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之经络
十二经脉之别络
十五别络 任、督脉之别络 脾之大络 “浮络”
“孙络”
7
经筋
含义
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 的体系 。
生理功能
具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的机能
皮部
含义
是十二经脉之气在体表皮肤一定部位的反映区。
生理功能
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反映病理变化。 8
第四章 经 络
1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的概念、 循行分布、生理机能、病理变化及其与 脏腑形体官窍、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相互 联系的基础理论,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第一节 经络概述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 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
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
足三阳经
经别
含义
即别行的正经,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重要分支,又
称“十二经别”。
循行分布
“离”、“入”、“出”、 “合” 循行特点
生理功能
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 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
加强十二经脉和头面部的联系
扩大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5
奇经八脉
含义
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 脉、阳维脉的总称。
分布和走向
无络属关系 无表里配合
生理功能
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蓄溢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腑的关系较 为密切。 6
络脉
含义
是十二正经别走邻经之络脉,属络脉之较大者。
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讲义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讲义
23
调节机能平衡
含义及机理
经络系统通过其沟通联系、运输渗灌气血 作用及经气的感受和负载信息的作用,对 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维 持人体阴阳平衡状态。
意义: 通过经络系统的调节作用,促使 人体机能活动,恢复平衡协调。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讲义
24
应 用
阐释病理变化
外邪由表传里的途径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布于肌表,当 体表受病邪侵袭时,可通过经络由 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次向里传变 而波及脏腑。如外邪袭表继而犯肺。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讲义
25
体内病变反映于外的途径
由于内在的脏腑与外在的形体、官窍 之间,通过经络密切相连,故脏腑的 病变可通过经络的传导反映于外。临 床可结合经络理论用“由表知里”的思 维方法诊察疾病。
元• 滑寿《十四经发挥》
明• 李时珍《奇经八脉考》
明•杨继洲《针灸大成》
清• 姚澜《本草分经》
清•陈惠畴《经络图考》
黄谷《明堂经络图册》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讲义
5
……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是运行 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 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讲义
14
生理功能
运行全身气血,营养脏腑组织
联络脏腑器官,沟通上下内外
感应传导信息,调节机体平衡
《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讲义
15
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运行全身气血 营养脏腑组织
含义:气血通过经络传注,布散 全身,以营养脏腑组织。
途径:循十二经脉流注衔接顺序,与任、 督两脉首尾相接如环无端,周流 不息,循环往复。
中医养生的经络理论如何指导情绪调理
中医养生的经络理论如何指导情绪调理在中医养生的广袤领域中,经络理论犹如一座神秘而深邃的宝库,为我们揭示了身体与情绪之间微妙而紧密的联系。
了解并运用经络理论来调理情绪,不仅是对传统医学智慧的传承,更是为现代人的身心健康开辟了一条独特而有效的途径。
经络,是中医理论中气血运行的通道,它们如同遍布全身的网络,将各个脏腑、组织和器官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而情绪的产生与变化,也与经络中气血的流通状态息息相关。
当经络通畅,气血运行顺畅时,人体的情志活动往往较为平和稳定;反之,若经络阻滞,气血不畅,则容易引发各种情绪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肝经与情绪的关系。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情志。
肝经气血不畅时,人容易出现情绪抑郁、烦躁易怒等问题。
现代人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环境下,常常面临工作的竞争、生活的琐事等诸多压力,这些都可能导致肝气郁结。
此时,通过按摩或敲打肝经的穴位,如太冲穴,可以起到疏解肝气、调节情绪的作用。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用拇指按压太冲穴,每次 3-5 分钟,每天数次,能够帮助舒缓紧张情绪,让人感到心情舒畅。
再来说说心经。
心主神明,与人的精神意识和情绪状态密切相关。
当心经气血不足或运行受阻时,容易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焦虑不安等症状。
刺激心经的穴位,如神门穴,有助于养心安神、调节情绪。
神门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每天用拇指轻轻按揉神门穴 2-3 分钟,可以宁心安神,缓解焦虑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除了肝经和心经,心包经对于情绪的调理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心包经可以保护心脏,代心受邪。
当人处于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时,心包经容易受到影响。
