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产业结构理论的演变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ppt课件
散
效
应
主导产业能够诱发新的经济活动或派生
新的产业部门,甚至为下一个重要的主
导产业建立起新的平台。
ppt课件.
12
罗斯托根据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将 经济成长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
1.传统社会 2.为“起飞”创造前提 3.起飞阶段 4.成熟挺进阶段 5.高额大众消费阶段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ppt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件.
3
• 二、斯密顺序
• 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中,斯密从资本要素投向的角度,对产业 结构变革的历史顺序做出了精辟论述: “按照事物的自然趋势,进步社会的资本, 首先大部分投在农业上,其次投在工业上, 最后投在国际贸易上”。斯密认为,随着 社会的进步,资本投入将向农业——工 业——贸易业的顺序变更,是一个自然规 律。
ppt课件.
2
• 配第定律:
• 产业不同,其收入也不同, 这种产业间的相对“收入差” 推动劳动力由低收入产业向 高收入产业转移,劳动力就 业层次的提高,使人均国民 收入增加,进而使农业份额 下降。这种关于产业的相对 “收入差”推动劳动力就业 结构变化的论断,在经济学 说史上被称为“配第定律”。
ppt课件.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ppt课件.
1
产业结构理论
• 一、配第定律
❖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配第 早在17世纪就第一次发现了世界各国国民 收入水平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其关键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同。
• 他在著名的《政治算术》一书中描述了不 同产业之间的收入差异,并将这种差异与 劳动力就业结构联系起来。
ppt课件.
14
钱纳里将制造业的发展分为三个发展时期,按 不同时期分为三个不同类型的产业
产业结构演变ppt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Βιβλιοθήκη 03 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更加紧密,形成产业链上下游 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产业融合与跨界发展
信息技术与各产业加 速融合,推动产业转 型升级。
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 不断涌现,为产业发 展注入新的活力。
跨界融合成为新的发 展趋势,不同产业之 间的界限逐渐模糊。
05
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 与现状
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
总结词
以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工业化程 度较低。
详细描述
农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工 业化进程尚未开始或刚刚起步。农业 为国民经济提供基础产品,但经济附 加值较低。
工业主导型
总结词
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重工业占据较大比重。
详细描述
工业成为国家经济的主导力量,重工业占据较大比重,轻工业和农业逐渐从属于重工业的发展。工业为国家经济 增长提供动力,但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逐渐显现。
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总结词
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升 级,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详细描述
加强科技创新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掌握核心 技术,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 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
产业结构演变表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 升级,即从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 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 转变。
产业结构演变的重要性
产业结构演变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能够推动经济增长、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就业和改善人民 生活水平。
产业结构演变也是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转型和升级的关键,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具 有重要意义。
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规律
28.8
1963 8.4
51.0 40.6
意大利 1940-42 22.4
43.6
34
1951-52 20.2
36.0
43.8
1963-67 13.7
47.9
38.4
美国 1919-29 11.2
41.3
47.5
1953 5.9
48.4 45.7
1963-67 3.3
44.3
52.4
美国第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和 劳动力的变化
第三次产业 25 38 47 52
74 34 31 59 65
• 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 • 水平的提高, • 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 • 移动; • 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 • 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 • 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变动趋势是第一次产 • 业的劳动力将减少,第二次、第三次产 • 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GDP在300~2000美元)
• 4、工业化后期: • 第三产业占有支配地位(人均GDP在
2000~4000美元) • 5、后工业化时期: • 产业知识化成为主要特征,
• 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其主要标志有两 个:
• (1)知识型企业发展迅速; • (2)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越来
越大
(二)从主导产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转换过程来 看P181-182
构的演进与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二者有 什么对应关系?
