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敨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基本除法运算的方法。

2.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表内除法的步骤和方法。

难点:理解除法运算中的余数概念,并正确处理余数。

三、教学准备
1.课件:包含表内除法的示例和练习题。

2.教具:计算器、白板、彩色粉笔等。

3.学生课前准备:复习前一单元数学知识,做好预习。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引入问题,让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知识,为表内除法的学习做铺垫。

2. 新知识讲解
1.讲解除法的定义和基本步骤。

2.介绍表内除法的概念,并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进行表内除法运算,包括
如何处理余数等问题。

3. 示例演练
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做几个简单的表内除法示例,确保他们掌握了基本运算方法。

4. 练习环节
让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检查他们是否掌握了新知识。

5. 拓展应用
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表内除法知识解决,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表内除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并强调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表内除法的知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是对之前学习的表内除法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本章内容包括除法的意义、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巩固和加深对除法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并能运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但对除法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不同。

有的学生可能对除法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刻,有的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采用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除法的计算方法。

3.采用问题解决法,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课件和教学素材。

3.练习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除法问题,引发学生对除法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小明有10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和讲解,呈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讲解除法的意义:除法是一种分配的方法,可以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

讲解除法的计算方法:除法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包括试商、乘法和减法。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除法计算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题:计算以下除法问题,并说出计算过程。

1.20 ÷ 5 =2.30 ÷ 6 =3.40 ÷ 8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除法计算题,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表内除法(一)》1-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表内除法(一)》1-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表内除法(一)》1-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表内除法运算的概念。

2.学会利用竖式运算法完成简单的表内除法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表内除法运算的基本概念。

2.竖式运算法解决表内除法问题。

三、教学准备
1.PowerPoint演示文稿
2.教案手稿
3.板书、彩色粉笔
4.数学练习册
5.课堂小组活动材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导入新知识
1.引入表内除法的概念,让学生看到一组除法算式,让他们讨论如何解决。

2.利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表内除法的重要性。

第二节:讲解课程内容
1.利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表内除法运算的步骤和方法。

2.分析表内除法运算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竖式运算法的原理。

第三节:学生练习
1.让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一些简单的表内除法运算题目。

2.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检查和纠正。

第四节:课堂互动
1.定期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或上台演示解题过程。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思维,促进学习。

五、课堂总结
1.回顾今天课程内容,强调表内除法运算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2.提醒学生完成作业,并对下节课内容进行预告。

六、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中相关题目。

2.总结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和步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掌握表内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为日后学习数学打下坚实基础。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第一课时教
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表内除法的概念及算式表示。

2.掌握表内除法的基本方法。

3.能够灵活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2.教具:数字卡片、计算板书、小黑板、擦字布等。

3.辅助教具:小学生版面,学生练习册等。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1. 导入
•利用数字卡片示范一个简单的除法算式,引导学生了解表内除法的基本原理。

2. 探究
•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究表内除法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几个简单的表内除法算式。

3. 撰写算式
•让学生在小黑板上撰写他们探究到的表内除法算式。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算式之间的规律。

4. 讲解
•通过板书和示范,讲解表内除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解答疑问,确保每位学生都理解了讲解内容。

5. 练习
•让学生在小学生版面上完成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加深对表内除法的掌握。

•在学生练习册上指导学生继续独立完成更多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
•结合课堂练习和讲解,引导学生对表内除法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答疑惑,澄清不清楚的地方。

四、课后作业
•布置几道表内除法的习题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里巩固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析学生对表内除法的理解程度,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表内除法的概念和方法。

2.能够熟练进行表内除法运算。

3.能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

•能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多步骤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教具:小白板、马克笔、小板书。

3.备课:设计好教案和课堂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简单介绍表内除法的定义和意义。

2.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第二步:讲解1.介绍表内除法的基本步骤和运算方法。

2.举例说明表内除法的具体运算过程。

第三步:示范演练1.教师示范一个表内除法的运算题,并请学生跟随一起操作。

2.学生自主练习表内除法算式,教师随堂巩固。

第四步:拓展练习1.联系生活实际问题,设计一些需要用表内除法解决的场景。

2.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呈现自己的答案。

第五步:课堂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设计一个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用表内除法去解决。

六、教学反思经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表内除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熟练进行运算,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的教学工作。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掌握除法的运算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接触除法时,可能会感到陌生和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学生对除法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采用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例题、练习题等。

