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生物7年级上册第3单元《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课第1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生物新课标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教材分析]本章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生物和生物圈”、“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基础上,让学生了解生物圈中的植物类群,教材内容在编排上遵循从细胞到个体再到群体、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材根据植物不同类群的繁殖特点和分类地位,将本章内容分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两节,因此学习《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节内容,不仅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同时也为今后的“光合作用”、“生物多样性”、“生物的分类”、“生物进化”等教学奠定了基础。
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初中生物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本节课各个环节的知识结构相似,通过“生活环境──形态结构──与人类关系”这一主线将教学内容联成一体,教学内容与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紧密相联,[学情分析]对农村的学生而言,绿色植物是生活环境中常见的,即使是藻类、苔藓和蕨类这三类低等植物,他们也不陌生,但是对于它们三者之间在形态和结构上有什么不同,与人类的关系如何却了解不多;再者,七年级学生刚接触生物学不久,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都需进一步培养和改进。
因此,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农村乡土资源,让学生学之有物,进而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将是本节教学的一大重点。
[设计思想]按照课标“呵护好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生物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生物知识,树立开放的课程资源观念”这一要求,针对本节教材内容和农村学生的特点,本课教学采取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从大自然中来,到大自然中去”,体现乡土特色。
通过“课前采集──教师引导──实地教学──学生自学”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们在“观、思、探、读、讲、练”的课堂结构中轻松掌握基础知识,充分感受生物科学的无穷乐趣,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生物7年级上册第3单元《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目标:知识:1、描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1、通过对不同种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的观察,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2、通过对不同种类植物特征及生活环境的描述,培养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关的学习,提高对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的关注程度。
教学重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基本的特征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少见到的植物类群,通过学习讨论,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这些植物的形态特征,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广泛性,同时认识到就是这些平时少见的植物与人类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难点:对不同种类植物特点的描述、总结与比较。
利用实物观察、描述最好,但藻类植物太小不好观察,这三类植物又比较少见不太好找到,教师可以多提供图片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比较、总结和归纳。
教学策略:本课为1课时,为第三单元的起始课。
本章是在之前讲过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知识基础上的延伸,并以植物体为对象进行描述和比较,能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师应尽可能的利用好身边的植物资源,在课前布置学生分组搜集不同环境中的形态差异较大的不同植物标本,教师也应准备本地常见的三类植物的标本,以备学生搜集标本不全时补充使用。
课上通过学生的分组观察与讨论,比较总结出三类植物的生活环境与形态特征。
根据本地植物资源开发的情况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或与人类的关系。
在学习方法方面,本课是可以使用表格整理知识的,使学生对比较表格有所认识,为今后更好的使用表格比较和整理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藻类植物:释放氧、做鱼饵、食用、药用等苔藓植物: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蕨类植物:观赏、食用、药用、做肥料或饲料、与煤的形成有关课后反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旁只是引导点拨。
最新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 3.1.1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名师精选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比较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2.关注植物的生活状况和生存环境,形成保护植物、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三、教学难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环境四、教学准备分组准备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显微镜、放大镜等观察工具和制作临时装片的用具;拍摄显微图片和收集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资料,制作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展示由形形色色植物构成的自然界的美丽画面,引导学生们关注这些植物构成的美丽风景。
虽然我们欣赏过,但我们是否有时间停下脚步仔细观察过他们?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意识到这些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各异,但正是这些植物养育地球上的其他生命。
而在我们欣赏美丽的花朵、赞美高大的树木、品尝美味的果实的时候,我们可能忽视了水中、岩石上、树荫中的一些不太引起我们关注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它们,深入了解它们。