三、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考察
(一)配第——克拉克定理 1、三个前提条件 • (1)以若干国家按时间序列发生的变化为
依据。 • (2)以劳动力作为考察经济发展的指标 • (3)使用的产业分类方法是三次产业分类
产业结构理论概述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发展模式
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有一定规律的,在发 展的总体趋势上呈现出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 演进的过程。然而,从发展轨迹上看,各国 的产业结构由于其起飞的端点和生存的环境 不同,所选择的发展道路也是有所差别的。
一、平衡增长模式和非平衡增长模式
是从资源配置的倾斜角度对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式
进行的归纳。
1、平衡增长理论
平衡增长理论,基本主张:发展中国家为了摆脱
贫困,应在国民经济的各产业进行全面的、大规模的 投资,以各产业的平衡增长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国 民经济的发展。 代表人物:罗森斯坦•罗丹和纳克斯。
罗森斯坦•罗丹认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工 业化的主要障碍是资本的不足,由于资本的 供给、储蓄和市场需求的“不可分性”,小 规模投资不可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因而应实 行“大推进”战略,在各个部门都进行大量 的投资,使各部门一起发展,形成相互依赖、 互为市场的局面。
三、进口替代发展模式和出口导向发展模式 是从产业发展和国际贸易间的关系角度 描述产业结构的发展轨迹的。
1、进口替代发展模式
指工业后发国家为了实现本国的工业化, 在一些产业领域采取鼓励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 产品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政策,以支持本国 相应产业发展的模式。
2、出口导向发展模式 指工业后发国家为了实现本国经济的 增长,支持和鼓励国内产业,以国际市场 需求为导向而进行发展的模式。 特点:具有小国特点的国家更易获得成功; 一般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一般能使这些 国家的经济获得较快的发展,产业结构得到 较快的提升。
一是从“质”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产业间技术经济联 系与联系方式及其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揭示经济 发展过程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起主导或支柱 地位的产业部门的不断替代的规律及其相应的“结 构”效益,从而形成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 二是从“量”的角度,静态地研究和分析一定时期内产 业间联系与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即产 业间“投入”与“产出”的量的比例关系,从而形成 产业关联理论。
世界产业结构的演变
世界产业结构的演变一、世界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一)产业结构的定义产业结构即产业间的关系结构,反映一个国家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趋势。
它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各产业间在生产规模上的比例关系:二是各产业间以投入产出为基本内容的关联关系,以此分析产业结构优化组合带来的经济效益,这种关联关系侧重反映产业结构的质的特点。
合理而先进的产业结构能使资源的配置更加有效,供求关系更加均衡,经济发展更加健康。
(二)世界产业结构的划分1、马克思的二大部类2、农轻重划分法3、三次产业划分法(三)世界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1、循序渐进规律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人均国民收人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然后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次产业转移。
2、演变加速规律产业变化每一次变革所需的时间都在缩短,呈现出加速的趋势。
3、优化升级规律在产业生产要素构成上,体现为以劳动密集型、资本或资源密集产业为主导逐步向以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导演变;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则经历轻工业化、重化工业化、高度加工化、知识技术集约化四个阶段;从产业产出效果上看,体现为由生产低附加值产品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转变。
(四)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的动因1.科技革命的推动2.社会需求层次提升的牵引人类的消费需求结构阶段性、层次性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农产品、食品-日用工业消费品-耐用消费品、服务)(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现代服务业)3.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五)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的特征1、产业结构软化趋势明显。
2.信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3.跨国公司是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二、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模式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至少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一是以区域支柱产业的更替为主要特征的,另一种则是以专业化成长为主要特征。
专业化产业模式不同阶段的主要特征区域产业结构演变模式比较三、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一)佩蒂—克拉克定理(劳动力)是科林·克拉克(C.G. Clark)于1940年在威廉·佩蒂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
第7章第2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机制、演进理论
(资料来源: Bergman E F, Renwick W H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y: Pe3o2ple, Places, and Environment. New Jersey :Prentice-Hall,Inc,1999.447)
(二)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图 区域产业结构示意图
4
一、区域产业分类
(一)三次产业分类法(克拉克(C.G.Clark)产业分类)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二)产业功能分类
根据各个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分为主导产业、关 联产业、基础产业
(三)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
根据产业对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划分的产业类型。 例如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
支柱产业—延长其生命力
➢ 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护。同时,要积极采用新的技术改造 支柱产业,使它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防止它过早地出 现衰退而限制了区域经济增长。
22
三、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一)区域产业结构演进机制 ➢ 1、市场机制 ➢ 2、政府干预
