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归纳及题型练习
高一集 合知识点和练习
高一集合知识点和练习一、集合的概念集合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具体的或抽象的对象汇集成的总体。
简单来说,集合就是把一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放在一起。
比如说,我们可以把所有的自然数组成一个集合,也可以把一个班级里所有的男生组成一个集合。
集合中的对象称为元素。
如果一个元素 a 属于集合 A,我们记作a∈A;如果一个元素 b 不属于集合 A,我们记作 b∉A。
集合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 等;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 a、b、c 等。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就是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例如,由 1,2,3 这三个数字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1,2,3}。
2、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来表示集合。
具体格式为{代表元素|元素所满足的条件}。
比如,所有小于 5 的正整数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x|x 是小于 5 的正整数}。
3、图示法(韦恩图)用一个封闭的曲线来表示集合,曲线内部的点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这种方法直观形象,有助于我们理解集合之间的关系。
三、集合的性质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不能模棱两可。
例如,“个子高的同学”不能构成一个集合,因为“个子高”没有明确的标准。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不能重复。
例如,{1,1,2}不能算作一个集合,应该写成{1,2}。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顺序之分。
例如,{1,2,3}和{3,2,1}表示的是同一个集合。
四、集合间的关系1、子集如果集合 A 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集合 B,那么集合 A 称为集合 B 的子集,记作 A⊆B。
例如,集合 A ={1,2},集合 B ={1,2,3},则 A 是 B 的子集。
特别地,当 A⊆B 且 B⊆A 时,称集合 A 与集合 B 相等,记作 A =B。
2、真子集如果集合 A 是集合 B 的子集,且存在元素 x∈B 但 x∉A,那么集合A 称为集合 B 的真子集,记作 A⊂B。
集合高中数学知识点笔记
集合的概念知识点总结与例题讲解一、本节知识要点(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2)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表示;(3)集合元素的三个基本性质;(4)常用数集的表示;(5)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6)集合的分类.二、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集合用大写字母来表示,集合的元素与小写字母来来表示.三、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是从属关系:若元素a在集合A中,就说元素a属于集合A,记作a∉.Aa∈;若元素a不在集合A中,则称元素a不属于集合A,记作A 要求会判断元素与集合之间的从属关系.四、集合元素的三个基本性质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它的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也就是说,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元素属于或不属于这个集合,也就确定了.互异性给定一个集合,它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同一个集合中的元素不能重复出现.在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相同的元素算作集合的一个元素.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的.如果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相同的,那么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五、常用数集的表示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 +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六、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集合有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即列举法和描述法.此外还有韦恩图法(Venn 图法).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大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元素之间必须用逗号隔开;(2)元素不能重复(即集合的元素要满足互异性);(3)元素之间无先后顺序(集合的元素具有无序性);(4)表示有规律的无限集时,必须把元素间的规律表示清楚后才可以使用省略号,如﹛1,2,3,…﹜;(5)注意a 与{}a 的表示是有区别的:a 表示的是一个元素,{}a 表示的是只有一个元素a 的集合.二者具有从属关系,及a A ∈.列举法常用来表示有限集或有规律的无限集.描述法定义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描述法.记作(){}x P I x ∈,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I 表示元素x 的取值范围,()x P 表示集合的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第二定义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属于一个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注意:“共同特征”或“确定的条件”可以说是方程,也可以是不等式(组)等.如集合{}0322=--=x x x A ,集合{}062<-=x x B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写清集合中的代表元素,如实数或有序实数对,从而正确表示数集和点集;(2)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示集合中元素的共同特征;(3)不能出现未被说明的字母,如集合{}n x Z x 2=∈中的n 未被说明,应正确表示为{}Z n n x Z x ∈=∈,2或{}Z x n x x ∈=,2;(4)元素的取值范围,从上、下文来看,如果是明确的,可以省略.如集合{}02=+∈x x R x ,也可以写作{}02=+x x x .(5)出现多层描述时,应正确使用“或”、“且”、“非”等逻辑联结词;(6)所有描述的内容都要写在大括号内;(7)识别描述法表示的集合时,要看清代表元素,正确区分数集和点集.当集合所含元素较多或元素的共同特征不明显时,适合用描述法来表示集合.例1.用两种方法表示二元一次方程组⎩⎨⎧=-=+152y x y x 的解.注意: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有序实数对,所以在表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时,要表示为点集的形式.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52y x y x 得:⎩⎨⎧==12y x 用列举法表示为(){}1,2,用描述法表示为()⎭⎬⎫⎩⎨⎧⎩⎨⎧==12,y x y x .提示:(){}1,2与(){}2,1表示的是两个不同的集合.例2.指出集合{}12-=x y x 与集合(){}12,-=x y y x 的区别.注意:区分数集和点集的关键在于代表元素.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记作(){}x P I x ∈,其中x 表示的就是代表元素,它可以是一个数字(数集),也可以是有序实数对(点集).解:集合{}12-=x y x 表示的是一个数集,它表示函数解析式12-=x y 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所以{}=-=12x y x R ;集合(){}12,-=x y y x 表示的是一个点集,它表示函数12-=x y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坐标.例3.用合适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1)文房四宝;(2)2019年9月3日,新乡市平原示范区所辖乡镇;(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二象限的点构成的集合.注意:在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元素之间必须用逗号隔开,不要用错标点符号.点集的代表元素为有序实数对.解:(1){}砚纸墨笔,,,;(2){}师寨镇桥北乡原武镇韩董庄乡祝楼乡,,,,;(3)(){}0,0,><y x y x 且.例4.分别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方程022=-x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2)由大于10小于15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注意:在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代表元素的取值范围,如果从上、下文来看是明确的,可以省略.解:(1)列举法:{}2,2-;描述法:{}022=-∈x R x 或{}022=-x x .(2)列举法:﹛11,12,13,14﹜;描述法:{}1511<<∈x Z x .