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职统计基础知识第二章测试题(财经类)会计
2024年统计师之中级统计相关知识通关试题库(有答案)
2024年统计师之中级统计相关知识通关试题库(有答案)单选题(共200题)1、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 )两个方面。
A.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B.会计核算和参与经济决策C.会计核算和预测经济前景D.会计核算和评价经营业绩【答案】 A2、落在某一分类数据每一类别或组中的数据个数称为()。
A.频数B.频率C.频数分布表D.累积频数【答案】 A3、下列选项中,应当计入生产成本的是( )。
A.制造费用B.销售费用C.管理费用D.财务费用【答案】 A4、一般而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D.以上均不是【答案】 A5、采用四项移动平均来测定某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则移动平均后的序列比原有序列()。
A.首尾各少1项数值B.首尾各少2项数值C.首尾各少3项数值D.首尾各少5项数值【答案】 B6、下列项目中在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不是直接根据总账可以余额填列的是()。
A.交易性金融资产B.应付职工薪酬C.递延所得税资产D.固定资产【答案】 D7、在抽样推断中,需要推断的总体参数是一个()。
A.统计量B.已知的量C.随机变量D.未知的量【答案】 D8、下列关于定期清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定期清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定期清查的目的在于保证会计报表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B.定期清查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C.在更换财产物资保管和出纳人员时必须进行定期清查D.定期清查一般是年末进行全面清查,季末、月末进行局部清查【答案】 C9、已获利息倍数计算公式为( )A.已获利息倍数=利润÷利息费用B.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C.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后利润÷利息费用D.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答案】 B10、菲利普斯曲线想要表达的基本含义是()。
最新中职统计与统计实务期终考试试题(1)(财经类)会计
《统计与统计实务》题一、单项选择题1.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 B )。
A.该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C.该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2.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D )。
A.身高 B.工资C.年龄 D.文化程度3.统计的认识过程是( D )。
A.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B.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C.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再到定量认识D.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4.统计调查有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之分,它们划分的标志是( D )。
A.是否进行登记、计量B.是否按期填写调查表C.是否制订调查方案D.是否对所有组成总体的单位进行逐一调查5.全面调查是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逐一的调查,因此,下述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B )。
A.就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B.对全国的人口进行普查C.到某棉花生产地了解棉花收购情况D.抽选一部分单位对已有的资料进行复查6.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的关系是( B )。
A.二者是一致的 B.二者有时是一致的C.二者没有关系 D.调查单位大于报告单位7.统计报表报送周期不同,报表所反映的指标项目有不同的详细程度。
一般,周期越短,则报告的指标项目( C )。
A.越多 B.可能多也可能少C.越少 D.是固定的8.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D )。
A.灵活程度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C.作用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9.典型调查是从被调查对象中( D )。
A.按照随机原则选取若干单位进行调查B.按照调查目的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处于较好状态的单位进行调查C.按照随机原则选取若干具有代表|生的单位进行调查D.按照调查目的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10.下列属于专门调查的是( A )。
A.普查 B.非全面调查C.全面调查 D.专业统计报表11.下列属一次性调查的是( A )。
中职统计基础测试卷二及答案(70分题)
中职《统计基础》测试卷二及答案(7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D )。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 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2.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如果调查对象是全部工业企业,则调查单位是( C )。
A.工业企业中的职工B.每一个企业的厂长C.每一个工业企业D.企业中的每一个车间3.对某班学生按考试成绩分成五组,这种分组属于(A )。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平行分组D.并列分组4.某市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013年的108%,此指标为(D )。
A.强度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动态相对指标5.置信概率定得愈大,则置信区间相应(B )。
A.愈小B.愈大C.不变D.有效6.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5%、7%、8%,则该数列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D )。
A.5%×7%×8%B.105×107%×108%C.(5%×7%×8%)+1D.(105×107%×108%)-17.统计标志用以说明(C )。
A.总体的属性和特征B.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C.总体中各个单位共同具有的属性和特征D.总体单位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运作的结果8.某市进行一次零售食品质量与价格调查,其调查单位是(C )。
A.该市所有食品商店B.每一个食品商店C.每一种零售食品D.全部零售食品9.下列指标中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指标是(D )。
A.计划完成程度B.劳动生产率C.婴儿出生率D.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10.权数对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D )。
A.各组的权数绝对值大小B.各组的权数是否相等C.各组的变量值大小D.各组权数的比重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ABE )。
中职《统计基础》章节练习题
中职《统计基础》各章节复习题第一章概述一、名词解释:1、统计2、统计学3、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4、统计标志与指标5、变异和变量6、统计指标体系二、填空题1、构成一个统计总体必须同时具备三方面特点:、和。
2、如全国人口为总体,每个人是,每个人都有性别、年龄、民族、身高、体重等。
这里的性别、年龄、民族、身高、体重等在统计上称做。
,“年龄”是。
“16 岁”是,“性别”是,“男”、“女”是,它也是经过调查后所得到的结果。
3、统计指标由六个要素构成:①;②;③;④;⑤;⑥。
这六个要素可归结为两个组成部分:和。
