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生活》易错易混点总结大全

合集下载

《生活和哲学》易错易混点200道

《生活和哲学》易错易混点200道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哲学的基础知识部分】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2、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一切知识的总汇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科学的科学、科学之母5、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6、哲学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7、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的好奇心;哲学是美好生活的源泉8、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9、世界观是关于世界具体问题的观点;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科学观点10、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体现11、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1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13、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14、只有哲学才是使人聪明的学问;有哲学才有生活15、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了哲学16、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每个人的世界观都各不相同17、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18、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群众路线19、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推动了时代的进步;所有哲学都是对时代的正确反映;哲学理论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20、哲学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决定作用;哲学对社会变革总是起促进作用2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22、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23、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24、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2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直接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形成的26、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27、哲学是人们头脑中自生的、是人们努力想象出来的;是与生俱来的28、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29、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总结;科学家取得的成就都是学习哲学的结果30、哲学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31、有的人有世界观,有的人没有世界观32、哲学是一个理论体系,具体科学则不是33、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就是方法论34、哲学是对社会知识的概括,具体科学是对自然知识的概括35、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36、哲学是研究整个世界的,具体科学研究某一特定领域,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38、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不足在于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的;同时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是不断发展的物质世界39、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马哲是人类哲学发展史上的巅峰40、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4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后,开始出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42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43、“心外无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手相、指纹、电脑算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44、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有金、木、水、火、土构成,没有谈及意识,因而属于近代形而上学的观点45、“是观念的集合”体现物质是本原,感觉是派生的,因而它不是主观唯心主义,而是唯物主义【唯物论部分】1、唯物主义是世界观,辩证法是方法论2、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3、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4、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着的5、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6、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意识,两者相互依存7、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的反应;有了人的存在就一定会有意识8、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意识是一种物质的东西9、、意识的反映就是“想”,意识的反作用就是“做”10、所有正确意识都是相同的;大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11、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创造出来的,错误的意识不是对物质的放映12、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13、意识促进事物发展,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14、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15、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16、规律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方式不会发生改变,所以只能按客观规律办事17、规律有好坏之分18、正确的规律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规律起消极作用19、只要实事求是,做事情就一定能够成功20、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21、规律对客观事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22、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界的规律23、绝大多数国家的汽车靠右行,极少数国家的汽车靠左行,说明规律是可以改变的24、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25、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静止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时永恒的、绝对的有条件的;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26、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思想27、哲学上讲的物质是实实在在的实物28、一切观念都是对现实的模仿29、科幻作品源于创作者奇特的想象力,是对未来的科学预见30、意识活动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31、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自发改造客观世界;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32、人们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突破客观规律的制约33、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34、意识可以直接改造客观事物,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35、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促进作用【认识论部分】1、认识既源于直接经验,也源于间接经验。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唯物论部分】1、唯物主义是世界观,辩证法是方法论。

(注意: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从不同角度对世界的认识,也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2、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

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着的。

(注意:物质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客观存在”应为“客观实在”。

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并通过具体形态表现出来。

)3、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意识,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注意: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因此,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是正确的。

但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因此相互制约不正确。

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存在,并非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类似的错误提法还有“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制约”。

)4、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的反应。

(注意:“客观实在”应为“客观存在”,“大脑”应为“人脑”,“反应”应为“反映”)5、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注意:意识的内容是对物质的反映,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在形式上,这种反映不同于照相、照镜子等机械过程,具有能动性,所以,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6、意识的反映就是“想”,意识的反作用就是“做”。

(注意:意识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在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而不同于实践过程本身。

)7、所有正确意识都是相同的。

(注意:认识角度、知识构成等差异决定形成的正确意识不尽相同。

)8、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创造出来的。

(注意:无论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9、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注意: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10、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注意:任何规律就其内容和作用而言,都是客观的。

