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001.doc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https://img.taocdn.com/s3/m/07f0cd844b35eefdc8d333c7.png)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
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
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概况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
古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00余米,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
古城现有居民6200多户,25000余人。
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有30%的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风景如画的黑龙谭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得益彰。
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丽江古街的代表。
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修建有桥梁354座,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
桥梁的形制多种多样,较著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均建于明清时期(公元14~19世纪)。
其中以位于四方街以东100米的大石桥最具特色。
古城内的木府原为丽江世袭土司木氏的衙署,始建于元代(公元1271~1368年),1998年重建后改为古城博物院。
木府占地46亩,府内有大小房间共162间。
其内还悬挂有历代皇帝钦赐的匾额十一块,反映了木氏家族的盛衰历史。
位于城内福国寺的五凤楼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楼高20米。
因其建筑形制酷似五只飞来的彩凤,故名“五凤楼”,楼内的天花板上还绘有多种精美的图案。
五凤楼融合了汉、藏、纳西等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稀世珍宝和典型范例。
白沙民居建筑群位于丽江古城以北8公里处,这里曾是宋元时期(公元10~14世纪)丽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介绍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b5ad6d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d.png)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介绍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介绍,希望大家喜欢!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介绍我国有两大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们分列一南一北,各具特色,北方是山西的平遥古城,南方是云南的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由大研、白沙、束河三个相对独立的城建单元组成,大研古城是它们的集中代表,所以人们也常常把大研古城叫做丽江古城。
从地域来讲,丽江大研古城是一座驰名中外的少数民族高原古城。
大研古城的位置大研古城位于丽江盆地的中心。
请看盆地西南角耸立着酷似书天巨笔的文笔峰,丽江盆地则像一方碧玉做成的大砚台,古时“研”和“砚”相通,所以古城就叫大研,难怪人们说丽江文化昌盛是因为丽江钟灵毓秀、地灵人杰。
古城形成于宋末元初,明清以来一直是滇西北商贸中心和连接滇川藏的茶马古道重镇,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了。
古城面积3.8平方公里,海拔2400米左右,居住着6200余户人家,常住人口约有2.5万多人,其中纳西族人口约占67%。
丽江古城在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古城选址丽江古城除了同苏州古城一样具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特色外,还在古城选址、街道布局、纳西民居等方面别具一格。
古城北靠金虹山,西倚狮子山,东南向着千顷沃野,地势北高南低。
这样的位置,冬阻西北寒流,夏送东南暖风,使古城冬暖夏凉,气候舒适宜人,我们身边的玉河水则为古城提供了洁净而充足的水源。
可以说,古城的选址是十分科学的。
水车——照壁——水龙柱我们面前的水车,有人说它是子母水车,也有人说它是情人水车。
过去古城里就有水车,今天在一些偏远地方也还在使用。
它可以用来舂米磨面,如果人住在高处或要灌溉的田地在高处,但水在低处流,还可以用它来提水。
水车旁是写有江泽民主席题词的照壁,古城里有三房一照壁的民居,那照壁就像这个样子。
丽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丽江古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丽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丽江古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c22df53d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7c.png)
丽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丽江古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丽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09.08.05•【字号】丽政办发〔2009〕148号•【施行日期】2009.08.