4、统计指标体系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存在着确定的对应关系,可以利用来表现;另一种是指标体系是联系的指标体系。
5、变异一般描述上的变化,而变量则表示上的变化。
6、变量按其取值是否连续,可分为和。
工人数、企业数、废品数、设备数是,身高、体重、产值、利润、资金等是。
离散变量的数值一般用方法取得;连续变量的数值只能用或的方法取得。
7、变量按其所受影响因素的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产品总成本是变量,受偶然因素影响的变量是。
8、按照所采用的不同计量尺度,统计数据可以分为、和。
9、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说明的是事物的特征,通常是用来表述的,其结果均表现为类别,因而也可统称为数据或称数据。
数值型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特征,通常是用来表现的,因此也可称为数据或数据。
10、按照所采用的收集方法不同,统计数据可以分为数据和数据。
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有关的统计数据几乎都是观测数据。
自然科学领域的大多数数据都是。
11、按照被描述的现象与时间的关系不同,统计数据可以分为数据和时间数据。
2011年我国各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就是数据。
2006-2011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就是数据。
三、简答题:1、统计标志与统计指标有何区别和联系?2、统计数据如何进行分类?3、简答统计总体的特点?四、判读题1. 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统计基础知识第2章试题及答案
第2章统计设计与统计调查练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⒈统计设计⒉指标体系⒊普查⒋典型调查⒌调查对象二.填空题(0.5×40=20分)⒈统计设计按所包含的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和;按其所包含的工作阶段不同可分为和;按其所包含的时期不同可分为、、。
⒉统计指标按其反映现象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按其数据依据不同分为和按其反映总体特征的不同可分为、。
统计指标体系按其反映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按指标体系反映内容的范围不同可分为、;按指标体系的作用不同可分为、。
⒊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环节,它的基本要求是、。
⒋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不同分为和;案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和;按调查登记的时间连续与否分为、、。
⒌搜集统计数据的具体方法有、、、、等。
⒍统计调查方案的基本内容包括:⑴确定和⑵确定和⑶拟定和⑷确定、和;⑸确定和;⑹拟定等。
⒎统计调查的“调查时间”是以为标准来选取的。
⒏统计专门调查包括、、和等。
⒐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以为标准来选取的。
⒑我国进行的普查主要包括人口、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和基本单位等重要国情国力的调查,其中、、、每隔10年进行一次,分别在逢0、3、5、7的年份进行,2007年我国进行了第二次普查;普查每隔5年进行一次,且每逢1、6的年份进行。
⒒抽样调查的特点有、和等.其有、、和等优势。
⒓典型调查的方式有和等;其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较多,一般有、、等.⒔问卷总体结构及的内容包括、、。
⒕问卷问题排列顺序的规则是、、、。
⒖封闭型提问是在问卷上同时列出问题和各种备选答案,由被调查者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项或几项作答。
备选答案的类型可以归纳为、、。
⒗有机问卷的送交和回收方式很多,如通过,或通过,或由等.三。
单项选择题(1×8=8分)⒈调查我国公民银行储蓄存款情况所采用的调查方法是()①统计报表②抽样调查③重点调查④普查⑤典型调查⒉统计设计按所包含的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①前阶段设计、中间阶段设计和末阶段设计②全阶段设计和单阶段设计③长期设计、中期设计和短期设计④整体设计和专项设计⒊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①工人出勤率②工业产品总成本③职工平均工资④产品合格率⑤产品单位成本⑥劳动生产率⒋我国对市场的产品质量情况进行调查的调查方式是()①统计报表②普查③重点调查④抽样调查⑤典型调查⒌我国目前搜集重要的统计资料的主要形式是( )①统计报表②专门调查③全面调查④抽样调查⒍划分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依据是()①调查单位的多少②调查项目的多少③调查资料是否齐全④受否包括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⒎统计调查中的一次性调查是( )①至调查一次②对时点现象的非连续登记③按固定周期进行的调查④对时期现象进行的连续登记⒏统计调查的调查对象是指( )①已确定进行调查登记的全部单位的整体②被研究现象的全部单位组成的整体③在全面调查重视所研究现象的全部单位组成的整体,在非全面调查中是决定要调查登记的部分单位组成整体④所要调查的全部项目组成整体⒐一个调查单位()。
2024年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模拟测试题大全
2024年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模拟测试题大全2024年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模拟测试题01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30分,每小题1分。
)1.会计要素按照其性质可分为六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
A.营业利润B.净利润C.利润D.利润总额参考答案:C解析:六大会计要素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2.会计报告是指根据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格式,把账簿记录加工成(),提供给信息使用者,据以进行分析、预测和决策。
A.会计报表B.会计凭证C.财务指标体系D.财务说明参考答案:C解析:会计报告是指根据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格式,把账簿记录加工成财务指标体系,提供给信息使用者,据以进行分析、预测和决策。
3.会计核算指标之间的关系如下:()oA.期末余额二期初余额B.期末余额二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C.期末余额二期初余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D.期末余额二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参考答案:D解析:这是统一的关系式,不同的要素其增加可能是借方,也可能是贷方。
4.“实收资本”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股份制企业应开设()账户,主要用来核算企业实际收到投资者投入企业注册资本份额的变动情况及其结果。
A.“本金”B.“利息”C.“股本”D.“资本金”参考答案:C解析:“实收资本”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股份制企业应开设股本账户,主要用来核算企业实际收到投资者投入企业注册资本份额的变动情况及其结果。
5.根据本月的“工资结算表"企业应付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5000元。
会计分录为()o贷:应付职工薪酬5000参考答案:D解析:管理部门的耗费,无论是领用材料、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还是发工资,一律记入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的增加记入借方。
6.记账以后,如果发现账簿登记错误源自记账凭证,而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和记账方向并无错误,只是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可用()予以更正。
中职基础会计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职基础会计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1.复式记账法逐步发展成为科学的会计记账方法是在()A. 13~15世纪B. 15~20世纪C.20世纪80年代D.18~19世纪2.会计的主要计量尺度是()A. 实物量度B. 劳动量度C. 货币量度D. 实物、劳动和货币三种量度3.会计的基本职能是()A. 预测和决策B. 分析和考核C. 核算和监督D. 控制和检查4.近代会计发展成为现代会计的重要标志是()的出现。