(二)观察多种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师将提前准备好的藻类(水中的水绵、球藻、栅藻和紫菜等)、苔藓(葫芦藓、地钱)、蕨类(铁线蕨、肾蕨)分组摆放好,用数字代号进行标记,引导学生利用放大镜、显微镜进行观察比较,了解这些植物。
在观察的过程中,可以参考教材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请将这些植物分类。
2.分析这几种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是否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3.列举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4.这些植物为什么个头矮小?5.这些植物的繁殖方式是什么?你能找到它们用于繁殖的结构吗?请同学们完成以下表格的填写:在同学们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观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在做显微观察时,对于不同的结构要进行分离后再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
3.1.1藻类、苔藓、蕨类植物优秀教学案例七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使他们认识到保护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对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通过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德观念。
1.生活化教学:本节课通过引入生活中的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实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这些植物的特点和生态功能。例如,在讲解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水华现象,让学生了解藻类植物在水质净化中的作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2.探究性学习: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特点、生态功能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通过设置一些探究性问题,如“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什么?”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
4.强调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一些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什么?”等。
2.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查阅资料、分享经验等方式,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些探究性任务,如观察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特点,分析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态功能等。
2.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实验等方法,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他们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4.组织小组成果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生物7年级上册第3单元《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主备教师小组教师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第周第课时累计课时课题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三类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1.突出“生物圈”的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以及三类绿色植物的基本特征。
2.三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1.三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方法及措施:观察实验法、对比法、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运用。
教学过程修订、增减一、合作交流,引导探究:(1)藻类植物的形态与你平时常见的陆生植物有什么不同?它们有专门的根、茎、叶等器官吗?它在生物圈有什么作用?(2)从形态上看,苔藓植物、藻类植物与蕨类植物有什么主要的区别?(3)苔藓植物、藻类植物与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二、归纳比较,突破难点:生活环境形态结构与人类的关系代表植物相同点苔藓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学生可根据生活常识讲种子植物。
三、知识拓展,引导应用:(1)如果养鱼缸长时间不换水,缸的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水会变成绿色,这是什么原因?(2)某地修建了一座燃煤火力发电厂,几年后,这里许多绿茸茸的苔藓植物不见了,为什么?(3)有的树干,背阴的一面常常长着一些苔藓,而向阳的一面则不生长?(4)现在的蕨类植物还能形成大片森林吗?为什么?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附知识拓展和迁移参考答案:1.养养鱼缸长时间不换水,鱼的排泄物和粪便使得鱼缸中的养料增加,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因此缸的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水会变成绿色。
2.煤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等,由于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进入叶细胞,威胁到苔藓植物的生存,因此,燃煤火力发电厂周围看不到绿茸茸的苔藓。
3.苔藓植物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因此,树干背阴的一面有苔藓,而向阳的一面没有。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章第1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对生物圈 和人类的
作用
2、饵可料作鱼类的
(
食)
3、药可供用(
)和
的作空用气;污
贯众); 4. 绿肥和饲料
2、染可作为监测 (满江红)。
简单 复
植 物
孢子 植 物
藻类杂植物无根、茎、
衣藻(单细胞叶) 海带
水绵
苔藓植物无根(假根),
茎、叶内没有 墙藓 苔藓 输导组织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
水 中
潮湿 的
藻类
1.淡水藻类----生活在河流、湖泊、池塘中的
藻类植物。
衣 藻
水 绵
水 绵
2. 海洋藻类----生活在海水中的藻
类植物。
紫 菜
鹿角 菜
裙带 菜
马尾
石
海
藻
莼
带
3.陆地藻----生活在陆地上潮湿地方的藻类植
物。
气球 藻
按生物结构分:单细胞藻类和多细胞藻类
