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与后果(一)

合集下载

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性质、危害及处置的探讨(天安文继军)

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性质、危害及处置的探讨(天安文继军)

4% 4%
4% 3%
11%
生产 使用 存储 运输 经营 废弃
74%
第二篇 危险化学品的特点、性质、 危害
• (一)危化品的三重危险性 • (二)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 • (三)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三种后果 • (四)危化品危险特征与事故类型
危化品的三重危险性
• 1、危化品本身固有的危险性 • 2、危化品之间反应的危险性 • 3、危化品工艺过程的危险性
• 我国危险化学品生产规模,目前能生产45000余 种化学品,其中,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的有3823 种,列入剧毒化学品的有335种,现在我国的一 些主要化工产品产量已位于世界前列。
第一篇 危险化学品生产管理现状
• 危险化学品各环节事 故比例
生产占74%,使用占 11%,存储占4%,运 输占4%,经营占4%, 废弃3%。
பைடு நூலகம்
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性质、 危害及处置的探讨
第一篇 危险化学品生产管理现状。 第二篇 危险化学品的特点、性质、危害。 第三篇 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探讨 。
什么是化学品、危险化学品?
化学品:天然的或人造的各类化学元素、化合 物、混合物。 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 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 用和废弃物处理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 财产损毁、污染环境的化学品。
火灾
• 火球:大量易燃液体或气体突然释放,并立即被 点燃,由于初始功能和热火焰的浮力而上升,形 成一个火球迅速燃烧。压力气体和液化烃罐事故 会导到火球。
• 闪火:挥发性液体燃料或压力气体泄漏产生蒸气 云,遇火源被瞬时点燃,气体烧尽而灭。
爆炸
• 蒸气云爆炸(VCE):泄漏物料形成蒸气云,遇点 火源爆炸。

危化品事故的特点与规律

危化品事故的特点与规律

5.2 危害识别的范围
物的不安全状态:
使事故可能发生的不安全物体条件或物质条件
物质:火灾、爆炸性物质;毒性物质; 物体: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5.2 危害识别的范围
有害作业环境:
作业场所缺陷:间距不足;信号、标志没有或不当;物体堆放不当。 作业环境因素缺陷:采光不良或有害;通风不良或缺氧;温度过高
或过低;湿度不当; 外部噪声;风、雷电、洪水、野兽等自然危害
安全管理缺陷:
➢ 设计、 监测方面缺陷或事故(件)纠正措施不当;(人机工效学) ➢ 人员控制管理缺陷:教育培训不足;雇用不当或缺乏检查 ;超负荷;禁忌
作业等
➢ 工艺过程、作业程序缺陷; ➢ 相关方管理缺陷。
风险 = 可能性
X 后果严重性
发生的频率 △ 现有的预防、检测、控制措施
射阳氟源化工爆炸事故
2006年7月28日8:45, 位于江苏射阳县临海镇的 严惩氟源化工有限公司一 车间在投料调试过程中反 应器发生爆炸,继而发生 连续爆炸,造成硝化、氯 化两车间厂房全部倒塌。 事故造成22人死亡、5人 重伤、24人轻伤。
直接原因:在氯化反应塔冷凝器无冷却水、塔顶没有产品流出的情况下没有 立即停车,而是错误的继续加热升温,使物料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最终导致其 分解爆炸。
二、《安全标准化规范》编制说明
《规范》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定要 求为依据,将“双基”工作和安全生产“五要素”融入 其中,吸收借鉴了国内外有关管理体系中好的做法和经 验。
《规范》包括责任、风险管理、管理制度等10个A 级要素,51个B级要素。并含有《考核评级办法》和 《考核评价标准》2个附件。

