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现状与展望

合集下载

帕金森病的中医治疗现状概说

帕金森病的中医治疗现状概说

帕金森病的中医治疗现状概说陈枫;袁盈;陈思岐;蔡向红【摘要】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等,中医属“振掉”、“颤证”、“痉证”、“肝风”等范畴.目前西医应用的治疗手段无论药物或手术只能改善症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且具有很大的毒副作用.而中医治疗可延缓病情进展,减少西药用量,且毒副作用小.中医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该领域大有作为,本文就帕金森痛的中医治疗状况及进展予以介绍.%Parkinson' s disease is one of the neurological system degeneration, whose major clinical manifestation including static tremor, muscle rigidity, and bradykinesia. The TCM classical works describe it as shaking syndrome, convulsion, liver wind, and so on. TCM can help to delay the progression of disease, reduce medicine dosage and side-effects, and it was widely used in clinc.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present treatment situation for Pakinson' s disease of TCM.【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3(019)003【总页数】2页(P封3-封4)【关键词】帕金森病;方剂治疗;针灸治疗;综合治疗【作者】陈枫;袁盈;陈思岐;蔡向红【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5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

中医经方辨证论治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

中医经方辨证论治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

为帕金森病中医治疗提供指导
03
根据研究成果,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加明确、具体的中医经方
辨证论治帕金森病的方案和建议。
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深入研究帕金森病中医证候本质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帕金森病的中医证候本质,揭示其与西医病 理生理之间的联系。
拓展中医经方的应用范围
在验证中医经方对帕金森病治疗有效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其在其他神经系统疾病领域 的应用范围。
04
森病案例分享
案例选择与纳入标准
选择标准
符合帕金森病诊断标准,年龄、性别、病程等不限,愿意接受中医经方治疗并签署知情 同意书。
纳入标准
具有完整的病历资料,包括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四诊信息,以及相应的影像学和 实验室检查资料。
诊疗过程及效果展示
诊疗过程
根据患者病情及体质,选用适当的中医经方进行治疗,如补阳还五汤、真武汤、镇肝熄风汤等,同时配合针灸、 推拿等非药物治疗。
中医经方辨证论治帕 金森病的临床疗效
目录
• 引言 • 中医经方辨证论治帕金森病理论基
础 • 临床疗效评估指标与方法 • 实证研究:中医经方治疗帕金森病
案例分享
目录
• 问题与挑战:当前存在问题和未来 发展方向
• 总结与展望:提高中医经方辨证论 治帕金森病水平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01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 患者的生活质量。
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
结合中医经方和西医治疗手段,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提高临 床疗效。
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01
加强帕金森病中医证候的规范化研究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实验性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实验性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实验性研究进展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变性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运动障碍、肌肉僵硬和震颤。

目前,中医药在帕金森病治疗方面的实验性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

一、中药对帕金森病模型的治疗作用许多研究表明,中药在帕金森病模型中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例如,一些中药提取物能够降低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运动障碍表现,减轻其脑部多巴胺系统的损伤。

此外,一些中药还能够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减少线粒体损伤,保护神经细胞免受帕金森病相关病理过程的损伤。

二、中药对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一些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也取得了积极的结果。

例如,有研究发现中药方剂对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有改善作用,可以减轻患者的颤动、肌肉僵硬和运动障碍等症状。

此外,一些中药还能够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抑郁症状。

三、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在帕金森病治疗中,中医药也可以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发挥协同作用。

例如,有研究发现,中药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联用能够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减轻其副作用。

此外,一些中药可以增加多巴胺受体数量,从而提高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疗效。

四、中医药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治疗研究除了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一些中药还能够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

例如,一些中药可以减少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障碍,改善他们的记忆和注意力。

需要指出的是,中医药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研究仍处于实验性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的大规模临床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此外,中医药的治疗途径和机制仍不完全清楚,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来解析。

总结起来,中医药在帕金森病治疗方面的实验性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包括对帕金森病模型的治疗作用、对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以及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治疗研究等方面。

然而,中医药在帕金森病治疗中仍面临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完善其临床应用和治疗机制。