2.准备教学道具,如图片、实物等。

3.准备教学环境,确保课堂秩序和学生的学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除法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加减法知识,尝试解决除法问题。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要讲解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除法的运算技巧。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除法的运算练习,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层层递进地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

在学生进行练习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场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除法的运算方法。

表内除法教案6篇

表内除法教案6篇

表内除法教案6篇教案课件需要老师认真准备,因此不能不慎重对待。

学生的反馈可以帮助老师定位课堂的优点和不足,那么有哪些值得参考的教案课件呢?我们为大家整理了“表内除法教案”,相信它会引起您的兴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记得收藏!表内除法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0页例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建立包含分的概念,理解掌握包含分的含义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初步形成包含分的表象,经历包含分的过程,探索包含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包含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包含分的概念,理解掌握包含分的含义、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每人准备12个圆片。

教学问题诊断学习包含分之后,学生容易混淆“等分”与“包含分”,教师应注重加强两种分情况的对比,找到隐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采用多种手段加强含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包含分”师:春天到了,“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我们身边。

瞧,动物王国要开春季运动会了,小动物们在忙着分东西呢。

出示课件:苹果,桃子师:哇!准备了这么多的东西,他们打算分给谁?怎样分呢?我们一起瞧一瞧。

课件出示:猴子妈妈为自己的孩子分桃子【设计意图:结合春天要开运动会的情景,引出本节课探究的新知,有趣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动手操作,感受“包含分”的含义(一)分果冻1.提出问题师:猴子妈妈想怎样分这些桃子呢?课件出示问题:8个桃子,每2个分给一只小猴,可以分给( )只小猴呢?学生活动:留有片刻学生独立思考2.动手操作师:你能帮助猴妈妈用手中的小棒分一分吗?并把你的想法一边摆小棒一边说给同桌听。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操作——同桌交流3.全班汇报(1)学生活动:小老师板前汇报,其他同学倾听,全班互动。

(完整word)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教案

(完整word)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教案

《表内除法(一)》教案(13课时)【教学内容】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发现法,问题教学法,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等方法。

情感与态度:1.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课本插图。

【课时按排】本单元可用13课时进行教学。

除法的初步认识…………………………………… 6课时左右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课时左右解决问题…………………………………………… 4课时左右1.除法的初步认识(1)平均分(一)【教学内容】12页—14页例1、例2 做一做练习三1~3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势力和活动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探索平均分的方法,会平均分,提高动手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探索平均分的方法【教具准备】实物投影【学具准备】每个小组12块糖.每个学生实物卡片.三角形.圆形学具若干【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教师:最近我们五小二年级一班要组织一次春游活动,我们帮他们分一分春游需要的物品,好吗?请小组长来领要分的物品,(每个小组12块糖)请学生试着分一分,要求要分得大家都满意。

学生先在小组中分,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分的结果。

多请几个小组,说说自己分的结果,预计都是每人分得3块糖.教师:这样分大家都满意吗?为什么?教师揭示课题:像这样把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地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3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3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3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表内除法一》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时主要讲解除法的意义和除法算式的组成,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除法运算的过程,为后续学习除法的拓展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学习除法时,可能会对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过程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除法的意义,并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除法运算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算式的组成部分。

2.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的组成。

2.难点: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除法的意义。

2.采用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除法运算的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除法的意义。