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

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

上述14个步骤,是包括危化品事故在内的 各类事故的发生、应急救援、调查处理、结案 一般性程序。然而由于危化品事故的固有特点, 危化品事故在一些关键步骤处理上具有鲜明的 特点。
三、危险化学品事故调查处理的特点
(一)根据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化学品特性布置现场抢 救和应急处理,避免发生次生事故
2010年1月7日17时24分,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 316#罐区发生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1人重伤、5人 轻伤。
事故原因是:316#罐区R202球罐出料管弯头母材焊缝 热影响区存在组织缺陷,致使该弯头局部脆性开裂,导 致碳四物料大量泄漏,泄漏汽化后的碳四物料蔓延至罐 区东北侧丙烯腈装置焚烧炉,遇焚烧炉明火引燃爆炸
316#罐共有各类储罐29个,分为3个罐区,主要储存 石脑油、拔头油、三苯、丁二烯、碳四及其烷烃类物料。 针对此种情况,现场抢救和应急处理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2013年10月
(二)在事故调查组技术小组人员与现场清理人员的 配合下,妥善处理现场,注意收集现场物证材料
3.具有连锁性。 危化品事故具有连锁发生的特点,易发生次生事故、 环境污染事件等,如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公司“7·16” 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曾造成了大面积海域污染。 4.救援、救治难度大。 危化品事故现场往往存在发生次生事故的隐患,并 且应急救援工作常常涉及多部门和多种救援专业队伍 的配合协调,致使危化品事故的现场急救的组织工作 难度很大。 5.后果严重。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
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
1.生产、储存环节事故发生的几率大 。 2011年至2013年上半年,危化品事故在各个环节的 分布是:生产环节54起,使用环节5起,运输环节3起, 储存环节2起,其他环节2起。 2.爆炸、火灾、中毒窒息事故所占比重大。 2011年至2013年上半年,共发生危化品事故122起, 其中爆炸事故58起,中毒窒息事故41起,火灾事故14 起,这三种类型事故占事故总数的92.6%。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实例分析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实例分析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定义
危险化学品: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 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泄漏事故:指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 因引起泄漏,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事故。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特点:危险性大、后果严重、救援难度大。
对泄漏区域进行通风,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针对泄漏物采取适当的处置措施,如使用吸附材料、中和剂等,减少泄漏 物的危害。
04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 预防措施
加强生产安全管理
制定严格的操作规 程和安全管理制度, 确保员工遵守。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和演练,提高员工 的安全意识和应急 处理能力。
建立完善的安全监 测和预警系统,及 时发现和处置安全 隐患。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 的实例分析
,
汇报人:
目录 /目录
01
危险化学品泄 漏事故概述
04
危险化学品泄 漏事故的预防 措施
02
危险化学品泄 漏事故案例介 绍
05
危险化学品泄 漏事故的法律 法规与标准
03
危险化学品泄 漏事故的应急 处理
06
危险化学品泄 漏事故的未来 发展趋势与展 望
01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概 述
加强设备维护和检 修,确保设备正常 运行,防止泄漏事 故的发生。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确保员工熟悉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操作规程 建立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规范员工在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的操作行为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建立应急预案,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设备故障:管道、阀门等设备出现破裂或泄漏。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危险化学品事故有以下特点:〔1〕危险化学品在事故起因中起重要的作用。

危险化学品的性质直接影响到事故发生的难易程度。

这些性质包括毒性、腐蚀性、爆炸品的爆炸性〔包括敏感度、安定性等〕、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蒸汽压力、易燃性和助燃性、易燃液体的闪点、易燃固体的燃点和可能散发的有毒气体和烟雾、氧化剂和过氧化剂的氧化性等等。

具有毒性或腐蚀性危险化学品泄漏后,可能直接导致危险化学品事故,如中毒〔包括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灼伤〔或腐蚀〕、环境污染〔包括水体、土壤、大气等〕。

不燃性气体可造成窒息事故。

可燃性危险化学品泄漏后遇火源或高温热源即可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爆炸性物品受热或撞击,极易发生爆炸事故。

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容器超压或容器不合格极易发生物理爆炸事故。

生产工艺、设备或系统不完善,极易导致危险化学品爆炸或泄漏。

〔2〕危险化学品在事故后果中起重要的作用。

事故是由能量的意外释放而导致的。

危险化学品事故中的能量主要包括机械能和化学能。

危险化学品的能量是危险化学品事故中的主要能量。

机械能主要有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产生物理爆炸的势能,或化学反应爆炸产生的机械能热能。

危险化学品爆炸、燃烧、酸碱腐蚀或其他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

或氧化剂和过氧化物与其他物质反应发生燃烧或爆炸。

毒性化学能有毒化学品或化学品反应后产生的有毒物质,与体液或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阻隔能力。

不燃性气体可阻隔空气,造成窒息事故。

腐蚀能力。

腐蚀品使人体或金属等物品的被接触的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在短时间内造成显然破损的现象。

