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词语的特点分析及其认知解释
形容身形灵活的贬义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形容身形灵活的贬义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文章1.1 概述部分的内容:概述身形灵活的贬义词是一种用来描述某人身体活动能力突出,但却带有一定负面意义的词汇。
这类词语常常用来形容那些行动敏捷,反应迅速,变幻无常的个体。
虽然身形灵活可以是一种积极的品质,在某些情况下也被人们称赞,但当这种特质被用于描述某人的负面行为或态度时,相应的词汇就变为了贬义词。
本文旨在探讨那些能够形容身形灵活的贬义词,以便更深入地理解这些词汇在社交语境中的含义和使用方式。
通过对这些词汇进行分析和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对身形灵活的贬义词的态度和观点。
在接下来的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身形灵活的贬义词。
首先,我们将介绍几个常见的身形灵活的贬义词,探讨它们的具体含义和使用场景。
接着,我们将深入分析这些词汇所涵盖的社会观念和对个体的评价。
最后,我们将总结讨论结果,并对身形灵活的贬义词的思考进行一定的展望。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身形灵活的贬义词,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对社交语言中的评价和态度有更全面的理解。
同时,本文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对于身形灵活特质的认识,使人们能够更为客观地看待这个话题。
接下来,我们将开始正文部分,详细介绍身形灵活的贬义词及其特点。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本文将以“身形灵活的贬义词”为主题,探讨与形容具有身形灵活性但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语。
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本文的主题和目的。
首先,我们会简要介绍身形灵活的概念,即指某个人或物体拥有较高的身体灵敏度和运动灵活性。
然后,我们将重点讨论这样的身形灵活性被贬低或赋予消极含义时,人们通常使用的词汇。
正文部分是全文的主体,将分为若干要点进行论述。
每个要点都将介绍一个贬义词,该词用于形容身形灵活的人或物体,并带有负面的观点或态度。
我们将分析这些词语所包含的贬义意涵,以及人们使用这些词语的动机和背后的思考。
对汉语基本味觉词“苦”的认知语用分析
对汉语基本味觉词“苦”的认知语用分析1.引言中国饮食中自古就有“五味调和”之说。
《吕氏春秋·本味》曰:“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
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
我们认为,“酸”、“甜(甘)”、“苦”、“辣(辛)”、“咸”是汉语中的基本味觉词。
国内对汉语基本味觉词的研究有的从文化角度出发(常敬宇,1995);有的从语言对比的角度讨论(黄宝珍,2006;张韶岩,1999;陈福辉,1996);有的从认知角度讨论其认知结构或语义特征(李金兰,2005);还有的从语法角度探讨其句法语义功能(郑贵友,1990)。
本文从语用和认知角度出发对汉语基本味觉词“苦”的多义体系的特点及其意义延伸的动因和机制进行研究。
2.研究方法本文主要运用实证的方法对汉语“苦”字的语义特征进行描写、分析和归纳。
笔者主要使用金山词霸软件①和《汉语大词典》②进行语料收集。
金山词霸软件中收录了多种词典③,这些词典中的信息(包括字、词、释义和例句等)为本研究提供了足量、可靠的语料。
本文运用金山词霸的全文检索功能,以“苦”为关键字进行检索,检索出在各个词典的字、词、词语释义及例句中出现的所有由汉语“苦”字构成的词语共279个。
我们认为通过这种方式收集的语料在数量和质量上均能满足研究需要。
检索完成后,我们对收集到的语料进行了归纳和整理。
首先将55个类名词标记并归为一类,而后对其余的224个词条列表分析,其中每个词条均包含编号、词义、“苦”字义和例句四组信息。
笔者结合例句提供的语境信息对这些由“苦”字构成的词语进行描写和分析,对“苦”的意义体系进行描写,进而研究其意义延伸的动因和机制。
3.数据分析在收集的数据中,“苦”有/ku3/和/gu3/两种读音。
含“苦”的279个词语中包含55个类名词和224个普通词。
笔者从224个普通词中归纳出22种“苦”字义(见表1):4.讨论“苦”本义指一种带有苦味的植物——“苦菜”。
《说文·艸部》指出:“苦,大苦,苓也。
四年级学习分析词语的词义和词性
四年级学习分析词语的词义和词性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理解、掌握词语的词义和词性对于学生的语言发展至关重要。
在四年级语文课程中,学生将开始系统学习分析词语的意思和词性,为此,教师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词义和词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词义分析词义是指词语所代表的意思。
学生在学习词义分析时,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提高他们的词汇积累和理解能力。
1. 认知图谱: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事物,引导他们使用自己所学过的词语来表达。
例如,给学生展示一张关于动物的图片,让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每种动物的特点,进而深入理解这些词语的词义。
2. 词语分类:教师可将一些词语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根据词义对它们进行分类。
例如,黑板上写了“苹果、梨子、香蕉、橙子”,学生可以将它们分类成“水果”一类。
通过分类的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词语的共同特点和词义。
3. 句子造就:在学生学习新词语的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例句,让学生尝试使用新词语造句。
例如,学习了“快乐”这个词语后,教师可以给出一句例句“她在生日会上玩得很快乐”,让学生仿照这个句子,自己构思并写出几个包含“快乐”这个词的句子。
通过造句的练习,学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词语的词义,并学会在实际应用中正确使用它们。
二、词性分析词性是指词语在句子中的功能和作用。
学生在分析词性时,需要学会辨别并正确使用各类词语。
