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演进与文化传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近代中国,苦难重重,希望渺茫。 今中小学校教育已变形,全国农村的 深厚基础也将彻底毁灭,两大依据的 崩溃,他日光复,其艰巨难以想象。
但中国必有前途,给我们信心和勇气的,是中国 传统文化的凝集,其有不可消散磨灭之潜势力。 中国传统文化是此后建国复国一切力量的出发点 与中心点。
中国文化本质及其特征
中国人的哲学精神与其说是“求知”精神不如说是“求道”。中国人 讲道德就像西方人讲科学一样是逐步验证逐步扩大的。 《中庸》云:“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 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 亲有道:反者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这句话所讲的道理就是逐步扩大逐步向前的。人生想要到攀登高峰,就要 从脚下的低处前进,一步步向上。故曰:吾道一以贯之。 人总还是个人,道总还是个道,无论对己对人,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全只是在人圈子里尽人道。人道只是一“善”字,最高道德也便是 “至善”。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一种“人文主义的道德精神”,无论是社会学, 政治学,法律学,经济学,外交学,一切有关人道之学皆发源于道德。
天人合一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中国传统文化中之天人 合一观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以人文精神为中心的,但它的终极理想是“天人 合一”的境界。此境界可以通过个人道德修养达成,也可以通过解脱于 家国天下的重重牵制和束缚来达成。 当有一个人能够超越人固有的境界,达到“天”这一境界,最终达到 “天人合一”的境界,就能让人人都超越此境界了。而这个人就被称之 为有“大德之人”,中国传统文化中称其为:“圣人”。“圣人”也是 人,因此人人都能做圣人,都可以修养他的道德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人人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世界就成了“天国”、“神世”、“理 想宇宙之缩影”。 这样的境界既是人类社会,则其实已超越了人类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彻头彻尾是一种“人道”精神、“德胜”精神。也可以 说是一种“天命精神”
目录

中国文化 体系分析

人文精神 及其道德 观念
一、中国文化体系分析
文化体系 概念
文化各要素相互连接的整合系统。
重要性
文化是立体的,不仅是当前各部门、各方面,还有一个 历史的传统。在今天的横切面上中国不如西方,并不代 表中国一直不如西方,更不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不好。 (钱穆《民族与文化》)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可以 树立民族文化体系观与文化自信,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 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1
推诸四海、垂诸 万世,为人类普 遍永恒作标准
孟子“人性善” (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 神中唯一至要之信仰, 也是普遍通行的宗教)
人与人相处之道的基础
中国的哲学道德与政治思想
目录
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壹 之一贯理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之天人合一观 贰
中国传统文化之人文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之一贯理想
中国历史演进大势——近代中国及其前瞻
• • 西力东渐,满清政治腐败,需要维新。 • • 全国上下,努力兴学 国民教育普及度方面,各地中 小学薄有成绩,但属于教育最 高阶层之大学教育,则始终不 够理想,留学政策应运而生。 • • 由于国外工商优势经济侵略,农村 逐步陷入崩溃与贫困中,尤其是北 方农村。 中国本并不积极鼓励工商业,与西 方新起工商势力接触中,劣势明显。
中国历史演进与 文化传统
目录