衣
藻
单细胞藻类
水 绵
多细胞藻类
(二) 藻类植物的形态特 征是:
地方
课堂训练
3.苔藓植物具有的器官C是 ( )
A.根、茎、叶 B.果实、种子
C.茎、叶
D.花、种子
4.下列植物中有根、茎、叶分D化的是( )
A.海带 B.葫芦藓 C.水绵 D.铁线蕨
5.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C物的是(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种子植物
课堂训练
6.下列植物中,有输导组织D的是( ) A.水绵 B.海带 C.苔藓 D.蕨菜
——俄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季米亚里捷夫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 色植物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章第1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6、地球上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B是( )
A.种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藻类植物
7、形成地层中的煤的植物是( )
A.远古时期的苔藓
B.远古时期的蕨类
D
8、下列哪种植物不是苔藓植物( )
A.葫芦藓
B.墙藓
C.地钱
D.紫菜
C
9、苔藓植物的植株长得十分矮小,主要原因
是( )
A.叶子太薄
B.茎太细小
满江红:一般生长在池塘或水田,
是一种小型浮水植物。满江红幼时呈绿色, 到了秋冬时节,变为红色,远远望去,就 像一片红海,所以叫满江红。满江红通常 与蓝藻中的鱼腥藻共生,鱼腥藻能固定大 气中的氮气。因此,满江红可用作水稻的 肥料,也可作鱼类或家畜饲料。
满 江 红
肾蕨
卷柏:又名九死还魂草。根能自行从土壤分
4、 因为煤燃烧后产生大量的有害
气体,如二氧化硫等。由于苔藓植 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 有害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 细胞,威胁到苔藓植物的生存。
5、 蕨类植物具有输导组织。
有了输导组织,大大提 高了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 机物的能力,所以更加适应 陆地的生活。
所以蕨类植物长的高,适应 陆地环境的能力也比苔藓植物 更强。
3、与人类的关系:
肾 蕨
可供观赏
满江红
可供绿肥和饲料
卷柏
蕨类 植物
可供食用和药用
鳞 木
形成煤,提供燃料
孢子囊群 有多个孢子囊 有很多孢子
绿色 植物
藻类 苔藓 孢子植物:孢子繁殖 蕨类
种子植物 :种子繁殖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对比
C.没有真正的根
D.靠孢子繁殖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生物7年级上册第3单元《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教材分析《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植物细胞的结构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到绿色植物的种类及其形态的学习,基于此,正好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探究过程解决问题。
同时注意总结区分比较各种绿色植物的要点在哪里,分析原因,使学生评价与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增强。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举一些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本节从生物圈的角度扼要介绍较低等绿色植物的类群、形态和分布。
特别重视这三种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在教材的编排中改变了原教材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完整性的状况,三类植物放在一节内介绍,而不象原来那样分为三节分别讲解。
原因是,一方面这三类植物都是孢子植物,把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放在一节里有利于学生对这三类植物的特征进行横向的比较。
得出它们是逐渐进化结果的结论。
但主要是新教材简化了这三类植物的知识介绍。
删减掉“常见植物”介绍、三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有关植物形态结构和分类方面等不必要的记忆知识,降低了知识难度,把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放在首位,强调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养成,培养学生具有关心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且好动,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想要了解自己身边的绿色植物。
他们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对绿色植物有一定的了解,但绿色植物种类如此之多,又该如何分类以及它们具体又有什么作用的知识比较缺乏。
而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得非常密切,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带一些同学经常吃过或是经常见到的植物到教室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化。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从而把握课堂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生物7年级上册第3单元《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藻类植物
1.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
2.形态、结构:无根、茎、叶的分化。
二、苔藓植物
1.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
藻类植物
水中
没有根、茎、叶
的分化
食用、药用、饵
料、工业和化工原
料
苔藓植物
阴湿的地面和墙壁
有茎、叶和假根
监测空气污染程度
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
森林和山野的阴湿
处
有根、茎、叶的分
化和输导组织
食用、药用、饲
料、古代蕨类植物
的遗体演变成煤
2.形态、结构:矮小,无根,有茎、叶,但茎、叶中无输导组织。
三、蕨类植物
1.生活环境:潮湿的陆地上。
2.形态、结构: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主要要求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各种植物,并且了解这几种植物的作用,与我们人类的关系,使同学们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更重要的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很多地方现在看不到苔藓?看不到大片的蕨类植物森林?引起学生对我们生物圈环境反思。
(新)人教版生物七上《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一等奖)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
4.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重点和难点1.突出“生物圈〞的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以及这些绿色植物的最根本特征。