)11、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点200道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点200道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哲学的基础知识部分】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2、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一切知识的总汇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科学的科学、科学之母5、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6、哲学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7、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的好奇心;哲学是美好生活的源泉8、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9、世界观是关于世界具体问题的观点;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科学观点10、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体现11、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1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13、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14、只有哲学才是使人聪明的学问;有哲学才有生活15、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了哲学16、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每个人的世界观都各不相同17、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18、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群众路线19、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推动了时代的进步;所有哲学都是对时代的正确反映;哲学理论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20、哲学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决定作用;哲学对社会变革总是起促进作用2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22、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23、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24、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2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直接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形成的26、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27、哲学是人们头脑中自生的、是人们努力想象出来的;是与生俱来的28、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29、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总结;科学家取得的成就都是学习哲学的结果30、哲学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31、有的人有世界观,有的人没有世界观32、哲学是一个理论体系,具体科学则不是33、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就是方法论34、哲学是对社会知识的概括,具体科学是对自然知识的概括35、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36、哲学是研究整个世界的,具体科学研究某一特定领域,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38、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不足在于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的;同时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是不断发展的物质世界39、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马哲是人类哲学发展史上的巅峰40、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4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后,开始出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42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43、“心外无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手相、指纹、电脑算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44、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有金、木、水、火、土构成,没有谈及意识,因而属于近代形而上学的观点45、“是观念的集合”体现物质是本原,感觉是派生的,因而它不是主观唯心主义,而是唯物主义【唯物论部分】1、唯物主义是世界观,辩证法是方法论2、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3、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4、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着的5、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6、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意识,两者相互依存7、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的反应;有了人的存在就一定会有意识8、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意识是一种物质的东西9、、意识的反映就是“想”,意识的反作用就是“做”10、所有正确意识都是相同的;大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11、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创造出来的,错误的意识不是对物质的放映12、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13、意识促进事物发展,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14、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15、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16、规律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方式不会发生改变,所以只能按客观规律办事17、规律有好坏之分18、正确的规律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规律起消极作用19、只要实事求是,做事情就一定能够成功20、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21、规律对客观事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22、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界的规律23、绝大多数国家的汽车靠右行,极少数国家的汽车靠左行,说明规律是可以改变的24、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25、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静止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时永恒的、绝对的有条件的;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26、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思想27、哲学上讲的物质是实实在在的实物28、一切观念都是对现实的模仿29、科幻作品源于创作者奇特的想象力,是对未来的科学预见30、意识活动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31、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自发改造客观世界;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32、人们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突破客观规律的制约33、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34、意识可以直接改造客观事物,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35、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促进作用【认识论部分】1、认识既源于直接经验,也源于间接经验。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有正误之分)2、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错,它们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3、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具体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唯物主义都是准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唯物主义也有不科学之处,唯心主义也有可取之处)2、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问题。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标准)4、哲学的基本问题等同于哲学的基本派别。

(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有的关系问题;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是精华)2、哲学都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真正的哲学是先导)3、哲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力量。

(错)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1、物质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不能等同于物质)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3、规律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

(有条件的)4、规律有好坏之分。

(规律是客观的,没有好外之分)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1、意识来源于人脑,有了人脑就有意识。

(意识的源泉在于物质,其内容归根结底来自于客观事物。

)2、准确的意识根源于客观事物,错误的意识是人脑想象的结果。

(不管是准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有的反映,都根源于客观事物。

)3、物质和意识相互促动、相互依存。

(意识离不开物质,但物质能够离开意识而单独存有。

)4、人的理解水平是有限的。

(个人的理解水平有限,人类的水平无限)5、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指导人们的实践取得成功。

(不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它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使客观事物发生变化。

)6、树立准确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准确地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客观实际是立足点,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1、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地实践是不存有的。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易混易错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易混易错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易混易错点总结哲学基本观点与辩证唯物论1.哲学是研究特定领域的问题并揭示其特殊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提示:具体科学是研究特定领域的问题并揭示其特殊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哲学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

(提示: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3.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提示: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

(提示: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第二个方面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依据。

)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提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对二者的关系作出了科学的辩证的回答。

)6.人类社会产生以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提示:人类社会产生以后,自然界的发展被深深地打上了人的烙印,但人类不论是改造自然还是利用自然都是以自然物的存在及其固有的属性为前提的,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仍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7.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提示: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以认识客观规律,但不能改造或消灭客观规律。

)8.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超越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

(提示: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不能超越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

9.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成功。

(提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打印LJ《哲学》易错易混点_227

打印LJ《哲学》易错易混点_227

2020《哲学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最全)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万物的惊讶。