环境污染。

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泄漏后,往往对水体、土壤、大气等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

〔3〕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必定有危险化学品的意外的、失控的、人们不希望的化学或物理变化。

这些变化是导致事故的最根本的能量。

〔4〕危险化学品事故主要发生在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单位,但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单位。

危险化学品仓储场所火灾注意事项

危险化学品仓储场所火灾注意事项

危险化学品仓储场所火灾注意事项危险化学品仓储场所火灾扑救主要存在爆炸冲击、中毒窒息、腐蚀灼伤、倒塌坠落等风险,易造成指战员伤亡。

危险化学品仓储场所的分类标准是根据存放物品的火灾危险性来进行分类的,可以分为五大类,分别是:甲、乙、丙、丁、戊五类。

甲类是危险等级最高的,甲类仓库原则上说可以放置甲乙丙丁戊类的物质,乙类仓库除不能放置甲类物质,其余都可以放置。

丙类仓库不能放甲乙类物质,可以放另外三类物质,以此类推。

不同物质相遇混合如果会产生反应或变化的,不能放在同一仓库里,如酸与碱,还原剂与氧化剂。

一、事故特点:01火势蔓延迅速。

无论哪种原因引起的火灾都会产生产生热量,一旦起火,热值高、燃烧反应迅速,引起火势迅速蔓延,从而促使附近的化学品发生变化,并在整个仓库中蔓延,从而酿成重大火灾。

02容易发生爆炸。

当危险化学品仓库发生火灾后,那些装着易燃或者受热易挥发的液体的罐、桶、钢瓶等受热后内部气体不断膨胀,压力增大,最后爆炸;一些具有强氧化且不稳定的物品,比如硫化钠,高锰酸钾,硝酸铵,保险粉等,发生爆炸后能产生巨大的威力,可以使整个库房结构遭受严重的破坏,甚至发生坍塌;一些可燃气体和可燃粉尘,着火后由于在密闭空间下,也有可能发生爆炸。

03产物的毒性强。

危险化学品仓库发生火灾后,由于热辐射或者高温火焰使的包装或者容器发生破坏,有些危险化学品受热后分解出或者挥发出有毒气体,这些气体难以控制。

比如:硫化氢、氰化氢、溴甲烷等剧毒气体。

04灭火剂选择性强。

灭火过程中不同物品需选用不同规格的灭火器。

比如镁粉,铝粉发生燃烧时,遇水会生成氢气,加剧燃烧,因此需用砂土代替;醚、醇类有机化学品的密度比水小,扑救时可选用抗溶性泡沫,防止其形成流淌火;硫磺燃烧时须减少扑救的水量,防止用水过多形成流淌火,可用雾状水或砂土进行灭火。

05救援的难度大。

由于危险化学品仓库事故现场环境复杂,除了现场高温外,还有可能有有毒气体的泄露的危险,这就大极大的增加了救援力量的救援难度,加上现场的风向,能见度,空间狭小等不利因素,更加不利于救援。

危化品事故案例分析

危化品事故案例分析

3、轨迹交叉模型 人的因素: 遗传、环境、管理缺陷--不安全行为--发生事 故--伤害 物的因素: 设计、制造等缺陷--不安全状态--发生事故-伤害
4、管理失误论 5、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链 1控制不足---管理失误 2基本原因----起源 3直接原因----征兆 4事故----接触 5伤害----损坏或损失
除此以外,还要从技术、管理、教育等方面考 虑整改措施 1.安全技术整改措施 1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2电气安全技术措施 3机械伤害防护措施 4起重作业的安全对策措施 5厂内运输安全对策措施
2.安全管理整改措施 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2建立并完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 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 3建立健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投 入的长效保障机制,
三事故致因理论
1、事故频发倾向论 1事故频发倾向; 2事故遭遇倾向; 3关于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2、线性理论-多米诺Domino模型 1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素质; 2人的缺点; 3人的不安全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4发生事故; 5造成伤害,
2、线性理论-多米诺Domino模型 1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素质 2人的缺点 3人的不安全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4发生事故 5造成伤害
安全人员的主动 性、能动性不够, 业绩不佳,
不安 全状 态
不安 全状 态
造成 损坏
造成 损失
7、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论
事故的间接原因:技术、教育、身体、精神
事故的基本原因:管理、学校教育、社会或历 史原因
8、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造成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有三个基本原 因,即:决策-管理责任;个人因素,如能力、 知识、训练、动机、行为、个人兴趣等;环境 因素,
三、危化事故调查
一事故调查依据的主要法规有 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 追究的规定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安全生产法