按摩心包经上的内关穴,能够宽胸理气、宁心安神。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 2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用手指按压内关穴,每次 1-2 分钟,可缓解心慌、胸闷等症状,使人心情平静。
此外,中医的经络理论还强调了身体的整体调理。
中医的经络理论与治疗方法
中医的经络理论与治疗方法中医作为我国传统的医学体系,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其中,经络理论是中医学术的核心之一,也是中医治疗方法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就中医的经络理论以及相关的治疗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经络理论的概述中医经络理论认为,人体内部有一个密布经络的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多条络脉。
经络是一个外形不可见的通道,通过整个人体的各个部位,使得气血畅通运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经络理论是中医学术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成为了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二、经络理论的基本原理中医经络理论的基本原理包括气血理论、阴阳学说以及五行学说等。
其中,气血理论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经络的流通调节气血的运行,保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阴阳学说则强调了阴阳平衡的重要性,经络的调节作用也与阴阳的平衡息息相关。
五行学说则认为,经络与五脏六腑相互关联,不同的经络与不同的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经络的分类与功能根据中医经络理论的分类方式,经络可以分为经脉、络脉和奇经八脉。
经脉包括十二正经脉和奇经八脉,是人体内最主要的经络系统。
每一条经脉都与特定的脏腑经络相连,调节特定的生理功能。
络脉则是连接经脉与络脉之间的辅助通道,起到补充和调节作用。
奇经八脉则是经络系统中的特殊通道,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发挥重要的作用。
经络在人体内承担着运输气血、调节营养代谢、保持人体动态平衡等多种功能。
通过经络的通畅,可以保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对于一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经络的治疗方法中医经络理论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多种方法和技术。
其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艾灸等。
针灸是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则是通过按摩和推拿经络,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运行。
艾灸是利用艾草的燃烧产生的热力,对经络进行温热刺激,以调节气血的流通。
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外,现代医学也在不断探索经络理论的应用。
例如,经络理论在针刺镇痛、拔罐疗法以及经络穴位按压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中医经络理论与西医神经科学的关联研究
中医经络理论与西医神经科学的关联研究中医经络理论和西医神经科学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但它们在探索人体生理和病理方面存在一些关联。
本文将就中医经络理论与西医神经科学的一些交叉点展开讨论。
一、中医经络理论中医经络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据中医经典记载,人体内有一套特定的经络系统,通过经络系统的流动使得气血运行畅通,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健康。
经络理论包括经脉、络脉、穴位等概念,并以其独特方式描述了人体生理病理状态的变化。
中医通过调理经络,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西医神经科学西医神经科学是对人体神经系统进行研究的学科。
它包括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病理学等多个方面,主要研究神经元在人体中的分布、结构与功能以及神经信号的传递机制。
西医神经科学通过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揭示了神经疾病的发生机制,并开发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三、中医经络理论与神经科学的关联尽管中医经络理论与西医神经科学属于不同的医学体系,但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关联。
首先,在经络理论中,人体的经络与经脉与神经系统的分布有一定的一致性。
许多穴位与神经分布重叠,这表明中医经络系统可能与神经系统存在某种联系。
其次,许多研究表明,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通过神经反射途径来调节脑功能。
这与神经科学中的“反射弧”理论相似。
最后,一些研究认为,中医经络理论中所描述的经络系统可能与神经系统中的脉络系统有关,而后者在人体生理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四、中医经络理论与神经科学的融合中医经络理论与西医神经科学的关联为两个医学体系的融合提供了可能。
一方面,可以通过神经科学的技术手段来研究中医经络系统的生理基础,比如通过神经成像技术来观察经络系统的激活与调节。
另一方面,可以将经络理论与神经科学相结合,深入探索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发生机制,并发展更有效的诊疗方法。
综上所述,中医经络理论与西医神经科学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关联。
这种关联为两个医学体系的融合提供了可能,并有望在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四)流注次序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三、具体循行
• (一)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胃部,向下联络于大肠,回绕 过来沿着胃上口贲门,穿过膈肌,进入胸腔,属于肺脏。从 肺系横出腋下的体表部。此处有中府、云门穴,向上外形成 弧形曲线,下循上臂屈侧,走手少阴(屈侧尺侧缘)、手厥 阴之前,亦即上臂屈侧桡侧缘,经天府、侠白穴,下行肘中 桡侧缘的尺泽穴,沿前臂屈侧桡骨边缘(孔最穴),然后进 入寸口(桡骨远端桡动脉搏动处)有经渠、太渊穴,上向大 鱼际部,沿鱼际穴,出大指末端(少商穴)。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二)分布规律 • (3)躯干部:
• 足三阴经分部在胸腹部 • 手三阴经,从腋下穿出 • 手三阳经循肩胛部 • 足三阳经则阳明经在前,太阳经在后,少阳经在体侧
• (4)腹面:内向外依次是足少阴经、足阳明 经、足太阴经和足厥阴经(肾胃脾肝)。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分支:从缺盆上行,经颈旁 (天鼎、扶突穴)至面颊, 人下齿龈中,复返出来挟口角,通过足阳明胃经地 仓穴,绕至上唇鼻中央督脉的水沟穴 (人中),左脉 右行,右脉左行,分别至鼻孔两旁(迎香穴),与 足阳明胃经相接。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二)手阳明大肠经
• 起于食指端——行于 上肢外侧前缘—络肺, 属大肠—止于鼻翼旁
• 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交接于手指末端 • 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交接于头面部( 头为诸阳之会) • 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交接于足趾末端 • 足三阴经与手三阴经交接于交接于胸腹部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走向与交接规律
第四章 经络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ppt
手
手
手
三
三 阴
头
阳
胸腹
足
足
三
三
阴
足
阳
十二经脉走向交接规律示意图
(二)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食指末端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无名指端
手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三
小指端
阴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经
足大趾
手 三 阳 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足大趾后
足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足
三
足小趾
三
阳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阴
经
经
分支2:从耳后分出,进入 耳中,出走耳前,经上关穴 (GB3:耳前,颧弓上缘,下 关正上方),在面颊部与前一
GB14 ),又向后折至风池穴 (GB20:枕骨下,斜方肌外侧凹陷 中,发际上1寸),沿颈下行至肩 上,左右交会于大椎穴,分开前行 入缺盆。
分支1:从耳后完骨穴分出, 经翳风穴进入耳中,出走耳前,过 听宫穴至目外眦后方。
分支:从手腕的后方(列 缺穴L7)分出,沿掌背侧走向 食指桡侧端(LI1商阳穴),交
(二)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
LI1),经过手背行于上肢 (外侧)前缘,上肩,至肩关 节前缘,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 下(大椎穴GV14),再向前下 行入缺盆(锁骨上窝),进入 胸腔络肺,向下通过膈肌下行 至大肠,属大肠。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人体的经络系统主要由经脉系统和络脉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经脉系统
正经系统
十二经脉 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经
督脉、任脉
络 系
经络名词解释
经络名词解释经络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在人体内部,经过全身各部位,能量和信息传递的通道。
经络系统是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它是用来解释人体内部的经络分布和功能的。
以下是对于经络名词的解释:1. 经脉: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通道,包括经纬两个部分。
经脉主要负责气血的运行和调节,通过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网络。
2. 经:经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通道,连通全身各部位。
根据其传输的内容和作用不同,可分为经、络、经络、荣卫。
3. 经络气血:经络中运行的能量和物质是气血,气为运动的能量,血为物质的载体。
经络气血的运行和调节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
4. 经络穴位:经络上有一些特定的点位,称为穴位。
穴位是气血运行的重要节点,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节经络的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5. 经络诊断:中医诊断中,通过观察舌苔、脉搏等病人的特征来判断经络的流畅性和气血的运行状况,进而诊断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病因病机。
6. 经络理论:经络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气血运行规律、经络系统的构成和功能、经络与脏腑的相互关系等内容。
经络理论是中医治疗和调养的理论基础。
7. 经络调理:通过针灸、推拿、按摩等手法刺激经络穴位,调整经络的运行,改善气血循环,达到养生、治疗疾病的目的。
8.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包括经络系统的建立、经络的分布和特点等内容。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之一,是中医研究、临床实践和教学的重要内容。
经络名词的解释就是对经络系统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了说明,这些名词涉及了经络的构造、功能、调节以及相关的治疗方法和理论等方面。
对于了解中医经络学说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中医九气十二经络的理论和应用技术
中医九气十二经络的理论和应用技术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秉承着“治未病”的理念和“阴阳五行”的基本框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其中,九气和十二经络是中医学中极为重要的概念,它们在临床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九气十二经络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医学的特点和价值。
一、九气的概念与分类九气是中医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人体生命活动的九个方面。
这九个方面分别是天、地、阴、阳、寒、热、风、湿、燥。