七、集合的分类集合按所含元素个数的多少可以分为有限集、无限集和空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含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如方程012=+x 的实数根组成的集合{}012=+∈x R x 就是一个空集,即{}∅==+∈012x R x .八、重要结论:判断形如02=++c bx ax 的方程的实数根的个数的方法是:(1)当0=a 时,方程可化为0=+c bx 的形式:①当0≠b 时,方程有唯一一个实数根bc x -=;②当0,0==c b 时,方程有无数个实数根;③当0,0≠=c b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2)当0≠a 时,原方程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①若042>-=∆ac b ,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若042=-=∆ac b ,则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此种情况下表示方程的实数根组成的集合时,集合只有一个元素);③若042<-=∆ac b ,则方程没有实数根.提示:在讨论集合元素的个数时,一定要注意分类讨论.例5.已知集合{}R a x ax R x A ∈=++∈=,0122.(1)若A 中只有一个元素,求a 的值;(2)若A 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求a 的取值范围.分析:先弄清楚集合A 的本质.集合A 是由方程0122=++x ax 的实数根组成的集合,该方程中含有参数a ,为含参方程.(1)集合A 中只有一个元素,指的是方程0122=++x ax 只有一个实数根,该方程可以说一次方程()0=a ,也可以是二次方程()0≠a ,注意分类讨论;(2)集合A 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指的是方程0122=++x ax 只有一个实数根或没有实数根.解:(1)当0=a 时,原方程可化为:012=+x ,解之得:21-=x ,集合⎭⎬⎫⎩⎨⎧-=21A ,符合题意;当0≠a 时,∵0122=++x ax 只有一个实数根∴044=-=∆a ,解之得:1=a综上,当0=a 或1=a 时,A 中只有一个元素;(2)当A 中只有一个元素时,由(1)可知:0=a 或1=a ;当A 中没有元素时,即方程0122=++x ax 没有实数根∴044<-=∆a ,解之得:1>a 综上,当0=a 或a ≥1时,A 中至多有一个元素.例6.实数集A 满足条件:A ∉1,若A a ∈,则A a∈-11.(1)若A ∈2,求A ;(2)集合A 能否为单元素集合?若能,求出A ;若不能,请说明理由;(3)求证:A a ∈-11.分析:本题重点考查集合元素的三个基本性质: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1)解:∵A ∈2,12≠∴A ∈-=-1211∵11,1≠-∈-A ∴()A ∈=--21111∵121,21≠∈A ∴A ∈=-22111∴=A ﹛2,1-,21﹜;(2)解:A 不能为单元素集合.理由如下:若A 为单元素集合,则有aa -=11,整理得:012=+-a a ∵()031412<-=⨯--=∆∴方程012=+-a a 没有实数根∴A 不能为单元素集合;(3)证明:若A a ∈,则A a ∈-11∴A aa a a ∈-=-=--1111111.例7.已知集合{}032=+-=a x x x A ,若A ∈4,求集合A .分析:由题意可知集合A 是由方程032=+-a x x 的实数根构成的,“A ∈4”指的是4=x 是方程032=+-a x x 的一个实数根.解:∵A∈4∴4=x 是方程032=+-a x x 的一个实数根∴04342=+⨯-a 解之得:4-=a ∴原方程为:0432=--x x 解之得:1,421-==x x ∴集合{}4,1=A .例8.已知集合{}R x x ax x A ∈=--=,0432.(1)当A 中只有一个元素时,求a 的值,并求出此元素;(2)当A 中有两个元素时,求a 满足的条件;(3)当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时,求a 满足的条件.分析:集合A 为含参方程0432=--x ax 的实数根构成的集合.因为方程所含参数为二次项系数,所以该方程可以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也可以是一元二次方程,所以在研究该方程的实数根时,要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讨论.(1)当A 中只有一个元素时,说明方程0432=--x ax 只有一个实数根,此时0=a ;或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此时0≠a ;(2)当A 中有两个元素时,说明方程0432=--x ax 为一元二次方程,此时0≠a ,且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3)当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时,说明方程0432=--x ax 只有一个实数根或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为(1)问和(2)问结果的综合.解:(1)分为两种情况:①当0=a 时,原方程为:043=--x ,解之得:34-=x ∴⎭⎬⎫⎩⎨⎧-=34A ,符合题意;②当0≠a 时,由题意可知方程0432=--x a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4432=-⨯--=∆a 解之得:169-=a ∴原方程为:0431692=---x x 解之得:3821-==x x ∴⎭⎬⎫⎩⎨⎧-=38A .综上,当0=a 时,集合A 只有一个元素34-;当169-=a 时,集合A 只有一个元素38-;(2)∵A 中有两个元素∴方程0432=--x ax 为一元二次方程,且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44302a a 解之得:169->a 且0≠a ;(3)∵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A 中有一个元素或有两个元素当A 中有一个元素时,由(1)可知:0=a 或169-=a ;当A 中有两个元素时,由(2)可知:169->a 且0≠a .综上,a 满足的条件是a ≥169-.重要结论:判断形如02=++c bx ax 的方程的实数根的个数的方法是:(1)当0=a 时,方程可化为0=+c bx 的形式:①当0≠b 时,方程有唯一一个实数根bc x -=;②当0,0==c b 时,方程有无数个实数根;③当0,0≠=c b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2)当0≠a 时,原方程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①若042>-=∆ac b ,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若042=-=∆ac b ,则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此种情况下表示方程的实数根组成的集合时,集合只有一个元素);③若042<-=∆ac b ,则方程没有实数根.例9.已知{}x q px x x A =++=2,()(){}1112+=+-+-=x q x p x x B ,当{}2=A 时,求集合B .解:∵{}2=A ∴方程x q px x =++2,即()012=+-+q x p 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且221==x x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定理可得:()⎩⎨⎧==--441q p 解之得:⎩⎨⎧=-=43q p ∴()(){}()(){}1413111122+=+---=+=+-+-=x x x x x q x p x x B 整理得:{}0762=+-=x x x B 解方程0762=+-x x 得:23,2321-=+=x x ∴集合{}23,23-+=B .例10.设b ax x y +-=2,{}0=-=x y x A ,{}0=-=ax y x B ,若{}1,3-=A ,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B .分析:本题要先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定理求出b a ,的值,然后把集合B 中的方程转化为关于x 的具体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集合B .解:∵bax x y +-=2∴{}(){}0102=++-==-=b x a x x x y x A {}{}0202=+-==-=b ax x x ax y x B ∵{}1,3-=A∴1,321=-=x x 是方程()012=++-b x a x 的两个实数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定理可得:⎩⎨⎧-=-=+321b a 解之得:⎩⎨⎧-=-=33b a ,∴{}{}0360222=-+==+-=x x x b ax x x B 解方程0362=-+x x 得:323,32321--=+-=x x ∴集合{}323,323--+-=B .例11.已知集合()(){}012=-+--=a ax x a x x M 中各元素之和等于3,求实数a 的值,并用列举法表示集合M .分析:本题考查到集合元素的基本性质:互异性,注意分类讨论.解:∵()(){}012=-+--=a ax x a x x M ∴()()()[]}{011=----=a x x a x x M ∵1-≠a a ,且集合M 中各元素之和等于3∴当1=a 时,{}0,1=M ,301≠+,不符合题意;当11=-a ,即2=a 时,{}1,2=M ,312=+,符合题意;当1≠a 且2≠a 时,{}1,1,-=a a M ,由311=-++a a 得23=a ,此时⎭⎫⎩⎨⎧=21,1,23M ,符合题意.综上,实数a 的值为2或23,集合{}1,2=M 或⎭⎬⎫⎩⎨⎧=21,1,23M .提示:在用列举法表示有限集时,要注意集合元素的互异性.题型二、集合元素的基本性质的应用集合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其中对互异性的考查最为常见.例12.已知集合{}10,4,22a a a A +-=,若A ∈-3,求实数a 的值.分析:由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可求出实数a 的值,但要注意所求a 的值要保证集合A 中的元素互不相同,即满足互异性,所以要对求得的a 的值进行检验.