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纳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4d7af1bc281e53a5802ff88.png)
文化生活必背选择题知识点,请认真记忆!!(蓝色为近年高考题考到的)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文化只属于知识分子(错。
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2、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物质活动及其产品(错。
文化属于精神活动)3、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形式。
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属于非意识形态部分。
4、纯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之为文化。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5、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天生的(错。
文化素养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逐步培养出来的)6、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7、文化的形式有: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8、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错。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9、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
10、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错。
文化与经济的发展不是同步的,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11、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只有先进、健康、优秀的文化才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12、优秀的文化可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错。
优秀文化可以促进社会在某一方面的进步。
(08海南)。
不能说任何文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13、优秀文化的发展能确保经济的发展(错。
确保太绝对,应改为促进)。
14、文化与经济、政治已融为一体(错。
改为相互交融)把文化产业从市场中分离出来加以发展(错误,文化和经济相互交融)15、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错。
改为重要因素)16、文化不能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
17、文化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错。
必须是优秀的文化)18、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9、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点整理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bf8989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c.png)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点整理文化生活中常常存在一些易混易错的点,下面整理了一些常见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关的解析。
一、文化交流易混点1.语言交流混淆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易发生语言理解上的误解。
比如,不同国家对同一个词汇的定义可能不同,造成交流上的困扰。
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确保双方彼此理解对方的意思,可以通过更多的解释和举例来帮助理解。
2.社交礼仪的误解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社交礼仪有所不同,一个动作在一个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在跨文化交流中,需要特别注意礼貌和尊重,在不了解对方文化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冒犯。
3.信仰和宗教的碰撞不同国家和民族对于信仰和宗教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相应的习俗。
在跨文化交流中,必须尊重对方的信仰和宗教,不要对其进行嘲笑或轻视。
二、文化娱乐易混点1.艺术表演的个人喜好不同的人对于艺术表演有不同的喜好,有些人喜欢音乐会,有些人喜欢话剧,有些人喜欢电影。
在选择文化娱乐活动时,应尊重他人的选择,不要一味地强迫自己的喜好。
2.文化娱乐的经济支出参与文化娱乐活动需要花费一定的金钱,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他们对文化娱乐的支出也有不同的看法和能力。
在参与文化娱乐活动时,应量力而行,不要因为追逐潮流而过度消费。
3.文化娱乐对人的影响文化娱乐活动有时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选择参与何种文化娱乐活动时需要审慎考虑,避免受到一些不良的影响。
三、文化传承易错点1.文化继承的方式每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承方式,有的是通过语言、文字,有的是通过传统习俗、艺术表演等。
在进行文化传承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保持文化的纯粹性。
2.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易失误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环境的变迁、时代的变革而产生一些误解和遗漏。
为了更好地传承文化,需要定期进行总结和整理,确保文化能够得到有效传承。
3.文化传承中的创新文化传承并不意味着完全固守传统,适当的创新和融合可以使文化更加生动有趣。
在进行文化传承时,需要注意传统与创新的平衡,保持文化活力的同时,也要保留传统的核心价值。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纳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e64d3089b89680202d825e9.png)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概括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每一个人所拥有的文化修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觉形成的。
2.人们文化修养的核心和标记是文化程度3.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拥有确立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生发展产生永远不变的影响。
4.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5.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所以,文化与经济发展一直亦步亦趋。
6.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7.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变为物质力量。
8.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要素 / 主要要素 / 基础9.不一样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论是不一样的。
10.文化可以增强者的精神力量。
(提示:优异文化增强者的精神力量。
11.文化对人的影响拥有耳濡目染的特点,所以,只需处在必定的文化环境中,就必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涵养。
12.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13.文化程度是人们文化修养的核心和标记。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1.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记。
2.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基本特点,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3.各具特点的地区文化长久互相借鉴而日益同一。
4.认可本民族文化,就是尊敬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5.世界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6.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接见学者,是一种更加直接的文化流传手段。
7.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进旧的传媒的消逝。
8.一定尊敬和认可传统文化。
9.传统思想,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长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10.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千篇一律的。
11.传统建筑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12.传统文化拥有多样性和鲜亮的民族性。
13.发展是继承的必需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定要求。
14.就文化自己的传承而言,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5.教育是人类独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拥有传达、交流、共享的强盛功能。
16.文化创新的踊跃作用就是不停推进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点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点](https://img.taocdn.com/s3/m/3e9b2073a26925c52cc5bf36.png)
考前着重明确的易错易混点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有优秀高尚和落后腐朽之分,不能起决定作用,不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哲学、意识、认识)2、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3、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
4、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商贸、人口迁徙、教育;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借鉴、融合,但不能统一、同一、趋同,不能消除文化差异。
5、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6、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发展中继承。
7、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检验标准、最终目的。
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8、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内在要求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汉字和史书典籍,博大精深的见证是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是史书典籍。
10、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勤劳勇敢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自强不息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11、传统习俗不是落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挥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在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2021年高考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88个易错易误知识点归纳