A. 管理会计B. 财务会计C. 成本会计D. 审计学5.会计作为独立的管理职能从生产职能分离出来,大概是在()A. 原始社会末期B. 古代会计时期C. 近代会计时期D. 现代会计时期6. ()既是管理的目标,也是会计的目标。
A.提高经济效益B.记账C.算账D.报账7.明确( )是组织会计核算工作的首要前提,因为它界定了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和会计人员的责权范围。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货币计量D.会计分期8.()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按既定的经营方针和预定的经营目标会无限期地经营下去,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停产倒闭。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货币计量D.会计分期9.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来反映。
A. 任意外币B. 折算为某一特定外币C. 折算为人民币 E. 随意10.()是对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要求。
A.可靠性B.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C.实质重于形式D.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1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A.收付实现制B.权责发生制C. 现收现付制和应收应付制D. 任意12.复式记账是对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关联的账户中进行记录的一种专门方法。
A.一个B.两个C. 两个或两个以上D. 多个13.()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第一步。
中职基础会计考试题及答案
中职基础会计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 记账、算账、报账B. 预测、决策、控制C. 核算、监督D. 计划、组织、指挥2. 会计要素中的资产是指()。
A. 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B. 企业预期经济利益的总流入C. 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D. 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变动3. 会计等式是()。
A.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B. 收入-费用=利润C.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D.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4. 会计凭证的分类不包括()。
A. 原始凭证B. 记账凭证C. 汇总凭证D. 电子凭证5. 会计账簿的登记依据是()。
A. 会计报表B. 会计科目C. 会计凭证D. 会计计划6.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客观性原则B. 可比性原则C. 及时性原则D. 随意性原则7. 会计年度是指()。
A. 1月1日至12月31日B. 任意12个月C. 财政年度D. 企业自定年度8. 会计核算的货币计量假设是指()。
A. 持续经营假设B. 会计分期假设C. 货币计量假设D. 历史成本假设9. 会计报表中,利润表反映的是()。
A. 资产负债状况B. 财务状况变动C. 经营成果D. 现金流量情况10.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一般为()。
A. 5年B. 10年C. 15年D. 永久答案:1. C2. A3. A4. D5. C6. D7. A8. C9. C 10. 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2.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及时性。
()3. 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的基础,是设置账户的依据。
()4. 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法律依据,也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
()5. 会计账簿是会计核算的最终成果,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
()6. 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中职会计第二章试题及答案
中职会计第二章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 计划和决策B. 核算和监督C. 组织和领导D. 控制和协调2. 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
A.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B. 会计主体、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历史成本C.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政策、会计估计D. 会计主体、会计政策、会计估计、货币计量3. 会计要素中,属于资产的是()。
A. 应收账款B. 应付账款C. 所有者权益D. 利润4.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中,要求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这体现了()原则。
A. 客观性B. 可比性C. 重要性D. 及时性5. 会计凭证的种类包括()。
A. 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B. 原始凭证和会计账簿C. 记账凭证和会计账簿D. 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会计账簿6. 会计科目的设置应遵循()原则。
A. 合法性B. 可操作性C. 系统性D. 灵活性7. 会计账簿的种类包括()。
A. 日记账、分类账、总账B. 日记账、明细账、总账C. 明细账、分类账、总账D. 日记账、明细账、分类账8. 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中,要求报表的编制应遵循()。
A. 真实性B. 合法性C. 完整性D. 及时性9.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历史成本原则B. 权责发生制原则C. 配比原则D. 所有上述选项10.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一般分为()。
A. 短期和长期B. 短期、中期和长期C. 中期和长期D. 长期和永久答案:1. B2. A3. A4. B5. A6. A7. B8. C9. D 10. 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包括()。
A. 记账B. 编制会计报表C. 会计分析D. 会计检查2.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历史成本原则B. 配比原则C. 权责发生制原则D. 重要性原则3. 会计档案的保管要求包括()。
A. 保证档案的完整B. 保证档案的安全C. 保证档案的保密D. 保证档案的及时更新4. 会计科目的设置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财经类试卷]统计师(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会计凭证、账簿、对账和结账)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
统计师(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会计凭证、账簿、对账和结账)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一、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每选对一项得0.5分,全部选对得满分。
多选或错选不得分。
1 转账凭证需要签章的人员包括( )。
(A)制单(B)审核(C)财务主管(D)出纳(E)总经理2 记账凭证的审核除确定内容的真实性之外还包括( )。
(A)科目是否正确(B)账户是否正确(C)项目是否齐全(D)会计分录是否正确(E)书写是否正确3 下列属于账簿按其用途分类的有( )。