2.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教学过程它们的形态特征与生活环境的适应关系,它们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可采用列表等其他方式归纳总结。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生物体能由小长大的原因。
2.描述细胞分裂的根本过程。
3.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4.说出细胞分裂与生物生长的关系。
5.能运用类比的方法对分裂现象进行学解释,培养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资料,并通过类比的方法了解细胞是不能无限度生长的。
2.通过看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分裂的视频,了解细胞分裂的一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的相关资料,培养实事求是的学态度。
2.关注细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细胞分裂的过程。
【教学难点】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化。
课前准备课件、有关细胞分裂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你知道生物体是通过什么方式由小变大的么?细胞会生长吗,它是怎样生长的呢?今天来学习第二章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讲授新课一、出示学习目标1.知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2.识记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定义。
3.能够概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4.知道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过程。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名师教案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
通过学习三种植物类群,在较好地理解了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概念知识的根底上形成构造与功能相统一的生命观念。
2、学习目标
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难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查看?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预习任务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预习活动,初步了解学生本课课前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预习检测作答情况及学生学习问题反应情况。
课前5分钟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展总结展示和解答。
〔二〕课堂设计
〔2〕教师准备:课前培训各组小组长,内容包括如何使用测量工具、如何记录生物的形态特征、如何查阅资料、如何对生物进展归类,等等。
5、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
图
复习旧知[讲述]之前我们宏观的学习了生态学生倾听。
通过简。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七年级生物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图 3-2 海洋藻类
1、生活环境:大都生活在水中,靠孢子繁殖后裔。2、形态特征:植物体有单细胞旳,也有多细胞旳,但是没有根、茎、叶等器官旳分化。
图 3-3 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旳作用以及与人类旳关系
3、给鱼类提供了食物和氧,而且是大气中氧旳主要起源(占95%)。有些可供人类食用,和供药用。
5、在潮湿旳树林里发觉一株植物,有根、有茎、有叶,叶背面有小隆起, 这一植物属于( )A、蕨类植物 B、藻类植物 C、种子植物 D、苔藓植物
6、燃烧用煤主要由古代哪一类植物遗体埋在地下形成( )A、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藻类植物 D、松柏类植物
7、下列藻类植物中,属于单细胞旳是()A紫菜 B海带 C水绵 D衣藻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苔藓植物主要特征旳是( )A利用孢子进行繁殖B一般具有茎和叶,但没有输导组织C有根、叶、茎旳分化,里面有输导组织D适于生活在潮湿旳地方
生产者
二、苔藓植物
注意与藻类植物旳对比!
1、生活环境:生活在阴湿旳陆地环境中,靠孢子繁殖后裔。2、形态特征:植株低矮弱小,一般具有茎和叶,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即无输导组织),叶中没有叶脉,根是假根。
1、苔藓植物可作为空气污染 程度旳指示植物。2、具有保持水土旳作用。3、自然界旳拓荒着。4、使沼泽陆地化。
1、生活环境:多数生活在阴湿旳环境中。2、形态特征:植株只有根、茎、叶,有输导组织,不开花,没有果实和种子,靠孢子繁殖后裔。
三、蕨类植物
地上部分实际上是它旳叶,它旳茎位于地下。它旳叶属于大型旳复叶,地上部分看似“茎”旳构造是它旳叶柄,看似“叶”旳构造是复叶上旳小叶。
桫椤
3亿8千万年此前,桫椤生长茂盛,目前绝大多数灭绝了。
我们一起在回忆一下本节课旳内容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生物7年级上册第3单元《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情感目标:1.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
教学重点1.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2.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名探险队员在原始森林中迷路,他身上没有任何可以指示方向的仪器,通讯工具也没电了,这名探险队员认真观察树干上苔藓植物的生长发布情况,并以此作为方向的指示,找到正确的方位,安全走出原始森林,你能说明其中蕴藏的道理吗?(PPT4)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1.教师明确任务,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自主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P72~73内容,结合教材中图形,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自主活动二:阅读分析教材P74~76的内容,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学法指导:观察法。
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
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
三、合作探究点拨升华1. 两人合作探究学生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1)①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②从形态看,苔藓植物与藻类植物有什么主要的区别?这与它们的生活有关系吗?问题(2)①蕨类植物有哪些特征?②蕨类植物为什么能长的高大?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合作交流分析认识到:(1)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征。