2.准备除法算式的操作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

3.准备小组合作交流的主题,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分水果、分食物等,引入除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呈现除法算式,让学生了解除法算式的组成部分,如被除数、除数和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进行除法运算,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掌握除法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除法运算的方法,并能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除法有哪些应用场景?引导学生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一》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一》教案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单元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最新教材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第7〜27页单元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 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 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 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时安排:12 课时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 (3)除法 (3)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6)3、整理和复习 (1)教学设计: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P7〜9 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二的第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 的表象课时左右课时左右课时左右课时左右1〜4 小题3、引导学生感受" 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掌握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的方法教学准备:各种食物图片若干、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1、情境导入教学例1(1)、二(一)班的同学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他们准备了很多丰富的食物老师要把6 个糖果分给3 个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可以怎样分呢?请你动手帮他们分一分(2)、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3)、汇报情况教师板书分法一:1 1 4 分法二:1 2 3分法三:2 2 22、观察、对比分的结果初步认识平均分(1)、请学生观察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汇报(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的同学把每一份分得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4)、学生自己取名3、出示课题(1)、同学们取的名称都很好在数学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就叫作平均分(板书课题)像刚才的分法三我们可以说把6 个糖果平均分成了3 份每2 个是一份(2)、同学们再说说上面的分法中哪些是平均分哪些不是平均分?(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同学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吗?(4)、学生交流、汇报4、及时练习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1)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的第1小题学生独立判断交流时说说为什么是平均分或为什么不是平均分?(2)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的第2小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并采用多种形式用自己的话说说图的意思【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会描述平均分的结果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的方法1、教学例2:把18 个橘子平均分成6 份每份几个?分一分(1)、讨论平均分的方案(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3)、学生汇报分法分法一:可以1 个1 个地分即1次1个一次放到6个盘子里直到分完分法二:可以每盘先放2 个再每盘放1 个直到把橘子分完分法三:可以3个3 个地分即每盘放3 个1 次把橘子分完操作结果: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 份每份(3 )个(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5)教师小结把一些物品案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几个几个地分比较快2、找一找想想生活中什么时候要平均分?是怎样分的?先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说3、分一分把8 根小棒平均分成4 份每份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4、完成教材第9 页下的"做一做"把10 盒酸奶平均分成2 份每份()盒请学生先动手分一分再连一连或圈一圈最后说出自己的分法和分的结果【设计意图】: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1、完成教材第9 页练习二第1 小题(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2)、引导学生观察第3 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2、完成教材第9 页完成练习二第2 小题把9 个笑脸平均贴在3 条线上每条线上应贴()个(1)、理解题意(2)、动手操作(3)、学生汇报交流、评价3、完成教材第9 页练习二第3 小题把12 个风车平均分成3 份每份()个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1)、理解题意2)、动手操作3)、学生汇报交流、评价4、完成教材第9 页练习二第4 小题有24 根香蕉平均分给3 只小猴每只小猴分()根平均分给8 只小猴每只小猴分()根(1)、理解题意(2)、动手操作(3)、学生汇报交流、评价(4)你发现了什么?5、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练习理解了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而且知道了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的方法还学会了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平均分的结果你们真是会学习的孩子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多角【设计意图】: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度认识平均分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五、板书设计平均分例1 :二(一)班的同学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老师要把6 个糖果分给3 个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可以怎样分呢?分法一:1 1 4 分法二:1 2 3分法三:2 2 2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就叫作平均分例 2 :把18 个橘子平均分成6 份每份几个?分一分分法一:可以1 个1 个地分即1次1个一次放到6个盘子里直到分完分法二:可以每盘先放2 个再每盘放1 个直到把橘子分完分法三:可以3个3 个地分即每盘放3 个1 次把橘子分完操作结果: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 份每份(3 )个六、教学反思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材P10 页例3 及"做一做" 的第1、2 小题和练习二的第5、6 小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 平均分"的概念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3、初步感受" 平均分" 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教学重点: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学难点: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熟练地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学具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判断下面分圆的方法是平均分吗?o oo ooo这样是平均分吗?为什么?怎样分就是平均分了呢?2、分一分每个同学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同位相互说说是把几个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二、探究新知学习例3.1、情境引入昨天我们帮二(一)班的同学分了糖果今天我们再帮他们分分果冻出示例3】例3:8 个果冻每2 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分一分请学生认真读题同桌相互说说意思再请学生说给大家听(学生明确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每一份分2 个果冻有8 个果冻能分成几份?)2、合作探索请学生自己思考想想该怎样解决问题借助手中的学具分一分摆一摆也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后再由学生汇报结果(1)2个2个地分分了4 组正好分完;(2)想乘法口诀二几得八;操作结果:8 个果冻每2 个一份能分成4 份3、教师小结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时可以实际圈一圈、分一分、数一数分成了几份或几组三、巩固新知运用新知1、完成第10页下面" 做一做"的第1小题摆一摆填一填(1)把12 根小棒每2 根一份能分成()份(2)把12 根小棒每6 根一份能分成()份请学生先跟同桌说说怎样分再说给大家听听2、完成第10页下面" 做一做"的第2小题圈一圈、填一填每2 个装一盒可以装()盒1 6 个杯子每4 个装一盒可以装()盒每8 个装一盒可以装()盒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数一数后再汇报自己是怎样分的分得的最后结果是什么3、完成第12 页练习二的第5、6 小题第5 小题16罐蜂蜜每4 罐分给一只小熊可以分给()只小熊第6 小题14个玉米每2 个装一袋可以装()袋18个玉米可以装()袋请学生自己思考想想该怎样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独立完成后再由学生汇报结果并进行评价四、全课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平均分的方法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是的平均分就是要把每一份都分得同样多我们可以按指定的份数来平均分也可以按每几个一份来平均分五、板书设计平均分按每几个一份例3:8 个果冻每2 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分一分(1)2个2个地分分了4 组正好分完;(2)想乘法口诀二几得八;操作结果:8 个果冻每2 个一份能分成(4 )份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时可以实际圈一圈、分一分、数一数分成了几份或几组六、课后反思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平均分"综合练习课教材第12页练习二的第7〜9小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较熟练地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熟练地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学具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请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平均分先给同位说说再说给大家听听要求说说把几个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二、分层练习:1、完成第12 页练习二的第7 小题(1)有15 个木块每3 个木块摆一个长方体可以摆()个长方体(2)用这些木块摆5 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请学生用学具表示木块先想一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平均分的哪一种分法再动手分一分汇报时说说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作出评价最后填空(1)有15 个木块每3 个木块摆一个长方体可以摆(5 )个长方体(2)用这些木块摆5 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3 )个木块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2、完成第12 页练习二的第8 小题上面一共有()张风筝画片如果每6 张画片做一个风筝可以做()个(1)先请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让学生明确题中告诉我们:有6 组风筝画片每组有4 张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要求" 一共有()张风筝画片?"第二个问题其实是把24 张风筝画片每6 张分成一份做成一个风筝问一共可以做多少个风筝?(2)请学生自己圈一圈填一填集体订正、评价3、完成第12 页练习二的第9 小题把18 个平均分和同桌交流一下各自的分法此题是一道开放题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可以怎样分再动手分一分最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板书出孩子们的不同分法并引导学生对比各种分法说说自己的发现三、全课总结通过今天对平均分的进一步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平均分就是要把每一份都分得同样多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仔细分析判断是按指定的份数来平均分还是按每几个一份来平均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四、课后反思问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
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表内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例如,教师可以举出一些平均分配的例子,如分糖果、分苹果等,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方式,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除以几就是几个几相加”的除法计算方法。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表内除法的应用。
-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表内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表内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表内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课后拓展应用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表内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相同和不同于乘法的特点。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尊重他人,乐于分享知识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表内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区分除法和乘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讲解表内除法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除法与乘法的联系和区别。