(A)活页账簿(B)序时账簿(C)分类账簿(D)订本账簿(E)备查账簿4 按照内容的不同,序时账簿可分为( )。
(A)备查账簿(B)普通日记账(C)特种日记账(D)总分类账簿(E)明细分类账簿5 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页格式一般包括( )。
(A)借方(B)贷方(C)收入(D)支出(E)余额6 关于启用会计账簿的规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在启用会计账簿时,应在账簿封面上写明单位名称和账簿名称(B)在账簿扉页上应当附启用表(C)启用表的内容应包括启用日期、账簿页数、记账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姓名,并加盖名章和单位公章(D)启用订本账簿时,应当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顺序编定页数,不得跳页、缺号(E)使用活页式账页,应当按账户顺序编号,并定期装订成册7 关于登记会计账簿的规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会计人员应当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B)登记账簿可以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或者圆珠笔书写(C)各种账簿必须按页次顺序连续登记,不得跳行,隔页(D)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总账和明细账应当定期打印(E)账簿记录发生错误时,应该重新抄写8 发生错账时,更正的方法一般包括( )。
(A)划线更正法(B)涂改更正法(C)红字更正法(D)补充登记法(E)药水更正法9 账实核对的主要内容包括( )。
(A)总账与日记账核对(B)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与现金实存数核对(C)各种财产物资明细账的账面余额与财产物资实存额核对(D)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核对(E)各种往来款项明细账的账面余额与有关债权债务单位或个人核对10 账账核对是指将各种账簿之间相对应的记录进行相互核对,做到账账相符,其主要内容包括( )。
最新中职财会统计基础期终考试试题(01)(财经类)会计
财会《统计基础》考试试卷(B卷)(90分钟)姓名:班级:学号:分数: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表示单位属性方面特征的标志是_______,而表示单位数量方面特征的标志是________。
2.任何一个统计分布都必须满足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条件。
3.抽样估计就是利用实际调查计算的_____________来估计相应的______________数值。
4.回归分析中因变量是_________变量,而自变量是作为可控制的___________变量。
5.统计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普查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它并不排斥对属于时期现象的项目的调查。
()2.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
()3.在抽样推断中,全及指标值是确定的、唯一的,而样本指标值是一个随机变量。
()4.抽样成数的特点是:样本成数越大,则抽样平均误差越大。
()5.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
()三、单项选择题(共12分)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A.调查单位 B. 标志值 C. 品质单位 D. 总体单位2. 复合分组是 ( )A.用同一标志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总体层叠起来进行分组B.对某一总体选择一个复杂的标志进行分组C.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D.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并列起来进行分组3. 总量指标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 (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时间指标和时点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4. 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 )A.中卫数B.众数C.算术平均数D.调和平均数5.统计指数按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可分为 ( )A.总指数和个体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D.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6.计算序时平均数时,”首末折半法”适用于 ( )A.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B.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C.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D.由两个时点数列构成的相对数列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四、多项选择题(共8分)1.次数分配数列()A.由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单位数两个因素构成B.由组距和组数、组限和组中值构成的C.包括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两种D.可以用图表形式表现E.可以证明总体结构和分布特征2.调查单位是()A.需要调查的总体B.需要调查的总体单位负责人C.调查项目的承担者D.负责报告调查结果的单位E.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3.抽样估计中的抽样误差()A.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B.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式来消除的C.是可以事先计算出来的D.只能在调查结束后在能计算的E.其大小是可能控制的4.设产品的单位成本(元)对产量(百件)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c=76-1.85x,这表示()A.产量每增加1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85元B.产量每减少1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85元C.产量与单位成本按相反方向变动D.产量与单位成本按相同方向变动E.当产量为200件时,单位成本为72.3元五、简答题(10分)1.简述变异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中职统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职统计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抽样法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数据的类型?A. 定性数据B. 定量数据C. 描述性数据D. 推断性数据答案:D3. 在统计分析中,中位数是将数据集分为两个相等部分的值,其中一半的观测值低于中位数,另一半高于中位数。
以下哪个不是中位数的特点?A. 中位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B. 中位数是数据集中的中间值C. 中位数是数据集中的平均值D. 中位数可以用于衡量数据的集中趋势答案:C4.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标准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B. 标准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C. 标准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D. 标准差与数据的离散程度无关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图表的类型?A. 条形图B. 折线图C. 饼图D. 树状图答案:D6. 相关系数是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的统计量,其取值范围是?A. -1到1B. 0到1C. -1到0D. 0到-1答案:A7. 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以下哪个不是总体的特点?A. 总体是确定的B. 总体是无限的C. 总体是可以计数的D. 总体是同质的答案:B8.