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高含水建立研究

合集下载

试论石油地质工程中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改善措施

试论石油地质工程中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改善措施

试论石油地质工程中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改善措施高含水期油田是指原油产量中水含量较高的油田,由于高含水期油田原油产量低、开采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高等问题,给油田开发和生产带来了诸多困难。

对于高含水期油田,如何通过注水开发改善油田开采效果成为石油地质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就试论石油地质工程中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改善措施进行详细探讨。

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改善措施需要从井网控制方面入手。

井网控制是指根据油田地质特征和水驱动机制,合理布井、合理配置注水井和采油井的位置,以调整油层动态压力分布,提高注水效果。

在高含水期油田中,常采用网格或块状井网控制方式,即在油层内按照一定的网格或块状模式布置注水井和采油井。

通过科学合理的井网控制,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注水液体的渗透效果,保证注水井与采油井之间的压力差,减少水和油的混流,从而提高采油效率。

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改善措施还需要从注水井完善方面入手。

注水井完善是指在注水井的选址、注水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注水层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提高注水井的注水效果。

在高含水期油田中,注水井的完善是尤为重要的,可以采用多级井筒注水技术,即在井筒中布设多层注水管。

通过多级井筒注水技术,可以增大油层受水表面积,提高注水效果。

在注水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方面,要选用高效节能的注水泵和管道,保证注水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注水层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要在选井时充分考虑油层地质特征、水驱动机制和地质构造条件,选择适宜的注水层,以提高注水效果。

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改善措施还需要从注水液体改良方面入手。

注水液体改良是指通过添加特定的化学物质或调节注水液体的性质,提高注水液体的渗透能力和油层渗透性。

在高含水期油田中,可以采用调节注水液体盐度、添加表面活性剂、改善注水液体粘度等技术手段,以提高注水液体的渗透性和油层渗透性。

在注水液体的选择方面,要根据油层地质特征、水驱动机制和地质构造条件,选用适宜的注水液体,尽量减少对油层渗透性的影响,提高注水效果。

对注水开发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技术研究的论述

对注水开发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技术研究的论述
科 技论 坛
・ 3 ・
对 注水开发油 田高 含水期开发 技术研究 的论述
杨 琳
f 黑龙江省大庆市萨 尔图区第一采 油厂 第七 油矿工 艺队, 黑龙江 大庆 1 6 3 0 0 0 ) 摘 要: 由于我 国储 油层 非均质性严重 的特点 , 导致我 国在 开采 的过程 中经常采取注水的方式 , 并经过 多年的 实施 , 总结 出来 了大量 数据 , 并开展 了 多项 的实验 于其他 的相 关技 术相比 , 注水技 术拥 有价格廉价 、 供应量充 足、 驱 油效果消耗低 等优 点, 所以在进 行开采的过程 中, 大 多数施工单位都采取 注水开发 的形式 , 在未 来的几年里 面这种情 况并不会发 生 太大的改变 , 在 油田的开发上 面仍是主要手段。 由此可以看 出, 对 于石 油工作 者来说 详细的 了解注水开发油 田的技术及开发效果拥有很 重要 的意义 , 注水技 术成果 的出现将能够对 于油 田开采上面起 到很 大的促进作 用。 ,
关键 词 : 注水 ; 油田 ; 技 术
济极 限含水率 的计算方法 , 由单井 经济极限含水率的计算方法可以 求得 经济极 限产 量计 算方法 , 根据这些计算方 法 , 如果按照最低 的 藏油地 区的地质地貌 特征对于在 开采过 程 中注水方 式有很 大 成本进行计算 ,单井经济极限含水率在一定程度上就有所升高 , 经 的影 响 , 并且还 会削弱注水 水驱开发效果 , 还有 就是对水 驱后所 收 济极 限产量是 已知的 , 关井界 限也 就可以确定 了。如果界 限产 量比 益到 的程度造成影响 。藏油地 区的地质地貌是 一个 笼统的概念 , 它 关 井的界 限要低 , 就要采取 一定 的改造措施 , 进 而实现更多 的经济 是许多周 边地质特征 的集 合体 。比如在油 田进行 注水开 发的过程 效 益 。 中, 能够对 于效果造成影 响的因素有很 多 , 我们 不能够一 一的对其 2 . 2单井经济开采年限及采收率 进行 防范 , 所 以只对其 中影响最为严重 的进行处理 , 我们 将对于 注 所谓 的单井 经济开采年限 ,就是指在经济极 限含水率 的年份 , 水开发效果造成影响的 因素主要分为七类 十六种指标 。 如果 单井 的极 限含水 率 已知 ,那 就等于单井 的开采 年限也就确定 1 . 2 人为控制 因素对 于油 田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 了。 所谓 的经济采收率 , 就是指开采 的量 占到总量的百分 比 , 如果地 个藏油地区在进行建设过程 中注水效果 的程 度 , 不仅仅 与当 质 总储 量也就是极 限经济量是 已知 的 , 开采量 已知 , 就可 以计算 出 地的地质地貌有关 , 还与施工人员 的技 术水平有关 。能够影 响到油 来 了 。 田注水效果 的人为控制 因素并不少 , 在经过对于注水开发效果人 为 2 . 3措施经济临界增产量 的计算 控制影响 因素 的研究 中, 我们 总结 出来 能够产生影响 的人为控制 因 对 于其 的计算 方法主要有 : 零净现值分 析方法和盈亏平衡分 析 素有六类十六个指标 。 方法 , 目前较 为常用 的是盈 亏分析方法 , 通过盈亏计算 方法可 以确 1 . 3 评价水驱开发效果 的原则 定 措施 经济 临界增产 量 , 从 公式 中还可 以看 出 , 随着 临界增产量 的 在进行油 田的水驱过 程中取得 的开发效 果主要表 现是指在油 增大 , 固定成本也相应增加 , 因此二者之间成正 比关系 , 而盈亏平衡 田进行 开发阶段 以后 , 经 过整体 的设计规 划化 , 在进行 注水工程完 点所对应 的产量和可变成本之 间成反 比关系 , 如果也就是说随着产 成阶段所取得 的油 田水驱效果 , 这 一效 果的确定能够对油 田的整体 量增加 , 可变成本就降低 , 反之 , 则增加 。 开采率和油 田的储油量进行准确 的计量。 所 以在注水工程的开展上 2 . 4经济可采储 量的计算 面为 了实现对于油 田开采率和储油量 的确 定 , 对于工作人 员的技 术 如果是在经济极限产量的生产情况下 , 将所用 的产量 进行 累计 针对总体的开 要求 较高 , 在现实 的实施 工程 中开展极 为 困难 , 在体现 工作人员 的 就是经 济可采储量 。鉴于我 国油 田 目前 的开发状况 , 技术水准上面也不能够具体 的表现 出来 。所以 , 在进行油 田的注水 发 指标 , 可以通过注水 开发的特征 曲线来 进行预测 , 将其 和经 济极 工作上面 , 对于油 田的开采率和实际储油量 的确定并要求 获得 一个 限含水 率进行结合 , 就可以确定出经济可采储量。通过对累计的产 对未来的含水率进行 预测 , 将经济极 限含水率带入计算公式 中, 具体 的数值 , 只需要取得 一个相对 的概念就可 以了 , 就 是说 当采 用 量 , 也就是 经济可采储量 , 用经 济可采储 注水 技术进行施 工 以后能 够达到的预计水 驱效果和 理论上能 够达 就可 以计算 出累计 的产油量 , 进 到 的水驱效果之 间的 比值 , 通过这样 形式上 的转换 , 就能够在施 工 量减掉 目前 累计 的产油量 ,所得 的差就是剩下 的经济 可采储量 , 的过程 中将技 术人员 的整体技术水 准和管理水平进行完美 的体现 。 而就可 以得到经济采 收率 了。 2 . 5油 田开发项 目的开采年限的确定 在油 田的施工过程 中所采用 的输水效 果相对概念 , 主要是 为了能够 这是在假说经济技术条件不发生变化 , 对油 田开发项 目的最长 将某一个 开发 方案 和以后 的实施 效果得到具体 的体现 , 使得能够在 理论上 面得出该套 注水效果 的优 越性能 , 并且在其 中能够将技术人 经营时 间进 行计算 , 在这段 时间之内 , 油 田内部的实 际收益率应该 比目标收益率要高。 产油量的实际价值要 比所投人生产中的费用要 员和管理人员 的水 准进 行综 合的体现。 高, 这才算是 油 田项 目的经济极 限产 量 , 影 响油 田项 目经 济的极 限 1 . 4评价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原则 对于将油田注水水驱效果的改善只是一项相对 的概念 , 并不是 产量的主要 因素就是固定成本 和可变成本 。 一旦项 目的经济极 限产 再将计算 出经济极 限产量和预测 的每一年的产量进 说一 定要 对其 进行 根本上的改变 , 只是 在由于为 了面对某一个突发 量被确定之后 , 事件而技术人员对于注水人为控制将 其改 善的一种体现 。 在对于油 行 比较 ,如果预测的某年的产量正好和项 目经济的极限产量相等 , 田注水情况的评定上面主要原则是 , 首先我们要 了解到在改善之前 就可 以确定 出在该年就是 项 目经济 的极 限寿命周期。