帕金森病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帕金森病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Ke r : akn o ’ s a e;ta io a i s dcn y wo ds P r is nS Die s r dt n lChnee me ii e;te c re tsae i h ur n tt
帕金 森 病 是 一 种 多 发 于 中 老 年 人 的 慢 性 中枢 神 经 系 统 退 行 性 疾 病 。 临 床 主要 特 征 为 静 止 性 震 颤 、 动 迟 缓 、 僵 直 和 姿 势 步 态 异 常 。金森病的中药进行统计分析, 以期为帕金森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提供线索; 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 对 所涉及中药的用药频率进行统计, 从中找出用药规律; 结果: 目 在 前文献报道中用来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及成方中, 以滋阴养血及
熄风类药物最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中医药疗法; 综述
旦 患 病 则 为终 生 患 病 。 由 于 其病 程 的长 期 性 及 现 代 医 学 治 疗 的 局 限
性 , 大 中 医工 作 者 也 在 积 极 探 索 , 广 以期 能 发 挥 中 医 的 整 体 调 节 的 优
势 , 帕金 森 病 患 者 带来 福 音 , 轻 家 庭 及 社 会 经 济 负担 。 古 代 中 医 文 为 减
1 资 料 与 方 法
颗粒 、 根素 、 葛 清开 灵 注 射 液 、 康 泰 胶 囊 5种 药 来 治 疗 帕金 森 病 的 报 脑
道 各 一 篇 。但 用来 治 疗 帕 金 森病 的 自制 中药 复 方 制 剂 达 4 o种 之 多 。
3 分 析
从 目前 治 疗 帕 金 森 病 所 用 中 药 情 况 来 看 , 滋 阴 养 血 及 熄 风 类 药 以
献 中 没有 帕金 森 病 或 震 颤 麻 痹 的 雷 同 病 名 , 其 症 状 描 述 可 划 为 “ 按 颤 证~ 痉 病 ” 范 畴 。笔 者 查 阅 了 近 二 十 年 来 的 帕 金 森 病 中 医 药 治 疗 方 等 面 的文 献 , 对 其 用药 进 行 了分 析 , 介 绍 如下 : 并 现

中医药防治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中医药防治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中医药防治帕金森病研究进展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标志性病理变化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变性缺失。

该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等。

同时,患者还会伴有精神障碍、睡眠障碍等非运动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帕金森病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2]。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帕金森病患病人数在未来或将长期增长并保持在高水平状态[3]。

目前,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西医主要采用以复方左旋多巴为代表的药物治疗,缓解帕金森病运动症状,但其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有限,且长期使用会减低其临床治疗效果并产生诸多不良反应,如“开关”现象、剂末恶化、异动症等[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中医药在抗氧化应激等方面可发挥防治帕金森病的作用[5],且因为具有疗效持久、毒副作用较小的优势,中医药在某些条件下可取代复方左旋多巴制剂[6]。

本文将对近年来中医药在抗氧化应激、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细胞凋亡及减轻神经炎症四个方面防治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中医药抗氧化应激作用机体遭受刺激时,体内会产生过多的活性氧,引起氧化系统与抗氧化系统的失衡,从而出现应激损伤状态,该状态称为氧化应激作用。

研究发现DA代谢过程中会产生高活性氧,使DA能神经元存在较高的氧化应激水平,且衰老时体内的抗氧化防御体系活性降低。

高氧化应激水平与低活性抗氧化防御体系共同造成神经元损伤甚至死亡,因而氧化应激机制在PD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7]。

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证实,PD患者脑内处在氧化应激状态[8]。

陈浩[9]等研究发现,枸杞多糖可使PD小鼠SOD、GSH-Px以及CAT活性明显升高,MDA明显降低,可以缓解黑质DA能神经元的丢失情况,提示枸杞多糖对PD小鼠中脑的氧化应激具有缓解作用。