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其主要优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节省时间和成本B. 可以对总体进行全面分析C. 可以减少调查误差D. 可以提供总体参数的估计答案:B9.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中常用的平均数?A. 算术平均数B. 加权平均数C. 几何平均数D. 调和平均数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分布?A. 正态分布B. 二项分布C. 泊松分布D. 均匀分布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统计数据的来源?A. 直接观察B. 调查问卷C. 历史记录D. 专家估计答案:ABCD2. 在统计分析中,以下哪些是描述性统计的主要内容?A. 数据的收集B. 数据的整理C. 数据的描述D. 数据的推断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统计图表的作用?A. 直观展示数据B. 揭示数据间的关系C. 便于比较数据D. 预测未来趋势答案:ABC4.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变换方法?A. 对数变换B. 平方根变换C. 倒数变换D. 标准化变换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卡方检验D. 非参数检验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统计数据的收集必须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最新中职财会统计学基础期终考试试题A卷(财经类)会计
财会《统计基础》考试试卷(B卷)(90分钟)姓名:班级:学号:分数:一、判断题(正确的打v,错的打x,共5分)1.在实际应用中,计算价格综合指数,需要采用基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 ) 2.某年甲、乙两地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
( )3.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凋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凋查是重点凋查。
( )4.平均发展速度是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也是一种序时平均数。
( )5. 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称为次数分布。
( )二、单项选择题(共12分)6.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
A. 调查总体 B.调查单位C.总体单位 D. 标志值7.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般是( )。
A. 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将此值归人下限所在组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 D.另立一组8.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
A.小于100% B.大于100%C. 等于loo% D.小于或大于100%9.调查时间是指( )。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 进行调查的时间C.调查工作的期限 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10.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
A.总量指标 B.相刘指标C. 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11.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 )。
A. 不相关 B.负相关 C. 正相关 D.复相关三、多项选择题(共20分)12.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A. 全国人口总数是统计总体B.男性是品质标志表现C. 人的年龄是变量D. 每一户是总体单位E. 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汁指标13.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
A. 职工按工龄分组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C. 人口按性别分组D.企业按地区分组E. 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14.在下列哪些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
中职会计考试题及答案会计
中职会计考试题及答案会计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A. 核算和监督B. 管理与决策C. 计划与控制D. 组织与协调2. 会计要素中的资产是指()A. 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B. 企业未来的经济利益C. 企业应收的款项D. 企业支付的款项3.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客观性原则B. 可比性原则C. 随意性原则D. 及时性原则4. 会计凭证是()A. 记录经济业务的书面证明B. 会计账簿C. 会计报表D. 会计科目5. 会计账簿的登记应遵循()A. 先记账后审核B. 先审核后记账C. 记账与审核同时进行D. 无需审核直接记账6. 会计报表中的利润表反映的是()A. 企业的财务状况B. 企业的经营成果C. 企业的现金流量D. 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7. 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是()A. 唯一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B. 可比性原则D. 灵活性原则8. 会计核算中的借贷法则是()A. 借增贷减B. 借减贷增C. 借减贷减D. 借增贷增9.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不包括()A. 可靠性B. 及时性C. 完整性D. 随意性10.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一般为()A. 5年B. 10年C. 15年D. 永久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2. 会计科目的设置可以随意更改,不受任何限制。
()3. 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础,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4. 会计报表只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5.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及时性、明晰性等。
()6.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一律为永久。
()7.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只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人员。
()8. 会计核算可以采用单式记账法。
()9.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
()10. 会计报表的编制必须遵循会计准则。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有哪些?2. 会计报表包括哪些内容?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 某企业在2023年1月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为80万元,其他业务利润为5万元,营业外收入为3万元,营业外支出为2万元,请计算该企业当月的利润总额。
