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时记录表
实数集体备课记录表

3.因为非零有理数和无理数都有正负之分,那么你能类比有理数的分类方法,按大小关系对实数分类吗?
4.我们知道,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那么无理数是否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呢?
2.应用新知
例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知识梳理,达标检测
4.归纳小结
5.作业
地点
小会议室
教研组名称
组长
教研组成员
授(备)课教师
司羽中
科目
数学
课题
实数(第1课时)
授课班级
初二(4)班
课堂亮点
1、给一些实数,学生会辨析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并能自己举例说明。
2、学生能在数轴上找到表示 根号2,圆周率这样的无理数的点,知道给定一个实数,数轴上就有唯一确定的点与之对应;反之,数轴上给定一个点,就有唯一的实数与之对应。
建议
初中生对无理数几乎没有任何感性认识,因此认识无理数就成了初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应从学生熟悉的有理数入手,通过与有理数对照的方法引入无理数的概念,进而揭示出有理数和无理数的联系与区别。
本节课的结构
重新梳理
(授课教师填写)
1.探究新知
1.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如果将下列分数写成小树的形式,你又什么发现?
恒山中学自主互助教学模式推进过程教研组集体备课汇总记录时间1124地点小会议室教研组名称组长教研组成员授备课教师司羽中科目数学课题实数第1课时授课班级初二4班课堂亮点给一些实数学生会辨析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并能自己举例说明
恒山中学“自主、互助”教学模式推进过程
教研组集体备课汇总记录
时间
11.24
二年级语文下集体备课记录表

大青山学校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表
会认“滑”等9个生字,会写“报”等12
个字。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读课题,质疑,课题中的“我”是谁,“你”
又是谁。
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1、请学生指出自学过程中最容易读错的生
字,全班正音。
2、解决课题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老奶奶“我”
送报的孩子“你”
二、默读课文,学习词句
1、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自己喜欢的句子。
2、同桌互读互听自己画出的词语和句子。
3、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师生共同评
价。
三、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指导书写
1、请学生观察要写的字,说说可以用什么
方法记住它们。
2、细看生字,说说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
什么。
3、练习书写四个字,四个词。
4、点评反馈。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读了课文,学习了生
字,希望课后复习。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22、我为你骄傲
老奶奶“我”
送报的孩子“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
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2、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教学重难点:
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学会承担责任,
学会宽容。
教学过程:。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果
活动名称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风儿的影子
活动日期
6月14日 星期三
负责人
卢海兰
参加学生
美术兴趣小组成 员
活动地点
二年级教室
活动目 的
1、结合学生对风已有的经验和感受进行交流,并尝试用吸管吹画表现风的特征。 2、激发学生大胆想象和创作的兴趣。
一、导入
学生在学习中比较感兴趣,学习比较积极,效果 活动效 较好。
果
活动名称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大苹果
活动日期 4月25 日 星期二
负责人 卢海兰 参加学生 美术兴趣小组成员 活动地点 二年级教室
活动目 的
1.认识色彩的纯度不同,即有鲜艳色彩和不太鲜艳的颜色。 2.进一步熟悉绘画工具。 3.色与色之间的简单联系。
学生在学习中比较感兴趣,学习比较积极,效果 活动效 较好。
果
活动名称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画大熊猫
活动日期 5月17 日 星期三
负责人
卢海兰
参加学生
美术兴趣小组成 员
活动地点
二年级教室
活动目 的
1.能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和大熊猫图片,简单的画出大熊猫的体态。 2.增强爱护大熊猫的情感。
一、导入 1.出示:大熊猫吃竹子的画面、玩耍的画面。小朋友们,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 了哪位好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画大熊猫。 二、观察创作 1.让学生观察并讲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小朋友,大熊猫在干什么?(在吃竹子、在玩……)大熊猫长什么样子啊?(身上有 毛,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四条腿,有一条尾巴,有两只半圆形的耳朵,身体胖 胖的……) 2.教师总结:刚才小朋友们看的真仔细,说的太好了,大熊猫身体肥胖,四肢粗 壮,皮毛黑白分明,四肢、肩部和耳朵黑亮,眼睛周围也是八字形的黑毛,其余均 为白毛。而且大熊猫生活在山林中,喜欢吃竹叶和竹笋。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二年级科集体备课记录表新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二年级语文科集体备课记录表源自课题名称课程标准学习备课日期
参加教师
叶漪蓉梁永蓬许晓媛敖益平庄春花敖丹丹
主备人
梁永蓬
地点
二年级级室
主持人
梁永蓬
一、教学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二、教学目标
1.认识4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7个字,会写29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能默读《千人糕》,能试着有感情地朗读《一匹出色的马》。
3.能用多种方法猜测词语意思,并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能拓展积累词语。
4.读句子,想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内容。
5.懂得关心帮助他人、珍爱劳动成果、与家人相亲相爱。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二年级数学下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二年级数学下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教学主题:二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参与人员:XXX教学目标和重点: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的概念,能够简单地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应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分数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物和图形认识分数的概念,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表示方法。
2.分数的加减法:通过数学游戏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3.应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注意事项:注意调动学生的研究积极性,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题表:除法(一)参加人员:三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活动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教学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研究惯,让他们受到爱研究、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教材说明:本单元教材划分为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节,包括以下内容: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
教材对解决问题的内容,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先编排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再编排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的呈现,注重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活动和事例设计情境,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资源,让他们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题、练题插图呈现了数学问题的现实情境,促使学生“走入情境”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观察了解信息,通过讨论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就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一次一次体验成功,并感受除法计算在生活中的价值,使学生在获得一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方法的同时,滋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集体备课记录表