(×)点拨:哲学的产生离不开追问和思考,但惊讶、困惑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因此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点拨: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3、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是“科学之科学”。

(×)点拨: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它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但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4、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点拨: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5、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互相决定的关系。

(×)点拨: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6、世界观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点拨:哲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7、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点拨: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8、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点拨: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9、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

(×)点拨: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第一课判断①哲学来源于哲学家的头脑和思维(×)②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因此哲学能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真正的哲学/正确的哲学/科学哲学/马哲✔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意的指导(×)哲学的任务/作用/功能可以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帮助人们树立理想信念的功能。

(完整版)《哲学与生活》基本原理与易混易错点

(完整版)《哲学与生活》基本原理与易混易错点

《生活与哲学》基本原理与易混易错点第一单元哲学基本理论易混易错点1.错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正确: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2.错误: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正确:正确的哲学才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3. 错误: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正确:哲学有正确的哲学也有错误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错误: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正确: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科学的科学”、“科学之母”等)5错误: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正确: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6.错误:不可知论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正确: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7.错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正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展开的。

8.错误: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正确:唯物主义中的具体形态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唯心主义也有局部可以借鉴之处。

9.错误: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正确: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0.错误: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正确: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1.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直接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形成的。

正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上述两者不是简单的直接吸收,而是批判继承和发展。

12.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正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基本原理与方法论(一)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6个)1、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完整版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注意: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哲学有正确错误之分,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2、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兴盛武器。

(注意:正确的哲学才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兴盛武器)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注意:哲学有正确的哲学也有错误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哲学是详尽科学的总和。

(注意:哲学不是详尽科学的简单相加。

近似的错误提法有“科学的科学”、“科学之母”等)5、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注意: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6、哲学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

(注意:哲学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广泛规律的学科)P37、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思虑和追问。

(注意: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智慧的产生离不开人们的思虑)P48、哲学可以令人们正确地对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注意:真切的哲学可以令人们正确地对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或:正确的哲学或科学的哲学才能令人们正确地对待自然、社会和人生)P69、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详尽问题的看法。

(注意:世界观是关于世界最一般、最广泛的问题的看法和看法)P710、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表现。

(注意:不是相互决定,只好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不可以是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也不是相互表现,方法论表现世界观)P811、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看法取代旧看法。

(注意:哲学的发展是对旧看法的扬弃)12、哲学是详尽科学的基础,详尽科学指导哲学。

(注意:详尽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详尽科学的指导)P913、哲学对社会改革拥有决定作用。

(注意:哲学对社会改革拥有反作用,人民民众对社会改革拥有决定作用)P1714、只有哲学才是令人聪慧的学识。

(注意:学习哲学可以令人聪慧,但令人聪慧的学识除了哲学还有详尽科学)P615、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了哲学。

哲学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

哲学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

《哲学生活》易错易混第一单元易错易混:1.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观点错误。

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

)2.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是人们主观思想的产物。

(观点错误。

注意:哲学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的智慧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观点错误。

注意:概括和总结。

)4.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并且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观点错误。

注意: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5.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观点错误。

注意:哲学不一定是科学的。

)6.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观点错误。

注意:应改为哲学。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把它改造为中国哲学。

(观点错误。

注意:现阶段的“中国哲学”,不仅包括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包括一些非马克思主义哲学,例如港澳台和海外华人哲学家的哲学理论,他们并不都赞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观点;另外一些海外华人的宗教哲学家也并不支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8.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观点错误。

注意: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不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才出现的。

)《唯物论》易错易混1.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观点错误。

注意: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2.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观点错误。

注意: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3.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观点错误。

注意:无论意识正确与否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4.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

(观点错误。

注意: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二重性,也不能直接作用。

)5.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只有正确意识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才对事物有反作用。

(观点错误。

注意:不论意识正确与否都有反作用。

)6.人类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造自然。

(观点错误。

注意:要看是否符合规律和客观条件。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辨析一、哲学概论易混易错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思考和追问,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分析:错误。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智慧的产生离不开人们的思考。

)2、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分析:错误。

真正的哲学(或正确的哲学或科学的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3、世界观是关于世界具体问题的观点。