统计期中试卷及答案(中职)【2024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统计基础知识》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道大题,共99分,外加卷面分1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2×18=36分)1.统计工作的决定性环节是()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 D统计分析2.对某市学校教师情况进行研究,总体是()A.该市全部学校B.每个学校C.该市全部学校的全部教师D.每个学校的全部教师3.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性别B.年龄C.文化程度D.政治面貌4.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人口总数B.工业生产总值C.优质品率D.职工总数5.属于离散变量的是()A.工人数B.产值C.工资D.身高6.某实物的重量为20.15g,则该数据为()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计量值数据D.计数值数据7.2011年我国各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是()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截面数据D.时间序列数据8.两组工人加工同样的零件,第一组工人日产量为:32、25、29、28、26;第二组工人日产量为:30、25、22、36、27。
这两组工人日产量的差异程度()A.第一组差异程度大于第二组 B.第一组差异程度小于第二组C.两组差异程度相同D.无法比较9.按调查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A.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B.统计报表调查和专门调查C. 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D.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10.2016年农业普查是()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11.在全市小学生健康状况调查中,全市的每一个小学生都是()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报告单位D.统计指标12.调查时间是()A.调查工作进行的时间B.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C.调查资料的报送时间D.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13.为了解居民对小区物业服务的意见和看法,管理人员随机抽取100户居民,上门通过问卷进行调查。
这种数据的收集方法是()A.科学实验法B.直接观察法C.邮寄访问法D.入户访问法14.某村农民人均收入最高为377,最低为248,据此分为八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组距应为()A.27B.36C.31D.4215.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最小值为80,最大值为173,组距为10,则可分为()组。
[财经类试卷]统计师(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会计科目和账户)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
统计师(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会计科目和账户)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 二级科目是对( )的进一步分类。
[2014年真题](A)细目(B)子目(C)明细分类科目(D)总分类科目2 按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可以将账户分为( )。
[2013、2009年真题] (A)资产类账户和负债类账户(B)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C)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D)共同类账户和权益类账户3 下面属于负债类的会计科目是( )。
[2012、2009年真题](A)预付账款(B)所得税费用(C)预收账款(D)累计折旧4 明细分类账户记账,除了使用货币计量单位外,有时还使用( )。
[2011年真题](A)统计学计量单位(B)经济学计量单位(C)物量学计量单位(D)实物计量单位5 按照经济内容分类,以下属于“损益类”的会计科目是( )。
[2010年真题](A)应收账款(B)存货(C)银行存款(D)主营业务收入6 会计账户有四个指标,包括: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
[2010年真题](A)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B)期末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一期初余额(C)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一期末余额(D)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7 “制造费用”科目按照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属于( )。
[2008年真题](A)成本类科目(B)损益类科目(C)负债类科目(D)资产类科目8 “短期借款”账户,2月末余额300000元,2月份借方发生额为360000元,贷方发生额为140000元,则该账户2月月初余额为( )。
[2009、2008年真题](A)100000元(B)80000元(C)520000元(D)300000元9 下列关于账户的期末余额描述不正确的是( )。
职业中专统计基础知识试题
职业中专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统计基础知识试题(商财班财经专业)姓名:学号成绩: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同时具有的三个基本职能是()。
A.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决策职能B.核算职能、预警职能、监督职能C.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D.核算职能、预警职能、决策职能2.为了解某公交车站的运行情况,需调查下列几个项目,其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是()。
A.站上乘客候车时间B.正点到站的车次数C.车次实际到站的间隔时间D.运行高峰时间段车次延误时间3.在下列几项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A.国内生产总值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D.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4.某市交管局为了解该市巴士公交运输公司所属车辆的尾气排放和油耗情况,下列选项中提法正确的是()。
A.该公司是调查总体B.该公司是调查单位C.该公司所属每一辆车为报告单位D.该公司所属每一辆车为调查单位5.通过调查几个大型油田了解全国原油生产的基本情况,此项调查应属于()。
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6.普查的特点之一,就是要确定调查的标准时间,其目的是()。
A.保证调查的及时性B.便于组织调查C.避免所登记资料发生重复或遗漏D.使历次相关调查能保持连续性7.国家外汇收入与外汇储备()。
A.二者均属于时期总量指标B.二者均属于时点总量指标C.前者属于时点总量指标,后者属于时期总量指标D.前者属于时期总量指标,后者属于时点总量指标8.用于反映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比例关系等方面的统计指标,都属于()。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9、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是()A、社会性B、变异性C、大量性D、同质性10.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A、职工人数B、机器台数C、工业总产值D、车间数二简答题1标志与指标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几方面的内容?三计算题1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要求:(1)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
最新中职财务会计练习题:第二章货币资金
第二章货币资金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收到承租方交来现金500元,系出租包装物押金。
会计分录为_____。
A、借:库存现金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500B、借:库存现金500贷:其他业务收入500C、借:库存现金500 贷:其他应收款500D、借:库存现金500贷:其他应付款5002.下列项目中,企业可以用现金支付的是______。
A、支付个人劳动报酬B、偿还银行小额借款C、支付前欠某单位1 200元货款D、退还某单位多付货款1 500元3.职员李四出差归来,报销差旅费1 500元,退回剩余现金500元。
应编制的分录是____。
