国家历史的辉煌,表现了过去中国的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
它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载体,是启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的实物,是研究历史的实物例证;也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新建筑设计和新艺术创作的重要借鉴。
因此,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让我们在享受物质愉悦的同时,不得不对古代文明进行回望与借鉴,寻回失落的精神家园,并创造出新生命、新的文化可借鉴的资源。
所以,为认识和了解古建筑特色及周边环境,深刻感受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在古建筑中的体现,也为提高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我对皖南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派建筑进行了考察调研。
二、正文1、基本概况:西递、宏村两处古民居位于皖南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拥有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和工艺精湛的徽派“三雕”,以传统风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西递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南部,取村中三条溪水东向西流之意,又因位于徽州府之西,曾设“铺递所”,故改名西递。
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至今已近960余年历史。
其四面环山,两条溪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整个村庄呈“船形”。
村中一条主道贯穿东西,与两条沿溪道路构成村庄主要骨架。
保存有124幢完好的明清建筑,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宏村位于黟县县城东北部,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年),村庄呈“牛形”状,整个村庄从高处看,宛如一头斜卧山前溪边的青牛。
巍峨苍翠的雷岗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庞大的牛躯。
徽派建筑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徽派建筑之旅一、实习背景与目的作为一名建筑专业的学生,我深知实践对于理论学习的的重要性。
此次徽派建筑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深入了解徽派建筑的风格特点、构造技艺以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地考察在实习期间,我们团队赴徽派建筑的代表性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参观了徽州古城、宏村、西递等著名景点。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详细了解了徽派建筑的外观风貌、内部结构、装饰艺术等方面的特点。
2. 资料搜集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我们通过查阅相关书籍、论文和网络资料,对徽派建筑的历史背景、发展演变、建筑技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3. 分析与讨论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就徽派建筑的特点、价值及其对现代建筑的启示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与当地居民、导游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以期更全面地了解徽派建筑。