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风景名胜、世界遗产与历史名城保护正文丽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丽江古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施方案》的通知丽政办发〔2009〕148号古城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丽江古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〇九年八月五日丽江古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施方案根据国家旅游局《关于做好5A级旅游景区复核和创建工作的通知》(旅规划财务发〔2009〕6号)和《云南省旅游局关于转发国家旅游局<关于做好5A级旅游景区复核和创建工作的通知>的通知》(云旅规划〔2009〕251号)要求,为做好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工作,依据国家旅游局《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结合丽江古城实际,制定丽江古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国际精品旅游城市、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坚持“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工作方针,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载体,以提高服务质量、景观质量和提升服务水平为重点,促进丽江古城的保护和管理,完善丽江古城的环境设施,为游客提供环境优美、服务优质、诚信经营、安全有序的游览环境。
二、创建目标对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通过开展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进一步提高丽江古城在遗产保护、旅游资源保护、旅游服务质量、旅游环境和基础设施、旅游安全、旅游市场等方面的管理水平,全面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向世界展示丽江古城良好的旅游形象。
世界遗产传承保护的现状、挑战与对策:以丽江古城为例
![世界遗产传承保护的现状、挑战与对策:以丽江古城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4f76b61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8.png)
世界遗产传承保护的现状、挑战与对策:以丽江古城为例一、丽江古城传承保护的现状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1997年,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个以“历史文化名城”身份入选的世界文化遗产。
古城依山傍水,民居建筑群、历史遗迹、东巴文化和纳西风情交相辉映,展现了汉、纳、藏、白等多民族和谐相处的生动景观和多元文化形态。
近年来,丽江市政府及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高度重视古城的保护与发展工作,将其视为神圣的历史使命和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
在保护方面,丽江古城遵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要求,深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不断更新保护理念、优化管理思路、创新利用模式,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共赢。
在管理机构方面,丽江古城保护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从最初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城建局和大研镇直接管理,到古城管理所、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古城管理委员会的逐步设立,再到世界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的正式挂牌成立,丽江古城的管理机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
如今,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与古城区人民政府共同保护丽江古城,形成了“多级联动、合理分工、协调配合、荣辱与共”的古城管理体系。
在保护思路方面,丽江古城确定了以保护为主的新思路,并明确提出了“一二三四五”原则。
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护与管理古城;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保护好古城的传统民族文化,留住古城居民;古城保护面向世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面向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古城保护必须坚持真实性修缮与保护性发展,必须重点保护水系、道路、桥梁、民居,必须解决好保护古城历史风貌与满足古城居民享有现代生活之间的矛盾,必须让古城居民自觉参与古城的保护;古城建设不准破坏古城布局,不准侵占水系、道路,不准加高楼房,不准使用现代建筑材料装饰房屋,不准见缝插针新建房屋。
在抢救措施方面,丽江古城围绕“文化立市、旅游强市”的战略目标,不断强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鼓励传统民族文化活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保护体系。
丽江古城名家讲坛
![丽江古城名家讲坛](https://img.taocdn.com/s3/m/3424797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d.png)
金元浦(5张)2018年12月23日,第五位主讲嘉宾——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 究会会长、被誉为“中国创意产业理论之父”的金元浦教授,给丽江听众带来题为《从丽江出发:文创、旅游与 生命之美》的讲座,为丽江旅游与文创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支招。
梁晓声(9张)2019年01月12日,第六位主讲嘉宾当代著名作家、中国现当代以知青文学成名的代表作家之一 梁晓声,为读者带来题为《我的读书心得》的讲座。
王蒙(2张)2019年4月23日,丽江古城名家讲坛第九讲在雪山书院开讲,中国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先 生以《道通为一》为题,谈中华文化的传统特点,与丽江听众进行了分享。
刘心武(4张)2019年5月26日,丽江古城名家讲坛第10位嘉宾——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红学研究家刘心武做客 丽江古城雪山书院,为丽江听众讲述《红楼梦》中的建筑。
阎崇年(3张)2020年1月14日,丽江古城名家讲坛开年第一课如约开讲,“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为在场 的听众带来了“读书学习快乐生活”为主题的讲座。
讲座围绕文化自信、用生命读书、快乐生活三个话题展开,在讲座的开篇阎老师就对丽江给予了深厚的敬 意。
谢谢观看