帕金森病治疗现状及中成药研制的机遇与挑战

帕金森病治疗现状及中成药研制的机遇与挑战

效应的终点状 况, 并且可以与生化和病理指标联系起来 。所有 的代谢物都有其特征 N R谱峰, M 故代谢变化 的指纹 图谱可 以作
为 毒 物 检 测 的定 性 依 据 , 以便 从功 能和 安 全 性 两 方 面 使 药 物 筛 选 更 有 效, 新 药 临床 前 安 全 性评 价提 供 可 靠 的 技 术 支 持 和 保 为 障 。 因此 , 谢 组 学 在 毒 物药 物 学 的研 究 中将 发 挥 极 其 重 要 的 代
迄今为止, 以左旋多 巴制剂为代表 的药 物替代疗法一直处 于主导地位, 被誉为治疗帕金森病 的 “ 金标准 ”, 具有起效快、 减轻症状明显等优 点。但 “ 替代疗法 ”只 能改善症状, 能控 不
制 疾 病 的进 程 , 更不 能 彻 底 治 愈 , 且 随 着 左 旋 多 巴 制 剂 应 用 而 时 间 的 延 长 和 用量 的加 大 , 治疗 作用 越 来 越 小 、毒 副 作 用 反 其 而 越 来 越 大 。以 致 出现 一 系 列 难 以克 服 的不 良反 应 , 中枢 , 其
维普资讯
20 年 4 08 月第 1 卷第 4 5 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5・
帕金森病 治疗现状及 中成药研制 的机遇与挑 战
卢 明 , 雒晓 东 , 华 苏 平 连新福 张 , ,
(. 东 省 中 医院 神 经 科 , 东 广 州 5 02 :2 广 州 中 医药 大 学 , 东 广 州 5 0 2 ) 1广 广 1 10 . 广 1 10
a ia s, g t n) 是一种老 年常见 的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有 资料 显 示 , 国 的帕 金 森 病 患者 已经 超 过 2 0万 …。 目前 的 我 0 国 内外 治疗 现 状 给 中 成 药 的 研 制 提供 了 良好 的机 遇 , 时 也面 同 临一 定 的挑 战 。

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现状与展望

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现状与展望

中 医 对 于 帕 金 森 病 的认 识 及 治 疗 是 源 远 流 长 的 , 中 医 典 籍
中并 无 帕 金 森 病 病 名 , 但 是 早 在《 黄 帝 内经 》 是 就 已经 有 震 颤 、 强 直 、 运动减少 、 慌 张 步 态 等 症 状 描 述 。元 代 张 子 和 I 3 ] 《 儒 门事 亲 》
状, 但 遗 憾 的是 目前 确 切 病 因 至今 尚 未 能 完 全 明 确 ] 。
西 药 疗 法在 帕 金 森 治 疗 中 处 于 核 心 地 位 , 药 物 美 多 巴 因 效
医疗效欠佳 , 这 也成 为影 响 帕 金森 病 患 者 生 活质 量 的重 要 因素 。
因此 笔 者 认 为 帕 金 森 病 早 期 应 以 中医 治 疗 为 主 。 中药 含 多 种化学组分 , 能 够 针 对 疾 病 的 多个 靶 点 , 在 治 疗 帕 金 森 病 的 众 多 因素 、 多病 理靶 点 的 复 杂 性 疾 病方 面 具 有独 特 的 优势 , 将 对 帕 金 森 病 的早 期 治 疗 和治 愈 起 到 重 要 作 用 。早 期 的 中 医辨 证 治 疗 根
角类 D R激 动 剂 、 MAO — B抑 制 剂 及 C 0 MT 抑 制 剂 , 但 是 价 格 昂贵不能为大多数患者所接 受 , 而 抗 胆 碱 能 的 苯 海 索 又 因 副 作
帕金森病是 1 8 1 7年 英 国 医生 P a k i n s o n最 先 通 过 对 6例 患 者的报道为世人所知 的 , 这 是 种 多 发 于 中 老 年 人 的 慢 性 中 枢 神 经系统退行性疾 病。现代 医学研究 发现 , 帕 金 森 病 主 要 病 变 是
为 8 3 . 1 3 。 呙登 俊 等 [ 1 用 人 参 归 脾 汤 治 疗 早 中期 帕金 森 患 者