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引导和 推动着区域产业结构不断地发生变化。
环保产业,重点产业等
14
二、区域产业结构模式
区域产业结构模式代表了区域内各产业之间的典型 组合方式。
此处主要介绍以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 性产业所构建的区域产业结构模式。
15
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的区域产业结构
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的组织核心。 关联产业的配套就是根据主导产业来合理规划、促进其相关产
(2)重要性——这类产业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发展 为新的主导产业。
《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产业经济学2.课程英文名称:Industry Economics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4.课程学时:总学时345.学??? 分:26.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学、发展经济学等7.适用专业:经济学专业、国际贸易专业8.课程负责人:张小兰二、课程性质与地位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中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管理的经济理论,是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中观”经济学,是国际上公认的相对独立的新兴应用经济学科,是经济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它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和产业管理与政策理论等主要内容,揭示了产业发展,组织变化和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它概括和总结了世界各国产业发展实践的经验。
对于一国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组织重构和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与优化升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产业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科,特别强调其应用性。
本学科的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了解产业经济学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学会运用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深入研究国内外产业经济领域中的新现象、新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政府政策部门、企业决策机构、科学研究机构以及高等教育教学部门培养研究型、创新型和决策型人才。
四、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本课程是我国经济学门类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
它是含原有的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运输经济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经济学科。
并且,在局部领域,本课程与西方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以及发展经济学有不同程度交叉。
因而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加强这些学科之间知识的融会贯通。
五、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课堂教学(34学时,讲授内容依课堂进度会有所微调,另每章均配有各种形式的案例以辅助课堂教学)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4课时本章主要讲解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过程,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介绍主要研究方法,并明确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和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理论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理论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理论一、引言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经济部门的组合,包括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
产业结构的演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技术进步、经济全球化、消费需求变化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的理论,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二、产业结构演变的背景1. 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结构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旧产业逐渐被替代。
例如,自动化技术的引入使得许多传统制造业的劳动力需求减少,而高科技产业则得到了迅猛发展。
2.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国际贸易的增加和跨国公司的崛起。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竞争日益激烈,这导致了分工的深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些低附加值的产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而高附加值的产业则集中在技术先进的国家。
3. 消费需求变化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生产加工型产业逐渐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服务业的需求则逐渐增加。
例如,餐饮、旅游和娱乐等服务业蓬勃发展,成为了一些国家的支柱产业。
三、产业结构演变的理论解释1. Lewis模型Lewis模型是经济学家亚瑟·刘易斯提出的,解释了农业向工业转变的过程。
根据该模型,当农业劳动力的资本边际产出递减到零时,农业劳动力将转移到非农部门。
这种结构性转变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整体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表现。
2. 克鲁格曼模型克鲁格曼模型是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提出的,主要用于解释产业的空间分布。
根据该模型,产业的空间分布取决于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市场规模等因素。
高附加值的产业往往集中在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而低附加值的产业则分布在边远地区。
3. 西奥多模型西奥多模型是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提出的,解释了服务业在经济中的不断扩大。
根据该模型,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对服务业的需求将逐渐增加。
《产业结构演变》课件
总结词:产业结构演变是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一定的规律性,如配第-克拉克定律和库兹涅茨法则等。