解:当32-=-a 时,解之得:1-=a ,此时{}10,3,3--=A ,不满足元素的互异性,舍去;当342-=+a a 时,解之得:11-=a (已舍去),32-=a 当3-=a 时,{}10,3,5--=A ,符合题意.综上,实数a 的值为3-.例13.由实数22,,,,x x x x x --所组成的集合中,含有元素的个数最多有【】(A )2(B )3(C )4(D )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集合元素的互异性.解:∵x x =2,xx -=-2∴①当0>x 时,x x x ==2,xx x -=-=-2∴所组成的集合中含有2个元素x x -,;②当0=x 时,所组成的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0;③当0<x 时,x x x -==2,xx x =-=-2∴所组成的集合中含有2个元素x x -,.综上,含有元素的个数最多有2个.选择【A 】.题型三、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从属关系,只有元素属于集合和元素不属于集合两种关系.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属于集合的方法是:(1)弄清集合代表元素的含义以及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2)看元素是否满足集合元素的共同特征.例14.已知集合A 满足条件:若A a ∈,则()111≠∈-+a A a a .若A ∈31,且集合A 中的元素不超过4个,求集合A 中的其它元素.分析:根据“若A a ∈,则()111≠∈-+a A a a ”,将31=a 代入a a -+11即可求出集合A 的另一个元素,以此类推,可得集合A 中的其它三个元素.解:∵A ∈31∴A ∈=-+2311311∴A ∈-=-+32121∴A ∈-=+-213131∴A ∈=+-31211211……∴集合A 中的其它元素为2,3-,21-.例15.已知集合⎭⎬⎫⎩⎨⎧∈+==Z k k x x M ,21,⎭⎬⎫⎩⎨⎧∈+==Z k k x x N ,12,若M x ∈0,则0x与N 的关系是【】(A )N x ∈0(B )Nx ∉0(C )N x ∈0或Nx ∉0(D )不能确定解:∵⎭⎬⎫⎩⎨⎧∈+==⎭⎬⎫⎩⎨⎧∈+==Z k k x x Z k k x x M ,212,21∴集合M 为全体奇数的一半所组成的集合∵⎭⎬⎫⎩⎨⎧∈+==⎭⎬⎫⎩⎨⎧∈+==Z k k x x Z k k x x N ,22,12∴集合N 为全体整数的一半所组成的集合∴若M x ∈0,则必有N x ∈0.选择【A 】.令解:⎭⎬⎫⎩⎨⎧∈+==⎭⎬⎫⎩⎨⎧∈+==Z k k x x Z k k x x N ,22,12当()Z n n k ∈=2时,{}Z n n x x N ∈+==,1;当()Z n n k ∈-=12时,⎭⎬⎫⎩⎨⎧∈+==Z n n x x N ,21.∵Mx ∈0可设()Z k k x ∈+=2100∴N x ∈0.(由后面可知,集合M 与集合N 的关系为N M ⊆,所以若M x ∈0,则有N x ∈0)例16.已知集合{}N x x x A ∈≤-=,21,{}A x x y y B ∈+==,12,则集合B 中所有元素之和为_________.分析:先解绝对值不等式21≤-x ,再用列举法表示出集合A .下面给你补充简单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知识点简单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x ≥a (a ≥0)型不等式的解法:x ≥a (a ≥0)x ⇔≥a 或x ≤a -.(2)x ≤a (a ≥0)型不等式的解法:x ≤a (a ≥0)a -⇔≤x ≤a .根据上面补充的结论,若21≤-x ,则2-≤1-x ≤2,解之得:1-≤x ≤3.解:∵{}{}{}3,2,1,0,31,21=∈≤≤-=∈≤-=N x x x N x x x A ∴{}{}10,5,2,1,12=∈+==A x x y y B ,集合B 中所有元素之和为18.。
集合知识点及题型归纳总结(含答案)
集合知识点及题型归纳总结知识点精讲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某些指定对象的部分或全体构成一个集合.构成集合的元素除了常见的数、点等数学对象外,还可以是其他对象.2.集合元素的特征(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都能明确判断出它是否为该集合中的元素. (2)互异性: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互不相同的,即相同元素在同一个集合中不能重复出现. (3)无序性:集合与其组成元素的顺序无关.如{}{},,,,a b c a c b =. 3.集合的常用表示法集合的常用表示法有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韦恩图、数轴)和区间法. 4.常用数集的表示R 一实数集 Q 一有理数集 Z 一整数集 N 一自然数集*N 或N +一正整数集 C 一复数集二、集合间的关系1.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包括属于(记作a A ∈)和不属于(记作a A ∉)两种. 空集: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作∅. 2.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如果对任意a A A B ∈⇒∈,则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记为A B ⊆或B A ⊇,显然A A ⊆.规定:A ∅⊆.(2)相等关系.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A B ⊆,同时B A ⊆,那么集合A 与B 相等,记作A B =. (3)真子集关系.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若A B ⊆,且存在b B ∈,但b A ∉,则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B 或B A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三、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的基本运算包括集合的交集、并集和补集运算,如表11-所示.IA{|IA x x =1.交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 与B 的交集,记作A B ⋂,即{}|A B x x A x B ⋂=∈∈且.2.并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 与B 的并集,记作A B ⋃,即{}|A B x x A x B ⋃=∈∈或.3.补集已知全集I ,集合A I ⊆,由I 中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相对于全集I 的补集,记作IA ,即{}|I A x x I x A =∈∉且.四、集合运算中常用的结论 1.集合中的逻辑关系 (1)交集的运算性质.A B B A ⋂=⋂,A B A ⋂⊆,A B B ⋂⊆ A I A ⋂=,A A A ⋂=,A ⋂∅=∅. (2)并集的运算性质.A B B A ⋃=⋃,A A B ⊆⋃,B A B ⊆⋃ A I I ⋃=,A A A ⋃=,A A ⋃∅=. (3)补集的运算性质.()II A A =,I I ∅=,I I =∅ ()I A A ⋂=∅,()I A A I ⋃.补充性质:II I A B A A B B A B B A A B ⋂=⇔⋃=⇔⊆⇔⊆⇔⋂=∅.(4)结合律与分配律.结合律:()()A B C A B C ⋃⋃=⋃⋃ ()()A B C A B C ⋂⋂=⋂⋂. 分配律:()()()A B C A B A C ⋂⋃=⋂⋃⋂ ()()()A B C A B A C ⋃⋂=⋃⋂⋃. (5)反演律(德摩根定律).()()()II I A B A B ⋂=⋃()()()II I A B A B ⋃=⋂.即“交的补=补的并”,“并的补=补的交”. 2.由*(N )n n ∈个元素组成的集合A 的子集个数A 的子集有2n 个,非空子集有21n -个,真子集有21n -个,非空真子集有22n -个.3.容斥原理()()()()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题型归纳及思路提示I AA题型1 集合的基本概念思路提示:利用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 例1.1 设,a b R ∈,集合{}1,,0,,b a b a b a ⎧⎫+=⎨⎬⎩⎭,则b a -=( ) A .1 B .1- C .2 D .2-解析:由题意知{}01,,a b a ∈+,又0a ≠,故0a b +=,得1ba=-,则集合{}{}1,0,0,1,a b =-,可得1,1,2a b b a =-=-=,故选C 。
高中数学总复习—集合知识点归纳及考点练习
A. 4 C. 6
【答案】C
B. 5 D. 7
1.已知集合 M={1,m+2,m2+4},且 5∈M,则 m 的值为
A.1 或-1
B.1 或 3
C.-1 或 3
D.1,-1 或 3
考向二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典例 2 已知集合 A. C. 【答案】D
,集合 满足
,则集合 的个数为 B. D.
【名师点睛】求集合的子集(真子集)个数问题,当集合的元素个数较少时,也可以利用枚举法解决,枚举 法不失为求集合的子集(真子集)个数的好方法,使用时应做到不重不漏.
高中数学总复习—集合知识点归纳及考点练习
1.了解集合、元素的含义及其关系. 2.理解集合的表示方法. 3.了解集合之间的包含、相等关系. 4.理解全集、空集、子集的含义. 5.会求简单集合间的并集、交集. 6.理解补集的含义并会求补集.
一、集合的基本概念
属于,记为a A
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不属于,记为a
4.设集合
A
x|
x x
3 6
0
,
B
{y
|
y
log 1
2
x
1 ,
x
3}
,则
ðR A
B
A. (3, 6)
B. (6, )
C. (3, 2]
D. , 3 6,
考向四 与集合有关的创新题目
与集合有关的创新题目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新趋势,试题出现较多的 是在现有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基础上 定义一种新的运算,并运用它解决相关的一些问题.解决 以集合为背景的新定义问题,要抓住两点:(1) 紧扣新定义.首先分析新定义的特点,把新定义所叙述的问题的本质弄清楚,并能够应用到具体的解题过 程之中,这是破解新定义型集合问题难点的关键所在;(2)用好集合的性质.集合的性质(概念、元素的 性质、运算性质等)是破解新定义型集合问题的基础,也是突破口,在解题时要善于从试题中发现可以使用 集合性质的一些因素,在关键之处用好集合的运算与性质.