A、借:现金 2 000 贷:其他应收款 2 000B、借:管理费用 2 000 贷:其他应收款 2 000C、借;其他应收款 2 000 贷:现金500 管理费用1500D、借:管理费用1500 现金500 贷:其他应收款 2 0004.某企业在现金清查中发现库存现金较账面余额多出200元。
经反复核查,长款原因仍然不明,经批准后应转入____科目。
A、“现金”B、“营业外收入”C、“待处理财产损溢”D、“其他应付款”5.经查明原因,转出应由出纳员赔偿的现金短款200元,会计分录是_____。
A、借:其他应收款200 贷:现金200B、借:其他应收款2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200C、借:应收账款2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200D、借:应收账款200 贷:现金2006.一个单位只能在一家金融机构开设一个______。
A、一般存款户B、专用存款C、临时存款产D、基本存款账户7.信用卡存款应在_____科目核算。
A、其他应收款B、银行存款C、其他货币资金D、短期投资8.银行存款日记账由______登记。
A、会计负责人B、会计人员C、出纳人员D、业务经办人员9.某企业收到面额为20 000元的转账支票一张,系东方公司归还的前欠货款。
企业已将支票和填制的进账单送到银行办理收款手续,此时应当编制的会计分录是.A、借:银行存款 20 000 贷:应付账款 20 000B、借:应付账款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C、借:银行存款 20 000 贷:应收账款 20 000D、借:应收账款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10.存出投资款应在_____科目核算。
2023年统计师之中级统计相关知识精选试题及答案二
2023年统计师之中级统计相关知识精选试题及答案二单选题(共150题)1、下列不属于账表核对内容的是()。
A.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数字与会计账簿中相关账户的期末余额核对B.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核对C.利润表各项目的数字与会计账簿中相关账户的本期发生额或本年累计发生额核对D.现金流量表各项目的数字与会计账簿中相关账户的本期发生额或本年累计发生额核对【答案】 B2、会计凭证按填制程序和用途不同,可以分为( )两类。
A.原始凭证和自制凭证B.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C.自制凭证和外来凭证D.外来凭证和记账凭证【答案】 B3、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1000-200P,供给函数为Qs=-500+300P。
如果该商品的现行市场价格为2.5,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市场存在商品过剩,将导致价格下降B.该市场存在商品过剩,将导致价格上升C.该市场存在商品短缺,将导致价格下降D.该市场存在商品短缺,将导致价格上升【答案】 D4、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排放过多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中存在垄断B.生产中存在正的外部性C.生产中存在负的外部性D.生产中存在不对称信息【答案】 C5、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不包括()。
A.流动比率B.速动比率C.资产负债率D.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答案】 C6、从一般意义上讲,抽样分布的含义是指()。
A.一个样本中各观察值的分布B.总体中各元素的观察值所形成的分布C.抽样推断中假设的分布D.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分布【答案】 D7、会计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反映,主要是利用( )A.实物量度B.劳动量度C.货币量度D.工时量度【答案】 C8、会计要素中()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A.资产B.负债C.收入D.费用【答案】 D9、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是指()。
A.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B.要素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C.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均衡D.所有经济单位及各种产品和要素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的状态【答案】 D10、为查明实物资产库存实际数量与账簿记录存量是否一致,确定实物资产盘盈与盘亏情况除了编制“盘存单”外,还编制()。
2022年-2023年统计师之中级统计相关知识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2年-2023年统计师之中级统计相关知识练习题(二)及答案单选题(共30题)1、一般情况下,均衡价格随着( )A.供给和需求的增加而上升B.供给和需求的减少而上升C.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D.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答案】 D2、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企业2016年12月初“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方余额为286万元,12月发生的有关职工薪酬的业务资料如下:A.借:应付职工薪酬 2 贷:生产成本 2B.借:应付职工薪酬 2.34 贷:生产成本 2.34C.借:生产成本 2.34 贷:应付职工薪酬 2.34D.借:生产成本 2 贷:应付职工薪酬 2【答案】 C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萨缪尔森的经济增长的轮子的是( )A.人力资源B.自然资源C.国家制度D.技术【答案】 C4、经济波动的最直接原因是( )A.经济体制存在某种缺陷B.经济结构的变动C.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D.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不一致【答案】 D5、会计的监督职能,也称(),是指会计具有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检测、调节、反馈和指导,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A.控制职能B.反映职能C.分析职能D.检查职能【答案】 A6、二级科目是对( )的进一步分类。
A.细目B.子目C.明细分类科目D.总分类科目【答案】 D7、要通过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计算,确定企业当期净利润的报表是()A.简单的利润表B.复杂的利润表C.单步式利润表D.多步式利润表【答案】 D8、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A.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C.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D.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答案】 C9、甲公司2016年12月有关资料如下:A.110000B.90000C.80000D.120000【答案】 B10、下面哪种情况可以称为飞奔的通货膨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练习题
第二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⒈某地区对小学学生情况进行普查,则每所小学是()
①调查对象②调查单位③填报单位④调查项目
⒉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①各百货商店②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
③一个百货商店④每位工作人员
⒊对某停车场上的汽车进行一次性登记,调查单位是()
①全部汽车②每辆汽车③一个停车场④所有停车场
⒋在统计调查阶段,对有限总体()
①只能进行全面调查②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
③既能进行全面调查,也能进行非全面调查④以上答案都对
⒌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
①普查②典型调查③抽样调查④重点调查
⒍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①重点调查②普查③抽样调查④典型调查
⒎统计报表大多属于()
①一次性全面调查②经常性全面调查
③经常性非全面调查④一次性非全面调查
⒏目前我国进行的职工家庭收支调查是()