公方彬(3张)2019年2月23日,丽江古城名家讲坛活动在丽江古城雪山书院举办,主讲嘉宾——国防大学教授 公方彬,为丽江的听众带来《我们不能没有信仰》主题讲座。
于丹(3张)2019年3月28日,丽江古城名家讲坛第八讲在雪山书院举办,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以《重建中国 家教与门风》为题,与丽江观众进行了分享。
为进一步提升丽江古城文化内涵,延续古城文脉,在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的支持下,雪山书院 被打造为丽江重要的文化传播、交流及展示平台,主要开展丽江讲坛活动和编辑发行自创杂志《雪韵》。
《世界遗产在中国》30丽江古城
![《世界遗产在中国》30丽江古城](https://img.taocdn.com/s3/m/3b477460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e.png)
《世界遗产在中国》30丽江古城《世界遗产在中国》30 丽江古城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丽江县境内,海拔2400米,面积3.8平方公里,是一个以纳西族为主的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城镇。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有四方街、木府、五凤楼等景点。
丽江古城有着多彩的地方民族习俗和娱乐活动,别具一格。
1997年12月,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特色景点】古街丽江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质感细腻,以红色角砾岩(五花石)铺就,雨季不泥泞、旱季不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质感细腻,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得益彰。
古桥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飞架有354座桥梁,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
形式有廊桥(风雨桥)、石拱桥、石板桥、木板桥等。
较著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均建于明清时期。
大石桥为古城众桥之首,位于四方街东向100米,由明代木氏土司所建,因从桥下中河水可看到玉龙雪山倒影,又名映雪桥。
木府木府原系丽江世袭土司木氏衙署,“略备于元,盛于明”。
历经战乱动荡,1998年春重建,并在府内设立了古城博物院。
丽江木府是丽江木氏土司在丽江的宫殿,纳西民族首领木氏字元(1253) 世袭丽江土知府以来,历经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所以木府是丽江地区政治、文化中心。
五凤楼五凤楼(原名法云间),位于黑龙潭公园北端,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
楼高20米,楼台三叠,屋担八角,基呈亚字形,共24个飞檐,就象五只彩凤展翅来仪,故名五凤楼。
全楼共有32棵柱子落地,楼尖贴金实顶。
天花板上绘有太极图、飞天神王、龙凤呈祥等图案,具有汉、藏、纳西等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稀世珍宝和典型范例。
【民俗文化】纳西古乐纳西族的音乐,除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诗歌舞三者合一的“温麦达”、“阿热热”、“三多舞”等曲调外,还有古典的大型乐曲《白沙细乐》和《丽江古乐》。
云南省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
![云南省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729085c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5f.png)
云南省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正文:---------------------------------------------------------------------------------------------------------------------------------------------------- 云南省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1994年3月26日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4年6月2日云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大研古城保护管理第三章历史文物保护管理第四章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第五章罚则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国家级丽江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弘扬民族历史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管理的范围,包括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辖区内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大研古城、古建筑、古文化遗产遗址和风景名胜园林。
第三条丽江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管理,坚持抢救第一、保护为主的方针,在保持历史文化名城原来总体布局、形式、风格特点的前提下,进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必要的保养、维修、改造。
第四条丽江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和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设立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委员会,负责统一管理,协调有关部门的管理工作。
保护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保护管理的日常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建立相应的保护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的保护管理工作,其具体工作职责,由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制定。