(分析:错误。

世界观是关于世界最一般、最普遍的问题的看法和观点)4、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分析:错误。

哲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往往是零散和、朴素的。

)5、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体现。

(分析:错误。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6、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分析:错误。

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7、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分析:错误。

哲学有正误之分。

真正的哲学(或正确的哲学或科学的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8、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

(分析:错误。

哲学的发展是对旧观点的扬弃)9、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注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10、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

(分析:错误。

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的科学)。

11、具体科学是哲学研究之母。

(分析:错误。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12、哲学是具体科学之母、是科学之科学。

(分析:错误。

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是具体科学研究之母。

)13、真正的哲学能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2023高中政治哲学易错点

2023高中政治哲学易错点

2023届政治高考《哲学生活》易错点解析<(▰˘◡˘▰)1.真正的哲学就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点拨】“高明认识”、“巧妙办法”,都会和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但并非都(直接)属于哲学智慧,哲学也不提供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哲学智慧是“高明认识”与“巧妙办法”中蕴含的、自觉的或不自觉运用的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往往需要“提炼与概括”、“抽象与升华”。

该观点认为真正的哲学就是“高明认识”和“巧妙办法”,扩大了哲学的外延。

2.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点拨】人的意识因为具有能动性、创造性,所以才能能反映事物本质。

该观点错误的理解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及其表现之间的逻辑关系。

3.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点拨】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客观存在的多样性从根本上决定了意识的多样性。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其多样性更多的受到主体因素的影响,如生活经验、认知结构、价值取向、审美趣味等因素,会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个性特征。

4.意识具有能动性,人们可以在想象中创造出现实世界。

【点拨】①人能够通过意识的能动性在“主观世界”中创造(想象)出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这里一定要强调是在“主观世界”中创造(想象)出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即“虚构”,而不是“在想象中创造出现实世界”,因为意识本身不可能直接创造现实世界,要创造出现实世界,亦即将“观念”存在变成“现实”存在,必须要通过“实践”来实现。

5.科学认识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化害为利。

【点拨】科学认识具有主动创造性,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

科学认识通过指导实践活动“化害为利”。

6.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

【点拨】①从根本上讲,认识源于实践;②从“直接来源”上讲,有的认识,尤其是有些思想理论,既有“实践来源”(如人民群众的实践或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而获得直接经验),也有“认识来源”(如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③但无论是源于实践的认识,还是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要判定和确认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都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直接经验属于认识范畴,认识不能检验认识。

哲学生活易错点总结

哲学生活易错点总结

哲学生活6—10课易错易混点归纳总结1.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途径有两个:一是亲自参加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二是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此,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谬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指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若超过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转化成谬误。

但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谬误是错误的。

】3.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

(×)【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中,但联系有条件性,两个事物要发生具体联系是有条件的。

】4.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也是客观的】5.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联系是客观的,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6.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无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7.任何变化都是发展。

(×)【任何发展都是变化,但并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8.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不能以形式的新旧、时间的先后、力量的强弱来判断新旧事物,判断的根本标准: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9.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总和。

(×)【量变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质变是根本性质的变化,不是数量的简单相加。

】10.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包含普遍性】12.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13.区分主次矛盾和主次方面【“三看”,看关键词、看角度、看数量关系。

《哲学生活》中的选择题易错点

《哲学生活》中的选择题易错点

3、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注发展质量、增加民生 福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在城市形象宣传中,“幸 福”“活力”“生态”等成了常见的宣传语。这说明( B) ①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②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4、某电视频道推出了特别节目“幸福是什么?”面对记者“你 幸福吗?幸福是什么呢?”同样的问题,虽然大家对幸福的 C 理解不一样,但大都感觉幸福。这说明了( )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矛盾具有特殊性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连结 D、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5、在传统京剧表演中,同一类型角色的表演有大体一致的程 式,就像唱歌、奏乐要遵循一定的乐谱一样。京剧演员在表 演中既要遵循一定的程式,又要努力创造富有特色的角色。 这一艺术要求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c ) A.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前提 B.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表现 C.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3、南北朝时诗人王籍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的王安石 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 看,王安石错在(A )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
4、下列选项没有蕴涵矛盾的同一性的是( B ) A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C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D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面损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我国所有制改革的程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建立的程度和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步伐是一致的。这反映 了( C) ①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 ②事物之间存在着无条件的联系 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哲学生活》易错易混点总结大全