集合练习题及讲解高中必刷
集合练习题及讲解高中必刷### 高中数学集合练习题及讲解练习题1:已知集合A={x|x<5},B={x|-3≤x<2},求A∩B。
解析:根据集合的交集定义,我们需要找出同时满足A和B条件的元素。
集合A包含所有小于5的实数,而集合B包含所有大于等于-3且小于2的实数。
因此,A∩B将包含所有大于等于-3且小于2的实数。
答案:A∩B={x|-3≤x<2}。
练习题2:集合P={x|x²-1=0},Q={x|x²-4=0},求P∪Q。
解析:首先解方程x²-1=0和x²-4=0。
对于x²-1=0,解得x=±1;对于x²-4=0,解得x=±2。
集合P包含所有解得x²-1=0的实数,即P={-1,1};集合Q包含所有解得x²-4=0的实数,即Q={-2,2}。
根据并集的定义,P∪Q包含P和Q中的所有元素。
答案:P∪Q={-2,-1,1,2}。
练习题3:集合M={x|-2<x<3},N={x|x>1},判断M⊆N。
解析:要判断M是否是N的子集,我们需要验证M中的所有元素是否也属于N。
集合M包含所有大于-2且小于3的实数,而集合N包含所有大于1的实数。
显然,M中的所有元素都大于1,因此M中的元素也属于N。
答案: M⊆N。
练习题4:集合S={x|0<x<10},T={x|x>0},求S∩T。
解析:根据交集的定义,我们需要找出同时满足S和T条件的元素。
集合S包含所有大于0且小于10的实数,而集合T包含所有大于0的实数。
因此,S∩T将包含所有大于0且小于10的实数。
答案:S∩T={x|0<x<10}。
练习题5:集合U={x|x>0},V={x|x<0},求U∩V。
解析:根据交集的定义,我们需要找出同时满足U和V条件的元素。
集合U包含所有大于0的实数,而集合V包含所有小于0的实数。
集合知识点总结及习题
集合123412n x A x B A B A B A n A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与元素()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自然语言描述、特征性质描述)、图示法、区间法子集:若 ,则,即是的子集。
、若集合中有个元素,则集合的子集有个, 注关系集合集合与集合{}00(2-1)23,,,,.4/nA A ABC A B B C A C A B A B x B x A A B A B A B A B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B B A A B ⎧⎪⎧⎪⎪⎪⊆⎪⎪⎨⎪⊆⊆⊆⎨⎪⎪⎪⎩⎪⎪⊆≠∈∉⎪⊆⊇⇔=⎪⎩⋂=∈∈⋂=⋂∅=∅⋂=⋂⋂⊆真子集有个。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对于集合如果,且那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真子集:若且(即至少存在但),则是的真子集。
集合相等:且 定义:且交集性质:,,,运算{}{},/()()()-()/()()()()()()U U U U U U U U A A B B A B A B A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A B B A A B A A B B A B A B B 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C A x x U x A A C A A C A A U C C A A C A B C A C B ⎧⎪⎨⋂⊆⊆⇔⋂=⎪⎩⎧⋃=∈∈⎪⎨⋃=⋃∅=⋃=⋃⋃⊇⋃⊇⊆⇔⋃=⎪⎩⋃=+⋂=∈∉=⋂=∅⋃==⋂=⋃,定义:或并集性质:,,,,, 定义:且补集性质:,,,, ()()()U U U C A B C A C B ⎧⎪⎪⎪⎪⎪⎪⎧⎪⎪⎪⎪⎪⎪⎪⎪⎪⎪⎪⎪⎪⎪⎪⎪⎪⎪⎨⎪⎪⎪⎪⎪⎧⎪⎨⎪⎪⎪⎪⎪⎪⎪⎪⎪⎪⎪⎪⎪⎪⎪⎪⎪⎨⎪⎪⎪⎪⎪⎪⎪⎧⎪⎪⎪⎪⎪⎪⎪⎨⎪⎪⎪⎪⎪⋃=⋂⎪⎪⎩⎩⎩⎩一、集合有关概念 1. 集合的含义2. 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确实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 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不〕属于关系 〔1〕集合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 、B 、C …表示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 、b 、c …表示〔2〕假设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合A,记作a ∈A;假设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集合A,记作a ∉A;4.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高中数学集合总结+题型分类+完美解析
集合【知识清单】1.性质:确定性、互易性、无序性.2.元素和集合的关系:属于“∈”、不属于“∉”.3.集合和集合的关系:子集(包含于“⊆”)、真子集(真包含于“≠⊂”). 4.集合子集个数=n 2;真子集个数=12-n.5.交集:{}B x A x x B A ∈∈=且|并集:{}B x A x x B A ∈∈=或|补集:{}A x U x x A C U ∉∈=且|6.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题型一、集合概念解决此类型题要注意以下两点:①要时刻不忘运用集合的性质,用的最多的就是互易性;②元素与集合的对应,如数对应数集,点对应点集.【No.1 定义&性质】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方程022=++-y x 的解集为{}2,2-②集合{}R x x y y ∈-=,1|2与{}R x x y y ∈-=,1|的公共元素所组成的集合是{}1,0 ③集合{}01|<-x x 与集合{}R a a x x ∈>,|没有公共元素A.0B.1C.2D.3 分析:①中的式子是方程但不是一个函数,所以我们要求的解集不是x 的值所构成的集合,而是x 和y 的值的集合,也就是一个点.答案:A详解:在①中方程022=++-y x 等价于⎩⎨⎧=+=-0202y x ,即⎩⎨⎧-==22y x 。
因此解集应为(){}2,2-,错误;在②中,由于集合{}R x x y y ∈-=,1|2的元素是y ,所以当R x ∈时,112-≥-=x y .同理,{}R x x y y ∈-=,1|中R y ∈,错误;在③中,集合{}01|<-x x 即1<x ,而{}R a a x x ∈>,|,画出数轴便可知这两个集合可能有公共的元素,错误.故选A.2.下列命题中,(1)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则集合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2)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则集合A 的元素少于集合B 的元素;(3)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则集合A 的元素不多于集合B 的元素;(4)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则集合A 和B 不可能相等.错误的命题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分析:首先大家要理解子集和真子集的概念,如果集合M 是集合N 的子集,那么M 中的元素个数要小于或等于N 中元素的个数;如果集合M 是集合N 的真子集,那么M 中的元素个数要小于N 中元素的个数.答案:C详解:(1)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则集合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故(1)正确;(2)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则集合A 的元素少于或等于集合的B 元素,故(2)不 正确;(3)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则集合A 的元素不多于集合B 的元素,故(3)正确;(4)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则集合A 和B 可能相等,故(4)不正确.故选C .3.设P 、Q 为两个非空实数集,P 中含有0,2,5三个元素,Q 中含有1,2,6三个元素,定义集合Q P +中的元素是b a +,其中P a ∈,Q b ∈,则Q P +中元素的个数是( )A.9B.8C.7D.6 分析:因为P a ∈,Q b ∈,所以Q P +中的元素b a +是P 中的元素和Q 中元素两两相加而得出的,最后得出的集合还要考虑集合的互易性.答案:B详解:当0=a 时,b 依次取1,2,6,得b a +的值分别为1,2,6;当2=a 时,b 依次取1,2,6,得b a +的值分别3,4,8;当5=a 时,b 依次取1,2,6,得b a +的值分别6,7,11;由集合的互异性得Q P +中的元素为1,2,3,4,6,7,8,11,共8个,故选B.4.设数集M 同时满足条件①M 中不含元素1,0,1-,②若M a ∈,则M aa ∈-+11.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集合M 中至多有2个元素;B .集合M 中至多有3个元素;C .集合M 中有且仅有4个元素;D .集合M 中有无穷多个元素. 分析:已知M a ∈时,M aa ∈-+11.那么我们可以根据条件多求出几个M 集合的元素,找出规律并且判断元素之间是否有可能相等,从而判断集合中元素的个数.答案:C详解:由题意,若M a ∈,则M a a ∈-+11,则M a a a a a ∈-=-+--++1111111,M a a aa ∈+-=+-111111,则M a a a a a a ∈==+--+-+22111111,若a a a -+=11,则12-=a ,无解,同理可证明这四个元素中,任意两个元素不相等,故集合M 中有且仅有4个元素.----------------------------------------------------------------------------------------------------------------------【No2. 表达方式】5.下列集合表示空集的是( )A.{}55|=+∈x R xB.{}55|>+∈x R xC.{}0|2=∈x R x D.{}01|2=++∈x x R x 分析:本题考查空集的概念,空集是指没有任何元素的集合.答案:D详解:012=++x x ,031141<-=⨯⨯-=∆∴方程无实数解,故选D.6.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8,6,4,2,0;(2){} ,81,27,9,3;(3)⎭⎬⎫⎩⎨⎧ ,87,65,43,21; (4)被5除余2的所有整数的全体构成的集合.分析:描述法就是将文字或数字用式子表示出来.但是要注意题中给出的元素的范围详解:(1){}是偶数且x x N x ,100|<≤∈;(2){}+∈=N n n x x ,3|;(3)⎭⎬⎫⎩⎨⎧∈-=+N n n n x x ,212|; (4){}Z n n x x ∈+=,25|.