详细描述:产业结构演变是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配第-克拉克定律和库兹涅茨法则。配第-克拉克定律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向第三产业转移。库兹涅茨法则则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比重会逐渐下降,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会逐渐上升。此外,还有其他的规律性趋势,如技术进步和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等。
发展中国家教训
感谢观看
THANKS
绿色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绿色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绿色化。
服务业是指那些为生产和生活提供非物质性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如商贸流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旅游休闲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业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了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同时,服务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VS
人工智能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人类的智能行为和思维过程,实现人机交互和智能决策的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总结词: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包括技术进步、市场需求、资源禀赋、政策法规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产业结构的演变。
世界产业结构演变历程
02
总结词
机械化、蒸汽动力、工厂制度
详细描述
6-产业结构理论
2016/12/16
25
二、形成与发展——(一)历史背景
★ “个量分析”——“总量分析”(两个端点的连线上)
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中观层次——产业层次。
★产业分析理论相继问世:
* “产业关联理论”——以产业部门之间关系结构为对 象,以各产业部门之间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所发生 的投入与产出量化关系为研究领域;
(一)传统经济增长理论
亚当· 斯密、李嘉图等人的古典经济理论没有把部门之 间的资源流动等诸多结构变化当作经济增长的重要因 素,因而排斥结构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2016/12/16
49
(一)传统经济增长理论
哈罗德和多马在古典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吸收了凯恩 斯的思想,发展了经济增长理论,为经济增长理论的 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这一经济增长模型也没有将 技术进步因素和结构变化因素考虑进去,从而也排斥 了结构因素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43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规律
一、演变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
二、演变的一般趋势
三、演变规律的理论考察
2016/12/16
44
一、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
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会导致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
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也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
2016/12/16
45
2016/12/16
2016/12/16
33
二、形成与发展——(二)形成与发展
★里昂惕夫,1941年对美国的经济结构进行了深入和
系统的分析。《1919—1929年美国经济结构》是产 业结构理论的经典之作。
★克拉克,1940年《经济发展条件》,总结出了劳动
力在三次产业中的结构变化与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
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
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各阶段是难以逾越的,但各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缩短。从演进角度看,后一阶段产业的发展是以前一阶段产业充分发展为基础的:只有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充分发展,第二产业的轻纺产业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只有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才具有成熟条件和坚实的基础。
从产业结构演进的顺序看
1957年,克拉克在第三版《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明确地将产业结构划分为三大部门。
以农业为主,畜牧业、游牧业、狩猎业、林业、渔业等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以制造业为主,包括矿业
服务性产业
建筑业、运输业和通讯、商业、金融、军队、律师业等
*
(三)中外三大产业划分的异同
建筑业、运输业和通讯、商业、金融、军队、律师业等
*
第一节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产出结构 作为资源转换系统的产业结构的产出所构成的比例关系,就是所谓的产出结构,常见的产出结构,是以产值(增加值)为计量单位的。因此,通常也称其为产值结构。 劳动力结构 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一个比劳动力结构更为全面地反映投入要素结构的表象,但在现实中,资本结构的使用率反而不及劳动力结构。 需求结构
这些经济学家和学者对产业结构的研究从最初的实证分析逐步转到理论研究方面,促进了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
1941年在《国民收入及其构成》一书中阐述了国民收入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重要联系: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的部门结构将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发生变化;劳动收入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趋于上升,财产收入的比重趋于下降;政府消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趋于上升,个人消费比重趋于下降。
*
*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
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 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以农业为主导、轻纺工业为主导、原料工业和燃料动力工业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导、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导、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主导、信息产业为主导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其独特的规律。
产业结构概述
主导产业:在产业结构系统中处于带头地位;在很 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模式。
支柱产业:在产业结构系统的总产出中占较大份额 的产业。
基础产业:在产业结构系统中为其它产业的发展提 供基本条件的产业。
瓶颈产业:产业结构系统中的短线产业,它使产业 结构系统的综合产出能力受到了限制。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其演进 的一般规律