每个九气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作用,同时相互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1. 天与地天气与地气代表了宇宙和地球的自然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天气包括太阳、月亮、星辰等天空现象,而地气则涵盖了大地的气候、地势等因素。
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积极调节和适应天地气候的变化,有助于维持人体的健康平衡。
2. 阴与阳阴阳是中医学理论中最为核心的概念,代表着事物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
阴阳之间存在着动态的平衡关系,阴阳失衡可能导致人体的疾病。
阴具有藏、静、质、寒等特性,而阳则具有发、动、量、热等特性。
中医学强调了平衡阴阳的重要性,通过养生、调理和治疗来达到阴阳的平衡。
3. 寒、热、风、湿、燥寒、热、风、湿、燥是五种常见的外邪,它们可以侵袭人体,引起一系列的病症。
寒和热分别指的是温度的低和高,风指的是流动不定的气息,湿指的是湿度较大的环境,燥则表示干燥的气候条件。
对于每种外邪,中医学都有相应的防治方法和药物进行调理,以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二、十二经络的概念与分类经络是中医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体内脉络的系统。
中医学经络理论认为,经络连接着全身各个部位的组织和器官,起着调节气血运行的作用。
目前,认可的经络系统有十二个,分别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
中医学中的经络理论
中医学中的经络理论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其中,经络理论作为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对中医学中的经络理论进行探讨,介绍其起源、基本概念以及应用。
一、经络理论的起源经络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追溯至古代的黄帝内经,《素问》中首次提出了经络理论。
经络理论在《灵枢》中被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古人对经络的认识是通过观察人体生活活动、疾病发展和治疗实践而形成的。
二、经络理论的基本概念1. 经络的定义:经络是人体内部的一种生理构造,类似于真实的血管、神经等系统,但不同于解剖学中的血管和神经。
2. 经络的主要组成:经络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经脉主要是指十二正经和八奇经,包括三阴经、三阳经和四奇经。
络脉则主要是指络合脉和皮部络脉。
3. 经络的功能:经络是人体内传导气血和调控脏腑功能的通道系统。
它起到连接和传输气血的作用,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经络还与人体的免疫、代谢、调节等多个方面有关。
三、经络理论的应用经络理论在中医学的应用广泛而深入,下面将从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来介绍它的具体应用。
1. 诊断经络理论在中医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医师通过观察经络的反应来初步判断病情,例如触诊经脉的苏息、应气、鸣动等情况,可以判断经络的通畅程度和脏腑的功能状态。
2. 治疗在中医治疗过程中,经络理论被运用到针灸、推拿和草药疗法中。
通过刺激经络,调和气血,中医师可以达到疏通经络、平衡脏腑的效果。
例如,针灸疗法中的穴位选择和经络联络是基于经络理论的。
四、经络理论的争议与现代研究经络理论在现代科学视野下,常常受到质疑与挑战。
然而,一些现代研究表明,经络区域可能存在特殊的电生理活动,与经典中医的经络理论存在一定的契合之处。
此外,一些实验研究也证实了针灸对经络的影响,为经络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经络理论仍处于研究和探索的阶段,仍然存在许多待解的问题和争议点。
《黄帝内经》经络理论的发生和意义
《黄帝内经》经络理论的发生和意义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保留有经络知识发生的早期认识,可以窥测其从早期逐渐向理论成熟时期的发生路径。
在我们言说经络理论时,应当对《内经》中该理论发生过程有所知晓。
一、《内经》经络理论的发生1.解剖知识为经络理论建构的出发点《黄帝内经》中经络的发现、经络理论的形成,“解剖学知识”的参与是不争的事实。
如《灵枢·经水》曰:“经脉十二者……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
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皆有大数。
”《灵枢·经脉》曰:“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
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在《灵枢·血络论》及《素问·刺腰痛论》的相关原文均能明确地告诉人们,经络理论的形成与古代解剖学知识的应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也就是《内经》中常用“脉”“经脉”“血脉”等属于解剖学概念予以表述的缘由。
2.临床经验是经络理论建构的基础临床实践经验知识的积累是《内经》构建所有生命科学知识的基础,经络理论的形成也不例外,如《灵枢·经脉》之“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
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灵枢·血络论》中的“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少黑而浊者,何也?血出清而半为汁者何也?”以及《素问·刺腰痛论》所记载的“刺解脉……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内容,无一不是临床实践知识在经络理论形成过程中的实际记录。
早期文献记载涉及四种古老的医疗手段:灸法、砭术、导引术、刺法,而人们当时认识的经脉则是这几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和基础,正因为《内经》中的经络理论逐渐趋于成熟,所以这一认识体现得尤为明显。
2024版《中医基础理论经络》ppt课件完整版
注意事项 艾灸和刮痧等操作前需了解患者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 部位和方法,注意防止烫伤和感染。同时,对于孕妇、心 脏病患者等特殊人群需谨慎操作。
19
05
临床应用举例与案例分析
2024/1/28
气血流通原理
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经络则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气血 在经络中运行,周而复始,如环无端,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当经络气 血运行不畅时,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2024/1/28
6
02
经络与脏腑关系探讨
2024/1/28
7
脏腑功能在经络中体现