![2021年高考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88个易错易误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12da4073186bceb18e8bbbc.png)
2021年高考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88个易错易误知识点归纳1.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纠错: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而不是源自物质载体,因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故错误。
2.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纠错:文化的性质不同,其作用也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故错误。
3.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纠错: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不能将文化的反作用看作基础性的、决定性的,故错误。
4.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纠错: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故错误。
5.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纠错: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6.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纠错: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7.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纠错: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8.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纠错: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9.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式各样的文化现象。
纠错: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10.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
纠错: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11.文化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纠错:文化只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而不能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12.文化对人肯定不会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纠错: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虽然不能说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会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但也不能因此否定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13.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文化生活易混淆知识点总结》
![《文化生活易混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bfa9bca76a20029bd642d96.png)
《文化生活》易混淆知识点总结一,精神纽带1,传统文化2,中华民族精神二,内容/内涵1,文化2,传统文化3,包容性4,文化自觉文化自信5,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8,中华民族精神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0,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三,途径/手段1,文化传播的途径2,文化传播的手段3,文化创新的途径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途径四,特点/特征1,文化的特点2,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3,文化多样性的特点4,传统文化的特点5,中华文化基本特征6,爱国主义的特点7,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特点8,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9,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五,表现1,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2,文化与经济交融的表现3,文化与政治交融的表现4,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和作用5,潜移默化的表现6,深远持久的表现7,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8,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9,文化多样性的表现10,文化继承性的表现11,中华文化的集中表现六,区别与联系1,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多样性,多元化3,中华文化特征,特点4,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修养5,落后文化,腐朽文化6,潜移默化,深远持久7,中华文化之魂,之根当代中华文化之魂/兴国之魂8,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七,地位,作用1,文化在当代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作用2,文化对人影响的作用3,民族节日的地位,作用4,文化遗产的地位,作用5,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6,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7 ,现代信息技术的功能7,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功能和作用8,文化创新的作用9,包容性的作用和意义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八,关系1,文化与经济政治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3,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4,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5,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6,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7,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九,集中,重要1,科学技术---重要标志之一2,史书典籍---重要见证3,文字----重要标志4,文化创新---重要保证5,文化多样性---重要基础6,传统建筑---重要标志7,文化遗产---重要成就8,民族节日---集中展示集中表达9,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10,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等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重要支撑,----重要因素1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重要尺度,重要功能,重要保证十,态度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2,面对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的态度3,继承传统文化的态度十一,决定1,文化由政治经济决定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这个路径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十二,原则1,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2,尊重文化多样性。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总结归纳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b6d7be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5.png)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总结归纳《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总结1.11.文化是由人创造的,其形式多种多样,因此凡是人创造的现象都是文化现象。
改:文化是由人创造的,但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除文化之外,还存在经济和政治领域。
2.文化属于物质力量改: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本身不是物质力量,但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
3.文化是决定社会发展的。
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4.人类的文化比动物的文化更高明改: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5.文化是人类预先设计的精神产品改:文化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不是预先设计的。
6.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对1.21.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改:虽然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是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或附属品,它还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政治融为一体。
改:相互交融是对的,但是“融为一体”意味着经济、政治、文化没有界限没有区别显然是错的。
3.文化是基础,文化对经济等起决定作用。
改:经济是基础,文化不能起决定作用,文化决定什么之类表述都是错的。
4.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决定。
改: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不能决定经济政治,只能对经济政治有影响,所以不能说相互决定。
5.文化促进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文化推动社会的进步。
改:优秀的……文化的双重作用一定要注意2.1&2.21.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主动的。
改: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主动的。
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有形的、决定性的。
改: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强制的有形的,是潜移默化的。
文化决定什么表述都是错的。
3.各种文化都可以塑造健全人格。
改:优秀的……ok3.11、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见证,一个民族的文化只能属于这个民族改:前半句对,但文化是民族的,文化也是世界的。
2、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生活易错点
![文化生活易错点](https://img.taocdn.com/s3/m/a858223d647d27284b7351e3.png)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所以任何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意:并非任何文化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起到阻碍的作用。