石油地质工程中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的改善措施分析

石油地质工程中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的改善措施分析

石油地质工程中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的改善措施分析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石油地质工程中注水开发成为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关键技术。

随着注水周期的延长和高含水期油田的出现,注水开发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本文将针对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一些改善措施,并探讨其实施效果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存在的问题高含水期油田是指地质条件复杂,油层中含水率较高的油田。

这类油田注水开发存在以下问题:1. 采收率低:由于高含水期油田油层中含水率较高,注水前往往需要进行水驱或气驱开发,使得油层中的原油难以有效提取,采收率较低。

2. 地层压力不足:地层压力是维持油田正常开发和产出的重要条件,而高含水期油田往往地层压力不足,难以实现有效开发。

3. 油水混合物净化困难:高含水期油田中原油和水混合在一起,难以有效分离。

4. 能耗高:由于地层条件复杂,注水开发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能耗较高。

以上问题严重影响了高含水期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改善措施。

二、改善措施的分析1. 优化注水方案采取合理的注水方案是提高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关键。

优化注水方案可以通过提高注水井的布置密度、调整注水层位、增加注入压力等方式来实现。

还可以通过精确的地层模拟和水驱试验来确定最佳的注水方案。

2. 加强地层改造地层改造是指通过在地层中注入化学剂、微生物或其他改造剂,改变地层物性和渗透性,从而提高地层的油水分离效率和原油采收率。

针对高含水期油田的特点,可以采用多种地层改造技术,如聚合物驱油技术、微生物改造技术等。

3. 提高注水效率提高注水效率是通过改善注水设备和技术来实现的。

可以通过更新注水设备,提高注水管道的输送能力,增加注水泵的压力等方式来提高注水效率。

还可以通过使用先进的注水技术,如水平井注水技术、自动调节注水技术等,提高注水效率。

4. 净化油水混合物针对高含水期油田中油水混合物难以净化的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油水分离措施。

低渗透裂缝油藏油井高含水的原因分析与治理

低渗透裂缝油藏油井高含水的原因分析与治理

A油田受地下水活跃、裂缝发育及注水压力偏高等因素影响,油井含水上升快,高含水油井比例大,油田开发形势严峻,稳油控水难度大。

通过认真分析引起油井高含水的原因,因井制宜,一井一策,详细制定治理方案,主要通过层段降水、周期注水、化学调堵及机械堵水等措施手段,共治理高含水油井32口,取得较好的增油控水效果,有效减缓了油田含水上升速度,油田开发效果得到持续改善。

1 油井高含水的原因分析1.1 地下水活跃,边水或底水推进过快导致油井含水上升在油田边水或底水能量充足的地方,随着油井开采时间的延长,油层压力下降,边水或底水在外压的作用下侵入油层,使油水边界向油藏内部不断压缩。

结果地下水与油层原油混合在一起,由于油水在地层中的渗透性差异,导致地下水推进过快,先于原油到达油井,使这些地区的油井过早含水或含水上升过快。

而那些处在油水过渡带的油井,甚至在开发初期就进入中高含水阶段。

1.2 油水层解释难度加大,误射水层或油水同层所致低渗透油田油层发育差,油藏孔隙度低、含油性差,局部井区纯油层和油水同层在测井响应上差别不大,反应在测井曲线上幅度差异不明显;加上油水层解释标准存在地区差异性和极强的经验性,导致在测井解释的时候,容易把油水同层、水层误解释为油层而进行射孔。

或者是在投产开发时,放宽了射开标准,为获取更多的油量而射开油水同层。

1.3 天然裂缝发育、油水井压裂投产,裂缝贯通油水井A油田为低渗透裂缝型油田,断层附近及构造高部位是裂缝相对发育区。

断层走向多为南北向,通过微地震裂缝测试等监测手段,判断裂缝走向以近东西向为主。

因此该油田井网为线状注水井网,线状注水被认为是目前低渗透裂缝油田最佳的注水方式。

该油田油水井均压裂投产,但是,压裂时并不能完全控制裂缝的延伸方向,实际上在其他方向也产生裂缝,加上油水井距过小,油水井间的次裂缝很容易沟通,注入水沿次裂缝方向很容易到达油井,导致油井含水上升过快。