第五条县、乡(镇)人民政府要增加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与保护管理经费的投入,同时通过各种渠道筹集保护资金,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基金。
第六条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人,都有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义务,必须遵守本条例。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https://img.taocdn.com/s3/m/4fd222acb0717fd5360cdc3c.png)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之丽江古城丽江古城是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镇,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4′,北纬26°52′。
古城位于县境的中部,海拔2400余米。
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古镇”,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坐落在丽江坝中部,玉龙雪山下,北倚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
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两个没有城墙的古城之一。
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县城之一(另一座为山西平遥古城)。
明末徐霞客的《滇游日记》曾写丽江古镇中木氏土司宫邸“宫室之丽,拟于王者”。
城区则“居庐骈集,萦城带谷”、“民房群落,瓦屋栉比”,可见当时丽江古镇已有名。
丽江古镇曾是明朝丽江军民府和清朝丽江府的府衙署所在地,明朝称大研厢,清朝称大研里,民国以后改称大研镇。
古城建设宋末元初,由木氏先袒阿宗阿良兴建“大叶场”;明代,丽江古城的建设主要由历代木氏知府主持进行。
明万历年间(公元1672年),知府木增兴建皇帝歙赐准建的“忠义坊”。
清代第一任流官知府杨铋按朝廷规制建流官府衙及府城。
纳西族民居则由居民根据家庭生产生活需要、经济条件和用地状况,自由灵活地安排建设。
[1]历史事记南宋末年,丽江木氏先祖将其统治中心从白沙移至狮子山麓,开始营造房屋城池,称“大叶场”。
丽江古城---地域风情南未责佑元年(公元1253年),蒙古军南征,木氏先祖阿宗阿良迎降,阿宗阿良归附元世祖忽必烈。
实佑二年(公元1254年),在“大叶场”设三赕管民官,其建制隶属于茶罕章管民官。
公元1253年,忽必烈(元世祖)南徵大理国时,就曾驻军于此。
对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古城管理主体设置的分析
![对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古城管理主体设置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a2803b83c4bb4cf7ecd110.png)
对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古城管理主体设置的分析摘要:本文根据丽江古城的现实状况及突出特点,从主体设置的复杂性,主体现状的不稳定性及解决问题的迫切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确立完善管理主体的相关措施。
关键字:遗产管理,管理主体,丽江古城,旅游发展丽江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800余年的历史,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最具纳西族风格的古代城镇。
1997年12月,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7月,又被国家旅游局批准成为国家5A级景区。
作为拥有两块“金字”招牌的旅游目的地,如何对它进行有效的保护、管理和开发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其设置管理主体,对古城保护和管理职能的有效实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世界遗产地丽江古城管理主体设置的复杂性1、主体的行政管辖的重叠。
根据我国《风景名胜区条例》的规定“风景名胜区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置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负责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和统一管理工作。
”然而丽江古城范围包括大研古城、白沙民居建筑群、束河民居建筑群三大片区,位于丽江市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两个同级行政区域内,如果划归两个县级地方政府分别设立管理机构,就会有地方保护主义的出现,出现争夺旅游资源、争夺客源的问题。
2、主体的多元化管理职能的缺失。
根据现行的的行政体制,对于跨行政区域的景点,为便于景区统一管理,一般成立统一的管理机构。
但这样的管理主体适合应用于占地面积较大、区域内居民较少,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景区。
对丽江古城这样管理对象,设置这种管理主体显然不适合。
丽江古城现有居民6200多户,2.5万余人,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
丽江作为一座拥有800年历史“活着的古城”,当地的居民承载着传承民族文化和延续特有的生活习俗的重任。
景区管理主体本身就有保护、管理景区的职责,对于处理当地居民民政事务的社区管理职能显得力不从心。
3、主体的管理权限的不确定。
丽江古城的科学保护与管理
![丽江古城的科学保护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6457545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5c.png)
办公室业务经验交流2015年2月份工作指导文/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局长 和仕勇丽江古城的科学保护与管理【摘 要】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抓住历史机遇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古城保护管理工作再创佳绩。
本文介绍了其成功经验和做法。
【关键词】丽江古城;保护管理;经验2014年,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认真落实《旅游法》《云南省旅游条例》、市委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和市政府任务分解要求,沉着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剧、旅游管理政策冲击、保护建设资金短缺、机构改革任务繁重、保护管理工作艰巨等困难,紧紧抓住国家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克服困难、化危为机,古城保护管理工作再创佳绩。