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处置

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处置

三是对周边环境中的危险因素难以控制。
在泄漏事故处置中,特别是可燃气体与液体蒸气 的泄漏,能否对处置区域内人员的服装、使用电器严 格管制,显得十分重要,往往会有漏洞;周边环境中, 人员容易发现,也好疏散,但火源、电源难以在短时 间内完全控制,做到一个不漏,而往往是由于死角引 发恶性事故。
四是社会联动要求高。
近几年我区也发生了一些因化学危险物品泄漏引发的事故。
如:2007年4月4日发生在314国道甘沟路段的液化气槽车泄漏 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314国道甘沟段70公里全 程封闭约96个小时。
2008年3月10日22时13分, 乌市九家湾新兴陶瓷建材综合批 发市场一地下库房内二甲苯泄漏 发生爆燃引发火灾,造成4人死亡, 2人受伤 。
中等毒
用作制冷剂及制 取铵盐和氮肥
氨水的密度不同, 与水比0.91,与 空气比无资料
硫化氢 H2S
氯化氢 HCL
无色有恶臭的气味,溶于水,相 对密度比空气重(1.19),爆炸 极限4.0-46%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 密度比水重(1.19),比空气重 (1.27)
有毒(剧 毒)
有毒
用于化学分析如 属易燃气体、有
有毒气体的大量扩散,使众多的人员中毒 伤亡。如“3.29”,京沪高速淮安段液氯泄漏事 故。造成28个村民中毒死亡,350人住院治疗, 270人留院观察,疏散15000余人。
(3)连锁危害严重。
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并非像建筑倒塌或交通事故 那样,灾情基本定格,规模基本形成,而危险化学品 的泄漏仅仅是灾害事故的开始。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

这里所指的危险化学品的泄漏,是指可燃气体、
可燃与易燃液体以及有毒气体或蒸气的泄漏。
近几年来,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持续高发,到了危机 四伏,“谈漏色变”的状况,危险化学品泄漏的规模、 程度和危害,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境地。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特点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特点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特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特点为有:生产流程长;工艺过程复杂;原料、半成品、副产品、产品及废弃物大都具有危险特性;原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产品呈三种状态,且互相变换;整个生产过程必须在密闭的设备、管道进行,不允许有泄漏;对包装物、包装规格以及储存、装卸、运输都有严格的要求。

2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和特点危险化学品事故是指由一种或数种危险化学品或其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

根据危险化学品的易燃、易爆_有毒, f}’蚀等危险特性,危险化学品事故可划分为:危险电学品火灾事故;危险化学品爆炸’笋故;危险化学品中毒和窒息事故;危险化学品灼,务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其它危险化学品事故。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主要有:(1)突发性。

危险化学品事故往往是在没有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而不需要一段时间的酝酿。

(2)延时性。

危险化学品中毒的后果,有的在当时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而是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天以后严重起来。

(3)长期性。

危险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有时极难消除,因而对环境和人的危害是长期的。

(4)损失严重。

危险化学品事故往往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重、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比比皆是。

3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经过50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品种大体配套并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需要的化学工业体系。

同时,建成了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大型生产装置。

石油、化工行业已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石油、化工又是高危险行业,这主要是由于生产化工产品所用的原料、中间体甚至产品本身,有70%以上具有易燃、易爆或有毒的性质,生产大多在高温、高压、有毒等条件下进行,经常因处理不当而发生事故。

随着危险化学品产量的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储存装置的大型化,重大危险源数量不断增多。

1997年,原劳动部在北京、_七海、天津、青岛、深圳和成都等干城市进行了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

化工火灾事故五大特点是什么

化工火灾事故五大特点是什么

化工火灾事故五大特点是什么一、爆发性:化工火灾事故往往具有爆发性,燃料是其中最为主要的能源,它突然遇热或遇电或遇火源即可燃烧。

而化工企业中存放的大量化工品,包括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化学品等,容易发生爆炸或引发大面积火灾。