1.4 注水量、注水压力超标,导致注入水推进过快低渗透油田普遍注水受效差。

有关注水开发油田高含水期的开发技术

有关注水开发油田高含水期的开发技术

二 、油 田规模在经 济指标 的极限计算
1 . 单 井经济 的含 水率极 限
三 、总 结
总而 言之 ,本 文对 当前 油 田高含 水技 术 进行 有 效 的分 析 与研 究 ,
油 田在开 发到 一定 的阶段 ,产 出与 投入 实现平 衡 时的含 水 率就 代
表 了经 济的 极限 含水 率 ,因此 这时 的油 田产量 就是 当前经 济产 量 的极 限。假 如这 时原 油生产 的利 润 与生产投 入 出现 正增 长 ,就 会对 可变 成
关 键 词 :注 水 开发 油田 高含 水 期 开发 技 术
高 水期 开 发技 术对 油 田的 经济 效益 与 来发 水 平 有直 接性 的影 响 ,
因此 油 田要 想 获得更 好 的发展 就必 须在 这方面 进行 有效 的研 究 ,从而 为 油田开发 提供 最 佳的发 展基 础 。因此 ,就先 对 油 田高水期 的技 术开 发进行 有效 的分析 。
要 :在 油田高水期可 以采用合理、科 学化的技术措施进行有效的开发 ,这样 可以不断提升 油田的整体经 济效益与开发 水平。但是 ,高水期
油 田的开发技 术须有结合 实际情况有针 对性地使用 ,从 而保证 油田获得健康、可持 续性的发展。本文主要从 油田高水期的 角度 出发 ,对相 关技 术的开发 与 规模 经 济指 标 极 限值 的 计 算 进行 深入 分 析 。

份 ,假 如单 井在 极 限含水 率上 是 已知 的 ,那么就 可 以计算 出单 井 的实
际开采年 限 。
3 . 措施经 济在临界 的增产计算 主要 的 计算方 法有 :盈 亏的平 衡分 析 与零净 现值 分析 的方 法 ,而 盈亏 的分析 方法 是 当前最 长用 的一种 方法 ,主要 因为 通过 这种 方式 可

高含水期精细注水技术研究

高含水期精细注水技术研究

高含水期精细注水技术研究随着我国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期,精细注水技术研究成为提高采收率和延长油田寿命的重要手段。

精细注水技术是指根据油藏地质特点、流体动力学原理和地下水力学条件等,采用科学化的注水控制方法,实现注水精准定向、控制注入压力、优化进注水压力分布等目标,以达到增加采收率和实现注采平衡的目的。

下面将从精细注水技术的技术路线、技术手段以及应用现状方面进行阐述。

一、技术路线精细注水技术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即前期评价、方案设计和实施调整。

前期评价阶段主要进行油藏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和流体动力学原理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确定注水方案和注水效果评价参数。

方案设计阶段主要根据前期评价结果,制定精细注水方案,选择合适的注水方法、注水控制技术和注水模式等,对注水井进行布置设计,并确定注水压力控制、注水剂配比等操作参数。

实施调整阶段主要是根据实际注水效果,对注水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实现注采平衡和增产措施的有效性。

二、技术手段1. 精准定向注水技术精准定向注水技术是指采用具有定向能力的注水工具,将注水井的注水孔位精确定位到可注水层段,以提高缝洞注水效果和防止游水区发生。

常用的定向注水工具包括导向头、方向套、导向器和定向衬套等。

通过精准定向注水技术,可以实现注水孔位对称布置,避免重复注水和跨层注水等问题,同时还可以有效控制油水分层,提高注水效果。

2. 互通式注水技术互通式注水技术是指在同一井筒内,通过放置互通管件和转塔等设备,将多个注水层段连接起来,实现井段互通和均衡注水。

互通式注水技术可以增加有效注水面积,优化注水压力分布,避免深层地层轻质油进一步水淹等问题,同时还可避免因坑-地位差引起的漏水和开仓等问题。

3. 自适应注水技术自适应注水技术是指利用无线传感器和监测系统,实时采集沉积物含量、注水节流阀开度、油水井间压差等数据,对注水工艺和操作参数进行自动调整和控制,实现注采平衡和增产效果。

自适应注水技术可以根据油藏储层状态和流体动力学变化,实时调整注水参数并防止堵塞或输送不足等问题,实现真正的智能化注水控制。

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的研究分析

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的研究分析

进 行 比 较 和交 流 。同那 些 含 水 率 相 对 较 低 的 开 采层 比较 而 言 , 特 高 含 水 油 田在 实 际 的开 发 过 程 中 ,往 往 具 备 采 油 速 度 较 低 而 且
剩 余 油 量 相 对 比较 分 散 等 缺点 , 同 时再 加 上 井 况 恶 化 以及 开 发 经 济 效 益 相 对低 下 等 特 征 , 逐 渐 的 进入 到一 个 特 高 含 水 期 。在 这 个时期 , 往 往 会 出 现 含 水 率 明 显 上 升 的情 况 。 严 格 意 义 的讲 .我 国现 阶段 的油 田开 发 仍 然存 在着 诸 多 问 题: 开 采 过 程 中采 储 量 相 对 较 小 , 压出程度较 高 , 储 藏 和 开 采 之 间存在着较大矛盾 , 油 藏 水 内部 驱 动 程 度 较 高 , 开 采 层 之 间存 在 接替层 沙 , 耗水量 相对较大 ; 主力 油 层 在 开 采 之 前 被 积 水 淹 没 ; 开 采 过 程 中 因使 用 注 水 运 动 而 导 致 受 断 层 出 现 破 坏 等 等 ,进 而 形 成 在 开 采 过 程 中 出 现 注 水 运 动 规 律 以 及 扫 油 程 度 还 有 地 下 油 水 分 布 相 对 分 散 等诸 多 问 题 , 此 外 也 会 增 加 相应 的挖 潜 难 度 。 二、 对 特 高含 水 油 田 的开 发 和 研 究

油 化 工
1 9
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的研究分析
马强 郭 选 马金 玉( 长庆 油 田 第三采 油厂 五里 湾 第一采 油作 业 区 7 1 7 5 0 7 )
摘要 : 近些年 , 随着 社 会 的 不 断 发 展 以及 工 农 业 经 济 生 产 的 需 要 , 人 们 对 石 油 等 能 源 的需 求 正 在 急 剧 增 加 , 这 就 从 一 定 程 度 上 促 进 了 能 源 开采 业 的发 展 。本 文 通 过 结 合 在 特 高 的 含 水 阶 段 ,对 油 田进 行 开 发 过 程 中存 在 的问 题 与 现 状, 对如何做好解决这些问题 , 做好 该 阶段 的研 究 工 作 进 行 详 细 的 探 究 与 讨 论 。