①普查②重点调查③全面调查④抽样调查
⒐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①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②具体确定调查单位
③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④为了统一调查时间、一齐行动
⒑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5年11月1日零点,11月1日调查员在各家调查时,得知王××家10月31日23点38分生了一个小孩,过了半小时李家也生了一个小孩,则这两个小孩如何登记?()
①两家小孩均应登记③王家的小孩应予登记,李家小孩不应登记
②两家小孩均不予登记④王家小孩不应登记,李家小孩应予登记⒒.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
①一致的③是无关联的两个概念
②是无区别的④一般是有区别的,但有时也一致
⒓在统计调查中,填报单位是()
①调查项目的承担者②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
③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④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单位
⒔区别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标志是()
①调查单位数目不同②搜集资料方法不同
③确定调查单位标准不同④确定调查单位目的不同
⒕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计量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是()
①重点调查②典型调查③抽样调查④非全面统计报表
⒖统计调查时间是()
①调查工作的时限②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③调查登记的时间④调查期限
⒗问卷法属于()
①直接观察法②询问法③报告法④一次性调查
二、多项选择题
⒈普查是( )
①非全面调查②专门调查③全面调查④经常性调查⑤一次性调查⒉非全面调查形式有( )
①重点调查②抽样调查③典型调查④非全面统计报表⑤统计报表⒊乡镇企业抽样调查中,抽取的每一个乡镇企业是( )
①调查主体②调查对象③调查单位④调查项目⑤填报单位
⒋全国工业企业普查中( )
①全国工业企业数是调查对象②每个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
③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④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指标
⑤全国工业企业是调查主体
⒌属于一次性调查的有( )
①人口普查②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效果调查
③职工家庭收支变化调查④单位产品成本变动调查
⑤全国实有耕地面积调查
⒍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可以分为( )
①采访法②抽样调查法③直接观察法④典型调查法⑤报告法
7.下列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
①工业企业设备普查②零售商店调查③人口普查;
④工业企业普查⑤学校学生健康状况调查
⒏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其中的一部分重点单位所进行的调查,所谓重点单位是( )
①在总体中举足轻重的单位②它们在总体单位数中占有很大比重
③在总体中它们的数目不多④能够反映出总体的基本情况的那些单位
⑤就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它们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
⒐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指( )
①某一客体不可能既是调查单位又是填报单位
②某一客体可以同时作为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
③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填报单位是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
④调查单位是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填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⑤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都是总体单位
⒑专门组织的调查包括( )
①典型调查②统计报表③重点调查④普查⑤抽样调查。
⒒重点调查( )
①可用于经常性调查②不能用于经常性调查
③可用于一次性调查④不可用于一次性调查
⑤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
⒓按问卷的填写方式不同,可将调查问卷分为( )
①经常式问卷②一次式问卷③自填式问卷
④专门式问卷⑤访问式问卷
三、判断题
⒈普查可以得到全面、详细的资料,但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及时间。
因此,在统计调查中不宜频繁组织普查( )
⒉统计调查人员以调查表或有关材料为依据,逐项向调查者询问有关情况,并将结果记录下来,这种统计调查方法是直接观察法( )
⒊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这些单位在全部总体中虽然数目不多、所占比重不大,但就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却在总量中占很大的比重( )
⒋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是一致的( )
⒌调查时间是指调查工作所需的时间( )
⒍各种调查方式结合运用,容易造成重复劳动,故不宜提倡( )
⒎调查对象就是统计总体,而统计总体不都是调查对象( )
⒏对变化较大、变动较快的现象应采用经常性调查来取得资料( )
⒐调查问卷的信度,是指通过对调查问卷的使用,使得到的信息资料能够对企业的决策和其他研究问题的有用程度( )
⒑在特殊情况下,调查问卷上所拟答案有时也可以重复和相互交叉( )
四、填空题
⒈在统计调查过程中必须达到、、、
和等基本要求。
⒉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统计调查可分为和;按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和;按登记时间的连续性划分,可分为和;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分为、、
和。
⒊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和。
⒋调查对象就是需要调查的那些社会经济现象的,它是由性质上相同的许多所组成的。
⒌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是有区别的,调查单位是,而填报单位则是。
⒍当任务只要求掌握调查对象的,而在总体中确实存在着
时,进行重点调查是比较适宜的。
⒎典型调查有两个特征:第一,它是的调查;第二,调查单位
地选择出来的。
⒏抽样调查是以指标数值来推算指标数值的一种调查。
所以,抽样调查虽然是调查,它的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情况的统计资料,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起到调查的作用。
⒐普查一般用于调查属于一定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但也可用来反映现象。
⒑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是为了回答和问题。
⒒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有、和等。
⒓问卷的整体结构可以分为、、、和等四个部分。
五、简答题
⒈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⒉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⒊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有何区别与联系?
⒋某工业企业为了解本企业工人的文化程度,进一步加强工人业余文化技术学习,于2005年12月28日向所属各车间颁发调查表,要求填报2005年底所有工人的性别、姓名、年龄、工龄、工种、技术等级、现有文化程度等7个项目。
⑴指出上述调查属于什么调查?
⑵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填报单位是什么?
⑶具体指明调查时间。
⒌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有哪些?
⒍从形式上看,调查问卷的问题有哪些类型?
⒎问卷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