====================================================================== 题型二、不含参数⑴⑴中的参数是指方程的非最高次项系数解决此类型题应注意:①区分∈,⊆,≠⊂的区别; ②会用公式求子集、真子集、非空真子集的个数;③B A A B A ⊆⇒=A B A B A ⊆⇒=两方面讨论和从∅=∅=⇒∅=B A B A .【No.1 判断元素/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1.给出下列各种关系①0≠⊂{}0;②0∈{}0;③{}∅∈∅;④{}a a ∈;⑤{}0=∅;⑥{}∅∈0;⑦{}0∈∅;⑧∅≠⊂{}0 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⑧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⑥D.②③④⑦分析:本题需要大家分清∈,⊆,≠⊂三个符号的意义和区别:∈--“属于”,用于表示元素和集合的关系;⊆,≠⊂--“包含于和真包含于”,用于表示集合和集合之间的关系.答案:A详解:①错误,应为{}00∈;②③④⑧正确;⑤⑥⑦应为∅≠⊂{}0;2.若U 为全集,下面三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1)若()()U B C A C B A U U =∅= 则,(2)若()()∅==B C A C U B A U U 则,(3)若∅==∅=B A B A ,则A .0个B .1个C .2个D .3个 分析:本题应先简化后面的式子,然后再和前面的条件对比.答案:D详解:(1)()()()U C B A C B C A C U U U U =∅== ;(2)()()()∅===U C B A C B C A C U U U U ;(3)证明:∵()B A A ⊆,即∅⊆A ,而A ⊆∅,∴∅=A ;同理∅=B , ∴∅==B A ;----------------------------------------------------------------------------------------------------------------------【No.2 子集、真子集】3.从集合{}d c b a U ,,,=的子集中选出4个不同的子集,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U 都要选出;②对选出的任意两个子集A 和B ,必有B A ⊆或A B ⊆.那么共有 种不同的选法.分析:由①可以知道选出的子集中一定有∅和U ,我们要求得只剩两个集合。
【高中数学】《集合》高考常考题型(后附解析)
《集合》常考题型题型一.通过集合的关系求参数范围1.已知集合2{|320}A x x x =−+=,22{|2(1)(5)0}B x x a x a =−++−=,A B A =,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2.已知全集U R =,集合{|25}A x x =−,{|121}B x a x a =+−,且U A B ⊆,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3.已知集合2{|10}A x R x ax =∈++=和{1B =,2},且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题型二.子集个数问题4.用d (A )表示集合A 中的元素个数,若集合22{|()(1)0}A x x ax x ax =−−+=,{0B =,1},且|d (A )d−(B )|1=.设实数a 的所有可能取值构成集合M ,则()(d M = )A .3B .2C .1D .4 题型三.集合与元素的关系5.设A 是非空数集,0A ∉,1A ∉,且满足条件:若a A ∈,则11A a∈−. 证明:(1)若2A ∈,则A 中必还有另外两个元素;(2)集合A 不可能是单元素集;(3)集合A 中至少有三个不同的元素.参考答案1.已知集合2{|320}A x x x =−+=,22{|2(1)(5)0}B x x a x a =−++−=,AB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答】解:由2320x x −+=解得1x =,2.{1A ∴=,2}.A B A =,B A ∴⊆. 1B ︒=∅,△8240a =+<,解得3a <−.2︒若{1}B =或{2},则△0=,解得3a =−,此时{2}B =−,不符合题意.3︒若{1B =,2},∴2122(1)125a a +=+⎧⎨⨯=−⎩,此方程组无解. 综上:3a <−.∴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3)−∞−.2.已知全集U R =,集合{|25}A x x =−,{|121}B x a x a =+−,且U 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121}B x a x a =+−,且U A B ⊆,B ∴=∅,或211a a −>+,解得2a >, ①{|1U B x x a =<+,或21}x a >−,∴251a a ⎧⎨<+⎩或2212a a ⎧⎨−<−⎩, 解得4a >或a ∈∅.此时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4a >.②当B =∅,U B R =,满足U A B ⊆,121a a ∴+>−,解得2a <.综上可得: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4a >或2a <.3.已知集合2{|10}A x R x ax =∈++=和{1B =,2},且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2). 【解答】解:因为A B ⊆,所以A =∅或{1}A =,{2}A =或{1A =,2}. 若A =∅,则△240a =−<,解得22a −<<.若{1}A =应有△240a =−=且110a ++=,解得2a =−.若{2}A =时,应有△240a =−=且4210a ++=,此时无解. 若{1A =,2},则1,2是方程210x ax ++=的两个根,所以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121⨯=,显然不成立.综上满足条件的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2a −<.故答案为:[2−,2).4.用d (A )表示集合A 中的元素个数,若集合22{|()(1)0}A x x ax x ax =−−+=,{0B =,1},且|d (A )d−(B )|1=.设实数a 的所有可能取值构成集合M ,则()(d M = )A .3B .2C .1D .4【解答】解:由题意,d (B )2=,|d (A )d −(B )|1=,d ∴(A )1=或3, 方程22()(1)0x ax x ax −−+=可化为20x ax −=或210x ax −+=, 即0x =或x a =或210x ax −+=,①若d (A )1=,则方程22()(1)0x ax x ax −−+=有且只有一个解,故0a =,此时方程22(1)0x x +=有且只有一个解;②若d (A )3=,则方程22()(1)0x ax x ax −−+=有三个不同的解,则2040a a ≠⎧⎨−=⎩,解得,2a =±, 经检验,2a =±时,方程22()(1)0x ax x ax −−+=有三个不同的解,综上所述,{0M =,2−,2},故()3d M =, 故选:A .5.设A 是非空数集,0A ∉,1A ∉,且满足条件:若a A ∈,则11A a ∈−. 证明:(1)若2A ∈,则A 中必还有另外两个元素;(2)集合A 不可能是单元素集;(3)集合A 中至少有三个不同的元素.【解答】解:(1)若2A ∈,则1112A =−∈−,于是()11112A =∈−−, 故集合A 中还含有1−,12两个元素. (2)若A 为单元素集,则11a a =−,即210a a −+=,此方程无实数解,∴11a a≠−, ∴a 与11a−都为集合A 的元素,则A 不可能是单元素集. (3)由A 是非空集合知存在1111111a a A A A a a a−∈⇒∈⇒=∈−−−−. 现只需证明a 、11a −、1a a−−三个数互不相等. ①若21101a a a a =⇒−+=−,方程无解,∴11a a≠−; ②若2110a a a a a −=⇒−+=−,方程无解;∴1a a a−≠−; ③若211101a a a a a −=⇒−+=−−,方程无解,∴111a a a −≠−−, 故集合A 中至少有三个不同的元素.。
高中数学集合与函数的概念知识点归纳与常考题型专题练习(附解析)
高中数学集合与函数的概念知识点归纳与常考题型专题练习(附解析)知识点: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 集合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知识要点】1、集合的含义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2、“属于”的概念我们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B,C, ……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b,c, ……表示元素如: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a∈A,如果a不属于集合A 记作a∉A 3、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记作:N*或N+ ;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4、集合的表示法(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2)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公共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 x-3>2}或{x| x-3>2}(3)图示法(Venn图)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知识要点】1、“包含”关系——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A⊆B2、“相等”关系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 A B B A且⇔⊆⊆3、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4、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知识要点】1、交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 交B”),即A∩B={x| x∈A,且x∈B}.2、并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
高一集合知识点和练习
一、集合:1.定义: 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 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
2、集合与元素的关系:(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a A;(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 就说a不属于集合A , 记作a A。