帕金森病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帕金森病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了疗 效稳 定 持 久。 副 作 用较 小 的 优 势 。 本 文 系统 总 结 了帕金 森 病 中医 药临 床 应 用 与 基础 研 究进 展 。 毒 关键词 : 金森病; 帕 中医 药 中图 分 类 号 : 7 9 1 R 4 . +6 文献 标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6 9 92 0 )2 0 9 3 A 1 0 —0 7 (0 80 —0 4 —0 帕 金 森 病 (P ri ̄n s i akn ’ m ̄e,P d D), 称 老 年 颤 证 、 又 震 颤 麻 痹 。 常 见 于 中 老年 人 的 神经 系统 的退 行 性 疾 病 。 静 止 是 以 性 震 颤 、 强 直 、 动 迟 缓 和 姿 势 步 态 异 常 为 其 主 要 临 床 特 肌 运 征 。 原 发性 帕金 森 病 最 主 要 的 化 学 病 理 为 黑 质 神 经 元 死 亡 , 其 致 密 部 不 能 合成 多 巴胺 , 致 纹 状 体 乙 酰 胆 碱 与 多 巴胺 的 而 功 能 失 去 平衡 而发 病 。 西 医 对 本 病 的 治 疗 有 一 定 效 果 , 采 多 用 左 旋 多 巴 及 其 复 合制 剂 治 疗 。 数 年 后 多 出现 疗 效 减 退 。 但 运 动波动。 意缺陷障碍和 精神 症状 等副作 用, 中 医治疗 P 注 故 D 日益 引起 人 们 的重 视 。 此 笔 者 搜 集 了 19 ~ 2 0 关 本 病 为 9 6 0 7有 中 医药 治 疗方 面 的 文 献 , 作 综 述 如 下 。 特
率为 8 ,%。 33
木火 上 盛 , 肾阴 不 充 , 虚 上 实 。 为 痰 火 。 则 肾 虚 ” 下 实 虚 。
当代多数学 者I 】 卜 认为本 病病 位主要在 脑。 病机关 键在

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的增加,帕金森病成为了全球范围内亟待解决的健康难题。

而在现代医学的治疗中,中医针灸作为一种独特的治疗手段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概述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和运动迟缓等症状。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深部脑刺激等。

然而,这些药物治疗往往伴有副作用,并不能有效缓解病情。

相比之下,中医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手段备受关注。

传统中医认为,帕金森病是由于“肝风内动,脑络失养”引起的,因此通过针灸调节人体气血、平衡阴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二、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机制研究针灸作为一种特殊的物理刺激手段,其对帕金森病的疗效机制一直备受研究者关注。

目前的研究表明,针灸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治疗作用:1. 调节多巴胺系统功能:帕金森病患者主要是由于多巴胺神经元减少引起的,而针灸可以通过调节多巴胺系统功能来改善病情。

研究发现,针灸可以促进多巴胺释放、调节多巴胺受体的表达以及提高多巴胺合成酶的活性,从而增加多巴胺在体内的含量。

2. 抑制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在帕金森病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针灸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和细胞凋亡等途径,降低炎症反应的程度,从而减轻患者的症状。

3. 调节神经递质平衡:除了多巴胺系统,针灸还可以通过调节其他神经递质的平衡来发挥治疗作用。

研究发现,针灸可以调节谷氨酸酸、GABA、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含量和功能,从而恢复大脑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三、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近年来,中医针灸在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重视。

在中国,已经有许多医疗机构开展了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2024治疗帕金森病新进展

2024治疗帕金森病新进展
发病机制
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 的变性死亡,导致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确切病因尚未 明了,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和氧化应激等均可 能参与其中。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非运动症状,如嗅觉减退、便秘、睡眠障碍、认知障碍 等。
安全性评估
干细胞治疗和基因编辑技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免疫排斥反应、基因脱靶等。因此,在进行临床试验前 ,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充分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干细胞治疗和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发展 ,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高效、安全的治疗方 法。同时,这些技术也有望与其他治疗方法 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
诊断依据
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同时结合辅助检查如头颅MRI、PET-CT等 排除其他类似疾病。此外,还可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辅助诊断。
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帕金森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病,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上升。我国65 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约为1.7%。
危险因素
帕金森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农药、重金属暴 露等)、年龄老化和氧化应激等。此外,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 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03
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结合
如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心理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手段相结合,提高患者
生活质量。
PART 03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深部脑刺激技术应用与改进
技术原理
深部脑刺激(DBS)是一种通过 植入电极对大脑特定区域进行电 刺激的治疗方法,可改善帕金森

中医毕业论文 帕金森病治疗简况

中医毕业论文 帕金森病治疗简况

中医毕业论文帕金森病治疗简况中医毕业论文帕金森病治疗简况摘要: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医疗方法,在帕金森病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从中医角度出发,分析帕金森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并介绍中医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应用,包括中草药的使用、针灸疗法以及中医理疗等,并总结了现有研究的进展和不足之处。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 前言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症状为静止性震颤、肢体僵硬、运动缓慢和姿势平衡障碍等。