三、实习成果与反思1. 成果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徽派建筑的特点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徽派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
其外观风貌独特,讲究对称、和谐、平衡,装饰艺术精美,体现了徽州文化的精髓。
在建筑技艺方面,徽派建筑擅长运用雕刻、彩绘等手法,使建筑充满艺术气息。
2. 实习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不仅提升了专业素养,还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借鉴徽派建筑的优秀元素,为现代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实习总结此次徽派建筑实习,让我们亲身体验到了徽派建筑的魅力,对徽派建筑的风格特点、构造技艺和文化内涵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对于我们今后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传承和发扬徽派建筑文化而努力。
徽派建筑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为了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拓宽专业知识领域,提高实践能力,我于2023年暑期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徽派建筑实习。
此次实习在安徽黄山进行,主要参观了徽州地区的古民居、祠堂、牌坊等代表性建筑,并与当地工匠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二、实习内容1. 实地考察在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徽州地区的多座古建筑,包括民居、祠堂、牌坊等。
通过实地观察,我了解到徽派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1)民居:徽派民居以“三合院”和“四合院”为主,布局紧凑,注重空间利用。
建筑外观简洁大方,黑瓦白墙,马头墙翘起,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2)祠堂:徽派祠堂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常以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
祠堂内部布局严谨,体现了家族的尊卑秩序。
(3)牌坊:徽派牌坊造型独特,气势雄伟,常以石雕、木雕为装饰,寓意吉祥如意。
2. 工匠访谈在实习期间,我有幸与当地工匠进行了交流。
他们向我详细介绍了徽派建筑的建造工艺、装饰手法以及历史渊源。
(1)建造工艺:徽派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采用“抬梁式”木构架结构。
工匠们精湛的技艺使得建筑既坚固耐用,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装饰手法:徽派建筑在装饰方面独具特色,砖雕、木雕、石雕等工艺运用广泛。
工匠们巧妙地将寓意吉祥的图案融入建筑之中,使得建筑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3)历史渊源:徽派建筑源于徽州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
古代徽州人注重风水,追求和谐共生,因此徽派建筑在选址、布局、装饰等方面都体现了这一理念。
三、实习收获通过此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徽派建筑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以下是我的一些收获:1. 了解了徽派建筑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 学会了如何观察、分析建筑,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3. 了解了徽派建筑的建造工艺和装饰手法,为今后的建筑设计工作积累了经验。
4.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