(2)认识三类植物的区别。
3.师生互动观察常见的藻类植物。
(PPT5~10)教师点拨、讲解藻类植物的特征:藻类植物多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PPT11)认识藻类植物的用途。
(PPT12~16)观察常见的苔藓植物。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课第1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2
么美的意境啊。春天来了。江水和湖水都泛起了绿色,这是为什么呢?春天气温 升高,阳光明媚,水中的藻类植物开始大量繁殖。这些绿色的小生物自由地漂浮 在水中,使春水荡漾着绿波。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于上述的现象? 生:我家的鱼缸如果长时间不换水就会长出绿色的毛茸茸的东西。这些东西也是 藻类吗? 师:对。完全正确。看来这位同学平常观察的非常认真。哪位同学还能举出一些 藻类? 生:海带、紫菜。 生:褐藻,还有营养的螺旋藻。 师:非常好!藻类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呢? 生:生活在水中。 师: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藻类植物大家还想知 道点什么? 生:大多数的藻类植物终生生活在水中,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呢? 师:展示衣藻的、水绵的临时装片,并将课前准备的海带、紫菜等分发给学生。
4
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利用这个特点,把它当做监测空气污染 程度的指示植物。 三、探究蕨类植物 师:多媒体展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图片),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片,你能 发现什么? 生:观察、讨论后回答:为什么两类植物都是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但蕨类植物 的植株高大 师:取一片小叶,对光观察叶的厚薄怎样?有无叶脉?用手折一折它的地下茎和 叶柄,有无柔韧的感觉?分析一下是否有输导组织? 生:讨论交流,得出铁线蕨的地上部分是叶、茎长在地下部分,茎和叶中都有输 导组织。 师:蕨类植物的根里也有输导组织,具有吸收的功能:另外,蕨类植物的根、茎、 叶中还有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苔藓植物高大。 生:蕨类植物是怎样繁殖的呢? 师:将带有孢子囊群的蕨类植物的标本发给学生。通过观察,使学生了解单细胞 藻类是进行繁殖。多细胞藻类、苔藓、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而是靠孢子进行 繁殖的。 四、本课小结:综合细胞的生活这节课的内容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章第1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为什么同样的生活环境,形态上却差别很大 呢
叶 根、茎、叶中都有输导组织
茎 根 生活环境潮湿
蕨类植物视频
蕨
蕨类植物不开花、不 产生种子,是如何繁殖 后代的呢?
蕨类植物的生殖-----孢子生殖
孢子囊群
江南星蕨 孢子囊
肾蕨
桃树叶
孢子
一个孢子就是一个细胞 (生殖细胞)。成熟孢子从叶 表面散发出来,落在温暖潮湿 的地方,就萌发生长成新的植 物体。
两亿多年前, 蕨类植物的遗 体埋藏在地下, 经过漫长的年 代,形成了煤。
蕨类植物小结
1.生活于森林和山野的阴湿环境,如肾 蕨、蕨、卷柏、铁线蕨、满江红、桫椤、 贯众等。 2.植株较为高大,有根、茎、叶的分化, 且具输导组织;但茎多藏于地下,地上部 分为叶片和叶柄。 3.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4.作用:食用、药用、作为绿肥和饲料 煤主要是由古代的蕨类植物形成的。
地球上生物的进化顺序
水生→陆生 简单→复杂 低等→高等
巩固练习
1.将下列植物类群的名称与相对应的特征用线连接起来。
藻类植物
具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叶内有输导组织。
苔藓植物
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蕨类植物
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
2、如果养鱼缸长时间不换水,缸的内壁就会长出绿膜, 水会变成绿色,这是因为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学习目标
1.识别常见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2.了解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3.了解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的生活 有什么关系?
你见过这些植物吗?它们的生活环境和 形态有什么区别?
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 约有50多万种。它们形态各 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可 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 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和人类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进行有关资料分析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学会自己思考和结合信息得到正确的结论。
2.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通过自主探究、动手观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三种植物的户外观察,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体验发现共性和特性的科学思想,促进质疑、求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养成,体验科学研究过程中的艰辛和快乐,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
2.通过小组间的探讨、交流,促进探索、创新、合作精神的养成,并意识到合作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途径。
3.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生物圈中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课前准备
课件,各种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实物、标本、图片等。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多媒体视频,展示多种多样的植物。
学生观看视频,感知多姿多彩的植物世界。
师:同学们,自然界中已发现的植物有50余万种,对于生活中的这些植物,很多同学见过却并不认识,这节课我们来介绍几种常见的绿色植物——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讲授新课
一、藻类植物
师:“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多么美的意境啊。
春天来了。
江水和湖水都泛起了绿色,这是为什么呢?春天气温升高,阳光明媚,水中的藻类植物开始大量繁殖。
这些绿色的小生物自由地漂浮在水中,使春水荡漾着绿波。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于上述的现象?