而且在大多数化工企业中使用大量的高温高压设备,一旦发生事故,冷却液及其它容易引燃的物品都会被大量释放,导致严重的爆炸灾害。

二、化工品种多: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工原料和产品,这些原料和产品大多数都是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生产,因此在这些过程中容易引发火灾。

化工品种繁多,不同的化工品具有不同的燃烧特性、分解特性和毒性特性,一旦火灾发生,对人员和环境的伤害都是可观的。

同时,化工品的种类繁多,给火灾事故的扑救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三、难以控制:化工火灾事故的燃烧速度非常快,火势较大时在短时间内很难控制。

而且化工品燃烧时释放出的烟气和有毒气体对扑救人员的身体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对扑救行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此外,化工品的燃烧往往会引发爆炸,从而加大了火灾事故扑救的难度。

四、后果严重:化工火灾事故一旦发生后果常常是非常严重的,不仅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更会对周围的环境和居民造成极大的危害。

而且在事故现场进行救援的时间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其后果常常是不可挽回的。

火灾的迅速蔓延,往往导致火势失控,难以控制,从而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安全风险高:化工火灾事故由于其本身的燃烧性和化学性质,其在安全风险方面也是非常高的。

企业要遵循严格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对生产过程中各种危险化学品的管控,保障生产设备和生产场所的安全,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保证人员的安全操作。

综上所述,化工火灾事故的五大特点是:爆发性大、化工品种多、难以控制、后果严重、安全风险高。

对于化工企业来说,要重视企业安全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做好化工品的安全管控和员工安全培训,以保障员工的安全和生产设备的安全。

危化品事故呈现四大特点

危化品事故呈现四大特点

危化品事故呈现四大特点1.突发性:危化品事故往往是突发事件,无法预测和提前准备。

事故可能由于设备故障、人为错误、自然灾害或恶劣气候等原因引发,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突发性事故的特点在于其发展速度快、发生过程短暂,并且往往没有明确的警报或预警,给应急救援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

2.复杂性:危化品事故往往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

包括危化品的储存、运输、处理和使用等过程,以及人员操作、设备状况、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因素。

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关联,一个小的失误或失控可能导致事故的扩大和加剧。

因此,处理危化品事故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全面的应急响应和应对措施。

3.震级大:危化品事故一般造成的破坏规模较大,对周围环境和人员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

由于危险化学品本身具有较高的毒性和燃烧性,一旦事故发生,可能导致爆炸、火灾、中毒或污染等严重后果。

这些后果不仅对受事故影响的区域造成影响,还可能扩散至更远的范围,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长期的威胁。

4.应急反应困难:由于危化品事故的特点和复杂性,应急反应通常比较困难。

首先,由于事故突发,导致各种资源和能力无法充分准备,使得救援和应急工作受到限制。

其次,危险化学品的特殊性质,如易燃、易爆、剧毒等,使得普通的灭火和救援方法难以奏效。

再者,事故扩大和后果严重,可能导致场地无法靠近,救援人员难以进入,限制了现场救援的效果。

最后,危机公共信息传播和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不完善,可能导致信息不准确或传递不及时,影响事故的判断和处理。

考虑到危化品事故的突发性、复杂性、震级大和应急反应困难等特点,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和应急响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必须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和管理,加强预防措施,提高应急管理和救援能力,以便更好地应对和防范危化品事故的发生。

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与特点

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与特点

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与特点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与特点一、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一)危险化学品事故大分类化工企业的原料、中间体和产品大多是危险化学品,发生的事故中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比较大的大多是危险化学品事故。

根据危险化学品的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危险特性,以及危险化学品事故定义的研究,将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类型分为6类:(1)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2)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3)危险化学品中毒和窒息事故(4)危险化学品灼伤事故(5)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6)其他危险化学品事故(二)危险化学品事故小分类上述6类危险化学品事故可分为若干小类,具体分类如下:(1)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指燃烧物质主要是危险化学品的火灾事故。

具体又分若干小类,包括易燃液体火灾、易燃固体火灾、自然物品火灾、遇湿易燃物品火灾、其他危险化学品火灾。

易燃液体火灾往往发展到爆炸事故,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单纯的液体火灾一般不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由于大多数危险化学品在燃烧时会放出有毒气体或烟雾,因此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中,人员伤亡的原因往往是中毒窒息。