2024/1/28
脏腑功能通过经络实现相互联系
小儿消化不良
通过经络刺激,调整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改善小儿营养不良。
2024/1/28
产后缺乳
依据经络理论,采用针灸、推拿等方法,刺激乳腺分泌,增加乳汁 量。
22
运动损伤康复中经络应用
肌肉拉伤
运用经络穴位按摩或针灸,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肌肉修复。
韧带扭伤
通过经络治疗,调整关节稳定性,促进韧带修复,缓解疼痛和肿胀。
《中医基础理完论整经版络》ppt课件
2024/1/28
1
目录
2024/1/28
• 经络概述与基本概念 • 经络与脏腑关系探讨 • 常见穴位分类及其功能解析 • 针灸、拔罐等操作方法介绍 • 临床应用举例与案例分析 • 现代科技在经络研究中应用前景展望
2
01
经络概述与基本概念
2024/1/28
3
经络定义及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是指人体经络系统的形态、分布、功能和调节机制的学说。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经络学说是贯穿始终的重要理论,对于中医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络学说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古代经络学说,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经络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系统,它是由经络组成的,经络是连接器官、组织和组织之间的通道。
经络不仅在表面运行,同时也在深层组织和脏腑之中。
人体的经络系统相当于一个复杂的通信网络,贯穿全身,并进行信息传递、物质运输和调节功能。
按照经络学说,人体有十四条正经,包括三阳经、三阴经和八奇经。
其中三阳经包括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三阴经包括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和手少阴心包经;八奇经包括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和手少阳胆经。
每一条经络都与一定的脏腑相对应,通过经络可以传输血液、气、营养物质和信息,并调节身体的生理功能。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一个能量场,通过经络可以感知和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情况。
正常情况下,经络系统中的气血运行畅通,维持着我们身体的健康状态。
然而,当气血运行不畅时,就会导致经络的堵塞和疏通不畅,从而引发疾病。
中医的治疗方法通常是通过调节经络系统,使气血恢复平衡,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根据经络学说,中医治疗一般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来调节经络系统。
针灸是将针刺入特定的穴位,通过刺激经络系统的气血运行来恢复身体的平衡;推拿是通过按摩身体表面的穴位,刺激经络系统,增强气血运行;中药则是通过服用草药来调节气血的流动,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
经络学说的研究对于中医的治疗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们不仅可以解释中医的一些疗效,也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经络学说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些疾病的本质和产生的机制,为中医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经络理论和四季养生
经络理论和四季养生经络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看法是,经络是在发现穴位的基础形成的;也就是说,穴位在先,经络在后。
然后近来有些研究人员提出,先有经络,然后发展为穴位。
根据传统的看法,经络的发现乃源自实践。
从穴位到经络的发展过程如下:人们对伤口进行烧灼→用细尖的石头刺某些点和烧灼→确定穴位的位置并给予命名(即穴位的发现)→把穴位连成线,而许多线根据其类似的特性组合为经络(十二经络的形成)。
阴阳和五行学说是经络理论的思想基础。
经络理论的主要内容在内经时代即已形成。
从形态学上说,经络分为两类,即“经”与“络”。
十二经络和相应的内脏器官连接起来,并且与外部的皮肤和肌腱相联系起来,形成为人体的整体。
从机能方面来说,经络具有促进气血、抵御疾病和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
继“内经”一书完成之后,经络理论又有进一步的发展。
许多著名的医书问世,对经络和穴位作广泛的讨论。
直到今日,经络理论在中医的各个临床学科中仍起重要作用。
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年夏一年,以每年为一个气象变化周期。
顺气气候的周期性变化,适当进行养生调摄,春夏时节培育阳气,秋冬季节涵养阴精,从而维持机体内部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活动,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以求得健康长寿的方法。
春季养生法:春季自然界中的阴寒之气开始收敛,阳热之气逐渐升华,气候温暖,草木萌芽,万物复苏,到处充满了生机。
这种气候环境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是养生的最佳季节。
在这一季节里,人们可采用《内经》“夜卧早起,光步于庭,被发缓形”,即强调春季应在保证有充足睡眠的情况下要早些起床,起床后可做些轻微运动,以舒缓形体,流通气血,让身体沐浴在春光之中,适应自然界的勃勃生气,以动员机体内部潜藏的能量,充实或修复组织器官,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夏季养生法:初夏之时,暖热之气渐盛,人们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坚持户外锻炼及日光浴。
年老体弱者还应注意防治疰夏症。
盛夏之时,气候炎热,应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劳逸结合,适当饮用绿豆汤,酸梅饮等清凉饮料,加强室内通风,以防中暑。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有路径之意。
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
络,有网络之意。
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络内属于脏腑,入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
是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疗的主要依据之一。