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完成狮子山环境整治项目:自2013年下半年起,启动了狮子山盘山路人行步道建设及景区环境改造2个项目;人行步道主体路面长1372米,平均宽5至7米,3条上山人行步道长3951米、宽2米,用五花石铺设,投资2300万元;环境改造项目包括万古楼修缮、星级厕所改造、管理用房建设等,于2月开工,投资225万元;配合安曼酒店实施民居修缮工程,投资6450万元。
完成东郊环境整治项目:工程于2013年6月启动,用地7515平米,建筑1.07万平米,分地下、地面2部分,投资8700万元。
完成周边安置地项目:该项目与恒兴地产公司共同实施,占地4.94万平米,建筑6.4万平米,464套,密度30%,容积率1.5,绿地率35%,投资2.22亿元。
完成排污抢修和管网疏通工程:从1月起,清淤整治玉河走廊3条河道及排污管网,投资230万元。
推进环城北路工程:工程全长7.5公里,5月开工,完成投资7241万元。
启动王家庄基督教堂恢复项目:10月启动,内容包括修缮教堂及附属建筑,其中土木结构901平米、砖混结构685平米,完成投资130万元。
完成其它保护性工程:完成古城维护费关坡查验点临时设施、玉缘桥片区5座木桥及200米石栏杆更换等项目,投资1423万元;做好古城周边环境整治安置用地项目,投资9949万元;做好景观、消防、农业用水和城市供水调配,应急调白水河水844万方,调拉市海、清溪水库、青龙河水1900万方,支付提水电费350万元。
云南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
![云南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https://img.taocdn.com/s3/m/106bfec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13.png)
云南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云南丽江古城位于中国云南省丽江市,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这座古城坐落在丽江平原西北部,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宜人。
丽江古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融合了纳西族、汉族、藏族、白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和丰富的历史内涵而享有盛誉。
一、丽江古城的历史渊源丽江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交易中心。
这座城市承载了数百年的历史,是纳西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丽江古城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以石砌泥墙、青瓦木檐、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巷道等为主要特征,展现了古代建筑工艺和艺术的精华。
二、丽江古城的文化价值丽江古城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而备受瞩目。
这座城市不仅融合了多个民族的文化,还保留了丰富的传统艺术和民俗风情。
在丽江古城,游客可以欣赏到纳西族传统音乐、舞蹈和手工艺品,并且可以参与到各种民间活动中去。
丽江古城作为一个传统的居住区,居民们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传承与发展,使得这座城市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氛围。
三、丽江古城的旅游价值丽江古城以其独特的风貌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入丽江古城,感受这座城市的迷人之处。
在丽江古城,游客可以漫步古街小巷,欣赏传统建筑,体验当地的民俗活动,品尝美食,购买纪念品等。
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使得其旅游价值更加显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
四、丽江古城的保护与发展面对日益增长的旅游压力和城市发展的需求,丽江当局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和发展这座世界文化遗产。
一方面,通过限制进入古城的人数和车辆,减少了对古城环境的破坏。
另一方面,加强了对古建筑、文化遗产的修复工作,确保了古城的原汁原味。
与此同时,丽江当局还大力发展旅游业,提升古城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
综上所述,云南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浓厚的人文氛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得它成为了引人入胜的旅游胜地。
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纳西族文化的代表
![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纳西族文化的代表](https://img.taocdn.com/s3/m/596324d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2.png)
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纳西族文化的代表丽江古城位于中国云南省丽江市,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具有世界文化遗产地位的古城。
该古城是纳西族文化的代表,通过其建筑、风俗和传统习俗等方面展现了纳西族人民的独特魅力。
古城的建筑风格独特多样,主要以石质建筑为主,融合了纳西族、藏族、汉族等多种民族文化元素。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纳西民居,这些屋舍多为木质结构,建筑风格简洁而雅致。
同时,苍石街、四方街等著名的街巷也成为了丽江古城的代表性景观,这些狭长的街巷两旁都是各种小摊小贩,人们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美食、购买到手工艺品和纪念品。
除了建筑风格外,丽江古城还保留了许多传统的纳西族风俗和传统习俗。
比如,纳西族的“三道茶”文化,即早晨、午后和晚上都要喝上一碗茶。
在古城中的茶楼或小店,我们可以体验到纳西族人民对待茶的独特态度。
而纳西族的传统节日,如泼水节、火把节等也在丽江古城得到了传承和保留,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感受这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此外,丽江古城还承载了很多纳西族的历史与故事。