唐红敏:探究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不再是实验演示的被动的观看者,而是参与操作的主动探索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新活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是探究学习的科学方法,探究成功的喜悦以及探究失败的深刻反思,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会逐步变的有思想、会思考、会逐渐发现自身的价值,教学效果还不错!
一、收获:
1、在教学新课时,没有像传统教学那样,直接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的教具,让学生观察倒沙实验,而是通过师生交流、问答、猜想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迫切希望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实验就兴趣盎然。
(学生实验并讲解,教师纠正:实验总是不十分准确,有可能差点。)
一名学生汇报,师板书。
生:我们把圆锥装满水,倒入这个圆柱体当中,正好倒了3次倒满,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这个圆柱的体积的 ,因为圆柱的体积v=sh,所以圆锥的体积v =1/3sh
(教师板书)
圆锥的体积= 1/3×底面积×高
等底等高{V=1/3Sh(圆柱的体积怎样求?圆锥的体积怎样求?)
通过打错的同学解释:2要认真审题
(二)完成12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是巡视辅导,集体订正。
(三)思考题:
你能想办法算出你手中圆锥体的体积吗?说说测量和计算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口述。
(五)布置作业:完成补充习题16页。
“一课多研”心得与反思
在学习圆柱的体积的基础上,再学习圆锥的体积,学生感到非常简单易懂,因此学起来并不感到困难。但教学过后,仍感到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当然也有许多收获。
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

4)提交校团委终审(评):校团委组织各班学分认定员进行学分认定,寒/暑假社会实践将单独组织评奖与表彰。
5)经认定后,本表格发还学生本人妥善保管,以备高三阶段高校选拔的材料审核。
6)“活动过程”中应当附上包含本人在内的活动照片,“单位盖章或证明人签字”中应当有实践单位相关部门的公章,照片和公章至少提供一样,若两样均无,则无法认定学分。
7)校内的实践活动、志愿服务将在校园网“莘莘学子”栏内公布学分,或直接发放志愿者服务证书,不再单独填写本表;校外的实践活动、志愿服务若专门发放证明(加盖公章有效),则也不再单独填写本表。
活动过程
佐证材料:简要文字说明,并配以相应的活动照片,可附页。
单位盖章及
证明人签字
班级初审
结果
1)活动:□真实/□虚假
中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记录表
学生姓名
年级班级
联系电话时间
从年月日时分至月日时分
(小时、课时、学分折算:1课时为40分钟,12小时=1学分)
活动要求
1)每个活动填写一张,多个活动则填写多张。
2)事前要充分准备,确保活动安全与效果;事中要人人分工,分享锻炼机会。
2)实际时间小时
(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学生本人
诚信签名
德育处团委认定学分
(加盖公章)
本次活动
认定为学分
(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注:请仔细阅读表内相关要求,“实践小队个人分工”栏:个人独立开展 / 小队合作开展(写明小队名称、具体人数及本人在小队中承担的任务)。
三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记录表