油田特高含水期分压注水试验研究

油田特高含水期分压注水试验研究
水 ,提 高注 入水 的注入 压力 ,克服 低渗 储 层启 动压 力 ,提 高油 层动 用程 度 。 合 采层 系葡 I 4及 以下 油层 动用 程 度较低 主要受 2个 因 素影 响 ,一 是 葡 I4及 以下 油 层 发 育 状 况 相 对 较差 ,二 是 受埋 藏深 度 增加 ,尤 其是 薄 差油 层需 要 更大 的启 动压 力 。
1 . m ,有 效 厚 度 2 2 ,开 井 3 27 .m 5口 ,注 水 压 力 1 . MP , 日注 水 量 1 9 m。 17 a 26 。
2 分 压 注 水 的 实 施 方 式 及 调 整 原 则
针对 油 藏埋 深 较大 、储 层 发育 相对 较 差 、油层 动 用程 度相 对较 低 的 葡 工4及 以下油 层 ,采取 分 压 注
[ 要 ] 针 对 区 块 葡 I4及 以 下 油 层 埋 藏 深 度 大 、 储 层 发 育 差 、 动 用 程 度 低 等 特 点 , 在 区 块 葡 4及 以 下 摘
油 层 开 展 了分 压 注 水 试 验 : 上 部 油 层 采 取 周 期注 水 , 下 部 油 层 提 高 注 水 压 力 , 克 服 薄 差 储 层 的 启 动 压 力 。 试 验 结 果 表 明 ,分 压 注 水 可 以提 高 油 层 的 吸 水 能 力 , 改 善 油 层 动 用 状 况 ,对 特 高 含 水 期 水 驱 精 细 开 发 、 高 效 注 水 具 有 一定 的 指 导 作 用 。
2 1 分 压 注 水 的 方 式 .
最 大 注水 压力 主要 是 受射 孔顶 界 限制 ,葡 I 4油层 顶 界 比萨尔 图 油层 顶 界 深 1 6 左 右 ,单 独 层 系 2m 开 采 可增 加注 水压 力 1 6 MP ,因此 ,采 取 分 压 注水 的方 式 ,即上 部 油 层 采 取 周期 注 水 ,下 部 油 层 提 .1 a 高 注水 压力 ,克 服薄差 储 层 的启 动压 力 。

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的技术分析杨存

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的技术分析杨存

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的技术分析杨存发布时间:2021-06-09T16:02:32.53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作者:杨存[导读] 摘要:通过对高含水期油田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的改进,能够更好地实现石油资源生产的安全性。

长庆油田第三采油厂胡尖山作业区宁夏银川 750000摘要:通过对高含水期油田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的改进,能够更好地实现石油资源生产的安全性。

为此,石油企业要充分利用石油地球化学勘探模式,在对各层次含油量探测的基础上,依托精细注水技术,使得注水合格率提升。

并在堵水技术改进的同时,科学封堵高渗透出水层,对油井含水量加以控制,以达到稳油控水目的。

除此之外,要对石油化工仪表的配置进行优化处理,保证仪表监测报警的功能得以优化。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油田在进入高含水期后生产的安全性。

关键词: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引言基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代工业随之加速,对能源需求量也不断提高。

而石油能源始终是重要能源之一,要想对石油能源安全性问题加以解决,就要尽量提升油气资源采收率。

一般来讲,油田开采涵括石油生产与地面油藏,且生产阶段是开采油田的重要目标。

为此,要高度重视石油开采管理的作用与价值。

1高含水期油田采油特征阐释在石油开采作业逐步开展阶段,大部分油藏均进入中后期的开采阶段,进而出现油田存在较高含水率的情况,直接提高了开采作业的耗电量,而且在动力设备电能能耗增多的同时,油田的生产成本也明显提升。

要想满足油田生产经济性指标要求,有必要将稳油控水技术引入其中,优化采油效率并实现产能提高的目标,获取更多经济效益[1]。

面对油田含水量偏高的问题,管道和设备也严重腐蚀,很容易增加泄漏概率,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在发生以上问题后,会直接影响油田生产,为此要综合考虑具体状况改善相关技术,确保稳油控水。

当油田开采进入高含水期,油井的生产用水量也将随之提高,安全隐患诸多。

2高含水期油田开采问题分析2高含水期油田开采问题分析2.1开采困难以科学角度分析,地下油田为天然碳氢化合物,而且表面下方以液体为主,甚至存在气体。

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调整的几点认识

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调整的几点认识

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调整的几点认识随着油田的开采程度不断加深,油田的含水率也随之增加,由于油水混合相对密度小于原油的密度,且受地心引力作用,水与油的分离是一项比较繁琐复杂的工作,这就导致了油田特高含水期的开发调整问题愈发突出。

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对特高含水期的开发调整有深刻的认识。

一、充分了解油田特高含水期的特点1. 油田特高含水期是指油田含水率超过50%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水与油的比例失衡,开采难度大大增加,生产成本也相应增加。

2. 油田特高含水期的出现主要受到地质条件、开采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需要对油田的地质情况、开采工艺等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

3. 特高含水期的油井产量大幅下降,石油资源开采效益降低,水的排除成本也增加,为了维持油田的正常开采,需要对特高含水期进行有效的开发调整。

二、正确把握特高含水期开发调整的目标1. 降低特高含水期的含水率,提高原油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是特高含水期开发调整的主要目标。

2. 改善油田的水驱采收率,提高油田的开采率和采收率,对于特高含水期的调整至关重要。

3. 有效提高油井的产量,降低含水油井的含水率,提高油田利用率和产值。

1. 对于特高含水期的开发调整,需要根据油田的地质情况、开采工艺等因素,科学制订相应的开发调整方案,保证油田的正常生产。

2. 针对特高含水期油井的实际情况,研究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方案,提高油井的产量和采收率。

四、加强特高含水期开发调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 将先进的科技手段应用到特高含水期的开发调整中,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

3. 加强对特高含水期开发调整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推动油田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保证特高含水期的开采调整工作顺利进行。

2. 加强对特高含水期开发调整工作中相关环保要求的监督,提高油田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水平。

3. 加强特高含水期开发调整工作中相关法规的执行,确保特高含水期的开采调整工作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技术

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技术

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技术研究[摘要]:我国陆上大部分油田开发主要采用注水开发方式,并且大多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

目前还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储量要在高含水期采出,高含水期是油田开发的重要阶段。

本文通过分析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与规律,提出了高含水期油田开发的调整方法,对此类油田开发有一定借鉴价值。