例如,木府是丽江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纳西王朝的统治中心。
多瑙河边的黄龙泉更是纳西族的圣地,被誉为“纳西第一泉”。
这些历史建筑和圣地都展示了纳西族人民对于自然的崇敬和对神灵的信仰。
丽江古城的纳西族文化代表不仅体现在以上方面,还可以从纳西族的传统艺术中感受到。
纳西族的音乐、舞蹈和手工艺品都体现了纳西族人民的智慧和美感。
在丽江古城的一些角落,我们可以欣赏到纳西族的传统音乐表演,尤其是古城广场上的民间舞蹈,充满了活力和喜悦之情。
此外,纳西族的手工艺品也极具特色,刺绣、木雕和银饰等作品融合了纳西族的图案和意境,吸引了许多游客购买和收藏。
总的来说,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展示了纳西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多样性。
在古城的建筑、风俗、传统习俗、传统艺术等方面,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和感受到这一民族的特色和魅力。
丽江古城的存在不仅仅是一座城市或一个旅游胜地,更是纳西族文化的活化石,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云南丽江古城(详细图文介绍)
![云南丽江古城(详细图文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52f909569dc5022aaea00ff.png)
五、拉 市 海
拉市海是位于丽江市玉龙县拉市乡的一个高原湖泊。“拉市”是纳 西语,意为新的荒坝,云南人称湖为“海子”,故称拉市海。拉市 海是候鸟的天堂、丽江的后花园,但至今还未正式开发,是丽江著 名的“野景点”。正因为它的“野”,候鸟得已继续在这里栖息, 拉市海也成丽江最有野趣的游玩地方。在拉市海可以骑马、划船、 观鸟、野餐、露营等。
八、文 笔 山
文笔山与玉龙雪山一南一北,环抱丽江坝子。玉龙雪山以自然景观 著称,而文笔山则以人文景观闻名。著名的丽江五大喇嘛寺之一— 文峰寺就在这里。文笔山下的文笔海则与拉市海一起被列为“国际 湿地保护区”。
九、白 沙 古 镇
白沙古镇是丽江最古老的古镇,位于玉龙雪山脚下,是纳西族先 民进入丽江盆地后的最早的定居点、纳西文化的发源地、宋元前丽 江的政治宗教中心,至今尚存琉璃殿、大宝积宫、大定阁、金刚殿 等等宗教建筑,又有白沙壁画、白沙细乐等文化艺术遗产。
木府
木府原系丽江世袭土司木府衙署,位于云南省 丽江古城狮子山下。历经战乱动荡,于 1998年春重建,并在府内设立了古城博物 院。修复重建的木府占地46亩,中轴线长 369米,整个建筑群坐西向东,沿中轴线依 地势建有忠义坊、义门、前议事厅、万卷 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
配殿、阁楼、戏台、过街楼、家院、走廊、宫 议等15幢,大大小小计162间。衙内挂有几 代皇帝钦赐的十一块匾额,上书“忠义”、 “诚心报国”、“辑宁边境”等。它充分 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气质,同时保 留了唐宋中原建筑古朴粗犷的流风余韵, 而其座西朝东,府内玉沟纵横,活水长流 的布局,则又见纳西族传统文化之精神。
六、虎 跳 峡
虎跳峡位于丽江玉龙雪山与香格里拉哈巴雪山的交界处,距离丽江 古城约60公里。虎跳峡分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全长18公 里,峡谷垂直高差379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80年代开始 有国外背包客开始在此徒步,渐渐开始有了客栈,供应简单的餐饮,
丽江古城的科学保护与管理
![丽江古城的科学保护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73f36f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6f.png)
丽江古城的科学保护与管理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是一座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城。
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古老的文化遗产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
然而,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丽江古城的保护已成为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
本文将介绍丽江古城的历史和文化特色,探讨科学的保护和管理方法。
丽江古城的历史和文化特色丽江古城建于南宋时期,曾经是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
它是纳西族的文化中心,也是古代纳西贵族的居住地。
丽江古城曾经历多次战乱,但是仍然保留了大量的文化和历史遗产。
在2018年,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丽江古城的建筑风格独特,有古老的木质结构建筑、传统宅院以及彩绘的壁画和门窗。
这些建筑不仅反映了纳西族的文化特色,也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实践和理念。
古城周围有玉龙雪山、拉市海等自然景观,这些景观与城市景观完美融合,形成了一幅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的画卷。
保护和管理丽江古城的挑战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丽江古城面临着多重压力。
人口过多、城市扩张、不当的城市规划、过度使用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商业化开发都对古城的保护带来了挑战。
这些问题造成了丽江古城面临的多重威胁,包括:•消失的自然生态环境: 石板路是否能消失,水渠的水流怎么变少,街道上的梭边门是否会灰飞烟灭;•文化遗产的破坏: 城墙正在掉皮,众多的木结构和彩绘壁画被破坏或失修;•旅游业的不断扩张: 大量的旅游业务影响了古城的自然环境,使原来的小道和庭院变成了卖纪念品和酒吧的商铺;•少数民族的失落: 过度的商业开发使当地居民的文化习俗和社区感情出现了变化。
科学的保护和管理方法为了保护丽江古城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积极采取措施。
下面是一些可能更为合适的应对措施:停止过度使用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商业化开发大规模的酒吧、旅馆和其他商业设施的建设对古城的保护带来了许多威胁。
这些商业设施需要获得政府批准,而政府应该严格控制城市的发展,并保证不会伤害古城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国家文物局关于对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规划的意见