“经络”一词首先见《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又如《灵枢·脉经》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络学说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表现,经络中血气的运行与自然界的关系,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及其主治作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等。
经络学说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的,其间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
《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的形成。
《内经》中系统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属络脏腑。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
1、解释病理变化经络与疾病的发生、传变有密切的关系。
某一经络功能异常,就易遭受外邪的侵袭,既病之后,外邪又可沿着经络进一步内传脏腑。
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的传变途径,而且也是内脏之间、内脏与体表组织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2、协助疾病诊断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
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
如胁痛,多病在肝胆,胁部是肝经和胆经的循行之处。
中医经络理论解析
中医经络理论解析中医学是中国医学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经络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一条复杂的经络系统,通过这些经络,营养和能量可以在全身传输,维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中医经络理论认为,人体的经络是一种生物电网络,是能量和信息传输的通道。
经络主要包括经脉、络脉和穴位。
经脉是分布在体表和深层组织内的主要通道,络脉是与经脉相连的分支通道,而穴位则是连接经络的特殊点位。
二、经络的分类与分布根据中医经络理论,人体的经络系统被分为十四条经脉和奇经八脉。
其中,十四条经脉分布在身体不同的部位,包括手足、头面、胸腹、背部等。
奇经八脉主要分布在四肢和胸腹部。
三、经络的功能与作用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经络是人体内调节、输送和传递能量和信息的通道,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和作用:1. 导引作用:经络系统能够引导和分配整个人体内的营养和能量,保持身体的正常运行。
2. 调节作用:经络系统可以调节人体的血液循环、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的平衡,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3. 传导作用:经络系统可以传导和调控神经信号和生物电信息,维持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正常功能。
4. 联络作用:经络系统能够连接和沟通人体内外的各个部分,使得身体的各个系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四、经络与疾病的关系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经络的畅通与否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经络的不通畅可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发一系列的疾病。
中医经络理论通过调整经络系统,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五、经络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中医经络理论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来诊断和治疗经络的问题。
其中包括中医经络诊断、针灸、推拿、按摩、艾灸等疗法。
这些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经络或穴位,来调整经络的功能和疏通经络。
六、现代科学对中医经络的理解现代科学研究也逐渐对中医经络理论进行了一定的认可与解释。
例如,现代生物电学研究发现,穴位在电阻率、电容率和电流等方面具有特殊的生物电性质。
此外,通过经络的激活和调节,还可以调整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
中医基础理论10经络-PPT
分支:从项部(天柱穴)分出下行,经肩胛内侧,从 附分穴挟脊(旁开3寸)下行至髀枢(大转子部,当环 跳穴),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 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 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阴肾经。
分支:从手腕的后方 (列缺穴)分出,经手 背走向食指桡侧端(商 阳穴),交于手阳明大 肠经。
手太阴肺经主治
肺系疾病:咳嗽,气喘,咽喉肿 痛,咳血,胸痛。 外经病:肩背痛,肘臂挛痛,手 腕痛。
2.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食指桡侧端,经过手背行于 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 缘,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 穴),在向前下行入缺盆,进入胸 腔,络肺,向下通过膈肌下行,属 大肠。
至阴
[属性]井穴 [定位]足小趾外侧趾甲跟角旁0.1寸。 [主治]头面五官疾;胎位不正,滞产。 [操作]浅刺0.1寸。
胎位不正用灸法。
8.足少阴肾经
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 (涌泉穴),出行于舟骨粗隆之 下,沿内踝后,分出进入足跟部, 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窝内 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 穴),穿过脊柱至腰部,属肾, 络膀胱。
中医药学基础
经络
▪ 《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 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 《扁鹊心书》:“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 便错。”
经络
概述 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概述