中国历史 演进大势

中国文化 本质及其 特徵

中国的哲 学道德与 政治思想
中国历史演进大势
中国历史演进大势
近代中国 及其前瞻
宋以下 之中国
汉唐时代 之中国
三皇五帝、夏、 商、周
汉、三国、两晋、南 北朝、隋、唐
秦以前 之中国
中国历史演进大势——秦以前之中国
至少有20003000年的历史
时间
代表 人物
伟大 成就
“封建政治(贵族分 治)”之一统
• 周公—礼乐精神—中国 政治与社会之大理想 • 孔子—“仁”“道”— 学术与思想之大体系 • “士”之一流品
中国历史演进大势——汉唐时代之中国
主要 成就
“郡县政治(士人合治)” 之一统
中国 历史
汉唐 时代
大理 想
承接周公孔子的精神随时代 演变蜕化而来的
钱穆认为近代时期的中国似乎已经是礼乐衰微,仁道不兴,但孔子曰: “礼失而求诸野”“为仁由己” 。寻找“礼”和“仁”的责任在于中国 的知识分子身上,能知、能信、能守、能行。道在迩而求诸远,孔子曰: “未之四也,夫何远之有。”复兴中国其道只近在眼前。 顾亭林言:“有亡国,有亡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果不能深刻 明白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体系与精神,便不能明白顾亭林此番所言之深情 与至理。 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庶民也。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 —《尽心章句上》等待出现象周文王那样的明君而出现盛世的,是凡人, 真正的豪杰,是自己去争取盛世出现的 。 中国则正需要有豪杰之士之兴起,来兴民,来兴国,来兴天下。 总结——中国的哲学道德就是:坚持慈、孝、仁、敬、信的品质来修身, 进而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之人文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修养是中国文化一个最重要的支撑点。大 学云: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 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中国人讲的人文修养的主要 纲领。 所谓“人文”,就是家庭国家与天下,这三个就是现代人所说的 社会。 要做人,要在人群中做 要做人,要一身具诸德 父慈子孝,君仁臣敬,也没有上下阶级那样的不平等。这就是所 谓的“理一分殊” 慈、孝、仁、敬、信五德,都发源于人心,人心与生俱来,其大 原出自天,即性。所以人文修养的终极造诣就是达到天人合一。 中国文化的终极理想,就是把整个人生变为一孝、慈、仁、敬、 信之人生。整个社会变成一孝、慈、仁、敬、信之社会。天下则是 一孝、慈、仁、敬、信之天下。宇宙亦如一一孝、慈、仁、敬、信 之宇宙。
国学大师的绝响
余英时曾说:钱先生治学的“终极关怀”,“分析到最后,是为了解 答心中最放不下的一个大问题,即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和中国的变局, 中国的文化传统究竟将何去何从。” 钱穆一生专著多达80种以上,每 一本之中都可以感受到他深切的爱国之心。1986年,在他92岁生辰, 素书楼讲完最后一课,他告别杏坛,最后对学生赠言道:“你是中国人, 不要忘记了中国!” 钱穆去世之后,有人评价说:“他的离去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 是传统国学的终结,此后国学大师四字成为绝响。”
三阶层 中国文 化体系
1.农、工、商各业关于物质经济方面 2.群体组织、家庭、社会、国家之建立方面 3.心性陶冶、文学艺术、宗教信仰、道德修养等方面
中国文化一本而来,成体系,不像欧洲文化混合复杂; 截至清代乾隆以前三层次成就均远超西方; 西方近代科学兴起开始中国远远落后

应对 措施
可以向西方学习。但国人陷入了“不打倒旧的,就装不 下新的”的思想,为了接受科学就先把自己传统破坏。 然而自己的文化毁了,政治社会动摇了,科学更无从发 展。因此只有一边整理旧的,一边引进新的,两途并进 才是正解。(钱穆《民族与文化》)
二、人文精神及其道德观念
中国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以人文精神为主要中心,但 与西方文艺复兴后的人文主义不同。 中国人文精神特别重视道德观念,可 以代替宗教功用,且并不与宗教相敌 对。
人文精神中道德观念的体现
5
4
使人道达于相互 安和欢乐的境界
信仰善便信仰到 中国文化的价值, 信仰到中华民族 的前途
3 2
刘桂生先生的挽联更是总结了钱穆的一生:由诸子入经学转史学据理 学兼文学子学达经学明史学信理学诚文学雅心物两得精博一世代不数人; 爱民族及文化望复兴求统一盼富强思虑深大义明乡情重识见卓忧心切知 行。
谢谢!
宗教
佛教传入以及其与儒家精神 的矛盾
中国历史演进大势——宋以下之中国
Fra Baidu bibliotek

宋朝人“由释返儒” 宋明的理学——朱熹 宋 明


元朝承接唐宋的考试制度 并在南北方到处设立立书 院来讲学,主要讲四书
元 清

明光复中国民族之政权自主 当时的教育与考试,几乎都 依朱子一家言

晚明儒家灵光不磨,满清时期 依旧暗中主宰,但相对较弱 孔孟并尊之新传统代替了唐以 前周公、孔子并列之旧传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