1. 词语分类: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词语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词语。
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让每组学生根据词性将这些卡片分类。
例如,一个词语卡片上写着“快乐”,学生需要将其归类到形容词一类。
通过分类的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各类词语的词性特点。
2. 句子填空: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句子,并在其中留下一个或多个空白处,要求学生根据句子意思和语法规则填入适当的词语。
例如,“他____(跑得)很快乐。
”学生需要根据句子意思和词语的词性,填入适当的词语“跑得”。
网络词语探源、探因及其理论阐释
网络词语探源、探因及其理论阐释网络新词的产生、流行和理论阐释一直是词汇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以近年出现的“五毛”为个案,探求其新义来源,描述新义使用开来的网络时代背景及语义的进一步变迁,并运用空位、竞争、模因论等理论来分析它产生、流行的动因。
新词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描述上,更需要运用最新的理论来解释,甚至需要创设出新理论。
标签:网络词语五毛流行动因模因一、引言语言三要素中,最易变动的是词汇。
当社会处于巨大变革的时代,汉语词汇也会随之大变动,如新文化运动时期、新中国成立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
进入21世纪,网络在我国更加普及。
截至2011年12月,我国网民已逾5亿,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据预测,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超过7.5亿,发展迅猛。
网络不仅是一个传播信息的平台,更是一个展现自我、与他人互动交流的平台。
因为自身独特的语用领域,网络上的语言常带有不同于人们日常用语的鲜明特色,形成网络语言。
随着庞大网民的使用、推动和传播,有些词语会快速兴起、流行、拓展等,甚至超越虚拟的网络语域,进入社会新闻用语以及日常用语领域,像“芙蓉姐姐”“艳照门”“犀利哥”“给力”“浮云”“屌丝”等等。
中国学术界,最早发表的网络语言文章是1997年3月迥的《网络文化中的新语言》和1998年初立鑫《谈谈网络语言的健康问题》,前者算一般性介绍文章,后者则是研究型论文。
进入21世纪之后,网络语言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也不断有其他领域的学者从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等诸多角度展开研究,只是取向有所不同,前者更多地研究网络语言的本体,而后者大多从语言外围着手。
就网络语言本体来看,词语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我们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以“网络词语”为关键词搜索核心期刊,发现有14篇论文,涉及个案分析、修辞手法、构造方式、词语由来、词语特征及其反映的社会心理等。
实际上成果更多,据我们检索,核心期刊上的相关论文大约有80多篇,涉及个案和描述的最多,理论探讨、解释性论文不多,而将个案描述分析和理论探究阐释结合的论文更少。
认知心理学术语解释(很全)
第一章认知心理学:研究认知活动的功能、表现、内在结构和心理机制的心理学分支。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怎样学习知识、储存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学科,研究的范围包括注意、知觉、记忆、思维、问题解决、言语、认知发展等。
它也是认知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发生认识论:皮亚杰创立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智能结构与成人有着质的差别。
智力发展是心理结构对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过程。
而且是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试验和发现进行的主动的、建构性的适应过程。
该理论从儿童智能发展的角度为认知心理学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人因工程学:应用心理学分支之一,目的是根据人类认知和操作等方面的特点来设计仪器设备中的合理、高效的人际界面。
信息加工学说:20世纪50年代末、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推动了信息加工理论,用计算机对信息的输入、存储、加工过程来解释人的认知过程的理论。
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的新思潮,认为人类认知是处于不同状态的认知单元联结组成的网络的功能。
神经生理学方法:CT技术、MRI(磁共振成像)和FMRI(功能性磁共振)技术、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技术、ERP(事件相关电位)技术X线计算机体层扫描成像技术CT:计算机个X线相结合的闹成像技术。
根据不同的身体组织具有不同的密度这一特征,以多个连续的层面图像的方式显示身体不同的组织。
第二章注意:注意选择和放大刺激特征,从而完成认知活动的导向和认知资源的分派功能。
注意是以刺激的一部分特征得到加强而进入意识,另一部分特征被漠视而完成它的使命。
选择性注意:注意的基本功能就是选择,选择性注意就是这一基本功能的体现。
过滤器模型:布罗德本特提出来的注意理论。
他认为,注意就是一个过滤器或是一个闸门,在信息负荷超过认知加工容量的情况下阻断一部分信息,放行另一部分信息进入加工系统。
分听任务:在分听任务中被试通过耳机接收声音刺激,左右耳朵传来的声音信息内容是不同的,并且要求被试仅注意追随耳听到的声音,对于非追随耳听到的声音不要注意。
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课件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呋丽。朝服衣冠,窥镜,谓 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君美甚,徐公何能 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曰:“我与城北徐公孰 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通过以上文本的翻译,你认为古今汉语词义是 否完全一致?