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常常存在不良反应和疗效递减的问题。

因此,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2. 帕金森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据现有研究,帕金森病的病因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神经退行性变等。

研究表明,帕金森病主要与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和变性有关,导致多巴胺供应不足,从而引发帕金森病症状的出现。

3. 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优势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医疗方法,长期以来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中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1) 综合治疗:中医治疗帕金森病注重综合施治,通过调整患者的整体状态,改善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

(2) 个体化治疗:中医强调因人而异的治疗原则,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强调疾病防治:中医注重调整疾病发展的内外平衡,通过改善患者的体质和提高免疫力,达到治疗和预防的双重效果。

4. 中医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应用中医在帕金森病治疗中采用多种方法,包括中草药的使用、针灸疗法以及中医理疗等。

(1) 中草药治疗:中草药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如巴豆、天麻、山茱萸等具有抗炎、抗氧化和神经保护作用的中草药。

(2) 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患者的症状。

中药对帕金森病的调节作用研究

中药对帕金森病的调节作用研究

中药对帕金森病的调节作用研究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由于脑内的多巴胺神经元逐渐减少所导致。

这种疾病会引发肌肉僵硬、震颤、平衡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虽然目前的药物治疗可以减缓病情,但长期使用会导致副作用。

因此,研究发现中药对帕金森病的调节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药对帕金森病的药理作用许多中药被广泛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其中一些中药通过影响多巴胺系统,增加多巴胺水平,从而缓解帕金森病的症状。

例如,某些补益中药可以提高脑内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减少多巴胺的代谢,从而增加多巴胺水平。

此外,一些中药还具有抗氧化、抗炎、抑制细胞凋亡等药理作用,可以减少因帕金森病引起的神经元损伤。

二、中药对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许多临床研究表明,中药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研究发现某种中药可以显著缓解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障碍和不良反应。

另外,一项研究表明,中药与常规药物组合治疗可以降低用药剂量,减轻副作用,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些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具有潜在的优势。

三、中药对帕金森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中药对帕金森病的分子机制。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某种中药可以通过调节线粒体功能和细胞凋亡途径来保护多巴胺神经元。

此外,一些中药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反应等途径来减轻帕金森病的病理变化。

这些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中药对帕金森病起效的分子机制,为中药改善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结论中药作为一种非常规治疗方法,在帕金森病的调节作用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药通过多种途径,如增加多巴胺水平、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等,对帕金森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轻药物的副作用。

此外,分子机制研究不断揭示了中药对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为中药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实验性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实验性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实验性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肌张力障碍、震颤和运动
缓慢。

目前,西药治疗是常用的方法,但长期使用会产生多种副作用。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
病的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就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帕金森病主要采用补肾益气、疏风理气、活血化淤等方剂,如肾气丸、回旋散、活血止痛片等。

近年来研究证实,催眠香附丸、复方异丙肝素锉等中药方剂对帕金森
病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2.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经络和穴位,调节神经和内分泌系统
的功能,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
的震颤、僵硬和运动能力,同时还能改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

3. 拔罐疗法
总之,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
的运动和生活功能。

但由于中医药治疗需要针对个体化的情况进行综合治疗,因此需要结
合实际疾病情况,分析治疗方案,准确用药。

此外,中医药治疗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以保证疗效和安全。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进展对近些年来临床领域采用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进展情况进行阐述,对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中的益气养血熄风法、滋补肝肾法、熄风止颤法、活血化瘀法、通络熄风法、涤痰法这5种疗法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帕金森病中医临床治疗的总体情况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标签:中医药;帕金森症;治疗;研究进展帕金森病(英文简称为PD)属于一种黑质以及黑质纹状体通路的慢性疾病,一般发病集中在中老年人人群中,其临床症状包括肌强直、静止性震颤、运动减少等[1]。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逐步地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数量的急剧扩充,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也在随之上升。

采用中医药对帕金森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目前已经得到了业内的认可,其在提高临床疗效、延缓病程进展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2]。

本文中,笔者在综合多方面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对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释,现将具体情况综述如下。

1 中医学对帕金森病的病因认识中医学认为,帕金森病所形成的病因及其机制是比较复杂的,一般认为该病是由风气内动所致,同时该病以虚实相杂者居多。

还有人认为本病是由肝肾阴亏,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或者是由风火夹痰、互阻络道所致。