)2、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注意: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3、纯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之为文化。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对)4、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
(注意: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
)5、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注意: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经济和科技实力,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先进的、健康的才能成为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6、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注意: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7、优秀文化可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优秀文化的发展能确保经济的发展。
(注意:优秀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进步。
优秀文化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8、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注意: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9、文化与经济、政治已融为一体。
(注意: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10、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注意: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11、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注意: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1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必修三:《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总结
![必修三:《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b0aa51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6.png)
必修三:《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总结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没有文化人们无法无法生存。
(夸大了文化对人的生存的作用)2、藏族文化是优秀文化。
(每一种文化都包含有科学和非科学的成分。
)3、文化是指人们的精神活动和经济活动。
(文化不包括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4、文化属于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范畴。
X5、文化属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范畴。
(文化既包括具有意识形态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所以4、5说法均是片面的。
)6、文化是自然产的。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7、文化就是指语言、文字。
(片面了)8、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说反了)9、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只有先进的文化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10、文化就是人类精神活动(文化不仅包括精神活动,还包括精神产品)11、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二者互不影响。
(精神活动是不能离开物质活动的)12、文化素养是个人天生的。
(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13、在文化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
(家庭教育、社会生活、社会实践都是不可缺少的,都是重要因素,不能认为谁最重要。
)14、文化素养是后天个人宜发形成的。
(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出来的。
)15、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要在前面加定语:“先进的”或“优秀的”)16、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V17、人类社会产生的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
(人类社会产生前不存在文化)18、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
(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能转化,而不是自然而然地转化。
)19、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只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产生影响。
(也对个人的成长产生影响)20、文化一旦产生,就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在前面加:“先进的”或“优秀的”)2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有了人类社会就有文化。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22、文化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有的现象。
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小结
![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169c7d07bb68a98271fefa68.png)
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小结1.文化对经济政治起决定。
【析】一定文化由一定经济政治决定2.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始终是同步的。
【析】文化有自身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3.纯自然现象有时也是文化现象。
【析】4【析】5.文化既是精神力量又是物质力量【析】非物质力量,但可转化为物质力量6.当前的国际竞争以文化竞争为主【析】综合国力,文化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7.任何文化都能促进经济政治发展【析】健康有益的文化、先进文化、优秀文化8.只要处在一定文化环境中就能形成较高文化素养【析】有利于(非一定)9.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析】自觉学习,主动感悟10.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析】错误,是相对稳定,非绝对不变11.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析】优秀文化12.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析】注意主体13.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多元化区别;【析】多样性是从形式上说,多元从来源性质上说,要反对多元化,提倡多样性14.大众传媒的发展意味着传统传播方式的消失【析】非消失,只是大众传媒为主要手段15.区分: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是___重要标志为___重要组成部分为____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16.传统文化是指历史上存在过的文化【析】并保留到现实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已经湮没的不属于传统文化)17.文化的功能是______;教育的功能是______传递,沟通,共享;选择,传递,创造18.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析】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19.文化传播的途径越多越好。
【析】虽然利于文化传播,但也会造成不良文化泛滥20.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析】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不能割裂开来,分成先后)21.先进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22.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析】文化创新23.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析】社会实践24.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析】人民群众25.文化创新表现为时代精神注入传统文化之中【析】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26.文化创新来源于作者灵感【析】社会实践27.对先进外来文化要全盘吸收【析】以我为主,为我所用28.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色彩完全不同【析】有共性29.文化创新的积极作用只是推动社会实践发展【析】片面(还能推动民族文化繁荣)30.中华民族价值追求是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析】是中华民族精神3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抵制外来思想文化【析】正确对待,吸收优秀文化,抵制腐朽落后文化32.文化市场具有自发性,所以不应大力发展文化市场【析】要发展只是要加强监管33.流行文化就是经典文化【析】经典可流行,但流行不一定经典34.要积极抵制落后文化,改造腐朽文化【析】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35.传统习俗就是落后文化。
《文化生活》易错分析
![《文化生活》易错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87ab09227916888486d76a.png)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纳分析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1.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所以任何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提醒:并非任何文化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属于文化现象。
(提醒: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具有的)3.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提醒: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4.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提醒:文化素养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后天努力培养的。
)5. 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提醒: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6.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提醒:不是永久不变,而是深远持久的影响。
)7. 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提醒:从本质上讲,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但是文化又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70.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提醒: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71.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文化的竞争。
