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评定 (3)
康复评定三章肌张力3课件
案例三:脊髓损伤患者的肌张力异常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脊髓损伤患者的肌张力异常表现为肌肉萎缩、痉挛和疼痛 。
脊髓损伤是由于外力导致的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常导 致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的障碍。脊髓损伤患者的肌 张力异常表现为肌肉萎缩、痉挛和疼痛,影响患者的站立 、行走和日常生活能力。康复治疗师需要对脊髓损伤患者 的肌张力进行评定,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以改善 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遵循医生的建议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 相应的治疗和管理建议, 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 疗和管理。
保持积极的心态
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配 合治疗和管理,有助于提 高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05
肌张力异常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帕金森病患者的肌张力异常
总结词
帕金森病患者的肌张力异常表现为肌肉僵硬 、活动受限和姿势平衡障碍。
康复评定三章肌张力3课件
$number {01}
目 录
• 肌张力概述 • 肌张力的评定方法 • 肌张力异常的康复治疗 • 肌张力异常的预防与日常护理 • 肌张力异常的案例分析
01
肌张力概述
肌张力的定义
肌张力:是指肌肉在静止松弛 状态下的紧张度,即肌肉的初 始长度和阻力。
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姿势和进行 正常运动的基础,它有助于保 持身体的稳定性和姿势控制。
详细描述
器械评定法是通过使用专门的器械进行定量评估,结果更为客观准确。常见的器械评定法包括电阻抗 成像、超声成像和磁共振成像等。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无创或无痛的方式,定量评估肌肉的张力和紧张 度,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03
肌张力异常的康复治疗
肌力和肌张力评定标准
(一)肌力测定标准:(6个级别)
0级:肌肉无收缩(完全瘫痪)
I级:肌肉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够移动关节(接近完全瘫痪)
II级:肌肉收缩可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动,但不能够对抗地心引力(重度瘫痪)III级:能够对抗地心引力移动关节,但不能够对抗阻力(轻度瘫痪)
IV级:能对抗地心引力运动肢体且对抗一定强度的阻力(接近正常)
V级:能抵抗强大的阻力运动肢体(正常)
(二)肌张力分级的评定标准:(改良Ashworth,6个级别)
0级:正常肌张力
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被动屈伸时呈现最小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突然释放;1+级:肌张力轻度増加,关节活动后50%范国内出现突然卡住,呈现最小阻力;2级:肌张力较明显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的被移动;
3级: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困难;
4级:肌张力最严重的级别,受累部分被动屈伸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肌张力评定0-5级分级
肌张力评定0-5级分级
肌张力评定0-5级分级如下:
0级:肌肉没有任何收缩力,没有任何运动能力,表现为完全瘫痪。
1级:肌肉有轻微萎缩,可以收缩,但不能带动肢体活动维持肢体的正常动作。