3.常见集合:(1)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 :N ;(2)正整数集合:或;(3)整数集合:Z, (4)有理数集合:Q;(5)实数集合:R.注意: (1)自然数集N含有0;(2)整数集Z、有理数Q、实数集R内排除0的集合分别表示为: Z*或Z+、Q*或Q+、R*或R+。
4、集合三要素: 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5、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特别地,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记作。
6.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的方法。
如{x1, x2, …, xn}。
(2)描述法: { x | p(x) }有时也可写成{ x: p(x) }。
(3)文氏图(又叫韦恩图): (4)区间表示法知识点二: 集合之间的关系1.子集:一般地, 对于两个集合A.B, 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 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
记作:A B或(B A).性质: ①A(特别地);②A A ;③若A B,B C,则A C。
2.集合相等: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 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性质: A=B A B,B A3.真子集: 如果集合,但存在元素,且,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 A B,A B性质:①若A ,则有A。
②如果A B,B C, 那么A C。
③规定: 空集合是任何集合的子集.4.子集的性质①A A, 即任何一个集合都是它本身的子集②如果A B, B A, 那么A B③如果A B, B C, 那么A C④如果A B, B C, 那么A C二空集1.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记作.2.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高中数学集合的知识点总结与常考题(附经典例题与解析)
集合的知识点与常考题 【知识点分析】: 一、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1.形如20(0) (0)ax bx c a ++><≠或其中的不等式称为关于x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如:x 2﹣8x +7≧0。
2.如果单纯的解一个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话,可以按照一下步骤处理:(1) 化二次项系数为正;(2) 若二次三项式能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则求出两根12,x x .那么“0>”型的解为12x x x x <>或(俗称两根之外);“0<”型的解为12x x x <<(俗称两根之间);(3) 否则,对二次三项式进行配方,变成2224()24b ac b ax bx c a x a a -++=++,结合完全平方式为非负数的性质求解.二、分式不等式的解法类似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运用“符号法则”将之化为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处理;或者因为两个数(式)相除异号,那么这两个数(式)相乘也异号,可将分式不等式直接转化为整式不等式求解.0>ab 等价于:0b >•a 0<ab 等价于:0b <•a 如:解011x ≥-+x 等价于:解011x ≥-•+)()(x 三、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转化|x |<c 或|x |>c (c >0)来解,如|ax b +|>c (c >0)可为ax b +>c 或ax b +<-c ;|ax b +|<c 可化为-c <ax +b <c ,再由此求出原不等式的解集。
对于含绝对值的双向不等式应化为不等式组求解,也可利用结论:“a ≤|x |≤b ⇔a ≤x ≤b 或-b ≤x ≤-a ”来求解。
如:|1﹣3x |<3,得到﹣3<1﹣3x <3两个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法一:利用分界点分类讨论,例:解不等式 2|x ﹣3|+|x ﹣4|<2,①若x ≥4,则3x ﹣10<2,x <4,∴舍去.②若3<x <4,则x ﹣2<2,∴3<x <4.③若x ≤3,则10﹣3x <2,∴<x ≤3.综上,不等式的解集为.法二:利用数形结合去掉绝对值符号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画出数轴,将绝对值转化为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求解。
集合知识点+基础习题(有答案)
集合练习题知识点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集).1.集合中元素具的有几个特征⑴确定性-因集合是由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当然,我们所说的“一些元素”是确定的.⑵互异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如果出现了两个(或几个)相同的元素就只能算一个,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⑶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没有次序之分.2.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我们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记作N*或N+;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3.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4.反馈演练1.填空题2.选择题⑴以下说法正确的( )(A) “实数集”可记为{R}或{实数集}(B){a,b,c,d}与{c,d,b,a}是两个不同的集合(C)“我校高一年级全体数学学得好的同学”不能组成一个集合,因为其元素不确定⑵已知2是集合M={ }中的元素,则实数为( )(A) 2 (B)0或3 (C) 3 (D)0,2,3均可二、集合的几种表示方法1、列举法-将所给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里,元素与元素之间用逗号分开.*有限集与无限集*⑴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有限集例如: A={1~20以内所有质数}⑵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无限集例如: B={不大于3的所有实数}2、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具体方法: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以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3、图示法 -- 画一条封闭曲线,用它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常用于表示不需给具体元素的抽象集合.对已给出了具体元素的集合也当然可以用图示法来表示如: 集合{1,2,3,4,5}用图示法表示为:三、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观察下面几组集合,集合A与集合B具有什么关系?(1) A={1,2,3},B={1,2,3,4,5}.(2) A={x|x>3},B={x|3x-6>0}.(3) A={正方形},B={四边形}.(4) A=∅,B={0}.1.子集定义: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即若任意x∈A,有x∈B,则A⊆B(或A⊂B)。
高一集合主要知识点和题型
高一集合主要知识点和题型一、知识点概述在高中一年级数学教学中,集合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点。
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之一,通过研究集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高一集合的主要知识点和常见的题型,并提供相应的解题思路。
二、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方法1. 集合的定义:集合是由若干个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2. 集合的表示方法:①列举法:逐个列举集合中的元素。
②描述法:通过描述集合的特点来表示。
③统计法:表示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三、集合的基本运算1. 交集:表示两个或多个集合共有的元素构成的新集合。
2. 并集:表示两个或多个集合的所有元素构成的新集合。
3. 差集:表示一个集合中去掉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所得到的新集合。
4. 补集:表示全集中除了该集合中元素之外的所有元素构成的新集合。
四、集合的性质1. 互斥性:两个集合没有共同元素,则称两个集合互斥。
2. 相等性:如果两个集合具有完全相同的元素,则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3. 包含关系:集合A的所有元素都属于集合B,则称集合A包含在集合B中。
五、常见的集合题型及解题思路1. 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的计算:例如:已知A={1, 2, 3, 4, 5},B={3, 4, 5, 6, 7},求A∩B和A∪B。
解题思路:A∩B为两个集合共有的元素{3, 4, 5},A∪B为两个集合的所有元素{1, 2, 3, 4, 5, 6, 7}。
2. 集合的差集和补集的计算:例如:已知A={1, 2, 3, 4, 5},B={3, 4, 5, 6, 7},求A-B和B的补集。
解题思路:A-B为集合A中去掉集合B中的元素,即{1, 2};B的补集为全集中除了集合B中元素之外的所有元素,即B的补集为{1, 2, 6, 7}。
3. 集合的相等性与包含关系判断:例如:已知A={1, 2, 3},B={2, 3, 4},判断A和B是否相等,以及A是否包含于B。
解题思路:A和B不相等,因为A中没有元素4;A包含于B,因为A中所有元素都属于B。
高中数学集合基础知识及题型归纳复习