第二种情形是意义没有改变,但是使用受很大限 制 , 比如之、者、美。
第三种情形是这里所用的意义已经改变,比如修、服、
公、及、君、也、旦、若。
一 、快速阅读教材,画出今天内容的简单 思维导图。
一词多义
古今词义的 联系与区分 古今异义
本义 引申义 比喻义
词义的扩大或缩小 词义产生转移或强弱化 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
答案 ①洪荒之力②佛系③戏精④柠檬精⑤断舍离⑥蓝瘦香菇
随堂巩固
1.请把下列词语填入相应的关系中。 整理理解病理修理理会无理讲理医理助理有理 经理药理理 智理性
同义关系 反义关系 亲属关系 顺序关系
①整理—修理理解—理会理智—理性 ②无理—有理、讲理 ③医理—病理—药理 ④经理—助理
2.成语与俗语有着奇妙的对应关系。请写出与下列俗语意思相同或相近
3.请对下列新词语的新词义作简要解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动,新词语也频频产生。新词语产生的途径多
种多样,其一是利用已有的词语情势,赋予该词新的意义,如“下海”, 原指到海中去,现在很多场合则指放弃本来的工作,投身商界做买卖;
“漂白”,原指除去纺织纤维及其制品等所含的色素,使其变白,现在 很多场合则指通过某些手段,把非法所得变成合法所得。
统编新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学习目标 能从词语的“家族”和“系统”出发,不断丰富熟语积累,关 注生活中出现的新词语,自觉积累词语。
网络用语与隐语行话词汇特点的新阐释
2012.01学教育72网络用语与隐语行话词汇特点的新阐释刘颖颖(河北师范大学文学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80)[摘要]本文针对近些年来网络语言的流行与使用,并根据行话的性质与类型,对网络用语和隐语行话中的词汇使用上进行了较为详细地比较,我们发现两者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同时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也有了深刻的变化。
[关键词]网络用语;隐语行话;词汇;特点近些年以来,随着计算机网络在全社会的普遍与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学习、工作和娱乐,网络语言在全社会特别是网民中十分普遍,并且这种网络用语不仅在网上,有些词语甚至被收入字典,成为了人们的生活之中的常用词语。
网络用语从发音到词汇、文字符号都与我们日常生活用语有所不同,都有它特定的意义及用法,因此我们将网络用语看作一种有着特殊形式的语言。
很多学者也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本文从词汇角度,对网络语言做一个新的阐释,所举的例子多数都来自百度贴吧或是作者在上网过程中看到的一些经典的网络流行语。
在目前很多的研究里,人们都将网络用语归为隐语行话中的一种,这就引出了“隐语行话”这一概念,它通常指社会上的一些群体、社团,在从事本集团内部相关工作时,为了方便交流,而创造、使用的一些不同于其他的社会群体的语言,它是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的特定语言,具有专业性、隐秘性。
隐语行话在语音、词汇、文字符号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变异,为了和网络语言相比较,本文也只对词汇方面进行较细致研究。
社会上任何一个社会团体都可能会有自己的隐语行话,因此,鉴于隐语行话的种类之多,本文在说明隐语行话时多只以行话中的某一行业为例来探讨。
一、网络用语在词汇方面的特点1.词义再造词汇的变化在整个社会中的变化最快最明显,在网络流行语中出现的很多词语虽然没有太多的新造词汇,但是多数是对原有词义的再创造,如:沙发:《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指:名装有弹簧或厚泡沫塑料等的坐具,一般有靠背和副手;用到网络里意思为“论坛里第一个回帖的人”;网上用于“第一个回帖人”说明是对发帖人的支持与帮助,就像沙发有靠背和扶手的帮助一样。
浅谈旧词新义现象
浅谈旧词新义现象内容提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在运用中存在和发展的。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的发达,社会更新速度加快,语言也随之发展,持续涌现了大量的新词新语,并且这些词语出现了快速地,大规模的更新。
在词汇更新的大潮当中,赋予旧词新的意义已经成为一支强大的生力军。
“旧词新义”是指在原有词语词义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意义,且这一意义已经比较普遍地在语言中使用。
换句话说,也就是“旧瓶装新酒”。
AbstractHistory alway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since the great reform and opening which began in 1978,new words has been emerging continually,updating rapidly and extensively,witht he progress of technology,advanced computer network and the ever-increasing speed of updating required by society.In theti de of renewing words,old words with new meaning which meanso 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al meaning,old words produces a new meaning that is commonly used in language,has been a potent new force.【关键词】旧词新义关系原因一、旧词新义产生的领域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视野逐渐拓宽,不同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渐渐增多,一些专业领域的名词也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并且以一种公众能够理解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那就是在原来专业解释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含义。