2级:肢体可带动关节在床面上平行挪移,但不能够支撑自身重力,不可抬离床面,离开床面不能自主移动。
3级:肢体能抵抗自身重力,也可抬离床面自主移动,但不能对抗摩擦阻力,稍加外力便会掉下来。
4级:肢体可做轻微的抗阻力动作,但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相对于正常人稍弱。
5级:肌张力完全正常,可支撑身体进行正常活动。
肌张力的评估
2024/8/6
• 上肢
•取 •抓 • 移动 • 放开
主动:运动控制障碍
治疗前
治疗后
22
2024/8/6
膀胱/直肠护理
23
2024/8/6
UMNS动态和静态肌力失衡的表现
上肢
• 肩内收、内旋 • 屈肘 • 前臂旋前 • 屈腕 • 握拳 • 拇指在拳内
下肢
• 屈髋 • 大腿内收 • 屈膝 • 膝僵硬 • 足下垂/足内翻 • 大拇趾背伸
长附近,才出现抵抗和阻力 中度 同上 但在 ROM 中 1/2 处即出抵抗和阻力 重度 同上 从 ROM 开始的 1/4 就出现明显的阻力
5
2024/8/6
表 6-4 修订的 Ashworth 痉挛评定量表
等级
肌张力
评判标准
0 无痉挛 Ⅰ 肌张力轻微增加
Ⅰ+ 肌张力轻度增加 Ⅱ 肌张力增加较明显 Ⅲ 肌张力严重增加
1.分类
(1)从三种不同状态下观察肌肉张
力的变化:
1)静止性肌张力
2)姿势性肌张力
3)运动性肌张力
也可按表6-1分类
1
2024/8/6
表 6-1 肌张力评价分类表
肌肉形态及 关节运动
检查方法
评价 肌张力亢进 肌张力低下
肌肉形态 安 肌肉硬度 静 伸张性 时
摆动度 姿势变化 活 动 主动运动 时
视诊:肌肉的外观
10
2024/8/6
许多疾病与损伤可导致肌张力变化。 肌张力降低可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疾 病(如周围神经炎、脊髓前角灰质 炎、小脑病变、脑卒中弛缓期、急 性脊髓病损休克期等)。
11
2024/8/6
肌张力增高可分为痉挛性和强直 性两大类。椎体束损害时所致的 肌张力增高称为痉挛性肌张力增 高;椎体外系损害时所致的肌张 力增高称为强直性肌张力增高。
肌张力及其评定
病理基础是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引起牵张反射 兴奋性增强,结果导致骨骼肌张力升高,其特 点是肌张力随牵张速度的增加而升高。
检查者在对患者做关节被动运动时,起始感觉 有较大抵抗,在运动过程中某一点,突然感到 抵抗减小的状态,称折刀现象,是痉挛时最常 见的现象。
痉挛的分布---上肢累及屈肌群,下肢累及伸 肌群
肌张力及其评定
肌张力的常见表现
肌张力(muscle tone)---是指肌肉在静 息状态下的紧张度,表现为肌肉组织微小 而持续不断的不随意的收缩,临床表现为 肌肉被动拉长或牵伸时的阻力。
必要的肌张力是维持肢体位置,支撑体重 所必需的.是保证肢体运动控制能力空间 位置,进行各种复杂运动所必要的条件。
原因:
⑴小脑或锥体束的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可为暂时 性状态如脊髓损伤休克阶段或脑血管意外早期。
⑵外周神经损伤的下运动神经元损伤:还可伴有 肌力弱,肌肉萎缩等。
⑶原发性肌病如重症肌无力。
(三)肌张力紊乱
定义:是一种以肌张力损害、持续和扭曲的不自 主运动为特征的运动功能亢进性障碍。
表现:肌肉收缩或快或慢,且表现为重复模式化, 肌张力以不可预料的形式由低到高。
5、局部压力改变的影响 局部肢体受压可使肌张力增高如穿紧而挤的衣服和鞋子 6、疾病的影响 如骨折、脱位、异位骨化等外伤或疾病可使肌张力增高 7、药物的影响 如烟碱能明显增加脊髓损伤患者的痉挛程度;巴氯芬能抑
制脊髓损伤患者痉挛的发生 8、外界环境的影响 当气温发生剧烈变化时肌张力可增高 9、主观因素的影响 患者对运动的主观控制作用,肌张力可变化
痉挛的益处
1.借助伸肌痉挛等帮助患者站立和行走。 2.可相对保持肌容积。预防骨质疏松。 3.降低麻痹性肢体的依赖性水肿。 4.充当静脉肌肉泵,降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 危险性。
肌张力评定
• 腱反射异常
• 齿轮样僵硬是在僵硬的基础上存在震
特 • 具有选择性、并由此导致肌群间失
颤,从而导致整个活动范围中收缩、
征
衡,进一步引发协同运动功能障碍
放松交替
• 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或 • 铅管样僵硬的特征是存在持续的僵硬
亢进
• 僵硬和痉挛可在某一肌群同时存在
• 可因姿势反射机制及挛缩、焦虑、
• 肌张力增高评定方法(问 看 查)