[关键词]:好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调整方法中图分类号:te133+.2 文献标识码:te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20- 0040 -01一、引言随着石油消耗的增加及储量的减少,提高原油的采收率成为了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是一项综合采用各种高新技术的大的系统工程,它贯穿于油田开发的始终。

世界石油工业发展至今,许多油田已经进入后期开采阶段,而地下可采储量仍然很大,所以为了提高原油的最终采收率,世界各国一直在不断地探索新的技术与方法。

在油气开发策略上,我国大多数油田采用注水开发方式。

目前,我国大多数注水开发的油田己经进入高含水阶段。

据统计,我国油井生产平均含水己达80%以上,但仅采出可采储量的2/3左右,因此高含水期油田开发将是我国重要的油田开发阶段。

高含水期与中低含水期的开发规律不同。

在注水开发后期,随着水的长期冲刷,储层参数发生改变,随着水驱采出的水量越来越多,各层水淹不均匀,高渗层严重水淹,并且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加水相渗透率的增长幅度变小,注入水无效循环,耗水量增大,注入水的利用率大大降低,流压增大;低渗储层出油状况较差,动用程度较低,水在高渗透层形成优势通道,导致低渗层的波及体积较小,受到高渗储层的影响很可能不出油甚至出现“倒灌”现象。

因此研究高含水期油藏开发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二、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及控制因素1.剩余油分布规律垂直方向。

首先,层间剩余油分布。

层间剩余油的分布主要受层间非均质性的影响。

在垂向上,由于各个小层之间存在非均质性,导致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层间干扰和单层突进现象。

从而导致均质性较好、物性好的小层水淹早,采收程度高,而剩余油分布在非均质性较强、物性较差的小层内富集。

油田特高含水期采油工程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

油田特高含水期采油工程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

油田特高含水期采油工程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摘要】我国最早的一批大型高产油田已经进入了特高含水期,出现了采储失衡、套损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采收率,降低了资源的开采效果,造成了石油资源的浪费,使采油工程面临着重大的技术难题。

本文指出了特高含水期油田所面临的技术问题,列举了我国在油田生产中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并指出了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目标是为了维持和提高含水期油田的产量,并降低能耗,节约成本。

【关键词】特高含水期采油工程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我国的传统大型油田,如胜利油田、大庆油田等,经过从发现到现在,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多数油田进入了高含水期,含水高的情况和高速开采同时出现,导致储采严重失衡,套损日益严重。

采用工程需要解决油田高含水期的一系列难题,提高最终的采收率,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在开采技术上不断做出调整。

1 采油工程对油田发展的重要作用采油工程的工作目标是提高油田的产量和总体效益。

实践证明,采油工程与油藏工程、钻井工程、地面工程构成了油田生产的完整系统,又是建立在分层开采基础之上的非均质多油层砂岩油田系统。

这个系统要确保能够为解决油田生产上的矛盾提高技术支持,不断提升可采储量,保证提高采收率,保证完成各解决的目标产量。

同时还要控制生产成本,降低举升能耗和各项作业的费用,为油田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开发创作条件。

2 特高含水期采油工程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和解决办法2.1 特高含水期采油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高含水期的油田会才生产上面临诸多问题:(1)新增储量减少,储采之间的矛盾加剧;(2)油田各层品质差别大,难以提高采收率;(3)老井产能下降,加密井递减率增加;(4)水油比上升,导致控水困难加大;(5)最早开采的油田增长苦难大;(6)套管严重受损,套损井数量增多;(7)设备老化和产能下降导致能耗上升,产油成本增加。

油田的开采开发过程,从技术层面来说就是不断平衡非均质油层间、平面和层内差异的探索。

要通过科学地划分开发层系、根据油藏的特性来完善相关技术,从而实现提高油田注水开发整体效果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各类油层的开采程度和采收率。

高含水油藏储气库建库微观模型可视化实验研究

高含水油藏储气库建库微观模型可视化实验研究

前 言
从 11 年世界第 1 95 个储气库建成 以来 , 地下
替效率和流体流动规律 , 对认识储层流体渗流特征
及规律起到了重要作用 , 但它无法观察到储层孔 隙 内流体的微观渗流过程。随着近代实验观察技术
的发展 , 目前已能较好地应用驱油微观模拟实验技
术, 更深入地研究储层流体运动的微观机理。可视
纽约城油 田和恩 巴特油 田实施地下储气库建设 与 从储层流体微观渗流过程 的定性机理分析 到定 量 描述的研究 , 以揭示储层 内流体微观渗流特征及剩
二次采油同期进行 , 高压注入煤气 , 部分气体溶于
残余油中, 采气时残余油被带 出地 面, 增产原油上
万吨 。
余流体微观分布特征 _ 。 2 ]
由于采用 的石英颗粒是亲水性的 , 在饱和水过
程中可 以清楚地看到, 实验开始时整个水线基本上 呈活塞式推进 , 直至完全 占据所有的孔道和孔隙空 问。注入水向孔隙大 、 渗流条件好 的方向饱 和。孔 隙度越大 , 水饱和度越高 。由于该过程在有倾角的
V0_3N 2 l1 o.
Ap .2 O t O6
高含水油藏储气库 建库微观模型
可 视 化 实验 研 究
何 睿 , 平 , 良田, 郭 孙 黄爱斌 , 敏 易
( 西南石油大学 , 四川 成都 600 ) 150
摘要 : 采用人造微观储 层模 型模拟 实际建库过程 中的各个过程 。应 用可视 化方法 , 观察各驱替 过程的驱替现 象, 以清楚地观察到流体进入和驱替 的全过 程 , 可 并分析 了储 气库 的注气 、 气 储 机理。天然气驱 油和水的效果十分 明显 , 明 高含水后期 油藏进行储 气库 建设 , 注气 、 气 说 其 储 能力较好 。在渗透率较高的 高倾 角油藏 中局部 注 气时 , 重力驱 动效果 明 显 , 其 气液界 面不平 行。随着注气速度的增加 。 油藏的注入 能力和储 气能力将进一 步加 强。 关键词 : 高含水后期油藏 ; 改建储 气库 ; 造微 观储 层模 型 ; 人 微观 驱替 ; 可视化 ; 实验研 究 中圈分 类号 :E 5 . T 374 文献标识码 : A