三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记录表⼩学⼆〇⼀五学年第2学期集体备课记录组别:三年级数学组任课教师:2016年2⽉⼩学集体备课记录时间年级2016年2⽉29⽇三年级地点备课组长办公室科⽬出席⼈员数学备课内容指导思想具体措施三年级下册备课计划制定以新课程标准新教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中⼼,以培养学⽣完整的数学表达为研究主线,以⼆年级数学组为单位进⾏,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谈教学⽅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深⼊开展教学创新,将创新思维教学引⼊课堂同时兼顾学⽣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标,提⾼课堂教学效率。
1.集体备课,每学期不少于7次,时间为每周⼀下午放学后,每次集体备课时间不低于40分钟。
2.备课组长提前⼀周确定中⼼发⾔⼈,由中⼼发⾔⼈准备集体备课的内容。
3.中⼼发⾔⼈在集体备课前深⼊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
详细介绍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单元教学⽬的,每课课时分配,三维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法,重点放在备教学设计上,研究课堂教学结构,研究课堂教学环节,研究教学⼿段的利⽤,研究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法等。
⼒求教学创新,全⾯实施素质教育,深⼊开展教学创新,注重培养学⽣的创新思维能⼒。
4.组内每位教师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各抒⼰见,充分讨论研究,推出改进意见。
(讨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教学问题,交流教学经验,取长补短)。
5.中⼼发⾔⼈综合⼤家意见,改进教学设计,供本组全体教师参考。
6.其他教师在这⼀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融⼊⾃⼰的教学风格,进⾏实施、修改、补充、总结和反思,最终形成对某⼀教学内容的最优秀的教学设计。
7.集体备课结束后做好记录。
单元第⼆单元第三单元具体安排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主讲⼈主备课⽂《平移和旋转》电影院《有多重》《⾯积》《分⼀分(⼆)》第七单元《⼩⼩鞋店》⼩学集体备课记录时间年级2016年3⽉18⽇三年级地点备课组长办公室科⽬出席⼈员数学备课内容第⼆单元主备:《平移和旋转》1.借助折⼀折,看⼀看等操作活动,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认识轴对称图形,能⽤折纸的⽅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2021开学第一课活动记录表格