《哲学生活》易错易混点总结大全

《哲学生活易错易混点》专题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就是科学得世界观。

(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得学说,哲学有正误之分,并非所有哲学都就是科学得)2.哲学决定生活。

(生活决定哲学,哲学反作用于生活)3.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瞧待自然、社会与人生。

(真正得哲学才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瞧待)4.世界观就是关于世界具体问题得观点。

(就是关于世界最一般规律、最普遍得问题得瞧法与观点)5.哲学就是具体科学得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具体科学就是哲学得基础,哲学就是具体科学得指导)6.世界就是物质得观点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得首要得与基本得观点。

(实践得观点)7.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反作用,人民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8.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得根本瞧法。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得根本瞧法与根本观点)9.旧哲学就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唯物论。

(旧哲学既有唯物论也有唯心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得有机统一)10.哲学都就是自己时代精神得精华。

(真正得哲学就是自己时代精神得精华)11.哲学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得问题。

(哲学得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得关系问题)12.唯物主义就是正确得,唯心主义就是错误得。

(唯心主义哲学有着或多或少得借鉴意义)专题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物质就就是万事万物得总与。

(物质就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得共同本质与属性)2.自然界及其规律就是客观得,社会发展规律与人得思维规律就是主观得。

(任何规律都就是客观得)3.意识得形式与内容都就是客观得。

(意识得内容就是客观得,形式就是主观得)4.所有正确得意识都就是相同得;正确得意识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得反映,错误得意识、神话、传说就是人创造出来得。