“裸X”族新词语的认知分析
“裸X”族新词语的认知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
新词语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裸X”族词语的出现,不仅为语言系统增添了新的色彩,也体现了个体认知与社会认知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本文试从认知学的角度对“裸X”族词语的语义演变及其成因加以分析和阐释。
标签:“裸X”族词认知分析语义演变成因一、前言“裸X”族新词语是指像“裸替、裸退、裸车”等新出现的带“裸”的词语。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新词语层出不穷。
“裸X”族词也借着这股流行风悄然涌现。
翻开报纸,打开百度、google等,随处可见“裸”的身影,在百度中输入关键字“裸”,找到相关网页约54,400,000篇。
先看两个例子:(1)沉闷的秋冬不再是All Black浓墨重彩的世界,今年春夏季大热的“裸色”风潮仍在本季中蔓延。
从较浅的米白色、健康的小麦色、沉稳的大地色,到淡淡的粉红色,裸色布料犹如身体的第二层肌肤。
(《信息时报》2009年12月9日)(2)春节期间一些青年完成了“裸婚”,也就是无房、无车、无婚宴,只领了证,就算“围城”中人了。
(人民网,2010年2月20日)“裸色”,这里的“裸”并非“裸露”,裸色也并非指未化妆的皮肤本色,而是指与肤色相近的颜色。
比如淡粉色,肉色等。
这种颜色轻薄且透明,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含蓄的性感魅力。
“裸婚”是“80后”最新潮的一种结婚方式,他们用“没房、没车、没钻戒、没婚纱、没存款、没婚礼和没蜜月”来诠释节俭的结婚方式,总之,结婚时除了去登记处办理一张结婚证之外,其他的什么都可以不需要。
和以往中国传统家庭理念不同,现代人越来越强调婚姻的“自由”和“独立”。
近几年来,“裸X”族词日渐流行,杨辉(2007)、周祖亮(2006)、王昕祯(2009)等对“裸X”族词中的部分词语进行了描述和解释。
邵长超(2008)对“裸X”在句法特征、语义演变和语用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再认识。
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裸X”族词的语义演变及其成因加以分析和阐释。
语法分析语义成分、语义特征、语义指向
语法分析语义成分、语义特征、语义指向语法分析汉语语法的系统研究始于百年前的《马氏文通》。
学者们一直忙于进行对句法结构中句子成分和词类及句型的分析,即作句法分析,对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也涉及一点,大都是不自觉的。
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受到国外语法新理论的启发,如生成语法、格语法、功能语法、认知语法,特别是受了符号学的启发,我国学者结合汉语语法研究的实际明确提出了语法研究的三个层面的新理论。
他们认为语法研究应包含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三方面的内容,应该分清三者并结合起来研究,要加强语义和语用方面的研究,其中对语义方面提出了较多的分析方法。
在吸收了三个层面理论。
但对术语和分析方法没有作定义式说明。
有必要在此对三者作简要的介绍。
句法分析:找出句法结构中的句法成分、指名构成成分的词语类别和词、语、句的整体类型或格式等,也就是对语法单位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语法单位的类型进行的分析。
语义分析:指出句中动词与有关联的名词语所指事物之间的语义关系,即动作与施事、受事、遇事、工具、时间、处所等关系以及指出其他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如领属、同位、方式等;此外,还包括语义成分、语义指向、语义特征等的分析。
简言之,指语法单位之间的语义关系的分析,实际上是客观事理关系的分析。
语用分析:包括话题和说明、表达重点、语境、省略和倒桩、语气和语调(停顿、重音、句调的升降)等的分析,也就是语言符号与它的使用者、使用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分析。
下面举几个例子作句法分析:(1)狼咬死了他家的羊。
(带宾主谓句、主动句)主谓动宾中补定中定中(2)狼把他家的羊咬死了。
("把"字句)主谓状中中补(3)他家的羊被狼咬死了。
("被"字句)主谓定中状中定中中补附:这里的"三个层面"也叫"三个平面",指句法、语义、语用,有的学者称"结构、语义、表达"三个方面,有的学者称"语表、语里、语值"小三角。
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对年轻人的影响
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对年轻人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语言也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传统的书面语言相比,网络语言更加灵活多变,色彩丰富,并且具有时代性和群体性,因此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喜爱。
然而,网络语言的过度使用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本文将就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对年轻人的影响展开讨论。