中高含水期油藏注采有效性研究

中高含水期油藏注采有效性研究
为 油 藏 实 施 综 合 治 理提 供 了技 术 支持
关键词 : 油藏 中高含 水期 ; 注采有效性 ; 井间 窜流 ; 模糊 综合 判别 ; 重; 权 分级标准
中 图 分 类 号 :E 4 T3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对 于注水 开 发 砂 岩 油藏 ,受 流 体 流度 差 异 以 及地 层非 均质 性 ( 局部 存 在 高 渗 透率 条 带 ,油 层
模 糊 综 合 评判 法 是 对 受 多种 因素 影 响 的事 物 作 出全面 评价 的一 种有 效 的多 因素决 策方 法 , 方 该
法综 合考 虑 了 多种 静 态 指标 和动 态 指 标 。首 先 对 各 动态变 化 指标进 行标 准化 处理 , 次利 用层 次分 其
油藏平面低效注采井 区和纵向低效循环区域 ( 生

地质 因素评价 指标 主要有 渗 透率 级 差 、 透 率 渗
突进 系数和分 流系数 。其 中分流系数 为 高渗条带 产 能 系数与油藏产 能系数 比值 , : ¨ K 即 K H= … EK4 t 。
1 12 油 井评 价 指 标 ..
方 面 , 由 于 大 量 的 注 入 水 沿 高 渗 透 、高 含 水
1 13 注 采 井组 评价 指标 . .
注采井 组评 价指 标 主要有 注采 比 、 有效 驱替 指 数 、 利 用指数 和存 水 率 。 注水
1 2 油藏 注采有 效 性评价 程序 .
建立 评 价油 藏 开发 有效 性 、驱 替有 效 性 的指 标 体 系 ;利 用模 糊评 判 原 理 ,建 立 注 采有 效 性 评 价 标 准 和评 价 方法 。根 据 注采 有 效 性 评 价 方 法 ,确 定
疏松 容 易 出砂 ) 的影 响 ,经 过 长期 水 驱 开 发 ,在

老油田高含水区块开发政策研究与思考

老油田高含水区块开发政策研究与思考
的水平 。
通过 分析判断 得到导 致含水 上升 ,无效水循 环主要 有四方 面因素 :

是储 层非 均质 ,无 效水 循环 严重 。扶 余油 田水 下分 流河 道广 泛
发 育 ,主力小 层砂体 连续性好 ,储层 发育 多为正韵 律 ,底 部水 洗严 重 ; 而且储 层存在 微裂 缝 ,注入 水顺着 物源 和高渗 条带 突进 , 无效 水循环 比
网、井况、地 面系统得到改善 ,新的开发 矛盾暴露明显 ,出 现 了无效水循环严重和类稠 油区开发效果差等诸 多问题 ,稳产难度逐年加 大。为 了 使 扶余油
田持 续稳 产,对开发现状进行 了详 细的评价 ,对存在问题 的影响 因素进行 了深入的剖析 ,并对 下步开发方向进行 了初 步的探讨 。
需要进 一步研 究密 井网条 件下 的注水技术 政策 ,扩大调 剖 、堵 水规模 ,
开 展注 化学 药 剂 的办 法降 低 原油 粘度 ,同时 通过 开展 扶 杨层 系 细 分 、 扶余 内部 细分 以及 工艺 分采 等技 术手 段减 缓层 间 、层 内 、平 面三 大开 发 矛盾 ,控 制 无效 水循 环 ,扩 大 水驱 波 及体 积 ,改善 水 驱开 发 效 果 。
1 . 4 加 大三 次采油技术 攻关 ,探索和 储备提 高 采收率 多种 途径 与技
术 方法 。

老 油 田 二 次 开 发 以 来 存 在 问 题 剖 析
2 . 量化细 则 ,老 油 田老 区块要 实 现稳 产 所面 临 的 问题 突 出 ,实现 的难度 大 。最 重要 的 是要解 决 注水 问题 。扶 余 油 田要解 决好 注 水问题 需 从六个 方面做 工作 : 2 . 1 深化油 藏基础研 究 ,为方案制 定奠定 基础 。研 究不 同渗透 率储 层 、不 同水质 水驱规律 研究 ,制定密 井网条 件下水驱 技术 对策 。 2 . 2 及 时优化 注水 方案 ,确 保油 井 产能发 挥 。要做 到 精细 、完善 、

牙刷状油藏高含水后期转换开发方式研究及应用——以车城油田为例

牙刷状油藏高含水后期转换开发方式研究及应用——以车城油田为例

牙刷状油藏高含水后期转换开发方式研究及应用——以车城油田为例赵玉芝;刘淑敏;陶亚媛;许爱云;魏宁;鲁秀芹【摘要】华北油田牙刷状油藏,初期主要采取逐层上返的开发方式,目前大部分油藏油层动用程度高,剩余油层潜力较小,已进入高含水期.为进一步提高该类油藏采收率,以车城油田为例,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方法相结合,进行了油藏水淹规律和剩余油潜力研究,提出采用横向换向注水方式开发,同时配合构造高部位钻加密调整井、层间分采等多种挖潜方式,有效挖潜了井间剩余油,并在该块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为同类油藏高含水后期的开发开辟了新途径.【期刊名称】《石油天然气学报》【年(卷),期】2015(037)009【总页数】5页(P42-45,58)【关键词】高含水期;牙刷状油藏;开发方式;横向换向;配套挖潜【作者】赵玉芝;刘淑敏;陶亚媛;许爱云;魏宁;鲁秀芹【作者单位】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 062552;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 062552;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 062552;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 062552;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 0625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1华北油田牙刷状油藏主要受构造控制,纵向油层多,并沿断棱高部位呈窄条带分布,宽度约在350m以内。

鉴于该类油藏的地质特点,初期主要采取逐层上返的开发方式。

这些油藏含水上升速度快,自然递减大,大部分已进入高含水阶段,采出程度较低(平均在15%以下),有必要探索新的开发方式,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

以车城油田为例,综合运用多种动静态资料,落实剩余油潜力,通过数值模拟[1]和现场试验等方法,提出了高含水后期合理的开发方式和配套的挖潜措施,为提高油藏采收率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车城油田位于河北省辛集市南智丘镇,构造位置属于冀中坳陷束鹿凹陷西斜坡西曹固构造带,是一个鼻状断裂构造带,主要含油层位为沙河街组2段(Es2)和3段(Es3),其中Es3为典型的牙刷状油藏,具有一定的天然能量,平均孔隙度19.4%,渗透率在150~180mD,属中孔中渗透储层,地层原油黏度1.92mPa·s。

文101块高含水期精细挖潜研究

文101块高含水期精细挖潜研究

文101块高含水期精细挖潜研究摘要:文101块1985年投入试采,经过近四十年高速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

虽然近年来开展了构造精细研究,但由于构造落实程度低,油水井连通关系不清,油井见效差,大多低产低能。

同时由于井况损坏导致注采调整难度越来越大,严重削弱了区块的稳产基础。

因此,针对开发中暴露出的矛盾,进一步精细断块内部小断层和剩余油研究对提高油藏采收率显得尤为关键。

关键词:文101块;精细构造研究;沉积微相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1 地质特征和开发历程文101块断块区域构造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文中构造的北部,含油面积为2.1Km2,石油地质储量为455×104t,为反向屋脊式断块油藏。