2021开学第一课活动记录表格活动名称:2021开学第一课日期:2021年9月1日地点:xx中学体育馆活动概述2021开学第一课是为了给新生们进行欢迎和指导,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这是一个欢迎活动,旨在打造一个友善、温馨的校园氛围。
活动流程本次活动的流程如下表所示:时间活动内容8:00 - 8:30 学生到达校园体育馆8:30 - 9:00 主持人开场演讲9:00 - 9:30 校长致辞9:30 - 10:00 学生代表发言10:00 - 11:00 校园参观11:00 - 11:30 班级互动游戏11:30 - 12:00 活动总结和结束活动细节主持人开场演讲主持人在活动开始时进行开场演讲,为新生们介绍学校和学习生活的一些基本信息。
主持人还对新生们进行安全教育,并强调了友善和团结的重要性。
校长致辞校长对新生们表示欢迎,并鼓励他们在新的学期中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同时,校长为新生们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指导,希望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心态。
学生代表发言几位学生代表进行了发言,他们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适应新环境的心得。
这些经验和心得对新生们非常有启发和帮助。
校园参观学生们参观了校园的主要地点,包括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
这次参观让新生们对校园的各个方面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并且增强了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
班级互动游戏各班级进行了一系列的互动游戏,这些游戏不仅增加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了解,还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活动总结和结束活动在活动负责人的总结发言中圆满结束。
活动总结包括对活动的评价和反馈,并鼓励新生们在新的学期中取得进步。
活动效果开学第一课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活动不仅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也为新生们提供了良好的适应和成长环境。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对学校的归属感更加强烈,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总结2021开学第一课活动为新生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平台。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记录表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记录表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年级:六时间:第一周主备人:XXX学科:数学备课内容:分数乘法与练参备人:XXX课时划分:分数与整数相乘1课时分数乘分数1课时分数连乘的实际问题与练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情景,让学生研究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拓展对分数乘法的认识。
2、让学生知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整数和分数相乘,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3、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
4、提高学生计算分数乘法的熟练程度,能够正确的计算分数乘法。
教学重点:1、用分数乘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2、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3、能熟练进行分数连乘应用题的解答。
教学难点: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用分数解决相关的问题。
2、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感受到研究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3、分析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4、正确的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本周主要教学内容是分数乘分数。
教材分析如下:例4先让学生借助直观图形,初步理解分数乘法的含义;再让学生联系示意图所显示的结果和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算出两个分数相乘的积,建立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的初步猜想。
例5让学生验证猜想,在操作探究中进一步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启发学生以直观的方式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结果。
然后组织学生观察例4、例5中几道题目的计算过程和结果,比较分析,归纳出分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其后,通过填空形式启发学生用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计算整数与分数相乘,把计算方法推及分数与整数相乘,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最后,教材举例介绍了计算分数乘法时更为简单的一种约分方法,简化计算过程。
例6是分数连乘的实际问题。
由于题目中增加了一个条件,数量关系相对比较复杂,且解题时需要两次判断把哪一个量看着单位“1”,这就增加了研究的难度。
小学三年级阅读课后服务记录表

小学三年级阅读课后服务记录表一、学生学情分析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识的技能。
本学期,我们四年级的每位任课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课外读物,感受阅读的乐趣,使阅读成为自己一种主动的、快乐的阅读。
2、在写作过程中,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自己的体会,勇于做出自己的推论。
能够主动搞读书笔记,随时吸取写作材料和生活中的不好词佳句,经常写下读后感3、在阅读叙事性作品,包括故事与人物传记中,注意领悟内容体验情感。
4、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搜集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加强整本书的主题深入探讨。
5、诵读课内外优秀诗文12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0万字。
三、教学精心安排授课时间教学内容第1―5周中华经典背诵第6―7周小学生必备古诗第8―12周神话童话故事第13―16周外国经典科幻故事第17―22周自定课外读物四、提质措施1、搞好图书所推荐工作。
依据读书活动的建议,结合实际,为学生所推荐一批好书。
必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动学生借书、转贴、网上写作、有条件的家庭自己出售等,保证读书活动的顺利进行。
2、加强对学生的读书指导。
教师的指导要建立在共同阅读的基础上,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3、深入开展读书活动。
按照计划非政府学生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写下不好读书笔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例如读书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科学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期末展览杰出读书笔记或评选活动出来班级读书先进个人。
4、在班里成立图书角,使学生都能沉浸在浓郁的读书氛围中5、布置学生每天念不少于半小时的课外书。
每周搞1至2篇详尽的读书笔记6、定期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读书情况。
五、检查形式1、古诗文背诵比赛。
2、谈神话故事比赛。
3、“古今中外名著知识知多少”比赛。
4、读书笔记征文比赛。
根据以上比赛结果,确定学生本学期阅读情况等级,评价等级分为一般、良、优,并发放奖品,以资鼓励。
培训学校课时记录表