(提醒: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72.只要增强文化的力量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提醒:这种说法过于绝对。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73.文化是第一生产力。
(提醒: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点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点](https://img.taocdn.com/s3/m/6b5d585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8.png)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点1.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的辨析: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和时尚文化并存,但是很多人容易混淆二者的概念。
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长期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形态,包括语言、艺术、习俗、价值观等方面的东西;而时尚文化则是指当代流行的文化风尚和审美观念。
因此,传统文化注重的是传承和保护,而时尚文化则更注重的是变革和创新。
2.高雅艺术与流行艺术的区别:高雅艺术和流行艺术是文化领域中常见的两种艺术形式。
高雅艺术是指那些在艺术领域内有着较高知名度和历史价值的作品,如古典音乐、绘画、文学经典等;而流行艺术则是指那些在当代社会比较流行和受欢迎的艺术形式,如流行音乐、流行绘画等。
高雅艺术注重的是艺术的内涵和审美价值,而流行艺术更注重的是商业的流通性和群众的喜好。
3.名胜古迹与旅游景点的区别: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但是很多人常常把二者混为一谈。
名胜古迹通常指的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古迹,如故宫、长城等;而旅游景点则是指各种景点和景区,包括自然风光、主题公园等。
名胜古迹注重的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而旅游景点则更注重的是提供娱乐和休闲的场所。
4.真实与虚构的文化产品:在文化生活中,有很多文化产品是以虚构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很多人常常在区分真实和虚构时感到困惑。
例如,小说、电影等作品通常是虚构的,但是它们却可以反映和批判社会现实。
因此,在欣赏这些虚构作品时,我们需要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不妄加评判和与现实混淆。
5.传统节日与现代节日的区别: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是人们生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多人往往把二者的意义和形式混为一谈。
传统节日是指人们长期以来传承下来的一种特殊的日子,如春节、端午节等;而现代节日则是指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日子,如情人节、母亲节等。
传统节日注重的是传统文化和习俗的传承,而现代节日更注重的是商业消费和文化娱乐。
总之,文化生活中很容易混淆和错误理解的点很多,我们需要保持一颗谨慎的心态,不断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形态和观念,才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不同的文化表达和生活方式。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4a4f57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c9.png)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自然风光也是文化现象【提示】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纯粹的自然风光不是由人创造的,不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因此不能称之为文化。
2.不能准确理解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提示】在文化的作用问题上,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贬低文化的作用,认为只有发展经济才是最重要的,文化建设可有可无。
二是夸大文化的作用,认为文化可以决定社会的发展。
这两种观点都没有正确理解文化的作用。
3.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提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经济和科技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夸大了文化的作用。
4.文化决定社会发展【提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各不相同。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1.【名师点拨】文化并非影响人的唯一因素(1)文化知识是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因素之一。
(2)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社会阶层等都会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不能将文化的作用夸大为决定作用,文化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长、一个社会的发展。
2.【名师点拨】正确区分潜移默化与深远持久(1)潜移默化强调空间(横)的影响。
文化在无形中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侧重于影响的过程,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润物细无声”“孟母三迁”“悄无声息、情不自禁、耳濡目染”等。
(2)深远持久强调时间(纵)的影响。
经年累月所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侧重于影响的效果,如“乡音难改”“经年累月”“难以抹去”等。
3.【名师点拨】回答文化的作用时一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考虑:一是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和个人产生深刻影响);二是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三是文化与综合国力(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四是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d7e5d2b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8.png)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1.文化和生活的关系: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而生活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活动。
文化和生活相辅相成、互相交融,相互影响。
文化可以丰富生活,而生活又是文化的表现和创造。
2.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传统文化是指过去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如宗教、习俗、艺术等;现代文化是指当代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产物,如科技、媒体、电影等。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传统文化可以影响现代文化,而现代文化也在不断改变和塑造传统文化。
3.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历史上留下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社会价值的物质文物和建筑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们创造的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思想观念、技艺和习俗。
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和表现形式。
4.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一体性:文化多样性是指地域、民族、历史和社会差异带来的不同文化形式和文化表达;文化一体性是指共同的人类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需要促进文化交流和相互尊重,实现文化的共享与共存。
5.文化创造和文化创新:文化创造是指人们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创新的实践活动,产生新的文化成果和文化价值;文化创新是指在既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积淀基础上,进行和发展,使文化更符合时代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文化创造和文化创新是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6.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高雅文化是指对知识、艺术和人文精神的追求和欣赏,强调精致和纯粹的文化体验;大众文化是指面向广大群众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产品,注重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和娱乐欲望。
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补充和相互渗透的关系。
7.线下文化和线上文化:线下文化是指在传统的实体空间中进行的文化活动,如观影、逛街、参观博物馆等;线上文化是指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进行的文化活动,如在线购物、网络游戏、在线学习等。
线下文化和线上文化是现代文化生活的两种重要形式,相互补充和相互影响。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大全(教师版)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大全(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00e2e2c5da50e2534d7f56.png)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大全一、文化与生活1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属于文化现象。
(注意:错。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具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是一种文化)2、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注意:错。
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3、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4、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注意:错。
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5、有文化就意味着文化程度高。
(注意:错。
文化不等于文化教育程度。
)6、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7、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8、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所以任何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意:错。
并非任何文化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起到重大的阻碍的作用。
)9、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注意:错。