集合基础知识及题型归纳总结1、集合概念与特征:例:1.下列各项中,不可以组成集合的是( )A .所有的正数B .等于2的数C .接近于0的数D .不等于0的偶数例: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1)很小的实数可以构成集合; (2)集合{}1|2-=x y y 与集合(){}1|,2-=x y y x 是同一个集合; (3)3611,,,,0.5242-这些数组成的集合有5个元素; (4)集合(){}R y x xy y x ∈≤,,0|,是指第二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2、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元素集合的关系:∈∉或 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或例: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A .R R ∈+B .{}Z x x x Z ∈≤⊇-,0|C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D .{}φφ∈3、集合的子集:(必须会写出一个集合的所有子集)例:若集合}8,7,6{=A ,则满足A B A =⋃的集合B 的个数是4、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补集)例1:已知全集}{5,4,3,2,1,0=U ,集合}{5,3,0=M ,}{5,4,1=N ,则=N C M U例2:已知 {}{}=|3217,|2A x x B x x -<-≤=<(1)求A ∩B ; (2)求(C U A )∪B例3:已知{25}A x x =-≤≤,{121}B x m x m =+≤≤-,B A ⊆,求m 的取值范围例4:某班有学生55人,其中体育爱好者43人,音乐爱好者34人,还有4人既不爱好体育也不爱好音乐,则该班既爱好体育又爱好音乐的人数为 人例5:方程组⎩⎨⎧=-=+9122y x y x 的解集是( ) A .()5,4 B .()4,5- C .(){}4,5- D .(){}4,5-一.集合的概念与表示:1.用符号∈或∉填空:0 {}0,0 Φ,a {}a ,π Q ,21 Z ,1- R ,0 N 。
高考集合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
集 合一.【课标要求】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集合的基本运算(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使用V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二.【命题走向】有关集合的高考试题,考查重点是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近年试题加强了对集合的计算化简的考查,并向无限集发展,考查抽象思维能力,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利用几何的直观性,注意运用Venn 图解题方法的训练,注意利用特殊值法解题,加强集合表示方法的转换和化简的训练。
考试形式多以一道选择题为主。
预测高考将继续体现本章知识的工具作用,多以小题形式出现,也会渗透在解答题的表达之中,相对独立。
具体三.【要点精讲】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成为集合(1)集合中的对象称元素,若a 是集合A 的元素,记作;若b 不是集合A 的元素,记作;(2)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满足:确定性、互异性与无序性;确定性:设A 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 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 的元素,或者不是A 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A a ∈A b ∉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无序性:集合中不同的元素之间没有地位差异,集合不同于元素的排列顺序无关;(3)表示一个集合可用列举法、描述法或图示法;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讲集合
升高一数学精选精讲第一讲A A =∅=∅ B A ⊆A A = A ∅=B A ⊇()U A =∅ð 2()U A U =ð()()()U U A B A B =痧?()()()U U A B A B =痧?NM.B)=(∪(; (2)B)=(((A A求且A 求(B)={1,5},((课后测试卷考试说明:1、本试卷完成时间为 分钟;2、本试卷满分为 100 分;3、考试中考生必须遵守考试规则,独立完成;4、考生草稿纸要求规范使用,考试结束后上交。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设A={x|x ≤4}, )(A ){a} A (B )a ⊆A (C ){a}∈A (D )a ∉A 2.若{1,2} A ⊆{1,2,3,4,5},则集合A 的个数是( )(A )8 (B )7 (C )4 (D )33.下面表示同一集合的是( )(A )M={(1,2)},N={(2,1)} (B )M={1,2},N={(1,2)} (C )M=Φ,N={Φ} (D )M={x|2210}x x -+=,N={1}4.若P ⊆U ,Q ⊆U ,且x ∈C U (P ∩Q ),则( )(A )x ∉P 且x ∉Q (B )x ∉P 或x ∉Q (C )x ∈C U (P ∪Q) (D )x ∈C U P 5. 若M ⊆U ,N ⊆U ,且M ⊆N ,则( )(A )M ∩N=N (B )M ∪N=M (C )C U N ⊆C U M (D )C U M ⊆C U N 6.已知集合M={y|y=-x 2+1,x ∈R},N={y|y=x 2,x ∈R},全集I=R ,则M ∪N 等于( )(A ){(x,y)|x=1,,}22y x y R ±=∈ (B ){(x,y)|x 1,,}22y x y R ≠±≠∈(C ){y|y ≤0,或y ≥1} (D ){y|y<0, 或y>1}7.50名学生参加跳远和铅球两项测试,跳远和铅球测试成绩分别及格40人和31人,两项测试均不及格的有4人,则两项测试成≠ ≠绩都及格的人数是( )(A )35 (B )25 (C )28 (D )15 8.设x,y ∈R,A={}(,)x y y x =,B= {}(,)1y x y x=,则A 、B 间的关系为( )(A )AB (B )BA (C )A=B (D )A ∩B=Φ9. 设全集为R ,若M={}1x x ≥ ,N= {}05x x ≤<,则(C U M )∪(C U N )是( )(A ){}0x x ≥ (B ) {}15x x x <≥或 (C ){}15x x x ≤>或 (D ) {}05x x x <≥或10.已知集合{|31,},{|32,}M x x m m Z N y y n n Z ==+∈==+∈,若00,,x M y N ∈∈ 则00y x 与集合,M N 的关系是 ( )(A )00y x M ∈但N ∉(B )00y x N ∈但M ∉(C )00y x M ∉且N ∉(D )00y x M ∈且N ∈ 11.集合U ,M ,N ,P 如图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 )M ∩(N ∪P ) (B )M ∩C U (N ∪P ) (C )M ∪C U (N ∩P ) (D )M ∪C U (N ∪P ) 12.设I 为全集,A ⊆I,B A,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C I AC I B (B )A ∩B=B (C )A ∩C I B =Φ (D ) C I A ∩B=Φ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2分)13.已知x ∈{1,2,x 2},则实数x=__________.14.已知集合M={a,0},N={1,2},且M ∩N={1},那么M ∪N 的真子集有 个. 15.已知A={-1,2,3,4};B={y|y=x 2-2x+2,x ∈A},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B ,则B= . 16.设{}1,2,3,4I =,A 与B 是I 的子集,若{}2,3A B =,则称(,)A B 为一个“理想配集”,那么符合此条件的“理想配集”的个数是 .(规定(,)A B 与(,)B A 是两个不同的“理想配集”) 三、解答题(40分)17.(5分)已知全集U={0,1,2,…,9},若(C U A)∩(C U B)={0,4,5},A ∩(C U B)={1,2,8},A ∩B={9}, 试求A ∪B .18.(6分)设全集U=R,集合A={}14x x -<<,B={}1,y y x x A =+∈,试求C U B, A ∪B, A ∩B,A ∩(C U B), ( C U A) ∩(C U B). 19.(6分)设集合A={x|2x 2+3px+2=0};B={x|2x 2+x+q=0},其中p ,q ,x ∈R ,当A ∩B={}12时,求p 的值和A ∪B .20.(7分)设集合A={2(,)462x y y x x a=++,B={}(,)2x y y x a =+,问:(1) a 为何值时,集合A ∩B 有两个元素; (2) a 为何值时,集合A ∩B 至多有一个元素.21.(7分)已知集合A={}1234,,,a a a a ,B={}22221234,,,a a a a ,其中1234,,,a a a a 均为正整数,且1234a a a a <<<,A ∩B={a 1,a 4},a 1+a 4=10, A ∪B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124,求集合A 和B .22.(7分)已知集合A={x|x 2-3x+2=0},B={x|x 2-ax+3a -5},若A ∩B=B ,求实数a 的值.。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及例题讲解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及例题讲解高一是数学学习的关键阶段,而集合作为数学基础中的基础,对于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针对高一数学必修一中的集合知识点进行梳理,并通过例题讲解,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
一、集合的基本概念1.集合的定义: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构成的整体。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形法等。
3.集合的元素: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
4.集合的基数:集合中元素的个数称为集合的基数。
5.集合间的关系:包含、相等、不相交。
6.集合的运算:并集、交集、补集。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及例题1.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全部列举出来。
