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从事民族民间文化搜集、整理和研究,断断续续有30多年了,所谓断断续续是指我没有专门时间进行此项工作,其间既从事新闻写作、新闻管理及作家文学创作,但又一直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情有独钟,不离不弃,甚至是一往深情。
在长期的民间文化搜集中,我们发现有两种流传形式,一是老艺人的口头流传,另一种就是已经用文字或符号记录下来的手抄本。如果说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我则认为民间文学、契约、家谱等手抄本和图案、符号,甚至一些散存在乡村的碑刻为民间古藉。我就这一民间古藉的搜集、整理和利用谈点体会。
一、如何进行民间古藉搜集和整理
在这里我主要谈谈对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我的田野调查方法,是受云南民族大学杨知勇老师的影响。全国著名的民族文化专家杨知勇、宋恩常、李子贤教授等都是我的恩师。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在云南民族大学进修时,得到他们的指教,尤其是杨知勇老师在介绍他五十年代初,如何搜集、整理和研究《阿斯玛》时,还带我们到他搜集的地点去进行现场观摩、学习。杨老师当时还说,当今一些偏远的地方还保留有巫傩,它完整地保留了民间文学的许多因素及原始文化生态。谁在上面舍得下功夫,谁将会在民间文学研究上有所建树。这话,我记得较牢实。回到思南后,正逢县民委正在组织全县民族民间文艺调演,我第一次较为系统地看了傩戏表演,也是第一次把“冲傩还愿”的这种东西看成文化。其实,在我小时,也多次看见过“冲傩还愿”,但从没有把它当着文化看,而是看成了愚昧无知的“封建迷信”。一旦认准它是文化的东西,而且,是有研究价值的文化,我
就爱上了它。过去,思南傩戏班子几乎遍及各村寨。戏班子,人们习惯称为坛,其成员由情趣相投的农民自愿组成,多者20余人,少者六、七人,所需经费系自筹解决。傩坛的传承主要靠口传面授,家传与师传相结合。拜师传法,而“绝法”不传一般弟子。土老师一般都有较好的表演才能和惊人的记忆力,他们往往一字不识,但能主持整个傩坛繁复的祭祀或背诵许多剧目的全部戏文,且声望高,所以往往充当坛主,导演,又兼任傩戏主角。
于是,我立即深入思南县南盆、溪底乡进行傩文化搜集。在搜集资料中,有口头流传记录,也有手抄本。当我回到思南城,拿出搜集资料进行整理时,才发现手抄本非常可贵,但整理起来也非常麻烦,因为这些初识文墨的艺人,他们只能记个大概,还因为有的手抄本年代久远,往往字迹模糊,句子不通,错别字连天,甚至有些符号难以弄懂。所以只能对手抄本进行粗约整理,再拿去回炉,即找傩坛老师识别、核对。这工作十分复杂,大多傩坛老师不识字,只能带腔带调演唱,在演唱过程中,其他人还不能打岔,否则,就打断了傩坛老师思路,难以继续唱下去。1993年5月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的34万字的《思南傩堂戏》,就是在八十年代中期那种情况下我们搜集整理出来的。其中,大多数是溪底乡(现张家寨镇溪底村)土家艺人崔道昌的手抄本。后来,我也是找崔道昌和他的师傅田应贵重新演唱核准的。
1991年以思南县民委、铜仁地区民委古藉办、贵州省民委文教处名义编辑内部出版的《思南苗族高台戏》。我们也是采取这种方式搜集资料的。八十年年代末,搜集工具较为先进了一些,已经拥有录音、录像工具。我们组织了三人搜集小组进村入户,即由我带队,刘朝生、
谢健康三人组成,并做了明确分工,我负责文字,土家族民间音乐家刘朝生负责音乐,谢健康负责录像,在思南高台戏流传的乡村,巡回搜集,并且还组织高台戏演出。我在进行文字搜集中,也搜到了大量的高台戏手抄本。回思南城后,其他同志也加入进行协助整理,后来的这本48万字的高台戏书藉,书出后,思南人以及外界人才知道思南还有这样一种独特的民族剧种——高台戏。
其实,思南高台戏是在民间花灯、山歌的基础上,逐渐吸取傩堂戏、湘剧、辰河戏以及其它戏剧的表演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剧种。它形成于清代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道光年间,思南人民在花灯的基础上,开始融入唱书、民间故事、小说等内容。塑造姿态多变,性格各异的艺术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审美趣味的提高,演出场相应发生了变化,由原来在室内变为在院坝搭矮台演出;演员也不仅是原来的一旦一丑,而是增加了演员,扮演了具有故事情节、矛盾冲突、人物动作与对话的戏剧。当地群众称为矮台戏,或矮台花灯。当时最有名望的要算艺人梁常旺、苏洪道的戏班,他们是矮台戏的创始人。清代思南人罗方林在云南任协台,于光绪十八年告老还乡后,在思南办团练,立公口,颇有名望。罗方林从小喜欢唱戏,回乡后见当地花灯已编成戏剧在院坝广场演唱,颇有感触地说:“是戏就该在台上唱嘛。”随后,他亲自出资建了一个正规戏台,戏台落成还特地去湖南辰溪请来湘剧辰河戏班唱了半月的开台戏。事后,罗方林便将思南矮台戏搬上高台演唱。高台戏由此而得名。高台戏的剧目有《麦粮封官》、《浪子薅豆》、《吴大回门》、《安安送米》、《槐荫记》、《柳毅传书》、《雪山放羊》等上百个。专为庙会、兴场、坐灯、婚丧和传统
节日演出。高台戏的音乐艺术是“大筒筒”、“小筒筒”两种形式的组合体。在声腔上,大筒筒是在当地花灯,小调,说唱的基础上借鉴了傩戏的唱腔和辰河戏中的高腔而形成的,而小筒筒是在当地花灯基础上融进了辰河戏中的弹戏,两者在唱腔上,都模仿辰河戏中的板、弦韵味,再结合本地民歌、曲艺、语言风格而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音乐艺术形式。之后,我们在进行土家花灯、打闹歌、薅草锣鼓、乌江船工号子以及三套集成搜集时,也十分注重民间手抄本的搜集。当然,由于,我们动手较迟,在民间已经遗失了许多手抄本、傩戏神案、民间美术作品等民族民间古籍。因为思南自古以来是一个十分重视文化教育的大县,乡村原本就有很多读过私塾的文化人,他们对其感兴趣的文化的东西,都会用文字、图案、符号记录下来,变成手抄本,然后进行收藏传播。
对民间古藉的搜集整理和利用的体会“全面搜集,慎重整理”,这八个字几乎成了我们搜集和整理民间古籍的游戏规则。那么,我们如何尊守这个规则?
(一)、尊重艺人,全面搜集
民间古藉的搜集和整理,不仅仅是一个方法问题。它首先是文化工作者对劳动人民及其创作和传承的立场和态度。我们除了尊重他们的劳动外,还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搜集了他们的东西:一是要给人家一定的名分;二要给足报酬;三要登门求教。如今,在一些高校或研究单位的研究者,不深入田野调查,不找民间文化艺人采访,也对民间古藉视而不见,喜欢闭门造车,捞取现成的。所以,拿出来的东西,张冠李戴,错漏百出。这是不尊重劳动人民和民间文化的表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