腱反射检查
轻叩肌腱导致肌肉收缩
评分:0级无反应;1+级反射减退;2+为 正常反射;3+为痉挛型张力过强、反射逾 常;4+级为阵挛
典型的腱反射检查:肱二头肌腱、肱饶肌 腱、肱三头肌肌腱、髌腱、腘绳肌腱和跟 腱
被动运动评定
(一)评分标准1、神经科分级方法
分级 0 1 2 3 4
肌张力的分类--正常
处于正常肌张力状态时,被动运动可感受 到轻微抵抗;当肢体运动时,无过多的沉重 感;肢体下落时,可因此而使肢体保持原有 的姿势。
✓静止性肌张力
✓姿势性肌张力
✓运动性肌张力
肌张力分类--异常
■肌张力过低
➢ 肌张力低于正常水平 ➢ 被动运动时的阻力降低或消失 ➢ 肢体运动时可感到柔软、沉重感 ➢ 肢体下落时,无法保持原有姿势
神经科分级标准 表现 肌张力降低 肌张力正常 肌张力稍高,但肢体活动未受限 肌张力稍高,肢体活动受限 肌张力僵硬,肢体被动活动困难或 不能
(二)注意事项
• 1.要求患者尽量放松,由评定者支持和移动肢体。
• 2.所有的运动均应予以评定,且特别要注意在初始 视诊时被确定为有问题的部位。
• 3.评定者应保持固定形式和持续的徒手接触,并以 恒定的速度移动患者肢体。
肌张力及评定
(三)Ashworth量表和改良的 Ashworth量表
此方法是目前最为常用的被国际公认的痉挛评定 方法,尤其修改的Ashworth方法,临床应用较广 泛。
(1)Ashworth法:此方法是根据患者关节进行 被动活动时所遇到阻力的大小定级。
0级:无肌张力升高(正常肌张力)。 1级:肌张力稍高,活动肢体时有“卡住”感。 2级:肌张力明显升高,但被动活动肢体容易 3级:肌张力显著升高,被动活动困难。 4级:受累肢体僵硬于屈曲或伸展位(外展或内收
5
(二)正常肌张力的特征
1.关节近端的肌肉可以进行有效的同步运动。 2.具有完全抵抗肢体重力和外来阻力的运动能力。 3.将肢体被动地置于空间某一位置时,具有保持该
姿势不变的能力。 4.能够维持原动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平衡。 5.具有随意使肢体由固定到运动和在运动过程中转
换为固定姿势的能力。 6.需要时,具有选择性地完成某一肌群协同运动或
病因:锥体外系损伤所致,帕金森病是僵硬最常 见的原因
表现:⑴铅管样僵硬----在关节活动范围内存在 持续的、始终如一的阻力感。如被动屈肘,起始 和终末的抵抗一样。
⑵齿轮样僵硬---帕金森患者的肌张力常表现出有 阻力和无阻力反复交替出现的情况。由于僵硬, 动作表现为始动困难和缓慢。
僵硬最早出现在手腕、其次肘肩等肢体近端关节 14
自主肌力的评定方法可采用常用的徒手肌力 评定方法。
23
6、功能评定
功能评定可以对痉挛或肌张力异常是否干扰坐或 站立平衡及移行等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 定。
具体可以包括是否有床上活动、转移、行走和生 活自理能力的损害及其程度等。
24
痉挛的评定
(一)被动关节活动范围检查法 Ⅰ--轻度—在PROM的后1/4,即肌肉靠近它
第二章 肌张力评定
3/21/2020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系康复医学教研室-
26
-----郭永明制作
二、屈曲维持试验
屈曲维持试验(ramp and hold)用于上肢痉挛的 评定。
评定方法
患者舒适坐位,患侧肩屈曲20°~30°,外展60°~70° ,肘关节位于支架上,前臂旋前固定,采用一被动活动 装置,使肘关节在水平面上活动,并用电位计、转速计 记录肘关节位置角度和速度。
卡住,当继续PROM检查时始终有小的阻力
Ⅱ 肌张力增加较明显 在PROM检查的大部分范围内均觉肌张力增
加,但受累部分的活动仍算容易。
Ⅲ 肌张力严重增高 进行PROM检查有困难。
Ⅳ
僵直
僵直于屈或伸的某一位置上,不能活动。
3/21/2020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系康复医学教研室-
19
-----郭永明制作
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3/21/2020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系康复医学教研室-
20
-----郭永明制作
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痉挛的弊端
由于阵挛、髋内收呈剪刀样或屈肌痉挛而损害站 立平衡。
由于伸肌痉挛和阵挛损害步态的摆动期。 导致缓慢的自主运动。 由于屈肌痉挛导致皮肤应力增加,这一现象也可
发生在床位和轮椅体。