(2)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指危险化学品发生化学反应的爆炸事故或液化气体和压缩气体的物理爆炸事故。

具体又分若干小类,包括爆炸品的爆炸,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的火灾爆炸,易燃液体的火灾爆炸,易燃气体爆炸,危险化学品产生的粉尘、气体、挥发物的爆炸,液化气体和压缩气体的物理爆炸,其他化学反应爆炸。

(3)危险化学品中毒和窒息事故:指人体吸入、食入或接触有毒有害化学品或者化学品反应的产物,而导致的中毒和窒息事故。

具体又分若干小类,包括吸入中毒事故(中毒途径为呼吸道)、其他中毒和窒息事故。

(4)危险化学品灼伤事故:指腐蚀性危险化学品意外地与人体接触,在短时间内即在人体被接触表面发生化学反应,造成明显破坏的事故。

腐蚀品包括酸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和其他不显酸碱性的腐蚀品。

化学品灼伤与物理灼伤(如火焰烧伤、高温固体或液体烫伤等)不同。

甲醇火灾事故特点有什么

甲醇火灾事故特点有什么

甲醇火灾事故特点有什么首先,甲醇是一种易燃易爆的化学品。

甲醇在常温下就能燃烧,温度达到52℃时即能发生自燃。

在空气中的爆燃极限为6%~36%,这意味着只需甲醇浓度达到6%~36%的空气混合物即可发生爆炸。

而且甲醇的燃烧热量高,燃烧速度快,一旦起火,难以控制。

因此,甲醇火灾事故往往具有剧烈的燃烧和爆炸的特点。

其次,甲醇具有很强的毒性。

甲醇气体具有麻醉作用,并且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甲醇气体会导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而且甲醇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因此,在甲醇火灾事故中,不仅要注意防止火灾本身的伤害,还要注意防止有毒烟雾对人体的危害。

此外,甲醇的燃烧温度较高。

甲醇的燃烧温度为600℃,高于一般燃料的燃烧温度。

因此甲醇火灾的火势往往较大,燃烧时间较长。

而且甲醇火灾会持续产生大量热能,导致火场温度极高,给扑救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最后,甲醇火灾难以控制。

由于甲醇易燃易爆、燃烧温度高、有毒性大等特点,加之甲醇火灾常常发生在化工企业、仓库等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环境复杂,扑救难度大,因此甲醇火灾难以迅速控制,一旦发生,后果往往十分严重。

综上所述,甲醇火灾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性大、烟雾浓烈、燃烧温度高、难以控制等特点。

因此,预防甲醇火灾至关重要,一旦发生甲醇火灾,扑救工作要迅速、果断,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时,要提高员工的甲醇危险品防范意识,加强装备和应急预案的制定,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

危化品火灾事故特点及灭火救援措施

危化品火灾事故特点及灭火救援措施

危化品火灾事故特点及灭火救援措施摘要:本文首先介绍危化品火灾的特点,分析危化品灭火救援的难点,最后提出了危化品灭火救援措施,希望能为危险品火灾制定灭火救援预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危化品;火灾;事故特点;灭火救援;措施0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运用于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由此而带来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也逐年增加,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在消防救援队伍出警率中占比也越来越大。

一般来说,危化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性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如何科学化、专业化提升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效率,已成为当前消防救援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1 危化品火灾的特点工业生产中经常涉及危化品的使用,但是危化品带有易燃易爆性和有毒有害性,一旦发生火灾,现场形势复杂,施救难度大。

1.1 火势蔓延速度快危化品带有易燃易爆特征,各类固体、液体、气体危化品如管理不善发生泄漏,引起火灾,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燃烧和蔓延。

相对普通物体及建筑火灾,危化品燃烧速度通常是其两倍,火场温度很高,因而会造成热量的快速传递,波及周围的设备设施及可燃物,进而造成更为严重的、更大范围的燃烧。

一些化工企业的生产装置管道纵横交错,布局呈立体式,当危化品燃烧时会形成立体火灾,不仅火势发展速度快,燃烧中还会产生有毒物质,使施救难度增大。

另外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常涉及液体原料的使用,液体危化品泄漏后会快速流淌,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使燃烧蔓延。