是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10、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11、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注意:错。
先进的、健康的才能成为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12、经济与文化互相决定(注意: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13、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注意:不能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14、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
【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总结
![【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a69c089227916888586d744.png)
吴川市第一中学必修三:《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总结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没有文化人们无法无法生存。
(夸大了文化对人的生存的作用)2、藏族文化是优秀文化。
(每一种文化都包含有科学和非科学的成分。
)3、文化是指人们的精神活动和经济活动。
(文化不包括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4、文化属于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范畴。
X5、文化属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范畴。
(文化既包括具有意识形态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所以4、5说法均是片面的。
)6、文化是自然产的。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7、文化就是指语言、文字。
(片面了)8、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说反了)9、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只有先进的文化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10、文化就是人类精神活动(文化不仅包括精神活动,还包括精神产品)11、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二者互不影响。
(精神活动是不能离开物质活动的)12、文化素养是个人天生的。
(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13、在文化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
(家庭教育、社会生活、社会实践都是不可缺少的,都是重要因素,不能认为谁最重要。
)14、文化素养是后天个人自发形成的。
(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出来的。
)15、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要在前面加定语:“先进的”或“优秀的”)16、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V17、人类社会产生的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
(人类社会产生前不存在文化)18、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
(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能转化,而不是自然而然地转化。
)19、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只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产生影响。
(也对个人的成长产生影响)20、文化一旦产生,就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在前面加:“先进的”或“优秀的”)2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有了人类社会就有文化。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纳
一、文化与生活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所以任何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意:并非任何文化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起到重大的阻碍的作用。
)
2、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注意: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3、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属于文化现象。
(注意:错,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具有的。
)
4、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
(注意: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
)
5、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注意:先进的、健康的才能成为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
6、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注意: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
二、文化传承与创新
1、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注意:没有民族的文化就无所谓世界文化。
多元的世界文化才能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
2、在世界文化出现全球化趋势的今天,对那些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没有必要进行抢救和保护,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
(注意:独特文化传统的文化保持,是“和而不同”的基础,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3、世界文化就是各国文化的总和。
(注意: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
4、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注意: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5、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
(注意:大众传媒另已成为文化传播的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
6、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
(注意: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
7、传统思想,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注意: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
8、传统建筑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注意: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文艺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9、文化创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离开社会实践。
(注意:这个观点错。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
10、文化创新的渊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注意: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11、文化创新的积极作用就是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注意:不科学。
文化创新还有另一个积极作用,即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
12、发展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注意: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
13、文化创新来自作者的灵感,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注意: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不是作者的灵感;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
14、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注意:错,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
15、文化创新注意的问题主要是交流、融合。
(注意:文化创新注意的问题主要是继承传统,又体现时代精神。
)
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续。
(注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
2、中华文化是中国这一古老土地上孕育的文明,因此各地区文化都是相同的。
(注意: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也就不同。
(注意: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
4、爱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注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
5、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注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
6、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所有工作的中心,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经济建设展开,弘扬民族精神会影响经济建设的。
(注意:弘扬民族精神不会影响经济建设,反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
7、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所以,中华民族精神是不变的。
(注意:民族精神会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
)
8、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注意:两者并不矛盾,但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外来腐朽文化的影响。
)
9、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
(注意:不能这样认为,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的特性。
)
10、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部内涵可归纳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注意: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
四、发展先进文化
1、流行文化代表着主流文化,就是经典文化。
(注意:流行文化并不代表着主流文化,经典文化可以是流行的,但流行的并不一定是经典。
)
2、我国坚决抵制,依法取缔“法轮功”,体现了我们严厉打击落后文化的决心。
(注意:“法轮功”是腐朽文化,腐朽文化与落后文化是不同的。
)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永不褪色的旗帜。
(注意: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永不褪色的旗帜。
)
4、精神文明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注意: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原则的。
(注意: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