2. 概念讲解(15分钟)•讲解除法的运算规则,重点讲解表内除法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 例题训练(20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例题,让他们在纸上做除法运算,师生互动,及时纠正错误。

4. 小组合作(15分钟)•分成小组,让学生相互合作,互相讨论解题方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温故知新(10分钟)•复习之前学过的除法知识,巩固学习成果。

6. 总结(5分钟)•让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化学习成效。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学生对表内除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相关的操作技巧。

但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存在一些错误,需要加强练习和巩固。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强化练习,帮助学生提升除法运算的能力。

五、课后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表内除法》练习题。

2.思考除法与乘法的关系,写一篇感悟文章。

经过此教学设计,相信学生在掌握表内除法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理解数学运算的原理,为以后的学习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共9课时)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共9课时)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除法的概念。

2.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3.解决简单的除法问题。

教学重点1.理解除法的含义。

2.掌握表内除法的步骤。

3.计算简单的除法题目。

教学准备1.教材《数学下册》人教版。

2.黑板、彩色粉笔。

3.讲义、练习册。

教学过程1.引入:介绍除法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除法是将一定数量的东西均匀分成几份的运算方式。

2.例题讲解:通过几个简单的例题讲解表内除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3.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4.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强调表内除法的要点。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表内除法的基本步骤。

2.进行综合性练习。

3.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1.复习表内除法的步骤。

2.解决较复杂的除法问题。

3.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

教学准备1.教材《数学下册》人教版。

2.黑板、彩色粉笔。

3.讲义、练习册。

4.生活实例图片。

教学过程1.复习: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回顾表内除法的基本步骤。

2.实例讲解:通过生活实例,讲解如何应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让学生进行综合性练习,包括简单和较复杂的表内除法题目。

4.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强调实际应用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单元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对除法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入和综合性练习的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表内除法的应用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至第九课时(内容与前述类似,略)以上为《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内容梗概,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表内除法(一)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表内除法(一)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内除法(一)2 表内除法(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 ~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2.理解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指导】1.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的实践活动。