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 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 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 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经络养生理论
中医经络养生理论人体治病,终究是离不开经脉的,无论哪种疗法,无论什么手段,其实最终都是通过气血的归经而产生疗效。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中医经络养生理论知识,希望对你有用!中医经络养生理论一、经络系统1、定义:经络即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2、经络的基本作用:1)、经络具有联系脏腑和肢体的作用。
如《灵枢·海论》中所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2)、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濡养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
如《灵枢·本藏》中所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也”。
《灵枢·经脉》中言: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3、经络的组成:经络,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脉:分别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组成。
络脉:络脉分为十五络、孙络和浮络。
十二正经:由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组成。
脏与腑,外属经,手与足,二六均。
足太阳,属膀胱,足阳明,胃腑当,足少阳,属胆腑;足太阴,脾所主,足少阴,内属肾,足厥阴,肝之本。
手太阳,为小肠,手阳明,是大肠,手少阳,三焦强,手太阴,即肺金,手少阴,内属心,手厥阴,胞络经。
任督二脉:有任督,百脉王,前与后,分两行,前行短,后行长,滞则病,通则常。
4、十二经络分布规律:十二经络中,互为表里关系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相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相接;同名的阴经与阴经,在腹胸部相接。
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
六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
三阴经:上肢为手太阴肺经在前,手厥阴包络在中,手少阴心经在后;下肢在足内踝下,为足厥阴肝经在前,足太阴脾经在中,足少阴肾经在后,过内踝上8寸后,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三阳经:上肢为手阳明大肠经在前,手少阳三焦经在中,手太阳小肠经在后;下肢为足阳明胃经在前,足少阳胆经在中,足太阳膀胱经在后。
足少阴肾经:胸中线旁开2寸,腹中线旁开0.5寸。
足太阴脾经:胸中线旁开6寸,腹中线旁开4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经脉循行规律
❖ 阴经循行重体内 善治脏腑病
❖ 阳经循行重体表 善治外经病
十二经脉的属络表里关系
阴、脏、里 阳、腑、表
阴 手太阴肺经 —— 手阳明大肠经 阳 经 足太阴脾经 —— 足阳明胃经 经 属 手少阴心经 —— 手太阳小肠经 属 脏 足少阴肾经 —— 足太阳膀胱经 腑 络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络 腑 足厥阴肝经 —— 足少阳胆经 脏
❖ 头、躯干部分部 手三阴——胸 手、足三阳——头( “头为诸阳之会”) 足三阴——腹及胸。
阳明——体前——前头 少阳——体侧——侧头 太阳——体后——后头
躯干部的经脉分布
部位 头部 背腰部
腹部 胸部
第一侧线
第二侧线
1.5寸(膀胱经)
第三侧线
1.5寸(膀胱经) 3寸(膀胱经)
0.5寸(肾经) 2寸(肾经)
经络学说的形成
❖ 针刺等感传的观察 ❖ 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 腧穴功效的总结 ❖ 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经络系统的基本组成
脏腑 (五官九窍)
十二经脉
经
经
奇经八脉
络
十五络脉
络
孙络、浮络
肢节
十二经别 附
十二经筋
属 结
十二皮部 构
十二经脉
❖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三阳经 (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经(胃、胆、膀胱) 和足三阴经(脾、肝、肾)的总称。
肺--属肺脏 --- 所属脏腑
经--经脉
手 六 经 彩 绘 图
足 六 经 彩 绘 图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 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 贯全身。
内属于府藏 (内行部分)
外络于支节 (外行部分)
十二经脉外行部分 外络于支节
四肢分经,头、躯干部分部
四肢分经 四肢的内侧面为阴,外侧面为阳 各分三阴三阳 太阴、阳明——前 厥阴、少阳——中(侧) 少阴、太阳——后 特殊——足厥阴——内踝8寸 交出足太阴之前
❖ 作用 保卫机体,抗御外邪 传注病邪:皮→络→经→腑→脏 反应病候 ——临床上,从外部的诊察和施治,可推断和治疗内部的疾 病
经络的根结、标本、气街、四海
标本
❖ 指经脉腧穴分布部位的上下对应关系
❖ 标——上,本——下 ❖ 四肢为本,头面躯干为标
根结
❖ 根,根本,开始;结,结聚,归结。 ❖ 根结所表述的是一种向心性的经气循行输注,
联系。 ➢ 遍布全身的络脉,其作用主要是促进气血渗灌输布,
以濡养全身组织。
十二经别——“别行之正经”
❖ 定义:是十二经脉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 正经深入体腔(联络脏腑器官)的支脉。
❖ 命名:其名称以所别出的经脉名称而命名。 □□□ 之正 □□□经别
❖ 循行分布:具有离、入、出、合的特点
➢ 离 —— 从十二经脉分出称“离”(别)——四肢肘膝上下 ➢ 入 ——进入胸腹腔称“入” ➢ 合 ——与表里经别同行称“合” 各会合于相表里的阳经 ➢ 出 ——于头颈部出来称“出”
当病邪侵犯人体时,孙络和卫气可以发挥重要的抗御作用。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 说明病理变化 ❖ 指导辨证归经 ❖ 指导针灸治疗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说明病理变化
❖ 病理状态下,经络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可反映症候征候
❖ 经络气血阻滞——疼痛或肿胀 ❖ 气血郁积而化热——红、肿、热、痛
经络的实证
❖ 气血运行不足——麻木不仁、肌肤萎软及功能减退——经络虚证
❖ 与十二脏腑有特定的属络关系 ❖ 与其他脏腑也有联系,尤其阴经与脏腑联系
较广 ❖ 除手厥阴心包经外,各经脉与五官九窍、咽、
喉等器官均有联系。阴经…… ❖ 图表
十二经脉循行走向