课时记录表
一、本中心实行学期报名制,每学期按照16课时的倍数计算,学生需在报名卡的有效期内进行学习完毕;同时
为保障孩子正常学习进度,各家长需在每个报名阶段最后两节课时续交下个阶段的培训费用,以避免耽误孩子的学
习,学校不予任何学生进行垫课;
二、本中心严格按照学院选定的时间进行排课,上课时间已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教师将准时准点候课,由学员迟到导致的时间损失由学员自行承担;遇到特殊情况不能按时上课的学生,必须提前五小时及以上通知本中心进行教师的时间调整,如未经电话请假而旷课的学员,本中心将按照正常的上课流程对本表予以默认上课并签字确认,请假的课时双方协商另行安排时间补课;
三、各学员应自觉遵守本中心各项规章制度,不得随意在教学区域打闹或大声喧哗,家长不得在教学区域吸烟
本中心各科目培训费,正式开课第3课时起,概不接受退费申请,请家长酌情报名:家长(正楷)签名:。
听课评课记录表《燕子》(第一课时)三年级

13.总结本节课,布置作业。
分评:
1.通过猜谜语引入话题——“燕子”,从而进入课文《燕子》。
2.教学环节安排合理,衔接紧密。
3.将生字放回词组里,加深学生记忆。
4.教学生学习方法:带着问题阅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注意力)。
5.课文主要内容采取“填空补充式”,方便学生记忆重点词。
6.扩展教学,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7.提示语,减轻学生背诵难度,加深学生印象。
8.PPT的图片与课文配合得很好,更利于学生想象文中的画面。
板书:无
总评(优缺点):
4.学生和老师一起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
5.分析自然段——
第①自然段:燕子的外形。
第②自然段:春景燕子图。
第③④自然段:燕子飞行图。
第⑤自然段:燕子休息图。
6.教师提问,学生思考;作者用哪些词语来描绘燕子的外形的?这些优美的词语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1)规律:乌黑的羽毛【形容词+名词构成,形容词突出事物的特点。
听课评课记录表
授课者
上课课题
授课对象
听课时间
《燕子》(第一课时)
三年级
记录者: 学号: 班级: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钢笔、生字。(提醒学生坐姿端正)
二、猜谜语:小小姑娘穿黒袄,尾巴像把小剪刀。屋子造在房梁上,捕捉虫子本领高。
三、学习课文。
1.介绍作者身份(郑振铎)及其代表作。
2.教师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生字。
③介绍拟人化手法(“赶集”)在文中的作用。
④观察动词的描写,体会其作用。
⑤想象画面,用舒缓、轻柔的语调朗读春天的语句。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学校听评课记录表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学校听评课记录表学校听评课记录表执教李秋裕老师科目化学时间3月29日第5节授课课程制取氧气(第一课时)授课班级九年10班记录人温云客教师:提出问题:1、请同学们描述一下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3、根据氧气的性质说明氧气有何重要用途。
师生归纳引入:氧气有很多重要用途,那你们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得的吗?教师:你认为有哪些方法可以获得氧气?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演示:展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学生观察颜色和状态。
学生演示,教师指导:在试管中加入约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观察:木条没有燃烧。
师生分析原因:①无氧气放出②有氧气放出,但是量太少,不足以让木条复燃。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也叫触媒。
催化剂用途:老师强调: 1、改变(加快或减慢)速率,不能片面说是加快。
2、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氯酸钾)的分解是有催化作用,但不是专做催化剂的。
3、催化剂不能增大或减少生成物质量。
学生实验探究:二氧化锰1、实验原理:2、气体发生装置:3、气体收集装置:4、检验与验满:学生活动:除了用过氧化氢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外,实验室还可用哪些方法制取氧气呢?请同学阅读教材。
归纳总结:分解反应概念 2、特点:一变多(AB→A+B)课堂小结:作业:评课内容记录:1、课程引入能吸引学生。
2、教学设计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好。
3、教学过程层次清楚。
4、教学方法得当。
5、课堂调控好、师生配合默契。
6、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
7、将教师演示实验改成学生演示,教师指导,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