四、实习总结此次徽派建筑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田野考察徽派建筑报告实践报告
田野考察徽派建筑报告实践报告徽派建筑就像一幅古老又迷人的画,一直吸引着我。
这次去田野考察徽派建筑,可真是一次超有趣的经历呢。
我们一到那些有徽派建筑的地方,就像走进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徽派建筑最显眼的就是那白墙黑瓦啦。
墙白得像雪一样,瓦黑得像夜晚的天空。
比如说,我看到一个老房子,那白色的墙上有一点斑驳,就像一位老爷爷脸上的皱纹,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黑色的瓦片层层叠叠,就像鱼鳞一样整齐排列着。
徽派建筑的大门也很有特色。
大门周围有很多精美的雕刻。
我看到一个大门,上面刻着好多花朵和小动物呢。
花朵刻得好像能闻到香味,小动物刻得就像要跑出来一样。
有一只小蝴蝶,翅膀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感觉只要风一吹,它就会扑闪着翅膀飞走啦。
这让我想到了,以前的工匠叔叔们得多细心、多有耐心才能做出这么美的雕刻呀。
再走进院子里,有个大大的天井。
这个天井可神奇了,下雨的时候,雨水就会顺着屋檐流到天井里。
那滴答滴答的声音,就像在演奏一场美妙的音乐会。
我站在天井下面,感觉雨滴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在我身边跳舞。
而且天井还能让屋子里很亮堂,阳光会洒进来,把整个院子照得暖暖的。
徽派建筑的房子还有高高的马头墙。
这些马头墙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哦。
听当地的爷爷说,以前要是有一家着火了,马头墙就能挡住火势,不让火蔓延到隔壁家呢。
马头墙的形状就像马头,一排排的,看起来特别威风。
就像一群骏马在守护着房子。
走在这些徽派建筑中间,我还听到了很多关于它们的故事。
有一个老奶奶告诉我,她的祖祖辈辈都住在这样的房子里,这里面有着一代又一代的回忆。
她小时候就在院子里和小伙伴们玩耍,在天井旁边听长辈讲故事。
这些故事让徽派建筑变得更加有温度了。
这次田野考察徽派建筑,我学到了好多东西。
我知道了徽派建筑不仅仅是房子,它们是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的。
它们就像一个个宝藏,等着我们去发现、去了解。
我希望更多的小伙伴也能去看看徽派建筑,感受它们的美。
徽州民居调研报告范文
徽州民居调研报告范文徽州民居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徽州民居是我国古代民居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徽州民居的建筑特点、文化传承和社会功能,为保护和传承徽州民居文化做出贡献。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考察:选择徽州地区的几个典型村落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民居的建筑布局、材料和手工艺等方面的特点。
2. 采访调查:与当地村民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徽州民居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徽州民居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看法。
三、调研结果1. 建筑特点徽州民居一般呈四合院式布局,有“一天门、两天门、三天门”之分。
建筑采用抬梁、彩画、雕花等技法,形成独特的装饰风格。
墙壁多用黑灰色砖瓦,色彩素净典雅;檐下挂有灯笼,增添了古朴和雅致的氛围。
2. 文化传承徽州民居是徽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民居内部,一般设有神龛、祖先堂等祭祀空间,体现了尊神和祖先崇拜的传统观念。
此外,徽州民居还承载了丰富的艺术文化,例如壁画、雕塑等,展现了徽派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3. 社会功能徽州民居不仅是人们居住的场所,更是社会交往的重要空间。
民居内常有庭院和客堂,用于接待客人和举行各种仪式活动。
民居周围还有街巷和楼台等公共空间,供社区居民聚会、休憩和交流互动。