有关学者根据本病的致病原因将本病分为了肝肾阴虚型、气滞血瘀型、气血两虚型、虚风内动型等[3]。

2 中医辨证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2.1 滋补肝肾法帕金森病在临床一般以肝肾阴虚者居多,而这种类型的帕金森病通常还是其他类型帕金森症的发病原因和致病基础,所以在临床上多应用滋补肝肾法针对患者的肝肾阴虚之症来治疗帕金森病,目前该疗法的临床应用也较广泛[4]。

孙家贺[5]在其临床研究中对60例帕金森病患者(主要为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患者)实施了滋补肝肾的治疗方法。

应用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白芍、何首乌、当归、升麻各10 g,五味子、黄精、龟板各15 g,开水煎服每日分两剂服用,连续维持服用治疗10 d。

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发现,其中显效14例,有效40例,无效6例,临床显效率达90%,证实该种治疗方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研究进展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西医主要采用药物替代疗法等,中医多采取辨证论治、针灸等方法。

笔者就近年中医治疗PD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标签:帕金森病;中医药治疗;进展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帕金森病(P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就世界范围内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2%,随年龄增高80岁以上患病率达到4%[1]。

不但给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

目前研究认为PD的主要病变在大脑的黑质纹状体,该处多巴胺合成释放减少,乙酰胆碱处于相对的优势,打破了多巴胺能-胆碱能的平衡[2],从而产生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

目前PD 的西医治疗主要是针对其临床症状的控制,但都不能阻止本病的持续、慢性进展,并且长期服用西药都存在着疗效减退、进而剂量增加,药物副作用和依赖性会随之加重。

但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PD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就PD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进行综述。

1 病因病机1.1 传统中医对此病的认识PD属于中医学的“颤证”范畴。

古代中医文献对此病有丰富详实的记载,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载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脉要精微论》载有:“骨者,艘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

孙思邈于《备急干金要方·卷第八·诸风》中写到:“疗积年八风五痊,举身神曳,不得转侧,行步跋璧,不能收摄,又暴口噪失音,言语不正,四肢背脊筋急肿痛,流走不常,劳冷积聚,少气”从现代西医看就是典型的PD症状。

明代医家孙一奎在《赤水玄珠》中把有震颤的疾病称为“颤振证”。

并有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以后有之,老年尤多的记载。

古代医家对此病的描述为现代中医医家诊疗PD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1.2 现代中医对此病的认识随着对PD病因病机的认识逐步完善。

不同的医家提出了相对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如:沈晓明[3]提出从脾论治内风的观点。

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现状与展望

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现状与展望

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现状与展望黄志兰,赵 杨 摘要:整理近期有关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文献,西医配合中医治疗帕金森病是目前患者治疗的最佳方案。

越早介入中医治疗对帕金森病的预后越佳,但取得进展的同时,仍有许多问题值得认真研究。

关键词:帕金森病;中医;病因病机 中图分类号:R742.5 R25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49(2013)01-0081-03 帕金森病是1817年英国医生Pakinson最先通过对6例患者的报道为世人所知的,这是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帕金森病主要病变是大脑的黑质纹状体中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打破了多巴胺-胆碱能之间的平衡,使得胆碱能神经功能占有优势,进而产生临床症状,但遗憾的是目前确切病因至今尚未能完全明确[1]。

西药疗法在帕金森治疗中处于核心地位,药物美多巴因效果显著被公认为“金药物”,但该药不能阻止帕金森病自然发展的进程[2]。

在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长期临床治疗中,诸多医家总结出许多经验方,这些显示出不错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1 病因病机 中医对于帕金森病的认识及治疗是源远流长的,中医典籍中并无帕金森病病名,但是早在《黄帝内经》是就已经有震颤、强直、运动减少、慌张步态等症状描述。

元代张子和[3]《儒门事亲》中记载“新寨马叟,年五十九,因秋欠税,官杖六十,得惊气成风搐已三年矣。

病大发,则手足震掉,不能持物,食则令人代哺,口张联唇,舌糜烂,抖擞之状如线引傀儡”。

“手足震掉”、“抖擞之状如线引傀儡”也都与帕金森表现相似。

明代孙一奎[4]《赤水玄珠》中更第一次提出了以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名称“颤振”,并指出“颤振者,病人手足摇动如抖擞之状,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