生:我家的鱼缸如果长时间不换水就会长出绿色的毛茸茸的东西。
这些东西也是藻类吗?
师:对。
完全正确。
看来这位同学平常观察的非常认真。
哪位同学还能列举出一
些藻类?
生:海带、紫菜。
生:褐藻,还有营养的螺旋藻。
师:非常好!藻类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呢?
生:生活在水中。
师: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关于藻类植物大家还想知道点什么?
生:大多数的藻类植物终生生活在水中,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呢?
生:藻类植物的形态与其他的陆生植物有什么区别吗?
生: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起什么作用?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
师:大家提的问题非常好!下面我们就仔细观察。
并寻找一下这些问题的答案。
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衣藻的模型、水绵的临时装片,并将课前准备的海带、紫菜等分发给学生。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并提问:藻类植物是单细胞的还是多细胞的?它们有专门的根、茎、叶等器官吗?它们的形态结构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
生:观察、讨论后回答: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师:非常正确。
这种结构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藻类植物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水中,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故不需要专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根,起运输作用的茎以及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的分化。
师:藻类植物比陆地上的植物分布范围大,数量多;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占空气中氧气的95%......那么,藻类越多越好吗?
生:我从电视上看到赤潮、水华现象就是藻类大量繁殖引起的污染。
师:是的,由于单细胞藻类的生长周期较短,藻类大量繁殖后,很快就会死亡。
就会造成遗体在水中堆积。
产生许多有毒的物质,使水质恶化,造成鱼类等水生动物的大量死亡。
这种现象发生在海水中叫赤潮,在淡水中叫水华。
关于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你还知道哪些?同学们可以课后收集资料,写一篇小论文。
二、苔藓植物
师:根据平日的观察,谈谈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苔藓植物?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相比,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吗?
生:在潮湿的地方。
生:在墙根下,在水池旁。
师:对。
苔藓植物分布极广,它们广泛分布在森林、沼泽和其他阴湿的地方,在适宜的环境中可以大片地生长,请大家课后采集葫芦藓,并认真的观察它们的生活环境。
师:从形态上看,苔藓植物与藻类植物有区别吗?有哪些主要区别呢?这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关吗?以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仔细观察、深入探究苔藓植物形态结构的兴趣。
师: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三、蕨类植物
师:多媒体展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及其生态环境的图片),大家仔细观察这
两幅图片,你能发现什么?
生:观察、讨论后回答:为什么两类植物都是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但蕨类植物的植株比苔藓植物高大呢?
师:为每个实验小组提供盆栽的铁线蕨及其他实验用具。
并给予适当的启发、指导:
①铁线蕨的茎长在哪里?
②取一片小叶,对光观察叶的厚薄怎样?有无叶脉?用手折一折它的地下茎和叶柄,有无柔韧的感觉?
③分析一下是否有输导组织?
生:经过一系列的观察探究及讨论交流,得出铁线蕨的地上部分是叶、茎长在地下部分,茎和叶中都有输导组织。
师:蕨类植物的根里也有输导组织,具有吸收的功能,另外,蕨类植物的根、茎、叶中还有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苔藓植物高大
生:蕨类植物是怎样繁殖的呢?
师:将带有孢子囊群的蕨类植物的标本发给学生。
通过观察,使学生了解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而是靠孢子进行繁殖。
师:展示多媒体(有关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与人类关系的图片,以及曾经繁盛的古代蕨类植物的生态图)。
让学生总结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
师:现在的蕨类植物还会形成大片的森林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气候条件与2亿年前相比,要寒冷干旱得多。
经过漫长的进化,有了一类更加适应陆上生活的植物,就是种子植物。
它们已成为陆上
植物的主宰。
课堂小结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各有哪些主要特征?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板书设计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藻类植物
1.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
2.形态、结构:无根、茎、叶的分化。
二、苔藓植物
1.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
2.形态、结构:矮小,无根,有茎、叶,但茎、叶中无输导组织。
三、蕨类植物
1.生活环境:潮湿的陆地上。
2.形态、结构: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主要要求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各种植物,并且了解这几种植物的作用,与我们人类的关系,使同学们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
体有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更重要的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很多地方现在看不到苔藓?看不到大片的蕨类植物森林?引起学生对我们生物圈环境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