除法概念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

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

为此;教学时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

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理解“平均分”。

2.设置情境或通过直观让学生初步理解乘、除法的关系。

教学用乘法口诀求商;关键是让学生了解乘、除法的关系。

教学时;要设置情境或通过直观使学生初步理解乘除法的关系。

然后着重引导学生探索怎样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时;把“怎样求出商”的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机会;适时引导;让学生探索发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合理组织学习;使学生达到“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目标。

计算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除了借助直观手段;让学生从乘除法的关系中理解求商的思路外;还应当合理组织练习。

4.重视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

应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或用学生身边的实例);为学生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情景;使学生获得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的机会。

对于提出的需要用新知识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方法。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10课时1.除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4课时【知识结构】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1)【教学内容】本教材第8~9页例1、例2及“做一做”。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表内除法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表内除法的相关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表内除法的步骤和方法。

2.能够独立进行表内除法的计算。

难点1.理解除法运算中的概念和规则。

2.能够灵活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二下教材。

2.教具:小黑板、彩色粉笔、练习册、学生作业本。

3.教辅资料:相关的练习题和教学案例。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老师通过举例解释表内除法的概念和应用,引导学生了解除法的基本原理。

2.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他们对表内除法的认识和看法。

第二步:讲解与示范1.通过讲解表内除法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掌握除法运算的规则。

2.老师给出示例,引导学生跟随操作,熟练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过程。

第三步:练习与巩固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对学生的表内除法计算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

第四步:拓展与应用1.设计一些情景题目,让学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运算能力。

2.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表内除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反馈1.收集学生的作业,及时批改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

2.结合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六、课堂小结1.总结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2.强调学生在课下的复习和巩固工作。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

学生在课后继续复习巩固,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时主要讲解表内除法的意义和基本运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法,对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在学习除法时,可能会对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并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除法的实际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除法与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除法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发现除法的运算规律。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准备,每组一份除法算式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个实际情境,如分水果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配水果。

让学生认识到除法可以解决分配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除法的含义和基本运算方法。

用具体实例解释除法的概念,如“6除以2等于3”,让学生理解除法的作用。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一)》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一)》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一)》教案三篇篇一教材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严密联络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习题的情景,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生疏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摆一摆等方法,形成表像,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建立等分活动与除法的联络,培养学生解决问习题和数学思考的能力。

⑴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首先建立“均匀分”的概念,均匀分就是把总数分成同样多的份数或每份同样多。

在总数中分走同样多的几部份,也就是几个减数雷同,这样用除法计算比较简便。

⑵在实际操作中理解除法的含义。

通过摆学具我们知道:把一个数均匀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也用除法计算。

⑶通过看一幅图,列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的练习,沟通乘除法之间的联络。

⑷知道了除法的含义,记住了2~6的乘法口诀,那么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就比较容易了。

求商时,根据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再想用哪一句乘法口诀。

⑸除法应用习题的数量关系与除法含义是严密相联的,除法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把总数均匀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二是表示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因此,除法应用习题就有两种数量关系。

这两种应用习题的雷同点都是除法含义,用除法计算,都已知要分的总数。

不同点是其中的一个条件不同,问习题不同,列出的算式不同,单位名称也不同。

教学目标:⑴让学生在详细情境中领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局部的名称。

⑵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⑶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略的实际问习题。

⑷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关键:通过动手操作建立“均匀分”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

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

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12课时1.除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5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8页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6张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概念(一)情境导入,实际操作把6块糖分成3份,可以怎么分?请小朋友们用手中的卡片分一分。

(二)对比分的结果,特殊中认识“平均分”想一想,哪种分法才公平呢?为什么这种分法才是公平的呢?每份都是2块糖,同样多。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三)提供素材,通过辨析巩固概念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

同学们正在准备食物,你找到平均分了么?(四)联系生活,感悟概念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过平均分吗?二、动手操作,探讨“平均分”方法(一)读懂题意,理解“平均分”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

你知道了什么?(分什么?平均分成几份?)(二)实际操作,应用“平均分”(1)自己试着分一分。

(2)交流分的结果,边分边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三)交流分法,提升认识“平均分”三、练习深化“平均分”的理解(一)辨析练习1.课本第8页的做一做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2.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盒。

(二)基本练习(1)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2)如果将这16片枫叶,平均分成2份,每份()片枫叶。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四、课堂作业作业:第11页练习二,第1~4题。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筷子、苹果、盘子、小棒、计算机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旧知,激趣引新1.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2.把8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哪种分法对?对的在括号里画“√”。