例题: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x|x是小于10的自然数,且是3的倍数}。
解答:A={3, 6, 9}。
2.描述法:用性质、规律等描述集合。
例题:用描述法表示集合B={x|x是正整数,且x的平方根是整数}。
解答:B={x|x=n^2,n为正整数}。
3.图形法:用图形表示集合。
例题:用图形法表示集合C={(x,y)|x^2+y^2=1}。
解答:C表示单位圆上的所有点。
三、集合的运算及例题1.并集:两个集合A和B的并集,记作A∪B,表示A和B中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例题:设A={1, 2, 3},B={3, 4, 5},求A∪B。
解答:A∪B={1, 2, 3, 4, 5}。
2.交集:两个集合A和B的交集,记作A∩B,表示A和B中共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例题:设A={1, 2, 3},B={3, 4, 5},求A∩B。
解答:A∩B={3}。
3.补集:在全集U中,集合A的补集,记作A,表示不属于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例题:设U={1, 2, 3, 4, 5},A={1, 2, 3},求A。
解答:A={4, 5}。
通过以上集合知识点及例题讲解,相信大家对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和运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及题型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及题型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及题型一、第一章第一单元集合---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集合的概念集合是研究对象的统称,用小写拉丁字母a,b,c等表示元素,一些元素的集合称为集合或集,用大写拉丁字母A,B,C等表示,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为∅。
知识点二: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知识点三:集合的特性及分类集合元素具有唯一性、无序性和互异性。
集合可分为有限集和无限集,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
知识点四: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和描述法。
列举法是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描述法是用集合所含元素的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
知识点五:集合与集合的关系集合A中的所有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时,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A⊆B;如果A是B的子集,但存在元素不属于B,则称A是B的真子集,记作A⊂B。
子集的性质包括空集是任意集合的子集、任何集合都是它本身的子集、如果A是B的子集,B是C的子集,则A是C的子集。
知识点六:集合的运算集合的运算包括交集和并集。
集合A与B的并集是由A 和B中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作A∪B;集合A与B的交集是A和B中共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作A∩B。
3.交集与并集的性质交集的运算性质:A∩B = B∩A (交换律)A∩A = A (恒等律)A∩∅ = ∅(零律)A⊆B ⇔ A∩B = A (吸收律)并集的运算性质:A∪B = B∪A (交换律)A∪A = A (恒等律)A∪∅ = A (零律)A⊆B ⇔ A∪B = B (吸收律)A∪B = B∪A = {x | x∈A或x∈B} (定义)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和自然语言都可以用来表示集合的交集和并集。
4.全集在研究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时,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归纳及题型练习
【知识点】
1.集合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 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
3.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文氏图。
4.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5.子集:若a A ∈,则a B ∈,称为A 是B 的子集,记作:A B ⊆或B A ⊇, 读作:“集合A 包含于集合B ”或“集合B 包含集合A ”。
6.真子集:若A B ⊆且B A ⊆,则称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记作:A B =; 若A B ⊆且A B ≠,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
【注意】空集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一个集合的子集个数为2n ,真子集个数为21n -,非空真子集个数为22n -。
7.补集:已知A U ⊆,由所有属于U 但不属于A 中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 的补集,记作:U A , 读作:A 在U 中的补集。
即:{|,}U A x x U x A =∈∉且
8.交集:由两个集合中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即:{|}A B x x A x B =∈∈,且
9.并集:由两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即:{|}A B x x A x B =∈∈,或
10.集合的包含关系:A B ⊆⇔A B A A B B =⇔=
题型1.集合性质的应用
1.判断能否构成集合:【根据集合的确定性】
(1)我国的所有直辖市; (2)我校的所有大树;
(3)深圳机场学校的所有优秀学生; (4)深圳市的全体中学生;
(5)不等式220x x ->的所有实数解; (6)所有的正三角形。
2.用,∈∉填空:2 N , , -3 Z , , 2- R ; 已知2{|20}A x x x =--=,则1 A ,2 A ,-1 A ,-2 A 。
3.集合{(0,1),(1,2)}A =中有 个元素;{,{0},{1,2}}B φ=中有 个元素。
3.已知集合{0,1,2}M x =+,则x 不能取哪些值?
4.(1)2{1,0,}x x ∈,则x = ; (2)若2{,1}{1,}x x =,则x = 。
5.已知2{13,}A a a a =---,,且2A ∈,求实数a 的值。
6.已知{2,,}M a b =,2{2,,2}N a b =,且M N =,求实数,a b 的值。
题型2.把描述法集合变为列举法集合
1.{|}x x 是21的约数
2.{|38}x x +=
3.{|}x x 为不大于9的正奇数
4.{|06,}a a a N ≤<∈
5.{(,)|03,02,,}x y x y x y N ≤<≤<∈
6.“students”中字母组成的集合
7.若{2,1,0,1,2,3,4}A =--,2{|,}B x x t t A ==∈,用列举法表示B = 。
题型3.写出一个集合的所有子集或真子集
1.写出下列集合的所有子集:(1){1,2} (2){3,5,6}- (3){,,}a b c
2.写出下列集合的真子集:(1){,}a b (2){,,}x y z (3){2,3,5}-
题型4.求集合的补集
1.已知{1,2,3,4}U =,{2,4}A =,则
U A = 。
2.已知{|3}A x x =>,U R =,则U A = 。
3.已知{|23}A x x =-≤≤,U R =,则
U A = 。
题型5.求交集和并集 1.已知{1,0,2}A =-,{0,1,2,3,4}B =,则A B = ;A B = 。
2.已知{|0}A x x =>,{|0}B x x =≤,则A B = ;A B = 。
3.已知{|}A x x =是小于7的正偶数,{2,0,2,4}B =-,则A B = ;A B = 。
4.已知(1,3]A =-,[2,4)B =,A B = ;A B = 。
5.已知3(,4)2A =-,1[,6]2
B =,A B = ;A B = 。
6.已知U 为全集,A 集合U 为的子集,则:A A = ,A A = , A φ= ,A φ= ,U A A = ,U A
A = 。
7.已知{1,2,3,4,5,6}U =,{2,3,5}A =,{1,4}
B =,求
()U A B ,()U A B ,
()()U U A B 。
8.已知{|26}U x x =-<≤,{|04}A x x =<<,{|12}B x x =-≤≤,求()U A B ,()U A B ,()()U U A B 。
9.已知[3,9]U =-,(1,5]A =-,[3,7)B =,求
()U A B ,()U A B ,()()U U A B 。
10.若{(,)|46}A x y y x ==-+,{(,)|53}B x y y x ==-,求A B = 。
11.已知{|21,}A x x k k z ==-∈,{|2,}B x x k k z ==∈,求A B = ;A B = 。
12.已知[1,4)A =,(,]B a =-∞,若A B ⊆,求a 的取值范围。
13.写出所有满足{1,3}{1,3,5}A =的集合A 。
14.满足{}{,,,}a M a b c d =的集合M 有 个。
15.写出所有满足{1,3}{1,2,3,4,5}A =的集合A 。
题型6.即时定义问题
1.定义一个集合运算*{|,,}A B z z xy x A y B ==∈∈,已知{1,2}A =,{3,4}B =,请用列举法写出*A B = 。
2.定义一个集合运算*{|,,}A B z z x y x A y B ==+∈∈,已知{1,2}A =,{3,4}B =,请用列举法写出*A B = 。
3.定义一个集合运算*{|,,}x A B z z x A y B y
==∈∈,已知{1,2}A =,{3,4}B =,请用列举法写出*A B = 。
题型7.根据集合的关系求参数的范围
1.若{|25}A x x =-≤≤,{|121}B x m x m =+≤≤-,且B A ⊆,求m 的取值范围。
⊆,求a的范围。
2.若2
=-+=,且N M
{|20}
N x x x a
{|320}
M x x x
=-+=,2
⊆,求a的范围;
3.已知{|3}
B x x a
=<,(1)若A B
A x x
=<,{|}
⊆,求a的范围。
(2)若A B
4.已知{|11}
=<,(1)若A Bφ
=,求a的范围;
=-<<,{|}
A x x
B x x a
(2)若{|1}
=<,求a的范围;
A B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