一、网络语言的特点网络语言是在互联网上流传的,具有特殊语境背景的语言形式,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使用最多的一种交流方式之一。
网络语言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表情符号丰富表情符号是网络语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它能够很好地表现出人们的情感和态度。
在网络语境下,表情符号的选择也非常丰富,有些网友甚至在写文章、发微博时仅用表情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一点是传统语言所不具备的。
例如,一个“笑哭”的表情符号就能够代表一个笑爆了的场面,同时也表达了不少于一百个字的描述。
2.语境简单网络语言往往不会像传统的、书面的语言那样过于正式、拘谨。
相反,它更愿意运用口语化、俚语化、缩略语化的方式,让表达更加简单、直接。
例如,“女王驾到”、“上车”等语句就能够明确地传达出者的状态和心情。
3.内涵丰富网络语言的内涵丰富,并且随着新词汇的不断出现,它的内涵也越来越多样化。
例如,“智商”、“学富五车”、“糊一个沙发”等词汇就是近年来出现的网络热词之一,这些词汇所代表的意义和传统词语可能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二、网络语言对年轻人的影响网络语言已经成为当今年轻人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网络语言对年轻人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以下是网络语言对年轻人可能产生的影响:1.影响正式用语能力由于网络语言表达的特点,年轻人可能会习惯于使用一些流行词汇,而忽略了正式用语的使用。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在正式场合的表达能力,同时也会影响他们的成长和职场发展。
2.影响语言表达与沟通网络语言的使用虽然能够更加直接、简单地表达信息,但是它也容易导致“信息量缩小”的问题。
现代汉语“化”派生词的认知研究
及其派生词在日常生活、文学作品、社会话语等方面的应用情况。最后,我 们将对全文进行适当总结归纳,强调本次演示的主要观点和贡献,同时提出未来 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化”是一个在汉语中非常常见的动词后缀,它可以加在动词后面,表示某 种变化或转化。在认知语言学中,“化”被视为一种认知手段或语法工具,用于 表达人们对于变化和转化的认知和理解。
1、使名词、形容词具有动词性
通过添加“化”缀,一些名词、形容词可以转变为动词,从而增加了词语的 使用范围和灵活性。例如,“工业化”原为形容词,表示工业发展的状态,但通 过添加“化”,它可以转变为动词,表示工业发展的过程。
2、增强词语的动作意味
在很多情况下,“化”的使用增强了词语的动作意味。例如,“绿化”这个 词语,原本的形容词“绿”主要描述的是一种状态或颜色,但通过添加“化”, 词语“绿化”不仅描述了状态,更表达了一种行动或过程。
现代汉语“化”派生词的认知 研究
目录
01 一、 “化”的派生 词及其语义特点
03
三、 “化”派生词 的认知研究价值
02
二、 “化”派生词 的语法功能
04 参考内容
现代汉语中,“化”是一个具有重要功能的词缀,它能够派生出许多意义丰 富、表达力强的词语。对于这些由“化”组成的派生词的研究,为我们理解和掌 握现代汉语词汇、语义及语法提供了重要视角。
2、表示抽象的概念和现象
一些“化”派生词并不直接表示具体的事物或现象,而是表示较为抽象的概 念或现象。例如,“文化”的“化”表示人类的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总和, “社会化”表示个体融入社会、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二、 “化”派生词的语法功能
“化”作为动词后缀,主要增强了动词的语法功能。它使得原本的名词或形 容词转变为动词,同时增强了词语的动作意味。
词语搭配知识与二语词汇习得研究
词语搭配知识与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词汇习得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掌握大量的词汇对于提高语言技能,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仅仅记忆单词并不足以真正掌握一门语言。
词语搭配知识的学习同样关键。
本文将探讨词语搭配知识及其在二语词汇习得中的应用,以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地掌握和使用目标语言。
词语搭配是指词语之间的一种组合关系,它受到语法、语义和习惯用法的限制。
在二语习得中,掌握词语搭配有助于学习者更地道、更准确地使用目标语言。
词语搭配知识包括固定搭配和自由搭配。
固定搭配是指一些固定的、约定俗成的词语组合,如英语中的“have a rest”等。
自由搭配则允许学习者根据语境和需要灵活使用不同的词语,如用“take a walk”代替“have a walk”。
二语词汇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对词语形式、意义、用法以及文化背景的理解。
对于大多数二语学习者来说,记忆单词是第一步。
然而,这只是词汇学习的表层阶段。
要真正掌握一个单词,学习者需要了解它的用法、搭配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二语词汇习得途径多样。
学习者可以通过阅读、听力、口语交流等多重渠道扩展词汇量。
使用语言学习软件、参加语言课程等也是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将词语搭配知识和二语词汇习得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写作能力。