我国目前三次产业划分的具体标准为:
➢第一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 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 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 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 和地质勘探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等。
2、生产结构分类法
(1)两大部类分类法
社会的总产品,从而社会的总生产,分成两大部类: ➢I、生产资料:具有必须进入或至少能够进入生产 消费的形式的商品。 ➢Ⅱ、消费资料:具有进入资本家阶级或工人阶级的 个人消费的形式的商品。
(2)农轻重产业分类法
是将经济活动中的物质生产部门分成农业、轻 工业、重工业三大部门。 ➢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 ➢轻工业包括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印刷、家 具、制革等工业部门; ➢重工业包括冶炼、钢铁、煤炭、电力、石油、化 工、机械等工业部门。
产业结构理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得到了较快的 发展。这一时期对产业结构理论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 代表人物包括里昂惕夫、库兹涅茨、刘易斯、赫希曼、 罗斯托、钱纳里、霍夫曼等。
三、产业的分类方法
1、三次产业分类法
1935年由费希尔首次提出,后来克拉克继承和发 展了他的理论,建立了产业分类及统计体系。 ➢第一产业是指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产业 ➢第二产业是指加工取自自然界产品的产业 ➢第三产业是建立在第一、二产业基础上的非物质生 产部门
产业结构理论演变课件
国际经济合作
合作基础
产业结构理论为国际经济合作提供了理 论基础,有助于各国在产业结构调整中 寻找共同点和合作基础。
VS
合作模式
通过产业结构理论的指导,各国可以探索 更加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实现互利共 赢的局面。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产业结构理论演变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产业结构理论概述 • 古典产业结构理论 • 新古典产业结构理论 • 新兴古典产业结构理论 • 现代产业结构理论
01
产业结构理论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产业结构理论是研究产业之间相互关 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
概念
产业结构理论主要关注产业间的比例 关系、产业组织结构、产业关联度、 产业竞争力等方面,旨在揭示产业发 展的内在规律和趋势。
02
古典产业结构理论
亚当·斯密理论
总结词
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认为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详细描述
亚当·斯密认为,通过劳动分工,每个工人可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从而提高技能和生产效率。分工使得生产 过程变得更加专业化,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亚当·斯密还强调了市场的作用,认为市场能够 自动调节供求关系,使经济达到均衡状态。
资源最优配置理论
1
资源最优配置理论是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另一个核 心理论,它研究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和最优 配置。
2
资源最优配置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 下,资源的配置能够达到最优状态,从而实现社 会福利的最大化。
3
资源最优配置理论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 指导意义,它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支持。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概要PPT课件
(三)配第一一克拉克定理的结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在经济上变得更为先进,从事农业的人数相对于从事 制造业的人数趋于下降,进而从事制造业的人数相对于从事服务业的人数趋于 下降。”
随着经济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 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 移动。
经济总量规模越大,分工专业化程度越高,产业门类越齐全, 产业结构越复杂
需求因素
包括需求总量和结构。总量方面与产业结构规模成正相关
供给因素
包括自然资源要素供给,资本投入要素供给,人力资源要素 供给和生产技术要素供给
科学技术因素、制度因素、社会因素、国际因素
2.1古典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1 配第定理
英国的经济学家威廉·配第1691年出版《政治算术》 “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 对各个产业收入不同的描述,揭示了产业间收入相对差距的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一、产业结构概述
1.1产业结构类型 1.2产业结构形成机理 1.3产业结构影响因素
二、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1 2.2新古典理论 2.3现代理论
1.1、产业结构类型
➢ 1 产业结构的概念 产业结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以国民经济
为整体,以某种标志将国民经济划分为若干个产业, 从而形成的产业之间的关系。
3、服务业部门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的发展趋势是大 体不便或略有上升,但相比之下,服务业部门吸收劳 动力的能力却是显而易见的,它所占的劳动力比重呈 显著的上升趋势。这也说明服务业的部门劳动生产率 不高。
3、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
将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展到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 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和计量模型 101个国家在1950—1970年间统计资料 得出“标准结构”,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经济 结构标准数值 1986年《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进一步发展 了“发展类型”理论和方法 主要思想:经济发展中资本与劳动的替代弹性是不变的, 从而发展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学说。指出,经济发 展中产业结构会发生变化,对外贸易中初级产业出口将 会减少,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2、罗斯托 主导产业转换理论 认为,不论在任何时期,甚至在一个已经成熟并继续成长的经济中, 前进冲击力之所以能够保持,是由于为数有限的主要部门(即主导 部门)迅速扩大的结果,而且这些部门的扩大又产生了具有重要意 义的对其他产业部门的作用
3、产品循环发展论
描述的是欧美工业发达国家产业发展模式 雷蒙德· 弗农,1966年《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
1.2产业结构形成机理
1 产业结构演进的市场机制
主张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 认为应减少政府干预
2 产业结构演进的政府调控
指中央政府从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出发,为从总体 上及时、有效地协调产业结构所运用的一切宏观经济杠 杆、产业政策的总称
1.3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因素