![国家文物局关于对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规划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af42efec6137ee06eff91872.png)
国家文物局关于对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规划的意见
【法规类别】文物与古迹保护
【发文字号】文物保函[2014]2186号
【发布部门】国家文物局
【发布日期】2014.06.16
【实施日期】2014.06.1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家文物局关于对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规划的意见
(文物保函〔2014〕2186号)
云南省文物局:
你局《关于上报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规划的请示》(云文物[2013]59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意见如下:
一、原则同意所报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规划。
二、对该规划提出以下修改意见:
(一)关于价值和现状评估
1.应依据丽江古城的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进一步明确各遗产构成要素,如山水景观格局、聚落格局、街巷景观、道路、建筑、水系、田园景观环境、生态环境、
非物质遗产及生活形态等;深入评估其保存状况和破坏因素,如影响重要视线通廊的城市建设控制不严,房屋改建的科学引导不足,游客和外来人口增长失控等。
2.应补充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评估结论,建议明确“风貌”与历史原貌的区别。
3.应在上述评估的基础上,对相关规划的内容进行评估并做相应调整。
(二)关于遗产区和缓冲区的管理规定
1.应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关于调整《丽江古城内经营项目目录清单》部分经营项目听证会的听证报告(第3号)按照《中共丽江市委办公室丽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旅游局暗访丽江旅游市场存在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的通知》(丽办通〔2018〕2号)、《丽江古城景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及《丽江市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工作规定》精神及有关规定,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于2018年3月16日通过丽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及丽江读本就调整《丽江古城内经营项目目录清单》部分经营项目听证会的听证事宜及报名方式等发布了听证会第1号公告;于2018年3月23日通过丽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及丽江读本就听证会举行的时间、地点,以及听证会参会人员发布了听证会第2号公告;于2018年4月9日下午在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如期召开了听证会.现将听证会有关情况形成如下报告:一、听证会参加人员情况本次听证代表21人,其中原住居民代表杨桂芳、经营户代表尹仕民共2人因事外出,已向我局递交了书面请假条,共余19名听证代表参会,分别是:1。
原住居民代表4人:和坚李宝生和国栋袁耀荣2.大研古城经营户代表6人:邱赞梅刘晨和永昌王志荣赵成寸兴林3.专家、学者代表3人:和增亮李阿凡牛树勋4。
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代表2人:和红阳李文宇5.古城区相关职能部门、法律工作者代表4人:和铁群梁红亮王树军周云兴2名听证监察人、5名旁听人、11名听证人以及丽江日报社、丽江电视台(综合频道、公共频道)及丽江读本3家新闻媒体参加了此次会议。
二、听证会基本情况2018年4月9日下午16:50时,由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组织的调整《丽江古城内经营项目目录清单》部分经营项目听证会在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大会议室召开。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建平主持会议,会上,听证主持人(决策发言人)关建平就调整《丽江古城内经营项目目录清单》部分经营项目的主要内容、依据及相关情况作了说明;听证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综合管理科科长李卫华宣读了听证会纪律和注意事项;按照会议议程,参会的听证代表逐一发言,并向会议提交了书面意见建议;最后,听证主持人(决策发言人)关建平作了总结和说明,与会听证代表对各自的会议发言做了签字确认.丽江市纪委监委驻市旅发委纪检监察组组长和春暖以及丽江市人民政府研究和法制办公室政府立法和规范性文件科副科长雷鑫作为本次听证会的听证监察人,全程监督参与了听证会,对会议的合法性进行了监督和审查,并出具和宣读了两份监察意见书。
两份监察意见书内容如下:监察意见书(一):经核实,今天在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举行的调整《丽江古城内经营项目目录清单》部分经营项目听证会,听证代表21人,其中原住居民代表5人、大研古城经营户代表7人、专家和学者代表3人、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2人、古城区职能部门及法律工作者代表4人,其中原住居民代表杨桂芳及经营户代表尹仕民2人因事请假未能出席,其余19名听证代表全部到会,到会人数和人员构成符合举行听证会的要求,可以举行听证会。
监察意见书(二):2018年4月9日(星期一)下午14:00时在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举行的调整《丽江古城内经营项目目录清单》部分经营项目听证会,经监察,此次会议法律依据准确,会议准备充分,听证流程规范,听证过程符合重大行政决策听证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整个会议严格遵守听证会纪律,各听证代表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和建议,没有退场人员。
三、听证代表提出的主要意见和建议会上,听证代表均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共梳理归纳出37条意见和建议,具体如下:(一)听证代表的肯定意见1.“纳西族传统迎亲巡街展示活动”是很好的项目,建议更好的深度的来进行展示。
2.丽江经营业态是走在全国的行业,最早最新的业态都出现在丽江古城,在此前执行的《丽江古城内经营项目目录清单》是一个特色,是一个特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把对古城影响比较大的行业,如琥珀、蜜蜡、玉石玉器、化妆品、餐饮等起到了有效的遏制、管理和保护作用。