(认识角度、知识构成等差异决定形成得正确意识不尽相同;无论正确意识还就是错误意识,都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得反映)5.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不同得意识有不同得反作用)6.规律就是永恒不变得。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整理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整理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第一课美好生活(de)向导1.哲学是科学(de)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有正误之分)2.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de)总和,哲学是科学之科学.(错,它们是共性与个性(de)关系)3.哲学是具体科学(de)基础.(具体科学是哲学发展(de)基础)4.哲学是科学(de)世界观和方法论.(注意:哲学有正确(de)哲学也有错误(de)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de)世界观和方法论.)5.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注意:真正(de)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或:正确(de)哲学或科学(de)哲学才能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第二课百舸争流(de)思想1.唯物主义都是正确(de),唯心主义都是错误(de).(唯物主义也有不科学之处,唯心主义也有可取之处)哲学(de)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de)辩证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de)关系问题)2.哲学(de)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e)标准问题.(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de)问题是划分标准)3.哲学(de)基本问题等同于哲学(de)基本派别.(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de)关系问题;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e)分歧是围绕哲学(de)基本问题展开(de).(注意: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e)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de)本原展开(de))第三课时代精神(de)精华1.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de)精华.(真正(de)哲学是精华)2.哲学都是社会变革(de)先导.(真正(de)哲学是先导)3.哲学是推动社会进步(de)唯一力量.(错)4.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注意:旧哲学既有唯物论也有唯心论,既有辩证法也有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de)有机统一)5.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旧哲学)(de)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de)统一.(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de)根本区别在于它(de)阶级性和实践性)第四课探究世界(de)本质1.物质是指看得见、摸得着(de)东西.(看得见、摸得着(de)东西是物质(de)具体形态,不能等同于物质)2.物质是万事万物(de)总和.(注意:物质概括了万事万物(de)共同本质)3.物质(de)唯一特性是运动.(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4.规律是无条件(de),是永恒不变(de).(有条件(de))5.规律有好坏之分.(规律是客观(de),没有好外之分)6.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注意:人可以认识规律,但不能改造规律)7.绝大多数国家(de)汽车靠右行,极少数国家(de)汽车靠左行,说明规律是可以改变(de).(注意:这里讲(de)是规则,规则不同于规律)第五课把握思维(de)奥妙1.意识来源于人脑,有了人脑就有意识.(意识(de)源泉在于物质,其内容归根结底来自于客观事物.)2.意识(de)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de)反应(注意:“客观实在”应为“客观存在”,“大脑”应为“人脑”,“反应”应为“反映”)3.正确(de)意识根源于客观事物,错误(de)意识是人脑想象(de)结果.(不管是正确(de)意识还是错误(de)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de)反映,都根源于客观事物.)4.物质和意识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意识离不开物质,但物质可以离开意识而单独存在.)5.人(de)认识能力是有限(de).(个人(de)认识能力有限,人类(de)能力无限)6.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指导人们(de)实践取得成功.(不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它必须通过人们(de)实践活动才能使客观事物发生变化.)7.树立正确(de)思想意识,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e)根本立足点.(客观实际是立足点,要一切从实际出发)8.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注意: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因此,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是正确(de).但物质(de)决定作用是第一位(de),因此相互制约不正确.类似(de)错误提法还有“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制约”)9.意识促进事物发展.(注意:正确(de)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de)意识阻碍事物发展)第六课求索真理(de)历程1.实践是有意识、有目(de)(de)活动,盲目地实践是不存在(de).(盲目(de)实践也存在)2.实践是人(de)活动,人(de)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人类改造客观世界(de)活动才是实践)3.读书也是认识(de)来源.(实践是唯一来源)4.认识既源于直接经验,也源于间接经验.(注意: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认识,都源于实践)5.实践是获得认识(de)唯一途径.(获得认识(de)途径有直接和间接两种)6.只有正确(de)认识才能对事物(de)发展起作用.(注意:正确(de)认识起积极作用,错误(de)认识起消极作用)7.现象属于感性认识,本质和规律属于理性认识.(注意:现象、本质是客观(de),认识属于主观(de).)8.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de)一切活动.(注意: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de)一切活动.)第七课唯物辩证法(de)联系观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注意:事物是普遍联系(de),联系又是有条件(de),联系(de)普遍性并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2.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可能大于、小于、等于)3.人为事物(de)联系是主观(de).(客观(de))4.联系是客观(de),人对事物(de)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改变事物联系(de)具体状况)5.整体和部分(de)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de)关系.(注意:“一定意义上”才是)第八课唯物辩证法(de)发展观1.任何变化都是发展(上升(de)、前进(de)变化才是发展)2.新出现(de)事物就是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de)事物才是新事物)3.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de)总和.(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后半句也错)4.发展是质变,质变就是发展.(前半句对,后半句错)5.质变是由事物数量上(de)增减才引起(de).(内部结构(de)变化也会引起质变)6.新事物是对旧事物(de)彻底否定.(注意:新事物是对旧事物(de)根本否定,而不是全盘否定)7.联系、发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de)总特征.(注意: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de)总特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de)实质与核心)第九课唯物辩证法(de)实质与核心1.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自己(de)优点和缺点.(两点论不等于优点和缺点)2.矛盾是普遍存在(de),因此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注意:具体事物之间(de)矛盾是有条件(de),必须处于统一体中.)3.矛盾是事物发展(de)源泉和动力,制造(de)矛盾越多,就越有利于事物(de)发展.(注意:矛盾是客观(de),人为制造(de)矛盾只会阻碍事物(de)发展)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de)关系.(注意:矛盾(de)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de)关系,而不能理解为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de)关系.)5.一分为二就是既要看到事物好(de)一面,又要看到事物不好(de)一面.(注意:矛盾(de)双方是具体(de)、多样(de),不能简单理解为好与不好两个方面)6.坚持重点论就是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就是看到了矛盾(de)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重点论包括两种情况: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两点论也是两种情况:一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二是矛盾(de)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7.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8.矛盾是事物发展(de)动力,因此,矛盾越多越好.(错)9.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整体与部分(de)关系.(共性与个性关系)10.事物(de)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de).(注意:事物(de)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de)主要方面决定(de).)1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切从实际出发都是要实现主观与客观(de)具体(de)历史(de)统一,二者没有区别.(注意:前对后错.后者是有区别(de):世界观依据有别,具体内涵有别)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辩证否定就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de)排拒或毁灭.(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de)否定.)2.辩证否定(de)实质就是抛弃.(是扬弃,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3.创新就是科技创新.(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它创新.)第十一课寻觅社会(de)真谛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de)变化是同步(de).(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2.社会基本矛盾(de)解决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de).(阶级社会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社会主义社会是通过改革来实现(de).)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和阻碍双重作用.)4.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人民群众(de)范围要大.)5.人民群众是一个永恒(de)范畴.(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第十二课实现人生(de)价值1.人生价值(de)两个方面是对等关系,贡献越多,索取越多.(不是对等(de)关系,贡献始终是第一位(de).)2.机遇是实现人生价值(de)首要条件.(机遇是客观条件之一,除此以外还需要主观努力.)3.认为追求个人利益就是坚持个人主义.(个人利益分正当和不正当之分;坚决反对个人主义.)。