1.2 火灾燃烧与爆炸并存危化品火灾不仅仅是出现燃烧,爆炸风险也很高。

例如化工生产中所用危险品,因操作失误或管理不善泄漏时,随着危化品浓度的变化,火灾极易引起爆炸。

易燃物在相应浓度并遇电火花、高温等条件时,可直接引发爆炸,并带来火灾。

所以危化品火灾事故中燃烧与爆炸经常相互交织。

受生产装置形状、构造、布局等方面影响,爆炸既有独立发生也有相继发生的情况,且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都可能涉及。

危化品安全风险及事故认识

危化品安全风险及事故认识

危化品安全风险及事故认识一危化品与安全1.危化品的分类及其危险性按照《危化品安全管理条例》,危化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危化品具有不同程度的燃烧、爆炸、毒害、腐蚀等特性,受到摩擦、撞击、震动,接触火源、日光、暴晒,遇水受潮、温度变化或遇到性质相抵触的其他物品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容易引起燃烧、爆炸、中毒、灼烧等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事放。

(1)爆炸品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本类化学品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临界温度低于50℃。

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3)易燃液体本类化学品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其闭怀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

(4)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

•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氧化剂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

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与特点

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与特点

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与特点一、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一)危险化学品事故大分类化工企业的原料、中间体和产品大多是危险化学品,发生的事故中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比较大的大多是危险化学品事故。

根据危险化学品的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危险特性,以及危险化学品事故定义的研究,将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类型分为6类:(1)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2)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3)危险化学品中毒和窒息事故(4)危险化学品灼伤事故(5)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6)其他危险化学品事故(二)危险化学品事故小分类上述6类危险化学品事故可分为若干小类,具体分类如下:(1)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指燃烧物质主要是危险化学品的火灾事故。

具体又分若干小类,包括易燃液体火灾、易燃固体火灾、自然物品火灾、遇湿易燃物品火灾、其他危险化学品火灾。

易燃液体火灾往往发展到爆炸事故,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单纯的液体火灾一般不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由于大多数危险化学品在燃烧时会放出有毒气体或烟雾,因此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中,人员伤亡的原因往往是中毒窒息。

(2)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指危险化学品发生化学反应的爆炸事故或液化气体和压缩气体的物理爆炸事故。

具体又分若干小类,包括爆炸品的爆炸,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的火灾爆炸,易燃液体的火灾爆炸,易燃气体爆炸,危险化学品产生的粉尘、气体、挥发物的爆炸,液化气体和压缩气体的物理爆炸,其他化学反应爆炸。

(3)危险化学品中毒和窒息事故:指人体吸入、食入或接触有毒有害化学品或者化学品反应的产物,而导致的中毒和窒息事故。

具体又分若干小类,包括吸入中毒事故(中毒途径为呼吸道)、其他中毒和窒息事故。

(4)危险化学品灼伤事故:指腐蚀性危险化学品意外地与人体接触,在短时间内即在人体被接触表面发生化学反应,造成明显破坏的事故。

腐蚀品包括酸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和其他不显酸碱性的腐蚀品。

化学品灼伤与物理灼伤(如火焰烧伤、高温固体或液体烫伤等)不同。

物理灼伤是高温或低温造成的伤害,使人体立即感到强烈的疼痛,人体肌肤会本能地立即避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与后果(一)
(一)危险化学品事故
危险化学品是指物质本身具有某种危险特性,当受到摩擦、撞击、振动、接触热源或火源、日光曝晒、遇水受潮和遇性能相抵触物品等外界条件的作用,会导致燃烧、爆炸、中毒、灼伤及污染环境事故发生的化学品。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

第1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危险化学品主要危害包括活性与危险性、燃烧性、爆炸性、毒性、腐蚀性和放射性。

由于危险化学品具有上述特性,因此危险化学品大量排放或泄漏后,可能引起火灾、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可污染空气、水、地面和土壤或食物,同时可以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引起群体中毒甚至死亡事故发生。

总之,危险化学品事故系指一种或数种物
质释放的意外事件或危险事件。

(二)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
危险化学品事故具有突发性、复杂性、激变性、群体性,在发生重大或灾害性事故时常可导致严重事故后果,因此现场急救工作不同于一般的医疗救护工作,有其特定的内涵,再加上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常常涉及多部门和多种救援专业队伍的配合协调,致使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现场急救的组织工作尤其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