20世纪90年代后,在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脑病学术研讨会上,确立了帕金森病属中医“颤证”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病因繁多,病机复杂。

大多中医学者认为本病本虚标实,肝肾亏损、气血不足是其本,风、火、痰、瘀为其标。

帕金森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帕金森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帕金森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特征包括肢体僵硬、震颤、运动迟缓以及姿势不稳等问题。

中医学认为,帕金森病的发生与人体肝肾不足、脾胃功能失调、痰浊阻塞等有关,因此可以采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

1.药物治疗:中医药物可以通过调理脏腑、补益气血、祛痰化瘀等方式,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

一般常用的中药有补肾壮阳剂、益气生津剂、活血化瘀剂等。

例如,常用的中药有黄芪、首乌、枸杞子、天麻、钩藤等,这些中药有助于改善肝肾功能,增强患者的体质,减轻运动障碍的症状。

2.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对帕金森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常用的穴位有百会、神门、大椎、大杼、涌泉等。

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可以调节患者的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改善患者的运动障碍症状。

此外,针灸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3.推拿按摩治疗:推拿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对帕金森病也有一定的帮助。

通过按摩患者的关节和肌肉组织,可以改善其血液循环,增加肌肉的力量,减轻肢体的僵硬和震颤。

同时,推拿按摩还可以调理人体脏腑功能,改善脾胃气血不足的问题。

4.中草药熏蒸治疗:帕金森病患者可以采用中草药熏蒸的方法进行治疗。

首先,选用适合的中草药,如薄荷、丹参、白芷等,加入开水中煮沸,然后让患者将蒸气吸入口鼻,或将蒸气直接对准肌肉组织。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改善气血循环,舒筋活络,减轻患者的肌肉僵硬和震颤症状。

5.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密切,因此,饮食调理对帕金森病的治疗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患者应遵循中医养生的原则,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多吃一些豆类、五谷杂粮、水果和蔬菜,同时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生姜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帕金森病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患者应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同时,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因人而异,对症治疗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p e c p in t e a c e tsd ft e CD, r s r t n c p ncu ep u e tr d cn o i e I n t e i e t i a e h o g r s r t , h n in i e o i o h p e c i i ,a u u tr l s W se n me ii e f r4 sd s n a o h rsd , h sp p rt r u h p o
组改善临床症状亦优于对照组 ( < . ) 胡 氏I P 0 1。 O 应用 中药女贞
养阴颗粒联合西药美多 巴及安坦 ,1 次,温 开水 冲服 ,3d 包/ /, 对照组西药治疗 同治疗组 ,另给外形、包装 、剂量与女贞养 阴
颗 粒 相 同 的安 慰 剂 ,用 法 同 上 。两 组 疗 程 均 为 2个 月 。结 果 显 示 治 疗 组 患 者 生 存 质 量 在 生 理 功 能 ,躯 体 角 色 功 能 受 限 ,总 体

d s r ei t g a i eme ii et h w e a v n a et sen me i ie at n ae f ce c d d f r n i l i g o i e c b e r t d c n s o t d a t g We tr d c n t u td e i n y a i e e t a n ss i n v o h o e i n ad
西 医在 治疗帕金森病的优势表现在针对性 比较 强,可 以明 显 改善症状 ,不论是药物替代疗法 ,还是立体定 向苍 白球毁损 术, 还是脑深 部 电刺激术 , 都是 以帕金森病 的发病机理 为基 础, 临床上 有时可取得 “ 戏剧性 的效 果 ” ,但其不足是药 物的毒副 作用反应大 ,长期服用易产生耐药 ,手 术的缺点表现在并发症 和复发性方面 ,也就是不管是药物 治疗 是手 术治疗,都不能从 根本上治愈本病 ,即不能 改变 帕金森 患者的黑质 纹状体变性 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现状与展望
当前帕金森病是世界医疗方面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难题,西医对这种疾病的治疗通常情况下都会使用“左旋多巴”进行治疗,但是在实际的治疗中,这种药物的服用时间越长,剂量越大,其产生的毒副作用也会随之增大,最终就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文主要针对中医对帕金森的治疗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中医对帕金森的治疗提供参考。

标签:中医;帕金森;治疗;现状;展望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主要是指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神经变性疾病,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姿势步态异常、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等运动症状,随着这种疾病的不断发展,所有的患者都会逐渐出现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精神症状等非运动症状,一些患者的非运动症状还会出现运动症状之前。