徽州民居的社会功能使得村落成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组织单位。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1. 徽州民居作为传统建筑的代表,应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徽州民居的保护力度,推动其列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 同时,应加强对徽州民居的科学研究和宣传推广,提高公众对徽州民居文化的认知度和传承意识。
可以设立徽派建筑研究中心,开展相关研究和培训活动。
3. 做好徽州村落的整体规划和维护工作,注重保护和发展村落的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五、调研体会通过对徽州民居的实地调研,我深刻感受到徽州民居建筑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也更加确信了对徽州民居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徽派建筑调研报告
徽派建筑调研报告一、概述二、徽式古民居特点(一)枕山环水(二)讲求美学意蕴(三)内部构造别有洞天(四)细部构造特点三、古祠堂特点四、古牌坊特点五、结束语前言1.报告目的全面了解徽式建筑的风格和细部特点。
2.编制时间2023年5月23日-2023年5月26日编制人: 学号: 班级:3.资料来源1) 特色建筑网站2) 相关建筑书籍3)实地考察一、概述徽式建筑是徽州的一大标志, 至今还保存着数量惊人的古建筑, 蔚为壮观;民居精致, 祠堂高矗, 牌坊肃穆, ……在经历了许多人为破坏和岁月打磨后, 幸存的徽州古建筑淡定地耸立着, 展现的是惊心动魄的沧桑和精神意蕴的恒久。
徽式建筑重要流布于古徽州的“一府六县”, 及其周边的一些地方, 如现在的黄山市黄山区、宣城市的旌德县、池州市的石台县、附近的泾县、青阳等地, 此外如江苏的扬州, 金陵, 浙江的杭州, 金华, 江西的婺源、景德镇等地也受古徽州建筑之风吹拂。
如今留存下来的徽式建筑, 大多是明清时期的, 相对而言, 在装饰上, 明代的古建筑崇尚简洁明快, 而清代的讲究精细繁复。
古老的徽州建筑, 不仅具有使用功能、旅游开发价值, 还具有历史、文化、科技研究价值, 以及审美和收藏价值。
徽式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 古代徽州建筑在成型的过程中, 受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 显示出较鲜明的区域特色, 它的工艺特性和造型风格重要体现在民居、宗祠、牌坊等建筑实物中。
徽式建筑不管是在村镇规划构思, 还是平面及空间解决、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都充足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 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 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二、徽式古民居特点(一) 枕山环水徽州古民居通过上千年的发展演变和多少代人的努力, 终于形成了民居星罗棋布、村落远近相望的景象。
其规模之盛, 风格之突出, 品味之高, 是中国其他地方所难以媲美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派建筑调研报告概述二、徽式古民居特点(―)枕山环水(二)讲求美学意蕴(三)内部构造别有洞天(四)细部构造特点三、古祠堂特点四、古牌坊特点五、结束语前言1、报告目的全廂了解徽式建筑的风格和细部特点。
2、编制时间5月23 B-5月26日编制人:学号:班级:3.资料来源1)特色建筑网站2)相关建筑书籍3)实地考察—、概述徽式建筑杲徽州的一大标志,至今还保存着数量惊人的古建筑,蔚为壮观;民居精致,祠堂高,牌坊肃穆, 在经历了许多人为破坏和岁月打磨后,幸存的徽州古建筑淡定地立着,展现的是惊心动魄的沧桑和精神意蕴的恒久。
徽式建筑主要流布于古徽州的”一府六县”,及其周边的一些地方,如现在的黄山市黄山区、宣城市的旌德县、池州市的石台县、附近的泾县、青阳等地,另外如江苏的扬州,金陵,浙江的杭州,金华,江西的婺源、景德镇等地也受古徽州建筑之风吹拂。
如今留存下来的徽式建筑,大多杲明清时期的,相对而言,在装饰上, 明代的古建筑崇尚简洁明快,而清代的讲究精细繁复。
古老的徽州建筑,不但具有使用功能、旅游开发价值,还具有历史.文化、科技研究价值,以及审美和收藏价值。