4、霍夫曼定理
对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演变规律作了权威性的 研究 在1931年出版的《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中, 提出了衡量经济发展的标准。后被称为霍夫曼系 数或霍夫曼工业化法则 霍夫曼系数=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资本品工业的 净产值 霍夫曼定理: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 降的。
四个阶段
Hale Waihona Puke 消费品工业在制造业占主导2、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
纳克斯,1953年《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 供给方面: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 入 需求方面: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诱惑-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 产出-低收入 主张均衡发展策略,打破恶性循环
2、非均衡发展论
理论可追溯到亚当· 斯密。
英国的经济学家威廉· 配第1691年出版《政治算术》 “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 对各个产业收入不同的描述,揭示了产业间收入相对差距的 规律性
产业结构演变与发展
朝阳产业 夕阳产业
优点:有利于了解影响产业变化的因素,有利于 准确掌握产业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从而提前制定 相关调整或预防的政策。
路漫漫其悠远
8、标准产业分类法
联合国1971年版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将“全部经济活动”分 为10个大项,在每个大项下面分成若干中项,每个中项下面 分成若干小项,最后将小项分解成若干细项等。
路漫漫其悠远
1、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
❖分类标准:以产品的最终用途不同划分 ❖内容:第一部类:生产资料部门(专门生产生产 资料的部门,来满足社会生产消费的需要) ❖第二部类:消费资料部门(专门生产生活资料的 部门,来满足社会消费的需要) ❖优点:揭示了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时两大部类产 业间的实物和价值构成的比例平衡关系,是研究社 会再生产过程的理论基础。 ❖缺点:覆盖面窄、实际应用困难
期 (二)成长期:1996-2003年
国内自有品牌(OBM:Own-Brand Manufacture) 通过与设计公司或海外的模块供应商合作(早期如 法国的Wavecom,韩国的Sewon、Bellwave等),在 跨国巨头统治的市场缝隙中寻找发展机会。
路漫漫其悠远
(三)成熟期: 初步成熟期:2004-2006年 成熟期产业链上各组成企业进行重新调整。 完全成熟期:2007-2012年 企业竞争将基于品牌价值、产品创新能力与服
路漫漫其悠远
(3)深入研究者:库兹涅茨
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 ) (1901-1985)
库兹涅茨在西方经济学界获得“国民生产总 值之父”的美名,其是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 家,他特别强调经验统计对经济学研究的意 义。1971年,他因在各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 势的结构分析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得了诺 贝尔经济学奖。他对产业结构方面的理论研 究成果,主要反映在《现代经济增长:速率 、结构与扩展》和《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 出和生产结构》等专著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论在任何时期,甚至在一个已经成熟并 继续成长的经济体系中,经济增长之所以 能够保持,是因为为数不多的主导部门迅 速扩大的结果,而且这种扩大又产生了具 有重要意义的对其他产业部门的作用,即 产生了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
(八)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钱纳里从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考察了制 造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动, 揭示了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原因,即产业 间存在着产业关联效应,为了解制造业内部 的结构变动趋势奠定了基础。
一、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 内在联系
(一)传统经济增长理论
库兹涅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
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
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
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
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 • • • •
古典增长理论:g=s / k 新古典增长理论:Q=f(K.L.t) 新增长理论 制度学派
(二)配第—克拉克定律 • 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 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 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
(三)库兹涅茨 1.从产值看,农业部门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 值中的比重趋于下降,工业部门的产值在 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趋于上升,服务业 部门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没有 明显的变化; 2.从劳动力看,农业部门劳动力在总劳动力 中的比重趋于下降,工业部门劳动力在总 劳动力中的比重在一些国家显著上升,而 在另一些国家则保持稳定
第七章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第一节 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规律 第二节 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产业结构的涵义
产业结构是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 包括产业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 例关系。
第一节
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规律
一、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 二、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 三、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考察
一、供给因素
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 人口因素 技术进步 资金供应状况 商品供应状况 环境因素
二、需求因素
消费需求:人口的增加、人均收入水平、个人消费
结构、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比例、消费和投资的比例
投资需求:
三、国际贸易 四、国际投资 五、其他因素
思考题
• • • • 1、你如何理解产业结构的基本涵义? 2、简述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3、简述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 4.有人说,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排斥结构因 素。你对此有何看法?为什么? • 5、产业结构演进有哪些规律性?