以下是一些具体实践方法:建立词语搭配词典:学习者可以整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词语搭配,形成自己的搭配词典。
这样可以在写作时快速查找并运用合适的搭配。
观摩地道语料:通过观看影视作品、阅读文学作品等,学习者可以观察和分析目标语言的地道表达方式,从而习得新的词语搭配。
翻译练习:翻译是一种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通过将目标语言与母语进行对比,学习者可以深入理解词语的语义和用法,并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的搭配知识。
创造语境:学习者可以模拟目标语言的使用环境,通过与他人交流、写日记等方式,创造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从而巩固和拓展词汇量及词语搭配知识。
词汇语用收缩与扩充的认知解释
万方数据Cg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8年第4期·语言学理论与研究·一、词义的语用收缩Wilson(2004)在“RelevanceandLexcialPrag-matics”一文中指出,词义的语用收缩是指在交际中词的编码意义在特定语境中的特定所指,在传达信息时词义受到限制而表达更具体的概念或所指范围和含义的收窄,它所确定的是特定语境中的交际信息而非词汇的编码意义。
我们知道无论是汉语言还是英语言,都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而且有些词语所传达的信息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或模糊性,听话人在理解这些词语时必须进行语用加工,使之符合并顺应语境的需要。
比如“宽”的字典定义为“阔大、放宽、物体横的方面的距离”,它既可以传达时间的信息,也可表达空间的含义,还可传递其他语言信息。
在理解由“宽”组成的话语中,听者要根据话语所表达的不同语境,对该词进行不同的语用加工。
例1:a.这条河太宽了.b.李老师对学生很宽.c.这道汤很宽.d.时间很宽裕.以上4句中都有形容词“宽”,但每句中“宽”所表达的意思各不相同。
原因是各不相同的语境条件限制了听话人对其意义的选择与理解。
如果参照词典对“宽”的释义,我们无法合理解释这4句在正常语境中的意义。
只有a符合“宽”的原形意义,其他3句不仅离原意相去甚远,且所指的内涵和外延也迥异。
b指宽松、不严格。
c表示汤的味道很浓郁、汤料丰富。
d则表示时间很多,不紧张。
再如:例2:a.Sallyisaworkingmother.b.Mysonhasatempreture.a表Ij)]Sally是有工作的女性家长,不仅抚养着孩子,而且还是奔波在外挣钱养家糊口的母亲。
b则并不是单纯地表示“我儿子”有体温这一事实,而是说明“我儿子”的体温已到了不正常的程度,值得一提:可能是生病了或需要看医生。
类似的信息加工就是在特定的条件下的语用收缩,该语境的语用信息往往会限制某一词语在话语中所表达的信息。
上述例1中的b—d中的“宽”、及“workingmother”、“tempreture”所表达的交际意义都是在各自原型意义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的语境条件进行·28·的语用收缩。
网络词语_晒_的认知语言学解释
六、 结语
本文通过对流行语 晒 的来源及语义发展过程的 考察, 认为 晒 虽然属于外来词汇, 但是由于它在汉语中作隐喻性使用时极强 的易识解性, 很快就被汉语驯化, 偏离了其外来词汇的中心范畴, 而 更加接近汉语本身词汇的范畴。由上文的分析也可以看出在对外 来词进行翻译的时候 , 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要找到适合目的语使用 者认知规律的语言表达, 只有达到这种标准 , 外来词汇才能迅速为目 的语使用者所接受和使用, 从而达到合理有效地丰富目的语的目的。 # 参考文献 :
2010 年第 4 期 ( 第 12 卷
No. 4 2010( Vo l. 12
总第 52 期 )
Sum No . 52)
*
网络词语 晒 的认知语言学解释
! 朱俊伟
( 浙江大学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 浙 江 杭州 )
摘
要 : 本文就网络词语 晒 的来源及其认知理据进行了考察 。 晒 是英文 share 的 对应音译 词 , 属于 外来词汇 。 然而
晒 作为动词 隐喻进行识解也能够得出现在所用的展示 , 秀给别人 看的义项 , 与它的 英语对应词 share 的 相关义项 是契 合的 。 所以 晒 作为音译词 , 一进入汉语就因为其方便的可识解性 被汉语驯化了 , 从而得到广泛的使用 。 关键词 : 晒 ; 外来词汇 ; 认知 ; 识解 ; 动词隐喻 DOI: 10. 3969/ j. issn. 1009- 4458. 2010. 04. 158 中图分类号 : H 31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9- 4458( 2010) 04- 0403- 02 语词汇。然而 , 笔者随机调查了一部分学生, 他们都能说出 晒 这个 词在网络上的确切含义, 即拿出自己得意的东西 , 展示给别人看, 有 时有 秀 的意味, 但绝大多数受访对象表示不知道该词是由 share 而来。翟步习( 2003) 指出, 在音译的时候有些词既要表音 , 而且要传 意。曹炜( 2004) 认为音译兼意译词 , 即谐意音译词是外来词定型过 程的终端。也就是说, 音译兼意译词是外来词汉化的最理想形式。 然而, 源语言与目的语之间的两种语码如何能够做到音意俱近? 于 洪颖, 周亚祥( 2008) 依据语言学 内在语言形式 及语音形式的概念, 对音译外来词进行了考察, 认为在对外来词音意兼顾的翻译形式中, 外来词的内部形式均有残留。该种引入方式均考虑到目的语使用 者的认知方式。比如以前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可口可乐 ( coca cola) , ( 脱口秀) talk show, 迷你裙 ( miniskirt) 等等。其中, 与可口直接相联 系的就是食品饮料之类的东西, 脱口也与语言相关, 且汉语中有 脱 口而出 的成语。可见那些成功引入汉语并最终固定下来的外来词 汇也必定是那些最接近人们认知方便的词汇。而 晒 这个词的认知 方式又是怎样的呢?