1 病理病机
帕金森病的病机比较复杂,通常情况下包含年龄因素、情志因素以及久病及肾等因素,这些现象都会导致患者出现肝肾阴虚、气虚两虚,同时这些也是帕金森的病理基础;肝阳上亢、情绪狂躁、风扰清窍就会导致头晕目眩[1];肾精不足导致气血生化无源、肾精亏虚就会导致髓海不安、因此就会出现痴呆健忘的现象;心火不得肾水就会出现失眠多梦的现象。

总之,这种疾病的主要病机是肝肾不足,痰饮毒邪是这种疾病的病理因素。

2 中医治疗帕金森的现状
中医对于颤证的分类相关繁多,可以分为髓海空虚型、肝气郁滞型、气血不足型、痰浊壅滞型、心脾两虚型、痰热风动型、肝肾阴虚型以及气滞血瘀型八种类型,从中医辨证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分为肝肾阴虚的强直型、气血两虚的混合型以及气滞血瘀的震颤型[2]。

不过从临床上常见的帕金森患者而言,大多数的病程持续时间都比较长,并且在实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还会出现病症的变化,通常情况下还会出现各种要素相互夹杂的现象,由此就可以看出对这种疾病不能单一的使用一种标准进行分类和判断,在实际的治疗中需要根据情况辩证的进行治疗。

下面具体对中医治疗早期以及中晚期帕金森的情况进行分析。

2.1 中医治疗早期帕金森
由于西医治疗帕金森容易产生毒副作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不能长期服用。

中药中含有化学组分,能够针对疾病的多个靶点进行有效的治疗,帕金森病本身的病理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由此就可以看出中医在早期疗帕金森的治疗中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中发现,使用生地、白芍、蜈蚣、丹皮、全蝎、麦冬、薄荷、石斛、灵磁石、天麻、石决明、菊花、柴胡以及桑叶组成的止颤定震汤进行早期帕金森的治療,治疗总有效率达到
了76%。

另外使用针灸也能够对早期帕金森的治疗,并且操作简单,具有很好的疗效,在实际的治疗中主要是坚持熄风止颤、平衡阴阳、疏通经络。

使用头电针对额前斜线、额旁3线、顶旁1线、顶旁2线、枕下旁线进行针灸,这样就能有效的促进帕金森患者各脑区中葡萄糖的代谢、肢体活动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2.2 中晚期帕金森的中医治疗
对于中晚期的帕金森的治疗需要通过滋补肝肾,同时进行祛瘀通络、化痰熄风,在患者用药以后就能够使“开”期延长,“关”期缩短,能够进行滋补肝肾、通络解毒的药物有生南星、天麻、丹参、白芍、僵蚕等,这些药物都具有镇静、催眠以及抗惊厥的作用,这样就能有效的实现对患者自主功能障碍的有效改善[3]。

在利用中医治疗帕金森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改善肌张力以及震颤现象,同时还能增强机体对帕金森药物的敏感性,进而就能将病情的稳定时间进行有效的延长,尽可能的保证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能力。

3 中医治疗帕金森展望
当前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方式有中药、针灸、推拿等疗法,通过这些方式能够明显的改善早期帕金森患者的症状[4],这样就能推迟患者服用相关药物的时间,而对于中晚期患者使用这种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在服用西药时产生的毒副作用。

但是就当前中医对于帕金森的治疗而言,相关的治疗方式研究并不够深入,并且在临床上的实践相比较西医而言也比较少,中药的口感也比较差[5]。

要想更好的利用中医治疗帕金森病,就需要不断的进行相关经验的总结,强化临床实践和研究,将中医学和现代科技进行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对帕金森病的有效治疗。

综上所述,当前在使用中医治疗帕金森中,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要想提高治疗效果,就需要不断的对其进行研究,这样才能更好的利用中医治疗帕金森。

参考文献
[1] 卢海珊.早期帕金森病的症状研究和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现状分析[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07):00111.
[2] 刘海波.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9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23):5-7.
[3] 黄宁静,李如奎,李文涛.中医药调节自噬途径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20):2453-2455.
[4] 吕秀玲,董静.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3):162-163.
[5] 王惠民.中西医联合治疗帕金森病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4):83-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