(九)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对工业化问题进行了 许多富有开创性的研究,提出了被称为 “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的工业化阶段 理论。根据霍夫曼比例,即消费品工业净 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把工业 化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
第二节
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一、供给因素 二、需求因素 三、国际贸易因素 四、国际投资因素 五、其他因素
后 工 业 化 时 期
(二)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
以农业为主导 轻纺工业为主导 以基础工业为中心的重化工业为主导 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导 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 第三产业为主导 信息产业为主导
(三)从三大产业的内在变动来看 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沿着以第一产业为 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第三产业 为主导的方向发展的。 • 在第一产业内部:粗放型农业→集约型 农业→绿色及生态农业
பைடு நூலகம்
• (六)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 在产业链中必然存在一些与其前项产业和 后项产业在投入产出关系中关联系数较大 的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对其前后项产 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可以促进或带动 其后项产业的发展,因而主导产业应选择 关联强度高的产业。
(七)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 成长阶段论 《非共产党宣言》 传统社会阶段 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 起飞阶段 向成熟推进阶段 高额大众消费阶段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 在第二产业内部: 1、轻纺工业→基础工业→加工型工业 2、从资源结构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 集型→知识技术密集型 3、从市场导向看,封闭型→进口替代型 →出口导向型→市场全球化 • 在第三产业内部:传统型服务业→多元化 服务业→现代型服务业、信息产业→知识 产业。
• (四)从产业结构演进的顺序看 • 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各阶段是 难以逾越的,但各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缩 短。 • 从演进角度看,后一阶段产业的发展是以 前一阶段产业充分发展为基础的。
• (五)从资源结构来看 • 产业结构的演变经历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 →资本密集型产业→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的演变。 • (六)从市场导向来看 • 产业结构的演变经历了由封闭型→进口替 代型→出口导向型→市场全球化的演变。
三、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考察
(一)赤松要雁行形态理论 第一阶段:从研究开发新产品到国内市场形成 第二阶段:从国内市场饱和到产品出口,开拓国 际市场 第三阶段:从国外市场形成到输出技术调和设备, 就地生产和销售 第四阶段:国外生产能力形成,产品以更低价格 返销国内,迫使本国该产品减少生产,并促使新 产品的开发。
(二)经济增长的结构主义观点
经济增长是结构转变的一个方面。观点:
生产结构的变化应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资本和劳动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 较高的部门转移能够加速经济增长。
二、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
(一)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
前 工 业 化 时 期
工 业 化 初 期
工 业 化 中 期
工 业 化 后 期
• (四)里昂惕夫 • 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基础是瓦尔拉的 一般均衡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资本主义 经济通过供求关系和价格波动,可以自动 地均衡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引入投入产出 分析之后,以分工与协作、生产劳动与非 生产劳动、劳动价值论、社会再生产理论 为其理论基础。
• (五)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 • 刘易斯模型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不发达经济 发展,动力是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