浅析网络热词特点及其翻译
浅析网络热词特点及其翻译作者:嵇丽娜来源:《卷宗》2017年第13期摘要:在全球互联网化的背景下,网络热词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大媒体上,网络热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网络热词翻译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文以2016年网络流行的热词为例,对网络热词进行分析,探讨网络热词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网络;流行热词;翻译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2017-ZZJH-441);信阳市社会科学项目(2016WH029)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沟通的形式成为人们的主旋律,网络热词不断涌现。
网路热词的产生是依赖于人们熟知的词语,通过词语产生“能量”,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使新的词汇形式产生强大的生命力并迅速传播。
从这些网络热词里,我们不仅能够看到语言圈子里的“红人”,我们也可以看到当前的热门事件和人们关注的社会现象,有的虽然未被收录到正式的字典里,但是却是一个时代的烙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为了向世界宣传中国,更好的更快的传播中国文化,相应的热词翻译也引起了翻译界的高度重视,然而,国内已有的网络热词翻译情况并不令人满意,很多解释颇为牵强,有些则过于庸俗化,失去了原词的韵味,因此,准确的翻译网络热词是正确传递文字信息的关键。
1 网络热词的特点网络热词主要是从网络传播开的,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并且表现形式多样,极具个性,与众不同,并且语言轻松、幽默诙谐。
这些热词传播速度快,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迎合了很多青年人的口味。
其中不乏有中国特色的词,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不像词典里的词语言规范。
网络新词不断通过各种形式而涌现出新的组合,产生新的意义,拥有原词不具备的新能量,使得网络新词的词义层出不穷所以译文往往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有的翻译会让读者不知所云,有时甚至会引发误解,达不到有效传播源语言的文化信息。
对于网络热词翻译没有现成的标准参考,因此对译者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
网络热词的独有特点,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同时具有时效性,因此网络新词的翻译是一项极有挑战性的一项工作。
流行语“内卷”“躺平”的认知语用分析
187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DOI:10.16661/ki.1672-3791.2108-5042-4046流行语“内卷”“躺平”的认知语用分析黄雁瑜 罗主宾(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文学院 湖南娄底 417000)摘 要:“内卷”一词入选2020年十大流行语,其频繁出现于各社交媒体平台,使用过程中形成词形变体和语义变化。
2021年,“躺平”爆红,与“躺赢”“躺赚”等形成了“躺”族新词。
两者均符合汉语构词理据,具有摹状性,在一定程度上属于贬义词,具有叙实与评价、宣泄与调侃等语用功能。
从“内卷”到“躺平”隐喻着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诸多现状,其背后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动因,真实反映了社会无处不在的竞争状态以及人类与生存困境的抗争。
关键词:内卷 躺平 流行语 语用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8(c)-0187-04A Cognitive and Pragmatic Analysis of the Popular Words"Neijuan" and "Tangping"HUANG Yanyu LUO Zhubin(Academy of Chinese,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udi, HunanProvince, 417000 China)Abstract: The word "neijuan" was selected as one of the top ten buzzwords in 2020and frequently appeared on various social media platforms, forming morphological variants and semantic changes in the process of use. In 2021, "tangping" became popular, and "tangying" and "tangzhuan" formed new words of the "tang" family. Both of them are in line with Chinese word formation motivations, have descriptions, and are derogatory words to a certain extent, with pragmatic functions such as narration and evaluation, catharsis and ridicule. From "neijuan" to "tangying" metaphors the many status quo of people's lives in today's society, behind which there are profound social and cultural motivations, which truly ref lect the ubiquitous state of competition in society and the struggle of human beings with survival dilemmas.Key Words: Neijuan; Tangping; Buzzword; Pragmatics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项目编号:XSP19YBC216);2020年度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3730);湖南省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专项课题(项目编号:XYJ2021GB14)。