徽式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古代徽州建筑在成型的过程中,受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显示出较鲜明的区域特色,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宗祠、牌坊等建筑实物中。
徽式建筑不论杲在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二、徽式古民居特点(―)枕UJ环水徽州古民居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演变和多少代人的努力,终于形成了民居星罗棋布、村落远近相望的景象。
其规模之盛,风格之突出,品味之高,是中国其它地方所难以媲美的。
■选 小1傍 匚丘笞(I 朝 又不能幵门见山,故在房屋等建筑的门外或门内建造一堵上雕有 吉祥花鸟、灵兽等寄托着人们一些愿望的照壁,以起到挡风、遮 蔽视线的作用。
(-)讲求美学意蕴徽州古民居杲点.线、直的巧妙组合,黛瓦、粉壁.马头墙 是徽州古民居外造型的三大特征,除此之外在一些大的民居建筑 上,还采用了大屋顶脊吻,除了装饰需要,还附会了不少神话传说。
徽州古民居在整体色彩效果上,以黑、白、灰的层次变化,组 成统一的建筑色调。
砌筑外墙的主要材料为砖,表廂涂抹白石灰, 盖瓦主要为小青瓦,经过风雨的侵蚀,白色外墙慢慢变成了灰色, 青色小瓦也变得墨黑起来,无形中增添了岁月的沧桑感。
在材质选 择上,不论是普通民宅,还是富豪大院,一律凸显材质的自然美。
徽州古民居还具有独特的造型美。
徽州古民居普遍以高大的外 墙围合起来,采用硬UJ 做法,马头墙高出屋脊,依循屋顶坡度层层 跌落,呈现水平阶梯形状,也有马头墙中间高两头低,露出双坡屋 脊的,半掩半映,半藏半露,呈折线变化。
徽州古民居高筑外墙的做法,既是出于美观装饰的需要,以打 破一般墙壁的单调,也是出于实际功效考虑,像马头墙高于房顶, 而且其为砖石所制,可预防邻家失火,殃及自身或者是”火烧连营”; 镶嵌在高墙上的小窗户,徽州古民居的整体 址讲究因地制宜,依山 水。
具体到各个居所则又 究枕山、环水、面屏、 阳,但受风水意识的影 徽州民居虽然枕山环水,既减弱了从高处泻落的光线,又有着防盗和安全上的考虑,使盗贼上下无落脚之处。
徽州古民居的正立廂设计,渗透了中国传统美学观念,强调左右对称。
正面墙呈水平直线,或者杲两侧高墙向中心逐渐递降,形成”井□”,这样一来不但有利于房屋内部的通风、采光需要,而且比较自然地将人的视线聚集在正门入□处,从而形成建筑的局部趣味中心。
徽州古民居的门分为大门、侧门、角门、后门、券门等,其中与墙体有关系的可分为高墙门、低墙门等。
其中高墙门以门头为装饰重点,形成了简易的或者复杂的门楼装饰,在实用功能上, 门楼主要是防止雨水顺墙而下溅到门上。
徽州建筑门楼可大致分为门罩式、牌楼式、八字门楼式三类。
在外部空间形态上, 错的街巷也为徽州古民 增添了美学意蕴。
街巷 具有的立体空间,是单 居之间,以及与其它建 联系的无形纽带,曲曲 纵横交错、相互勾连,的民居、村落,编织成 色的迷宫,使得身在其 产生出多种感受和观赏情趣。
徽州古民居在形式、构造和装饰上,有开有合,黑白相间,虚实 有致,错综变化,体现了传统美学的诸多原则。
但从号一方面说,徽 州古民居在建筑构造上也有着它的不足之处,比如它从总体上的 封闭,缺乏以人为本的观念;结构莫测高深之中忽略了人本身,对 人个性有一种压抑感。
(三)内部构造别有洞天徽州古民居的平⑥格局,有”凹”型、H 型、回字形、日子 型等几种类型,而其内部为楼房形式,从建筑学的一般角度来说, 其基本组成单元有天井、厅堂、厢房、槁扇.庭院等。
徽州民居往往在进门之后便是天井,其由正房与辅屋围合而成, 为进深较浅的窄条形空间,天井具有通风、采光.排水、遮阳、 交通等多项功能。
下雨的时候,雨水从”四角的天空”飞流而下,经过天井四周的水枫流入阴沟,这就是有名的”四水归堂”说法。
纵横交 居群落 及其所 个古民 筑之间 折折、 把徽州 形形色 中的人徽州古民居的厅堂,一般有正厅和内厅之分,正厅也就是主厅、活、子女玩乐的场所,内厅家具陈设和正厅差不多,但显得更有生 活气息。
除了庄重而典雅的厅堂,徽州古民居内部的卧室布置也相当有 特色。
卧室一般设置在厅堂的两侧,即厢房,卧室内除了柜子、梳 妆台、桌、凳等外,最主要的就是床了。
徽州古床中雕琢最为精 美的当属清代的了,在装饰上运用有描金.廉漆、镶螺钿等工艺。
徽州古民居室内的桶扇,又称”格子门”,是室内分隔的主要建 筑构件。
在整体上,桶扇的高度主要取决于地袱至桁下皮距离,其 宽由幵间或进深的宽度来决定。
在装饰上崇尚本色,绝少用五色勾 画,也不施裸漆。
徽州人家的庭院内,往往置有石桌石凳,掘有水井鱼池,栽植过 目花卉,甚至叠山造泉,安置漏窗等,可谓巧夺天工,充满情调。
(四)、细部构造特点【高墙深宅】徽派建筑结构方式。