3. 对现实的古城内经营项目进行实时调整是市场发展的需要,对完善管理机制约束机制很有必要,经修改的目录清单会体现出其政策性和权威性.4. 丽江古城是茶马古道的重镇,茶马文化是丽江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文化内涵,在特定的区域恢复和展示古城茶马古道马帮入城活动的是非常必要的.5.马帮入城仪式巡街展示活动"能展示古城悠久的马帮文化,是值得鼓励和扶持的一个项目。
6. 这次调整是正确的,调整的这五条对世界遗产保护及商业经营行为的进一步有序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7. 依《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第二十六条的相关规定,目录清单做适时调整从法律层面依据是非常充分。
(二)听证代表就调整《丽江古城内经营项目目录清单》部分经营项目(听证稿)修改补充的意见建议1。
“马帮入城巡街展示活动”建议不能倡导鼓励更不能扶持鼓励,首先马匹粪便会造成环境污染,其次古城内道路比较狭窄,游人较多,再加上三轮车等,会使街道更加拥挤,加重交通负担,不能保证游客及居民的安全。
2.鸡豆凉粉等传统美食,要做成产业非常艰难、很难成功,需要更多优秀团队和引进外部有实力的资本等。
3.酒吧行业,一是营业时间问题,二是目前太散,酒吧街目前已是品牌,应该给予宽松政策,避免过于干预市场。
4。
第一玉龙雪山的皮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列入禁止类内需要斟酌。
5.客栈是古城经营的一个主体,也是宣传和推荐丽江古城的一个重要窗口,有一定的代表性,代表了丽江客栈民宿的文化,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客栈可以举行纳西特色民俗文化的展示活动,应列入鼓励支持范畴.6.听证稿里第二条,把丽江特色的丽江酱菜、丽江粑粑等传统小吃调整到扶持鼓励类,传统饮食、小吃建议放入到扶持鼓励里。
7.客栈是古城重要业态,经过多年发展,从最初的粗放型到现在,硬件装修及提高服务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在体现文化、体现主题方面做得还欠缺,建议扶持鼓励类中增加“具有丽江文化特色的主题文化客栈",能更好地提高游客体验度,也可以增加经营的效应,数量上做一个很好的把控。
8.鲜花饼建议列入丽江的特产,按照食品安全法加强监管。
9.对丽江传统文化和文创希望有具体的扶持政策和措施.10. 熟食制品是难以把控和监管的,熟食制品指的是卤制品,目前以小作坊登记的方式办理相关许可,熟食和餐饮对古城的影响,在食品安全方面不是很好把控,建议熟食制品列入不鼓励,保持存量,不予增量。
11. 快递行业增加到倡导鼓励中符合需求,从快递行业经营的特点考虑,对运输等各环节要进行规范.12。
建议将“客栈”调整至不鼓励经营项目中,遏制增量,打击虚假宣传,二次消费等行为。
13。
将本次调整后的清单作为即将出台的《丽江古城市场经营项目准入和退出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一体化规章发布施行。
14. 对经营项目的调整要体现民族特色的特点,但要与多元文化相结合,体现公平公正,人性化管理,现在在古城内经营的本地居民很少,重新恢复难度大,除本地民族特色项目外,把外来的健康的多元、民族文化引进来,把旅游市场活跃起来。
15.“马帮入城仪式巡街展示活动”很有必要,但要组织计划好,马帮装备要体现文化元素,行进中不让游客骑行,线路要设计好。
16。
“纳西族迎亲巡街展示活动”内容比较简单,要增加丰富内容,合理设置巡展线路。
17。
“马帮入城巡街展示活动”不宜列入扶持类项目,因大量游客拥挤,特别是在黄金周,安全、污染及一系列等问题,列入政府扶持,政府负担较大,如何管理等问题.18. 调整过程中,建议是否可以听取和征求纳西族民族学专家的意见,在项目调整后,对于民族文化经营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建议邀请民族学的专家对项目的具体实施进行指导,有利于提升丽江古城的文化内涵,也更符合纳西族相关的特点和特色.19。
忠义市场、北门农贸市场是作为本地居民生活必须的,按照《丽江古城市场准入退出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五条内容,第二十五条的内容和用语需作调整。
(三)听证代表就调整《丽江古城内经营项目目录清单》部分经营项目(听证稿)具体条文的修改意见1。
扶持鼓励经营项目里,建议东巴造纸不要写成一个项目,因为未来可能还会有其它具有丽江特色的产品,把它归类为手工艺等,建议表述为“具有浓郁丽江民族文化特色的工艺品或文创产品”,将具体项目放入备注栏内。
2.建议倡导经营项目类中增加的“符合国家标准的果酒、白酒、红酒等瓶"的应表述为“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配置酒类,散酒除外”.3.第二项中的“鸡豌豆凉粉"改为“丽江凉粉”,以一个纳西族及原住居民的认知,丽江凉粉这一独特的美食,其原材料不仅仅局限于鸡豌豆一种,建议将名称确定为“丽江凉粉”。
4. 结合第一项中的“马帮入城仪式巡街展示活动”的拟补充增加内容,建议在扶持鼓励项目中单列增加“丽江传统茶馆、纳西语讲评书”的项目。
5.建议将原《清单》倡导鼓励经营项目中的“传统便民理发店”调整为新《清单》中的扶持鼓励经营项目。
6.清单中扶持鼓励第4项中备注栏内“手道”建议删除.7。
听证稿中调整的第3条中的“酒”中对“啤酒"没有列入。
8.目录清单中“北门农贸市场”不属于丽江古城范围,建议删除。
9. 建议听证稿第六行中的“抓手"改为“基准、要求”。
10. 依据古城保护条例第二十六条,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建议对外发布的主体应该是“丽江市人民政府”。
11。
建议“茶吧、咖啡”调至不鼓励项目需继续斟酌。
四、听证机关对听证情况的总结此次听证会对调整《丽江古城内经营项目目录清单》部分经营项目(听证稿)进行了广泛的征求意见,达到了预期效果,是非常成功的,会上听证代表们均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建议。
此次调整《丽江古城内经营项目目录清单》,出于引导传统文化回归的需要,出于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基础上的创新需要以及旅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和便民利民需要,有助于遗产的保护和传统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使丽江古城商业经营项目规划进一步得以高效、有序、可操作性地执行,从而形成较为规范的商业经营和管理秩序。
对听证代表们提出的意见,我局将进行认真研究和梳理完善,听证会后,我局将会同有关专家,根据听证代表们的意见以及公开征求意见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召开专家论证会和风险评估会,进一步讨论、研究和修改完善《调整丽江古城内经营项目目录清单》部分经营项目文稿。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2018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