赞赏有加换个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赞赏有加换个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赞赏有加"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对某人或某事物表示非常高度的赞美和欣赏。
然而,为了增加文章的多样性和表达方式的丰富性,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其他词汇来替换这一成语,从而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可以用来替换“赞赏有加”的词汇,并且对这些词汇进行解析和使用案例的分享。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地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升文章的文采和吸引力。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替换词汇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Article Structure)本文包含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进行介绍。
接下来,将在正文部分详细讨论第一个要点和第二个要点。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
引言(Introduction)在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以及阐明本文的目的。
概述(Overview)首先,将简要介绍赞赏的概念以及其重要性。
赞赏是一种表达对他人或事物的肯定和赞扬的方式,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激发积极的情感和动力。
文章结构(Article Structure)其次,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展开。
首先,将详细阐述第一个要点,即赞赏的内在意义和价值。
其次,将深入探讨第二个要点,即赞赏的外在表达与实践方式。
通过这两个要点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应用赞赏的原则和方法。
目的(Purpose)最后,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赞赏有加的研究和探讨,提醒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善于赞赏他人,增强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友好,促进个人的成长与进步。
正文(Main Body)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要点进行阐述和讨论。
首先,将详细讨论赞赏的内在意义和价值。
赞赏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社交礼仪,更是一种内在的积极心态。
通过赞赏他人,可以提升自身的情感质量,并加深与他人的情感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词语的特点分析及其认知解释
本文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2009)公布的新词语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TextPro、AntConc、Google Trend以及Excel等语料库研究工具,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分析了汉语新词语的三大特点,即新词语的词长特点、语义的概念整合特点和词群化特点,并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对其进行解释,探讨了新词语产生的认知理据。
经过研究,我们取得了以下发现:虽然汉语新词语是整个汉语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从词形来说,其词语长度较普通词语更长。
普通词语以双音节词为主,新词语主要以三音节词和四音节词为主。
从语义来说,新词语是在已有词汇的基础上新创而成,因此不管是单纯新词语还是合成新词语,语义整合是新词语语义产生的重要方式。
单纯新词语分为音译外来词、缩略外来词、谐音新词语和旧词新义词语四大类型,其语义建构特点主要表现为语义借用、迁移、双关、扩大、缩小等。
根据语义关系,合成新词语分为语义联合、语义析取、特征析取映射、语义关系互补、语义新创共五种类型。
从新词语的结构来看,新词语词群化特点明显,许多新词语与其它词语构成族群关系。
新词语作为一般词汇的一个次生概念或次生范畴,其形式结构以偏正式为主。
与基本范畴的性质相反,次生范畴具有感知的分析性、意象图式的合成性、知感的依赖性、行为反应的复杂性、语言表达的合成性以及信息组织的边缘性特点。
这些特点要求表达次生范畴概念的语言形式具有更高的信息承载能力,这便在形式上制约了新词语的长度,导致了新词语比一般词语更长的语言事实。
新词语的语义建构过程是新词语组成成分语义、语境意义以及新生概念之间的相互整合过程。
人类对新事物新现象的认识总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之上,这个过程是语言、认知和现实相互作用相互整合的过程。
单纯新词语的语义建构主要表现为已有词语的语义与语境作用的结果,复合词的语义建构既有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整合,也有语境意义的参与。
虽然复合新词语的语义整合方式与概念整合类型之间没有一一对应关系,但大体上说,语义联合主要通过镜像型概念整合网络实现,语义析取和语义互补主要通过简单型概念整合网络实现,隐喻性特征吸取映射主要通过单域型概念整合网络实现,语义创新则主要通过双域型概念整合网络实现。
词群的构式性是导致新词语词群化特点凸显的原因之一。
构式是形式和意义或功能的配对体,可以是具体的词、词组等具体语言实体单位,也可以是抽象的或半抽象的语法结构。
语言的形式单位是一个从具体构式到抽象构式的连续统。
抽象构式从具体构式中抽象出来,反过来对具体构式的产生具有压制作用。
新词语词群构式从具体词群性新词语中抽象出来,具有其独立的结构特征和语义特征,对实体构式的产生具有压制作用。
新词语词群构式的这一特征即解释了新词语的词群化特点,也解释了新词语中的非常规搭配。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为复杂的现象之一。
语言的建构和解读既受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律制约,也要受到人的主观认知的影响,这其中认知是语言通向现实的桥梁。
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内研究汉语新词语对于了解新词语的本质以及语言与
认知、语言与社会的关系都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