由于紧张性牵张反射亢进或屈肌痉挛造成的挛缩 危险。
3/21/2020
3/21/2020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系康复医学教研室-
1
-----郭永明制作
正常肌张力的分类
静止性肌张力
可在肢体静息状态下,通过观察肌肉外观、触摸肌 肉的硬度、被动牵伸运动时肢体活动受限的程度及 其阻力来判断。如正常情况下的坐、站时能维持正 常肌张力的特征。
肌张力的评定
⒊原发性肌病。
轻度肌张力降低的特征
①主动肌和拮抗肌的同时收缩较弱。 ②若将肢体放在可下垂的位置,肢体仅有短暂抗重 力的能力,随即落下。 ③能完成功能性动作。
中度到重度肌张力降低的特征
①不能完成主动肌和拮抗肌的同时收缩。 ②将肢体放在抗重力肢位,肢体迅速落下。 ②不能完成功能性动作。
僵硬(rigidity)
痉挛(spasticity)
痉挛(spasticity)
是一种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 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
检查者在对患者的诸关节做被动活动时,起始时感觉 有较大抵抗,在运动的过程中的某一点,突然感到抵 抗减小的状态称为折刀现象,是痉挛时最常见的现象。
梭内肌
γ运动神经元发出的γ传出纤维
梭外肌
α运动神经元发出α传出纤维
腱梭
在肌腱中是张力感受器,当肌肉受到牵拉
时,首先是肌梭感受器发动牵张反射,引起肌肉 收缩,对抗牵拉;当牵拉力量加大时,肌腱兴 奋,使牵张反射受到抑制,以避免肌肉过度收缩 受到损伤。
牵张反射,感受器为肌梭,效应器为梭外肌。
基本 过程
⑵具有运动过少而肌紧张过强的综合症。如震颤麻 痹(帕金森病),病变主要位于黑质。舞蹈病患才 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自主的上肢和头部的舞蹈样动 作,并伴有肌张力降低等。
三、正常肌张力的分类
静止性肌张力 姿势性肌张力
运动性肌张力
四、异常肌张力
肌张力增高 肌张力低下 肌张力障碍
(一)、肌张力增高(hypertonia) 指肌张力高于正常静息水平。
五、影响肌张力的因素
① 体位和肢体位置与牵张反射的相互作用,不良 的姿势和肢体位置可使肌张力增高。
肌张力评定标准
肌张力评定标准
肌张力评定标准是一种评估患者肌肉紧张程度的方法。
通常使用以下标准进行评定:
1. 松弛(0级):肌肉完全松弛,无张力。
2. 轻度增加(1级):肌肉感到轻微的紧张,但可以轻松地移动肢体。
3. 中度增加(2级):肌肉紧张度明显增加,需要一定的力量才能移动肢体,但仍能主动完成动作。
4. 重度增加(3级):肌肉非常紧张,需要很大的力量才能移动肢体,但仍有可能完成动作。
5. 极重度增加(4级):肌肉极度紧张,无法主动移动肢体,即使用力也无法使其移动。
这些评定标准通常用于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肌肉疾病导致的肌肉紧张程度。
根据患者的肌张力评定结果,医生可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的大部分范围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的移动
3级
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
4级
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肌张力评定(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
部位
评级
治疗前
治疗后
上肢
肘关节
屈
伸
腕关节
屈
伸
下肢
膝关节
屈
伸
踝关节
屈
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评级标准: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标准
分级
评定标准
0级
无肌张力的增加
1级
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突然出现卡住或释放
1+级
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范围为后50%范围内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的后50%均出现最小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