文101块1985年正式投入开发,开发初期共设计油水井23口,油井17口,水井6口,采取合注合采的开发方式;1990~1992年进入注采调整阶段,增加注采井点,加密井网,提高水驱控制与动用储量,改善开发效果。

1993年以后,由于油水井井况逐步恶化,加上层间矛盾突出,水驱效果逐渐变差,区块综合含水上升较快,产量进入递减阶段。

针对井况损坏严重、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大的突出问题,2000~2004年开始实施了以注水井更新、侧钻为主的井网恢复调整治理。

2005 年以来通过二三类层的精细挖潜,年产油稳定在1.8万吨左右。

由于2009年下半年以后,井况损坏加剧和二三类层水淹,层间、层内矛盾日益凸显,开发效果逐年变差。

2 高含水期挖掘油藏剩余油潜力的主要做法2.1精细构造研究从平面构造上看,文101主块构造相对简单,整体构造呈一个断鼻构造,对北部的断层进行了闭合解释和重新组合。

文101块和98块整体研究,从北到南的主测线上看断层两侧有明显的产状变化,组合一条分块断层,联络线闭合也清晰合理。

分析认为分块断层为同沉积断层,断层上下盘有一定的厚度差,生长指数1.05左右。

文101块新老构造对比2.2沉积微相研究文101块沙二下地层的沉积,属于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

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技术研究与应用

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技术研究与应用

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技术研究与应用[摘要]随着我国石油企业的发展,石油行业的技术水平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提高,逐渐跟上了国际的发展水平,自1995年起,我国已经成为出口石油的大国,石油生产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我国的地形和地质的特殊性,石油生产对我国来说是一种机遇又是一阵挑战。

这钟情况下我国的对高含水油田开采技术十分关注。

对于开发高含水期油田开发技术也相应出台了相关的经济政策,比如:地质条件和开发效果双体系评价分类方法等等,这些目的就是更好规范和运用在高含水期的油田开发技术,但是目前来说还仍然存在着不足和弊端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本文就在高含水期的油井开发时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应对的技术措施,并评价了技术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油田高含水期引起因素和问题开发技术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te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4-0170-01一、我国油田高含水开发现状由于我国石油大多数储层比较深,开发难度比较高及为了提高采收率,我国绝大多数油田都采用注水开发,注水开发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

在前几年的油井综合含水20%一60%为中含水开发阶段,由干我国大部分油田投产时间较晚,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大多数注水油田都处于中低含水开发阶段。

在从我国成为了出口石油大国以来面对越来越大的生产压力,油井超负荷作业很多油田都陆续的进入了高含水开发阶段。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参考了国内外注水油田达到高含水期开采阶段的处理措施和经验,对油田地质特点、开采方式和调整措施、采油工艺技术和地面工艺流程等进行了初步的总结。

以期在满足国家对油田的采油速度要求下,争取更长的稳产时间和收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主力采油区比如长庆油田和胜利油田都处在高含水期,但是我国对高含水期油田的开发规律的认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空白,这就迫切需要研究高含水期油田开发技术和评价的指标体系,更好的指导油田的开发。

二、我国油田高含水期油井引起因素和影响由于我国地形差异较大,地质类型复杂,因此使用的注水法开发油田较普遍,注水法开发的油田容易出现高含水期的现象,使得石油的开发难度增大,不能持续对油井开发,这个问题也是国际上的石油问题,对于石油企业是十分不利的。

石油地质工程中改善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的措施

石油地质工程中改善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的措施

石油地质工程中改善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的措施高含水期油田是指原油生产中,油层水含量大于50%的油田。

这种油田的开发难度较大,因为油层水无法避免地被采出,而采油率却难以提高,所以需要采取措施来改善注水开发效果。

本文将介绍石油地质工程中改善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的措施。

1. 地震技术的应用地震技术可以通过检测岩石的物理属性,确定油藏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为改善注水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高含水期油田的开发中,地震技术可以用于确定注水位置、选取注水井位置等。

此外,地震技术还可以检测油藏中存在的裂缝和孔隙,帮助研究开采方案,优化油田开发效果。

2. 油藏压力维持措施在注水开发中,油藏压力的维持是非常关键的。

如果油藏中的压力下降,将会导致水的移动速度变慢,使得油井不再产生油,这将大大降低采油率。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增加注水压力、增加注水量等方式来提高油田的采油率和生产效率。

3. 适当提高采出油的含水率在高含水期油田中,油井中的含水率非常高,这会导致油井产量下降。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适当提高采出油的含水率可以增加油井的产量。

这就需要通过注水控制含水率,以提高油田的产油量和采油率。

4. 优化注水方案在高含水期油田的开发中,优化注水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优化方案包括:选择适当的注水井,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注水,增加注水压力等。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水在油层中的流动速度,从而提高采油率。

5. 选择新技术随着石油地质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技术的应用也能够改善注水效果。

例如,采用可视化技术来模拟油田的复杂地质结构,优化油田的注水方案;采用纳米技术等新技术来增加油藏中的孔隙和渗透性,从而提高油田的产油率和采油率。

总之,高含水期油田的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地震技术、油藏压力维持措施、优化注水方案、选择新技术等措施,以提高油田的产油率和采油率。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注水开发效率,保证油田的持续稳定开发。

高含水油井常温集输边界条件试验研究

高含水油井常温集输边界条件试验研究

* 李鹏亮,男,工程师。

2015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现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从事油田地面建设工程设计工作。

地址:河北省河间市新华北大街与曙光中路交叉口东100m,062450。

E-mail:**********************.cn文章编号:1004-2970(2020)05-0030-05李鹏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李鹏亮. 高含水油井常温集输边界条件试验研究. 石油规划设计,2020,31(5):30~34摘要 高含水原油采用常温输送,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高含水原油会析出蜡晶形成具有一定力学强度的凝胶原油,从而出现原油粘壁现象,影响管输。

通过在现场构建试验管路,记录停止掺水伴热后原油在降温过程中的管输流动状态,得到压降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测得3口典型油井的粘壁下限温度低于原油凝点1~2 ℃,粘壁上限温度低于凝点2~3 ℃,把常温集输的边界条件界定为生产中的控制条件,即常温集输的进站温度应高于粘壁下限温度,将粘壁上限温度作为油井紧急治理的节点温度,并根据油井产液量、含水率确定紧急治理的时间。