二、扩充“平均分”方法,巩固概念(一)解读题意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分一分。

“每2个一份”是什么意思?你想怎样分?(二)感知不同分法请学生用摆一摆、画一画等方法展示不同的分法。

根据乘法意义来分:2个2个地数,8里面有4个2。

2×4=8,4个2合起来是8。

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 4 )份。

(三)提炼不同分法的共同意义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也就是看8里面有几个2.三、巩固练习(一)基本练习12块饼干,每3块一份,可以分成()份。

12辆小汽车,每2辆一组,可以分成()组。

12里面有6个2。

(二)提升练习16罐蜂蜜,每4罐分给一只小熊,可以分给()只小熊。

有15个木块。

(1)每3个木块摆一个长方体,可以摆()个长方体。

(2)用这些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

四、课堂作业作业:第10页“做一做”,第1题、第2题。

教学反思:第三课时: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学目标:l.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13页的例题4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请你试着分一分,并思考问题:(1)可以怎样分竹笋?(2)到底每盘应放几个?二、除法意义的学习(一)认识除号,读除法算式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

我们能把刚才分竹笋的情况和结果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除法算式: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二)除号的由来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J. H. Rahn)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

“÷”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恰好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除法算式:12÷4=3(三)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12÷4表示什么?1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四)改写中深化除法意义的理解除法算式: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个。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6个盘里,每盘放()个。

12÷3=412÷6=2三、练习深化除法意义的理解(一)基本练习1. 读出下列除法算式,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8÷4=2读作:15÷5=3读作:6÷2=3读作:16÷4=4读作:9÷3=3读作:2. 把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里,每个盘里放()条。

(二)辨析练习分一分,填一填。

(1)把10根火腿肠平均分成2份,每份()根。

(2)把10根火腿肠平均分成5份,每份()根。

四、课堂作业作业:第15页练习三,第1~3题。

教学反思:第四课时: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作好铺垫同学们,15个扣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个。

15÷3=5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同学们好!我想把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请你帮帮我。

思考问题:(1)我们要帮熊猫分什么?(2)分的要求是什么?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请你用学具帮熊猫分一分。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盘。

(一)汇报交流分的结果是什么?你是怎样分的?我们能把刚才分竹笋的情况和结果也用一个算式表示吗?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盘。

除法算式:20÷4=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除法算式:20 ÷ 4 =5被除数除数商(四)深化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理解同学们!如果我想把20个竹笋,每5个放一盘,能放几盘?20个竹笋,每5个放一盘,能放()盘。

列出除法算式,说一说算式的意思,并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三、练习中深化除法算式的理解1. 分一分,填一填。

○○○○○○○○○○○○每份2个,分成了()份。

每份3个,分成了()份。

每份6个,分成了()份。

2. 读算式,说说算式的意思,并说出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0÷5=2 15÷3=5 18÷2=948÷8=6 56÷7=8 28÷4=73. 圈一圈,填一填。

24里面有()个4。

20里面有()个5。

四、课堂作业作业:第16页练习三,第6题、第7题。

教学反思:第五课时: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教学目标: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为后面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

教学过程设计:一、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讲评。

(1)6除以3等于2。

6÷3=2 (复习除法的读法)(2)被除数是12,除数是3,商是4。

(复习除法的各部分名称)(3)把20个饺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

20÷5=4 (复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4)28串葡萄,每4串一份,分成了7份。

28÷4=7 (复习把二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二、完成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8题。

看图写算式。

呈现给学生实物图,请学生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练习时,先借助画面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之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写出的算式,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使乘法、除法的内在联系自然渗透。

三、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四第9题。

和同桌一起完成,一边平均分一边写算式。

四、完成教科书第22页练习四第10题。

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抢答,然后思考怎样才能填得又对又快。

教学反思: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第一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教具、学具准备:例1情境图的放大图,按练习三的第3题制作“信箱”和“信”(算式卡片);每个学生准备12个○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填一填,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2=12 4×()=165×()=15 3×()=21()×6=18 ()×5=25二、学习新知(一)情境导入,审读题目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1. 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2. 根据题意,你会列算式吗?(二)探究算法为什么要列除法算式?(三)展示算法12÷3=?可以怎样计算呢?1.可以用减法算2.也可以用加法算3.还可以用乘法算式算4.用乘法口诀想三(四)十二,商是4。

(四)比较选择12÷3=4减法12-3=9 9-3=6 6-3=3 3-3=0加法3+3+3+3=12乘法算式3×4=12乘法口诀想:3和几相乘得12?三(四)十二哪种方法比较好?请你计算下面各题,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