徽州有许多古民居,四周均用高 墙围起,谓之”封火墙”,远望似一座座古堡,房屋除大门外,只开 少数小窗,采光主要靠天井。
这种居宅往往很深,进门为前庭,中 设天井,后设厅堂,一般住人。
厅堂后用中门隔开,设一堂二卧室。
堂室后又是一道封火墙,靠墙设外厅,是亲朋聚会、弈、吟诗作画,进行品茗对 礼仪活 动的庄重场所;内厅 厅之后,也有称为后 是接待亲友和日常 务的地方,主要是妇位于正 厅的, 处理家 孺生天井,两旁建厢房。
这是第一进。
第二进的结构为一脊分两堂,前后两天井,中有隔扇,有卧室四间, 堂室两个。
第三进,第四进或者往后的更多进,结构大抵相同。
这种深宅里居住的都是一个家族。
随着子孙的繁衍,房子也就一进一逬地套建起来,故房子大者有”三十六天井,七十二槛窗”之说。
—般杲一个支系住一进。
门一闭,各家各户独立过日子;门一开,一个大门出入,一个祖宗牌下祭祀。
它生动地体现了古徽州聚族而居的民风。
这种高墙深宅的建筑,千丁之族未尝散居的民风,在国内是罕见的。
【过街楼】徽派建筑格式。
又称”骑楼”。
一般建在正厅之外的街道上空,依托街道或巷弄两旁屋墙,架木铺设楼板筑成, 颇为雅致。
楼一般高约2米,长3-5米,宽4 — 5米不等。
纵向街道两侧,楼的下半段砖墙砌在楼板上,上半段为可装可拆的槽板。
过街楼在形制上属大屋的附属建筑,起点缀群居作用。
每逢红白喜事, 拆下过街楼上段墙板,由喇叭鼓手立楼上奏曲,主人在屋内可依据过街楼上吹奏的不同曲牌,得知客人的身份,确定迎接礼仪。
【火巷】徽派建筑格式。
一般设置于较大的宅居之内,宽敞深长。
其功用主要是防火,故称火巷。
也作居室通道。
【马头墙】徽派建筑格式。
指高于两山墙屋⑥的墙垣。
徽州旧时建筑应村落房屋密集防火,防风之需,在居宅的两山墙顶部砌筑有高出屋面的”封火墙”。
因形似马头,故称”马头墙”。
其构造:随屋面坡度层层迭落,以斜坡长度定为若干档,墙顶挑三线排権砖,上覆以小青瓦,并在每只垛头顶端安装搏风板(金花板)。
其上安各种苏样”座头”,有” 鹊尾式”,”印斗式”,”坐吻式”等数种。
”鹊尾式”即雕凿一似喜鹊尾巴的砖做为座头。
”印斗式”即由窑烧制有”田”字纹的形似方斗之砖,但在印斗托的处理上又有”坐斗”与”挑斗”两种做法。
”坐吻式”杲由窑烧”吻兽”构件安在座头上,常见有哺鸡,鳌鱼,天狗等兽类。
【大屋脊吻】徽派建筑格式。
指徽派大型屋脊脊吻装饰件。
徽州古建的词堂,庙宇,府宅等大型建筑,沿袭《宋营造法》官式作法,采用大屋顶脊吻,有正吻,蹲脊兽,垂脊吻,角俄兽, 套罢等。
造型与官式作法有所区别,属徽派特色。
【照壁】设在中国传统建筑房屋门外或门内一堵独立的墙,杲受风水意识影响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
【天井】徽派建筑格式。
徽州民居除少数”暗三间”外,绝大多数房屋都没有”天井”。
三间屋天井设在厅前,四合屋天井设在厅中。
这种设计使得屋内光线充分,空气流通,但冬天冷,雨天潮。
天井的设计同徽州的经很大关系,经商讳财源外流,而屋前脊的雨水不外,顺视纳入天名日:”四水到四水归明堂”,图个财不外流的吉利。
【大厅式】徽派建筑结构方式。
大厅为明厅,三间敞开,有用活动 隔扇封闭,便于冬季使用。
一般大厅设两廊,面对天井。
也有正中 入□设屏门,日常从屏门两侧出入,遇有礼节性活动,则由屏门中 门出入。
大厅的变化式有时有边门人口,天井下方设客房,招待来 客居住,或者由正门人□设两厢房。
大厅在徽州住宅中主要用于礼 节性活动,如迎接贵宾,办理婚丧大礼等,平时也作为起居活动场 所,是整套住宅的主体部分。
【穿堂式】徽派建筑结构方式。
又名 回厅。
穿堂的位置在大厅背后,与大厅紧连,是大厅进入内室的过 渡建筑。
【格窗】徽派建筑格式。
徽州民居沿天井一周回廊采用木 格窗间隔空间,其功能有采光,通风,防尘,保温,分割室内外空间 等作用。
格窗由外框料,条环板,裙板,格芯条组成,主要形式有方 形(方格,方胜,斜方块,席纹等),圆形(圆镜,月牙,古钱,扇面等), 字形(十字,亚字,田字,工字等),什锦(花草,动物,器物,图腾等)。
格窗图案多采用暗喻和谐音的方式表现吉祥的寓意,如”平安如 意”用花瓶与如意图案组成谐音表示;”福寿双全”用寿桃与佛手 图案表示;”四季平安”是花瓶上插月季花;”五谷丰登”用谷穗,蜜 蜂,灯笼组合;”福禄寿”用蝙幅,鹿,桃表示等。
格窗还采用蒙纱 绸绢,糊彩纸,编竹帘等方法,增加室内透光。
【美人靠】徽派建筑 格式。
对徽州民宅楼上天井四周设置靠椅的雅称。
徽州古民宅往往 将楼上作为日常的主要栖息和活动场所,古代女子轻易不能下楼 外出,只能倚靠在天井四周的椅子上遥望外面的世界,或窥视楼下 迎来送往的应酬,故雅称此椅为”美人靠二此椅靠背外突,超出天 井四周的栏板,临空悬置,故又称”飞来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