哲学生活易错点整理

哲学生活易错点整理

哲学生活易错点整理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考点: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使人聪明的学问只有哲学(提示: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但使人聪明的学问不仅仅是哲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能使人聪明)考点: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示: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点: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提示: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考点:了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时代发展的先导(提示:真正的哲学)2、哲学属于文化范畴,决定着同时代的经济、政治的发展(提示:决定于。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映和反作用与经济、政治)考点: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后,出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提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不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才出现的)考点: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提示:唯物主义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考点: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古代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三者观点是一样的(提示:三者区别:古代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些物质的具体形态,如水等;机械唯物主义虽承认物质决定意识,但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等同于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同时,在社会历史领域则往往表现为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基础上,还承认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客观的。

因而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

联系:它们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与唯心主义根本对立;从外延上唯物主义包括了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考点: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相比,最大的特点是革命性(提示:实践性)2、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点: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哲学上讲的物质就是指物体(提示:物质不等于物质的具体形态。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4、区分整体与部分,共性与个性
(1)整体与部分——强调的范围、数量。如:一个班集体和班里的某某同学 (2)共性与个性——强调的性质,归类。如:学生和班里某某同学 典例:对中央的宏观调控,一些部门和地方从“一哄而上”到“一哄而下”,不问 青红皂白地简单压缩规模。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没有深刻理解政策的内涵。从 哲学上看,是因为( B ) ①没有正确把握好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②没有正确把握好整体和 部分的关系 ③正确的主观因素的积累程度影响主观能动性的效果 ④事物发展是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5、系统优化的方法
系统优化的原则: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 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典例:国家教学系统化论坛在上海召开。会议指出,教学要素是教学系统的要 素,离开了系统理论就不能把握教学要素的整体性。教学要素与教学系统的运作 存在着多种联系,运用系统理论可以揭示教学系统的整体特征、等级层次、结构、 功能、环境与要素的联系。教学要素与教学系统的优化密切相关,但要素的优化 必须服从于系统整体的优化。这说明( D ) ①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想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的统一整体②系统的基本特征 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③掌握系统优化方法要着眼于事物 的整体性④教学系统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2、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等)作为唯一的实在 (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作为世界的本原 典例: ①我的灵明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②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③存在即被感知 ④气者,理之依也 ⑤上帝创造一切 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上述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④⑥ ) 上述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①②③ ) 上述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⑤ )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哲学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学习《生活与哲学》的过程中,有一些易错易混的知识点需要我们加以区分和理解。

一、物质与意识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而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很多同学容易将这两个概念混淆。

客观实在性强调的是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运动则是指物质存在的方式和根本属性,世界上不存在不运动的物质。

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要注意,意识不是人脑自行产生的,而是来源于客观存在。

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但如果没有客观存在作为内容,意识就无从产生。

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

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

但不能片面地强调物质决定意识而忽视意识的能动作用,也不能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而否定物质的决定作用。

二、实践与认识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获取认识的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间接经验则是通过学习他人的经验获得的。

不能认为只有直接经验才是认识的来源,间接经验也是基于他人的实践。

2、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这是因为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但要注意,科学理论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无限性是指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上升性是指认识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三、真理与谬误1、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具有客观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同时,真理也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生活易错易混点》专题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有正误之分,并非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2.哲学决定生活。

(生活决定哲学,哲学反作用于生活)3.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真正的哲学才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 4.世界观是关于世界具体问题的观点。

(是关于世界最一般规律、最普遍的问题的看法和观点)5.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6.世界是物质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7.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反作用,人民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8.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9.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