❖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 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 《灵枢·逆顺肥瘦》所载:“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 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
足走腹”。
十二经脉的衔接
❖ 表里阴阳经 ——在四肢末端衔接
❖ 同名阳经 ——在头面部衔接
❖ 异名阴经 ——在胸部衔接
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奇经八脉
❖ 定义 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 脉、阳蹻脉的总称。
❖ 命名 ➢ “奇”有异的含义,与十二正经不同,无表里属络,
“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 名称多反映其循行分布和各自的功能特点。
十二经脉的属络表里关系
❖ “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阴经属本脏而络表里 腑,阳经属本腑而络表里脏
❖ 脏与腑有表里相合的关系 ❖ 阴经与阳经有表里属络关系 ❖ 十二经脉就形成了六组表里属络关系 ❖ 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变时相互影
响,治疗时相互为用 ❖ 表里属络关系为十二经脉所特有
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十二经筋分布图示
结聚多在关节、骨节突出 及肌肉丰厚处 络 散 六阳结于头面 手三阳经筋聚于角(额角) 足三阳经筋聚于九页(目下)
六阴结于胸腹 手三阴经筋聚于贲(膈肌) 足三阴经筋聚于阴器
十二皮部
❖ 定义 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应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在皮 肤所散布的部位
❖ 分布区域 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
针灸学
上篇
针灸理论
第一章 经络理论
经络的定义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 包括经脉和络脉
经:路径 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
——主干,深,里(经络的主体部分) 络:网络 络脉——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分支,浅,表。 结构
经络是人体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
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调节人体各部的通路。
❖ 孙络——从络脉中分出的细小分支 ❖ 浮络——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 ❖ 血络——出现郁瘀血现象的络脉
十五络脉是全身络脉中的主要络脉 对全身无数细小的络脉起主导作用
十五络脉
❖ 作用: ➢ 加强了阴阳表里经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十二经脉在
体表之间(四肢肘膝以下)的联系。 ➢ 躯干部的三络,主要是加强身体前、后、侧的沟通
即从四肢末端流向头、胸、腹。 ❖ 十二经脉以四肢为根,头、胸、腹 三部为
结——“四根三结” ❖ 根结的理论,说明经气循行两极相连的关系,
阐述了人体四肢与头面躯干的有机联系和腧 穴之间的配合作用。
根结与标本
❖ 十二经脉的“根”与“本”、“结”与“标” 位置 相近或相同,意义也相似。
❖ 根者,本者,部位在下,皆经气始生始发之地,为 经气之所出;结者,标者,部位在上,皆为经气归 结之所。
2寸(胃经) 4寸(脾经) 4寸(胃经) 6寸(脾经)
十二经脉内行部分
❖ 阴经属于脏 络于表里腑
❖ 阳经属于腑 络于表里脏
手太阴肺经属于肺络于大肠 手少阴心经属于心络于小肠 手厥阴心包经属于心包络于三焦 足太阴脾经属于脾络于胃 足少阴肾经属于肾络于膀胱 足厥阴肝经属于肝络于胆
手阳明大肠经属于大肠络于肺 手太阳小肠经属于小肠络于心 手少阳三焦经属于三焦络于心包 足阳明胃经属于胃络于脾 足太阳膀胱经属于膀胱络于肾 足少阳胆经属于胆络于肝
❖ 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
❖ 脏腑病→经络、腧穴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指导辨证归经
❖ 辨证归经——在经络学说的指导下,通过辨析患者 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以确 定疾病所在的经脉。
❖ 举例 前额及前头痛——阳明头痛 侧头痛——少阳头痛 后头及项痛——太阳头痛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指导针灸治疗
分布
作用
四肢:十二经之络 络穴(肘膝以下) 相表里经 沟通表里两经 加 渗
补充经脉循行之不足 强 灌
前:任脉别络 鸠尾 散布于腹
沟通腹部经气 表 气
躯干 后:督脉别络 长强 散布于头,别走足太阳 沟通背部经气 里 血
侧:脾之大络 大包 胸胁
沟通侧胸部经气 经
孙络、浮络
难以计数,遍布全身
输布气血
络脉
十二经别循行示意图
阴、阳经别 出于项部 阴经经别
阴阳经的经别于均腘中 阳经经脉
阳经经别入于本经,
阴经经别合于阳经
合出
阳经
阴经
阳经经别
入
离
经别联系简图
十二经别——“六合”
❖ 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阳经经别合于本经阳 经经脉。这样,十二经别以表里两两相合为六对, 称之为“六合”。
❖ 作用: ➢ 加强了表里两经和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 ➢ 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 ➢ 补充了经脉在循行分布上的不足,使十二经脉对人
❖ 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 ❖ 十二正经
十二经脉的命名
❖ 十二经脉的名称是结合手足、阴阳、脏腑三方面而
确定的。
❖ 经脉循行分布于四肢的内、外和所属脏腑的阴阳属 性不同,有阴经、阳经之分。
❖ 太阴-阳明 盛
手足
❖ 少阴-太阳
一阴一阳 三阴三阳 三阴
❖ 厥阴-少阳 衰
三阳
十二经脉的名称
功能
经脉与络脉的比较
①含义 ②地位
经脉
经:路径 粗大,主干
络脉
络:网络 细小,分支
③走行方向 纵行(个别特殊) 横、斜,纵横交错
④分布形式
线状
网状布散,遍布全身
⑤深浅分布 多行于深部
多行于浅部
经络学说
❖ 定义
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 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 互关系的一种系统的理论。 ❖ 地位 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 疗等各个方面,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 医各科的临床实践,其与针灸学科的关 系最为密切。
十五络脉
❖ 定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 称为“十五络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