关键词 高含水原油 常温集输 粘壁温度 边界条件试验中图分类号:TE83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4-2970.2020.05.0080 引言随着油田的深入开发,我国大部分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其中大庆、大港、华北、江汉、辽河等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

当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原油的流变性以及相态都会发生较大变化,油水两相流从“油包水”型转化为“水包油”型,原油的流动性大幅改善[1]。

经研究表明,高含水原油可以在低于凝点以下进行输送,常温集输可以有效降低集油能耗,但集输温度低于其粘壁温度时,会发生原油在壁面粘附积聚的情况,影响油田实际生产运行。

因此粘壁温度可作为常温集输的温度界限,用于衡量高含水油井常温集输的可行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特高含水油田潜力非常巨大,研究极其重要。
汇报提纲
一、高含水油田研究的重要性 二、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 三、高含水油田挖潜技术措施研究
四、主要结论与认识
层内非均质性是影响剩余油的决定因素,而 不是层间非均质性.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投产初期 井号 北1-43-P268 北1-43-P271 北1-4-P265 北1-4-P267 北1-52-P261 北1-52-斜P263 北1-54-P261 北1-54-P264 北1-61-P261 北1-61-P263 北1-61-P265 日产油 (t) 0.8 1.8 0.7 1.4 0.3 3 2.1 0.3 9 0.5 0.6 含水 (%) 98.9 92 98.6 93.4 99.5 94.8 96.1 99.1 90.8 98.8 99.5 日产油 (t) 1.5 3.0 3.1 3.2 0.4 3.3 3.9 0.9 3.5 0.6 0.5 目前 含水 (%) 97.8 91.2 94.5 81.4 98.7 93.7 94.1 96.6 95.1 98.0 98.1 有效厚度 (m) 6.3 5.4 6.5 3.8 6.1 8.1 10.2 13.5 14.9 7.4 9.4 二类油层 高淹厚度 (m) 1.7 1.6 2.4 1.1 1 1.9 1.1 3.8 2.8 2.6 1.6 高淹比例 (%) 27 29.6 36.9 28.9 16.4 23.5 10.8 28.1 18.8 35.1 17
3、岩性变化大部位的差储层或表外层;
4、层间干扰及层内差异形成的剩余油;
5、现有井网控制不住或未动用的小砂体。
综上所述,油田在特高含水期剩余油主要分 布
在: 1、油层上部,厚油层顶部; 2、隔夹层遮挡部分(未吸水层);
3、岩性变差部位;
4、井网控制不住的部位。 这些剩余油富集区是今后挖潜的重点。
汇报提纲
胜利油田特高含水区剩余油主要分布:
胜利针对高含水整装油田提出了“分割控油”
的剩余油富集理论。“分割控油”以“夹层分割
控油、小断层分割控油、优势通道控油”为核心
的剩余油富集理论。
这是胜利油田对高含水油田通过“十五”期
间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的理论成果。
高含水断块油田剩余油主要分布(大港): 1、断层控制以及微构造起伏控制的剩余油; 2、注采系统不完善而形成的剩余油;
(1)层内挖潜是高含水油田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的重点
按油层厚度统计,已动用油层: 强水洗(水驱油效率>55%) 约占20%; 中水洗(水驱油效率35-55%)约占45%; 弱水洗(水驱油效率<35%)约占15%; 未水洗(未见水部分)约占20%。 中水洗部分占比例最大。层内挖潜作为进一步提高注水采
收率重点。
2007年5月试验区129口采油井(包括9口非试验井) 低于设计指标5吨,综合含水90.25%。平均地层压力 7.18Mpa,流压3.36Mpa;采油速度3.76%,采出程度 36.02%
厚度(m) 类别

总井数 (口) 开井数 (口) 日产液 ( t) 方案设计 日产油 ( t) 含水 (%) 日产液 ( t) 5月生产情况 日产油 ( t) 含水 (%) 沉没度 (m)
高含水油田挖潜研究
管纪昂
中石油咨询中心
汇报提纲
一、高含水油田研究的重要性 二、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 三、高含水油田挖潜技术措施研究
四、主要结论与认识
一、高含水油田研究的重要性
高含水油田潜力研究,以中石油股份 公司油田注水重大开发试验为研究重点, 主要研究高含水后期(含水大于80%)大 型整装油田和断块油田剩余油的分布规律, 以及后期油田开发潜力和挖潜的主要技术 措施。
研究表明:
含水 20% 股份公司 60% %
2006年数据统计
可采储量采出程度 小于20% 小于40% %
80%
大庆喇萨杏油田 80% 90%
小于60%
小于50% 小于80%
2006年股份公司含水大于80%的油井年产量4309.8万吨, 占见水井总产量的43.7%。含水大于80%的油田剩余可采储量 5.1亿吨,占股份公司剩余可采储量44.3%。所以含水大于
基础。
同一油层两套井网,分别开采不同类型的层区
二类油层:150m
三类油层: 106m
-SIII10试验具有开创意义的是,在同 一油层上两套井网,分别开采不同类型的层区。
150米
106米
——三类层区井网
——二类层区井网 ——二类层区
——三类层区
一、高含水油田研究的重要性 二、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 三、高含水油田挖潜技术措施研究
四、主要结论与认识
针对高含水油田,经过近几年开采技术的攻关 研究,得出开发高含水油田实用的挖潜技术措施。 主要研究以下两种类型油田: 1、大型整装高含水油田
2、断块高含水油田
1、大型整装高含水油田挖潜技术措施
砂岩
有效
二类油层井
13.2 12.9 18.1 13.5
5.5 3.3 11.8 4.7
40 80 9 129
40 80 9 129
50 27.5
5 3
90 89
33.4 23.5 98.2
2.4 2.7 9.5 3.1
92.81 88.51 90.33 90.25
12
北1-63-P261
平均单井
0.5
1.8
99.3
97.4
4.8
2.4
83.8
94.3
10.4
8.6
1.8
2
17.3
23.6
通过对高含水重大试验区的研究和油藏精细描述研
究,得出高含水油田剩余油的分布规律。(主要跟踪
调研油田是大庆、大港 、胜利) 大型整装特高含水区剩余油主要分布(大庆): 1、油层上部,尤其是厚油层顶部; 2、三类油层主要分布于相应注水井吸水差及滞留 区; 3、岩性变差部位。
喇嘛甸油田萨Ⅲ4-10油层试验,开采对象为厚油层内注采不完善的结构 单元及注采不完善的单砂层,具有开创意义的是在层内利用结构界面挖潜。
延伸范围300m
延伸范围80m
(2)密井网完善注采系统,细分开发层系是挖潜
的基础 以砂岩组为单元,在满足一定单井控制储量 和产能条件下,尽可能细分开发层系,因为密井 网完善注采系统,细分开发层系是提高采收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