(旧哲学既有唯物论也有唯心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10.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1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2.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唯心主义哲学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专题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物质就是万事万物的总和。

(物质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本质和属性)2.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任何规律都是客观的)3.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4.所有正确的意识都是相同的;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创造出来的。

(认识角度、知识构成等差异决定形成的正确意识不尽相同;无论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5.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不同的意识有不同的反作用)6.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规律是客观的,物质的,当客观物质发生变化时,规律也会发生变化;规律存在和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7.只要实事求是,做事情一定能够成功。

(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8.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人可以认识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规律)9.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10.有用就是真理。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或其规律的正确认识)11.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专题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联系是有条件的)2.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

(否认了联系的条件性)4.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不一定)5.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必须在一定条件下)6.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这两对关系不能完全等同,因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只是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即两对关系都强调整体性原则,都相互依赖等方面,而系统中讲的层次性原则等,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没有)7.任何变化都是发展。

(并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8.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

判断新事物的三个标准是: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是否具有远大前途。

不能只用时间标准来判断)9.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

(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发展是向上的质变)10.量变引起质变就是指事物数量上的增减引起质变。

(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11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量变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总和。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12.矛盾就是构成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双方既对立又统一)13.矛盾就是事物内部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矛盾也包括事物之间的这种关系)14.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不能将两点理解为就是优点和缺点)15.矛盾分析的方法就是指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还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遍性与特殊性相联结、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16.矛盾越少越好。

(矛盾的多少是客观的,就事物的发展来说,不能以矛盾的多少为标准来判断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能以是否有利于新事物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来衡量好坏,不能一概认为矛盾越少越好)17.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当中,不能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18.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体。

(普遍性是从特殊性中抽象出来的)19.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20.只要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是能取得成功。

(是必要而不是充分条件,还要注意次要矛盾)21.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22.抓住了主要矛盾,就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片面理解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23.事事有矛盾,就是指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事事有矛盾是说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而不是说每一事物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

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未处于统一体中,就不能构成现实的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当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时,才能构成矛盾关系)24.任何事物内部都有主要矛盾。

(事物有简单事物和复杂事物之分。

简单事物内部只包含一个矛盾,矛盾双方有主次方面之分。

复杂事物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矛盾,有主次矛盾之分。

可见,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的主次方面,但不一定都有主要矛盾)25.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所以,矛盾越多越好。

(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

事物包含多少矛盾,矛盾如何推动该事物的发展,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并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所决定的。

因此,并非矛盾越多越好)26.发展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

(是辩证否定或称“扬弃”)27.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最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发展。

(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专题四: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凡是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才是)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社会意识能够决定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的作用始终是第二位,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是历史唯心主义观点)3.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矛盾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矛盾)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5.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6.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7.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就是改变现在的生产关系。

(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8.生产力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9.价值观就是指对人生的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10.价值观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才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11.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两个标准。

(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结合,共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12.衡量人的人生价值,首先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其次看他在精神方面对社会的贡献。

(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看物质贡献,也看精神贡献,把二者区分开来是错误的)13.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作用的人们。

(只有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才是人民群众)14.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存在的客观规律,同时还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15.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

(改造客观世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改造主观世界又影响改造客观世界)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有正误之分)2、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错,它们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3、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具体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唯物也有不科学之处,唯心也有可取之处)2、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和唯心的标准问题。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标准)4、哲学的基本问题等同于哲学的基本派别。

(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是精华)2、哲学都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真正的哲学是先导)3、哲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力量。

(错)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1、物质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不能等同于物质)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3、规律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

(有条件的)4、规律有好坏之分。

(规律是客观的,没有好外之分)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1、意识来源于人脑,有了人脑就有意识。

(意识的源泉在于物质,其内容归根结底来自于客观事物。

)2、正确的意识根源于客观事物,错误的意识是人脑想象的结果。

(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根源于客观事物。

)3、物质和意识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意识离不开物质,但物质可以离开意识而单独存在。

)4、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个人的认识能力有限,人类的能力无限)5、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指导人们的实践取得成功。

(不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它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使客观事物发生变化。

)6、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客观实际是立足点,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1、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地实践是不存在的。

(盲目的实践也存在)2、实践是人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才是实践)3、读书也是认识的来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